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5700000007

第7章 对公企业概念、性质的认识

关于公企业(Public Enterprise)的概念界定,长期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学术立场出发,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目前欧美国家的文献中,下列词汇分别表述了与公企业相关的概念:公共企业(Public Enterprises)、国家企业(State Enterprises)、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s)、半国家企业(Semi-State Enterprises)、国家公司(State Companies)、国有公司(State-owned Companies)、政府所有公司(Government-owned Companies)、法定机构(Statutory Board)、政府联营公司(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在日本经营学界,经营学学者将如何协调解决“公”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抵触性作为研究公企业经营的主要课题,而经济学学者则更为关注公企业作为启动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成长及修正资本主义经济缺陷、防止经济衰退的政策工具及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的探讨。所以,经营学学者与经济学学者对公企业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不仅如此,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中,对公企业的定义也因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理解多样。竹内龙雄教授对公企业的收益主义型经营倾向一贯持否定立场,他曾简明扼要地将公企业定义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经营的企业”(竹内龙雄,1954)。山城章教授强调公企业起源于官方公共事业的企业化,认为“公企业是国家、地方政府所有、经营的行政性事业企业化的产物”(山城章,1949)。占部都美教授强调所有权与支配权之间的联系,认为公企业乃“国家及地方政府所有并支配的具有企业性质的事业体”(占部都美,1969)。柳原范夫从企业形态理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公企业是指国家或公共团体所有、经营的企业”。一般而言,由国家所有、经营学的企业叫国有企业,地方公共团体所有的企业叫地方公营企业(柳原范夫,1975)。长期致力于公企业问题研究的知名学者、大岛国雄教授在推敲经营学学者们各种定义的基础上,抽出大家公认的要素,将公企业定义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这样的公共机关所有的企业”(大岛国雄,1979)。

在日本经济学界,植草益教授从所有权乃企业属性的根本依据的观点出发,将公企业定义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拥有其全部或部分资产的企业”(植草益,1991),加藤宽教授从注重公企业在作为贯彻经济政策的手段方面的地位与作用之专业视角出发,认为:公企业“是为了将其活动作为政府的政策手段来动用,而由政府在其所有及经营方面以某种方式予以干预的企业”(加藤宽,1996)。赤泽昭三氏概括认为:“公企业的特征在于,它既是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又是按照政府的目标而行动的政策手段之主体”(赤泽昭三,1994)。1996年,加藤宽等综合了以上不同观点,对公企业给出了一个较综合的定义:“指由公共部门所有、经营,资金筹集也主要依靠公共部门的企业;其经营被要求具有某种程度的企业性;其经营的收入被充当事业活动的全部或主要部分。具有上述特征贯彻政府的政策目标的组织就是公企业”(加藤宽、浜田文雅,1996)。在斯蒂格利茨看来,公企业就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机构。它与私企业或私人部门或机构有两个重要区别:第一,对经营公共部门或机构负责的人是选出来的或是被选出来的某个人指定的;第二,政府被赋予一定的强制权力,这种权力是私人机构或部门所没有的(斯蒂格利茨,1997)。

对公企业的性质,日本学者大岛国雄(1979)、滕井弥太郎(1972)、增启明(1972)、植草益(1992)几位学者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他们的研究,公企业因其资本全部或部分归政府所有而受政府规制较多。因此,具有与政府一般活动近似的性质。同时,由于它需要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来确保一定的收入,且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一些自主性,有提高企业效率的义务。所以它又具有与企业相近的性质。这就是公企业的两重性(即“公共性”和“企业性”)(大岛国雄,1979)。公企业是公共性与企业性的统一体,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所要求的“公共性”与微观企业所必不可少的“企业性”的协调、统一与动态结合,是公企业固有且最为重要的课题。公企业在管理、运营中的各种努力和迄今为止的公企业改革的全部历史,在终极意义上都可以视为寻求该课题之解决方案的尝试。

