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2000000022

第22章

〔七〕后汉书蔡邕传注引汉名臣奏张文上疏曰:“春秋义曰:‘……兽啮人者,象****若兽而啮人。’京房易传曰:‘小人不义而反尊荣,则虎食人。’”论衡遭虎篇:“变复之家,谓虎食人者,功曹为奸所致也。其意以为功曹众吏之率,虎亦诸禽之雄也,功曹为奸,采鱼于吏,故虎食人,以象其意。”又解除篇:“虎狼之来,应政失也。”又考光武问刘昆虎北渡河为何政所致,亦以虎害为应政之失也。

〔八〕袁纪作“而令吏捕虎,非忧民之本也”,范书作“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九〕袁纪作“今务退贪残,进忠良,去窞饵,勿复课”,范书作“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一0〕御览八九一作“虎负子渡江”。

〔一一〕书钞七五引华峤后汉书:“均为九江太守,五日一听事,冬以日中,夏以平旦。时多虎,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渊,物性之所讬。故江、淮之间有猛兽,犹江北之鸡豚也。数为民害,咎在贪残;今退贪残,进忠良,去槛阱。’虎遂东渡江去。”魏书高佑传:“昔宋均树德,害兽不过其乡。”水经淮水注:“阴陵,后汉九江郡治,时多虎灾,百姓苦之,南阳宗均为退贪残,进忠良,虎悉东渡江。”又案:后汉书法雄传:“迁南郡太守,……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迺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消息,人以获。”其事与此大同。

谨按: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一〕”擒纣于牧野。言猛怒如虎之奔赴也〔二〕。诗美南仲:“阚如哮虎。〔三〕”易称:“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四〕”传曰:“山有猛虎,草木茂长。〔五〕”故天之所生,备物致用,非以伤人也;然时为害者,乃其政使然也。今均思求其政,举清黜浊,神明报应,宜不为灾。江渡七里,上下随流,近有二十余虎,山栖穴处,毛鬣婆娑〔六〕,岂能犯阳侯〔七〕,凌涛濑而横厉哉〔八〕?俚〔九〕语:“狐欲渡河,无柰尾何。〔一0〕”舟人楫棹,犹尚畏怖,不敢迎上,与之周旋。云悉东渡,谁指见者?尧、舜钦明〔一一〕在上,稷、契允懿于下,当此时也,宁复有虎耶?若均登据三事〔一二〕,德被四海,虎岂可抱负相随〔一三〕,乃至鬼方〔一四〕绝域〔一五〕之地乎?

〔一〕见牧誓。注详皇霸篇三王条。

〔二〕后汉书顺纪注、御览二四一引汉官仪:“虎贲中郎将,古官也。书称:‘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擒纣于牧之野。’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也。孝武建元三年,初置期门。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古有勇者孟贲,改奔为贲。”续汉书百官志二虎贲中郎将注:“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故名焉。”沈约宋书百官志说略同。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曰:“贲读与奔同,言如猛兽之奔北。”书伪孔传:“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皆百夫长。”案:诗鄘风:“鹑之奔奔。”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礼记表记俱作“贲贲”,则奔、贲以同音通用,以勇士名改之说恐未谛。

〔三〕今大雅常武“哮”作“虓”,本书怪神篇亦作“虓”。器案:汉执金吾丞武荣碑、武班碑作“哮虎”,文选辨亡论上:“哮阚之群风验。”注引毛诗曰:“阚如虓虎。”七启:“哮阚之兽。”注:“哮与虓同也。”一切经音义二:“唬、哮,古文虓同。”

〔四〕革卦象辞。

〔五〕淮南说山篇:“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葵藿为之不采。”文子尚德篇同。汉书盖宽饶传:“郑昌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后汉书孔融传赞引“采”作“

采”,同。)盐铁论崇礼篇引此作春秋曰云云,则此语由来已久。

〔六〕“婆娑”二字原无,御览引作“虎尾婆娑”,天中记六0引作“虎山栖穴处,毛能妾婆”。器谨案:“能妾”二字当是“鬣娑”二字之讹,“娑婆”二字又倒植,是御览、天中记所见本“毛鬣”下俱有“婆娑”二字,义较顺,今据订补。

