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4800000082

第82章 平息暴乱定大局!“南巡”谈话满眼春(1)

第一节 部署战略三步走,治理整顿解疑难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向大会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虽然退出了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会,但他仍是掌舵人,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此外,大会尚有列席来宾96人,并有400多名中外记者(其中包括1名台湾记者)采访了大会,这在历次代表大会上均属首次。

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向大会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上述报告及中顾委和中纪委的书面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大会还首次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了由175名中央委员和11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委员会;选出了由200人组成的中顾委和由69人组成的中纪委。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大会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大会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大会对当前我国社会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些科学论断,为理解建国以来的成功和失误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大会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一贯坚持的路线。实践已经证明,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是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它,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把十二大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邓小平在1985年经过反复考虑后提出的。

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大会提出,要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此,大会要求: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大会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改变了中共中央在关于“七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力争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的要求,指出:“现在看来,建立新体制框架所需的时间,会比原来的估计要长一些。”这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十三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根据邓小平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党和国家在这方面已经采取了若干重要的改革措施,在实行党政分开、下放权力、加强法制建设和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十三大前后,这些改革在继续进行。

十三大指出,6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了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是把我们的事业引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仍是掌舵人

11月2日召开的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为政治局常委,赵紫阳为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赵紫阳为第一副主席,杨尚昆为常务副主席;批准陈云为中顾委主任,薄一波、宋任穷为副主任,乔石为中纪委书记。政治局常委向全会提出:邓小平虽然退出了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会,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在重大关头仍然需要他掌舵,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这个意见,得到了全会的赞同。

1988年3月至4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选举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治理整顿的开始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这五年间,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有些是多年积累下来短时期不可能完全解决的,有些则是这几年在前进过程产生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执行正确的战略、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指导是有失误的。在农业方面,对农村形势的估计一度过于乐观,放松了对农业的指导和投入,以致粮食生产在1984年大丰收后连续几年徘徊不前。在工业方面,对加工工业的盲目发展纠正不力;在改革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忽视了必要的适当集中;在强调微观搞活的同时,忽视了综合平衡和加强宏观调控。由于对国情仍然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建设和改革两方面都存在急于求成的偏向。十三大虽然对经济发展再度提出实事求是的要求,但实际工作中的急于求成的倾向远未得到扭转。经济工作中的问题,同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也是分不开的。

对198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经济过热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未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遏制。当时曾经提出了所谓“软着陆”的主张,结果不但没有“着陆”,经济过热的现象反而继续发展。1987年虽然提出财政信贷双紧方针,但又没有坚决加以贯彻,以致问题越积越多。突出地表现在通货膨胀加剧,社会生产和消费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社会总供给,1984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70%(按现价计算增长149%),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增长200%。由于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徘徊,加上人口过快增长(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一度放松),人均粮食产量下降,而工业生产增长过快,摊子越铺越大,又出现了工农业比例关系失调。工业内部基础工业、基础设施与加工工业比例关系也失调,能源、交通、原材料的供应能力支撑不了过大的加工工业,大量工业生产能力长期闲置,资金、外汇、物资的分配权过度分散。1984年至1988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26.7%下降到22%,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由56.1%下降到47.2%,致使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生产、建设、流通领域普遍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费、低效率的现象。1985年至1988年,通货膨胀呈明显加剧之势,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在连续几年上涨幅度较大的基础上,又上涨18.5%,这样大的涨幅是多年来所没有过的。这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安。

在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1988年8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虽然会议指出要采取强有力措施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但仍强调目前是进行价格、工资改革的有利时机。价格改革无疑是必要的,但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没有充分考虑国家、企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宣布大步进行价格改革,这在实际上成为触发1988年下半年全国性抢购风潮的一个诱因。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同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决定把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全会指出,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目前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在这两方面都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进行治理整顿,是符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客观要求的正确决策。

