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800000606

第606章 工政十九江苏水利下(6)

去刘河七浦新闸议

沈起元

刘河。娄江入海之口也。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太湖也。湖受宣歙杭湖之水。而分泄于三江以入海。自东南分流。出白蚬入淀山。由小漕大沥而入海者。曰东江。自庞山经安亭青浦而入海者。曰吴淞江。自东北分流。从郡城而东。经昆山。抵州境。环城南而东。过嘉定入海者。曰娄江。迨后东江吴淞江湮塞不通。其水皆从刘河入海。于是三江之水。皆会于刘河。而刘河遂独为东南尾闾。通塞所关。不止在一州。而州之西南半壁。土田尤于是乎赖。河向宽二十余丈。元明海运道焉。高舸巨艘。连樯上下。今未百年。而河面之存者。仅五六丈。议者咸咎天妃宫之闸。束水势而缓潮汐。以致停淤。方恨未能去之。不意康熙五十四年。又有六渡桥之闸。而河道日以湮矣。天下建闸之处。大抵因上流高峻。水迅易竭。故建闸以时蓄泄。未有于平水而用闸者。吴地水平。故号平江路。自常而东。则又平矣。自苏而东。则又平矣。何事于闸。当事者但知闸之功妙于蓄泄。而不计平水之无所为蓄泄也。何也。地形本平。非有建瓴之势。当雨旸时若。则江水之出不忧竭。海潮之入不虑溢。若霖雨兼旬。则出者但取其迅速。水自出。无待于闸之泄。若弥月亢旱。则入者但求其滂沛。潮不至。闸亦无所蓄。求闸之用不得也。昔有平水而用闸者。则又有说。宋大夫郏亶为娄人。以精水利为名臣。其言曰。浦口大者。置闸以备蓄泄。其子乔上水利议。亦云浦口不置闸堰。赚入潮沙。遂致浦塞。范文正公有云。新导之浦。设闸以御海潮。使沙不得壅。是诸言闸堰者。皆为支河之通潮者言之。非为干河言之也。支河之潮可御。干河之潮亦可御乎。不以之御。将以之蓄。昔人方欲御潮于外。今反可蓄潮于内乎。明于闸之所用。即可知闸之所不用矣。故明州人张槚熟水利。其论闸堰也。曰吾太仓除刘河七浦海潮所不能壅遏者。不必用闸。诚至论也。今请言新闸之害。今之海潮。既以河道隘而仅通细流。至六渡桥而去海已远。潮力已微。又束之以闸。则来者愈微。退时愈缓。水缓则沙停。沙停即淤。所以建闸之时。亦曾开浚。不数年而集舸不通。以致滨海田亩。戽救无从。膏腴之产。行化为石田槁壤。其害一也。且近岁但见旱之为患耳。万一大水为灾。河道既微。复梗其咽喉。以震泽西来东南列郡之水。将尽归刘河。而争出于丈余之水门。其势必泄泻不及。则泛滥漂没之患。吾州先受之。而一郡咸被焉。其害二也。且今尚存河道耳。闸不去则河必尽塞。计一日停沙一钱许厚。三岁则千钱之厚。可转眼而成平陆。夫娄江闭而江南水旱之患。尚何所底乎。若十年五年一浚。工费动以万计。或那国帑。或用民财。将公私交病。而旋浚旋塞。卒无成功。其害三也。自宋以来。吴中水利。首重娄江。元明向设淘河夫役。随潮之落。汰沙使出今不思淘之汰之。不思复河故形。而又束之以闸。天妃宫一闸之不已。又益之以新闸。噫。是何速求其湮耶。明张仪部采修州志。其言水利。有禁中流横截蟹簖。致泥沙淀一则。夫闸之束水而淀。不有万倍于簖者乎。闸以启闭。自建闸以来。原未尝一日启闭。亦可见断无事于启闭。而闸为虚设。以虚名而受实害。吾不知其何取也。尝闻之水滨居民。欲滩之西涨。横一木于西岸。则壁冲于东而西涨。欲东涨亦然。今闸两石堰。其为横木亦大矣。宜两岸滩涨骤为沟渠也。去之不宜急乎。

