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800000396

第396章 兵政三屯饷(1)

储饷议

卢纮

今夫师动而饷随焉。未有师行于前。而饷不继于后。能必战胜而攻取者也。闻之战其野。即食其野之粟。因粮于敌。我无转运之劳。而敌假赍粮之便。如楚失敖仓之守。而汉乘之。隋失洛口之守。而唐藉之。此天之所假。故令敌人自蹈其瑕。而我阴收其利。实不可恃以为常。万一楚不失敖仓之守。隋不失洛口之守。汉亦何所乘。而唐亦何所藉。此裕饷之计宁取必其在我者。而无妄意其在人者。萧何挽关中之粟。以助沛公百战之功。所谓根本之图也。然而道里险远。日月旷迟。夫役疲顿。一锺之粟所费十锺。甚矣挽输之为害。亦未可更仆数。万一敌出奇兵。塞吾饷道。则三军之士嗷嗷而待者。何以为济乎。此古人用兵又谓远之不可恃。而不如近之为可图。屯田之议所由起也。西羌之不服。塞下虚耳。于是赵充国上金城屯田之略。祈山之无功。蜀运艰耳。于是孔明定渭南屯田之计。效必见于持久。而议易夺于阻挠。以宣帝之英明。充国之议十余上而后定。其功亦幸成于垂老之年。若孔明者。议虽同而功不能竟。此屯田之可恃而不可恃。又若有天意存乎其间也。然则屯田之议。则疑于迂且迟矣。转输之议。又疑于远且阻矣。至于因粮于敌。乃若贫国恐其人逃而土荒。富国又虑其坚壁而清野。等之乎不可为恃。欲用兵而饷莫之给。将若之何。则莫如议积储于将用兵之地。一二年之前。或百里二三百里内。审择便利险要。可以陆通挽而水通舟者。置仓于其地。责附近郡邑陆续运积其中。计可以支数年之用。可以饷百万之兵。然后师动于前。而次第挽随其后。随地支给。庶不忧其匮缺。而又不虑其烦远。诚可恃为战胜攻取之要策也。此有事用兵。惟以预计积储为先。若无事而谋经久。则屯田之议。为终不可易矣。

兵饷策

储方庆

今天下之兵饷。犹不至于重困。而天下皇皇然。莫不以为困者。则以司农之供亿烦也。则以小民之催科亟也。夫司农之供亿诚烦矣。而未至殚府库之藏。小民之催科诚亟矣。而未尝有额外之征。催科之与供亿。均不足以贻上下之忧。而上之皇皇于调遣者。既有不可终日之势。下之皇皇于输纳者。亦有不能旦夕之虞。若是乎兵之为害者大。而饷之害害者深也。而去兵省饷之说起矣。汰兵清饷之说亦起矣。且以兵足饷之说亦起矣。夫去兵省饷之说。似与古人偃武修文之议。相为表里。然方今天下之势。虽车书一统。而山海之遗孽。未必不藉师武臣力也。且天下虽安。不攻忘战。昔人已言之矣。而谓兵可尽去。饷可遽缺乎。此去兵省饷之说。所以不可行也。至于汰兵清饷之说。似可见诸施行矣。然而今日兵之最多者。莫如江海。而江海之兵可汰乎。今日兵之最聚者。莫如滇黔。而滇黔之兵可汰乎。兵未可汰。而饷可遽清乎。即云增饷不如核饷。多兵不如练兵。而孙子中驷之法。未尝不以老弱为误敌之术也。而谓兵可言汰。饷可言清乎。此汰兵清饷之说。所以不可行也。若夫以兵足饷之说。则莫切于兴屯。而屯政可轻议乎。古者戍其地。即食其地之粟。用其人即兼其人之食。故天下无养兵之患。而不苦于饷之不给。今东南屯重兵。而东南无可垦之土。西北有间田。而西北无久驻之兵。古今之势殊。而南北之形易。而谓屯政之可行乎。此以兵足饷之说。所以又不可行也。然则如之何而可。曰。卫民者兵之职也。养兵者民之事也。守国者兵之功也。足兵者国之威也。国不可一日无兵。而兵安得轻言汰。兵不可一日无饷。而饷安得轻言减。如曰国不堪供亿也。则节浮费裁冗食一策也。更不然而省番休定久戍亦一策也。宁变通于兵之法。勿裁减夫兵之额。而兵有不可胜用之兵矣。如曰。民不堪催科也。则禁加派严耗赠一策也。更不然而重本色轻折色亦一策也。宁权衡于饷之外。勿吝啬于饷之中。而饷有不可胜用之饷矣。苟以兵多之故。而节其饷。且以饷重之故。而减其兵。是一时省养兵之费。而使万世乏强兵之用也。非愚之所敢出也。

