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9600000008

第8章

病害在未显露出症状时就形成了,而在病患症状显露的时候才去救治,因此导致很多疾病无法治愈。因为一般人都有这种想法,所以世上很多人都不会长寿。他们都以不会养生的人多,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以“别人跟自己相同”来自我安慰,认为天地之间的理论仅此而已,即使听到有关养生的知识和道理,也认为不对。其次是对有关养生之事持怀疑态度,虽然知道一些关于养生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具体修炼。还有的自己尽力服用养生的药物,过了一年半载,却没有见到预期的效果,养生的意志因此厌倦和衰退,导致修炼半途而废。也有的人对身体的补益像沟渠流水,而对身体的消耗却像海水奔泻。想坐等获得长寿的人,有的抑制自己的各种感情与欲念,舍弃享受荣华的欲望,但是各种嗜好却经常呈现在自己的耳目之前,而自己所希望的长寿却要在数十年以后才能感知是否得到,又害怕到那时生命的长寿与物质享受都得不到,因此心里感到犹豫不决,而在精神上内心发抖恐惧,物质享受的眼前利益和养生长寿的长远利益相互矛盾。这样,就又导致了修炼的失败。

养生论【9】

【原文】

夫至物①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②。譬犹豫章,生七年然后可觉耳。今以躁竞之心③,涉希静之涂,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④。夫悠悠者⑤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术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类,故欲之者万无一能成也。

【小注】

①至物:极其美好的事物。②可以理知,难以目识:能够用道理推断出来使人知道,却难以用眼睛发现和识别它。③躁竞之心:急功好胜的心情。④莫能相终:指养生修炼不能坚持到最终。⑤悠悠者:指怀着忧思之心,缺乏信心地进行养生修炼的人们。

【译文】

最美好的事物极其微妙,只能够用道理推断出来使人知道,却难以用眼睛发现和识别它。就好像樟木,生长七年后才能与其他树木分别清楚。现在怀着急功争胜的心情,进入寂静空虚的养生道路,这种急切的心情会影响养生和修炼,越是盼望近期取得成效,应验之期越是遥远,使养生修炼不能坚持到底。对养生缺乏信心的人,不是因为没有见到效果而不再修炼,便是因为修炼不执著而转入旁门左道。偏好依仗某种养生方法修炼的人,因修炼得不全面而无法成功,因为懂得一些方术小技则自我满足,从而无法修炼到更高境界。所有这些,使想长寿的人,没有一人能修炼成功。

养生论【10】

【原文】

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①,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②,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③。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④,唏以朝阳,绥以五弦⑤,无为自得⑥,体妙心玄⑦,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⑧比寿,王乔⑨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小注】

①清虚静泰:心地清净,沉静安稳。②外物以累心不存:身外的事物因劳累身心,所以不能存放于心中。③同乎大顺:顺应天地日月的兴衰变化。④醴泉:甘甜清爽的泉水。⑤绥以五弦:用音乐怡养性情与心神。⑥无为自得:一切任其自然而自觉其乐。⑦体妙心弦:身体健康,心境自如。⑧羡门:古代传说中长生不老的神仙。⑨王乔:传说中神仙,又称王子乔。

【译文】

善于养生的人则不是这样。他们心地清净,沉静安稳,没有私心和欲望,懂得名声与地位会伤害内心的品质。所以,轻视它而不去谋取,并不是想得到它而强迫自己不去谋取。知道关味对性情的损害,才舍弃它,并不是贪食美味而勉强抑制自己。而身外的事物因劳累身心,所以不能存放于心中。思想因纯一不杂,内心的澄澈明朗就特别显著。心胸开朗不存一丝忧患,内心安静不存一毫思虑。精神常处于纯一的状态,坚持养生之道,并且用和谐的原则养生。和合平衡的规律对身体天天起到补益的作用,并且要顺应天地日月的兴衰变化。然后,再用灵芝滋养脏腑,用甘甜清爽的泉水滋润肠胃,用朝阳晒皮肤,用音乐怡养性情与心神,一切任其自然而自得其乐,身体健康,心境自如。忘掉人间的欢乐而后快乐满足,摆脱生命的牵挂而后身体可以长存。如果这样下去,几乎可以与羡门比寿命,与王乔比年纪。为什么说人的年龄超过一百二十岁是不可能的呢?

