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5800000009

第9章 导言:中阿跨文化接触的足音(2)

早在阿拔斯王朝初期(8世纪中叶)中国精美的瓷器就已出现于阿拉伯地区。至宋元时代,中国各窑口、窑场生产的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和彩瓷等,更是远销到北非、中亚细亚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甚至沙特阿拉伯和南也门等阿拉伯国家。这些瓷器不仅成为这一地区最时髦、最华贵的装饰物,而且成为不少文学家笔下描写的对象。其他,如中国的造纸术也最迟于8世纪中叶传入阿拉伯地区。有了纸,印刷术的传入也势在必行。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阿拉伯地区的文化生活,甚至经济生活,有些阿拉伯国家开始用纸币进行买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宋元时期,来往于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旅行家很多,除有“伊斯兰世界的旅行家”美誉的伊本·白图泰(1304~1377)以外,比鲁尼(973~1049)曾著有《地理书》,记载了有关中国的情况,因为已佚,只能在其他著作中的引文中觅到。格鲁德齐1050年(北宋皇枯二年)曾著书记载他从吐鲁番经哈密、敦煌、肃州、甘州抵中国京城长安的经过。阿伯尔肥达(1273~1331)于1321年(元至治元年)撰写的《地理书》,虽然只是从古书中抄录了许多有关中国的记载,但有集古书中有关中国资料之大成的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到阿拉伯地区的也大有人在。杨枢(生卒年不详)于元成宗(1295~1307)时曾两度出使西亚。第二次于成宗大德八年(1304)从京师出发,取海路于大德十一年(1307)到达海湾的忽尔谟斯。汪大渊(1311~?)少年有奇志,于1330年(19岁)、1337年(26岁)两次浮海西行,1349年根据亲身经历,写出《岛夷志略》一书。其体例承宋代周去非(生卒年不详)《岭外代答》、赵汝适(生卒年不详)《诸蕃志》之余绪。上述诸书中有关麦加和克尔白(“天房”)的记载,不仅反映了宋元时期中国片阿拉伯世界的了解程度,也反映出当时许多人渴望走出国门的迫切心情。

明朝初建,为杜绝楼患,洪武年间(1368~1398)明太祖朱元璋屡颁出海禁令,与阿拉伯等地区的商贸往来遭到沉重打击。但因官方仍有入明朝贡,于是海外贸易为朝贡贸易。如天方国(麦加和鲁迷摩洛哥)等阿拉伯地区的使者仍多次来华。另一方面又力图通过陆路与中亚、西亚、西域沟通。陈诚(1365~1458)曾五次出使西域,远达哈烈国(伊朗、中亚、阿富汗等地)和撒马尔罕等中亚各国。并写下《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两部重要著作。

明成祖朱棣(1360~1424)为联系海外诸国并取得海外贸易的主动权,于永乐三年(1405)令郑和(1371~1435)与王景弘(?~1434后)组织庞大宝船队下西洋,至宣宗宣德八年(1433),在长达29年的时间里,先后七次,途经三十多个国家。郑和的随员中,马欢(生卒年不详)、郭崇礼(生卒年不详)懂阿拉伯语。归国后,马欢写有《涯胜览》(1451)、费信(1388~?)写成《星搓胜览(1436),巩珍(生卒年不详)写了《西洋番国志》(1434),他们都以亲身经历描述了麦加、麦地那、吉达、亚丁、位法尔等阿拉伯地区的情况,这些书成为了解当时阿拉伯国家的珍贵史料。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沟通,一些阿拉伯国家也与中国发生了友好联系。佐法尔自1421年至1433年曾三次派遣使节到中国。亚丁自1416年至1433年也曾五次派遣使节来中国。麦加和麦地那于1430年也曾派遣使节到中国。这些使节往返不仅是外交往来,而且也带来大批的商品和文化用品,具有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意义。

明永乐五年(1407),为了适应与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交往,创立了中国最早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其中回回馆(实指中亚、西亚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就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需要而设立的。清朝初年,四夷馆被改为四译馆,直至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陆续培养了许多包括阿拉伯语的外语人才,为明清时期发展对外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6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不断东侵,包括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相继遭到程度不同的蹂确,中国和阿拉伯广大地区传统的文化交流逐渐受到阻隔。尽管如此,近现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友好往来,依然取得了不少成就。除中国不少学者克服千难万险去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去麦加朝A,去埃及求学以外,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文学作品和许多伊斯兰圣典,也在中国得到翻译。

