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4100000007

第7章 清浊并包,借梯登高

一、“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意思是: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朋友。水太清,没有杂质,自然也没有虾米,没有虾米,那也就是没有鱼生存的必备条件。另之,水太清,鱼没有躲藏地地方,自然也就无鱼。察,意为精明。人太精明了,那也就没人敢与他做朋友。或许人在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世故的海洋里,也只有随波逐流才能在社会中谋得一方天地。

对这两句话,今人却另有遐想,水清无鱼呀,做个清官就没油水了,这大概就是“清水衙门”的由来;故当官要学会把水搅混,遮人耳目,俗称“捣糨糊”,然后来个浑水摸鱼捞上一把。“人至察则无徒”,不就是“装糊涂”吗?你什么都懂,动辄将别人的心思抖出来,还自以为明察秋毫,智商很高。你敢与这种人打交道做朋友吗?所以,没有一定阅历的人是不会理解“难得糊涂”之玄妙。这种解释显然是上对下的视角,如果换个角度,下对上怎么看呢?

如果是下对上,那么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大多数下级都希望有一个糊涂点的上级,所有的贪官希望有一个庸主或昏君。

研究历史,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所以研究者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贪官们如鱼得水而清官们处境多尴尬,为什么和珅这样的大贪官竟出在圣明的乾隆朝?

用“水至清则无鱼”就可以解释清楚。

比如乾隆,这位“十全老人”的文治武功当然了得,风流倜傥更不用说,但他能否算个圣明天子?别的不提,只拿出一个和珅来,我看就要大打折扣。乾隆在位六十年,和珅得势二十年,占了皇帝政治生活的三分之一,能说乾隆没有“领导责任”?

考之历史,和珅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得益于两点:一是长相漂亮,二是聪明乖巧,善于逢迎献媚。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一点,他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他的祖父、父亲留给他的老本太过丰厚,使他不致于激起民怨沸腾,所以他的好大喜功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反而成为他风流倜傥的一大佐证。喜耶悲耶?他当皇帝期间,扩建圆明园和避暑山庄,耗资亿万之巨!六次南巡,五次上五台山,五次告祭曲阜,七次东谒三陵,两次巡游天津,一次登嵩山,一次游正定,多次避暑热河,每次出游,都穷奢极侈,尽情挥霍。而作为主管户部和内务府的官员,和珅一方面保障供给,安排周到,形影不离,随侍左右,借这些机会,百般讨好乾隆;另一方面,明目张胆地从中大捞外快。在这里,乾隆的好大喜功与和珅的贪得无厌恰好构成了一个双赢的共生体。

和珅主管户部和内务府期间,大宗钱财由他任意支用,几乎无账可查,乾隆对此从不过问。乾隆八十大寿时,和珅筹办庆典,行书各省,让他们进献各种宝物贺寿。内阁学士尹壮图上疏反对,说各省的库藏皆已空虚,不能浪费资财。乾隆很不高兴,也很焦急。和珅便启奏皇帝派尹壮图赴各地勘察,并奏请派他的爪牙庆成一路监视。这个庆成每到一省,不是先派人送信就是借故拖延时日,等地方官把府库挪移充足,再去开库检查。这样一来,所查之处皆无亏空。尹壮图被“以妄言坐黜”,而和珅和庆成却暗中捞足了外快。乾隆呢,仍然是个冤大头!

在查办和珅管家刘全案时,乾隆的表现则简直可以说是昏聩。乾隆五十年,监察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管家刘全仗势营私,衣服车马超过朝廷礼制规定。当时和珅正在承德避暑山庄陪侍乾隆,他先看到了奏疏,马上把刘全召来,安排他迅速将逾制的房屋车马拆散,把有关衣物隐匿转移,然后向乾隆呈上一份奏疏,说他已对刘全进行审讯,曹锡宝所告之事均不实,请朝廷派人查处。乾隆派人查也就是了,他居然还下了一道谕告,说什么刘全长期在崇文门为主子和珅代办税务,有些积蓄也属常理,至于盖几十间房屋,车马服用稍有润饰当属人之常情,并指责曹锡宝弹劾刘全是假,其实是对和珅旁敲侧击。结果因为刘全住宅衣物早作处理,曹锡宝等人前往查验一无所获。曹锡宝被革职留用,后郁郁而卒。此事固可看出和珅的机智乖巧,同时不也说明乾隆有些晕菜么?

到了乾隆晚年,他收到不少揭发和珅的材料,往往都交给和珅自己处理,结果很多上书人因此遭殃。

从这个角度来说,和珅这条贪食的巨鲸,显然是靠着乾隆这湾浑水养大的。

另一方面,和珅这湾浑水也养育了成群的贪赃枉法的鱼鳖虾蟹。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被抄出金银一百多万两。而奉命查抄王亶望家的官吏竟敢偷梁换柱,以银抵金,以贱抵贵。如查抄底册中列有金条金锭4748两,交到内务府的册子中只列有金九两三钱,上解到内务府时竟连一钱也没有了。要说这些官吏是从和珅那里学来的本事,一点都不冤枉。

“水至清则无鱼”,难怪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官员不喜欢民主,不喜欢透明度,原来如此!

一个下岗职工成长到一个如何日进斗金老板的故事正是这样的佐证。

“林家货铺”有点生不逢时。刚开张一个月,距离不到500米处,同类型的超市“世纪百货连锁超市”也跟着开门营业了。

表面上,“林家货铺”与“世纪百货连锁超市”实力相当,两家店面大小一样,经营的货品大同小异,都是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等日常生活必须品,但背景却有天壤之别。“世纪百货连锁超市”的后台老板,是经营着房地产、旅游、百货等行业,旗下有15家连锁超市的世纪集团;“林家货铺”的老板林大伟,仅仅是个身家不到百万的小商人。背景不同,直接区别在于进货渠道,“世纪百货连锁超市”的货品都是通过集团统一采购,很多商品从厂家直接进货,占尽价格优势;而林大伟单打独斗,无法匹敌。

同类超市的竞争,更多的是价格竞争。在这个3000户左右的居民社区,林大伟苦苦支撑,勉强维持生计。

林大伟曾经做过几家零售公司的采购,他很清楚,只有直接联系上厂家,“林家货铺”才有竞争实力。2002年10月,当全国秋季糖酒会在长沙举行时,林大伟便抓住机会,连续几天往会场跑,希望能与外地厂家直接搭上关系。这是糖酒会的最后一天,会展呈现出空前的热闹,参展单位都在做撤退准备,很多展台前都在打折销售展品,一些老太太都提着篮子前来淘便宜货。在一家红酒摊位前,闹哄哄围了一大堆人,市场价58元的酒,现场打折,才卖35元。林大伟的超市里也销售这种酒,他的进货价都要48元呢。这么大的差价,商家肯定在亏本销售!