屯田说

雷鋐

今日言拨兵屯田。此书生纸上之谈也。然则赵充国诸葛公非与。曰汉时近古。文帝开孝弟力田之科。率农以礼义。无事则驱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唐府兵之法犹然。自府兵之法坏。兵农分为二。至宋而骄养益甚。宋太宗端拱中。以陈恕为河北东路营田使。恕密奏戍卒皆惰游。仰食县官。一旦使冬被甲兵。复春执耒耜。恐变生不测。儒生议者往往援汉唐故事以责恕。呜呼。是何其不识时务也。自宋元而明以迄今。兵农之分益久。各习其力而不相通。纵无恕之虑。胼胝不力。田卒污莱。功亦难成。然则田终不可屯矣乎。曰。自古屯法或用兵。或用民。今惟募民力胜耕者屯之。给以牛种农器庐舍。而宽其租税。成田十年。乃定赋。农隙时。教之鸟鎗弓箭之法。练为步兵。能兵者即以其田为粮饷。俾足赡数口之家。年五十及有废疾不胜任。准其丁壮力耕者继之。其余丁有能者。另拨地给之。老而无子者。另召募。鳏寡孤独有养。编以队伍。联以保甲。平时籍隶地方文官。农隙操练。则会同武弁董其事。古之屯田兵兼农。今之屯田农兼兵。至于边塞之地。仍用兵不兼农者。守御防卫之久。则人人能耕。亦人人能兵矣。

请兴屯政疏

孙廷铨

窃观古帝王混一区夏之后。无岁不蠲租薄赋。与民休息。故其时百姓和乐。国运灵长。良以其湛恩濊泽入人者深也。今皇上威加四海。尺土一民。悉遵 王路。正当轻徭薄赋。爱养休息之时也。而按时审势。似有所深愿而未遑者。刖以兵食至重。府无余藏。不能不需之于民耳。然以目前计之。一岁之赋。曾不敷一岁之饷。况后此者。民力日疲而有限。兵食日增而未穷。更何以给之。以皇上神略开天。佐命之臣。老成尚在。不于此时计其通久。尚何待耶。考明初有军屯之制。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及其有事调发。方措给行粮。兵休事已。旋即停给。岁费不过数百万。自此而外。则皆天府之藏也。安得不左藏充溢。红朽相因。坐享殷富之利耶。皇上亲政以来。廷议亦及兵屯矣。及经部覆。事下督抚往往以外议摇阻。辄罢不行。不过以兵力无多。调征分防之外。固无闲力可耕耳。今四方大定。征调用稀。至于分防之说。尤非将略所宜。盖古人有言。山有猛虎。藜藿不采。言其威神在已。无远弗震也。若必画地分土。尺寸而守之。将狎而无威。兵分而愈弱。人将易之。何变之足防也。臣谓宜下各督抚镇道。凡有零兵散布。皆宜收还本营。以时训练。汛地有事。则星驰电发。卷甲而趋之。虽远必赴。即有小丑妄肆。当必有震于先声。而不敢动者。兵力不分。然后徐令讲求屯政。于其屯营近处。或有荒田可垦。或因明季旧屯。作何方略。可以有成。悉心实力确议具题。该部即措给牛种。俾其刻日兴事。侯二三年后。籽粒收熟。军食可赖。则此一镇钱粮。即可永停不拨。然后再将其已试之效。发诸处。照例举行。而其首事着绩之官。亦应破格优。夫古人一言悟主。尚可爵拜通侯。似此兵食大计。若果有人能为 国家兴万年之利。着先事之勤。此其为效。当不在攻城略地开疆展土之下。即酬以封侯世赏。谁曰不宜。而其以次修举者。亦优世荫之。如此则前事可师。施行有渐。即不能一时尽收其利。但使一二先有成劳。即岁减司农数十万之金钱。 国计可以日盈。民力亦可渐息。此圣子神孙万世之计也。

