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77300000016

第16章 笺注凡例(13)

本篇描绘的城市图景是充分写实的,因而具有社会史料的价值。

225.农民生活*

买的都是贵的①,

卖的却是贱的②,

要的都是现的③,

给的却是欠的④。

*伍文采集整理。或无题。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主要流传在农村地区。某网站2005年9月有登载本。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买的都是贵的:农民购买的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等)和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本时期有所上涨。②卖的却是贱的:农民出卖的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在本时期一般没有明显提高。③要的都是现的:各地对农民的各种摊派费用,一律要求付现款。④给的却是欠的:某些地区,本时期在收购农副产品时往往有“打白条”(欠款)的现象。

【点评】

本篇的内容进一步反映了本时期某些地区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严重性。

226.农民的苦衷*

产的不值钱,

交的不能少,

买的找不到,①

换的寻不着,②

借的没门路,③

学的无人教。④

*伍文采集整理。或无题。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有辑录(无题)。

【注释】

①此句意为:农产品找不到市场(销售渠道)。②此句意为:缺乏农机配件。③此句意为:贷款困难。④此句意为:没有人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

【点评】

本篇是对上篇提出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严重性的又一说明。

【附注79】

本时期反映“三农”问题的,还流传另一篇《农民的话》(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

高价化肥高价电,

粮食棉花价不变,

农民靠什么多贡献。

高价化肥我不买,

平价粮食我不卖。

按:农民的这种情绪真值得重视。

227.贪与坏*

一贪就贪个十万百万①,

一坏就坏得五毒齐全②。

一查就查出一窝一班③,

一抓就来个逍遥海外④。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贪:贪污受贿。十万百万:贪污受贿的数量。此句意在揭示贪官的心理:反正是贪污受贿,少不如多。事实上,本时期揭露出来的贪官,的确最起码贪十万百万的。②坏:违法犯罪。五毒齐全:多罪并列,一般情况是: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糜烂、跑官要官(包括行贿),乃至走私或涉毒、境外豪赌、充当“黑社会”的保护伞等。③查:党组织的调查,或司法机关的立案侦查。一窝一班:指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犯罪,人人涉案。

④抓:准备捉拿归案。逍遥海外:贪官外逃(一般同时卷走巨额赃款)。

【点评】

本篇所说的情况有大量的事实依据,表达了老百姓对贪官的愤慨。然而,究竟如何防止类似的情况反复发生,看来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可能是老百姓流传本谚谣的本意。

229.看字谣*

成功不成功①,看年底分红②,

大款不大款③,看小蜜脸蛋④,

走红不走红⑤,看下属面孔⑥,

暴富不暴富⑦,看老婆衣服⑧。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成功:“成功人士”,本时期社会上对官员、大款(老板)和各界头面人物的羡慕性称谓。②年底分红:指年薪以及年底时的一次性收入(如奖金、红利等)。此句意为:这类收入数目越大,越算是“成功人士”。③大款:巨富者、拥有巨大资本者。④小蜜:年轻的“女秘书”;脸蛋:面容相貌。此句意为:随身的“女秘书”越年轻漂亮,则越显示“大款”身份。⑤走红:官员的仕途看好,已受提拔得到重用,且还有升迁的迹象。⑥下属面孔:下属的面部表情所反映出来的态度变化(如恭敬、顺从、献媚的程度)。此句意为:从下属对某官员的态度,可以看出某官员是否走红。⑦暴富:因得不义之财而骤为富翁。⑧老婆衣服:老婆的衣着打扮。此句意为:如某人老婆的衣着打扮突然阔绰起来,也就意味着某人暴富。

【点评】

本篇所说的乃是老百姓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某种规律性的认识。言语的尖刻,说明眼光的锐利。

230.学以致用*

学财经的炒股票①,

读外语的做家教②,

学计算机的搞投机③,

读中文的,瞎编电视剧骗钞票④。

*伍文采集整理,或题“新伯乐相马”。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财经:本时期的高校热门专业之一。炒股票:当时的股民中多有财经专业的毕业生。②外语:也是本时期的高校热门专业之一。因社会上中小学生的家长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好外语,外语家教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外语系的在校学生几乎都做家教。③计算机:也是本时期的高校热门专业之一,当时的就业形势特别好。搞投机:此是概而言之,不免以偏概全。④此句反映当时的群众对电视剧“瞎编”的不满。一般认为电视剧为中文系毕业生所编写,其实未必。

【点评】

这又是一幅社会风俗画,但以知识分子为主角,值得知识分子反思。

231.专业方向*

中文专业:投笔从“融”①,

历史专业:谈“股”论“金”②,

医学专业:精益求“金”③

外语专业:西游取“金”④。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某网站的2005年9月登载本,题“校园拜金主义”。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融:“戎”的谐音。②股、金:“古”、“今”的谐音。③金:“精”的谐音。④金:“经”的谐音。