林大伟感觉机会来了,在数以百计的参展单位中,像这样的大甩卖正如火如荼,参展单位为了销完货轻装回府,宁愿在价格上一再让步。林大伟立马很仗义地跟刘经理达成协议,以每瓶34元的价格包销他们剩下的所有酒水。刘经理大喜过望,立刻宣布停止销售。清点货物,还剩下58件酒,每件6瓶,林大伟算了一笔账,就算不零售,转手批发给其他零售商,也将从中获利4800余元呢。

刘经理接过林大伟的货款,收拾展台,轻装离开展厅。林大伟则把眼光瞄向了旁边的奶糖展区……

这种“包销剩余展品”的提议有如“及时雨”,许多急于返程的参展单位尽甘情愿低价出贷。台法炮制,林大伟以极低的价格购进了白糖、酱油、果酒等数十种贷物。一时间,“林家贷铺”贷物充盈。林大伟联系了几家零售商,给予优惠批发,同时,还拿出这些商品做“林家货铺”的促销活动。这笔生意让林大伟赚了3万余元。

接下来召开的是食品博览会。这次,林大伟有的放矢,通过各种关系,提前摸清楚了参展单位的情况,开展的第一天,他早早到了会场。

一家饮料企业展台上,新型水果汽水产品引来很多参观者品尝。林大伟径直走到展台前,与销售王经理握手寒暄。林大伟并不谈其他合作,开口便承诺:“包销参展剩余产品!”并交了500元定金。王经理对于林大伟的这种包销方式早有耳间,如此一来,自己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同时,他对林大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林人伟以侃侃而谈自己对这款水果汽水的推销策略。

其实,在展会之前,林大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参展产品提前做过市场调查。他发现,这家企业在饮料的推陈出新上一贯表现良好,虽然水果汽水属于新产品,但是,他走访数家餐饮企业之后,已经坚定信心,这款饮料一定有市场前景。

王经理发现找到了“知音”,两人相谈甚欢,并达成初步意问:林大伟取得该饮料在长沙市的经销权。一天时间下来,林人伟不但与15家企业达成购买剩余展品的协议,还与4家企业达成了地区总经销的意向。

展会闭幕的那天,林大伟带足了资金,联系了货车和搬运车随时待命。而众多参展单位也挂出了“限量零售”的牌子,将剩余的展品全部低价销售给了林大伟。这次,林大伟淘来的货物更加丰富,零售、批发,足足让他赚到近20万元。

林大伟更满意的手笔却是,借“包销余货”的方式获得厂家的支持,好几类产品的地区经销权顺利纳入囊中。

2004年食品博览会召开时,受到林大伟启发的小商户们,纷纷到展会淘金,以至于供不应求,所谓的“低价”早就被哄抬了起来,无利可图。

而林大伟已经跟很多企业混熟了,他反倒不跟参展单位谈包销余货的事情,而是拍着胸脯对这批参展商说:“你们远道而来参加展会,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地力,尽管开口!”

此后几天,找林大伟借车、请他帮忙联系广告商等事务逐渐增加。林大伟毫无怨言,倾尽“热心肠”,一律竭尽全力帮助,跟他打交道的参展企业都不住地夸他“仗义”!所以,其他蜂拥而至的淘货者得不到低价余货时,林大伟却仍然顺利获得了大量“参展剩余产品”。

2005年初,“林家货铺”连锁店开张了,地址就选择在另一家“世纪百贷连锁超市”的对面。有了实力,谁还怕谁?何况,形成竞争态势的市场才是最活跃的市场。

“林家货铺”显示出要成长为“世纪百货连锁超市”的“对手”的势头,这引起世纪集团的高度重视。对此,林大伟并不担心,手中掌握着数个产品的地区经销权,连“世纪百货连锁超市”的某些产品都是通过他的手走货呢。

不过,林大伟打算在超市主业之外,另辟一块大地,主要负责为参展单位的提供服务。比如,联系广告制作,提供商务公寓、商务用车,代办各种车、船、机票等。这个城市隔三差五举行各种展会,会展商们本身就有太多的市场需求。这不又是一桩另辟蹊径的生意吗?

这个成功的故事其实就是说,商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新的手段出现才会日进斗金,但是做人来说“人至察则无徒”,人是不能太精明,什么事都看得太透彻,所以才会有人追求“难得糊涂”此类的话。在我看来,“难得糊涂”是对个人对待得失的态度。对于得失与利益,不必太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做一个豁达与糊涂的人。人生短暂,被太多外在的东西牵绊时,人生也就不快乐了!

人,有时坚持了为人的真性情,却又担心因此而失去了朋友?其实那是因为有欲,生怕失去了与朋友有关的其他东西,例如直接的利益、可利用的社会关系!水至清则无鱼,但却有清净在里面;人至清则无友,那些酒肉朋友,那些表面火热,背后里捅刀子的朋友,还是少些为好。

交友的时候也不是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吗?相互无有所欲,清清寡寡的。有时间了聚一下,谈谈心;忙起来一年不联系也不以为杵,见面后依然是清风徐面;一方有难了,另一方倾力帮助,得助者受之自然,授于一方也失之泰然;说的是肺腑言,行的是真性情……此乃真君子!这样的友情不会因贫贱而变迁,更不会因时间而淡漠。这样的朋友现在有吗?或许并不多、或许就在身边。但我想随着年岁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人会越来越需要这样的朋友。

水至清才能接近自然,人至清才见人间真情。那么水至清又何苦无鱼、人至清又何苦无友呢?

“水至清鱼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凡事太较真,无论对什么都看不惯,身边的人没一个能容得下,无异于孤立自己、远离人群,造成自己与他人、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局面。怎样做人处事是一门学问,做人不可太较真便是其中一理。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

一面很平的镜子,在高倍放大镜下,也会显出凹凸不平;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可怕的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对待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而如果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与人相处,只有我们遵循求大同存小异的心态,有肚量,能容人,就会有越来越多朋友,做事也能左右逢源,诸事逐愿;相反,如果我们凡事“明察秋毫”,眼里揉不下沙子,无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自己远远的。最后,我们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怪人。

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

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这位智者的确修炼得颇有层次了,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不顾。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磨炼。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

他们一般都胸怀开阔,为人做事豁达而不拘小节,凡事都能从大处着眼而从不会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纠缠于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

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

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就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捶胸顿足,横眉立目,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开空。生活需要弯曲的艺术,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婚姻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一些弹性法则。

有一段时间,一对夫妇关系很紧张。为了挽回自己处于危机的婚姻,他们相约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感觉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

他们来到一个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并无特别之处,只有一处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它的西坡上长满了松柏及其他树种,而东坡却只有雪松。

因为当时正下着大雪,他们就支起了账逢。不久,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东坡上的雪总比西坡上的雪来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而当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才会反弹而起。这样反复的积压、弯曲、脱落,雪松竟一直完好无损。而西坡由于雪下的一直不大,便没见什么大雪压弯枝头的现象……

“要是其他的树碰到这种情况,树枝可能早就被压断了!”妻子把这一发生告诉了丈夫,“东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种,只是不会弯曲才被雪摧毁,而慢慢死去、消失了。”丈夫点头称是。然后,两人都陷入了深思……

