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4200000054

第54章 【55】前一秒心动,后一秒心痛

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张小娴。

唐僧豁然开朗,明白了修成正果的奥妙,向悟空八戒沙僧表示感谢,感谢一路保护自己,才得以一日功成。

悟空说出取经队伍的真谛,“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

唐僧走上灵山之巅,“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地胜疑天别,云闲昼觉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进入大雷音寺,参见佛祖如来,拜求真经。

佛祖如来说:“南赡部洲,天高地厚,地广人稠,多淫多诳,多欺多诈,虽有孔氏在那里立下仁义礼智之教,依旧愚昧不明,放纵无忌,我有三藏之经,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在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唐僧千辛万苦的到西天大雷音寺来干什么来了?不是应唐王的要求取回大乘真经超度地府亡灵吗?那么,现在佛祖如来说的这些好像跟度鬼根本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啊,什么情况?

接下来发生了阿傩、迦叶向取经队伍索要人事的事情,悟空不与,八戒沙僧不配合,阿傩、迦叶把无字之经交予了唐僧。

四人把那经书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捆,八戒与沙僧挑着。一包,两捆,以一及三,由三而一。

没有具体经卷数目,只是一次取经之行。

燃灯古佛听到了传经之事,心中甚明,说:“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枉费了这场取经之行。”于是,派遣白雄尊者,追上取经队伍,夺了无字之经,将经包捽碎,丢落尘埃。

悟空与八戒抢回经包,发现里面的经书全都是一卷卷白纸,没有半点字迹。唐僧长吁短叹,说:“东土大唐没有福缘,这样的无字空本,取回去能有什么用?”

八戒说:“也不浪费,大唐皇宫内院的厕所里没有手纸了。”

悟空说:“呆子闭嘴,师父,一定是阿傩、迦叶问我们要人事没有,所以把白纸本子给我们了,是他们人浮于事,贪财徇私,我们赶紧回去,告状如来,问他俩一个掯财作弊之罪。”

八戒说:“好,快去,告他妹的。”

唐僧历尽千辛万苦,到头来取了个白纸本子,真的是阿傩、迦叶贪图钱财,给予唐僧无用的白纸吗?

当然不是,那么是为什么?接着往下看。

唐僧四人回转大雷音寺,到了山门之外,只见山上众人都拱手相迎,笑着说:“圣僧是回来换取经书的吧。”

你看,阿傩、迦叶的这点伎俩好像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很有脸面的事情吗,既然不是,弄得人尽皆知,你当他俩真傻啊。

再说,唐僧历尽十四年寒暑雨雪的艰辛,从东土大唐一路走来,不是一路旅游,是一路化斋要饭,你还能从一个乞丐的身上指望他有什么宝贝钱财吗?

要说有也有,一个是锦襕袈裟,一个是九锡禅杖,但是这两个都是佛祖如来亲赐给唐僧的定情信物,不是,是身份信物,阿傩、迦叶的胆子再大,也不至于把心思打到这两个宝贝的身上。

那么还有,就是悟空头上戴的金箍,这个倒是个高科技产品,不过就是想要,悟空也想给,也摘不下来不是。悟空三人的兵器倒是个宝贝,他们会给你?

再就是白龙马,但是是龙变的,不能杀也不能卖钱。

对了,差一点忘了,悟空在金平府曾经得到一只犀牛角,说要献与如来,不知道是忘了还是小气,对此只字不提。难道阿傩是想帮助唐僧加深记忆,帮佛祖要回犀牛角吗?

话说回来,犀牛角真的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所以,答案是否定。

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化斋的碗,就是紫金钵盂,这个倒是紫金,值点银子,但是,就算阿傩、迦叶再不济,也是佛祖如来的座前弟子,会为了一个紫金钵盂坏了名声,那也太得不偿失了,他俩真不傻。

那到底为什么?佛祖如来给出了答案。

佛祖如来笑着说:“经不可轻传,也不可轻取,前些时候比丘僧下山,曾经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卖的贱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佛祖如来在表达什么呢?

