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800000496

第496章 刑政二律例上(1)

律意律心说

姚文然

凡讲论律令。须明律意。兼体作律者之心。律意者。其定律时斟酌其应轻应重之宜也。如称锤然。有物一斤在此。置以十五两九钱则锤昂。置之十六两一钱则锤沉。置之恰当。则不昂不沉。锤适居其中央。故曰刑罚中。中者。中也。不轻不重之谓也。此律意也。何谓律心。书曰罪疑惟轻。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此律心也。譬如一称锤也。存心宽恕者。则用锤平。且宁于其出也微失之昂。于其入也宁失之沉。若心存刻核者。则其用锤也。出必欲其沉。入必欲其昂。此非锤之不平也。用锤者之心不平也。故用律者亦然。

律者。如十二律然。因加减而生者也。黄钟之管长九寸。九九八十一数也。三分宫损一生征。征数五十四。林钟长六寸。六九五十四也。三分征益一生商。商数七十二。太簇长八寸。八九七十二也。其余皆三分损益而生。故律者。律也。加减而成者也。或加一等二等三等。或减一等二等三等。明于加减之故者。可以明律。可以作律矣。律中加减之最精而尽变者。莫过于殴诬告二条。欲明加减之故者。自熟讲读此二条始。大凡律之所以通者。加之而重。减之而轻。适得其平也。例之所以间有窒者。行于一事一时则可。行于事事。行于永永。则不可行也。

立决各犯之有三法司核拟也。监候各犯之有秋审朝审也。间虽有与律不合。而实所以辅律之不逮。并守律于不变也。微乎微乎。圣乎圣乎。既按法。又原情。照律有必不可行。必不忍行者。依律则伤恩。改律则变法。故于核拟秋审朝审之时。间一酌行减等。使法常存而恩不测。君恩如雨露之自天。恩虽行而法未更。国法仍如山岳之不动。圣人之所以辅律而即以守律者。意在斯乎。至于御勾。其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乎。君恩虽大。有必不可施恩之处。国法虽重。有必不忍行法之人。御勾酌。迹同长系。若寄存而恩不伤。恩行而例不变。神乎神乎。非至人孰能定之乎。

律有宜仍旧者。律与例并存。例行而律停可也。以例为律而改。去律不可也。如窃盗至一百二十两。旧律杖一百。流三千里。今改为真绞。删去杖一百流三千里。假如有两人共窃盗一主之赃一百二十两。其为首者。自依律拟绞矣。为从者应减一等。今若拟以杖一百流三千里。则窃盗律内无此一条。若拟以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是减二等也。又有宜更新者。如官衔地名。若军余舍人指挥及行都司之类。自宜详酌更正。以昭一代之典章者也。

唐律疏义四库全书提要

唐律疏义三十卷。唐太尉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等奉敕撰。风俗通称臬陶谟虞造律。尚书大传称夏刑三千。周刑二千五百。是为言律之始。其后魏李悝着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商鞅受之以相秦。汉萧何益户兴三篇为九篇。叔孙通又益旁章十八篇。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朝律六篇。合六十篇。马融郑康成皆尝为之章句。魏世删约汉律。定增十九篇。就故五篇。合十八篇。晋复增损为二十篇。南北朝互有更改。渐近繁密。隋文帝开皇三年。敕苏威牛宏等更制新律。除死罪以下千余条。定留五百条。凡十二卷。一名例。二禁。三职制。四户婚。五库。六擅兴。七盗贼。八讼。九诈伪。十杂律。十一捕亡。十二断狱。史称其刑纲简要。而不失。唐太宗诏房元龄等。增损隋律。降大辟为流者九十二。流为徒者七十一。而大旨多仍其旧。高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等偕律学之士。撰为义疏行之。即是书也。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故宋世多采用之。元时断狱。亦每引为据。明洪武初。命儒臣同刑官进讲唐律。后命刘惟谦等详定明律。其篇目一准于唐。至洪武二十二年。刑部请编类颁行。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而以名例冠于篇首。 本朝折衷往制。垂宪万年。钦定大清律例。明简公平。实永为协中弼教之盛轨。臣等尝伏读而细绎之。凡唐律篇目今所沿用者。有名例职制贼盗诈伪杂犯捕亡断狱诸门。其唐律合而今分者。如户婚为户役婚姻。库为仓库牧。讼殴诉讼诸门。其名稍异而实同者。如禁为官。擅兴为军政诸门。其分析类附者。如关津留难诸条。唐律入禁。今析入关津乘舆服御物事。应奏不奏。驿使稽程。以财行求诸条。唐律俱入职制。今分析入礼律之仪制。吏律之公式。兵律之邮驿。刑律之受赃。谋杀人诸条。唐律入贼盗。今析入人命。殴骂祖父母父母诸条。唐律入讼。今析为两条。分入殴骂詈。又奸罪。市司平物价。盗决堤防。毁大祀丘坛。盗食田园瓜果诸条。唐律俱入杂律。今分析入刑律之犯奸。户律之市廛田宅。工律之河防。礼律之祭祀。斟酌画一。权衡允当。迨今日而集其大成。而上稽历代之制。其节目备具。足以沿流而讨源者。要惟唐律为最善。故着之于录。以见监古立法之所自焉。其书为元泰定间江西儒学提举柳赟所校刊。每卷末。附以江西行省检校官王元亮释文及纂例。亦颇可以资参订也。