军屯疏顺治十四年

左都御史魏裔介

今天下治平之效未奏。山陬海隅。警报屡闻。幸天意降康。大有频书。故兵食之计。稍得赡给。设使有方一二千里饥馑之忧。不知司国计者。何以待之。夫搜括裁省之计。可暂而不可久也。俸禄裁而室人交谪。则官困。优免裁而廪给缺。则士困。船只封而价莫偿。则商困。敲扑急而疮肉俱尽。****困。征戍频兴。马匹衣甲之需日烦。霜露寒暑之忧不免。则兵亦困。是今天下之大患也。然官士商民皆困于兵。而兵亦未尝不困。则其隐忧将在于 国。尚可不知所变计乎。如欲变计。莫如取古人良法而施之。三代兵农合一。其后兵民分。而兵出死力以卫民。民出供给以养兵。然民力往往重困。是以宇文周行府兵之法。而唐与明皆法之以立制。当明之初。养兵百万。不费一钱。则卫所之屯政修也。今旧卫所既废坏。难以复用。而天下兵饷费至一千余万。若不议屯田之法。数年之后。必不可支。往岁亦曾议屯政矣。而所招者民。既谓之民。各有籍贯。各有有司管辖。何事于屯。是以贻讥画饼。而且大为民害。今所议者军屯。每兵一千。择堪战者教习训练外。其老弱者。每于内拣四五百名。以为耕种之兵。凡系屯兵。府镇及扼要关塞地方。不拘民卫。查有荒芜田地。不论有主无主。及各王府未变价旧地。闲废官田。俱拨与守兵耕种。况山东河南川陕湖广等处。地旷人稀。可耕之田尤多。每兵拨一区。大约不过二三十亩。其牛具种粒。官为给与。免其粮税。使自食其谷。比照各地方民粮银数。算作兵饷。仍令该管将领官尽力督催。该镇道总提辖之。岁课籽粒。以为殿最。如此则一岁之中。各直省屯兵之所。可添粮数百万石。可省饷银数百万两。然自明季以来。兵骄将惰。以耕耨为耻。坐食耗粮。其弊久矣。昔郭子仪功在唐室。封王汾阳。自耕百亩以励军士。诸葛屯于渭滨。羊祜屯于襄阳。古之经济名臣。未有不心于此者。是在督抚提镇以身倡率。斯法制可行耳。然屯政所费赀本。必先得数十万金。议者或难设处。臣以为屯政当今天下第一大务。此政不行。财用终无足法。或将盐课拨给。或将正项借用。赎锾赎谷操省等项。俱可措支。至于所在富民。愿纳监者。惮于道路跋涉。未能至京。今听其于各布政司。及各督抚道府处。上纳银谷转交京师。即准入监。则援纳者必多。而可藉以集事。总之 朝廷先费数十万金钱。亦当捐帑为之。况所费赀本。可作正饷抵算。而获利无穷。实为兵食久远之计。未有可行于古。而不可行于今者。伏祈皇上考之旧典。询之众论。下该部速行打算。详议妥确。务及明春肇举其事。天下且拭目以观善政。兵之困苏。则官民士商积因俱苏。一代久安长治之业。必权舆于是矣。