稍顷,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夫妻之间,应该像雪松那样,在遇到承受不了的压力时弯下身来,多些宽容,多些谅解,彼此卸下心灵的盔甲,避免情感被压断的结局。弯曲,并不是低头或失败,而是一种和谐、有弹性的生活艺术。

家里是避风的港湾,应该是温馨和谐的,如何不把它演变成充满火药味的战场,关键就看你怎么去把握了。

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该做的事,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应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回曰: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于是孔子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啊。”

这就是儒家的孔子他老人家,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认不得‘真’字”的“直八”故事。郑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更是把这层意思推到了极点,难得的糊涂,或更是人之高招。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老人家都能清楚地说明了“有中无,无中有”,如果不想丢弃有,就得无,同样得无也就是得有。想两者都有的话,看来还是平衡最好。从现实生活中来说,有多少人凡事做绝?聪明人都会留有余地。

东方朔在《客难》诗云:礼义之不衍,何恤人之言。故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这正是古人眼中与人相处的“中道”。现实社会里,人如果能明察是非分善恶,那当然是好的,但过分的明察秋毫,对别人要求太过于苛刻,就变成对人求全责备的严苛挑剔,就不能容人了,又有谁能受得了,并与你为伍呢?

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也不能完全无过。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或缺陷。你自己都并非十全十美,却希望别人十全十美,这是一种心理很不成熟的表现。所以做人不能太过严苛地要求别人,对于小的弱点、过失,应该要包容、谅解,并尽量欣赏、鼓励别人的优点,包容原谅他的无心或情有可原的小过失,才是处世待人之道。否则,没有人愿意亲近你,使自己落得孤独无依,自身陷入孤立无援之境,那也是咎由自取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朋友,有了朋友你就会觉得天阔地宽,而宽厚是交得住朋友的基础。如果,在你遇到困难不找朋友帮忙,有了烦恼也不找朋友诉说,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也不找朋友分享,对人要求尽善尽美,则根本不会有朋友。清醒地认识到“残缺才是美”,才是合理的,就象美神维纳斯一样,残缺才是最美丽的,千年难得一糊涂,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糊涂一点可能会使事情容易办好,如果事事都认真,那么人都没法活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与人相处就要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得饶人处且饶人。

二、一个篱笆十个桩

世上现存最高大的植物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红杉的高度大约为100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一般来说,长得越高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表而已。这使得红杉能方便快速而大量地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从而得以快速茁壮地成长。但是,根浮于地表也有弱点。如果高大的植物的根扎得不够深,这种植物就非常脆弱: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可红杉为什么却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摇呢?

科学家们发现,没有一株红杉是单独生长的,它必定生长在一大片的红杉林中。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这让红杉牢牢地粘在了地面上。即使是自然界威力无比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再也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看来红杉林依靠的是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才创造出屹立不摇的神话。这和俗话说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是一个道理了。篱笆需要多根桩来支撑,“好汉”也需要大家帮忙,当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想成就一番事业时,总会常常感叹个人力量的渺小,那么这时候具体该如何做呢?

易经中有一个卦叫“同人卦”,同人卦是乾上离下。上面的“乾”代表刚健,不懈地前进;下面“离”是明,意味着内心光明,纯洁正直的德行。同人卦的卦辞是:“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意思是说,在前进中与人同心同德、友好合作、共同为善,就可以算得上是行“同人”之道。更重要的是要有“同人于野”的胸襟,这也是卦辞中提出的第一个要点。在古代,“国”之外是“郊”,“郊”之外才是“野”。同人的范围要扩大到最边远的地区,要同天下之人,这才是真正的“亨通”。看那红杉,也是连成一片,上千顷才能抵御大风侵袭啊。所以,行同人之道一定要有博大的胸怀,公平无私地与人和同,这是圣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上所有的人和同,当然一切亨通。但是有时候也存在小异,若以君子光明的内心包容小异,也会无往不利的。

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者,无不实践着这一原则,就连美国总统布什曾在就职演说中也谈到:“我以一位圣人的希望作为我行动的准绳:在紧迫事情上,要团结一致;在重大事情上,要集思广益;在一切事情上,要宽宏大量。”看来《易经》的“同人”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好汉”在坦荡荡做事的时候,若能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基础,求同存异,积极广泛地与人和同,还担心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吗?若是一盘散沙,尽管它金黄发亮,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只能独自哀叹了。想办法和水泥结合在一起,那结果就是一栋高楼大厦了。单个人的力量犹如沙粒,协作的结果就是那个高楼大厦,该选择哪个,我们一目了然了。

薛大厨是某城有名的厨子,最擅长红烧鸡、清蒸鱼和姜爆鸭。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些菜太普通,然而薛大厨做出来的这些菜没有半点腥味,极香、极嫩、极可口。鸡、鸭、鱼是寻常肉食,老百姓爱吃,也吃得起,市场极大,于是薛大厨的身价也就水涨船高。

薛大厨在哪家餐馆,哪家就顾客盈门,因此实力雄厚的餐饮老板都想把薛大厨抢到手。并且因为有这样的资本,老板对他说话总是满脸堆笑,凡事商量着来。但薛大厨脾气不好,又总是感情用事,所以他不论到哪家餐馆,大都留不长。

后来,有三个人碰到一起,合开了一家中餐馆,他们分别姓徐、苟、华。其中,苟老板家境富裕,华老板当过七八年的酒楼经理,三人有资金支持,又有管理经验,可谓强强联合。他们策划了周密的方案,找到薛大厨,并许以高薪及股份。薛大厨觉得这几个人有实力,做事中规中矩,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并签了相关合同。新餐馆取名为“薛大厨”酒楼,直截了当地亮出了“薛大厨”的招牌,并申请了注册商标。薛大厨在做老菜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菜,顾客自然络绎不绝。

一切正如策划的那样,“薛大厨酒楼”顺风顺水,内部管理井井有条,生意兴隆,天天高朋满座。半年多的时间,几个老板的腰包很快鼓了起来。

财大心也容易跟着大,首先有想法的就是徐老板。他想:凭什么姓苟的要当法人,不就是酒楼刚起步时拿了一笔钱出来吗?几个月就还清了。自己为这个酒楼夜以继日地保驾护航,还拉来不少大客户和长期客户,功劳最大,最该当老板。苟老板也是个聪明人,哪能猜不出来徐老板的异心?他想:如果没有我拿出几十万,哪有今天这个酒楼?谁出钱谁就是老板,谁动都不行!渐渐地,华老板看出了端倪,心想,你们俩都是翘脚老板,晚来早走,甚至有时来都不来,我哪天不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采购、厨房、大堂,长长的一条生产流水线,几十个员工,没有我,不乱作一团才怪!

