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54100000070

第70章 百年兴盛济民生——张振革老人忆柴桥“十三行”

记者 余芬

有这样一份情怀,历经大半个世纪仍然魂牵梦萦;有这样一种情结,因为难忘而无法割舍;有这样一段记忆,随着时光流转反而历久弥新……

位于穿山半岛上的柴桥,古时曾是浙东商贸名镇,素有“小宁波”之称。明朝初期,柴桥商贸日益发达,柴桥“十三行”(对原柴桥老街“上街头”主要做水产生意的十几家店铺的总称)据传于那时形成。清朝到民国,柴桥商贸发展愈加鼎盛。

今年1月19日,本刊副刊刊登吉成写的《柴桥“十三行”》一文,现年88岁的新碶街道紫荆社区张振革老人在看到这篇文章后,思绪万千。原来,在1936年,年仅13岁的张振革曾离开新碶高潮村老家,在柴桥“十三行”当过几年学徒和伙计。他将文章从报纸上剪下来,压在了写字台的玻璃下。

“十三行”形成可溯源至明朝初年

近日,记者走进张振革老人家中,听他讲述柴桥“十三行”的昔日繁华。说起“十三行”,老人神采灿然、思维清晰、滔滔不绝,完全看不出已有88岁高龄。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以前,商贸繁荣的柴桥镇是周边地区富饶物产的“集散地”。该镇周边的四村八乡为方便往返柴桥进行贸易,还走出了一条由鹅卵石铺就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以柴桥为中心,明朝初期形成,至今尚存。东面起点在郭巨、梅山附近,南面起点在三山、昆亭一带。该商贸古道形成后,往返于古镇柴桥的赶集者络绎不绝,周边的百姓或商贩多沿古道将本地产的山货、海货等土特产品,挑至柴桥交易,出售后换回针线、布匹、毛线、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用百货。柴桥老街作为当年的贸易中心,最为热闹,从“栅栏门”口开始,自南向北经过一座跨芦江河的“柴桥”,至“石柱头”的“西横街”口折向东北,直到“薛家桥”。老街全长不足500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和“下街头”。

“十三行”就位于从“柴桥”往南至“栅栏门”的“上街头”。“上街头”只有200来米,却是当年东海鲜活海产品的“集散地”。其中又以“茶亭弄”到“蒲鞋弄”这段街面水产行最为集中,大概有十多家,被称为“十三行”。“十三行”不仅买卖来自柴桥周边的郭巨、大榭、白峰、梅山、昆亭、三山等地的“张网货”和“涂货”,还出售从象山、沈家门、定海、六横等渔港运来的海鲜。

“十三行”具体始于哪年已无处可考,一般认为始于明朝初期商贸古道形成之后。“十三行”是根据古时称法音译而来,也可理解为“集散行”。老人介绍说,“十三行”并非属于同一个老板,而是十三四家独立的店铺。“十三”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概数,并不是确指十三家店铺。

“‘瑞记’水产行比较大,好像有三四间门面。‘蒲鞋弄’和‘当店弄’那里大概有5家……”“新丰”“顺记”“泰昌”“茂利”“全记”,老人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细数记忆中的店铺名。老人告诉记者,他当学徒时所待的水产行是“十三行”中的“源鑫”水产行。

难忘“十三行”往昔热闹景象

“源鑫”水产行的老板姓沃,是柴桥沃家村人。张振革去当学徒那年,他刚从父亲手中接管店铺。老板自任账房先生,还请了一个秤手,两个伙计。老人说,“十三行”的店员有“账房先生”、“秤手”和“伙计”之分。伙计多是打杂的,什么都要干,主要负责理货,既要接待周边各地来批发的小商贩,又要应酬零散的客户。

