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800000207

第207章 户政十三农政下(2)

井利说

王心敬

或问丰川氏曰。水利为救旱第一义。然如旱日之久。则江且落。河且竭。渊泉亦且微而涸。将取水之路。不且穷乎。水路穷。而生民之旱饥。将何济欤。丰川氏曰。不然。不见吾夫子系易之辞有曰。井养而不穷耶。则如掘井一法。正可通于江河渊泉之穷。而实补于天道雨泽之缺。吾生陕西。未能遍行天下。而如河南湖广江南北。则足迹尝及之。山西顺天山东。则尝闻之。大约北省难井之地。惟豫省之西南境。地势高亢者。井灌多难。至山东直隶。则可井者且当不止一半。特以地广民稀。小民但恃天为生。畏于劳苦。而历来当事。亦畏于草昧经营。故荒岁率听诸天。坐待流离死亡耳。惟山西****稠地狭。为生艰难。其人习于俭勤。故井利甲于诸省。然亦罕遇召父杜母为监司。故井处终不及旷土之多。至如吾陕之西安凤翔二府。则西安渭水以南诸邑。十五六皆可井。而民习于惰。少知其利。独富平蒲城二邑。井利颇盛。如流渠米原等乡。有掘泉深至六丈外。以资汲灌者。甚或用砖包砌。工费三四十金。用辘轳四架而灌者。故每值旱荒时。二邑流离死亡者独少。凤翔九属。水利可资处。又多于西安。而弃置未讲者。亦且视西安为多。夫天道六十年必有一大水旱。三十年必有数小水旱。即十年中。旱歉亦必一二值。惟地下之水泉终无竭理。若按可井之地立掘井之法。则实利可及于百世。今计其规制之详。则首在视村堡人丁多寡之数。次视地势高下浅深之宜。又次计成井取水难易省费之详。又次必先事豫备。不至缓时以失事。机而紧要则在乡约。村村得人。而大纲纽则在太守贤明。实心实力。严饬州县。信赏必罚。丝亳不以假借也。何以言首视村堡人丁多寡之数也。凡乏河泉之乡。而欲兴井利。必计丁成井。大约男女五口。必须一圆井。灌地五亩。十口则须二圆井。灌地十亩。若人丁二十口外。得一水车方井。用水车取水。然后可充一岁之养。而无窘急之忧。井若不称人数。即所产不敷人用。虽欲不流离死亡。宁可得乎。此所谓必视人口之多寡以成井也。何以必视高下浅深之宜也。地势高。则为井深而成井难。地势下。则为井浅而成井易。然又有虽高而不带沙石。成井反易。地下而多有沙石。成井反难者。故地势所宜次辨也。何以又须细计地之成井难易。取水省费之详也。成井难者其费重。成井易者其费省。取水难者其费重。取水易者其费轻。费省。则可按其地而量助以官谷。费重。则可称其费而多借以仓粮。乡约系本地之人。必知村中人家之贫富。砌匠系久作之人。必悉其工料之情实。但得乡约井匠。计估不爽。官吏勤查而细酌之。然后价少而事举。无意外之隐奸耳。故成井与取水之难易宜次计也。何以又言必先事预备也。凡近河近泉近泽。一二里间。水可引到之处。则襄江水车制可用。至如井深二丈以上。则山陕汲井之车。无不可用。但井须砖石包砌。工费颇多。不豫为之计。使一切井工器具。豫成于春间。倘如夏后骤旱。田苗资水。将何及乎。惟砖料先备。则临时一井。数日可完。虽水面降落。泉不易竭矣。故曰必先事豫备也。何以言要紧在乡约得人。而尤在太守饬州县信赏必罚也。乡约不得人。官吏岂能一一亲视。虽上司悉心筹划。而承行尽属具文。且即乡约得人。下不尊服。动辄掣肘。亦岂能成就此一大事乎。然非太守刻意巡察。州县畏法。奚得一郡举无废事。不致玩愒苟且乎。故曰在乡约得人。而尤在太守尽心也。