一天,徐老板约薛大厨出去喝茶,开诚布公地挑明,如果自己另立山头,希望薛大厨跟着走,他说那时你就不会只是一个大厨,只拿点月薪,你就是二老板,我们平起平坐,利润对半分。你有技术,我把环境给你搞好,四面八方的客户都给你拉来。薛大厨说我靠你拉什么客户?只要做得好吃,顾客吃了一回就要来第二回、第三回!说完,把徐老板撂在那里就出了茶楼。

事后,薛大厨想起徐老板的话,心里琢磨起来:生意做得好好的,徐老板怎么起了异心?是钱分得不均匀?酒楼到底赚了多少钱?我这真正的薛大厨也许只分了一小部分,还欢欢喜喜地忙得晨昏颠倒。于是跑去问苟老板到底赚了多少钱,是怎么分的。苟老板追问他为什么问这些问题,薛大厨就什么都说了。

苟老板听后不动声色,只把薛大厨请到家里喝酒。苟老板拿出自家酿的葡萄酒,薛大厨一喝就喜欢上了。几杯葡萄酒下肚,苟老板就拍着薛大厨的肩推心置腹起来,无外乎是叫他安心本职工作,一些谣言听信不得,并许诺明年把薛大厨的股份提高8个点。

从苟老板家出来,薛大厨暗自庆幸,认为在老板的争抢中,自己永远是获利方。可是有一天华老板说,盈利与亏损只在老板一句话,没有哪个老板会满世界嚷嚷赚了多少钱,财务上的事,鬼名堂多得很,薛大厨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华老板又对他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富人,但开个店的钱还是有的,我们还可以开连锁店、收加盟费,把“薛大厨”开到全国去,而且让你当法人。“薛大厨”酒楼就应该让你当法人,因为薛大厨是你的名字,现在的“薛大厨”酒楼已经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了。

听了华老板的话,薛大厨决定找苟老板理论。让薛大厨没有想到的是,苟老板拿出了当初跟薛大厨签的合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乙方薛大厨,同意该酒楼取名为“薛大厨”,有效期10年。薛大厨恼火极了,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酒楼。

“薛大厨酒楼”没有了薛大厨,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

徐老板和华老板两个人看着酒店如此惨淡经营,心想反正当初也没投资,于是向苟老板要了点钱就走了人,剩下苟老板自己一个人苦苦支撑。找了好几个厨师都不如意,“薛大厨”酒楼就这样半死不活地熬了半年。后来,苟老板一算账,这半年把以前赚的钱都赔了进去,再做下去,恐怕就要亏本了,终于决定把酒楼转让出去。

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多跟筷子就很难折断。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分工和团队协作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高度,如果一个团队不团结,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注定是要失败的。

薛大厨在整个凤城是最有名的厨子,其实薛大厨最擅长的红烧鸡、清蒸鱼、姜爆鸭。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些菜太普通,然而薛大厨做的没有半点腥味、骚味,极香、极嫩、极可口。鸡、鸭、鱼是寻常肉食,老百姓爱吃也吃得起,市场极大。薛大厨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有这样的资本,老板对他说话,总是满脸堆笑,凡事商量着来,薛大厨在哪家餐馆,哪家就热气腾腾,因此实力厚实的餐饮老板都想把薛大厨抢到手。但薛大厨脾气不好,又随着性子干事,所以老板们即便把他抢到手,又大都留不长。

终于有三个颇有来头的人碰到了一起,开了一家中餐馆。他们分别姓徐、苟、华。徐的小叔是当地公安局局长,苟是富人子弟,华是管理学硕士,当过七八年酒楼经理。三人可谓强强联合,有权力与关系背景,有资金支持,有管理经验,整个凤城怕是没有比这更具实力的组合了。于是,他们策划了周密的方案,找到薛大厨,许以高薪及股份。薛大厨觉得这几个人有实力有臂膀,做事中规中矩,就爽快地应承下来,并签了相关合同。新餐馆取名“薛大厨酒楼”,直截了当亮出了“薛大厨”招牌,并申请了注册商标。薛大厨在老菜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菜,食客们自然络绎不绝。

一切如策划的那样,薛大厨酒楼顺风顺水,工商税务不来打搅。地痞流氓不敢来滋事,内部管理井井有条,生意焉能不顺?天天高朋满座。钞票哗哗地流进来。半年多时间,四个人的腰包很快鼓胀起来。财大心也容易跟着大。首先有想法的就是徐老板。他想凭什么他姓苟的要当法人。不就是酒楼刚起步时拿了一笔钱出来,几个月就还清了。徐老板觉得自己为这个酒楼夜以继日保驾护航,还拉来不少大客户长期客户,功劳最大,最该当老板。

苟也是个聪明人,哪能听不出来徐的异心?他想如果没有我拿出几十万,你上哪儿弄钱?你以为开酒楼跟租地摊一样,三元五元就开张?出去的都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回不回得来,谁也不敢打包票,谁出钱谁就是老板,谁动都不行!

渐渐地,华老板看出了端倪,心想,你俩都是翘脚老板,晚来早走,甚至来都不来,我呢,哪天不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你以为光凭薛大厨的手艺,银子就流进来了?采购、厨房、大堂,长长一条生产流水线,几十号员工,没有我,不乱作一团才怪!

一天午后,徐老板约薛大厨出去喝茶,开诚布公地挑明,如果自己另立山头,希望薛大厨跟着走,他说那时你就不会只是一个大厨,拿点月薪,你就是二老板,我们平起平坐,利润对半分,你有技术,我呢,把治安给你维持好,环境给你搞好,四面八方的关系都给你拉来。薛大厨说我靠什么关系?只要有一张嘴,吃了一回就要来二回、三回!徐说还有工商呢,税务呢,治安呢,我都可以一一摆平。薛大厨对工商税务没有概念,加上没有了谈的兴致,说,以后再说,再说,把徐撂在那里就出了茶楼。

事后,薛大厨想起徐的话,心里就有了小九九,生意做得好好的,徐老板怎么起了异心?是钱分得不均匀?呀,酒楼到底赚了多少钱?我这真正的薛大厨也许只分了个小数,还欢欢喜喜忙得晨昏颠倒。于是跑去问苟老板,到底赚了好多?怎么分的?苟老板一追问,薛大厨什么都说了。

苟老板不动声色,只把薛大厨请到家里喝酒。苟老板的夫人擅长家酿葡萄酒,薛大厨喝过一次就喜欢上了,几杯葡萄酒下肚,苟老板就拍着薛大厨的肩推心置腹起来,无外乎是叫薛大厨安心本职工作,妖言惑众一类听信不得,并许诺明年把薛大厨的股份提高8个点!薛大厨多了个心眼,你说8个点就8个点?徐老板和华老板那里,你摆得平?苟老板说笑话,我是法人,法人就是真老板!薛大厨笑了,说喝酒喝酒。