第二节 “六四”风波骤然起,临阵不乱稳大局

天安门前的半旗并没给一些人的心灵带来多大震颤,一件与哀悼毫无关系而且对中国的命运险些造成影响的事件正在酝酿而起。

邓小平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一口接一口地猛抽着烟。

在新年钟声敲响的前夕,中央和各高校的领导们没有人能睡得踏实。

一阵口号声传来,到底还是有一批学生来天安门广场游行了。

学潮平息之后,中共中央对此事的处理工作开始进行。

胡耀邦在会议上检讨了他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失误,并请求中央批准他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

在22日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召开前,对于先期到达天安门广场的一些学生并没有按照惯例清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5月19日晚上召开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干部大会。

天安门前,长安街上,公共电汽车和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各条大街又热闹和拥挤起来。

自由化思潮乘机而入

1986年的秋冬,是个多事之际。

9月的中国,秋爽如期降临,而人们盛夏里的那种炽热情感似乎没像往年那样随夏而去。

中国女排在第十届世界女子锦标赛上,又一次夺得冠军,创造了五连冠的世界奇迹。消息传来,人们以一种超常的兴奋来欢呼胜利。除了燃放鞭炮,在许多大学校园里,脸盆、饭缸、桌面被用作宣泄情感的工具;在马路、街道上,年轻人用手拍打停在一边的汽车还发出阵阵吼叫。

许多老年人惊愕地望着这一切,他们不禁有些担心,膨胀的情感终究是不正常的,那怕是为了一件伟大的事而发。

国庆节临近,喜庆气氛尤为浓厚,其缘由还得归之于女排的辉煌战绩。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之际收到一份非同凡响的礼物,人们把“女排”与“国庆”联在一起是有道理的。

国庆之后,刘伯承、叶剑英两大元帅相继离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损失。中南海内,元帅的战友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丧礼极其隆重。遗憾的是,天安门前的半旗并没给一些人的心灵带来多大震颤,一件与哀悼毫无关系而且对中国的命运险些造成影响的事件正在酝酿而起。

邓小平办公室里寂静无声,屋子的主人没如往常那样坐在办公桌前,而是半靠在墙角的沙发上,他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一口接一口地猛抽着烟。

同类推荐
  • 大唐求生记

    大唐求生记

    他名为李震,是英国公李世绩的长子十岁拜大唐军神李靖为师,被誉为大唐军方二代第一人建长乐医馆,聚集天下名医只为救治心爱的女人酿酒种菜,他给皇帝发工资当然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执刀扬马平胡虏,扬帆出海看世界敢问,我大天朝知了世界宽广谁还能灭我国威?最后,他还是一个勤奋顾家的好男人,他最喜欢的东西有五样收藏!推荐!评价!打赏!以及未来的月票!
  • 清史不忍细读

    清史不忍细读

    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明清实录、起居注、朱批、奏疏、档案、笔记、方志等,在《清史不忍细读》中用一种“历史书写”方式来说大清王朝,有朝堂之争,有宫廷探秘,有真伪辨析,有褒扬贬斥,正评反批,直击清史中戏剧性与转折性事件,觉察偶然因素导致帝国巨变的连锁反应,明暗交替,惊心动魄。全书共分五篇,分别是“辽东天命”“定中原”“康雍迷局”“乾嘉荣衰”“帝国余晖”。翻开此书,您将看到近三百年大清王朝的嬗变:多情与冷血,放荡与克制,智慧与昏庸,兴盛与衰亡……
  • 寒门小人物

    寒门小人物

    带着自己老妈穿越了!腹黑儿子,泼辣娘!苏言卿老妈说了,她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去怼几句那个狗皇帝!欢迎加入寒门吹泡群:551~295~812
  • 大唐好市民

    大唐好市民

    张义山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终日游手好闲、混吃等死似咸鱼,然奇技淫巧皆涉猎。一日,山献帝奇物,谓之蚊香,宫中再无蚊扰。帝大悦,欲赏之,山推辞不受,帝问何故?山曰:内含砒霜。帝惊,曰:你这刁民又害朕。
  • 撑伞游大唐