军屯省饷疏康熙十一年

左都御史艾元征

臣窃惟各地方之财。原无不足供各地方之用。所恃者庙堂之经理。有以使之各给。固无所用其裒多益寡。权宜那借之计。矧我 国家方当全盛之时。尺土莫非王土。一民莫非王民。则即以天下之地。生天下之财。以天下之财。充天下之用。何患不给。顾不免坐耗于协拨。云南则需协银岁常一百七十余万。贵州则需协银岁常五十余万。四川则需协银岁常八十余万。福建则需协银岁常一百六十余万。广东则需协银岁常一百二十余万。广西则需协银岁常十七八万。以致内地近边各省。则有兼协两省。甚至三四省者。内地近京各省。则又有远协至数千里外者。甚至万余里外者。凡此协拨银两。一皆克期完解。时刻不容宽假。臣诚不知云贵闽广四川等省。三十年来如何全无经理。既时时以饷银不足。耗 公家无数之金钱。又时时以协解不前。罄民间有限之膏脂。此实民穷财尽之所以日甚一日。而莫知所底也。臣得以一语断之曰。总由于屯政。实实未尝举行。而荒田犹多未垦故也。夫有可耕之田而不使之耕。则与无田同。有可屯之人而不使之屯。则与无人同。天下之地。何一处不应使为 朝廷生财之地。天下之人。何一人不应使为 朝廷生财之人。乃需协各省。则实有其地而若无地。实有其人而若无人。此正如惰农治家。不亲耒耜。终年温饱。惟倚邻里而活。不止邻里效之。势必并困。即邻里壶餐。岁岁可继。亦岂长策。臣实为此反侧靡宁。细稽前代盈亏强弱之由。备察近今多寡难易之势。断然以屯田为古人屡行屡效之良法。确可为功于今日。请历为述其事。在汉则有赵充国。以兴屯可以息徭役。罢骑兵。广积蓄。省大费。因疏陈便宜十二事。诏许之。遂敝先零。魏则有枣祇及韩浩。请建置屯田。操从之。屯许下。得谷百万斛。因之州郡皆置田官。所在积谷。遂并中夏。后汉诸葛亮出斜谷伐魏。以前者数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己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军食因以不匮。晋羊祜镇荆襄。始至时军曾无百日之粮。祜因减戍逻以垦田。至季年遂有十年之积。后魏文帝时。值岁凶。以李彪请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为屯田。又以赃赎杂物。市牛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科并征。此后即公私丰赡。虽水旱不为害。唐宪宗时振武军饥。以李绛请。命韩重华起代北垦田三百顷。出赃罪吏九百余人。给以耒耜耕牛。假粮种。使偿所负粟。一岁大熟。因募民为十五屯。垦田三千八百余里。岁因省度支钱二千余万缗。太和末。值党项大扰。河西节度使毕諴。亦募士开营田。岁因省度支钱数百万缗。又元初当征讨时。每遇坚城大敌。则屯田以守之。后各卫行省又皆立屯。或因古人之旧。如甘肃瓜沙等处。其地利亦不减于旧。或相地势之宜。如陕西四川等处皆其所肇为。亦未尝遗其利。明初则命诸卫分屯于龙江等处。及边境荒田。拨军屯粮为官军俸粮。其法则每军种田五十一亩为一分。大率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即洪武所谓养军百万。不费民间一文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22时的温柔

    22时的温柔

    关于萨菲娜萨菲-一个普通得出众的女孩!古杭-一个简单得忧郁的男孩!这世上有两种女人,一张素面朝天,一种精致朝地,朝天女,坚定的执行自己的节奏和梦想,不想错过任何时光,但错过了一次次世俗的美好,有着简洁的风格追求,同时不落窠臼,我在楼上的窗台往下看,和在路上往窗台上看,都憋见过她的身影,朝地女,简单的无羁的追求自己儿时便有的想象,不想错过任何美景和热闹,喜欢在人群中燃烧,没有自己的要求,也不知道时间是何物,但她知道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摆出最美妙的pose,我见过最为漂亮的他们,但是在梦里,或者说在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最为绝美!
  • 疯狂新人类