其与六渡桥并建者。又有七浦之闸。七浦一名戚浦。在州东北。西承巴城湖之水。自盐铁下通杨林塘。至花浦口入海。州中北条大水。皆于是乎出。州之东北。半壁土田于是乎赖。新闸之害。与刘河正同。而七浦闸去海为近。潮大则阻于闸。而闸外之田。受其泛滥。潮小则阻于闸。而闸内之田无从戽救。自二闸建。而一州之水利将绝。士民皇皇求去者。数年于兹。而不得一大君子主持其事。今幸遇焉。所以求去之亟也。或者谓当日督抚大臣。议请行之。今何敢议去。夫事第论其利害与否耳。苟其有利。虽闾胥之故智不可弃也。苟其有害。先圣之成法。有不可行于今日者。今之去闸。于东南利害为大。于吾州为急。于 国家举措。直细事耳。天下事创建难。革除犹易。夏忠靖之开吴淞。周文襄之开顾浦。功在生民。今以一入告之烦。而为地方世世之利。君子必不吝此也。或者曰。闸固宜去。如前之议建者何。夫前人之误。后人正宜救正。当议建之时。后患未形。无论督抚大臣不习水土者。不能计及。即居其土而非熟精水利者。不能预知。知之未能言。言之无征也。前人未见其害而为之。后人见其害而去之。前人固未为受过也。即受过矣。而惜一二人之受过。而不顾百姓世世之害。贤者所不忍。近之治病者。三五相结。一医误药。更一医至。宁坐视病者之死。而不肯更力易剂。曰恐形前人之短也。彼夫徇情瞻顾。视 国计民生如楚越之不相关者。何以异是。苏明允曰。君子之为政。与其视百姓之艰难。而重改令之非。孰若改令以救百姓之患。古人为百姓且欲改上之令。何旧令尹之政而重改之。今幸得大贤在位。其爱民之心。本于实学。发于至诚。而又为圣天子之所委任。不及此时而亟亟议去。更何时乎。谨议。

三江水利之通塞此为定论

浚吴淞江建闸议

张宸

吴淞江之应浚也。人人能言之。其全泄太湖之水。而首利三吴也。王文恪公海忠介公两言之。文恪公之言曰。太湖受苏浙万山之水。犹人之有腹。吴淞尽泄太湖之水。犹人之有尾闾。尾闾不通。则身腹俱受其病。忠介公之言曰。娄江东江。系是入海小道。惟吴淞江尽泄太湖诸水。通则六府同其惠。塞则六府均其害。然则吴淞江之宜通而不宜塞也。了然在目矣。惟是前代诸公。但能言其当浚。而不能求其不塞。夫浚之所以为利也。旋浚而旋塞。则利不永矣。以巨万计之工费。百余年不再举之大役。乃使旋疏旋塞。为利不永。将使后之人以疏浚为戒。而万世之禹迹湮。三吴之民命鱼矣。语曰。可大者可久。言必久而后能大。不久则不大也。其久之之道奈何。曰求其塞之之由。以使之无塞而已。查前代自禹贡以至宋初。未有言浚吴淞江者。不言浚则不塞可知也。自庆历年吴江建长桥以便挽道。初以木。继甃以石。于是上流始缓。海之浊潮得入江。而与水势争。有淤塞之患矣。闻诸故老。吴淞江未塞时。潮及于黄渡。今自黄渡以西。潮所不及之地为江如故。而自黄渡以东。潮所及处为沮淤。为平陆。无复有江形矣。此则浑潮塞江之一验也。潮之来也。浑入而清出。计一潮之淀。厚及一箬。一日两潮。厚几一钱。一岁三百六十日。厚三百六十钱。二尺余矣。以一丈五尺深之江。岁淀二尺。其能常有此江乎。此又浑潮塞江之一验也。明永乐二年。夏忠靖公相度三吴水利。谓太湖五百里。纳浙西杭嘉湖宣歙诸溪山之水。必由吴淞以出海。近因江之东口。浑潮淤塞。汇流涨满。以致淹没田禾。此又浑潮塞江之一验也。隆庆间。海忠介公抚吴。开浚吴淞。三十余年而旋塞。此又浑潮塞江之一验也。万历年间。苏松道许公开浚吴淞。不数年而即塞。议者又咎其堆土不远。致雨后泥淖入江。故不俟潮淀而递塞。然其开之也甚难。而塞之也甚易。亦可概见矣。人力尽。则数十年而塞。人力稍不尽。则数年而即塞。物力民命之谓何。而以通塞之权。听之不可测识之怒涛。此亦大有为之君子。所当盱衡而熟虑者矣。是故塞而不浚非计也。浚而复听其塞非计也。欲求不塞。而不明塞之之由。不可得也。明塞之之由。而不求不塞之方。亦不可得也。夫海潮之得以入江者。以江与浦通也。其道宜使江之水入于浦。不可使浦之水入于江。江入于浦。则江利而河水平。浦入于江。则江塞而湖水壅。此必然之势也。法在于建闸而已矣。元僧惟则松江观闸诗曰。吴淞江水急如箭。昔有画图今见面。百川应命争见趋。东注海门如赴战。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淞水倒流。江潮一日两相。万古不决如仇。江水清兮潮水浊。江水不似潮水恶。恶潮推出海中洲。堆积江面如山邱。官忧水害难疏凿。横江四闸同时作。潮来下闸潮平开。闸内不通潮往来等语。于此见元之时。在长桥既建之后。江水日弱。海潮日强。有洊居之势。故置闸以遏之。终元之世。不闻疏凿之劳者。殆为此也。至明而承张士诚窃踞之后。乱日以久。江口已全塞。建闸处所。当不可问。而况闸乎。故夏忠靖公弃上海境全淤吴淞江四十余里。而浚江等处。以端入刘河。海忠介公虽专浚吴淞。因志在救时。无暇深维前制。以为永利。至于今日。复当全塞。以大君子之忧。万世之功。若有所俟而然者。不可不加之意也。似宜于江口宋家桥为始。迤西至沪渎以东置闸三座。设夫以守之。外一闸少启而多闭。内二闸以时启闭。内闸以通舟楫。故启闭不妨于频。外闸以遏潮水。非潮涸江涨。不轻启也。其必三闸者何也。江蓄数百里之力以趋海。势易冲突。恐一闸不任。故至于二。至于三。且轮番启闭。不直泻也。故古人于江滨濒海通潮处所。悉设官置闸。潮至则闭。闸外设撩浅之夫。时常爬梳积滞。置铁扫帚等船。随潮上下。以荡涤浮淤。所以常无水患也。