至如细计工程。办物料。筹费用。察举废。别勤惰而定赏罚。尤须切情合宜。无令大工之中沮。功罪之卒淆。则又成事之资藉。奏绩之机缄尔。吾又细计其详。凡为井之地。大约四五丈以前。可以得水之地皆可井。然用辘轳则易。而用水车则难。水车之井。浅深须在三丈上下。且即地中不带沙石。而亦必须用砖包砌。统计工程。井浅非七八金不办。井深非十金以上不办。而此一水车。亦非十金不办。然既成之后。则深井亦可灌二十余亩。浅井且可灌三四十亩。但使粪灌及时。耘耔工勤。即此一井。岁中所获。竟可百石。少亦七八十石。夫费二三十金。而荒年收百石。所值孰多。诚使相地度力。或地段宽长。丁口多。一家而开两三井。又如地段窄短。人丁寡少。或数家而共为一大井。此则用水车之井。虽难而不可忽也。至于小井。则不须砖砌。即工匠不过数钱。器具不过一金可办。若地中带沙。须砖砌者。一切工费。亦止在三五金外。然一井可及五亩。但得工勤。岁可得十四五石谷。更加精勤。二十四五石可得也。夫费三五金。而于荒年收谷十四五石。甚至二十余石。所值孰多。且即八口之家。便可度生而有余。是则用辘轳之井。尤不可忽也。又如居近南山之乡。井可用石代砖者。则一乡通力载取。至其所用之档木井架水车辘轳等木。则乡中寺观之木。可借用者借之。富家之所蓄。与或其地之所产。则乡约评价。或借官谷立偿。或乡约作保。亦偿以秋后之谷。此亦乡之善人所乐为也。太守先差的当人员。稽察各乡之举废。仍时乘马巡行属邑。务必一周再周。且即携带酒肴。凡勤而如法者。立加赏劝。惰者立加责惩。其待乡约。亦必一体加以荣辱。而如州县官之宜奖宜戒。更必毫不得假焉。总之要一郡之内。村村大小之井。相间而成。户户备旱之具。无有不豫。凡工费不足者。皆乡约通融酌剂。或禀官借谷。或保借于村中。即于秋成责其计谷之价。用加二之息。一一尽还。而此外如地高难井石田绝水之乡。与夫寡妇孤儿。单丁独户。僧尼流客。师巫乐工。或有人而无田。或有田而无丁。或有田有人。而无食用之资。皆须乡约悉心计处。禀官施行。不使一人一家。不同其利。岂非王政之大者哉。

乾隆二年。陕西巡抚臣崔纪。言陕西平原八百余里。农作率皆待泽于天。旱即束手无策。窃思凿井灌田一法。实可补雨泽之缺。臣籍居蒲州。习见其利。思为广行。除延安榆林二府。邠鄜绥德三州。所属地高土厚。不能凿井外。西安同州凤翔汉中四府。并渭南九州岛县。地势低下。或一二丈。或三四丈。即可得水。渭北二十里州县。地势高仰。亦不过四五丈六七丈得水。但有力家可劝谕开凿。贫民实难勉强。垦将地丁耗羡银两。借给贫民。资凿井费。分三年完缴。再凿井耕田。民力况瘁。与河泉自然水利者不同。请免以水田升科。得旨允行。又疏言陕省水利。莫如龙洞渠。在秦为郑渠。汉为白渠。宋迄元明。或名丰利。或名王御史新渠。或名广惠。或名通济。上承泾水。中受诸泉。利赖甚溥。自雍正五年。督臣岳锺琪动帑兴修。经阳醴泉三原高林四县。咸资灌溉。奈未定岁修之法。又因泾涨入渠。泥沙涨阏。诸泉从渠岸泛出。石罅渗漏。经前抚臣硕色咨部修浚。但现在龙洞泉。北入泾。不南入渠。其筛珠琼珠以下诸泉。虽南流。奈渠身渗漏。亦多入泾。若不将龙洞及诸渠。泥沙淘尽。不但不能引泾。即龙洞泉亦不下达。最要莫若于龙洞内。筑石坝以纳泉。不使入泾。龙洞南岸石堤。应加高以防浊水溢塞。又水磨桥大王桥上下各泉。亦应于泉旁筑坝。收入渠内。请设水夫三十名。供启闭版之役。俱允行。明年三月。以纪于陕西水利办理未善。改湖南巡抚。十五年陕西巡抚陈宏谋。言关中之地。平原土厚。虽有河道。岸高难引。凿井灌田。实为救旱良法。臣谕属劝导。凡以己资开井者。地方官明奖励。无力者。给社谷常平谷作工本。报闻。

