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800000383

第383章 礼政十六正俗下(5)

曰。是皆然矣。抑犹有可疑者。左氏之纪人事。所以耸善抑恶以诏后世也。而有不信者焉。有不平者焉。其类有百。请约言之。郑息有违言。息伐郑而败。左氏以其犯五不韪而伐人。知其将亡。郑请成于陈。陈桓公不许。左氏谓其长恶不悛。按郑庄公之在位。四构怨。无岁无兵。取周禾麦。射王中肩。寘母城。誓不复见。人道尽矣。而为周孟侯。以没元身。陈息一眚。而亟称其恶。其可疑者一也。楚武王将斋而心荡。邓曼知其禄尽。莫敖举趾高。伯比知其必败。按商臣弒父与君。享国十二年。灭江及六蓼。服陈郑宋。身获考终。子有令德。潘崇教人之子使为大逆。奄有太子之室为太师。掌环列之尹。伐麇袭舒。屡主兵事。有及党。为国世臣。比于武王莫敖。其咎孰多。其征安在。其可疑二也。有神降于莘。虢公享神。神赐之土田。内史过史嚚知其将亡。虢公败戎于渭汭桑田。舟之侨卜偃知其将亡。按虢为卿士。于周为睦。子颓之乱。勋在王室。不幸晋方荐食。不祀忽诸。而四子备举其亡征。且周之东迁。拜戎不暇。渭汭桑田之役。岩不亦敌王所忾。以张中国之威。而以为召殃斯过矣。晋献上烝诸母。尽灭桓庄之族。以妾为妻。逐公子。而杀其世子。虢多凉德。岂其若是。而日辟百里。晋是以大。其可疑三也。公孙归父言鲁乐。晏桓子知其将亡。按归父欲去三桓以张公室。与公谋而聘于晋。欲以晋人去之。其忠盛矣。不幸宣公即世。其事不成。行父假于公义。以敌私怨。遂逐子家。由是公室四分。昭哀失国。斯可谓国之不幸。而远之怀鲁蔽其。且意如内攘国政。外结齐晋之臣。同恶相济。贼杀不辜。有君不事。使之野死。又废其子。其为谋人不已多乎。而及身无咎。后嗣蒙业。其可疑四也。凡若此者是有故焉。天道福善而祸淫。祸福之至。必有其几。君子见微知着。明征其辞。其后或远或近。其应也如响。作史者比事而书之策。侍于其君则诵之。有问焉则以告之。其善而适福足以劝焉。淫而适祸足以戒焉。此史之职也。故国语史献书。又临事有瞽史之道。又楚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君。使无忘先王之业。礼运王前巫而后史。保傅传。瞽史诵诗。又博闻强记接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常立于后。是史佚也。其见于左氏春秋者曰。君举必书。曰史为书。曰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及夫国中失之事咸问之史。是其事也。意主于戒劝。不专于记述。其所载之事。时有异闻。意有所偏重。所谓言岂一端。各有所当者此也。其有善而无福。淫而无祸。虽有先事之言。不足以戒劝。则遂削而不书。其事不可没则载之。其故不可知则不复为之辞。故史之于祸福。举其已验者也。其在上知。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其于戒劝无所用之。则祸福虽无验焉可也。其在下愚。不可教诲。不知话言。其于戒劝亦无所用之。则祸福虽无验焉可也。天下之上知下愚少而中人多。故先王设之史。使鉴于前世之善淫祸福。以知戒劝者为中人也。苟为中人。则举其已验者可也。此史之职也。虽然。史之戒劝。犹有二焉。蔡侯般弒其君。岁在豕韦。苌宏知其弗过此。于是楚灵王诱之于申。伏甲而杀之。此明着其祸以为戒者也。商臣以宫甲围成王。王缢。此直书其事以为戒者也。祸之有无。史之所不得为者也。书法无隐。史之所得为者也。君子亦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此史之职也。百世之上时异事殊。故曰古之人与其不可传者死矣。所贵乎心知其意也。明乎此。则左氏春秋之疑于是乎释。