公企业的企业性体现在独立核算性、经营自主性、生产性与效率性四个方面,但主要体现在独立核算性和生产效率两个方面。由于公企业可通过提供“市场性物品”来确保其业务收入,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来讲,公企业有义务尽可能实现独立核算。但是,有些公企业必须由官方提供补贴。因此,我们不能将独立核算性作为衡量公企业企业性的重要因素。那么,公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承担着实现经营管理的组织及生产、销售体制的效率化(企业内部组织的效率化)和提高生产率的义务。为使企业能够尽可能履行其义务,公企业应具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性。因此,对公企业而言,“经营自主性”和“企业内部效率性”是评价公企业企业性的重要因素。

公企业的“公共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大岛国雄,1979):(1)所有的公共性——资本所有权全部或部分归政府所有;(2)主体的公共性——这种所有权的最终主体是国民所有;(3)目的的公共性——建立公企业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公企业的存在与其说是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福利,不如说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是由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的必要性、占统治地位的政党政治哲学、国内资源赋存、财政状况及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当公企业完成了其历史作用后,就必然面临撤销、合并或者组织改革。因此,“目的的公共性”是政府决定公企业是否存在的因素。(4)作用的公共性——公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用于为国民服务的;公企业的“用途公共性”就是弥补市场的失灵。具体地讲,公共性物品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难以形成价格的公共性物品——“纯粹的公共性物品”(如消防设施、警察和国防等);另一类是可能形成价格的公共性物品——“准公共性物品”(如医疗、保险、公共住宅、体育和文化设施等)。公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更多的是准公共性物品(纯公共性物品主要由政府直接提供)。此外,公企业还可提供私人性物品。“准公共性物品”和私人物品统称为“市场性物品”,公企业所提供的物品属“市场性物品”。(5)规制的公共性——公企业受到代表国民的国家权力机构和主管行政机构及其所制定的法规、政策的规制。公企业具有的“规制的公共性”是政府为了限制自然垄断带来的负面作用所采取的干预方式。公企业的存在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对自然垄断的“失灵”采取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规制方式。“公共性”在公企业中最明显的就是政府的规制。政府对公企业的这种规制主要包括经营内容、干部的任免和任期、预算和决算、债券发行、借款限度、剩余资金处理、新事业计划、劳动争议限制等内容。而其规制的内容、方法和力度则根据企业形态的不同而异。根据公企业的不同形态,按照政府现业、公共法人、股份公司的顺序排列,公企业“公共性”(主要指所有的公共性和规制的公共性)一般来说是由强变弱的,而“企业性”(即经营的自主性和企业的内部效率性)则由弱变强。回顾日本战后的公企业在经济复兴时期、高速增长时期以及稳定增长时期等各个时期的数量上和结构上的变化,以及西方许多国家公企业的变迁过程。公共性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公企业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企业性,或者说由企业式经营产生的效率性,乃公企业得以立足和存续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在公共性方面,公企业与私企业明显不同;在企业性上,公企业与单纯的行政服务截然不同。公共性乃公企业的目的,企业性乃实现公共性的前提条件。作为目的的公共性不得侵害作为前提的企业性,同样,作为前提的企业性也不得侵害作为目的的公共性。但在实践中,公共性与企业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公企业正是在调和该矛盾的过程中得以演化。

同类推荐
  •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本书包括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与加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价格管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等内容。
  • 小明经济学

    小明经济学

    小明经济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主要结合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实际经历和经济学原理来进行分析阐述,既适合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研读,也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书中虚构了“小明”这个人物,小明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是刚毕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十而立的社会精英、七八十岁的长者……小明,可能就是广大读者中的一人,是“你”,也是“我”。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本书通过对旅游与旅游活动的描述来说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其分类,阐述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生态环境效应。本书共四篇:第一篇,旅游知识概述,介绍何谓旅游、旅游学及其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篇,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第三篇,介绍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和旅游活动的新要素;第四篇,介绍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效应。
  • 区块链+实体经济应用

