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18300000016

第16章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转眼,福妹也快一周岁了,这些天在大观园的潇湘亭边在许夫人身旁跌跌撞撞在学走路。

这天上午,九时许,一个陌生少女敲响了贾家荣国府外的大耳铜环铁门。

门开了,小厮们说:“姑娘,你有啥事要找贾家?”

少女说:“我姓梁,是南浔人,有急事要见你家少奶奶许佩雯!”

小厮们赶忙叫来了荣国府大管家阿寿,阿寿问了事由,对少女说:“这位姑娘,你在门外稍等片刻,我们先进去回明了少奶奶,然后方领你进去!”

那姑娘道谢后在门外等着,阿寿赶忙叫来丫鬟秋纹,咛嘱去见少奶奶回话……

秋纹三步并二步急匆匆来到了大观园,来到园子的潇湘亭边找到了少奶奶许夫人,只见少奶奶正搀着女儿小丽华的小手,在亭内的连廊正扶着廊柱在一摇一晃在学走路……

许夫人见秋纹急匆匆走来,忙问道:“秋纹,有事找我?”

秋纹气喘吁吁说:“少奶奶,门外有个外地口音的姓梁的姑娘说有急事要见你……”

许夫人一听秋纹说是个姓梁的外地口音的姑娘要找她,心里咯噔一下,粉嫩的脸蛋一下子飞红起来了,赶紧甩开了女儿丽华的小手,脱口对秋纹说:“秋纹,这事别让大少爷知道,你快让梁姑娘进大观园红楼沁芳馆来见我!”

秋纹走后,许佩雯的内心七上八下,如河水般波澜起伏,心里默默地说:“难道山海真得来了?真得找到这儿东隐来见我来了,不!不可能!难道山海出事了?”

佩雯下意识地看了看幼小的小丽华,心里酸吱吱的,暗想:“山海要是看到了我和贾家大少爷生下的女儿是怒还是喜……”佩斐此刻猛然预感凶多吉少……

佩雯心里正忐忑不安,梁姑娘随着秋纹来至大观园红楼沁芳馆佩雯住的内屋中,那梁姑娘见到佩雯叫道:“佩雯姐!”

佩雯也惊喜地叫道:“心海,你怎么来了?”

梁山海的妹妹心海从袖中递出一封信来,许佩雯一看那信封上用毛笔字正楷隶体工整的写着:“东隐镇荣国府许佩雯亲启”11个字,佩雯撕开信封,打开信纸一看,山海那旧日熟悉的字迹映入她的眼帘……

许夫人拿着信纸,默默念道:“佩雯,自你出嫁贾家,我日夜郁闷,日渐病重,现形如枯槁,自知离九泉不远矣……”

佩雯的泪水从眼角奔涌出来,一滴一滴滴到信纸上,山海用毛笔写的信纸上满是点点泪珠,佩雯几次用手帕擦去脸庞上泪水,半晌,又念了下去:“我俩不能在一起,这全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罪恶,我一点都不怨你,佩雯,你在贾家生活得怎样?幸福吗?但愿你在心里记住我俩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在九泉之下,心已足矣,祝你幸福。山海,写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

佩雯阅毕,顿觉天昏地暗,天旋地转,自己身旁的小丽华也跟着她旋转。

佩雯跌跌撞撞,想极力扶住床沿,悲怆地大叫一声:“山海……”只觉自已胸口似戳了一刀,“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心海慌忙上来搀扶,“姐姐,你怎么了?”心海哭着说。

秋纹心里自知今天闯下大祸,哭得大喊:“少奶奶,少奶奶,你怎么了?”再看许夫人两眼发直,口吐白沫,已跌倒在床上,人事不醒,她吓得随即奔出房门去叫贾府老爷、太太……

小丽华见母亲口吐鲜血,吓得“哇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惊动荣国府诸人,贾天国、张老夫人、贾心国,贾府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众姨娘、丫头婆子等,纷纷都来看视,佩雯的内室挤满了一屋子人,也不知大观园出了什么事,少奶奶佩雯中了什么邪。

小厮婆子们赶紧不由分说,把心海姑娘推出了荣国府的大门。

老太爷天国赶忙请来镇上的名老中医胡端,胡老中医提了药箱,到了许夫人住的红楼沁芳馆,见了许夫人,向心国问道:“这就是少夫人了?”

心国满脸焦急地说:“正是,请郎中先生快坐下诊疗吧!”

胡郎中说道:“依吾奴的意思,先看脉息,再寻病源,最后斟酌开个药方就是了。”

心国急的眼泪都下来了,说:“就依先生,赶快救救吾奴太太的命!”