从苟老板家出来,薛大厨觉得自己真的是十分的伟大,在老板的争抢中,自己永远是获利方。可是华老板的话犹如一碰冷水,华老板是这样说的,盈利与亏损只在老板一句话,他说亏,账上就一定是亏,没有哪个老板会满世界嚷嚷赚了多少多少,财务上的事,鬼名堂多得很。我们虽然还不是富人,但开个店的钱还是有的,我们还可以开连锁店、收加盟费嘛,把“薛大厨”开到全国去。而且让你当法人,“薛大厨”就应该让你当法人,薛大厨是你的名字,现在的“薛大厨”已经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了。

经过启蒙、洗脑的薛大厨决定找苟老板理论。让薛大厨没有想到的是苟老板拿出了当初薛大厨签的合同,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乙方薛大厨,同意该酒楼取名“薛大厨”,有效期10年。薛大厨恼火极了,薛大厨把紫砂壶掼在地上,就回家了。

“薛大厨酒楼”没有了薛大厨生意就像坐上了滑梯,一路走低。苟老板熬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来赔笑脸,薛大厨说你不是有“薛大厨”那几个字吗?披红挂绿悬在大街上,又好看又招人,不用给它发工资,也不要你的百分点,多好呀,还要我做什么?苟老板心头一窝火,脾气就上来了:不干拉倒,不过是一厨子大老粗,有什么了不起?可苟老板这一气,代价惨重,薛大厨再没回来过,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

徐、华二人看着如此惨淡的经营,心想反正当初也没投啥钱,于是向苟老板拿了点小钱走了人,剩下苟老板苦苦支撑。找了好几个厨子,都不如意,薛大厨酒楼就这样半死不活熬了半年,苟老板一算账,这半年把前头赚的钱都亏了进去,再做下去,恐怕就要亏老本了,终于决定把酒楼转让出去。

蒋介石算是一代枭雄,在纷乱的中国,把中国南北分裂局面基本统一,很不容易。蒋介石作为一统江山的人物,显示了不少雄才大略,最后终老台湾也能盖棺论定。著名的旅美历史学家许悼云给蒋介石打了个不错的分数。蒋介石早年参加了反清革命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从一个小盐商的儿子成为中华民国最高统治者,除了时代环境的因素和个人才具之外,其中很大因素乃得益于他的擅长结纳朋友。他的成功,很多次凭借着不同时期“金兰盟友”的兄弟之助。蒋一生结交了几十个把兄弟,很多都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比如许崇智,李宗仁,张学良,冯玉祥等,这些人多是政治上的“盟兄弟”,比较有点情义的把兄弟还是早年他没成为最高统治者时结交的,特别在他成为中国第一强人中出力极大,主要有陈其美,黄郛,张静江,戴季陶,张群等。

蒋介石早年与陈其美、黄郛结为金兰之好应该是最著名。他们结交于辛亥革命时期,三人在日本已经认识,当陈其美在上海高举义旗,在京城清政府军咨部任职的黄郛,在日本军校实习的蒋介石都赶到上海,投奔陈其美的光复军,随后,黄郛任沪军师长,蒋任团长。陈其美和黄郛比蒋岁数大,是他的大哥二哥,蒋对此二人追随崇敬。陈其美对蒋应该是影响最大的,蒋应招从日本回来参加了陈为首的上海光复起义,随后,又在陈指派下带敢死队赴浙江起义。蒋在带敢死队去杭州前,照了一张照片作为遗照,戴个眼镜,做派都是模仿陈其美。陈其美和蒋介石的关系从刺杀光复会领导陶成章可见一斑,陈把刺杀革命元老和私敌交给蒋去办,蒋二话不说就去干这暗杀勾当。为此还逃亡近一年。在二次革命后,蒋也一直追随陈其美,冒了许多危险,陈被暗杀时,蒋最早赶到现场,抱尸痛哭,料理后事,而以后蒋重用陈其美的两个侄子陈立夫、陈果夫更是尽人皆知。陈其美对蒋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蒋参加反清革命,陈是其带路人;二是陈是追随孙中山最紧的同志,因此蒋得以和孙中山关系密切;第三,由于陈其美和上海帮会的密切关系,使蒋介石也继承了这一关系。单从情义上讲,陈蒋还真是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真把子。

黄郛是蒋的二哥,也是很不得了的人物。黄郛虽然军武出身,但书卷气浓些。辛亥革命爆发,黄郛已经从日本军校毕业回国,在清政府军谘处任职,上海光复起义前偷偷离京去上海和陈其美会合。那时候,陈其美是沪军都督,黄郛是沪军的师长,蒋介石在黄部任团长。民国成立后陈与蒋仍在一起,黄入京做官,不久去欧洲学习,关注研究一次大战。回国后在北洋政府为官。在南北政府对峙中,黄郛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策划冯玉祥反戈的“北京政变”。在直奉战争关键时刻,冯部回师北京,吴佩孚遥控的北洋政府倒台,黄郛出任总理。这一举动大大有利于南方政府,蒋介石派张群进京秘密联络黄郛,带去蒋的亲笔信,黄蒋再度合作。后冯玉祥不敌奉军压力,撤出北京,黄也南下,协助蒋北伐。在北伐后期,清党与宁汉分裂,冯玉祥的立场至为重要,在黄郛沟通下,蒋冯郑州会见,还结拜金兰,冯倒向蒋的南京政府,武汉国民党左派政府不战而败。后黄郛又出面帮蒋协调对日关系,由于签订塘沽协定,落得亲日坏名声,退出政界。但蒋对他一直感恩不尽。黄郛退隐,蒋也对黄以兄待之,对黄代其因亲日受名誉之损愧疚,在黄郛隐居浙江莫干山,蒋多次看望,曾单独问他:“今后我所应持的态度怎样?”黄郛回答:“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弟于‘毅’字之一字,已足够,今后只当在‘弘’字上多下工夫。”兄弟情怀始终。

早期蒋的把兄弟中,戴季陶、张群和蒋的交情算是善始善终,他们都是一起在日本结交,蒋纬国和戴安国到底是谁的孩子都分不清,可见其非常的兄弟交情。戴在1949年自杀,也算殉国殉兄吧。张群更是一直随蒋左右,活到百岁,真算是一场兄弟情谊。至于蒋成为中国第一号人物后,结交的把兄弟,水分很大。多是互相利用,没有什么情义,比如,张学良,冯玉祥,李宗仁,与其说把兄弟,不如说是对手。最后都分手。早期蒋结交的把兄弟,对其事业帮助很大,这也算中国特有的文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蒋的家庭比较一般,他并没有靠到什么,反而靠朋友,成了他成功的一个秘密武器。

蒋介石用人,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看对方是不是黄埔系,二是看对方是不是浙江人。对自己的嫡系部属,蒋介石恩宠有加,常常委以重任。除非万不得已,蒋介石不会重用非嫡系的人。在用人方面,蒋介石有其独特的方法。在他看来,才学固然是一个重要标准,而对他忠诚却是第一标准。

