登陆注册
29718600000081

第81章 文化就是命运吗?

2012年11月27日,腾讯网举办2012年度思享沙龙,其中一个板块是“文化中国策·年代碰撞”,题目为“文化就是命运吗?”。我之前有4人发言,分别代表50后、60后、70后、80后,我被派作40后的代表,最后一个发言。腾讯网发布了实录,这里载录我的发言以及和我的发言有关的发言。

主持人胡泳:一开始邵夷贝就提了一个尖锐的命题:传统文化对这一代人是没有吸引力的。周老师听到这种论点时震惊吗?同意吗?是什么样的评价?

周国平:我刚才才知道让我代表40后,我代表不了。我想起崔健的一句话:别跟我说什么70后、80后,我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中国环境。我觉得他说得很到位。

文化就是命运吗?我记得1994和1995年期间,李光耀和金大中围绕这个话题发生过争论。李光耀认为东亚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东亚今天的命运,美国民主那一套东西在东亚无法运作。金大中写了一篇文章反驳它,题目就是《文化就是命运吗?》,认为东亚的文化传统并不妨碍接受西方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这个话题如果要有意义的话,可以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西方文化传统所体现的价值观中,到底有没有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二是如果有的话,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性是不是构成了接纳这些普世价值的一个不可克服的困难,我们拒绝接受它的一个充足的理由。我认为这样讨论问题比较有意义,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

主持人说80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问我有什么看法。我觉得不应该简单地不感兴趣,你不喜欢传统文化里的什么东西,要说出理由。

我是学西方哲学的,我认为西方哲学有两个东西是好东西,而在中国文化里是缺少的。一个是形而上学,就是对宇宙终极真理和人类终极价值的追问。这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在基督教和德国哲学中得到了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重视灵魂生活的信仰文化。另一个是个人主义,就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这是从古罗马开始的,在英国哲学中得到了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以保护个人自由为最高原则的法治文化。这两个东西是西方哲学里最好的东西。西方社会上面有信仰,下面有法治,靠这两个东西治国,社会就有了一种高质量的稳定。

前面袁伟时老师说到了中国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是信仰文化,也不是法治文化,而是道德文化,就是一种宗法伦理,靠宗法伦理治国,终极目标是社会的稳定。稳定压倒一切,这是中国的悠久传统,为了稳定,上面不要灵魂的追求,下面不要个人的自由,结果是维持了社会的一种低质量的稳定。这个问题现在很突出,因为没有法治文化和信仰文化,中国社会的转型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法治文化尊重个人自由,信仰文化重视灵魂生活,这两个东西是不是普世价值?当然是的,因为它们的根据不是某个民族特殊的民族性,而是人性。大家想一想,作为一个人,你愿意作为一个不自由的人、一个没有灵魂的东西活着吗?你是一个中国人就愿意了吗?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承认普世价值,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努力在中国实现这些普世价值。现在一些人一面拼命地反对普世价值,一面拼命地要移民到实现了这些普世价值的国家去。(掌声)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特殊文化条件使得中国无法实现这些普世价值。有些人老是拿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说事,好像文化很复杂,其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还原到价值观的层面上,事情就很清楚了。你们现在反对的不是西方的特殊文化,而是人类的普遍价值。文化好像很难改变,但是价值观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人有主动权,可以做出选择。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投生在哪个国家完全是偶然的,那你为什么一定把自己困在某一个文化传统里想问题呢?为什么不能跳出来,作为一个人想一想你的生命和灵魂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尼采有一个观点:“评价就是创造”。我认为这个命题正好消解了“文化就是命运”的命题,你改变了价值观,你也就改变了文化,改变了命运。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老是喜欢在东西文化问题上做文章。按照我的看法,东方文化是好东西,西方文化也是好东西,就东西文化不是东西。道理很简单:文化不分东西,只要合乎人性,表达人性,就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普世价值的道理一点都不复杂,我们需要的只是常识和良知。今天中国最缺的是什么?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普通的常识;不是高超的信仰,而是基本的良知。如果大家都回归到常识和良知,只说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不跟着别人胡说八道,也不口是心非,我们这个民族就有救了。

主持人:我发现台上没有特别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唱赞歌的,或者对传统文化评价很高的嘉宾。刚才我注意到大屏幕,秋风先生来到了现场,我希望秋风先生可以就这个话题阐述一下你的观点,你的时间很短。

