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40700000012

第12章 :玄甲苍云及安史之乱(上)

再讲一下苍云。

苍云

雪覆胡关摧冷草,风扬朔漠起狼烟。

刃端百死何辞战,碧血成书白马篇。

歌起征思芦管怨,透穿玄甲朔风寒。

黄泉作酒酬兄弟,战尽狂沙血未干。

武德三年,少林寺十三棍僧在李世民遭遇危难之时相救,令他感受到了江湖中人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他决意组建一支特殊部队,由武林中人与军中高手组成,名为玄甲苍云军。

天宝四年,苍云统帅薛直战死,副统帅长燕忘情继任。

相传唐太国公李渊在驻守太原一带预防突厥时,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人称“玄甲铁骑”。李世民曾用玄甲铁骑三千人打破窦建德十数万大军,令玄甲军名声大震。殊不知玄甲军还有另外一支部队,由有志报国的武林人士组成,由十三棍僧中受封的少林武僧“昙宗”统领。这只部队专做冲阵、攻坚、敌后破坏等特殊工作,却不为人所知,名为【玄甲苍云】。

李世民登基后拆分玄甲军,玄甲铁骑成为皇宫禁卫军部队,百骑驻扎在皇宫附近,往后却逐渐沦为装饰,英雄无用武之地。而玄甲军的特殊部队玄甲苍云便转交给了李靖。到武则天时代,玄甲兵开始扩充,李隆基登基后的玄甲铁骑更是扩充十数倍,但战斗力却大不如前。此时,李隆基想到另一位唐初名将——薛仁贵的后人——薛讷。薛讷次子薛直受玄宗密诏入宫,正式赋予玄甲铁骑统帅之职。其后,薛家军被调往昔日李唐曾驻守过的兵家重地。玄甲苍云统领薛直、副统领“血手凤凰”长孙忘情在雁门关与“九天”相遇。此时,关外更是风起云涌。蠢蠢欲动的不仅是突厥,更有手握兵权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这个密诏是否能拯救大唐于水火之,历史的车轮又将会驶向何方?野心家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兵锋所指的正是天下九关之首,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的——雁门关。

现任首领

长孙忘情(燕忘情,前面讲七秀小七有提过)

长孙忘情为什么姓燕呢?

她身体内所留的血脉,源自于长孙家,在天策府中,至今还有有一营名唤“无忌”,那是她先祖长孙无忌所留下的部队。她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武家后人迫害成为了一个孤儿,幸得一位燕姓的老兵将其养大,“燕忘情”也成为她心中自己永远的名字。雁门关失守后,为了便于统帅兄弟们重整旗鼓,她向祖上“借”回了长孙这个曾代表着无上荣光的姓氏。

苍云的统帅,“血手凤凰”长孙忘情有个叫“渠帅”的称号。这并不是军中的制式职位,只是那些幸存的和死去的弟兄们硬给她安上的江湖匪号。就如同现在的苍云不再是某个皇帝的军队,而是一群在复仇的道路中寻求救赎的旅人……他们依然在怀念曾经的荣耀,只是脚下的土壤早已腐朽到失掉了踏足之地。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好大喜功,安禄山为除眼中钉雁门关守将长孙忘情与薛直,以一石二鸟之计,故意挑起边关战争,在雁门关边军镇压奚人乱军时趁乱杀入,一举歼灭奚人乱军立下大功,更将屠刀挥向同袍!此战薛直、申屠笑等人为了保护剩余的兄弟逃生战死沙场,雁门要塞沦为安禄山的囊中之物,为多年后狼牙军得以挥军南下埋下祸端,令山河蒙难、黎民遭厄……

长孙忘情以此为巨大耻辱,立誓洗雪此恨——“我们经历背叛,经历兄弟死难,如今,我们在自己雄关之外溃退而归,我们让军旗蒙羞,在此,我于此成立专为覆灭仇敌而生的苍云军,当苍云旗帜席卷,穿透阴暗的天光终将到来!背叛苍云者不义之徒皆须一死。而我的轻眉刀,仍只在众军之前。你们,愿意,陪我一起去生,去死,去拿回应归于我们的战士荣光么?”