阎锡山的用人规则与蒋介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阎锡山当政时,山西有句民谣:“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可见在晋系军阀中,阎锡山的五台老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阎锡山吸收人才限于山西,使人才的来源受到限制,因此,不能说是人才济济。阎老西拘于地域观念,大量使用为己所用的奴才,确实团结了一大批人,达到了树德立威、巩固自身地位的目的,也对山西政局的相对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阎锡山善于提拔安排自己的心腹,这些心腹对他十分忠诚。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锡山逃到大连隐居。山西被张学良接管,张学良对山西进行“整编缩军”。阎锡山召集徐永昌、商震、傅作义等部下到天津商讨“整编”方案。这些晋军将领虽然领受了张学良的命令,但又在暗地里接受了阎锡山的操纵和遥控。山西的一切变更,包括人事安排、确定政策等,都必须向阎锡山汇报后才能决定。1931年8月,阎锡山潜回山西后,晋军将领直接受其指挥,他与亲信定下计谋,终于驱逐了蒋介石在山西的势力,东山再起,重握山西大权。

阎锡山是民国年间少有的“不倒翁”,他之所以能屡挫屡起,除了善于运用政治权术外,其独特的用人方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阉党猖獗,赌棍出身的魏忠贤独揽朝政。为了树立和巩固个人权威,魏忠贤一方面排斥异己,对朝中的官员来了一次大清洗,凡是他看着不顺眼的不附和他的人都一律罢免。同时大量安插亲信,把效忠于他的那些人都派上官职,就连早年和他一起赌博的相好的赌徒们都当上了朝廷命官,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布满了他的亲党。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上下勾结,狼狈为奸,到处兴风作浪。朝中正直保身之臣大都自动去职,贪恋禄位之吏亦相戒钳扣。为了根除东林党人在朝中的势力,吏部尚书王绍徽秉承魏忠贤的旨意仿照《水浒传》的人数编排了东林党人一百单八将的名单,献给魏忠贤。魏忠贤按名黜汰,朝廷为之半空。魏忠贤又把自己原有的旧党逐一提拔,把那些刚投靠来的新党逐一安排,里里外外全换成了他的人。文官有崔呈秀、田吉等人为之出谋划策,讲解起草诏书,时称“五虎”;武臣方面有田尔耕、许显纯等主掌武装杀戮之事,时称“五彪”;吏部有周应秋等人号称“十狗”。当时朝廷中受重用属魏忠贤一党的人,在社会上大都得到了此类封号。

这是高一层次直接统属于魏忠贤的。不仅如此,这些“虎”、“彪”、“狗”之下每人又有自己的小体系,各有孝子贤孙,虎儿、彪孩、狗崽比比皆是,布满朝廷。朝中简直要成个动物园了。这样从内阁六部直到各地总督、巡抚乃至于州县都是阉党之人,网络严密,盘根错节,势焰熏天。魏中贤的“威望”也空前提高,有些马屁精竟在各地替他建起了“生祠”,极力颂扬魏忠贤的所谓“功德”。魏忠贤的地位日益巩固。

魏忠贤固然属于一世奸雄,然而一个无才无德的无赖赌徒竟能左右天下,祸国殃民到这种地步,其结党营私、任人惟亲的手段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谁是你的贵人

古语说得好:“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有时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山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对你都有用处。一般人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你步向成功。

引荐者的名望越高,你就越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上司的赏识。唯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你的事业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否则,你就会被埋没,而枉有一身能耐。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由于人们所处机构的层次不同,便严重影响社会对自身的评估。处于声望较低机构中的人,尽管其才能或成果是一流的,却往往不能得到施展和承认;而相反,在声望较高的机构中工作的人,可能其才能或成果是二流的,甚至是三四流的,但却容易人尽其才,被承认的机会相对要多得多。美国著名科学家杰里·加斯顿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波顿效应”。

在“波顿效应”的阴影下,古今中外不知埋没了多少优秀人才。英国的地质学之父史密斯,是生物地层学创始人。他原是个标尺工出身的工程师。他编绘的“英国地层表”被埋没了20年之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社会认为他是个出身卑贱、无人知晓的测绘人员。我国陆家羲的数学论文在国内一直不能发表,这与他只不过是包头市九中的一个普通教师有着极大的关系。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出“波顿效应”的阴影,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成果得到承认呢?寻求权威、名人,他们身居上层,任居高位,他们的举荐、提携颇具分量。

如何得到权威、名人的举荐、提携呢?自古以来就有伯乐识千里马之说。从古至今,众多的“千里马”都是得益于众多的“伯乐”而得以奔腾万里的。1929年的一天,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应几位朋友之邀,去参观在北京举办的一个画展。宽敞的大厅里,尽是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由于不少作画者墨守陈规、闭门造车,致使画面陈旧,毫无新意。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痛快。忽然,一幅挂在角落里的画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他仔细端详品味着画面上那对虾,只见它体态透明,须尾舒展,生动逼真,笔法娴熟。这位观赏过许多艺术珍品的画坛大师立刻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当他得知此画的作者竟是一位年愈六十、木匠出身的老头儿时,不由得感叹一声:“我为这个怀才不遇的人感到惋惜,真没想到在角落里还藏着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啊!”这位国画大师就是齐白石。

几天后,徐悲鸿就聘请齐白石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并亲自乘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一年后,由徐悲鸿亲自编辑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从此,画坛又添一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具备成功的潜质,但他们仍然可能成功,重要的原因是跟对了人。比如《西游记》中的沙僧,智商和情商都极为普通,但是他跟对了唐僧和孙悟空,依然获得了成功,有谁认为他不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呢?假如他没有加入唐僧这个团队,没有去西天取经,他可能就在流沙河平平淡淡了此一生,成为平庸之辈。

香港某杂志曾经针对港岛的上班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在所有受访者中,有70%的人表示有被贵人提拔的经历,而且年龄越大曾受提拔的比例越高。尤其是50岁以上的受访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遇到过贵人。受访者中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主管的,有90%受过他人的栽培,而自己创业当老板的,竟然100%受到过贵人的帮助和提拔。

跟人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是基于美好愿景的积极主动的人生选择。跟对人,很可能你的人生就此改变,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有道是:上马的时候有人扶,摔倒了有人搀,落水时有人向你抛救生圈。没有跟对人,你的事业道路将艰辛曲折得多,不仅损失精力、时间和金钱,还会消磨你的信心和耐心,而这些失去的将永远无法追回,你一辈子的努力可能赶不上人家几年的进步。

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众多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会发现贵人的身影。他们紧跟着贵人,受到贵人的提携和帮助,甚至有的人最终取得了超过贵人的成就。因此,你一定要在职场中寻找到自己的贵人。雅芳公司CEO 钟彬娴,是《时代》杂志评选出来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中唯一的华人女性,在许多人心中她就是个奇迹。刚出校门时,钟彬娴一无背景,二无后台,她应聘到鲁明岱百货公司做她喜欢的营销工作。在那里,她结识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贵人——鲁明岱百货公司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副总裁法斯。在法斯的提拔下,钟彬娴27岁就进入了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她和法斯一起跳槽到玛格林公司,不久就升到了副总裁的位置。钟彬娴觉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有限,于是去了雅芳公司。在那里,遇到了她的第二位贵人——雅芳公司的CEO普雷斯。由于普雷斯的欣赏和举荐,加上她个人的努力,钟彬娴最终坐上了雅芳公司CEO的位置。