于是,佩斐的贴身丫鬟紫鹃掀开帐帘,捧过大绸印花枕来,一面给许夫人靠着,一面拉着袖口,露出细嫩手腕来,那胡郎中在床横头坐了,弯腰伸手按在许夫人右手脉上,凝神细诊了半刻工夫,又换过左手……

接着,看色、量温、拔罐、推拿,忙乎了大半天,那许夫人总算慢慢睁开了双眼,眼角仍不住地淌眼泪,嘴中仍不住地讷讷说:“山海!山海!你好命苦啊!你别走……”

胡老中医看了看躺在床上悲痛欲绝的少奶奶,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诊毕了,轻声说道:“吾拉外边坐去罢!”

天国、心国、张老夫人等于是同郎中大夫到外屋凳上坐了,佩斐的贴身丫鬟紫鹃端了茶来,天国说:“郎中请茶!”

茶毕,心国焦急地问道:“先生,您方才看了太太的脉息,吾奴太太这病还能治不能治?”

胡郎中对天国、心国压低声说:“此病乃外邪内滞、亢郁气结所致,郁则不通,积则产热,人的血管尤如一条河道,一旦郁滞流缓,就形成各种炎症,少奶奶得的是心病,心病还得心药医啊!”

天国、张老夫人等众人忙答应了几个“是”字,胡老中医接着从丫鬟紫鹃手中借过墨笔,开了药方,递与心国,天国、心国见药方上写的是:

益气养心清肝汤

人参(3钱)、生地(4钱)、白芍(2钱)、阿胶(3钱)、桑寄生(4钱)、杜仲(3钱)、牛膝(3钱)、川芎(2钱)、当归(2钱)、黄芪(4钱)、山药(3钱)、莲子(4钱)、酸枣仁(5钱)……

接着,胡郎中叮嘱说:“贾老太爷,贾少爷,张太太,如今写个药方在这里,按药方煎几剂,给少奶奶吃吃看,今日吐血,已伤气血,吾奴已开了一些清肝滋阴,养心益气的药方,这几天多守着少夫人点……”

贾家众人不住地道谢,留胡郎中吃了便饭,胡郎中口中嚼着剩菜,连声道谢,收了银元,提着药箱走出了贾家荣国府……

众人送走了胡老大夫,回了沁芳馆内室,仍见小丽华在母亲床边哭的泪人似的,天国心中烦难不已,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愣在床前,呆呆看着躺在床上胡言乱语的儿媳佩雯,又看看趴在佩雯身上哭喊着叫姆妈的小丽华。

半个时辰后,天国转身对身后的大管家阿寿,轻声埋怨地说:“阿寿,今后没吾奴的同意,任何陌生人不允许进贾家荣国府的大门,今朝聂里(白天)惹出这等祸水来……”

阿寿哭丧着脸说:“老爷!吾奴实在不知今日那陌生姑娘的底细,想不到那姑娘进了大观园,与少奶奶不知说了些什么,一眨眼的功夫,少奶奶口吐鲜血,中了魔似的,病成这个样子……”

天国摆了摆手,示意阿寿别再说了,心国听了,眼圈也红了半天,半晌,方说一句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年纪,家婆又病成这样,人活着有甚么趣儿。”

说完,也坐在一边长吁短叹,一个劲地皱眉头,在屋内不停地踱来踱去,不知所措。接下来,贾家连夜叫人去中药铺抓药,煎药、服药。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夫人的心病慢慢好起来了,小丽华也渐渐长成了六、七岁大的小女孩。

可是,小丽华从小生性活泼,不喜文静,她长着乌黑大眼,理着齐耳短发,最喜欢与大观园里的几个表兄妹们整日园子内假山池边躲迷藏,在草堆中爬上爬下,阿嗲心国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这常引来母亲的呵斥:“女孩子家,不成体统,不学针线不读书,整天跑跑闹闹的,象个男孩子,一点不象大家闺秀,哪象二房家的圣仪,整天挑针引线,文文静静的,唉……”

母亲佩雯唠唠叨叨数落着女儿丽华,母亲指的圣仪是和丽华同龄的,大嗲贾天国的二姨太韩夫人家的贾定国的女儿,名叫贾圣仪。圣仪这女孩子和她的名字一样,从小就长得文静端庄,圣洁无暇,鹅蛋脸,象画中的仕女,连说话都轻声轻语,斯斯文文的,整天在家挑针引线,学学刺绣、写字作画什么的,空时读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古书,学着前朝那几个贤女。荣国府内的大人们常不住地赞口称她是淑女闺秀,是荣国府大观园里面所有女孩子的榜样。圣仪和丽华也是一对要好姐妹,时常也在一起做游戏、玩耍。

一天,丽华和二房家的表妹圣仪一起从镇上的屠氏私塾下学,蹦蹦跳跳回家,姐妹两人口里还哼着私塾屠老先生给她们刚教唱过的《小红柳》:

“啊,好妈妈,先生赞我早,抱抱我,亲亲我,送我回家了……”

姐妹俩蹦蹦跳跳进了大观园半月洞门,圣仪回了她家红楼蒹葭馆,丽华唱着歌,推开了自家的沁芳馆的小角门,走上楼梯,来到了母亲住的内屋,见了姆妈佩雯,发现姆妈佩雯低头正在看一本厚厚的黄黄的书,看得是那样专注,以致连自己女儿的进门声都没有听到。

丽华说:“姆妈,吾奴放学了!”