原纬

全祖望

偶读竹垞说纬嫌于其颠末尚未尽因更为考索以疏证之其见于竹垞所述者不复具焉

纬书之说。吾党所羞称。然除灾祥怪诞之外。不无可采。如律历之积分。典礼之遗文。旁罗博综。其言有物。但使择焉而精。未尝不有资经术也。按隋书经籍志。汉世纬书大行。言五经者皆为其学。惟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故因鲁恭王河闲献王所得古文。参而考之。以成其义。然则谶候流传。直出诸经师笺故之前。后世以为始于东京者。尚考之不详也。铜符金匮。萌于周秦之世。王泽既衰。伪言日起。但百家杂流。不过自名为子。而纬则窃附于经。是以儒者不免为所惑。以圣人春秋之笔削。重以子夏之谨守也。而再传之公羊。遂有善谶之名。然则其渊源不亦远乎哉。是故。秦有公孙枝之册。而兆西戎之霸。赵有董安于之册。而兆孟姚之亡。陈宝之祀野鸡。苌宏之射狸首。或识三户之复楚。或征二世之亡秦。夫孰非图箓之微言也。且夫天垂象。见吉凶。是不易之理也。五行之运。如环无端。是自然之运也。为纬者未尝不窃是意以炫饰其间。岂知其惑世而诬民。一至此哉。吾观西汉大儒。虽以董仲舒刘向。尚不免于灾祥之说。则隋志所云。果为不诬。又未尝不叹儒者之不善读纬。而反以其所学陷溺其中也。若郑康成于纬。或称为传。或称为说。正义以为汉时禁纬。故特讳之。则未必然。隋志。汉时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安在其禁之也。观康成答张逸曰。当为注时。在文网中。嫌引秘书。故隐其名。然则康成因已党锢之故。有所忌而不言耳。非汉世禁纬之明文也。独隋炀帝焚纬书。而唐初诸公。如孔颖达李善辈。皆淹通贯穿。则其在民间者。亦未能尽毁也。经学既昌。彼妄诞者将何所用之哉。

伎术

陆耀

九流百家。悖道者多。合理者少。至于阴阳伎术。尤尽出于私意。而非天理之本然。故其失可以立破。而非难见也。京房之易传。以五星配六十四卦。凡十三周而余一星。从镇星起至岁星止。而首尾之交。竟删去荧惑一星。郭璞之葬经。以二十八宿配六十甲子。凡两周之后。复出角亢氐房四星。历十五周四百二十日七甲子。而后复始。不知星度各有多少。东井三十三度三十分。觜觿仅止五分。今以东井占一日。觜觿亦占一日。其可乎。占卜家以勾陈腾蛇青龙白虎朱雀元武配六爻。而谓虫三百六十。腾蛇为长。星象三百六十。勾陈为长。不知大戴记称毛虫之精曰麟。羽虫之精曰凰。介虫之精曰龟。鳞虫之精曰龙。虫之精曰圣人。家语亦谓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今以腾蛇当之。可乎。夫龟蛇皆北方之兽也。嫌其不与三方相同。而移之中央。然则元冥之神。曰修曰熙。将亦裁减其一。而移之中央耶。选择家谓正五九月。不宜上官移徙。此本佛书。言帝释以正五九月。察南赡部洲。唐人奉佛。因不行刑。谓之断屠月。此何损于上官移徙耶。且佛氏之说。亦何可信。彼谓大地有四大部洲。故阅四月而巡察一周。南赡部洲则常在正五九月也。然遇有闰之年。不知此闰月中。帝释当在何处乎。甲家谓九宫贵神司水旱。即今所传三白图法也。因而又有月忌之日。以一二三四五数之。五值中宫。诸事皆忌。数至十四二十三皆值中宫。故每月有三忌日。再数至二十七日。三周已尽。尚余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不知此三日中。贵神又在何处乎。演禽家以七政配二十八禽。不知寅虎卯兔之类。皆属强名。即如寅宫自尾十度起。至斗十度止。尾宿本十九度。今自十度起。凡属尾宿止十度。中间历箕宿十度。又历斗宿十度。而后满于一宫。箕为豹。斗为獬。则不得专以寅宫为虎矣。又东方七宿皆属木。南方七宿皆属火。西方七宿皆属金。北方七宿皆属水。今则角为木。亢为金。氐为土。房为日。心为月。尾为火。箕为水。然则东方不得为木耶。又蛟龙本是一类。何以蛟为木。而龙则金。虎豹亦为一类。何以虎为火。而豹则水。还而叩之。亦自谓本属强名也。既是强名。则角之一宿。非木非蛟。亢之一宿。非金非龙。安得谓庚金之命。逢亢必逢角。亢之辰。舟行不吉乎。如此之类。更仆难终。原其所以为此纷纷。总由缓于自修而急于天幸。不教人以躬行实践自求多福。而惟诱之以造化阴阳鬼神星象年月甲子之属。其实皆如系风捕影。无一可据。而圣贤相传。知天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学不讲。呜呼。此岂非士大夫之过与。