〔七〕汉书扬雄传:“陵阳侯之素波兮。”注应劭曰:“阳侯,古之诸侯也,有罪自投江,其神为大波。”

〔八〕厉读与“深则厉”之厉同。以衣涉水曰厉。

〔九〕水经河水一注。御览、离骚补注引“俚”作“里”。

〔一0〕水经注、离骚补注、天中记引“柰”作“如”。器谨案:易未济曰:“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彖曰:“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史记春申君传引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又见战国策秦策、新序善谋)正义曰:“言狐惜其尾,每涉水,举尾不令湿,比至极困则濡之。”王弼注谓:“小狐虽能渡,而无余力,将济而濡其尾,不能续终险难,未足以济也。”与此足相发明。

〔一一〕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释文引马融云:“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

〔一二〕器谨案: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笺云:“王流在外,三公及诸侯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莫省王也。”此以三事为三公之始。至小雅十月之交、大雅常武、逸周书大匡、白虎通封公侯篇所言三事,则谓列国之三卿,与此有别。自西京以还,则率称三公为三事,汉书韦玄成传:“于赫三事。”注:“三事,三公也。”又:“登我三事。”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又:“三事惟囗。”又:“赫赫三事。”后汉书章纪:“诏以赵熹为太傅,牟融为太尉。”即引诗“三事大夫”之文,注:“三事,三公也。”顺纪:“阳嘉元年,诏以刺史二千石之选,归任三司。”亦引“三事”文。徐稚传:“陈蕃、胡广上书荐稚等曰:‘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宣翼盛德,增光日月也。’”(御览六三0引续汉书同)宋弘传:“将授三事,未克而卒。”刘恺传:“皆登三事。”周举传:“亮协三事。”班固传:“三事岳牧之僚。”注:“三事,三公也。”郑玄传:“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御览一五七引玄别传同)左雄传:“

九卿位亚三事。”胡广传注引谢承后汉书:“赫赫三事。”蔡邕集太尉乔玄碑阴:“命君三事,时亮天功。”又太傅胡广碑:“七被三事。”又:“七统三事。”又:“命公三事。”汉司隶校尉杨淮碑:“

功德牟盛,当究三事。”汉庐江太守范式碑:“未亮三事。”三国志魏书高柔传:“三公希与朝政疏:‘置之三事。’”抱朴子博喻篇:“华公让三事以推贤。”晋书周颙传:“敦曰:‘伯仁总角,于东宫相遇一面,便许之三事。’”世说新语排调篇注:“晋代名臣文集张敏头责子羽文:‘进无望于三事。’”

〔一三〕天中记作“虎岂可吒”。

〔一四〕文选符命论注:“鬼方,远方也。”

〔一五〕文选别赋注:“绝国,绝远之国也。”绝域与绝国义同。

彭城相袁元服

俗说:元服父字伯楚,为光禄卿,于服中生此子,时〔一〕年长矣,不孝莫大于无后〔二〕,故收〔三〕举之,君子不隐其过,因以服为字〔四〕。

〔一〕“时”,意林作“自谓”。

〔二〕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三〕程本“收”作“取”。

〔四〕范书袁安传:“彭字伯楚,少传父业,历广汉、南阳太守,顺帝初为光禄勋,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尚书胡广等,追表其有清洁之美,比前贡禹、第五伦,未蒙显赠,当时皆嗟叹之。”御览六九三引钟岏良吏传:“袁彭字伯楚,为南阳太守,政以清洁,粝食缊袍,不改其操。”