    区块链+实体经济应用

    本书首先对人们误解的区块链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区块链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作了肯定的论述,区块链下的消费经济、营销革命、行业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曾有风经过

    曾有风经过

    “ohohho,woadwoadbutI'mstillthinking~”~~“喂,阿雅,没有,才看到,怎么了?~~“恭喜,新郎是肖许吗?“.....阿雅,肖许和我,我们仨从小一块长大,阿雅可能不知道,我跟肖许差点在一起...这已经是很久的事了但又仿佛在昨天.....
  •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

    他是相声界里的北大才子;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以说相声为生,直至成为京城名角;他是德云社的创始人,德云社的舞台曾经萦绕着他带来的笑声,他最终选择离开德云社,然而他并没有离开相声;他爱猫、爱演出、爱网络,更热爱写作和做学问,反“三俗”。
  • 醉玉

    醉玉

    她,遵师命,助他夺天下,为至亲雪冤。他,奉天命,发誓踏平敌人的每一寸土地,让他的龙旗不惧风雨的屹立。他们相遇,是甜蜜血腥的开始,可分离,却是她的鲜血烫伤了他的脸颊。他想得到江山,也想得到佳人,她浅笑,世间安得双全法。所以他一路披荆斩棘,来到命运的齿轮边,放出狂言:即便命是上天注定,朕也要改。玉碎,朕便将她拼好!无论代价是多么高昂。青影漫漫叶如幕。他撑起伤痕累累的身躯,无边的莲叶旁,少女正牵着他的手优雅的望着远方。碎玉重圆,河山依旧。
  • 圣者天拳

    圣者天拳

    他永无休止地叹息着,他的师傅是公认的拳术大师,拳头可以通过火花擦出雷霆,人们称他雷拳泰鸿达,因为杀了神龙而被判入天牢,可笑至极杀神龙的原因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强,而他唯一的徒弟高劫却是一个连石板都打不碎的废柴,他的师傅再三嘱咐过他,自己前世是土石家族的人只可练土石拳法才能修得真功,而高劫只为雷拳的潇洒苦练起来,最终一事无成,为了救自己的师傅出狱,只可有两个办法进天殿,拿到通天令牌可去一次,或者。。。成为天拳者才可永远的天殿进出自由,成为天拳者也是一样只有两个办法,赤手空拳杀得妖龙王影牙还有可以修得属于自己的决咒八十段,而高劫修得一段已是难如登天。
  • 夜少的第一夫人

    夜少的第一夫人

    【从此你我老死不相往来】“哈哈~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她绝望坠池,醒来发现怀有身孕。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五年后,以韩国夫人许烟雨出现在中国。又与自己曾经爱得刻苦的男人相见。
  • 一品鸡汤

    一品鸡汤

    当好人如果要计算后果和成本的话,那大概没有人要做好人了!可是,李颂还是想做一个好人,耕牛一只,良田N亩,存款一亿的那种好人!本以为只是幻想,可没想到“好人”经验值爆棚之后,他获得了老天爸爸的额外奖励!#生活有点苦,偶尔喝点鸡汤快乐一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大佬在线崩人设

    我家大佬在线崩人设

    五大域,五大城,原本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才从远古时期到现在的文明时代,在这个时间里面,不仅仅有普通的人类,还有拥有各项异能的人,他们在背后默默保护着人类,但是,原本平静的现在社会,似乎又有了东西逐渐浮现在水面,而林可可似乎就是这些东西的关键点。(注,有爱情线,新手上路,勿喷,谢谢!)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政王的逃嫁王妃

    摄政王的逃嫁王妃

    “告诉北辰国本公主不孕不育要解除婚姻。”“公主,北辰国说不需要你生子嗣,繁衍后代。”“你看上我什么,我改行不?”“本王看上你是女的,和你命!”“…………”站在至高之处,也是站在风尖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