驳阴阳家言

冯景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君子惟尽人之道。而天不能违。故精数不若明理。尝观汉艺文志。阴阳家者流。出羲和之官。钦若昊天。敬授人时。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及其流失。自建武以后。图谶之说兴。而占验风角之术。往往禨祥巧中。于是益惑于人心而不可移。然吾博观往。亦略备矣。知其书可焚。而其术可废也。今世尤惑者卜葬一事。若以穷达寿夭。皆此所致。遂有久淹亲柩不葬者。有既葬失利而改卜者。有谋人宅兆。而迁就马鬣者。呜呼。藉骨之朽以荫家之肥。可为不仁不知矣。其亦考诸礼乎。古者天子诸侯大夫士葬。皆有月数。是古人不择年月也。春秋九月丁巳。鲁葬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是不择日也。郑葬简公。司墓之室当路。毁之则朝而窆。不毁则日中而窆。子产不毁。是不择时也。古之葬者。皆于国都之北。兆域有常处。是不择地也。吕才之。诚为笃论。世有明理君子。其孰能违之。元陵之葬。德宗见辒辌车不当驰道。问其故。对曰。陛下本命在午。不敢冲。上哭曰。安有枉灵驾而谋身利乎。命改辕直午而行。其后宣政殿廊坏。将作。奏十月魁冈未可修。上曰。但不妨公害人。则吉矣。安问时日。即命修之。夫德宗情多猜忌。而所见之达如是。亦不闻其违阴阳以致咎也。且汉明帝以反支日受章奏。而天下称其贤。宋武帝以四废日拜领南蛮校尉。而天下称其达。唐太宗以辰日哭张公谨。而天下称其仁。李愬以往亡日攻吴房。而后世称其智。此无他。惟理之从而不拘于数。能尽人道而已矣。故曰。君子道其常。

选择正宗序

姚鼐

天下术家之言。必首以太岁为重。余术。皆由太岁而生者也。有问于余者曰。古太岁之法。因于岁星。岁星居所次辰。则太岁居辰之所。合星与太岁顺逆行异。而合辰无贷。岁星岁一辰而微速。久则过辰。故有龙度天门之法。则太岁应之。百四十四年而超辰焉。自汉后太岁失超辰法。是岁星太岁所居。辰不与合也。而术者以推吉凶。犹能验乎。余曰。验也。夫吉凶生乎气。气生乎神。神生乎人心。夫太岁。非有形也。为天之君神。夫人心所向者则君也。今天下九州岛人人心所执为太岁在是辰者。则太岁在是辰矣。人心之所不超。则亦神之所不超。故以验吉凶可也。虽然。又有道焉。天之道。神而不可尽测。其气时而至。时而不至。今夫盛暑南向。宜受气热矣。而累日北风淅淅而凉者有之。隆冬北向。宜受气寒矣。而累日南风煦煦以温者有之。故天气时而不至。虽以古测太岁之术甚密。而吉凶不必验也。其气时而至。虽以今测太岁术甚疏。而吉凶未尝不验也。君子知其不可拘。干禄不回。不失吾理。而于术家之言。亦不必故违其大忌而已。吾乡章淮树观察。多术艺。兼通形家日者之言。究心为一书。曰选择正宗。以视余。俾为之序。余不能尽通其说。而推淮树著书之心。欲以为人利而祛其害。其志甚美。乃以余夙所持论。书以为之序云。

送董君序

姜宸英

京师者。士大夫之所集。而名利之场。四方宦游者。挟卷册。操技艺。皆聚而角材于其中。得则声价骤起。不得则匍匐归耳。董君者以星学自西浙来游诸搢绅间。言某某当贵贱。某当迁。迁某官。以某月某日。某当罢。或受谴责。率刻期取验。其近者以旦夕。远者或数年。保抱婴孩。或不啻数十年后。则执其近者。以取验于其远者。亦若责左券可待。故诸贵人争传客之。不数月。挈千金归。其术业精。取偿博。享之无愧也。人曰董君佳士。宁屑屑为此。无亦借是以翫弄公卿。嘲笑豪杰。如东方生者耶。然以君之道观之。则京师士大夫之风尚可知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元素天神

