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9100000007

第7章 经络与常用穴位

(一)经络概述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脉,“直行者为经”,有路径的含义,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比较大;络,是络脉,“支而横者为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比较小,且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的分支部分。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肌肉、筋骨、四肢百骸之间等一切器官组织,形成纵横交叉的罗网,就像自然界的河流渠道一样,连接一起,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所以经络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作用,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昼夜运行,如环无端,周流不息,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和整个机体都保持了共济和协调。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

1.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有直接隶属关系。并以三阴、三阳经分之。上下同法,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共有十二经脉。三阳经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即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三阴经隶属于五脏(包括心包络经)、循行于四肢内侧,即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为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

在体表分别于头面、躯干、四肢以阴升阳降的单向循环规律,逐经相传,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构成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和所属脏腑,必须保持阴阳平衡统一和脏腑的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无脏腑络属和阴升阳降规律,亦无配偶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只有督、任二脉有腧穴,其余六脉都寄于十二经脉。任脉行于胸腹,总任一身之阴经;督脉行于脊背,总督一身之阳经。

3.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离合出入、深入体腔的别行经脉。源于十二经脉的同名经。它的循行是由四肢(肘、膝以上)走入内脏,复出头颊,比较络脉则为深长。具有沟通脏腑表里的作用。

4.十二经筋是十二经别以外的另一个循行系统,起于四肢末端,行于关节部分,上至颈项头面,但不入内脏。是十二经脉之脉气输注、积聚,散布于筋、肌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的功能。

5.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督、任之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之脾之大络,共称十五络。具有网络周身,沟通表里的作用。

6.浮络、孙络由十五脉络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浮络,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功用与十五络脉同。

7.十二皮部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皮为一身之躯壳,在内包括脏腑,在外则司毫毛腠理之开合,而为诸邪出入之门户,也就是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卫外的屏障。在病理上,邪气可以通过皮部而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而内脏有病,也可通过经脉、络脉反映于皮部。它是拔罐疗法施术于体表的着眼点,关系极为密切。

(二)腧穴部位与主治

腧穴的分布在一定的经络循行路线上,它的作用和经络是密切相关的。全身腧穴很多,而每个穴位的主治范围很广。为了便于记忆,根据古今文献记载及临床体会,将所有腧穴按部位归类及主治重点的共同点简述如下。

1.头、面、颈、项部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邻近器官及神志病。

2.胸、腹、背、腰部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部位的脏腑器官病。后背上部的腧穴兼治发热和上肢病;腰以下的腧穴兼治虚寒证和下肢病。

3.四肢腧穴肘、膝以上腧穴,主治肘、膝以上局部病和腧穴邻近病;肘、膝以下腧穴,主治肘、膝以下局部病和腧穴邻近病。

4.各经腧穴主要治疗本经的经络病和络属脏腑器官的病。

如肺经腧穴,能治喉、胸、肺疾病;大肠经腧穴,能治头、面、口、眼、喉和发热病;胃经腧穴,能治头、面、鼻、齿、胃、肠和发热病;脾经腧穴,能治脾胃病;心经腧穴,能治胸、心和神志病;小肠经腧穴,能治头、项、眼、耳和发热病;膀胱经腧穴,能治头、项、腰、背、膀胱和发热病;肾经腧穴,能治生殖、泌尿系和咽喉部病;心包经腧穴,能治胸、心、胃和神志病;三焦经腧穴,能治头、耳、眼、胸、胁和发热病;胆经腧穴,能治头、眼、耳、胁和发热病;肝经腧穴,能治胸、胁、肝的病。

总之,头面、躯干的穴位,主治是以分部为主,四肢,尤其是肘、膝以下的,以分经为主。

(三)特殊穴位与主治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在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加上督、任二脉)的穴位中,有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并给以特定的名称。特简介如下。

1.五输穴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各有五个腧穴,是十二经脉的重点穴,都是治疗疾病效果好,且安全,易于施治的穴位。分别命名为井、荥、输、经、合,总称五输。

经脉交会穴的治疗作用:交会穴既能治疗本经的疾病,又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另外,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故既可治任脉的疾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病;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既可治督脉的疾病,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故既可治脾经病,也能治肝、肾两经的疾病。

(四)定位取穴法

拔罐疗法的特点是从皮部取穴施治,而取穴正确与否,必然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为了取穴准确,必须掌握定位方法。