作为统领苍云的掌门人,性别对于长孙忘情来说只是一个由天命给的代号。她的脸上永远有着一张天罗面,即便在沉睡之时,也不会轻易摘下它。她从前是“玄甲苍云军”的统领,如今是将要率队向狼牙军复仇的“苍云”的魁首。

“阿爹曾说,当兵打仗吃饷,为国尽忠。直到那场雁门之殇,我才意识到奸臣当道的国未必真的值得尽忠。玄甲苍云军已被尘沙掩埋,军饷断了,弟兄们决定靠自己为死去将士洗冤,手刃仇人。我们在战旗下重聚,立下了此生不负战死兄弟英魂的苍云血誓……”(这段是关于安史之乱的,发生在755年至757年之间,在此讲或许有些超纲)

在很多个世代之前,长孙家族曾经贵为北魏皇族,大唐之初,又因长孙皇后,在本朝贵为国戚。其先祖长孙无忌,字辅机,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后因先祖反对高宗立武媚娘为皇后,受武媚娘主使,许敬宗诬陷,被逼自尽。长孙后裔大多流离失所,武媚娘在诸位阻挠过她登位的大臣之中,尤其愤恨长孙家族,是以长孙家历代皆有遭受武家压迫打击。

长孙忘情并不是那种天赋超凡到可以在外功上也轻易超越男儿们的怪物,当她向阿爹要到第一把猎刀时,还不止一次的割伤自己。在迎接一次又一次危险之前,她没有想过会这样一路幸运的走过来,是什么让她矢志追寻,不顾一切?是为阿爹无法释怀的恩怨,还是因为把两个人的愿望放在自己的手中慢慢把握和实现的路途是如此艰辛而饱满呢?

她率领的苍云曾总是在大唐的周围疆域中执行着秘密任务,从小孤山到东海,北到西室韦部,西到大雪山,虽有牺牲,却也是百战百胜——直到雁门关的那次灭顶之灾……相识的弟兄越多,背负的担子就越重,她总要趁战败之前把敌人击败、斩尽、杀绝,让身边的人留下来多一个,多两个,多更多……

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或许对于她来说,当那个男人决定为了养育这个捡来的女儿以伤残之躯苟活于世的那一刻起,天命就已然被打破了。

原统帅:薛直

一直以来,由薛仁贵之后薛直带领的唐军精锐“玄甲破阵营”驻守在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雄关雁门。对于东面实力日渐膨胀的安禄山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天宝四年,在软硬兼施均无法拉拢“玄甲破阵营”的情况下,安禄山下定决心,设计除掉薛直等人。

范阳守军毫无缘由的攻打了北境的奚与契丹。两国本与大唐和亲,双方关系友好和睦,却因此各杀公主叛唐。此后异族再度频繁侵入,残害百姓,抢夺财物。

同年,雁门关守军领命剿灭欲来犯之契丹叛军。在两军战事胶着之时,安军突然出现在战场,雁门关守军以为安禄山前来支援,纷纷大喜过望,认为即将胜利。然而安军却如饿狼般扑向了视他们如战友的雁门关守军……

面对此突发的情况,虽有薛直、燕忘情的果敢指挥,风夜北的冷静调兵,但由于破阵营将士此时已经死伤甚大,实力大有减弱,而安军则是养精蓄锐而来,两军交战,破阵营几乎全灭,薛直力战不敌,血洒雁门

薛直,乃新门派玄甲苍云军第一任统领,为薛讷之子,薛仁贵之孙,受唐玄宗密诏入宫,赋予玄甲苍云统帅之职。其后,薛家军被调往李唐曾经驻守过得兵家重地雁门关。

后来苍云由于安禄山的背叛丢了雁门关,为了掩护苍云残部撤退,薛直一人挡住独孤问俗和葛尔东赞两人,最终战死。燕忘情接任统帅。

(又超纲了)

苍云军师:风夜北

原名秋叶北,秋叶青(“九天”之一李复那段有提过,她是李复之妻)之兄,精通易容术,绰号“九霄孤狼”。一生放荡不羁,为寻找心有灵犀之人而从军,才华横溢,被薛直和长孙忘情称为“玄甲苍云军第一智将”。