    疯狂新人类

    当人类站在宇宙顶端,命运的轱辘不小心驶进了一个恢宏的世界……佛说:万般皆下品,唯有科技好。上帝说:孩子,从天而降的物体只是为了让你们感悟万有引力。人类联邦:想成神吗?本族的文明结晶-游戏欢迎您来体验!PS:新人新书求支持!
  • 四神集团:我的别扭老公

    四神集团:我的别扭老公

    一夜之间,她成了孤儿被他带回家,予名卫然。“解开它。”他指指打成蝴蝶结的缎带。“你说要给我生日礼物……”她一脸疑惑。翌日,被家人目睹他们纠缠,他却翻脸控诉,“为嫁给我,你连脸都不要,我成全你!”当众人离开,他却重露笑容:“我说过,你跑不了,一辈子都得是我的。”“真没想到,你竟然还能在他身边呆下去。”女人说,“你大概不知道父母是怎么死的吧?”当父母死亡的真相呈现,他只是柔柔的笑:“小然,我说过你跑不了,怎么就是不听呢?”卫子戚,你杀了我的父母,毁了我的初恋。我生,你毁我婚姻。我逃,你断我手脚。如果我去死呢?他舔着她的喉咙:那我就跟着你死,死后,我俩合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是全俄罗斯人人喜爱的文学作品,并有五六十种译本在世界各国流传。本书从克雷洛夫寓言中选出《乌鸦和狐狸》、《山雀》、《青蛙和牯牛》等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再现了寓言的凝练与力量。
  • 九月的小酒馆

    九月的小酒馆

    本是安稳生活,但世事难料,意外频发,无端卷入各种事件。阴差阳错进入神秘的“九月的小酒馆”,开启了一段不可语的旅程,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可是我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在这条路上走啊走,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停下。人生啊,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也少不了酒的调剂,那些来到酒馆的人啊,或多或少带着些小秘密,可能是为了一夜情,可能是为了排解一天的惆怅,可能是习惯于夜间小酌。所有的故事都从进门的那一刻讲起。
  • 三世蜕变

    三世蜕变

    前世,孤独寂寞,离亲离家,死于遗憾。二世,化生于混沌,炼体于虚空,终究为她人嫁衣。三世,冷漠处世,放浪形骸,点燃诸天诸界烽火,终成无为。变得是躯壳肉体,不变的是魂魄记忆。几度花开花凋零,爱恨情仇人寂寞。一滴清酒在红尘,点燃烽火战星辰。醉看灵与肉,虚无成大道。
  • 情馨鉴

    情馨鉴

    世事无常,造化万千。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方。一袭美人传佳音,英豪挥剑斩飚狂。这是一段悲凉的传奇。
  • 痒婚:先婚后爱

    痒婚:先婚后爱

    一个男人最高的品味就是他选择的女人。一个男人的房子、车子、打火机、西装,当然都可以成为他品味的一部分,但最本质、最真实表现一个男人品味的是他选择什么样的女人。选择了什么样的女人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 回味经典之大话西游

    回味经典之大话西游

    虽然因为游戏失去了太多,甚至人生,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快乐。不问值不值,不经历这些个曲折又怎能懂得珍惜那美好时光呢
  • 古墓探秘

    古墓探秘

    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其气势之恢弘、建造之精妙、设计之合理,令今人望尘莫及;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的三个,秦始皇陵的宏大壮观可窥一斑;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具栩栩如生的2200年前的女尸,让今人惊叹于西汉古人杰出的尸体保存技术;相传三国时的曹操为防后人掘其坟,曾广设七十二疑冢,这种做法的确符合他多疑的个性,而200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的考古发现似乎将解开这个谜题……古墓背后的故事像生命一样丰富而精彩,它们的身上附着种种传说与疑云。站在科学的立场,以信史记载和考古发掘为依据,古墓不再神秘。通过它们,我们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古代社会的发达文明,解开伴随这些墓葬的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