养性延命录

《养性延命录》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撰整理的一部道教名著。陶弘景(451—536)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士、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句容县)人。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在宋、齐时期曾做过官。永明(483—493)初,拜孙游岳为师,于是成为道教上清派的重要传人。永明十年(492)他正式归隐茅山。由于当时梁武帝经常派人往茅山向他咨询朝政之事,故有“山中宰相”之称。

他在茅山隐居期间,一边给人治病,一边采药炼丹,并且着手整理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而且还对天文历法、地理物志、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进行著述。据统计,他的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可惜大部分已失传。至今存世著作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百一方》、《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

陶氏极重视养生学,十岁时曾读葛洪的《神仙传》,使他萌发了长生不死的梦想,立志研究养生之道,所著《养性延命录》便收集了南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养生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教诫、食诫、杂诫、祈禳等条目,下卷叙述了服气疗病、导引按摩、房中术等一些养性延命的精辟理论及有效方法。他主张道士的修炼应从养神、炼形人手,特别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即通过人的自身修炼,可以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在《养性延命录》中,他提倡养神应当“少思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辅以导引、行气之术,达到延年、长生的目的。全书引用《大有经》、《小有经》、《服气经》、《黄庭经》及嵇康批注的《老子养生篇》、河上公批注的《道德经》等古籍三十余种,对道教的养生理论与方法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总结了道教在养神、炼形方面的修炼经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道教养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凡行气欲除万病,随所在做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这是气功意念发功的方法,至今练功者仍然采用,确有其治疗价值。又如“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则病不生”的养生理论现已被各阶层人士所认同,其中录述的五禽戏与六字诀功法极负盛名,历代流传,经久不衰,在今天仍然备受养生家与气功家的高度重视。

养性①延命录序【1】

【原文】

夫禀气②含灵③,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生者神④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⑤,形大劳则毙⑥。若能游心虚静⑦,息虑无为,服元气⑧于子⑨后,时导引⑩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恣意以耽声色,役智而图富贵,得丧恒萦于怀抱,躁挠未能自遣,不拘礼度,饮食无节,如斯之流,宁免夭伤之患也。

【小注】

①养性:调养人的本性。②禀气:禀受灵气。③含灵:含有灵识,原为佛教中的语言,即具有感情的意思。④神:即人的精神。⑤神大用则竭:精神过度劳累和消耗便会衰竭。⑥形大劳则毙:身体过度劳作会使人死亡。⑦虚静:指心中纯净而没有杂念。⑧元气:此指自然界的清新空气。⑨子:子时。⑩导引:通过肢体运动而增强气功效果的一种养生方法。

【译文】

禀承天地灵气的生物中,只有人是最高贵的。人最可贵的是生命,生命是精神活动的根本,精神依赖人的肉体得以存在。精神过度劳累和消耗便会衰竭,身体过度劳作会使人死亡。如果能使心中纯净,而没有杂念,不想任何事情,等子时后,通过肢体运动而增强气功养生的作用。在静室中采用引导之术进行修炼,保养身体,使元气不至亏损,并且同时服用补益的药品,活到百岁也是很平常的事。如果一味.沉溺于声色,或费尽心思地谋图富贵,或患得患失的思想一直在心底激荡,或使心情浮躁而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或不讲究社会上的礼仪法度,饮食不加节制,像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免除短命的祸患吗?

养性延命录序【2】

【原文】

余因止观①微暇,聊复披览《养生要集》②。其集乃钱彦、张湛、道林之徒,翟平③、黄山④之辈,咸是好事英奇⑤,志在宝育⑥,或鸠集仙经、真人寿考之规,或采摭彭铿、老君⑦长龄之术,上自农、黄⑧以来,下及魏、晋之际,但有益于养生乃无损于后患,诸本先皆记录,今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分为上下两卷,卷有三篇,号为《养性延命录》,庶补助于有缘,冀凭以济物耳(或云此书孙思邈所集)。

【小注】

①止观: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即停止各种思维活动,使心中没有杂念,然后再以此清静之心观察所有的事物,则能看清事物的本质。②《养生要集》:为晋代张湛所著的气功养生著作。③翟平:古代养生家。④黄山:古代养生家。⑤英奇:指才能与智慧超出常人的人。⑥宝育:宝精育气,即养生修炼。⑦彭铿、老君:即彭祖与老子。⑧农、黄:农,指的是古帝神农,他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始制耒耜,教民务农,故号神农氏;黄,即黄帝,为少典氏子,姓公孙,又由于他在姬水长大的,所以又姓姬。