【点评】

本篇在内容上其实是对上篇的呼应和诠释。

232.大人与小人*

小人不可一日无财,①

大人不可一日无权。②

*伍文采集整理,原无题。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王跃文著当代小说《商欲》第210页引录。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小人:老百姓。②大人:官员。

【点评】

从古代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今天的“小人不可一日无财,大人不可一日无权”,历史文化的惰性,仿佛在中国显得特别强大,真令人感叹。

234.荧屏现象*

男女皇帝走红,

流氓杀手走时,

军阀枭雄走运,

宦官妓女走俏。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某网站2005年10月有登载本,题为“文化怪现象”。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点评】

本篇揭示的文化现象的确存在,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对于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而忽视了对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清算,这可能是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之一。

【附注80】

本时期还流传一篇讽刺荧屏现象的(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辑录本,无题):

武戏要上房①,

文戏要上床②。

【注释】

①上房:飞檐走壁的武打场景。②上床:类似海外的“三级片”的镜头。

235.吃喝风*

下去视察请吃,

上来汇报请吃;

干部上任请吃,

人员调离请吃;

公司开张请吃,

企业倒闭请吃;

项目上马请吃,

工程下马请吃;

建筑奠基请吃,

建筑竣工请吃;

会议开幕请吃,

会议闭幕请吃;

致富请吃,

扶贫请吃;

庆功请吃,

挨罚请吃;

认捐请吃,

救济请吃;

节庆请吃,

没有节庆弄个节庆也请吃。

有道是:

厂庆队庆矿庆社庆校庆店庆——处处可庆,

卅年廿年十年五年两年周年——年年能吃!

兴也罢衰也罢生也罢死也罢——喝罢!

穷也罢富也罢荣也罢辱也罢——醉罢!

*伍文采集整理。

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某网站2005年10月有登载本,题为“请吃”。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辑录其中最后的第三、四句。

【点评】

本篇文字其实是写实的,几乎没有什么夸张。这说明,社会上的“吃喝风”到本时期已发展到了可怕的地步。

236.吃光吃遍*

猪牛鸡鸭赶下台,

蛙蛇王八爬上来。

浅海吃光吃深海①,

田间吃遍吃深山②。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某网站2005年9月有登载本,无题。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文字有所不同。

【注释】

①浅海:浅海出产的海鲜食品,如普通的、常见的鱼虾;深海:深海出产的海鲜食品,货少价高。②田间:产于大田的普通的农副产品;深山:山珍、野味。

【点评】

本篇内容是对前一篇的具体补充:吃喝风,吃的是什么?不同时期有何变化?

【附注81】

本时期又流传一篇《头头脑脑》:

单位里的头头脑脑,

最爱吃这样的头脑:

鳗鱼滑头滑脑,

甲鱼缩头缩脑,

螃蟹没头没脑。

按:其中的后三句某网站2005年9月有登载本,无题。这是对本时期“吃什么”问题的又一回答。

237.城市季风*

北京人眼中,外地人都是下级①;

上海人眼中,外地人都是乡下人②;

广州人眼中,外地人都是北方人③;

香港人眼中,外地人都是中国人④。

*伍文采集整理。

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此句意为:某些北京人有某种程度的“代表中央”的心态。②此句意为:某些上海人在物质文化上有某种程度的轻视外地人的心态。③此句意为:某些广州人因本地改革开放的步子较快较大而形成某种得意心态。④此句表明,大陆人士一般认为:某些香港居民的祖国认同感尚嫌不足。

【点评】

本篇如在每一句前均添加“某些”或“有的”一词,那么,这样的观察、分析和判断,不仅是比较客观准确的,而且也具有相当的思想文化的深度。

238.教育商业化*

高等教育商业化,

教授讲师商人化,

智力劳动商品化,

大学校园商场化。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并非仅仅流传在高校。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点评】

本篇所说的现象的苗子,在本时期的确出现过。

239.人才济济*

大专不要提①,

学士垫垫底②,

硕士不稀奇③,

博士多来西④,

土博士⑤,洋博士⑥,

博士后⑦也有一大批。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首先在上海流传。它大致是对前一时期的另一谚谣(“六十小弟弟,七十不稀奇,八十多来西。……”)的套用。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但收“讲师满街走,教授到处有”、“明星到处吼,教授满街走”等篇。