修律自愧文

徐宏先

修律难矣哉。全律不熟。难也。书不博。难也。增减不当。难也。批注不详。难也。立心不平。难也。意见不同。难也。律例不一。难也。主张不专。难也。持论过刻。难也。前后不融。难也。余小子自入律馆。追陪修律之列。夙夜兢。夙夜惶恐。寝食于律例之中。有时而豁然。有时而茫然。有时而明者复暗。有时而暗者复明。有时而愈思愈疑。有时而愈读愈真。再进而加详焉。始晓然于古人之意旨。而犹不敢自恃也。质之同人。证之各书。庶几是矣乎。而未也。又从而辨之注之。此心终觉歉然也。嗟乎。修律之难。尤难于办事矣。何也。在署办事。活一人止活一人。枉一人止枉一人。若修律则事关千秋。日日遵行。开一条。即活千万人。刻一条。即杀千万人。修之当。其功甚大。修之不当。其罪不小。呜呼。可不惧哉。余小子思及此际。又不禁战栗流涕。惟恐一字偶差。一条偶错。负皇上好生之心。一罪也。混改前人之律。一罪也。贻害后人之命。一罪也。嗟乎。修律难矣哉。虽然至难者修律之事。而尤难者读律之人。何则。律文至细。律义至深。有一句一意者。有一句数意者。有一字一意者。有一字数意者。总是一片哀矜恻怛之心。不欲轻致民于死之意也。呜呼。古人何其详而且慎也。今人引律。动曰律文如是。苟如是。是亦当矣。而律文中小字不察也。又曰条例如是。苟如是。是亦详矣。而条例中虚字不察也。甚而引断不确者有之。援引过刻者有之。呜呼。是则非修律者之所能为力矣。予所能尽心者。止于此矣。惟望读律之君子。亦皆如修律者之尽心。则民命庶有赖乎。

读律辩讹序

赵俞

高邮王君金樵。官刑曹郎。着读律佩觿。华亭盛子鲁得。就其书作读律辩讹十则。律文简质。笺注者苦不能畅其指。觿之为物。用以解结。读律有纠结而不得通者。则用此以解释之云尔。然其意骏快。而其辞博辨。骏快则或逞一时之见。而博辩则务伸一己之说。其失也。漏其所本有。而凿其所本无者。容有之矣。解乱丝者紬绎之。其绪乃见。不然者。毋亦求通而反窒也乎。夫天有四时。人有四德。圣人以仁应春。以义应秋。故周礼以刑官为秋官。然而雷霆风雨。无非至道。庆赏刑威。无非至德。天地以生物为仁。圣人禁民为非曰义。正所以仁之也。惟天下之仁人为能用刑。惟义之尽者乃能仁之至。故夫刑也者。圣人仁天下之大法。而律也者。则义理之权衡也。彼狱之弊也。惟官惟货惟来。其审克之。而不尽此也。天下固有持廉秉公。而不得其平者矣。无他。好作聪明。而恣行臆。权衡一爽。大法倒置。每以生人之意。出为杀人之具。其初不过逞一时之见。伸一己之说。而不知其贻祸烈也。夫用刑之失。其所失犹止在一事耳。况乎讲读律令。笔之于书。传之于世。其流弊又何所底耶。辨讹之作。其王氏之诤友。而律家之功臣也欤。噫。律之为义精微。非法吏所能究切也。根极于天理民彝。称量于人情事故。非穷理无以察情伪之端。非清心无以祛意见之妄。非养德无以调血气之平。非持敬无以合中正之矩。盛子少攻经学。沉潜玩味。老而不倦。其于读律。亦推明仁义之一端。岂好辩乎哉。皇上好生如天。明慎折狱。方儒臣修改律令。是册将上书馆。用备参考。而余方出膺民社。日置座右。且以自省焉。