屋内,妈妈没有应答。

丽华又提高嗓子说:“姆妈,我放学了!”

丽华连喊了二遍,许夫人这时才意识到女儿回家了,迅速把书塞到了枕头下,又把枕头放好,这才不自然地朝丽华笑着,打招呼说:“哦,丽华,你回来了……”

“姆妈,我回来了,你在看什么呀?”

佩雯脸色变得不安,讷讷地说:“没……没什么……你在学校好吗?先生有没有表扬你?……”

丽华扑到了母亲佩雯怀里,撒娇地说:“姆妈,在学校,先生经常表扬我,今天还教我们唱《小红柳》呢!”

丽华离开母亲怀中,站在母亲前面,清了清嗓子,又唱起了《小红柳》:

“啊!小红柳,先生好不好?表扬你?批评你?对你好不好?

啊!好妈妈,先生赞我早,抱抱我,亲亲我,送我回家了……”

顿时,整个闺房中,丽华那白灵鸟般的歌声填塞了每一个角角落落……

冬去春来,日月如梭,丽华天天背着小书包上学,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每次上学回家,令小丽华好奇的是,母亲常看那本厚厚的书。

丽华常问母亲佩雯在看什么书,母亲吱吱唔唔就是不愿对女儿讲这是一本什么书。

丽华心想:这本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一定是一本宝书,母亲而且还瞒着自己,要独自一人偷偷地看,还不让自己女儿看这书,有机会一定要看看究竟,母亲是在看一本怎么样的好书!

一天,机会来了,这天下午,丽华放学回家,到了自家的母亲房间,进屋一看,母亲不在,叫了几声:“姆妈!”

许夫人也没有应答,四下找找也不见许夫人的身影。

丽华心想:“姆妈不在,今天我要看看母亲究竟平时常看的那本书是什么样的宝书!”

丽华想到此,把书包扔在桌子上,蹑手蹑脚到了母亲许佩雯的床边,眼前就是那枕头,那本奇怪的书就在枕下。

丽华的心“怦怦”地直跳,生怕母亲这时突然出现在眼前,她心惊胆跳地移动那枕头,枕头移开了。

一本书,赫然出现在她的眼帘中,她终于看清了三个隶书体的大字:《人如梦》。

小丽华感到纳闷,暗忖道:“这本书好不奇怪,人怎么能和梦相比?我倒要看看书中写些啥!”

小丽华把书摊放在床沿上,自己倚靠在床边,一页一页地翻着小说,翻着,看着,她索性把书从床上双手捧了起来,细细地翻阅起来。

这时,丽华一翻,刚好翻到了《第十回:夜半文伯听琴声,秋蝉琴音诉心声》,小丽华不禁朗读了起来:

“……半夜一更过后,文伯揉了揉自己惺忪的双眼,放下《诗经》,信步来到柴大人的庄园的后花院中,抬头只见一轮清月高挂在头顶,四处寂静,草儿在微风中抖动飘荡,他心中烦躁不安,自己苦读诗书一生,已到二十的年龄,真不知何日能得中状元,在人间娶一个美貌女子,恩爱一生,养子育女,好不快活……,他正在院子中望月凝神,胡思乱想,忽然,一阵风儿吹来,带来了琴声,他觉得恍惚在梦中,不由得向琴声传来的方向走去……,借着夜空倾泻的月色,他看清了远处百米远阁楼厢房外面的连廊廊柱下,端坐着一个的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正对着满天繁星,手扶琵琶,在用尖尖玉手弹着琴,那秋蝉俊美的面庞,宛如秋波的眼神,在月光下,如蟐娥下凡……”

看着看着,一张黑白照片,掉在了地上,小丽华拣起一看,原来是一张自己母亲与一个陌生男人的合影照片……

那时,母亲佩雯披着齐肩长发,穿着旗袍,看上去很年轻,大约才十五六岁的年纪,旁边的年轻男人,长得很英俊,穿着灰白色长衫,年龄与母亲大致相同……

翻到照片背后,还写着一行蝇头小字:“佩雯、山海,湖州府南浔镇读书留念,民国(戊辰)十七年三月三日”。

这时,小丽华好像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赶紧把照片夹在书的原处,又把《人如梦》重新放在枕头下,悄悄遛出了这间房……

在以后的岁月,丽华渐渐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女,母亲时常神色忧郁地对女儿丽华说:“丽华,你知道吗?人生本是一场梦啊!”