谨按:元服名贺〔一〕,汝南人也。祖父名原〔二〕为侍中〔三〕,安帝始加〔四〕元服,百官〔五〕会〔六〕贺〔七〕,临严〔八〕,垂出〔九〕,而孙适〔一0〕生,喜其加会〔一一〕,因名曰贺,字元服。原父安为司徒〔一二〕,忠蹇匪躬〔一三〕,尽诚事国,启发和帝,诛讨窦氏,中兴〔一四〕以来,最为名宰。原有堂构之称〔一五〕,矜于法度。伯楚名彭,清拟夷、叔〔一六〕,政则冉、季〔一七〕,历典三郡〔一八〕,致位上列〔一九〕。贺早失母,不复继室〔二0〕,云:“曾子失妻而不娶,曰:‘吾不及尹吉甫〔二一〕,子不如伯奇〔二二〕,以吉甫之贤,伯奇之孝,尚有放逐之败,我何人哉?’”及临病困,敕使〔二三〕:“留葬,侍卫先公。慎无迎取汝母丧柩,如亡者有知,往来不难;如其无知,祗为烦耳。虞舜葬于苍梧,二妃不从〔二四〕,经典〔二五〕明文,勿违吾志。〔二六〕”清高举动,皆此类也。何其在服中生子而名之〔二七〕贺者乎?虽至愚人,犹不云耳。予为萧令〔二八〕,周旋谒辞故司空〔二九〕宣伯应〔三0〕,贤相把臂〔三一〕,言:“易称:‘天地大德曰生。〔三二〕’今俗间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三三〕,五月生者,以为妨害父母〔三四〕,服中子犯礼伤孝〔三五〕,莫肯收举。袁元服功德爵位,子孙巍巍,仁君所见。越王勾践民生三子与乳母〔三六〕。孟尝君对其父:‘若不受命于天,何不高户,谁能及者。〔三七〕’夫学问贵能行,君体博雅〔三八〕,政宜有异乎?”答曰:“齐、越〔三九〕之事,敬闻命矣。至于元服,其事如此。明公〔四0〕既为乡里〔四一〕,超然远览〔四二〕,何为过聆晋语〔四三〕,简在心事乎?〔四四〕”于是欣然悦服,续以大言:“苟有过,人必知之,〔四五〕我能胜仲尼哉!”元服子夏甫〔四六〕,前后征命,终不降志〔四七〕,亚作者之遗风矣〔四八〕。正甫〔四九〕亦有重名,今见沛相〔五0〕。载德五世〔五一〕,而被斯言之玷〔五二〕;恐多有宣公之论,故备记其终始。

〔一〕意林有“母”字,误衍。

〔二〕拾补云:“‘原’,御览‘京’,下同,后汉书袁闳列传注正引作‘京’。”朱筠曰:“后汉书袁闳列传注引此‘原’作‘京’。案:原字仲誉,礼记:‘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从原是也。”朱锡庚曰:“案:京、原二字,古本通用,国语:‘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京。’正作京字。”徐氏拾补识语曰:“谨案:古字通,如‘九原’为‘九京’矣。其字仲誉,原读乡原之原,誉读大夫曰誉之誉。”器案:御览见卷三六二。意林、天中记二四引亦作“京”。

〔三〕后汉书袁安传:“安子,京、敞最知名。京字仲誉,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太守。”

〔四〕“始加”,意林“时生”。

〔五〕“官”,后汉书注作“僚”。

〔六〕“会”,意林“来”。

〔七〕后汉书安纪:“永初三年春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注:“元服,谓加冠也。士冠礼曰:‘令月吉辰,加尔元服。’郑玄云:‘元,首也。’”器案:后汉书和纪:“永元三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注引东观记曰:“时太后诏袁安为宾,赐束帛乘马。”则是两朝嘉礼,安父子相继加会,则元服之为字,别有取乎此也,惜应说犹未尽耳。

〔八〕拾补曰:“凡行礼,有司奏中严,谓庄严也。后汉书注引作‘临庄’,此当避明帝讳。”器案:本书穷通篇司徒中山祝恬条:“

即严便出。”用法与此正同。后汉书吴汉列传:“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注:“严即装也,避明帝讳,故改之。”又陈纪传:“纪见祸乱方作,不复辨严,即时之郡。”注:“严读庄也。”通鉴八四注:“治严,犹治装也。”又一三四注:“严,装也,成严,谓装束已成,俟期而发也。”案李、胡说是,此文临严,当读临装,与垂出始合。汉书王嘉传:“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则临装即左传宣公二年所谓“盛服将朝”也。卢说非是。

〔九〕“出”,意林误作“老”。

〔一0〕“适”,意林作“儿”。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地花凉

    一地花凉

    公元859年,唐懿宗继位昏庸无能,期间更是农民起义不断。自安史之乱后的河朔三镇更是政权更迭不断。魏博镇此时由何氏当政,政权争夺激烈。一份镇国宝藏,一场惊天阴谋。她本红装女郎,却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从踏入魏博的那一刻起,明争暗斗,生死一念之间,一场鲜血铸就的繁华,一个枯骨磊成的盛世,如今,安在?一场场杀戮的背后,隐藏的是深情还是薄幸?当一个个真相浮出水面,是事情的终结还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在政治的漩涡中,谁又是真正的赢家?
  • 全京城都知道他是妻管严