【译文】

我在修炼止观之余,习读并批阅了《养生要集》。此书集有钱彦、张湛等修道之士的言论,还有翟平、黄山等一些旷世英才的养生著作。书中讲述了经书上记载的真人们的长寿秘诀,有彭祖、老子的延年之术,有上至神农与黄帝,下至魏晋的炼丹术士的修炼方法,对后人的养生修炼很有益处。于是我删去书中繁琐糟粕的一些章节,取其精华,重新进行归类整理,分成上下两卷,每卷各有三篇,编撰成《养生延命录》一书。希望对修炼的有缘之士能够有益处(也有人说这本书是唐代的名医孙思邈所编集整理的)。

《养性延命录》卷上

教诫篇【1】

【原文】

《神农经》曰:食谷①者,智慧聪明。食石②者,肥泽不老(谓之炼五石③也)。食芝④者,延年不死。食元气⑤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地相异,日月并列。

【小注】

①谷:百谷的总称,泛指各种粮食。②石:指矿物质药物,如紫石英等,大部分有毒性,可起到杀死体内的寄生虫的作用。③炼五石:以服食五石进行养生修炼的简称。五石,即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五种矿物质。④芝:即灵芝。⑤食元气:服食自然界的清新空气。

【译文】

《神农经》上说,吃五谷杂粮的人聪明而有智慧;服食五石的人可延缓衰老(也称做烧炼五石的人);服食灵芝的人,可延年长寿;服食自然界的清新空气的人,则永远都不会死亡。所以说,服食对身体有益的物质的人,便可像天地日月一样永远不死。

教诫篇【2】

【原文】

《混元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脏之神①。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是谓玄牝(言不死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天于人为鼻。牝,地也,地于人为口,天食②人以五气③,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④,其鬼曰魂。魂者,雄也。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⑤,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滞,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⑥,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出入于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门,乃是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也)。绵绵若存(鼻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也),用之不勤(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

【小注】

①五脏之神:即五脏各属之神。②食:读“饲”,名动用法。③五气:指青、白、赤、黑、黄五种气体。④音声五性:《灵枢经别》中说:“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五性,即肝性静,心性躁,脾性力,肺性坚,肾性智。⑤五味:指辣、甜、苦、酸、咸五种味道。⑥六情: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情。

【译文】

《混元道德经》上说,保养好精神便可以得到长生(河上公解释说:“谷,蓄养的意思。能蓄养好精神就会长生。这里的精神指的是五脏之神的总称。肝脏中存有人的魂,肺中存有人的魄,心中存有人的心神,肾脏中存有人的精气,脾中存有人的情志。如果五脏受到损伤,那么这五种神便会离去。”)。保养的方法是通过玄牝之门(是说长生修炼,主要是通过玄牝之门。玄,原指天,在人的身体上指鼻子。牝,原指地,在人的身上指口,天有青、白、赤、黑、黄五种气体可使人受到补益,通过鼻子进入人的心中。进入人体的五种气体,如果轻柔纯净,则使人精气神饱满,耳聪目明。角、徵、宫、商、羽五种音调对应人体五脏的属性,人体内的精气形成的清纯之气称为魂,魂具有阳刚之气,通过人的鼻子出入,与天相通,所以在人身上,鼻子称为玄关。地有辣、甜、苦、酸、成五种味道给予人,这五种味道属混浊之杂气,进入人体的形骸、骨肉、血脉六情之中,它所形成的精气称做魄,魄具有阴柔之气。通过人的口出入,而与地相通,所以口在人身体中称为牝门)。玄关与牝门,是与天地进行信息交换的根源(根,根源的意思。是说鼻与口是通天地的大门)。练气调息,要入息绵绵,出息微微,柔和自然(鼻与口的呼吸要轻柔缓慢,若有若无),呼吸要缓慢,不可急促(炼气应当舒缓,不可喘息急促)。

教诚篇【3】

【原文】

《混元道德经》曰: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①,魂定魄静②,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散神惑,故死也)。生之徒十有三③,死之徒十有三(言生死之类,各十有三,谓之九窍④而四关⑤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人之生也,动之于死地,也十有三(人欲求生,动作反之,十有三之死也)。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也(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之活之太厚也。远道反天,妄行失纪)。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以其不犯上,十有三之死地也)。