“‘十三行’虽然都名为水产行,但也卖其他东西。”老人告诉记者,“十三行”除了批发和零售海产品,还替一些柴桥周边的渔民、农户代销“张网货”、“涂货”和本土特产。三山的西瓜、昆亭的金柑、慈岙的毛笋、新路岙的芋艿等土特产都曾是“十三行”代销货品。

“想要代销的渔民或农户将东西送到‘十三行’,店里就收取一点佣金。”老人说,找他们代销的多是普通老百姓,平时不做生意,家里活又多,把货物送到、过秤、登记完,就回去了。“基本上是认识的人,相互间很信任,下次送代销品时顺便结上次的账。”代销利润并不大,但货品丰富,前来的顾客就多,对水产生意也有好处。“有时‘十三行’还受上海等外地水果行委托,帮他们收购本地时令水果。”

老人回忆说,逢市日,柴桥老街上来自天南地北的货品十分充足,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老远就能听到“十三行”里飘荡出来的此起彼伏的“哪,上秤咯!”“哪,上账喽!”之类的吆喝声。他说,经过长期的磨炼,行里的伙计们全都练出了一副好本领,能一边称重,一边快速地报出货物的名称、单价、重量和金额,方便账房先生记账。

老人说,每天,天刚微微亮,“十三行”就早早开门了,当时的铺门是“排门”,伙计们将门板一块块卸下来,倚在墙上,然后将一篰篰的海鲜搬到店铺外,街面上仅留一条狭窄的通道供人通行。一天中,上午七八点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到了九十点,生意慢慢少了下来。做水产生意有季节性,夏天主要出售周边地区的蛏子、黄蛤、蚶子、泥螺等“涂货”,以及鱼、虾、蟹之类的“张网货”。到了冬天,“十三行”里来自定海、象山、六横等地的大小黄鱼、带鱼、乌贼、鲳鱼等各类海鲜多了起来。

追忆在“十三行”四年的苦与乐

1936年进入“源鑫”水产行后,张振革在那里先是做了三年的学徒工。“老板对我们学徒比较好,什么都教我们,也很信任我们。”老人说,那时买东西可以赊账,每个月逢农历初五、初十,老板会派他去收账。当学徒包吃住,全年无休,也没有工资,家中有事需请假。回忆起三年学徒时光,老人还是十分怀念,“每次吃饭围成一桌,感觉像一大家子。”

做学徒三年后,卖鱼、剖鱼、掌秤、记账、盘账、收账……张振革学到不少,开始在店里当伙计。他回忆说,当时用十六两秤,计算起来很麻烦,只能背换算口诀,学习斤两法。“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还在定价上面做文章。比如,每斤1角3分,就改成1角2分8厘。只差了2厘,算账却轻松多了。”老人说,那时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到现在他拨算盘的速度还是很快,并且记得用斤两法算账。

“做伙计的时候每月工资是3个银元,相当于900个铜板。”老人说,自己入行不算久,工资还比较低,掌秤的高级伙计每月有12个银元。当伙计并不轻松,除了要干本职工作,保姆不在时,还要帮忙照顾东家的三个孩子。

“有时,我还被派到外面去进货。”老人说,四五月份,他跟着老伙计租船到象山爵溪收大黄鱼、乌贼等海产品。“当时的野生大黄鱼只要2角2分一斤,数量也很多,在船上就能听到船下面黄鱼‘唧唧’的叫声呢。”到了下半年,就去嵊泗嵊山收带鱼。当时的穿山衜头是避风良港,来自定海、上海、福建等地的渔船都会聚集到那里收海鲜。

