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800000169

第169章 户政六赋役三(1)

垦田均田日知录

顾炎武

后魏虽起朔漠。据有中原。然其垦田均田之制。有足为后世法者。景穆太子监国。令曰。周书言任农以耕事。贡九谷。任圃以树事。贡草木。任工以余材。贡器物。任商以市事。贡货贿。任牧以畜事。贡鸟兽。任嫔以女事。贡布帛。任衡以山事。贡其材。任虞以泽事。贡其物。乃令有司课畿内之民。使无牛者借人牛以耕种。而为之芸田以偿之。凡耕种二十二亩而芸七亩。大以是为率。使民各标姓名于田首。以知其勤惰。禁饮酒游戏者。于是垦田大增。高祖太和九年诏曰。朕承干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蓄既积。黎元永安。爰暨季叶。斯道陵替。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躯。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其制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男夫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非桑之土。夫给一亩。依法课莳榆枣。限三年种毕。不毕夺其不毕之地。于是有口分世业之制。唐时犹沿之。嗟乎。人君欲留心民事。而创百世之规。其亦运之掌上也已。****勋作本政之书。而陈同父以为必有英雄特起之君。用于一变之后。岂非知言之士哉。

明初承元末大乱之后。山东河南。多是无人之地。洪武中诏有能开垦者。即为己业。永不起科。是时方孝孺有因其旷土复古井田之议至正统中。流民聚居。诏令占籍。景泰六年。户部尚书张凤等。奏山东河南北直隶并顺天府无额田地。甲方开荒耕种。乙即告其不纳税粮。若不起科。争竞之涂。终难杜塞。今后但告争者。宜依本部所奏。减轻起科则例。每亩科米三升三合。每粮一石。科草二束。不惟永绝争竞之端。抑且少助仓禀之积。从之。户科都给事中成章等。劾凤等不守祖制。不恤民怨。帝不听。然自古无永不起科之地。国初但以招徕垦民。立法之过。反以启后日之争端而彼此告讦。投献王府勋戚及西天佛子。见实绿无怪乎经界之不正。赋役之不均也。

州县税赋日知录

顾炎武

王士性广志绎曰。天下赋税。有土地肥瘠不甚相远。而征科乃至悬绝者。当是国初草草未定画一之制。而其后相沿。不敢议耳。如真定之辖五州二十七县。苏州之辖一州七县。无论所辖即其广轮之数。真定已当苏之五。而苏州粮二百三万八千石。真定止一十万六千石。然犹南北异也。若同一北方也。河间之繁富。二州十六县。登州之贫寡。一州七县。相去殆若莛楹。而河间粮止六万一千。登州乃二十三万六千。然犹直隶山东异也。若在同省。汉中二州十四县之殷庶。视临洮二州三县之冲疲易知也。而汉中粮止三万。临洮乃四万四千。然犹各道异也。若在同道。顺庆不大于保宁。其辖二州八县均也。而顺庆粮七万五千。保宁止二万。然犹两郡异也。若在一邑。则同一西南充也。而负郭十里。田以步计。赋以田起。二十里外。则田以量不步矣。五十里外。田以约计不矣。官赋无定数。私价亦无定估。何其悬绝也。惟是太平日久。累世相传。民皆安之。以为固然。不自觉耳。夫王者制邑居民。则壤成赋。岂有大小轻重不同若此之甚哉。且以所辖州县言之。真定三十二。西安三十六。开封平阳各三十四。济南三十。成都三十一。而松江镇江太平止三县。汉阳兴化止二县。其直隶之州。则如徐州泽州之四县。郴州之五县。嘉定之六县。潼川之七县。俨然一府也。而其少者。或至无县可辖。且明初之制。多因元旧。平阳一路。共领九州岛。殆据山西之半。至洪武二年。始以泽潞辽沁四州。直隶山西行省。而今尚有五州。若蒲州。自古别为一郡。屡次建言。皆为户部所格。归德一州。向属开封。至嘉靖二十四年。始分为府。天下初定。日不暇给。沿元之非。遂至二三百年。崔铣言今之郡大者千里属邑数十为长者名数且不能悉奚望其理也宜令大郡不过四百里邑百里然则后之王者。审形势以制统辖。度辐员以界郡县。则土田以起征科。乃平天下之先务。不可以虑始之艰而废万年之利者矣。