今观震泽形势。状如仰盂。外高而内卑。但求内水之出。不求外水之入。此闸置而受浦之利。不受浦之害。虽百千年常通无塞可矣。况江势宽阔。风帆迅利。自湖入海之路。有闸以阑之。而意外之虞可免。一也。沿海盐徒。出没于浦。有闸以阑之。而私贩不便。二也。商艘停泊。无波涛震荡之患。无椎埋飘忽之虞。三也。江自江。浦自浦。使浦之势不分而浦常通。四也。西水盛。则冒闸以入于浦。西水衰。则渟蓄以潴于江。兼使泖淀诸水。日夜东行。即河之浅者可深。五也。五利既得。又当于吴淞江侧。浚芦浦一线。引江流以入上海城濠。凡濠之与浦通。如郎家桥陆家石桥薛家滨桂香桥等处皆塞之。濠受浑潮。岁浚岁淤。今已平陆。几于有城无池。海民无百年储蓄之家。城中无水泉灌濯之利。潮去潮来。形势使然。今使万山清流迤逦而来。以蓄此濠。自此有城有池。商船聚集濠下。民物阜而士风秀。金汤固而保障完。必自此始矣。六也。或曰既请正供以疏凿矣。又置闸焉。不滋费乎。曰无多也。夏忠靖公废吴淞下流。而浚江诸水以入刘河也。又兼浚上海之范家滨。常熟之白茆港。以由江入海也。费至十七余万。忠介公之专浚吴淞。费至七万六千有奇。然当是时应浚者。一万三千五百余丈。今止九千余丈。应浚原阔三十丈。当时止开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底阔七丈五尺。每江一丈。计土十七方半零。每方工银四钱三分六厘。一丈十七方半。为银七两六钱六分。今米贵物涌。价虽稍昂。然以赢补缩。比忠介公时稍益。亦不过十万金。而建闸诸费。悉在其内矣。去年一岁之荒。蠲灾至三十余万。损三分之一。而财赋重地。长无水旱之忧。谋国者当不待再计而决也。至于堆土之远。当在临时严督委官。明立界限。离岸三十步。方可堆土。其堆也。宜广衍而为陇。不可高峻而为冈。高峻则经雨下泻。泥淖必复入江。广衍则因阜成田。版图庶无弃地。又当于离岸十步之地。因土以筑长堤。堤旁种植榆柳。初年以障浮土之下流。久后以防江水之泛溢。不惟骤塞之患除。而永利亦奏于此矣。再查地志。娄江即今之刘家河。其自长桥合庞山湖者为松江。自淀山湖经青浦嘉定东北流亦名吴淞江者。为东江。是东江者即吴淞江之委也。岂昔分而今合欤。浚吴淞则东江举矣。兼浚刘河。则三江举。而神禹之故道尽复矣。又能建闸设夫。以使之久而不塞。吾不知古之圣贤。饥溺由己。以利赖于天下后世者。其道若何。由今观之。此亦其最巨者也。惟执事择焉。幸甚。