在那场灭顶之灾中(指前面所述的惨败),未能及时预见安禄山的动向,全军背腹受敌,自身双目全盲。从此眼前变得漆黑,心却比过往亮堂了许多。

先锋营统领:宋森雪

原名宋十二,神策安插在玄甲苍北军中的奸细,绰号“笑面阎罗”。实为李重茂远渡东洋前留下的血脉,从小在神策禁地“忘忧谷”中长大,身边除了执行秘密任务退军的老兵,便是同样可能会泄漏秘密的军人遗孤。14岁时被神策军带出山谷,被指派执行一切神策军不能在明面上做的事。

后来,宋十二宋森雪随凌雪阁高手祁进完成了一桩暗杀任务,由于履历出色,成为卧底苍云的最佳人选,他以”宋森雪“的身份投奔了雁门关。

在长年的征战中,因身旁伙伴的多次拼死援护而对于自己的使命产生了迷惘,同时对统帅长孙忘情产生好感。

破阵营统领:王不空

昙宗一脉传人,绰号“红衣佛爷”,心存怜悯的杀生僧,玄甲苍云军核心高手,主要负责潜入敌营进行破坏。王不空曾有一个叫”慧实“的法号,因为卷入蝠王弟子囚禁女童事件而犯下杀戒,不知如何重定禅心。736年,慧实受当年十三棍僧之昙宗僧嫡传弟子澄寞传授万劫轮回方成我的《万劫经》,发劫佛之愿,三年之后,慧实领会基本经文,遵守首代传经僧昙宗大和尚一百余年前留下的约定,加入玄甲苍云军。

他觉得满目黄沙的修罗场,是最应该救赎之地。身在尘世,心却从未蒙尘。他用这身红色的战袍时刻提醒自己身负的罪愆。

飞羽营统领:申屠远

亡故悍将申屠笑之胞弟,沉默寡言,骑射之术难有人能出其右,绰号“百步流星”。申屠兄弟本是枫华谷奔雷营的一员,在一次协同作战中,因实力出众被长孙忘情要走,从此追随他们的渠帅南征北战。

“阿远,总有一日,哥哥给你找一把好弓。”申屠笑的一句承诺,是申屠远行动最大的动力。永为吾兄之强援,站在大哥的身后,用手中的弓射中那些冲锋而来的勇将,助他扫清面前的障碍,这是申屠远许多年来都习惯的事。

直到雁门之殇,在遭遇奚人与狼牙前后的夹击之时,他射空了壶中的箭,变成了在近战搏杀中惶恐的人。那个如父亲一般指引着自己成长的兄长,为了带自己撤退,身负几十道刀伤,在他用尽最后一份力气后,带着他那狂放的笑容战死沙场之上。申屠远看见战袍被鲜血染得鲜红兄长,单漆跪地,将一丝温暖尚存的兄长紧紧抱住……那是最后的一次,他的头深深的埋进了兄长的胸膛——他害死了哥哥。

女卫营统领:燕忆眉

长孙忘情之徒,得轻眉刀真传。

原来生活在一个平静小镇,与父母过着平淡温情的生活。十四岁那年,被一群强盗掳获,备受凌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直到一天,长孙忘情受命带着军队上山剿灭了匪徒。他们把女孩子们都解救出来,这些女孩子几乎个个神情恍惚,只有忆眉反应激烈,抢过官兵手中的剑,朝那些被绑住的匪徒砍去,下手无情,真被她砍倒几个。被官兵制止之后,她又沉默得可怕,乌黑的眸中满是憎恨。

官兵走后,忆眉放火烧山,一心求死,终被长孙忘情制止。后来,忆眉跟着长孙忘情,做她的弟子,但长孙忘情问忆眉的名字,她却不肯说。长孙忘情便自己给她取名,她说我原本叫燕忘情,你是我的弟子,便跟我旧姓,名字就叫燕眉吧。燕眉是长孙忘情抛弃掉的闺名,她却把它给了自己的弟子。然而后来女孩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却说自己叫燕忆眉,长孙忘情并未深究,只希望以后能让她慢慢走出阴影。