明祖实录。洪武八年。平阳府言所属蒲解二州。距府阔远。乞以直隶山西行省为便。未许。至天启四年。巡按山西李日宣。请以二州十县。分主河中府治运城。以运使兼知府事。运同兼清军。运副兼管粮。运判兼理刑事。下户部。户部下山西。山西下河东。河东下平阳府。议之。竟寝不行。按汉河东郡二十四县后汉二十城魏正始八年分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此所谓欲制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也。且商雒之于关内。陈许之于大梁。德棣之于济南。颍亳之于凤阳。自古不相统属去府既远。更添司道。于是有一府之地。而四五其司道者。官愈多而民愈扰。职此之由矣。昔仲长统昌言。谓诸夏有十亩共桑之迫。远州有旷野不发之田。后汉酷吏传。亦言汉制宰守旷远。户口殷大。而后汉马援传。既平交址。奏言西于县。户有三万二千。远界去庭千余里。庭县庭也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许之。华阳国志邑郡太守但望。字伯门太山人见风俗通上疏言郡境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属县十四。土界遐远。令尉不能穷诘奸凶。时有贼发。督邮追案。十日乃到。贼已远逃。踪迹绝灭。其有犯罪逮捕证验。文书诘讯。从春至冬。不能究讫。绳宪未加。或遇德令。是以贼盗公行。奸宄不绝。太守行农桑。不到四县。刺史行部。不到十县。欲请分为二郡。其后遂为三巴。水经注。山阴县汉会稽郡治也。永建中。阳羡周嘉上书。以县远。赴会稽至难。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为吴。以东为会稽。此皆远县之害已见于前事者也。北齐书。赫连子悦除林虑守。世宗往晋阳。路由是郡。因问所不便。子悦答言临水武安二县。去郡遥远。山岭重迭。车步艰难。若东属魏郡。则地平路近。世宗笑曰。卿徒知民便。不觉损干。子悦答以所言因民疾苦。不敢以私润负心。嗟乎。今之牧守其能不循于私而计民之便者。吾未见其人矣。自古郡县之制。惟唐为得其中。今考地理志属县之数。京兆河南二府各二十。河中太原二府各十三。魏州十四。广州十三。镇州桂州各十一。其它虽大无过十县者。此其大小相维。多寡相等。均安之效。不可见于前事乎。后代之王。犹可取而镜也。但其中一二县之郡。亦有可并。宪宗元和元年。割属东川六州。制曰。分疆设都。资其理。形束壤制。亦在稍均。将惩难以销萌。在立防而不紊。故贾生之议。以楚益梁。宋氏之规。割荆为郢。酌于前事。宜有变通。此虽一时之言。亦经邦制郡之长策也。

地亩日知录

顾炎武

古先王之治地也。无弃地而亦不尽地。田间之涂九轨。有余道矣。遗山泽之分。秋水多得有所休息。有余水矣。是以功易立而难坏。年计不足。而世计有余。后之人一以急迫之心为之。商鞅决裂阡陌。而中原之疆理荡然。宋政和以后。围湖占江。而东南之水利亦塞。宋史刘韐传鉴湖为民侵耕官田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 文献通考玗田湖田多起于政和以来其在浙间者隶应奉局其在江东者蔡京秦桧相继得之大概今之田昔之湖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垦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于是十年之中。荒恒六七。而较其所得。反不及于前人。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夫欲行井地之法。则必自此二言始矣。

古帝王之于权量。其于天下。则五岁巡狩而一正之。虞书同律度量衡是也。其于国中。则每岁而再正之。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是也。洪武初命三日一次较勘斛斗秤尺故关石和钧。大禹以之兴夏。谨权量。审法度。而武王以之造周。今北方之量。乡异而邑不同。至有以五斗为一斗者。一哄之市。两斗行。至其土地。有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者。有以三百六十步为亩者。有以七百二十步为亩者。大名府志有以一千二百步为一亩者其步弓有以五尺为步。有以六尺七尺八尺为步。此之谓工不信度者也。夫法不一****巧生。有王者起。司权量而正经界。其先务矣。后汉书。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下狱死。而隋书赵煚为冀州刺史。为铜斗铁尺。置之于肆。百姓便之。上闻令颁之天下。以为常法。傥亦可行于今日者乎。以近郭为上地。远之为中地下地。盖自金元之末。城邑邱墟。人民稀少。先耕者近郭。近郭。洪武之册田也。后垦者远郊。远郊。继代之新科也。故重轻殊也。