云南大理人马复初(1794~1874)继承了元代以来云南穆斯林取道缅甸,从孟加拉泛海前往麦加朝靓的传统,于1841年至1848年从云南经思茅出国,取道缅甸、孟加拉、亚丁、也门抵达麦加。归途还参观了伊斯坦布尔和开罗等地。归国后,他以阿拉伯文写成《朝觐途记》一书,详细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此外,他还有三十多种有关伊斯兰教义、阿拉伯语文、历法、游记等汉文和阿拉伯译著问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穆斯林学者王浩然(生卒年不详)从亚非各伊斯兰国家考察教育归国,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从此,留学埃及之风大盛。1921年,穆斯林宗教学者王静斋(约1871~1949)赴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学习阿拉伯语文、伊斯兰教义和教律。1931年至1934年,中国前后派遣了四批学生进入这所最著名的伊斯兰最高学府学习,受到埃及人民的热烈欢迎和优待,并给予公费待遇。中国现代著名阿拉伯学者马坚(1906~1978)、纳忠(1910~)等,均出自这些留学生。1935年10月,马松亭先生赴埃及吊唁福阿德国王,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与阿拉伯廿界的关系。为了扩大文化交流,他还会见了当时任埃及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著名作家塔哈·侯赛因(1889~1973)等。

近现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存在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两方的学者还是尽力为文化交流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1900年,周桂笙(生卒年不详)发表译著《新庵谐译》上卷,即《一千零一夜》的节译。此后,有林纾(1852~1924)译本《天方夜谭》问世。周作人(1885~1967)出版的《海上述奇》(1903)和《侠女奴》(1904),分别译述了辛伯达和阿里巴巴两个故事。早期译本中,还有张奚若(1889~1973)及伍光建(1867~1943)根据英文本“Arabian Nights”《一千零一夜》选译出其中的50个故事,以《天方夜谭》之名,由商务印书馆发行。这些译述本,基本上都由英文转译。直至纳训于30年代末在埃及留学时才根据阿拉伯原文将阿拉伯文学瑰宝《一千零一夜》译出,并于1940年2月至1941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齐五册。这是中国解放前出版的较全的以《天方夜谭》为名的译本。1982年至1984年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纳训的《一千零一夜》全译本,共计6卷。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又出版了李唯中的《一千零一夜》分夜足译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大多数人是通过《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来认识阿拉伯社会和人民生活的。

20世纪30年代初,冰心(1900~1999)翻译了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1883~1931)的散文诗集《先知》(1931),1931年,长江流域遭受水灾,埃及政府派遣两位医生来中国救治灾民。他们归国后在《图画周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插图中有北京牛街清真寺的照片。1933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曾选派教师到北京成达师范学校讲授阿拉伯语文和有关宗教的知识,并以当时埃及国王福阿德的名义赠送大批阿拉伯文书籍。20世纪30年代初,在埃及负岌留学的马坚曾将《论语》译成阿拉伯文,并以阿拉伯文撰写了《中国回教概况》,这本书在埃及出版使埃及人民从更为深广的文化层面上了解了中国人民。马坚还将埃及近代著名思想家、宗教学家、社会活动家穆罕默德·阿布笃的名著《教义学纲要》和《伊斯兰教》两书译成中文,于1934年和1936年先后在上海出版。约在1940年至1942年初,在埃及学习的中国庞土廉阿訇曾在爱资哈尔大学开设过中国文化讲座。他在一般地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以外,尤其详尽地介绍了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和中国穆斯林的生活。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过修改、整理,用流畅的阿拉伯文写成《中国与伊斯兰教》一书,在开罗出版,加深了阿拉伯人民对中国和中国穆斯林的了解。

解放后,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的文化交流顺利发展。1955年4月举行的亚非会议更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也为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著名阿拉伯宗教学家、历史学博士费萨尔·萨米尔是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教授。他曾任伊拉克宣传部长(1955),生前专门研究中国和阿拉伯关系史,著有《远东的伊斯兰教》一书。书中详细论述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以及在中国的传播等问题,颇有史料价值和理论研究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阿拉伯的文化交流更为紧密。中国学者曾两次参加了突尼斯全国翻译、研究、文献整理学会的会议,并在大会上针对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许多具体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学者还曾两次赴埃及参加了塔哈·侯赛因文学讨论会,反映出中国学者对阿拉伯文化、文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阿拉伯学者穆罕默德·艾布贾拉德曾深刻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古老的文明都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至今仍为世界称颂,阿拉伯人的天文学和数学仍在每一寸土地上放射着光彩……今天,北京迎接了大批阿拉伯宾客,总统、国王、教授、留学生和宗教界人士……而阿拉伯各国的首都也同样欢迎着中国朋友:最高级政府代表团、留学生、医生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研究人员能用有价值的研究加强这些联系,丰富我们的头脑,那该有多好啊!我们殷切地等待着读到他们的大作,用盛开的鲜花装扮友谊的桥梁。”【注1】他的话也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接触已成为国际间文化、文学交流的一种发展趋势。阿拉伯地区再也不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描述的“天方”僻壤,中国再也不是《一千零一夜》中辛伯达漂洋过海到过的遥远之地。中阿作家、中阿文学和文化,不仅在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与接触中,揭开了时方神秘的面纱,而且还发现了那么多相通与相互影响接受之处。我们相信,在新世纪里中阿人民一定会携手走进更加友好的新天地。