如来举例说明三藏经的重要性,能保生者安全,死者超度,在富贵人家,要多少钱都是值得的,但是,对贫困的信徒来说,虽要虔诚,但也要付出一点代价,这就叫做价值体现,经不可轻传,也不可轻取。

无字之经,白本者,无数,可以空取,但是有字真经,有数,不可空求,这就是道,佛之道。

佛祖如来接着说:“你空手而来,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也是好的。只是那东土众生,愚昧不悟,不能领悟无字真经的奥妙。”

无字真经也是经,而且是经书中的上乘之作,并不是谁都能参悟领略的东西。佛祖如来曾经在灵山传授弟子迦叶无字真经,“佛陀拈花”及至“迦叶微笑”,乃是佛教禅宗的精髓所在啊。

世界上再美妙的文字也不能把真正的佛法完全的表述出来,只有“顿悟顿修”才是正法。就好像道祖所说的一样,“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出自《老子》。“明心见性”才是参透佛法的唯一宗旨。

燃灯古佛说:“东土众生愚迷,不识无字之经。”

佛祖如来说:“东土众生,愚昧不悟,只可传有字真经。”

佛为“空”,悟空了空,“空”中“悟空”,才能顿悟,无字之经是“空本”,就是“空”,正是佛之正旨。

而“有字真经”,皆因“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堕入文字经中,朝夕诵咏,空念空经,而至百无一用。

还记得唐僧四人前不久到达给孤园布金禅寺时的情景吗?悟空和唐僧的对话,更加说明了无字真经的奥妙。

悟空说:“师父,你又把乌巢禅师的《心经》忘记了?”

唐僧说:“《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颠倒也念,怎会忘记?”

悟空说:“你会念,却不会解。”

唐僧说:“我不会解,难道你会?”

悟空说:“我解得,我解得。”

唐僧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至此,唐僧知道,无字真经不是谁都能解得,对悟空心悦诚服。

阿傩、迦叶二尊者又领着唐僧到了珍楼宝阁,依旧向唐僧索要人事,就是好处。唐僧没有办法,只好让沙僧取出一路上化斋用的紫金钵盂奉上,阿傩接在手里,但是微微而笑。

然后,阿傩被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取笑说:“不羞不羞,索要取经的人事。”

阿傩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迦叶进入经阁,向唐僧传经。

既然无字真经不是佛祖如来的故弄玄虚,那么索要人事就不是阿傩的没见过世面。

阿傩迦叶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到底为了什么?

舍得,付出而不吝惜,出自《易经》。“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出自《了凡四训》。

舍得是一种处世哲学,对立统一,如水火,阴阳,于人,于心,于万物,有舍才有得,正合佛家高深妙理。

佛祖如来高升莲座,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罗汉等,各登宝座,侍立两旁。仙音嘹亮,瑞气重重。

佛祖如来说:“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佛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发明万化之奇方。”

观音菩萨说:“东土取经,今已成功,共计十四年,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让唐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缴金旨。”

佛祖如来准缴金旨,吩咐八大金刚送唐僧返还长安城,并即引圣僧回转,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

什么是藏数?又有什么用途?

先看一下藏数的用途,唐僧取回三藏真经,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取经时间须在八日之内,引唐僧回东转西,以完一藏之数。八戒的九齿钉耙和沙僧的宝杖,连柄共重五千零四十八斤,正合一藏之数。

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

如来曰:“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

太宗说:“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如何?”

藏,在此处读音为‘常’平舌,不是量词,但可以做量词用法。

一藏为五千零四十八卷,就是一藏之数为五千零四十八。唐三藏的名字就是唐王李世民以三藏真经的意思为唐僧所取。

梵语‘藏’有包蕴之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也指一部藏经之意。出自《景德传灯录》。

藏,“即含藏之义,谓法界之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德不备。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无不含藏。故名一藏。”出自《华严经疏》。

西天的“一藏真经”有东土的“三藏法师”所取,一而三,三而一,以一及三,就是和前面所说的贞观一十三年是一个道理啊。

现在知道了吧,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在数理之中,如九九归一,三三行满,脱离了数理,就非能圆满之列,这是修心的定数。

那么,唐僧带走了一藏经书,是在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中选取的五千零四十四卷,涵盖了《法》、《论》、《经》的一些内容,包含天文地理人物鸟兽等。但是,按总卷来说,它是残缺不全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会综合解释,不要急。

观音菩萨查勘唐僧取经之行遭遇的难簿,发现凌云渡脱胎为八十难,佛门九九归真,还少一难,不能完成此数,即命金头揭谛,再生一难。

这就是,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唐僧师徒四人被坠落在通天河西岸,就是癞头鼋托唐僧问讯的那个地方。