【注释】

①大专:大专毕业生,因无学位,一般不受重视,在评中高级“技术职称”的问题上,一般也排不上号,故曰“不要提”。不要提:或为“休提起”。②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生所获学位。在本单位充满高学历者的情况下,他们一般也不受重视,其存在,主要有本单位人才统计上的意义,故曰“垫垫底”。③硕士:硕士毕业生,在八十年代中期,还比较受重视,十几年后,因数量激增,开始贬值,故曰“不稀奇”。④博士:当时有的高校扩招博士生,博士开始批量产出,故曰“多来西”(沪语方言:很多)。⑤土博士:指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者。⑥洋博士:指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者。⑦博士后:博士后流动站人员。本时期,国内部分高校等也开始设“博士后流动站”,吸纳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博士毕业生。虽然“博士后”不是学历概念,但一般认为其学历高于博士。

【点评】

某些单位所谓的“人才济济”,事实上反映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属于另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本篇尽管口气轻松,其实感情是沉痛的。

240.如此博士*

报名拉关系①,录取看面子②;

听课没几次③,秘书记笔记④;

论文找枪手⑤,其实靠抄袭⑥;

答辩装样子⑦,通过摆酒席⑧;

三年晃过去⑨,大大咧咧戴帽子⑩。

名片头衔加博士,

履历表添高学历。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主要流传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以及干部圈。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报名拉关系:报考研究生本有一定的资格条件,有些人虽不符合条件,但通过拉关系也可报考。②录取看面子:录取本应看成绩,但事实上有“看面子”的。③听课没几次:有的官员研究生在读学位期间,因“工作太忙”,总共才到校听几次课。④秘书记笔记:有的官员研究生视上课为“听报告”,于是派秘书代听代记。⑤枪手:捉刀代笔者。当时的高校里,有个别学生从事这一行当,故找枪手不难。⑥抄袭:枪手的通常手法为“剪刀加糨糊”,几乎无不涉嫌抄袭。⑦答辩装样子:形式主义,走过场,因为答辩委员会的专家系由导师请来,导师不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不通过,而答辩专家看在导师的面子上也不会严格办事,所以“论文答辩”几乎没有不通过的。⑧通过摆酒席:答辩通过后,由学生出资置酒席“感谢”导师与答辩专家,在本时期已成惯例。⑨三年:攻读博士学位,一般为期三年,“在职攻读”者本可适当延期,但几乎无一愿意延期的。⑩戴帽子:取得学位者的象征性动作(戴一下博士帽)。大大咧咧:此词十分传神,因为如此博士在戴帽时的神态,无异于沐猴而冠,不会有一点斯文相。

【点评】

本篇表明,教育领域这块最后的“净土”终于也开始遭到了污染并出产了怪物。的确,“如此博士”的涌现,一时量可能还不太多,但比一般化的“腐败官员”的“前仆后继”现象,更为可怕。对此须作反思的,恐怕主要应该是教育界人士。

241.文凭谣*

真的假文凭①,

假的真文凭②,

真真假假说不清,

里面都是花头经③。

国内土文凭,

海外洋文凭,

想要都不难,

只要拿钱办④。

洋文凭,洋文凭,

包括港澳美日英⑤,

只要肯花大价钱⑥,

保证送到你面前。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主要流传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以及干部圈。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真的假文凭:专门伪造的文凭,出于造假者之手。②假的真文凭:以虚假手段骗取的为国家正式认可的文凭。③花头经:吴语方言,含义与北方方言“猫腻”近似。④办:社会上称伪造文凭为“办证(书)”,街头广告也这么说。简称“办”。⑤港澳美日英:指伪造“洋文凭”的挂名学校包括境外海外各有关大学,可以挑选。⑥此句意为:办洋文凭的价格高于办土文凭。

【点评】

据媒体披露,“2002年,我国人口普查发现,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5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至少有50万人持有假文凭。”(新华社2005年8月16日杭州专电)假文凭泛滥,已是严酷的社会现实,这里的一组谣谚表明,老百姓对这样的情况是早有警觉的,并及时作了讽刺揭露。

【附注82】

当假文凭问题也引起上级主管部门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如2001年9月成立全国性的“文凭验证中心”)后,谁知造假者又有新的把戏,请看20世纪初的一首新谣谚:

假文凭,真文凭,

你若不相信,

送上查验证①。

【注释】

①查验证:有关权威机构对于各种学历证书查验(真伪)后开具的证明书,但这样的证明书也出现了伪造的情况。

242.硕、博和导师*

硕士不硕①,

博士不博②。

硕导简单说说③,

博导难得指导④。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九十年代下半期(1996—1999)。尤其在高校系统多有流传。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不硕:知识面狭窄,不丰硕。②不博:知识面不广博。③硕导: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一般由副教授职称以上者担任。简单说说:意为指导不精心,或指导者学力不足,所以只能“简单说说”。④博导: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一般从具有教授职称者中遴选担任。难得指导:意为用于指导的时间不多,甚至与学生难得见面。

【点评】

本时期国内高校普遍扩招研究生,有一导师同时指导几十名研究生者,由此引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本篇可视为当代中国教育史料之一。

243.民心时尚*

还没出国哪?