【注1:《阿拉伯世界》1985年第1期,第151页。】

同类推荐
  • 谚语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最新图文普及版)》是百姓语言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们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使用和锤炼,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谚语在古代也称为“俗语”,《礼记·大Q学》释文:“谚,俗语也”。谚语、歇后语都是定型语汇,谚语在表义功能上相当于词。它们通俗浅易,流传广泛,简练深刻。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一种比喻,后半截是这个比喻的揭晓。无论口头还是书面使用,都可以“歇”去后半截,以前半截示意。歇后语也有叫做“俏皮话”的,它与谚语比较,更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含蓄、幽默而饶有风趣。由于歇后语的比喻部分取材丰富、具体、形象、奇妙,因而许多歇后语读起来乐趣无穷,久而不忘。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中所写的关于勤俭、孝敬的这些人、这些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包括我们的革命前辈,也包括了你们的老师和家长。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王朝更替

    王朝更替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历代词赋(下)

    历代词赋(下)

    词,作为一种诗体,可以远溯到隋唐之际,但留传下来的作品极少,到中唐以后作品渐多,到晚唐五代已经成为和诗相并行发展的新诗体。
热门推荐
  • 末世修仙转

    末世修仙转

    一个人类王族的后裔为了完成祖先的遗训守护人界,征服各大派后进入了天元大陆,与仙斗,与魔拼,不惜斩神杀虚,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怎么做,但是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守护人界的安危。
  • 落千殇

    落千殇

    妖皇童年悲催,找到自己想要保护到人,可是自己却保护不了,让他死了,晋升妖皇,毁了妖界全部生灵,打开虫洞穿越到人界,找到了跟自己前世要保护的人张的有几分相像的人,留在她身边就算留一份情吧,他以为自己不会爱了,没想到自己爱的至死至休,轰轰烈烈。
  • 王子扑街记

    王子扑街记

    在灵气复苏的崭新世界里,叶罗得知了自己竟然是个王子,然后悲催的遭遇接踵而至,然而小强是打不死的,就算扑街,也要扑出一片天!
  • 步步危局

    步步危局

    长大后,他渐渐懂得,黑夜里,恐怖的不是鬼,是人!徐子洋回首往事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部悬疑小说,一切故事的起因都是因为一段消失的记忆......
  • 天使梦醒

    天使梦醒

    姚弋是叶家的养女,也是上面培养的“隐”,一个杀手,开始了大学的生涯,上面来的任务却是让她令宫煜晨爱上她!宫煜晨,家世显赫,查探着想毁灭上面,有心无意间,宫终是选择了她,在巴黎被追杀,原来组织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些?
  • 季少,你老婆超凶

    季少,你老婆超凶

    六年前,陆相宜跟季时澈离婚,六年后,他成了全亚洲首屈一指的大佬。好不容易逃离,本以为再也见不到了,谁曾想,第二天去老板办公室送文件,一抬头竟又是前夫这个大冤家!陆相宜惊恐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你你你……你怎么会在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莲劫

    青莲劫

    仙路迢迢,劫难重重。在万修竟渡的长生道上,又有谁能在那重重劫难之中冲破界限?在仙界的从来没有放弃过成仙之梦的一个跑堂小二,好不容易付出极大代价转世重生到下界后,竟然是‘废灵根’天意弄人?仙界的灵魂让他每有突破,总会降下天劫。在天劫中成长,在劫难中挣扎,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将恐怖的天劫踩在脚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名门艳女

    名门艳女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根本是讲故事,只有故事讲得好,才是优秀的小说。因为我生活在狭窄的文学圈子之外,每天接触的都是与我相同,或不相同,但大多都是在为生存进行着艰苦的,甚至是残忍的苦拼苦斗者。对于这部作品的扩张网络版改编,我完全没有理睬当今的写作时尚,也不打算走追风媚俗之路。作品的全部叙述,都是围绕着彝族人家,阿诺家族的没落史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子女众多的阿诺家族,也是一个正与新彝汉文化交织得理还乱的家族。我动情地描绘这一家人,写他们在最近十几年中有过的种种经历。我完全是从另一种视角——这个曾经的土司贵族到贫穷平凡的彝族视角,从阿诺黑骨史的视角和几个个性不同的现代兄妹的视角,来展开分类叙述。是由内而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讲述,让大家跟着几个各有个性的人东走西闯,细品他们心灵的震颤,领略彝族人的生存体验,特别是彝家少女——汉艳。本小说为《超级画师》的改编和扩编版,内容不同,但线索是一样,人物出现了很大变化。
  • 偏方三书——外敷偏方

    偏方三书——外敷偏方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所倡导的传统养生保健、疾病诊疗方法,以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亦掀起了一股“自然疗法”的热潮,因此,挖掘整理中医药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