1.骨度折量分寸定位法《灵枢·骨度篇》云:“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就是说男女老少、高矮、肥瘦的病人身体某一部位的距离,都是一样按“骨度法”折量。

3.人身天然标志取穴法一是人体的固定标志,如五官、指(趾)甲、乳头、肚脐;二是人体姿态标志,如做动作姿态时出现的肌肉皱褶、凹陷、显露及某些关节间隙处;三是天然标志,如两乳头之间取膻中,剑突与肚脐之间取中脘,目内眦取睛明,眉头陷中取攒竹,十指尖取十宣,屈肘横纹头取曲池,第一胸椎上取大椎,屈膝膝盖下取犊鼻,膝窝横纹中取委中等。

(五)取穴原则

取穴是根据病情选取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案(即处方),可单用一穴(或阿是穴、患部处、病理反应点),也可用多穴配伍。

1.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

(1)局部取穴:又称邻近取穴。是指在疾病的局部和邻近部位取穴,包括阿是穴和病理性反应点。

(2)循经取穴:包括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和特殊穴位(即特定穴)的取穴。

2.辨证取穴与异向取穴

(1)辨证取穴:是指按循经取穴,并依据每穴的主治范围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

(2)异向取穴:是指按上下、左右和交叉取穴的方法。①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如胃脘痛取足三里、内庭;牙痛取合谷;下肢瘫痪取肾俞、关元俞、秩边;手指无力取肩髃、曲池。②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通常称为健侧取穴法。③交叉取穴,如右踝关节扭伤,可在左腕关节处取穴。此法对于四肢疼痛性疾病尤为适用。

3.对症取穴与病理反应点

(1)对症取穴:包括按穴位特性取穴,如“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采用的是穴位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高热取大椎、心悸选内关穴,是对具体症状取穴;再如胆囊疾病取胆囊穴,落枕取悬钟穴,带下证取带脉穴,乳房疾病取乳根穴,头痛取太阳穴,感冒取大椎穴,牙痛取颊车穴,腹痛取神阙穴(肚脐)为经验取穴。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选择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特定穴)。

(2)病理反应点: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有意义,对疾病的诊断也有很大临床意义。病理反应点,可按经脉循行规律的分布区域在疾病的相对应的部位体表皮部来寻找出病理反应性疹点或压痛点;脏腑病变多在相对应的背腰部出现病理反应点。张国瑞教授提出的“背腰三部区”可供临床寻找病理反应点时借鉴。“背腰三部区”的划分与适应病证如下。

①肩背区:约第7颈椎以下至第7胸椎棘突下的肩背部区域。多用于治疗心、肺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疾病,胸背部病证,头面部病证,上肢疼痛,麻木及运动功能障碍等。

②腰背区:约第7胸椎棘突下至第1腰椎棘突下的背腰部区域。多用于治疗肝、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证,上腹部、背腰部病证。

③腰骶区:约从第1腰椎棘突下至长强穴的腰骶部区域。多用于治疗肝、肾、膀胱、大肠、小肠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证,并可用于强身壮体保健。

临床中可以根据以上所述分区及主治范围,结合背腰部检查之阳性所得(如反应性疹点、压痛点等)而选定治疗部位。一般按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侧、先左后右的顺序,仔细观察背腰部皮肤有无光泽改变,皮肤潮红与否,有无皮损、脱屑、瘀点、凸起与凹陷等。再按中线(督脉)→脊旁0.5寸(华佗夹脊穴)→脊旁1.5寸(俞穴)→脊旁3寸→脊旁4寸顺序切诊。双手同时对称地检查左右两侧,用循摸、触压等方法,以发现有无压痛、结节,感知肌肉紧张度、皮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以及有无酸、麻、胀等敏感反应。若发现阳性反应点,即可作为施术部位之一。诊察时,背俞处为望诊、切诊的重点,若一侧发现阳性反应,应与对侧比较;若两侧同时出现反应,则更有意义。

4.坚持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在中医配穴原则的同时,应结合西医理论进行选择拔罐部位。如按神经分布取穴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沿坐骨神经走向拔罐;上肢疾患在颈椎及上胸椎两旁拔罐;下肢疾患在腰椎两旁拔罐;治疗躯体神经分布的腧穴以调节内脏功能等。或按淋巴走向拔罐,或按分泌腺作用,在相应部位拔罐等。在临床中,笔者曾按上述理论及规律进行拔罐治疗某些疾病,确有效验。可见,中西并存,互为参用,是提高临床疗效、拓宽治疗思路的一条可行途径。