贵人可能是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让你钦佩崇拜的人,他们多是成功人士。这些人,往往具有雄才大略,见识异于常人,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做人处事自有风格。他们胸怀大志,眼界开阔,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善于学习,长于交往,乐于助人,厚待下属。不论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都能自然地影响和控制群体的行为。你跟着这样的人,应该是聪明之举。当然,他也应该是你的良师益友,和你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而不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雅虎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年,杨致远和几个同学拿着雅虎的策划书,屡屡遭到投资人的拒绝,孙正义毅然拿出2个亿,并提出只占35%的股份,这才有了今天的雅虎。当然,孙正义也由此获得了200个亿的巨额回报。李宁的成功也是因为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位后来给他做顾问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下,李宁品牌在中国迅速走红。所以,善待我们周围的人,或许他就是你一生的贵人!

有些人在受人提携,功成名就之后,生怕别人说自己的成功是给人家“提鞋”换来的,往往想将过去掩饰,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靠自己打拼”,绝口不提贵人的帮助。有的人甚至背叛贵人,跟贵人动“刀子”,恩将仇报。这种人不是君子,他对自己目前的能力缺乏起码的自信。

现实当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困惑:

阿伟在一家国有通信企业的技术部干了3年,按照公司的升迁制度,工作满4年的员工可以获得一个升职的机会,这意味着,明年阿伟有望提升为技术部的项目经理。

但是,上周得到的一个消息,让阿伟有了新的打算:公司开发部空缺一个项目经理的职位,不打算对外招聘,准备在公司内部物色人才。

换个部门,多积累一些经验,一直是阿伟的目标之一。现在机会来了,他忍不住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目前开发部的员工,要么是项目经理以上职位的‘老手’,要么是只有一两年经验的‘新手’,从其部门内找到人选的可能性不大。而技术部与开发部有不少业务交叉,从我们这里挑人的可能性挺大。”一番分析之后,阿伟下了决心:“一定要争取到这个机会。”

深谙职场之道的阿伟开始着手准备自荐信,同时也开始寻觅能够帮助自己的“贵人”。

“如果能得到部门经理林立的推荐,那就再好不过了。跟他打交道3年了,他一直很欣赏我的工作能力,至于私交嘛,只能算一般。如果我调到开发部,技术部就少了一名业务骨干,他会同意吗?会帮我这个忙吗?”阿伟想了想,发现公司里还有一个厉害角色,那就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征祺。“征祺是老板的心腹,在用人方面,她的推荐很有分量。如果我主动找她自荐,会不会太唐突?如果她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那怎么办?”

到底该在谁身上下工夫,谁会是自己的“贵人”?阿伟拿不定主意。

身边的人那么多,谁才是你的“贵人”呢?不要以为,“贵人”就一定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只要你留心观察,以下这些人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候帮你一把:

朋友:你落魄时,他们雪中送炭;你成功时,他们默默祝福;你骄傲时,他们给你泼冷水;你抉择时,他们为你出谋划策。朋友不仅分享你的精神生活,还可能在职场上为你提供诸多资讯和建议。例如,在某媒体发布的“12种求职方式成功率排行榜”上,“向朋友、老乡打听,看他们有没有好介绍”这一方式,有效率占到了33%。

上司:这是一个让你又“爱”又怕的角色。他可能经常以加班之名剥夺你的双休日,可能经常大声斥责令你十分没面子,但是,他也可能是带你进入某一专业领域的师傅,也可能经常在老板面前为你“美言”。他给你压力,也肯定你的成绩,关键时候,他的欣赏和推荐,能给你带来重要的发展机会。

合作伙伴:如今已经不是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各种层面上的合作,都可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合作伙伴就像你的左右手,有了他的帮助和配合,你将多一个成功的契机。

路人甲:不要小看那些在电梯里偶尔碰面、在公司走廊里与你简短交谈,甚至只是在一次聚会上与你交换过名片的人,他们同样可能成为你的“贵人”。都说我们每个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3个人,就是这个理。

许多在职场得风顺水的经验是,不仅要善于发现“贵人”,更要有意识地结识、培养你的职场“贵人”。

结识“贵人”的途径有很多。有关调查显示,业务往来是最容易结识“贵人”的途径;其次是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比如年会、培训、PARTY等;再次是个人的充电进修机会,不少职场人士通过这一途径,找到了强强联合的机会。此外,不少白领利用闲暇时间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沙龙聚会,这也是结识“贵人”的有效方法。

但是,带着目的结识“贵人”会不会让人生厌?这其实与你的交际技巧有关——你需要不露声色地培养自己的“贵人”。

畅销书《别自个儿用餐》的作者启斯·法拉利摸索出了结交“贵人”之道:别急着问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先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总的来说,与“贵人”之间感情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这就好比银行的零存整取业务,平时一点一滴的储蓄不起眼,几年过后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和“贵人”之间互不往来,无事不登三宝殿,就相当于平时不存钱;遇到难处了才想到找“贵人”帮忙,就相当于从空空的存折里透支,根本不可能实现。此外,与“贵人”常联系,还可以引发“马太效应”,即借助与某一“贵人”的交往,可以结识到更多的“贵人”,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人际网络。

不同的人群,结识、培养职场“贵人”的方法、途径也不尽相同。例如,对想转行跳槽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在种种合作中展示自己,因为形形色色的客户,很可能就是你的“贵人”。在合作交流中,你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一次次的合作中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你的不俗表现,这样的考察远比一轮又一轮的笔试、面试要管用。

如果你想从这个途径着手,那么事事都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认真对待每一次合作;同时,要多和客户交朋友,多与他们谈谈工作以外的事情,以增进双方的感情。

而对于想升迁的人来说,必须重视公司的集体活动。热情地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展示你多方面的沟通、协调能力,还能更好地结识其他部门的同事和上司。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部的主要人物是一定要盯住的,因为他们对于公司的人事调整有着重要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贵人”切忌犯“只向上看”的毛病。“贵人”不一定比你年长、比你位高,即使是小人物,也可能在特定的时候发挥关键作用。重视这些小人物的存在,重视他们可能发挥的作用,会使你的职业发展更加顺畅。

同类推荐
  • 卓越人士的七种能力

    卓越人士的七种能力

    《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奥格·曼狄诺又一力作!我们生活在一个依靠能力说话的时代。这是一本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书;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军队军官人手一册的书;它直接影响着美人的素质。能力代表一切,当你拥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你便会拥有一切。这就是我在这本书里面所要阐述的。不仅如此,我还通过对一些大家所熟悉的商界精英们成功经验进行了剖析,发现了他们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无一不拥有着一两种与他人不同的特殊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还系统的分析了这些能力是怎样促使他走向成功的,和一些这些能力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修炼,并且得以提高。
  •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
  • 像猫一样生活,像狗一样工作