    撑伞游大唐

    穿越前,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21世纪宅男,一个沉迷于网络文学中整日做梦的三无人员,一个在社会中迷失方向的颓废青年。穿越后,他是一个四处游历的大唐旅行家,一个外表才高八斗出口成诗的风流才子,一个所到之处万人追捧超级男神。他撑着一把纸伞从现代走到了古代,一身白衣,一把剑,一壶酒,一把纸扇。要是再来一包烟就好了。
热门推荐
  • 所谓嘴遁之术

    所谓嘴遁之术

    只要有钱,我们什么都做,我们就是正道馆三人组。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那么你就回来看看啊混蛋。
  • 光耀黑暗:邪气七小姐

    光耀黑暗:邪气七小姐

    宫蝶七阴差阳错穿越,这是历史书上没有的王朝,没有语文,没有数学,没有英语,没有坑爹的考试。不用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头上绑着“不挂科"挑灯夜读。这里只有玄气,以武为尊。你强大,别人就把你当神,仰望你:你弱小,别人就把你当蝼蚁踩在脚下。
  • 火影家教——镜面和雨

    火影家教——镜面和雨

    我叫和雨,山本和雨。是彭格列第十一代雨之守护者。上代雾之守护者欺负孩子,把我扔进了存活率和我们那里一样低的平行世界。看见了一个在弟弟嘴中不是好人的好人。遇见了在众人嘴中不是好人的血雾之村大boss。也许我只喜欢月亮。但我还是要谢谢你的存在。四战。“那我……祝你生日快乐。”而我们的世界……“我会给你快乐。”鬼灯满月的脑残坑,大冷门,情敌们拔刀吧!
  • 腹黑辰少专宠娇妻

    腹黑辰少专宠娇妻

    时间可以证明,你喜欢的未必适合你,在你身边的永远才是最好的
  • 萧下饮酒恋风尘

    萧下饮酒恋风尘

    一世情,一世缘;一杯酒,一断肠……幽:如果可以,我宁愿你从未在我的生命中路过……麒:前世是为了你,今世亦是如此。幽,我们不尽不休……
  • 魔法师之龙之子

    魔法师之龙之子

    魔法的存在是否合理,是谁创作了它,为何创作他,毁灭它的又会是谁,我不知道答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前。
  • 火影之大筒木辉夜为吾妻

    火影之大筒木辉夜为吾妻

    第四次忍界大战药师兜不知怎么的被药师兜秽土转生出来了……辉夜复活后一脸茫然的看着大筒木彦青说,你怎么死了?听到这话大筒木彦青心中草泥马奔腾。简介无力看正文吧
  • 冒牌新娘:佞妃太轻狂

    冒牌新娘:佞妃太轻狂

    她为护天下奇书,寻恩师之爱,借机入公府。岂料阴谋纷至沓来,诡计层出不穷。阴狠后母和妹妹共密谋一场嫡代庶嫁,害她未嫁被休。她言笑晏晏,暗中使计,送妹成尼姑送母入黄泉。薄情寡义之父利欲熏心欲将她送于皇帝老头,她隐忍埋伏,跳入王府坑。侧室妾侍三天吵两天闹,使尽绊子,她横眉冷对,素手翻云,将其扫地出府。这一次次阴差阳错,让她步步逼近奇书与美人间埋藏的真相,而枕边之人却在此时变成陌生人……她身份虽假,情意却真,奈何抵不过世间纷杂之事。
  • 美女的至尊保镖

    美女的至尊保镖

    修真界最多情的高手混迹都市,拳打恶势力,脚踢劣权贵。懂医术,炼丹祛病会武功,纵横江湖知天象,能掐会算玩异能,天下无双女杀手被他摸一摸感化,俏校花被他笑一笑着迷,大小姐被他救一救求收,女警花被他烦一烦制服。本书以道家文化为背景,以当今社会生活为主线,不套路,不模仿,一样的都市,不一样的剧情,请大家放心阅读。
  • 丑丫头变身校花

    丑丫头变身校花

    天空有些暗了,一位内心极其自卑的女生走在雨中,仿佛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她,就是一位大一的学生,名叫邓君琳,因为不漂亮,所以她的男友和她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