    全京城都知道他是妻管严

    陈蕴灵穿书了,还成了最近看的宅斗小说里最恶心的反派,成了世子的小妾。放着帅气多金的世子爷不要,一门心思挑拨是非,争夺家产。陈蕴灵被蠢哭了,怎么就不能一边宅斗升级打BOSS,一边跟帅气多金的世子爷谈谈恋爱?这不香吗?
  • 末世之青颜

    末世之青颜

    她本是天界的魔族公主,却被仙族战神设计嫁他为妻,一朝亲人被灭,族人放逐,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被杀死在眼前,她愤恨而亡。再醒来时,她是凡界的一个平凡女子,恰逢末世,人性诡变,道德沦丧,强者生存,弱者倍受欺凌,她没有强大的异能,也没有吃不完的物资。没有强大的异能?没关系,咱让丧尸抓伤自主觉醒。没有逆天的空间异能?没关系,咱寻找材料炼一个储物戒指,努力修炼开启自己的小天地。末世灵气匮乏无法修炼?没关系,咱是魔族,炼体不炼气。领着弟弟打丧尸,利用末世攒人才,且看魔族公主如何在凡界混得风生水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仙界创始人

    我是仙界创始人

    愿天下苍生人人如龙愿尔等修士早日渡劫飞升仙界......不是,你们等等你们要飞哪个仙界我这里也有一个仙界仙帝正版授权的了解一下?
  • 双森叶的梦想:亡溺深海少女

    双森叶的梦想:亡溺深海少女

    “对不起.…我不需要了。没有赌气,没有报复。只是真的不想要了。”茶语叶笑着说道。却不知她眼角的那滴晶莹的泪水在眼眶打转。苏白夜淡笑,“愿你幸福。”他转身。扑面而来的清风吹干了他眼角的泪。风中有他未说完的祝福。“……在没有我的世界里。”遗失了梦想。遗失了青春。遗失了曾经最好的……你和我。我们总在无知的年华遇到了最好的我们然而我们却不自知。《双森叶的梦想:亡溺深海少女》欢迎你关注!
  • 重订西方公据

    重订西方公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逆明苍

    凤逆明苍

    她本是文武双全的天才少女,奈何天妒英才,一朝穿越成为安家空灵根废柴七小姐。等等,那能看到游荡的那些个幽魂是怎么回事???说好的废柴呢?预测能力准到你哭!!!空灵根?笑话!睁大让你看看什么叫实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奉还!!!还有那个众神陨落后的那个最强战神怎么越看越眼熟?难道是之前梦里的那个......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爷披荆斩棘去娶妻

    王爷披荆斩棘去娶妻

    她修的是成就大我放弃小我之道,为了家族,为了大我,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小我,绝情绝爱。霸道无双的他,爱上一位一心搞事业的女子,若想握住她只能折了她的翅膀,将她禁锢在怀里。于是他为了抱得美人归,以天下为棋,爱为局,搅动天下风云。两人相爱相杀,争锋对决后,两败俱伤时,他顿悟得道,懂得爱不是拥有,不是得不到便摧毁,而是放手,成全。而伤痕累累的她,也顿悟得道寻到自我。恋爱脑vs理智脑的对决,大甜小虐。“安儿,你爱我吗?”“爱到无法自拔!”“是吗?若你爱我,为何舍得伤我?为何要与我为敌,阻碍我登上九五之尊之位?”“因为你夺江山是为了毁掉杨家,折了我的翅膀,为了不受制于你,我不得不先下手为强。”“若我将江山拱手相让,你嫁我可好?”“不!若我要江山,我自己会去取?”“那我们来一场豪赌如何?”“你要赌什么?”“江山!若我赢了,你归我!”“若你输了呢?”“我归你?”“是时候做个了断了!我们之间隔着家仇国恨,于情于理是不能在一起的,但是成王败寇,若我输了,我愿赌服输,随你处置。可是若我赢了,我们就各安天涯吧!”“好!”
  • 佛说蚁喻经

    佛说蚁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