通查井泉檄

陈宏谋

耕田凿井。农功并重。井养不穷。着之于经。陕西地方。平原高阜。河渠无多。闲有河道。岸高河低。难资汲灌。偶尔缺雨。便受旱灾。乾隆二年。崔前院曾通行开井。西同凤汉四府。干邠商兴四州。共册报开成井三万二千九百余眼。开而未成。填塞者。数亦约相同。其中有民自出资开凿者。有借官工本开凿。分年缴还者。祇因当时各属奉行未善。或操之太急。不论地土高下。或勉强开凿。有明知开亦无益而粉饰相欺者。后因一二处之不可开。遂尔动色相戒。咸谓陕省开井无益。殊非持平之论。本都院前次莅陕。见鄠县王丰川先生所著井利说。其为明切。悉心体访。井利可兴。凡一望青。户繁盛者。皆属有井之地。崔院任内所开之井。年来巳受其利。曾行令各属。巡历乡村。劝民开井甚多。去冬今春。雨雪稀少。夏禾受旱。令各属分别开报。惟旧有井泉之地。夏收皆厚。无井之地。收成皆薄。即小民有临时掘井灌溉者。亦尚免于受旱。则有井无井利害较然。凿凿不爽。此外可以开井而未开之地亦正不少。正在通行檄查。据咸阳臧令禀称今年现开井七百一十眼。灌溉大得其利。华州华阴亦然。大概渭河以南开井皆易。渭河以北高原山坡不能开井。其余平地开井稍难。然穿至数丈。未有不及泉者。除延榆绥鄜四属。难议开凿外。其余各府州。难易不同。必须将新井旧井多寡如何。井泉深浅若何。通查明白。方可相机劝导。分别筹办。仰司官吏。即便转行西同凤汉干邠商兴等属。除民间住房汲饮之井。毋庸查开外。其灌溉田亩桑园之井。查照折式。开明送阅。其未开井之处。泉水深浅如何。开井难易若何。内有实不可开之处。亦即声明。如开一井。约需费若干。逐一声明。径报本都院查考。以凭酌夺。止须传令乡保。将本处之井。开一草单。约略新旧深浅数目。该州县汇折送。事期简易。不得苛细驳查。亦不必出差往查。致未开井而先有一番纷扰也。覆到之日。如何渐次举行。本都院自有筹酌。该州县不得揣摩。随口混覆。亦不得惧累。故作阻难也。

开港议

张海珊

昔我夫子之称禹曰。尽力沟洫。尝怪其不及疏瀹决排之功。而止在沟洫之细。岂非以疏瀹决排。所以去水之害。而沟洫者。所以收水之利。于以成则壤而粒生民。功于是为大乎。考之周礼。遂人治野。有遂有沟有洫有浍有川。而合于匠人之制。则所谓浍者。必广二寻。深二仞。下而至于为洫为沟为遂。其广与深皆杀之以两。然必相地阞。顺理势。有盘折参伍之制。有句矩之法。必极其高与深而后已。而沟之行三十者。其广又倍焉。遂也沟洫也浍也川也。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而又有潴以畜之。有防以止之。天时之旱涝。地形之高下。而为之蓄泄焉。沟洫之制。所以辅井田以并行。井田可废而沟洫之制必不可废。东南泽国。而吴江震泽两邑。又居其下流。水之为害甚大。而为利亦溥。圩田之美闻天下。其在三江左右。互相游衍。而逶迤入海者。则有若泾若浦。其分承诸处之水而散潴者。则有若湖若荡若漾。其承苕囗水而分疏以入太湖者。则有若渎若溇若港。或十里。或五里。或纵或袤。随流随潴。而其支流曲折又有所谓横港者。各径其圩之东与西。而与田相入于以时水旱资灌溉。倘亦古沟洫之遗意乎。岁月浸久。湖流淤浊。随水以上。水去而泥存。农人之侵占半之。围岸之塌落又半之。而溇与港仅存其迹。或略通细流。春水时至。则无地以潴。随漫入田。一遇赤旱。则港底龟坼。车戽无所。人但见水之为害。而不能用其利。岂不惜哉。呜呼。古所谓遂人稻人之职。既不能复。官府又不暇以此等为事。而缙绅士夫。又日事锥刀。朘小民之生。以高赀相雄。百事废堕。道涂不修。桥梁不举。溇港塞而圩田之利亦废。以古神圣之所尽力者。而目以为琐。笑以为迂。天下事大抵如是已。作开溇港议。而以应行事宜附于后。