广平府志曰。地有大小之分者。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自古以来。未之有改也。由国初有奉旨开垦。永不起科者。有因洿下薄而无粮者。今一概量出作数。是以元额地少。而丈出之地反多。有司恐亩数增多。取骇于上。而贻害于民。乃以大亩该小亩。取合元额之数。自是上行造报。则用大地以投黄册。下行征派。则用小亩以取均平。是以各县大地。有以小地一亩八分折一亩。递增之至八亩以上折一亩。既因其地之高下而为之差等。又皆合一县之丈地。投一县之元额。以敷一县之粮科。而赋役由之以出。此后人一时之权宜尔。考之他郡。如河南八府。而怀庆地独小。粮独重。开封三十四州县。而杞地独小。粮独重。盖由元末未甚残破。故独重于他郡邑。天下初定。日不暇给。度田之令。均丈之法。有所不及详。解缙大庖西封事言土田之高下不均而起科之轻重无别或膏腴而税反轻瘠卤而税反重是则洪武之时即已如此而中原之地。弥望荆榛。亦无从按亩而图之也。唐陆贽有言。创制之始。不务齐平。供应有烦简之殊。牧守有能否之异。所在徭赋。轻重相悬。所遣使臣。意见各异。计奏一定。有加无除。此则致敝之端。古今一辙。而井地不均。赋税不平。固三百年于此矣。故东昌府志言二州十五县。步尺参差。大小亩规画不一。人得以意长短广狭其间。而大名府志谓田赋必均而后可久。除沙茅之地别籍外。请檄诸州县长吏。画一而度之。以钞准尺。以尺准步。以步准亩。以亩准赋。仿江南鱼鳞册式而编次之。旧所籍不齐之额。悉罢去。而括其见存者。均摊于诸州县之间。一切粮税马草驿传均徭里甲之类。率例视之以差数百里之间。风土人。同条共贯矣。则知均丈之议。前人已尝着之。而今可通于天下者也。

宋史言宋时田制不立。甽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王洙传洙言天下田税不均请用郭谘孙琳千步开方法颁州县以均其税又言宣和中。李彦置局汝州。凡民间美田。使他人投牒告陈。指为天荒。鲁山阖县。尽括为公田。焚民故券。使田主输租。诉者辄加威刑。公田既无二税。转运使亦不为奏除。悉均诸他州。宦者传是则经界之不正。赋税之不均。有自宋已然者。又不独金元之季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新娘不情愿

    新娘不情愿

    上官彻,跨国集团“恒宇”的现任总裁;有着令人羡慕的出身,要不出名还真有那么点难!人称商场“枭雄”的他,一向视女人为无物;女人之余他,是麻烦,是阻碍,是牵绊;因此,他从不让女人占据他心里的位置。可是,凌紫幽这个女人的出现却打破了他的惯例,那个女人,论冷漠不输他,谈温柔,好吧!她不是不温柔,只是她的温柔从来都吝啬于给他!明明就是不可爱的个性,可偏偏就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不想承认自己在乎她!可是,该死的!为什么看到她流泪他的心会闷痛的揪紧;不见她,又控制不住想见她的欲望!该死的!该死的!他绝不会承认……
  • 月初尽霓裳

    月初尽霓裳

    “王爷,公主殿下又去锦衣卫那了。”“由她去吧。”“王爷,公主殿下又在回春楼办案去了。”“办个案而已,苏侍卫也在,不会出风险。”“王爷,听说公主殿下在朝堂上拒绝今年成亲,您……”刚刚从皇宫回来的某男,本就生气极了,听到这个更气,直接去了公主府抓着陆若熙。“你为什么不嫁我?”男人委屈的看着女孩,陆若熙为难极了,她精心准备的表白大礼没准备,怎么可能答应?男人见她没说话,以为她悔婚了,生气的离开了。直到那天宴会,陆若熙喝醉,把墨君榤留在了公主府。【双洁1vs1高甜?沙雕(微虐)】
  • 千秋王剑

    千秋王剑

    架空世界,千变万化的生活第一本我想着写短篇的,设计完发现得写不少字。
  • 自然维度

    自然维度

    我叫樊星,一樊的一,星星的星,呃!错了,是一樊的樊
  • 重生之无敌二次元系统

    重生之无敌二次元系统

    震惊,宅男魏然竟然在半夜玩游戏猝死,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虽然猝死,但是他又重生了,更过分的是这厮竟然还带个游戏系统重生的。虽然这个系统不怎么靠谱,但是,有一说一,这个系统还是很BT的。什么?你说你一拳可以打碎一块砖,不好意思,史蒂夫的麒麟臂了解一下。从此魏然走上了一条装逼的不归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最喜爱的逆境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逆境故事

    本书收录了大量关于逆境成长的故事,讲述了面对困境,每个人的态度和选择。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启发青少年心智,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避免走弯路。本书旨在指导青少年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要勇敢向前。
  • 无限之卡牌帝王

    无限之卡牌帝王

    一次意外,使得本应死亡的白夜离奇复活,并且加入了混沌阵营无序,成为了一名无序者。而就从那一刻开始,无序和秩序两大阵营相互对持的局面,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恶徒,你的手下已经被我们清理干净,乖乖束手就擒,接受秩序法庭的审判。”赤犬看着坐在空中王座上的白夜说到。“想看看我手中的王牌吗?那就用你们的性命作为交换吧!”白夜给予了回答。一张卡牌在白夜的指间不断穿梭,随后被白夜轻轻抛出……《无限之卡牌帝王》书友群已创建,号码:647424501欢迎各位读者加入。
  • 女尊重生之醉流年

    女尊重生之醉流年

    置之死地,方可后生。重活一世,异彩纷呈。
  • 雪飘月舞

    雪飘月舞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的诗歌、散文,供大家品鉴欣赏,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短评供大家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