(六)常用穴位的作用与主治

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之所,是针灸、推拿、拔罐等的施治点,又是某些疾病的反应点。通过拔罐疗法施治于穴位皮部,可以激发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维持健康的目的。但随其施术方法、穴位不同,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选准穴位尤为重要。

同类推荐
  • 影响男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影响男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本书获得了诸多名人学者的联袂推荐,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媒体热议和读者如潮好评。
  •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本书包括了90%以上的常见小毛病,您只要照着指南做,去医院的时间就能省掉一大半,钱当然也省下一大半,关键还省心啊。有了柴小姝博士的指南,您就不用老去医院麻烦医生了。
  • 偏方治小病,烦恼一扫光

    偏方治小病,烦恼一扫光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一些小病困扰。去医院?太贵太麻烦。抗过去?太难受太危险。医学专家刘永芬公开奉献最有效、最安全、最简单的常见病老偏方,内容涉及外科偏方、内科偏方、健康生活偏方、女人病偏方、OL常见病偏方、男人病偏方、老人常见病偏方、儿童常见病偏方、女人爱己偏方等方面,教你更好地爱护自己、爱护家人。有偏方,一切疑难杂症都是纸老虎!
  • 杨力解读中华养生智慧

    杨力解读中华养生智慧

    本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三大国医经典解读中华养生精髓、饮食养生滋补长寿方、运动导引通经络调阴阳、心神调和方能强身益寿。
  • 病从脾胃生

    病从脾胃生

    本书内容包括:脾胃胜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制方、用药宜禁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气运衰旺图说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还有我i

    你还有我i

    小时候,一场“火灾”使她失去了父亲,正值十六岁花季患有严重自卑感的她,看着妈妈倒在血泊中的身影。。。一次意外让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让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她的世界再次充满欢笑。。。。奈何,意外总是不断地在她身上上演,被修改的记忆全部回归,她还会是她吗。。。
  • 爱有来生

    爱有来生

    树叶是渐渐变黄的,人心是慢慢等凉的,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的。
  • 拔剑之血染书香

    拔剑之血染书香

    稚子摇头熬寒窗,四书五经若囫囵,学得功成科举望,多少白头未开张!放眼江湖多风雨,仗剑行侠美名扬,捐弃荣华多艰刻,落魄无人暗忧伤。陌上无人新旧冢,寒烟衰草一枯荣,寒鸦飞渡离人去,拔剑染血葬书香。
  • 阴官笔录

    阴官笔录

    我虽为灵官,但与常人无异;我虽是常人,但我能通天彻地;任你为妖为魔,我皆扫不平之事····
  • 十四号院

    十四号院

    2200年,科技迅速发展、自然灾害频发、一股奇异的能量突然在全球蔓延,各种生物发生异变,世界变得不再像从前。与此同时,人类也出现了赋有特俗能力的人,他/她们被称为“觉醒者”,蓉城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年,和他的伙伴,在末世中开启了不平凡的旅程······
  • 王一博你是人间妄想

    王一博你是人间妄想

    善意的谎言让他离开,自己心里实际上比他难受十倍。为了完成与他一起许下的诺言,而主动选择进公司,成为练习生……她一步一步,走到顶尖的位置,。却甘愿因为他,放弃一切。她离开过他一次,“这次,我不会再离开了。王一博,你说过,我为你穿一次婚纱,你为我跳一辈子的舞,不许食言!
  • 魔刀

    魔刀

    一柄黑色的神秘飞刀!一个桀骜的不屈少年!一个默默守候,不离不弃的倩影!融兵炼体,吞噬神器,少年宫天羽由人人蔑视的废柴,一步步逐渐变强!刀是魔刀,一个没有失去良知的少年手中,却为了守护而执掌魔刀!那些惹他的人都会感到恐惧,他虽不是魔,却比魔鬼还要放肆,还要恐怖!而一切的开端,就是那场血腥的杀戮……
  • 财命相连

    财命相连

    来者魏阙,今是魏阙;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红妆大唐

    红妆大唐

    给武则天当老师,来到大唐红妆时代。正版女皇武则天、山寨版女皇陈硕真、想当女皇的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还有八面玲珑的上官婉儿……。李木周旋在这些美女、才女、女野心家、女阴谋家中间,过着作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