秋风:非常感谢主持人。非常抱歉,我在学校上课,没有来得及听到袁老讲话,几位先生我只听到周先生的讲话,我完全不同意周国平先生的讲话。根据周国平先生的讲法,是中国人不是人,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人,西方人才是真正的人,因为他们有灵魂、有生活。请问周国平先生,孟子所讲的“本心”是什么?是肉体吗?你讲到罗马是个人主义,你读过罗马法吗?我认为当你评价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时,不要轻率发言。讲到法治,法治从哪里来的?从罗马法吗?从普通法来的。普通法讲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关系主义,跟儒家思想一致。我觉得有很多事情,中国人过去一百年做了无数的中西文化对比,唯一目的是告诉我们,中国人不是人。所以我们现在就不是人了。在座各位,你们真的有人格尊严吗?看看你们穿的衣服是一个中国人吗?看看你们说话的方式是不是世界上最粗鄙的人?为什么?因为你们没有读过《诗经》与《论语》(现场笑声),因为你们把中国人最优美的生活方式忘记了。看看那些古人,我不是说他们是完美的,但他们比我们好得多,我们是一群没有根的人,也是一群没有文化的人,但今天却在这里非常骄傲地谈论我们的祖先是蠢猪。我不知道这种态度是从哪儿来的。如果说一百年前陈独秀、胡适先生有资格反传统,我们今天有什么资格反传统?传统在你身上有一点点吗?如果没有,你反什么?现在你所遭受的灾难是传统带给你的吗?毛泽东是一个儒家吗?斯大林是一个儒家吗?马克思是一个儒家吗?斯大林体制是儒家造成的吗?今天我比较激动(现场笑声),想把这个问题提给大家。在座都是中国的精英,如果你们对中国文化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场声音:你没有资格定义儒家。)你是儒家吗?你有资格定义儒家还是我有资格定义儒家?如果你没有读过儒家的书,怎么知道什么叫儒家?我的发言结束了。(掌声)

主持人:秋风先生发言比较激动,因为直接提到周国平先生,公平起见,周老师愿意回应请回应。

周国平:秋风先生很激动,我比较怕激动的人,激动的人很有杀伤力。我对中国文化做出一种批评的审视,指出中国文化里对于人性很重要的方面没有觉醒也好、没有开发出来也好,并不是说中国人不是人,但我们可以做更好的人,这难道不对吗?作为人来说,看到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总是可以的吧。有一个事实非常清楚,从体制上来说,人治在中国是一个长期传统,我们要找它的根源。法治在西方不管是不是从罗马法开始的,这个传统是非常成熟的,法治理论里的价值观念也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尊重个人的生命权利,生命、财产、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观念中国有吗?其实这样的批评不是我提出来的,你说你很尊重儒家,在中国也很尊重儒家的先辈们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比如严复、王国维,他们都是尊重儒家的吧,严复最早提出,中国政治传统里没有个人自由的观念,这是中西政治最根本的区别;王国维最早提出,中国哲学传统里没有形而上学,没有纯粹的哲学,这是中西哲学最根本的区别。他们没有读过儒家的书吗?他们也是不把中国人当人吗?我知道秋风先生近来读儒家的书特别多,也很沉醉,我读得不多,但是这两个人读得还少吗?他们不是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吗?

主持人:时间关系,最精彩时不得不戛然而止。秋风先生的到来让我们认识到,传统与现代化的争执不仅是纸面上的,还有特别现实甚至非常沉重的历史在后面。我们的主题是“年代碰撞”,每一代人都有他的爱和怕,所以这种碰撞和激烈的冲突是非常必然和自然的。

同类推荐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热门推荐
  • 灵世异域

    灵世异域

    天灵殿的废物“凌峰”因天赋不足被同门的弟子嘲笑了十几年。凌峰被驱逐出天灵殿后遇到了陈澜兮,并与之一同踏上巅峰之路。
  • 都市修行从相亲开始

    都市修行从相亲开始

    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参加电视台相亲节目,竟然跟一位堂堂豪门阔少的未婚妻成功牵手,震惊全场。穷小子:我也不想这样,纯属意外。豪门阔少表示很冤:谁知道穷小子竟是一位玄元大陆的百年修真奇才,少年宗师附体!
  • 没有她的他

    没有她的他

    他喜欢的她好像被他弄不见了,好像真的真的不见了…“阿延,你好好的,要爱自己。”她留下了这句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沐风墨染

    沐风墨染

    原来他注定遇见她……男强女强记得去扒马哦一起期待尹沐和子墨的爱情故事吧
  • 升荒记

    升荒记

    人们永远记得那一天,踏缺的天空闪耀出红色的末日光辉,遥远的血族从阴暗中走出,狰狞的地域三头犬露出可怖的齿牙,鬼族也从坟墓中苏醒,享受这饕餮的盛宴……人类,这一渺小且无助的种群,从这踏缺的一隅中,找寻到了魔法的力量。可是人类太过于渺小,魔法还没有成熟,濒临绝望的人们,需要一个伟大的人类带领人们走向另一个高峰。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江小蛮的西游故事

    江小蛮的西游故事

    封神后,西游前。不一样的西游,不一样的故事。(看了诸多封神西游故事,决定自己动手写个自己心中的三界神话。)
  • 百家武圣

    百家武圣

    秦时明月,百家争鸣.仗剑江湖,诸子论道.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武之大陆,携《道德经》,汇百家智慧,融阴阳,纵横,儒,墨,道...入武道,创百家武道.圣人之道,以百姓为刍狗,武之道,以圣人为刍狗.
  • 韩先生,这一次好好爱

    韩先生,这一次好好爱

    消失了三年的男朋友韩亦凡突然出现在陈琳娜的生活里工作中,打乱了她的生活。为了摆脱这种困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回到了父亲生前的公司,为了不留遗憾,她不断努力学习拼命工作,可是一个女人的成功之路总是莫名地依附在“小三”和前女友的“关罩”之下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