海鲜收来后,保存也有学问。老人说,天热的时候,海鲜容易变质,当时没有冰箱,也没有制冰厂,只能靠天然冰冷冻。制冰时会选择一个无风寒冷的冬夜,往稻田里放满水,凌晨时再去看,水已经结成了冰,于是拿着铁皮大畚斗去耙。“将耙来的冰块放在地下室,或藏进密封的稻草屋里,可以一直放到六月天取用。”老人回忆说。“冬天理鱼,双手浸在冰水里,冻得满是冻疮。”老人告诉记者,由于终日与鱼、水、冰打交道,没少吃苦。“冻疮开裂后,血水与被子粘在一起,痛得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咬牙起床做事。”怕父母担心,只好对他们只字不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40年,也就是张振革在“源鑫”的最后一年,日本占领穿山半岛对面的定海,对定海外围实行海上封锁,从定海方向飞来的飞机轰炸柴桥老街,老街损失惨重,许多店铺被炸成废墟,“十三行”各家店铺逐渐衰落、歇业。“源鑫”的老板回到沃家村,租木船到舟山的螺头水道收海蜇到上海做买卖,店里的伙计也都各自另谋出路。张振革回到新碶,来到一家海产店当伙计。

新中国成立后,柴桥的水产行实行公私合营,归镇海县水产公司管理。张振革到新碶供销社水产部任职。1992年,本该安享晚年的张振革担任了新碶居委会老年协会副会长一职,利用多年的生意经验,热心于协会财务工作和其他公益活动。

如今的柴桥上街头,还能依稀辨认出原来“十三行”店铺的位置

上门采访的第二天,记者约张振革老人一同前往柴桥,去寻访老人记忆深处70多年前的柴桥“十三行”。

“我已经有半个世纪多没去过柴桥了,一直想去看看,但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去成,不知道那里变化大不大……”在前往柴桥的路上,老人显得很兴奋,一路上有说有笑,一点也不像已届耄耋之年。

记者一行人先来到柴桥街道办事处方志办,那里的工作人员向老人展示了一幅由柴桥农民画家顾文洲画的大明中期柴桥的“清明上河图”,上面细致描绘了当时那里繁荣的商贸景象。见到这幅两米多长的作品,老人眼前一亮,兴奋地说:“对,当年就是这个样子,画得真像。”激动之余,老人蹲在画卷前,端详着画上的一景一物,用手指轻轻触摸着它们,像是和久违的故人无言地叙旧。

从方志办出来,记者一行前往柴桥老街。当眼前出现跨于芦江河上的“柴桥”时,老人突然加快了脚步:“就是这里,就是这里!”他告诉记者,以前经常去“柴桥”底下的河埠头洗装过海鲜的箩筐、篰篮。将箩筐、篰篮浸入水中,一手握着筐、篮的边沿并旋转,一手用洗帚不停刷筐、篮的底部,只有这样,才能刷得干净。

走在桥南的“上街头”,当初的街貌已经大大变样。街上各类出售服装、生活用品、五金产品的店铺一间挨着一间,依然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老人在一家专卖棉布的商店门口驻足停留,原来这里就是当年“源鑫”所在的位置。老人在商店面前拍照留念。

接着,老人又领着我们继续寻找“十三行”其他店铺的旧址。“这里是‘瑞记’,这里是‘顺记’,那边是‘新丰’……”老人说,尽管早年的那些店铺的痕迹如今几乎已经看不到了,但凭着记忆他还是依稀能辨认出它们的位置。

“这条路原来没有这么宽,大概只有现在宽度的一半。”老人指着街面上的水泥路面比画着。他告诉记者,原先的老街路面铺的是石板。

“水产行的店铺位置也有讲究,一般不朝南,因为朝南日头好,太阳容易将水产晒臭。”记者发现,“上街头”是南北走向,两侧的店铺大门一律朝东或朝西。“上午太阳晒不到,到了中午,就拿出布、铅丝(镀锌铁丝)和竹竿搭建简易的帐篷,用来遮阳避晒。”

在重访“十三行”的过程中,张振革老人意外遇到了从前在“上街头”一间米行当秤手,如今已91岁高龄的胡泉木老人。说起“十三行”,特别是当得知张振革老人曾是“十三行”的小伙计时,两位老人激动地搭着肩,拉着手,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随后,原来老街“瑞昌”南货店的店主后人,现已是74岁的李植芳老人来了,老街附近不少土生土长的“老柴桥”也加入了进来。他们说,70多年前“十三行”的闹腾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本文摄影:孙红军)