【小注】

①五内:即心、肝、脾、肺、肾五脏。②魂定魄静:即魂魄安静,情绪稳定的意思。③十有三:即十三,指人体的九窍四关。④九窍:即双眼、双耳、两鼻孔、口腔、前阴和后阴。⑤四关:即人身体的双肘与双膝四大关节。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本书从汤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入手,介绍了汤膳的分类与制作要求,汤膳的常用材料,及其原料加工、烹制、火候等,并提供保健汤膳、食疗汤膳方。
  • 五谷膳食养生经

    五谷膳食养生经

    本书分为五谷为养,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滋补保健五谷膳食方;对症调理五谷膳食方;四季养生五谷膳食方四个章节,讲述五谷杂粮的养生功效、不同功效的五谷膳食方。每种五谷杂粮的基本信息全面,全面解读其养生功效,还从滋补保健、对症调理、四季养生的角度介绍相应的五谷膳食方,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五谷膳食的养生功效。
  •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该书旨在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本书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如情绪的控制、性教育、完善自我、自卑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指导分析,简明透彻,便于操作。既是人们对自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咨询,也可作为人们了解别人内心神秘世界的有利武器。
  • 睡出好心情

    睡出好心情

    本书内容包括:睡眠的要义;睡眠的理论;睡眠的启动、过程与身心变化;睡眠剥夺;睡眠与学习的关系;睡眠与性生活;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的心理机制;睡眠障碍;失眠与失眠症的处理等。
  • 美味豆制品菜600款

    美味豆制品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豆制品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热门推荐
  • 勿忘草牵绊星辰花

    勿忘草牵绊星辰花

    经历三世,悲欢离合都尝遍,梦回三生,你勿忘我。第一世,他是秦王嬴政,她是赵国大夫之女,救他一命,相约永世不忘。第二世,他是大唐太子李弘,她是大唐太子妃‘哀皇后’,只愿他好。第三世,他是帝国少爷,她是帝国神秘总裁,真正尝到离合的离。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此刻忘记全部

    此刻忘记全部

    一对姐妹,两个男孩,一场救赎还是毁灭的源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妾有点坏

    小妾有点坏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也别浪费了,你说是吧,美丽的小东西?”她的身子在他的怀里若猫咪般磨蹭着,无辜的对他眨眼完全不知道已经将他的欲..望挑起,而他抿起了唇,喜欢这样的她…
  • 天魔图腾

    天魔图腾

    如果冲破世俗眼光的千年绝恋只是一场戏,如果飞升宇外的理想只是一个局,那就让天破地陷,星河逆转吧,记住,这一切都是你们逼的……曾经让世界颤栗的战神意外陨落,没想到却转生于仇家阵营,从此开始了一段披肝沥胆的逆天之路!无敌的战斗素养,绝伦的图腾兽技,天才的冲关经验,势如破竹的修炼速度,曾经的惊世天才,将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重现于世——为何不敬神明?——什么神明?那破落的元教圣者曾被我千里追杀,万里溃逃,我凭什么对他行礼?为何要收留那遭天谴的女子?——天谴?天谴你姥姥!老子的钵盂拳头就是你的天谴!…………天魔图腾,魔之神位,吼破苍穹,举世匍匐!
  • 暴力武神

    暴力武神

    要是连拥有最厉害的武魂,都不能随心所欲,那就对不起自己,这份足够牛逼的天赋!
  • 我的右手有妖气

    我的右手有妖气

    双月争辉,异世邪灵入侵。一天在送外卖途中陈乐突然遭遇到一个举止古怪的中年大叔,从此他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别人的右手可以撸啊撸,而他的右手却在时刻提醒他,小心,又有怪物出现了……这是一个平凡外卖小哥,遭遇另类的元气复苏的故事!
  • 三国之绝世武将

    三国之绝世武将

    曹逸,二十一世纪青年,穿越到东汉末年,看他如何凭借系统成为绝世武将!!!
  • 一直无敌一直爽

    一直无敌一直爽

    你被打了一拳,你练成了天品武技金钟罩,你又被打了一拳,金钟罩熟练度+1000。你打了一个哈欠,你练成了天品武技狮吼功,你高歌一曲,狮吼功熟练度+10000。你走了一步,你练成了天品武技凌波微步,你被吓的赶紧跑,凌步微步熟练度+1000+2000…………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o⊙)…我怎么就无敌了呢!一时无敌一时爽,一直无敌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