同类推荐
  • 诗家鼎脔

    诗家鼎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an Versus the State

    The Man Versus the Sta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悟玄篇

    悟玄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嘉义管内采访册

    嘉义管内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颐养补益门

    颐养补益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齐仙途

    齐仙途

    一场精心策划的设计,墨辰成了出轨小姨子的人渣赘婿。遭受打击的墨辰在师傅的点拨下醒悟,抛下了原本逆来顺受的家庭妇男形象。墨辰,乃是隐世修仙门派——齐仙阁的十大真传弟子之一!改变了心态的墨辰不再隐藏实力,将那些陷害过他、侮辱过他的人尽数送入深渊。齐仙阁,分九门。武、帝、医、相、艺、厨,商,盗,匠。以凡入道,合道,然后齐仙。凡人路,齐仙途。
  • 永恒的复仇时间

    永恒的复仇时间

    前世背叛,离别,挑拨,这一世强势重生完虐渣男渣女,“我要你们以血偿还”
  • 稀有元素

    稀有元素

    当代都市青年的爱情故事和奇幻遭遇。以艺术家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引出人生百味的故事。
  • 重走取经路

    重走取经路

    亲爱的读者们,这本书暂停中,因为我还在修改,所以只有前五章能看……你们只要看前五章就好啦,后面的我会慢慢修改的(微笑)
  • 废材逆天凤倾天下

    废材逆天凤倾天下

    重生异世,身怀异宝,契约神兽;丹药在手,犹如糖豆;谁说废材,全系天才!有人来找茬?打回去便是! 你说你的毒术很高?不好意思,在我面前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 你阶数比我高,又很不好意思,我能越阶挑战! 区区两系就很得意?抱歉,我是全系! 有人说我清冷,拒人之千里,我只能说,那只是看人而已。 有人说,我狠辣歹毒,我只能说,只要你不作死…
  • 鬼手狂妃

    鬼手狂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月如霜。却被整个杀手界的人追杀。一朝穿越成了月家的废柴小姐不能修炼灵力。不能修炼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就在她认为她会平静的过完这一世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她人生中所有的轨迹。
  • 穿越之两朝生死伴长情

    穿越之两朝生死伴长情

    一场轰轰烈烈的谋杀行动,一场改变历史的惊天行为,一场空前绝后的穿越大片!女主陆倚阑穿越后得到男主墨钰轩的青睐,与男主嘻笑打闹,最后改变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女主又回到唐朝,他们的故事又将重新开始。“你们古人都不知羞吗?”“古人我不知道,但我怕羞。”“怕羞你拉我干什么?”“还不是怕你丢了。”“……”“我光明正大地抱,你光明正大的享受,怕什么?”“……你总有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小魔女总裁大人唱征服

    腹黑小魔女总裁大人唱征服

    “帝凌殇我告诉你,不要再靠近我”慕七七推开身边众人皆知的集团总裁。“你不是挺喜欢的吗!”帝凌殇从后面抱住她。“是我以前喜欢,但我现在才发现你是多么的不要脸,还有狡诈。”慕七七一脸嫌弃又生气的表情看他。“我狡诈??怪我?谁让你一箱糖也能把你骗走!”“我……”慕七七竟无言以对。“乖,好好做帝总的宝贝,让你成为众人羡慕的总裁夫人”
  • 勿仙

    勿仙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得不到、放不下。平凡之人经历不凡之事,芸芸众生,光怪陆离,顺遇而安,也为大道。众人皆以为仙,趋之若鹜,独我不然。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因果轮回,处之坦然。相士言:“此子之命,算不准,断不得,一切随心,十方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