建闸之说或以为得或以为失且海潮震动不能下板则有闸与无闸同以此说昔人多主之姑存备考

同类推荐
  • 神农本草经读

    神农本草经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雨二首

    春雨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林诗话

    观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噎膈反胃门

    噎膈反胃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储说右上

    外储说右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神逆袭:偶得校草

    神逆袭:偶得校草

    从国外回来,想低调毕业,可惜事与愿违。扮丑扮傻居然挨欺负。姐不惹你人自作,摇身一变:林孝,你给我等着。
  • 牧狼纪

    牧狼纪

    她是作为一匹狼长大的,即便日后表面温顺得像只羊羔,但内心仍是嗜血的因子。他以她为工具,一个早已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工具,却仍是不舍得丢开。层层谜团终将解开,到了真相大白之时,还有谁能不忘相知?
  • 爱情路上都是你追我赶

    爱情路上都是你追我赶

    爱情两字于楚谜是最畏惧的字眼。只因为它不仅让年幼的她永远失去温暖的家,也让她在最美年华里陷入黑暗无边的沼泽里。那些无法愈合的伤痛让她以为余生必然与爱绝缘。只是,楚谜错了,轻轻松松说出不爱只是还没遇到生命中对的那个人。云先生的出现,之于楚谜是药也是毒。明知那是不可高攀的豪门,奈何无法扼杀心中的小火苗,决然以飞蛾扑火之势徒增伤痕累累。相反,于最初的云先生,那个青春盎然的小女孩只是麻烦,只是负担。直到后来,再也找不到流转在女孩眼底倾慕波光时,云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惶然无措,尤其当她毅然决然要和他划清界限时,矜贵地云先生方寸大乱,开始力挽狂澜。原来爱情路上从来都是你追我赶——
  • 欢迎来到妖怪屋

    欢迎来到妖怪屋

    陈舟是一所公寓的房东,他的房客形形色色,上到神仙打工仔,下到00后妖怪。总之,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这不,红孩儿又打碎了他的琉璃盏。对此,陈舟只想说一句话……“谁允许你们成精的?就算是神仙也要遵纪守法啊!”
  • 最强女婿在荒岛

    最强女婿在荒岛

    所有人都说我是窝囊废女婿,娶了个天仙一样的老婆,吃软饭,各种瞧不起我。那又怎么样,在荒岛上,我就是王!
  • 十年,说说罢了

    十年,说说罢了

    你眼睛会笑弯成一条桥终点却是我永远到不了到不了
  • 战世风尘

    战世风尘

    在异世的另一世界,这是一个乱世纷争的时代,世间住着五大不同的族类,人族、仙族、兽族、水族、精灵族。各种族之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貌合神离…也有归影山林,求同存异,但面对种族生死存亡,也会通力合作,共同抵抗。各族面对上古魔兽,万恶邪神,他们要怎样面应对?面对外世界大规模入侵,面对内心永不满足的欲望如何克制……一位资质平庸,悟性平平的主人公,修有所为,心怀苍生,仗剑行医,悬壶济世,历经千辛万苦,生死存亡之际,扭转乾坤,拯救芸芸众生…
  • 合成大明星

    合成大明星

    乔一山:‘二哈卡’?系统这是什么卡?系统:一卡在手,唱哭天下单身狗!乔一山:‘电眼’这又是什么?系统:你的眼睛会说话,哪怕脸上打了再多玻尿酸,有一双会放电的眼睛,也能让你纵横娱乐圈!乔一山:嗯,这个可以有!自从得了明星合成系统,乔一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原来大明星就是这样合成出来的!
  • 金属陶器(下)

    金属陶器(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7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梁小汉又迟到了

    梁小汉又迟到了

    铃音穿耳镇白骨,匣光耀目锁阴阳高中生梁小汉在学校操场种树时偶然捡到一个上古神器。通过自己的一段段神奇经历,梁小汉逐渐解锁了这件神器中隐藏着的一个又一个秘密。狐妖,白狼,体内蕴藏着神秘基因的同学,还有夜里空降到自己家中的失忆女孩……让梁小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上面的一切都是配角,在成功解锁最后一个BUG级秘密后,他终于发现了那个隐藏在整部小说后面的真正主角……一城一世界,一校一江湖。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来缅怀一下自己的高中校园生活,缅怀一下回不去的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