还没下海哪?

还没炒股哪?

还没成腕①哪?

还没离婚哪?

还没考车牌②哪?

还没MBA③哪?

还没伊妹儿④哪?

还没写本传记哪?

还没在郊外给自个弄块便宜墓地哪?

*伍文采集整理,又题“时髦问候语”或“十问还没哪”。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徐迅散文年编:秋山响水

    徐迅散文年编:秋山响水

    本书为徐迅散文年编第四卷,收入了作者1985到2000年创作的一百余篇散文随笔,其中以有写景、忆人、读书、追怀往事、怀念故乡为主题的作品,以及为他人撰写的序言及书评文字。文字清新温暖、朴素清新,写景的趣味盎然,抒怀的深刻隽永,导向积极,记录与友人交往的文字可见作者亲切真挚的为人。
  •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精选《故事大刊》的故事。这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侦探工作的原貌。书中讲述的关于指纹、警局档案和特工队等的诸多故事使人身临其境般地面对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险境,能唤起人的阅读欲望。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 曾经与你同桌

    曾经与你同桌

    本书收录了《又是一个雨夜》、《我们曾经》、《一份永远也不属于我的感情》、《无悔的花季》、《阳光灿烂》等47篇散文。
热门推荐
  • 诸天万界乐园

    诸天万界乐园

    一款强制全民参与的诸天万界ol游戏,华夏青年夏凡从新手礼包中开出神秘的赤领巾,无意间解锁了装备的隐藏属性,开启了被世人传颂的万界之行。红光开道,诸邪退避!
  • 穆少的闪婚妻

    穆少的闪婚妻

    五年恋爱以男友劈腿告终,穆静婷发誓,这辈子绝不要男人了!眼看着二十八岁了,母亲大人急白了头,一哭二闹三上吊,穆静婷终于崩溃。穆惊鸿不是不想结婚,只是做他们这行的,一年365天,有366天在天上飞,找个媳妇儿,那不是耽误人家的美好青春么。男人一脸的烦躁,身旁擦身而过女人传来高分贝的声音,“妈,拜托,您女儿岁数是大了一些,可是好歹五官齐全吧!您看看那个人,他是眨巴眼哎!这也就算了,我挑三拣四?”穆惊鸿一只耳朵听电话,另一只耳朵却还是把女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哈,又一个逼婚的!“小姐,我们结婚吧!”穆惊鸿当机立断,收了电话快步上前,伸手一把拉住女人的胳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极品修真之路

    我的极品修真之路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次生死之境得到上古修真的传承踏入修真之路萝莉、御姐、校花、公主……纷纷对他投怀送抱。
  • 十万个为什么(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十万个为什么(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十万个为什么》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绕有兴味的问题后进行颇具启发性的解释,比如,为什么用水来洗涤?为什么水不能燃烧?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会呼呼作响?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凭借他那生花的妙笔、洞悉一切的慧心,以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为小读者们逐一道破了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秘密。
  • 女二脱离剧情单飞以后

    女二脱离剧情单飞以后

    初雾穿成了宠文中的恶毒女二……于是乎:又傻又毒娇蛮霸王被人狠话多、骚话连篇的口嗨王者取代了。(停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拼爹不如拼妈

    拼爹不如拼妈

    “哇!那个阿姨还是大姐,你是说我能继承这个比整颗星球还宝贵的财富吗?”“哇!我还能重生一次啊!”“哇!发达啦!”当土元星的青年陈缘,得到大机缘兴奋不已时,这个世界也随之进入末世的倒计时。进入星际文明后,重生的陈缘被养成一个小白,直到觉醒后才明白前尘往事,他没有选择回到家族,而是从一级文明,一层层的往上,到达四级文明后,突然发现,当初原始文明的土元星中,那些神话传说中的神灵竟然真的存在,只不过他们不是神灵,跟他一样,只是修炼的智慧生命罢了。。。。。。。
  • 佛母卿雀1

    佛母卿雀1

    佛魔大战后,天地巨变,爱恨情仇,轮回转世,孔雀大母与九子魔母大战,为天地守候。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为魔,佛奈我何?本为东方奇幻,手一抖,点错个西方奇幻。奈何卷中没有美杜莎,没有波塞冬,被人误解,在此做个解释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