八戒说:“什么情况?怎么飞着飞着就掉下来了,以前没遇见啊。”

沙僧说:“师父已经在凌云渡了道,脱了凡胎,已经考取了飞行的驾照了,只是还是新手,操作不太熟练,我们兄弟做起摄法,把师父带过去吧。”

悟空说:“驾不过去,别闹。”

你看悟空怎么就说驾不过去,若肯使出神通,说破飞升之奥妙,师徒们就是一千个河也过去了;只是因为心里明白,知道唐僧九九之数未完,还该有一难,所以羁留于此。

然后,唐僧果不其然遭遇了老鼋淬水第八十一难。

唐僧从水里上岸,忽然又遇见一阵狂风。

一阵风,乾坤波荡;一声雷,震动山川。一个闪,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好风,颓山裂石松篁倒,好雷,惊蛰伤人威势豪;好闪,流天照野金蛇走;好雾,混混漫空蔽九霄。

唐僧按住经包,沙僧压住经担,八戒牵住白马,悟空抡着铁棒,左右护持。四个人诚惶诚恐,手忙脚乱,忙了一宿,天明才止息。

悟空说:“师父,你获取经书,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那风雾雷闪,是阴魔作号,欲夺所取之经,之所以没能夺走,是因为一是经书被水湿透,二是你的正法身压住,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又是我以纯阳之性,加以护持,到了天明,阴气衰弱,阳气转盛,才保护经书成功。”

水湿,为阴,唐僧正法之身,为阳,阴阳共济,护持真经。

然后,唐僧在石头上晾晒经书,等经书干爽之后,收拾经卷,发现《佛本行经》被粘住了几卷,将经尾沾破了,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还有字迹。

这又是正如三藏经书的不全,此又《佛本行经》残缺,非人力所为,应不全之奥妙。诸事不得完美,残缺正合佛教之宗义。

陈家庄的陈澄知道了唐僧路遇通天河,就把唐僧请到庄上,虔心款待。

唐僧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脱胎成佛,不思凡间之食。悟空和沙僧也不想吃,就连八戒,也不像以前看见食物没命,没有了一个吃货的蠢萌形象了。

现在取经成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前途未卜了,以前是多捞多赚,这一顿吃完,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喝西北风呢,所以现在八戒竟然也收敛了。

事情果真是像这样的肤浅吗?

同类推荐
  • 剑转星辰

    剑转星辰

    屠人间,笑天下生灵手无缚鸡之力!转星辰,望世间世态炎凉沧桑无匹!开天地,叹大千世界芳草无依泪惨凄!灭三族,看一生挚爱回眸一笑定永恒!血染苍天,剑指流年,屠神戮魔,杀意无边……
  • 百变苍穹

    百变苍穹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苍天,一笔画苍穹,一书传世间,游闯大千世界,品尽百味人生,奥妙玄功,血战九天之主!黄泉幽冥,怒战十大阎罗。初到异世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没有特别的能力和实力,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普通农民工,从平凡到巅峰的演化,且看罗烈如何一步步笑傲九天!而大千世界之中,与罗烈一起进入石洞的队友们赵长青,赵青青还有李佳佳等人的际遇又会如何……
  • 这才叫修仙

    这才叫修仙

    修仙是什么?某强者:求仙问道,自然是感悟天地,凝金丹,成元婴,铸大罗法相,不灭元神,最终成就长生果位,位列仙班。秦川:???修仙不就是升升级,加加点,抽抽奖,逛逛商城的事吗?PS:简单来说,就是秦川在修仙界拥有一个游戏面板的故事。
  • 万寿至尊

    万寿至尊

    在寿元大陆,有着一个传说,谁能找到万寿山,就有成为至尊皇者的可能。庄言,一个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甚至都是一个孤儿。本来他也没打算踏上武者之路,他的愿望就是种种田,打打猎,和自己心爱的女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可世事常不如人愿,庄言被迫成为武者,开启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神奇之旅!
  • 五行修士异界封神

    五行修士异界封神

    五行修士易临城转世异界,以五行之力重走仙道元神之途,纵横天下,立地成神。火之力,为火神。水之力,为水神。木之力,为森林之神。土之力,为大地之神。金之力,为雷电之神。五行一统,我即混沌,天上地下,我是唯一真神。
热门推荐
  • 小小婢女:天澜太子妃