(2011年4月7日5版)

同类推荐
  • 萧红经典必读:生死场

    萧红经典必读:生死场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生死场:萧红经典必读》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此外,《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生死场:萧红经典必读》还收录了萧红的其他中短篇小说,散文作品。
  • 终站之前

    终站之前

    作者在生命暮年,在与癌症面对面的搏杀中,对人生、生命和亲情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这部自选集可说是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作者乐观地在人生“终站”之前忆双亲友朋,细说往事,读者可窥其一生意趣心志,也可感受到作者豁达、独立而坚韧的品质。
  •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在天边:一路向西

    在天边:一路向西

    “在天边”系列精选了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无论行到何处,人生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回家。《一路向西》一书中,作者们来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感受祖国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
  • 骊歌

    骊歌

    《骊歌》是周岩的遗作,共七十余首,分为四辑,主要辑录于他生前自订的《骊歌》和留下的被他自己分为三辑的四本诗歌手稿及零星散叶,可以说包括了他诗歌作品的绝大部分。除第一辑是作者生前自己编订并名之为《骊歌》外,其他三辑则是陈天恩教授花了数月时间编辑、整理、誊清的,并经过了许娜博士校定,又由著名诗人、散文作家、艺术家车前子先生写了序言。
热门推荐
  • 平淡的味道

    平淡的味道

    平平淡淡,无智无勇。能够点进来真是非常感谢!
  • 异世不灭战尊

    异世不灭战尊

    主人公陆子瑜,在地球上是一个黑客。在一次入侵对手电脑时,遇上了一种奇异的木马病毒。这种木马病毒居然能直接从电脑飞出来,入侵到他的脑海中,醒来之后已经到了南灵大陆的卢海城。从此开始异世争霸之旅......
  • 圣手毒医之凤逆九天

    圣手毒医之凤逆九天

    她,21世纪的圣手毒医,异世重生在月王府。他,昊天大陆腹黑、邪魅、妖孽的暗夜王尊。第一次见面他狂傲的对她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人了。她狂傲的对他说:从来没有人胆敢对我说这句话。他又对她说:是吗,那本尊真是走运。她又对他说:是呀,不过你没有资格。从今以后,他对她死缠烂打,誓不放手。从今以后,她对他莫不关心,视而不见。昊天大陆开始了一段旷世奇缘。
  • 心里有个林落叶

    心里有个林落叶

    每个人都有我们曾经不可一世的过去,带着这些过去,我们做着今天的事,赎回昨日的罪。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你了,你一定要放我走。
  • 灭九州

    灭九州

    当个人都在听天由命的时刻,他站了出来。为什么天地如此不公,作为天神就必定可以掌管他人生死么?天地命数须虔诚,常言对错天定夺。此世不公难违抗,逆天而行灭九州。
  • 全能法师末世行

    全能法师末世行

    末世的到来,人性的黑暗,谁能拯救光明?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科技与魔法的对抗,法术与斗气的较量。在这乱世当中,谁能突破命运,找回真理,且看一位少年的崛起。
  • 混乱至尊

    混乱至尊

    金木水火土五行世界,是由五块大陆组成。金之大陆,由白虎至尊镇守木之大陆,由青龙至尊镇守水之大陆,由玄武至尊镇守火行大陆,由朱雀至尊镇守土行大陆,由麒麟至尊镇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戏战争之九月二十三

    游戏战争之九月二十三

    2014年四月五号下午四点零五分,我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一天起,我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存在于此。那人正是这个时代无敌的存在。而后,我面临了来自这个时代的必经考验。六个月来,我多少次化险为夷。同时的,每一次的危险也不断地警醒着我。在这个谜一样的时代,我真的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