长孙忘情并不是个细心的女人。七个月后,忆眉偶然被郎中发现已有生育,万般无奈之下,生下了这个“孽种”。长孙忘情心中有愧,也知道忆眉不愿面对这个小孩,便将孩子交给一户普通人家养育。(即广武镇上姜氏的女儿姜晚晴)

忆眉身体恢复之后,对此事只字不提,长孙忘情更不会主动提起。忆眉习武更加刻苦,终成大器,由长孙忘情引荐,通过试炼后成为了长孙忘情手下苍云军的一名将士。

她长大之后,并没有通过长孙忘情,而是派手下人找到自己的女儿。她常常偷偷离开军中,去那家看望女儿,给那家人送了很多财物,只说自己与这小女孩投缘。每当听到自己的女儿称呼自己姐姐,她回来都会黯然。长孙忘情和她都认为,这个孩子是她的一种病。每次见到,都要发作一次。不管现在她有多么风光,每当看到这个孩子,就会想起那段被折辱的岁月。她无法面对,长孙忘情也无法面对,总觉得自己欠了忆眉,让忆眉留下这块伤疤,永远也走不出当年的阴影。

苍云军小将:李无衣

其父李承恩,是大唐天策府总统领,李无衣是李承恩在入天策府之前与一江南落魄富家小姐阿英所生。(怎么回事,前面不是说李承恩跟服装店女佣生下一子,怎么变成了和江南落魄富家小姐阿英生下一子,额,很乱,至于孙飞亮,把他忘了吧,那是一段野史,不准确)

幼年与父在天策府,拜杨宁为师学习天枪枪法;后被七秀坊的李裹儿劫走,自此流落江湖,在丐帮长大后入了苍云。

在李无衣还年少之时,李承恩曾遭公孙盈的徒弟李裹儿刺杀,并借此嫁祸给李裳秋,并且李无衣被李裹儿所带走,在李无衣长大后回到天策认亲。

李承恩终生未娶,秦颐岩夫人惜莲曾为七秀坊小七与李承恩做媒,被李承恩拒绝。小七倾心于李承恩,然而在苍雪龙城中又被明确拒绝。

苍雪龙城中,李无衣与小七在太原共同抵抗史思明的叛军,且李无衣受杨宁之妻刘梦阳所托收养其子杨天,待其稍长便将杨家天枪枪法传授与杨天。

(杨宁有一个恋人,正是纯阳的刘梦阳,她本是杨宁杀父仇人的女儿。为替父赎罪,刘梦阳多年来一直谨遵父亲的遗训,虽远在纯阳,但对杨宁还是想方设法地照顾。杨宁起初一直不能释怀,接受这善良温柔的女子,但似乎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冥冥之中上天把他们安排在一起,任何人都无法拆散,经过了许多风波和苦难之后他们终于还是结成了夫妻。杨宁死时刘梦阳已经有了身孕,生下一子,名叫杨天。)

苍云的事也就这些了。

玩过剑三的读者,在夜守孤城和逐虎驱狼中,苍云替大唐守住太原(当然是暂时,后来还是被拿下了),从中可看出苍云的强大。

这里要讲一讲以后的安史之乱(真正历史上的)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唐太宗时平定东(一)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的一支部队。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一)糜烂的生活[7]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人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胡人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叛军参与将领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安庆绪:安禄山次子。

史思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

史朝义:史思明长子。

唐军参与将领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郭子仪、李光弼、许远、张巡、颜杲卿、鲁炅、张介然

安禄山起兵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短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755年(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那时)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庞忠等率10万大军继后,另派3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骇地,一片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窜逃,从黄河西渡进入潼关,潼关外挖了三条战壕,都是二丈宽一丈深,人和马掉进沟里,一会就填满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尸体过去。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撤到关西驿,张贴榜文招揽失散的兵卒,想要继续把守潼关。吐蕃将领火拔归仁带着一百余骑兵包围驿站,进去对哥舒翰说:“贼兵来了,请元帅上马。”哥舒翰走出驿站上马,火拔归仁及众将扣头说:“元帅拥有20万兵马,一场战斗就把他们都抛弃了,有何脸面再见天子?且元帅没有见到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遭遇吗?请元帅投降安禄山!”哥舒翰不从,火拔归仁就把他的腿绑到马肚子上,连同其他不顺从的将领一起投降安禄山。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得大胜。