荅金震方先生问律例书

袁枚

公以先君子擅刑名之学。故将邮罚丽事。采访殷殷。枚趋庭时年幼。无所存录。但略记先君之子之言曰。旧律不可改。新例不必增。旧律之已改者宜存。新例之未协者宜去。先君之意。以为律书最久。古人核之已精。我 朝所定大清律。圣君贤臣。尤加详审。今之条奏者。或见律文未备。妄思以意补之。不知古人用心。较今人尤精。其不可及者。正在疏节阔目。使人比引之余。时时得其意于言外。人之情伪万殊。而国家之科条有限。先王知其然也。为张设大法。使后世贤人君子。悉其聪明。引之而议。以为如是断狱。固已足矣。若必预设数万条成例。待数万人行事而印合之。是以死法待生人。而天下事付傀儡胥吏而有余。子产铸刑书。叔向非之曰。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武帝增三章之法。为万三千。盗贼起。大抵升平时。网举而纲疏。及其久也。文俗之吏。争能竞才。毛举纷如。反乖政体。律者万世之法也。例者一时之事也。万世之法有伦有要。无所喜怒于其间。一时之事则人君有宽严之不同。卿相有仁刻之互异。而且狃于爱憎。发于仓卒。难据为准。譬之律者衡也度也。其取而拟之。则物至而权之度之也。部居别白。若网在纲。若夫例者。引彼物以肖此物。从甲事以配乙事也。其能无牵合影射之虞乎。律虽繁。一童子可诵而习。至于例。则朝例未刊。暮例复下。千条万端。藏诸故府。聪强之官。不能省记。一旦援引。惟吏是循。或同一事也而轻重殊。或均一罪也而先后异。或转语以抑扬之。或深文以周内之。往往引律者多公。引例者多私。引律者直举其词。引例者曲为之证。公卿大夫。张目拱手。受其指挥。岂不可叹。且夫律之设。岂徒为臣民观戒哉。先王恐后世之人君任喜怒而予言莫违。故立一定之法以昭示子孙。诚能恪遵勿失。则虽不能刑期无刑。而科比得当。要无出入之误。若周穆王所谓刑罚世轻世重。杜周所谓前王所定为律。后王所定为令。均非盛世之言。不可为典要。谨以先君子所私核者数条。列状于左。伏候采择。

详定刑律疏康熙四年

安徽巡抚张朝珍

刑法者。帝王御世之大权。而生死攸关。不可不慎。故罪疑惟轻。得情勿喜。深悲其已死不能复生也。然一之以律法。务期情当乎罪。罪协于律。彼自作之孽。虽死又何怨哉。故律例一书。古人用意深长。句法字义。确乎不可动摇。倘遵守不一。则奸吏得以轻重其间。不无狱鬼夜号。怨气上升。以致天变之屡见也。近见问刑新例。有不合于律者。大抵过苛。谨以臣知者为皇上陈之。律称说事过钱者。减受钱人二等。罪止杖一百徒二年。新例议改与受钱人同罪。但今衙役犯赃一两以上流徙。至一百二十两拟辟。设若常人而与衙役过赃一两。便拟流徙。过赃一百二十两。即置之死地。是说事过钱之罪。反重于诈欺取财之罪矣。以惩儆衙之峻法而并及过钱之常人。致与受财人同罪。此新例有未当者也。此外或有未合于律。未当于罪者尚多。请法司。选举通晓律法之官。将历年诸臣条议新例有未当者。悉心删正。务期经久可以垂法后世者。订议妥确。刊入律内。颁布天下。使为法官者。遵守画一。毋至轻重于其间。俾天下无冤民。是亦消弭灾变之一端也。