    像猫一样生活,像狗一样工作

    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万物之中还有其他许多可爱的生灵。与人类接触最多的,恐怕就是随处可见的猫猫狗狗了。有的人喜欢它们,有的人讨厌它们,不管怎样,它们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地方。能让身处职场的你学到精妙的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实用的工作哲学,能够帮助您成为人际关系达人,最终实现职场上的成功。本书将向您呈现猫咪身上特有的处世哲学和狗狗身上独有的工作哲学。
  • 曾国藩外藏内敛的16字箴言

    曾国藩外藏内敛的16字箴言

    "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许多后世名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毛泽东曾说:“他是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并在军事纪律方面借鉴了曾国藩组建湘军时提倡的精神。蒋介石更是认为曾国藩可以做他的老师,并把曾氏学问作为枕畔必备读物。从他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中,从他的人格品位和素养里,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如何能做到“立身如针,处事如线”;如何在多方利益纠葛的时局里营造自我发展的舞台;如何与人相处发展人脉;如何应对面临的困境和挫折等等,所有的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精彩的答案。"
  • 激励你一生的警句格言

    激励你一生的警句格言

    感悟月的朦胧、星的灿烂、花的嫣然、泪的晶莹、叶的飘逸,还有生命的沧桑和美丽。书海茫茫、孤舟独荡、任意东西,实为快哉。开启扉页,缕缕的墨香如醇醇杨柳风,让心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无数感悟的诗行,随着一页页地翻过,书的妙味连同它的芳香会浸入肌肤;你的情绪也在意境中飘遥、远航……
热门推荐
  • 吾主之权

    吾主之权

    xxx年,由BZD公司推出的卡牌网游《王权》风靡世界,此时,同公司又推出了同名桌游。我和几个同学,在其中一个人的建议下,无意间触发了“超现实”模式·······
  • 天格圣帝

    天格圣帝

    女友离他而去,父母在车祸中惨死;不可知的命运,充满风险的科学实验,未来跟终点在哪里?被称为废材宅男的林文究竟该怎样去面对残缺的人生?
  • 面首三千女皇萌萌哒

    面首三千女皇萌萌哒

    穿越成傀儡女皇,第一个救她的男人竟长得和21世纪崇拜的男神很像,但冰冷如霜,最爱在救她时说:你是猪吗~即霸道又暖心。可惜真正掌权的是个大太监,还偏偏喜好男色,所以皇宫美男如云,而她只能看不能碰!还好她曾保过一个男妃,这是她穿越之前的事,现在男妃已长大,俊美无双,喜爱白袍和披散及腰的长发,慵懒中夹着些散漫,看着宫外的百姓流离失所,吃不饱穿不暖,国之不国。勾起她浓浓的正义心,比如要打倒九千岁,让百姓安居乐业。当她带着百姓,带着千军万马兵临城下时,却只因一句话,众军齐整整的放下武器,转身背离了她,还要将她活活烧死……危机之时,谁将她救离?
  • 野枪

    野枪

    他是英雄的后人,他具有中国军人特有的坚韧与倔强,他是脱掉了军装的中国特种兵,被称为铁骨铮铮的中国硬汉。天生便是职业军人的陶野曾是大名鼎鼎的老虎团中最出色的突击兵,离开倾注了理想和青春的军营后,为了继续从军梦,他毅然加入法国外籍军团,成为黑桃小组的一员。法国外籍军团和黑水公司是世界上两大超级佣兵公司,为了占据佣兵市场,捍卫军人荣誉,黑桃小组成为这场战役中举足轻重的筹码。飞溅的鲜血,奔涌的热泪,爱与恨。憎恶与怜悯,阴谋与荣誉,时刻发出惊天动地的碰撞,中国军人的传统理念与当代佣兵信条的冲撞恍若惊雷。不弃不离,自己搞定!看陶野和他的战友谱写一曲当代中国军人的赞歌。
  • 倾城医师:绝世七皇妃

    倾城医师:绝世七皇妃

    她,被遗弃的孩子,偶然被药王谷谷主拾到,成为药王谷首席大弟子。他,风玖朝七皇子,到药王谷来调息身体,但最后还是离开了她。她为了他走出了药王谷,来到了京城寻找他,可是会遇到怎样的挫折呢?经历各种事件,他们是否能在一起到永远?
  • 小城畸人

    小城畸人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被评为20世纪全球百佳英文小说第24名,入选“美国文库”。这部作品也奠定了舍伍德“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的地位。全书由22篇短篇小说构成,第一篇“畸人书”是全书的总领介绍,剩下21篇分别讲述了居住在俄亥俄温斯堡这个小城中不同居民的生活,每篇以一个人物为中心,故事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心理分析以及象征等手法。书中提到的所谓的畸人,都有着独特的情感矛盾和经历,形态各异,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些畸人或怪异或神秘的外表下,作者触摸到的是一颗颗孤独的心和渴望被爱的灵魂。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人物灵魂的探究,作者简洁、别致地刻画了各种人物的本能、欲望,以及在人生中摸索的历程。形形色色的畸人,各自述说着不同的奇异人生,既像一首诗,又像一场梦。
  • 棉花是落地的云

    棉花是落地的云

    除了难测的疾病和偶然的灾祸,任何一场死亡都是有原因的,我只是想将这其中一点一滴的原因记录给世人,从而让活着的人热爱生活并尊重生命。
  • 唯一大法师

    唯一大法师

    楚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携带可穿梭万千仙灵世界的星盘降临至凶邪遍地的武者世界。据传闻这个世界凶邪遍地,民生多艰。据传闻这个世界武者遍地强大而博深,据传闻这个世界危险而精彩.........武者与修者碰撞,武功与术法的交织!看相测字看风水,驱邪避凶保平安,我就是这里的唯一大法师!
  • 将门孤女之王的心尖宠妃

    将门孤女之王的心尖宠妃

    一夜之间,将门不复;火光滔天,灼烧了她的双眼!自此,她隐匿行踪,拜师学武,学毒学医。待到十年后,孤女学成归来,她又该如何谱写这缘由?只是那位皇叔,能不能不要老是在本小姐虐渣斗小人时,提前插一脚?!“墨凌!你凭什么不给本小姐滚下去!”凭本王是你的准夫君!“你算哪根葱?某王直接黑脸“再给本王说一遍!”......且看孤女如何快意恩仇!如何应对那腹黑妖孽!(笙笙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哦,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告诉笙笙!)
  • 网游之天光云影

    网游之天光云影

    无情的岁月,生活的友情悲情的人生,家庭的亲情绝情的现实,憧憬的爱情对于生活,我并无太多言语,它的趣味与奥秘我也是青涩难懂,我所了解的就是十八年来的不幸与近几年开始对幼时生活的追忆~可惜在时光的车轮下我总也追不上……生活无奈,奈何我们又必须生下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