同类推荐
  • 师父千岁千岁千千岁

    师父千岁千岁千千岁

    主角拥有超能力的武功,却发现武功再高也不能阻止他在意的人逝去。亲人、身世、情路这三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人生便是如此,没有走不通的路,再苦再难他也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本书侧重言情★,剧情越来越精彩,敬请期待!赵飞凌(小黑;黑雨;鬼雨):赵斐鸿与李天雪所生,天生残疾不足四岁时被失手的李天雪差点害死,后被圣人柳川所救收为第十三弟子,为帮师父报仇加入杀手组织练习杀人。他绝顶聪明,轻功和武功都极高,但却极少在人前卖弄。与黑鹰义结金兰,跟在江湖第一仁义大侠的后面被世人认为只是一个没用的草包。李凝香:飘香镇四大炼香世家之一后人,蓝飘香表姐,不到两岁时因突发洪水家破人亡被李天雪所救收为二弟子,有人说她是江湖第一美女,世人眼中的乖乖女,少女时代跟赵飞凌有交集,因阴差阳错而且两人都有所保留,导致失联后相见却不相识。叶小蝶(蓝飘香):飘香镇四大炼香世家之一后人,李凝香表妹,不到两岁时因突发洪水家破人亡被江沧海所救收为第七弟子,也有人说她是江湖第一美女李天雪(李相依):主角生母,本为鬼谷左护法雷霆之妻,因某些事情抛夫弃子离开鬼谷。
  • 绝刀梦

    绝刀梦

    蝴蝶村放羊少年周中云,在一次放羊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虚心柔。于是便开始了奇怪的冒险
  • 绝生录

    绝生录

    一个惨遭灭门逃生的孩子,经历无数劫难,寻找到绝世武功秘籍《绝生录》,历经十死十生,练成绝世武功,报仇雪恨的艰辛里程。
  • 我的刺客守则

    我的刺客守则

    我叫景发,发财的发,位列刺客排行榜第16872位,人称布衣猪八戒。书友群:547808549,欢迎大家来吐槽
  • 沧山决

    沧山决

    本是山野郎,可怜侠之后。命途逆道行,敢教天地收。狂,他就是这么狂。狂到无边无际,狂到敢为敢当,狂到眼红血热,狂到苦笑随心。对,他就是这么狂,是命运让他不得不这么狂。腥风血雨,江湖恩怨,本不属于他。他有男儿的傲骨,也有男儿的痴心。是命运让他寂寞,也是命运让他疯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也许,挽救他的只能是久旱逢甘露的一袭柔情。恩怨之后,江湖归寂,只留下一段关于狂血侠客的传说。“强字之曰道,忽忽如狂。”铮铮男儿立于世,厚黑之下应教狂心。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才懂得抉择与坚持,固执得疯狂。谁又能说得清一定是错的?还不信吗?一起来看主角是如何逆天行狂,傲骨成侠的……
热门推荐
  • 从武林外传开始的异世界

    从武林外传开始的异世界

    我穿越了,还是穿越到同福客栈??这个世界水很深来着啊,不过还好,我是挂逼。
  • honey请呼吸

    honey请呼吸

    陶阡陌心脏不好,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能受惊。在她七岁时,她知道自己有个老公,还是同岁,她吓晕了……当她又知道,那个所谓的老公又是同校同班时,她,又被吓晕了……但还好,这位老公大人在学校装作不认识她,勾搭漂亮小姐姐,整天懒懒散散的,学习照样好。陶阡陌本以为,这个老公会找到他自己喜欢的人,不会再管她,她会去做一名摄影师,自己独自生活,享受着自然生活,但她错了。但在高中时,这个老公却无时无刻地撩她……每次都会动不动就壁咚她,她都会受惊,差点呼吸过度。她冷笑:tmd,这混小子,明明知道她有心脏病,不会是因为他知道他有个面上的老婆,他看不惯她挡住了他的“桃花源”,所以让她克休吧……就这样我们的胡思乱想的阡陌小朋友小心翼翼地瞒着所有人,订了张去加拿大的飞机票,去那儿嗨了一年……一年后,她回来了,她再次与她的老公相遇时,才知道其实,他不是想要让她休克,而是想让她生不如死……
  • 地狱使者