引用律例疏康熙二十年

徐旭龄

古者乐律曰律。法律亦曰律。其义一也。律差累黍。则声音即变。故立法者取之。言一定而不可移易也。后世法网益密。律不足以尽之。间增条例。夫例者。不得已而佐律之穷者也。律有一定。依以断罪。无可异同也。例则用比。比则可重可轻。事有近似者。引而合之。酷吏贪胥。因以舞文弄法。致莫可诘矣。臣愚以为十恶犯在死条。及重罪合应戍谪者。律中无不具备。其余律所不载者。罪亦稍微焉。原立法之初意。重者设有一定之律。所以惩凶也。微者间有增定之条。所以通变也。严惩于重罪。而通变于轻条。无非爱养生民之意。即如谋反大逆。父母兄弟。尚有同居不同居之分。劫财杀人。尚有为首为从之别。而且恩赦必及。会审矜疑。其不欲尽罹之法。用意如此其厚也。近日刑官决狱拟罪。所引律例。或未详明。情罪至重。皇上特有天威。律例所关。分别岂无成宪。或非刑官所敢豫定。其它究拟刑狱。凡死罪充军。必依正律。杂犯徒杖而下。始许用例。必祈皇上下用刑衙门。务加矜慎。庶胥吏不得以意为轻重而舞文索贿矣。礼有之曰。附从轻。言法无一定。而比附以成罪者。宜从轻罚也。

同类推荐
  • 筠廊偶笔

    筠廊偶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愿学集

    愿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公

    至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自然集

    自然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点绛唇烟雨江南

    点绛唇烟雨江南

    病娇男主谢南弦和吴侬软语烟雨江南女主苏清绾
  • 都市绝世大神豪

    都市绝世大神豪

    家业万贯,掌舵一方。能经商,能炼丹,能疗伤,能斗地痞,能治流氓,能兴国,能安邦,能拔刀上战场保卫江山,还能上九天虏三皇,下五洋捉龙王!
  • 异面救世主

    异面救世主

    “为什么要选我当你们的救世主啊?”“因为你太强了!”“。。。。。。”“哇!魔法!神力!原来我也是不凡之人啊!等等!这个世界似乎需要帮助?”“别忘了那精彩绝伦的历练之路!”“并肩战斗吧!我的伙伴们!”渺渺虚空,位面层叠,唯我最强!我们就是:来自异位面的救世主!
  • 都市仙剑传

    都市仙剑传

    哥真的被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砸中了。不过等等,这妞竟然是蜀山派弟子!哥一不小心被这妞忽悠进了蜀山派。进就进呗,不混出点名堂咱也对不起读者。于是乎咱没事调戏一下大师姐,调教一下小妖精,找个魔女切磋一下,偷个小仙女的手绢去给女神擦嘴巴。差点忘了,哥还得回大学修够学分,要不然那个胸器辅导员还不劈了咱。当然了,作为当今修仙界一等一的高手,她要想不用胸器就能修理咱,那就是扯淡!
  • 魅色不打烊

    魅色不打烊

    大家好~这里是记载着不同的各类风格的小短文~欢迎大家来宠幸
  • 一世倾城:妖孽殿下你别逃

    一世倾城:妖孽殿下你别逃

    纯情小白兔遇上腹黑大灰狼会发生什么事呢?当然是~1.扮猪吃老虎2.撒娇卖萌求收留最后一招霸王硬上弓!片段:“小红衣,姐姐和你说多少次了,不要到处乱跑,你瞧瞧你,浑身都是泥!”她拉起他的手,走到温泉旁,“璃儿,可不可以不洗?”某妖孽可怜兮兮的问道,“不行。”她粗鲁的把他推下去。静静的夜里,某妖孽偷偷爬上床……突然,有一天。她震惊的发现“她”是他,某妖孽却很风骚的说:“璃儿,你都把为夫看光了,要对我负责哦~”。于是她逃,他追。宠文>o<
  • 神蚀者

    神蚀者

    所谓的神是什么?他们只是一群对我们的世界虎视眈眈的怪物。若不想被另一个世界侵蚀而死,那么只有挥舞起手中的武器弑神!懵懂无知的青年在一次事故中被侵蚀,等待他的又是什么?
  • 彩光侠奇缘记

    彩光侠奇缘记

    神秘的彩虹宝盒降落人间,普通人那少女竟变成彩光侠,童担任着守护地球的重任……
  • 血元书

    血元书

    血元书,书血源。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于世的意义何在?情为何意?爱为何意?怎溯其上?怎推其下?这是一部围绕着主角徐卿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里有神奇的魔法,先进的科技,错综的血源,各异的种族。通彻道之意,晓其天之理。最终的最终全都指向了一个结论,一个没有定论的结论。那便是……
  • 重生之花都王者

    重生之花都王者

    叶笑重生归来,回到了他的时代,他,就是那个,真正的绝世王者。当明星,拍电影,当歌手,写小说,成为一代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