……许夫人直到死,也一直不知亲生女儿丽华早偷看过了她的《人如梦》。

同类推荐
  • 始终在路上

    始终在路上

    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在追求什么,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一生盲目在追求着什么,到头来却什么也没追求到,生活让我们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做选择,然而我们也作出了我们各自的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内心的世界。
  • 仰望星空我已长大

    仰望星空我已长大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麦场边上,听着夜晚蟋蟀的歌声,仰头数星星长大后,很少有机会像小时候那样怀着一颗单纯的心,静静的坐下数夜晚天空的星星十五年的时间已沉积,青春已不在,单纯什么时候已消失,再次仰望星空,才发现我已长大。。。。。。
  • 缭绍世家多事女人

    缭绍世家多事女人

    她是林家的大媳妇儿,从小安分守己、性格乖张,甚至被村里人誉为“乖乖女”的称号,但是体内不安本分的情愫,注定她今后要与“多事女人”的称号不谋而合。她是林家的二媳妇儿,生来就与常人相左的反叛性格,更是注定她今后要成为“多事女人”量身打造的产物。她们是同一个宅院的媳妇儿,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却有诸多的形同之处,她们似乎天生就注定要被冠以“多事女人”的称号,势必要在林家大院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轩然大波。有着苍蝇死缠烂打的言语技巧,和蜗牛生搬硬套的实干才能。有着非要制造鸡犬升天不罢休,非要石破天惊、灾难连连才越显自己价值的天性。她们,一对来对林家大院的媳妇儿,将有怎样的命运,又将怎样影响林家大院的老老少少呢?
  • 风雨中奔跑

    风雨中奔跑

    在苦难中成长,在风雨中奔跑,没有伞的孩子只有靠自己!
  • 安知月不归

    安知月不归

    有人往德国投递了一封书信,掀开了秦氏深埋二十六年秘密的一角。深宅大院里的每个人都掩藏着自己的心事,是谁处心积虑地一个个挑破?只为将那作恶之人丢进永世的悔恨里。
热门推荐
  • 北风居住的地方

    北风居住的地方

    遇见了风,如寂寞遇上明火,所有的遇见是上天安排的,和风的缘分,刚刚好。
  • 女神大人我一直都在

    女神大人我一直都在

    “同学,你过线了。”“这明明是我的位子。”“切,我踩在地球这么久了,也没说世界是我的。你凭什么啊?''''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我天生丽质,OK?‘’“切.......''
  • 陆飞修仙传

    陆飞修仙传

    陆飞抓奸,被奸夫反杀,憋屈的临死前只来得叫一句:潘金莲,西门庆。魂穿异界后,发誓修炼成仙,返回地球,用仙剑把那一对贱人斩成肉酱。
  • 我的极品俏上司

    我的极品俏上司

    爱情又是什么,我想便是手中的黄沙,你握在手里,紧紧攒着,终有一刻会尽数洒落,我想便是如同百合,它开时清香怡人,而总有谢落,却也有再开的时刻。而在26岁这般的年纪,人总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一些感情,我们追逐着,埋怨生活太矮,我们太贱,却只有不停奔跑~创世中文网首发~~欢迎收藏
  • 笼中宝贝

    笼中宝贝

    一个高智商的二货女主家道中落后被狷躁人渣儿囚禁,却心念温润人尖儿,遂在三人之间发展出的一段扯皮捞筋天雷滚滚的狗血故事。当她睽违七年回到D市,当他再次出现在她生命当中,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被牵扯出来,抽丝剥茧,只为寻求一个最终的答案。然而,我看到的,只是表象,我知道的,却不是真相!
  • 你是离王

    你是离王

    “你是,离王”“那又如何”“不可”“有何不可”“罢了罢了,拿你属实没办法”穿越架空文
  • 小镇时光

    小镇时光

    她因病住进小镇,寻访一段往事。在岁月的轮回中,在小镇的熏陶下,在平淡的交往中,她渐渐放下过往,不再纠结对错,不惊扰,不怨愤,任时光荏苒,重回轨道,我自悠然。
  • 内经博议

    内经博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究竟喜欢怎样的你

    我究竟喜欢怎样的你

    嘴角一直洋溢着笑容温暖了我的盛夏,悄无声息的走进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一生。
  • EXO素年之愿

    EXO素年之愿

    你可知:“待我长发及腰。”原诗有多美?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挽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挽正,笑看君怀她笑。时待我发齐腰长,愿与梦郎诉衷肠。半生缠绵报君享,此情绵绵意长长。时待我发齐腰长,轻舞霓裳意飞扬。襄王神女应无恙,巫山云雨梦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