    地狱使者

    科学的谋杀、瑰丽的奇想——“CafeArgon”的天花板上,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厄运追逐着“三松马戏团”,一次又一次的爆炸背后难道有什么惊天阴谋?谁是杀害旗田鹤弥的凶手,用了何种巧妙的手法?已经死去的朋友竟然复活了!火葬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鼓舞人心的“音乐浴”为何会将一个国家带向毁灭?
  • 我们注定在一起

    我们注定在一起

    打打闹闹,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心为谁怦然心动。自己也不知道还做出怎样的选择,有他的时光很好,可是……在他们的爱情里面,会有谁成为他们的阻碍?他们能够信任彼此,还是从此永别?
  •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之辉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之辉

    瓦罗兰大陆,诺克萨斯与德玛西亚的纷争几百年以来一直从没停止,战争的范围与规模越来越大,自从水晶之核被人发现之后更多的部落为了获得那无上的强大力量加入了这场争斗,一位又一位英雄人物开始出现,为了获得联盟英雄的称号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战斗......
  • 鬼日子

    鬼日子

    鬼,也想‘活’出一个鬼样儿来。在这个鬼的世界里,它是一个新‘人’。存在,是唯一重要的事儿。所以,它必须找到法则存在下去。旧文《东风暖》
  • 重生后我总想弄死九千岁

    重生后我总想弄死九千岁

    云鸢歌死都没想到,她难得管一次闲事救下的太监,不仅灭了她南诏国,最后还把她给弄死了。重活一世云鸢歌不想别的,就想赶在那个死太监弄死她之前,她先把他弄死。痛定思痛,云鸢歌决定迎难而上。前世她见了苏伯言那个死太监就跑,这一世,她见到他就上赶着阿谀奉承拍马屁,然后背后下阴手。她要逆袭。可是这个逆袭的方向怎么不太对?前世是个小透明,现在所过之处竟然人人围着她巴结追捧?前世天天清粥白菜,现在餐餐海味山珍吃不完?还天天有人往她离风殿里搬绫罗珍宝?最后那个死太监,竟然阴恻恻走到她面前,“听说公主想跟我对食?公主有令,不敢不从。”云鸢歌瞪圆了眼珠,纳纳纳尼?!
  • 流云戏班

    流云戏班

    今天下四分,东为【夷】,南为【燕】,西为【商】,北为【戎】,是何朝代无从考究,只知现下为承德二十六年。南国端肃伯府礼部侍郎花大人的幺女,花铭,抛去世家千金不做,甘入戏班为乐师。奇林:“流云戏班不收女儿徒。”花铭:“你只贴告文说招乐师,我此来应招乐师并非入班拜师。”陶云圣:“花铭姑娘,辞别戏班,归于家宅?汝可愿?”花铭:“既入戏班,何敢悔弃,此生甘为流云户,也不枉今早晨起拜的唐明皇。”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乾坤大搬移

    乾坤大搬移

    普陀山,拥有一个普渡生灵的名字。这一天万道佛光照亮了普陀山的每一寸土地,一个老道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他只是打了一个盹,可这一个盹却足足打了八千多年。伴随着万道佛光的还有一个初生男婴的哭喊声,这个男婴是不幸的,他出生的第二天她的母亲无缘无故的消失,从此再无音讯,他的父亲万分他的母亲,每天只知道坐在一块石头上眺望远方,渐渐的石头变得光滑了,渐渐的石头变得细小了,最后这个男人用他的深情感动了天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块永远守候妻子归来的石头。普陀山依旧是那个普陀山,只是这时只剩下一个打盹的老道和一个每天爬来爬去的孩子,这一天老道消失,那一天孩子也不知所踪,我们的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