    小小婢女:天澜太子妃

    一朝穿越成婢女,却惹上了不该惹的人,顾二公子,赫连太子,北境太子……顾祁:慕青漪,到现在你还看不清自己的心吗?如果你心里没有我,你大可扔下我,让我冻死在这冰天雪地中……赫连煜:失去你,这就是得到江山的代价吗?他的骨子里都在叫嚣,恨不得快马加鞭去阻止这场婚礼。可是,他不能!潇云风:你对我就没有一点留恋吗?哪怕一点点!我是伤了你,可是每个深夜我想起你身上的伤口,我的心就痛,比你痛上千倍万倍!乱世之中,谁主江山,谁得红颜……【1v1】
  • 起源生灭诀

    起源生灭诀

    因仙魔而破碎的大陆,因大陆的毁灭而诞生的特殊灵蛋,在蛋内诞生的婴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成为一代大帝的吧。
  • 召唤无敌神话

    召唤无敌神话

    穿越到了异世界,成了一个亡国的王子,还有一群人想要杀自己?好在,自己还有一个金手指。消耗天子气运:你召唤了叶孤城!你召唤了白起!你召唤了神魔蚩尤!你召唤了妖皇东皇太一!你召唤了盘古大神!……当然,最强大的还是自己,最后都无敌了!召唤最强的英雄,手拥最无敌的大军,打造世间最传奇的神话。我就是我,这一世不一样的烟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才不要做你妹妹呢

    我才不要做你妹妹呢

    在她6岁时,他救了她,结果反被她嫌弃。16岁时,她抱着他,我要永远做大哥哥的护法。.......四年了,他们再次相见,北墨白含情的说:“丫头,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想你。"下一秒他立刻抱住周晓晓“你只能做我妹妹。”“才不要”,一个吻,落在了他的唇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异界商铺

    重生之异界商铺

    张涛,一个普通二专的大学生,在一次车祸后重生了,重生后,张涛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个能沟通异界商铺的项链,传奇于是就这样诞生了。
  • 柠檬欲甜

    柠檬欲甜

    文案一“江若寒,我在你心中当中就这么差,你宁愿相信她也不愿相信我?”文案二曾经夸下海口说谁都可以成为江太太,唯独季柠不可能的男人,如今在追妻火葬场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文案三午后阳光,一对璧人现在阳光下沐浴着阳光“江若寒,我问你。你当初怎么想的?说什么:谁都可以成为江太太,唯独我我不可以?”“嘿嘿,那不是一时犯糊涂嘛。你就当我那会瞎了狗眼了!”能让海王收心的的女孩子,要么温柔到极致,要么手段高到极致。而季柠就是他江若寒人生中最大的极致。
  • 狐儿乖一世情长

    狐儿乖一世情长

    她,是明界的青丘帝姬;他,是直沽城内殇吟阁第一公子。她误打误撞误调戏,初次见面,入他房而不请自来,却欣然娇俏到:“小女子君卿狐,此番初来驾到,这厢有礼了。”第二次见面,毅然决然,蹦跶到他跟前弯着腰将她的脸放大在他眼前萌萌的说道:“墨冰,做我芭比可好!”某男愣了几秒点头答应,却又不见此狐女数日;等到第三次见面,却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走到她跟前淡谈道:“闺女,跟芭比入殇吟书阁如何!”某狐女听闻,算计半天各种谋略皆为空,最后单纯入阁,却哪里得知这是与司命神君提笔攥书的一场较量……几番纠缠,情浓正时,奈何缘浅!数百年后,某狐沉睡许久醒来,性情大变,一日巧遇故人归,平然问候,狐眼里波澜不惊察觉不到任何一丝起伏的涟漪。某男亦儒雅相邀闲谈,二人漫步于绿茵,某狐女终究叹气抬眸轻问:“一日为父终身为夫,可好?”某男轻拦过某狐腰肢,低声一字言:“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刻静静的相拥她才明白昔日等待的那人终于回来也还在,并且不再离开。如今强忍之下在他怀中流下一行清泪,轻柔呢喃道:“芭比…”
  • 与情于鲤

    与情于鲤

    听闻修仙第一大派重天门掌门老来得子,竟是一对天赋异禀的龙凤胎,龙者贵气浑然天成,然女娃娃却粉雕玉琢,呆萌可人。谁知龙真的是龙,而这凤,却是一条只会吐泡泡的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