    元素天神

    一个魔法与元素横行的世界,一个无元素的少年,一个有关于元素圣子的传说,一个人从懵懂到执掌天道的故事。这故事它不可歌,也不可泣,有的,只是一代天神漫长人生路中的每一个过程....(喜欢西方魔幻的朋友可以看看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魔法世界!)
  • 古顼琴

    古顼琴

    她是21世纪韩流歌手,却被她的前世渡了魂魄,穿越到古时。前世她是守护人间的女尊,这世她只为他翩翩而来,为了前世她未圆的心结,这次她是他的徒弟,世人反对,仙人唾骂,那又如何,只为他来
  • 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真谛

    本作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对人生的真谛,感悟人生美好
  • 落红绯扉入世浓

    落红绯扉入世浓

    师从墨世音冢的扉香苑是墨迁歌的首席大弟子,却为救爱人偷取墨殇花曲谱,修炼至走火入魔,妄图杀尽天下人。最终在添碌仙山被自己的爱人穆柳亲手杀死。世人只知扉香苑罪有应得,死在最爱之人手上,却不知扉香苑早已生下一女,又岂知扉香苑之女落双霜与穆柳义子萧离墓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应急方案手册

    应急方案手册

    一个现代青年在偶然间发现修士文明,隐藏的地球文明也渐渐浮现在他的眼中。父母双双遇害,他决心报仇。但自己势单力薄,很快便被仇家抓住。仇家将他折磨昏迷,可当他再次醒来之后,却附身于他人。他失去了那段记忆,忘记了仇恨,也忘记了决心。只有无尽的幻象不断的折磨。
  • 殿下当心太子妃很腹黑

    殿下当心太子妃很腹黑

    传闻,霍相民间寻回的嫡女粗俗不堪。霍锦羡分分钟吟诗作对,剑舞惊鸿。又传闻,这位嫡小姐德行有失,在行宫与外男厮混。霍锦羡扭转乾坤,将脏水直接泼回始作俑者头上。斗姨娘斗庶妹,逛青楼喝酒醉,霍锦羡唇角微翘。还有啥招,尽管放马过来,本小姐可不是吃素的。小剧场——某女不忿:“殿下,太子妃琴棋书画样样不会,整天只会拳脚功夫,一身臭汗,是个粗蛮的草包。”墨令辰慵懒掀起眼皮:“无妨,本太子不喜欢太柔弱的女人。”某女梨花带雨,娇柔可人:“殿下,太子妃阴险毒辣,暗中用蛇残害庶妹。”墨令辰挑眉:“哦?爱妃竟没告诉你,那蛇是本太子帮她一起抓的?”某女郑重其事:“太子妃跟她的老情人藕断丝连!”墨令辰忽然坐正,若有所思:“嗯……看来本太子最近太忽略爱妃了,我得更加宠她。”某女焦躁:“殿下当心,太子妃表面纯良,内里腹黑啊!”……小丫鬟对霍锦羡说:“小姐,您看太子殿下多宠爱您呀。”霍锦羡轻飘飘一个白眼:“他?那是故意为之,想让我庶妹吃醋呢。”(1v1,双洁,甜宠,坑品保证,欢迎入坑吖)
  • 为魔而痴

    为魔而痴

    从前,世间分为三界:魔,仙,人。仙魔大战后,世间终于又回归平静。可一千年后,她和他的相遇打破了这场平静。揭开了一千年前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异世当女王

    我在异世当女王

    棘,一个有着萝莉外表女王心的特工,一次飞机失事,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大陆,遇见了传说中的吸血鬼,狼人,很多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夜皇,一位高贵优雅的吸血鬼始祖;他,一位狂野霸道的狼族首领,他……他们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命运又会怎样呢,当时间的魔法开始发光,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又会怎么样呢!
  • 暗涌那些花儿

    暗涌那些花儿

    花姐姐,林妹妹,清妹妹,九笑,车老师,啊哈,天天,梦辰,几岁,绝心,银时,时空石,阿魔,淡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