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3000000035

第35章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2)

断代美学史的研究,目前主要成果有:施昌东先生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79年)和《汉代美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81年)、袁济喜先生的《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吴功正先生的《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霍然先生的《唐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7年)和《宋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7年)、聂振斌先生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以及卢善庆先生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等。从上述断代美学史撰写的实际情况看,其写法可谓各出机杼。以笔者的感受言,施昌东先生的两著是较为传统的纪事体历史,该著以唯物与唯心、朴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神学与反神学的斗争为线索,较为明显地体现了以政治观念统率历史观念的特点,以著者当时的政治或社会环境而论,这种写法是可以理解的。袁济喜先生的《六朝美学》从六朝美学形成的历史前提、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人物品评、有无之辩、自然之道、佛教等文化因素对六朝美学的影响等诸方面探讨六朝美学的文化特征,抒写了一部六朝审美文化史。吴功正先生在《六朝美学史》中表达了他对历史观念的独特认识。作者强调“‘史’是现象呈示,又是进程揭示”,并认为“无论是通史,抑或是断代史,都应是全景全幅的”。在具体写法上,作者认为“美学史的具体显示途径是:坐标、切入点、图像和轨迹”,吴功正:《六朝美学史》,1—50页,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以上述历史观念作支撑,著者通过历史动因(即六朝的“时代屏幕与合力”)、历史坐标(六朝的“人的自我发现”和“自然的被发现”)、历史图式(六朝审美范畴)、历史现象(六朝门类美学)几大方面对六朝美学进行了总体描述,这一写法与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历史”写法有相似之处。霍然先生的《唐代美学思潮》是文化史意义上的美学思潮的展开,而他的《宋代美学思潮》对宋代主要审美主体——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作了深入剖析,表现出明显的心灵史、文化史特征。卢善庆先生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则更像一部近`代美学家的集体传记。

二、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研究对象看,上述几部著作大都是在狭义(即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或思想)上的展开。因此,如何寻找到理论形态外的中国审美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将之整合到通史研究的全面考察中,展示出中国美学历史的全貌,对新世纪的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美学史的研究与编撰情况看,还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中国美学史的总结与研究主要是以艺术经验形态的总结为主的,中国美学史往往成了中国艺术史。这种研究状况或态势隐藏着两种潜在的危险:其一,这种艺术史研究性质往往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构成了一个自足性的学科神话,给中国美学史这门学科的交叉性、互渗性设置了障碍;同时又由于缺乏向哲学高度的提升,中国美学史研究因这种艺术史研究性质而缺乏理论意识和反思意识,变成了艺术文化学意义上的文本分析。其二,与此相关的是,这种艺术史研究特质使中国美学史变成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子集(asubset),“史”的思考代替了“诗”性的思考,从而导致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诗性思考的严重匮乏。最近,张节末先生在《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一文中认为,中国美学从起源上看是哲学美学而非艺术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古人审美经验中最基本的关系,人对艺术的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产生。艺术经验往往是在审美经验已然成熟或审美突破完成以后,才迅速成熟的。他以美学史的两次突破(即庄子美学对儒家道德本质主义及其价值观的拒斥形成了美学史的第一次突破;玄学折中儒道以突破名教、复兴庄子逍遥传统并接引佛禅“空观”一路,构成了第二次美学突破)加以印证,提出了中国美学史研究应当“审美优先”(而非艺术优先)的看法,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光明日报》,2001.10.16。这一看法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上述研究理路中的隐忧。

从方法论基础看,上述著作基本上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从通史研究的整体要求看,强调上述基本原则无疑是正确的,但人类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在深层次上往往是相通的,借鉴国外优秀的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成果来丰富本土的方法论武库,无疑会有益于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如何在“互识互照”中摆脱简单的比附,实现一种颇富创造性的方法论上的融通,以改变以往中国美学史研究中方法过于单一的局面,应当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在历史分期问题上,上述著作除在具体的划分上各有不同外,对中国美学的始、终点及其标志性人物的争论也较多。分期观念的不同除了受著者历史观念的影响,也涉及著者对中国美学自身性质、类型、特征及其变化态势的认识差异。以社会形态的变迁或美学自身的逻辑展开为依据进行历史分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历史本身的变化往往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促成,美学史亦如此。运用一种标准能否真实展示历史的进程,大可商榷;对历史真实进程的描述是否会受到某些“逻辑意志”“真理意志”或“先验预设”的干扰,也可以进行理性的自我反思。而且,后人所进行的历史描述本身更多依靠的是历史文献材料,在这种“通过文本走近历史”的研究过程中,历史的“断裂处”“不连续处”以及许多边缘因素由于历史框架描述的需要有多少被人为地过滤,也不妨重新检视一番。这表明中国美学史的分期研究还是一桩未竟的工作,同时也对后继者的历史观、逻辑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笔者基本赞同叶朗先生的看法,并认为在目前断代史研究尚不够完善、中西比较美学研究刚刚起步、范畴与体系研究还不够成熟、审美意识的探讨还流于空泛的总体状况下,对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作总体描述或判断还是以审慎为宜。

在断代史著述中,学者们在研究方法和撰写体例上都作了多元化的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应该予以肯定。但笔者同时也认为,对后继者而言,断代美学史的研究与撰写也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以政治观念、哲学观念等统率历史观念是否会导致历史本真面貌的失真(如施著)?2.撰写断代史者大多对此代有特殊兴趣或偏爱,对古人思想之要义如不是“了解之同情”,而是“同情”后去“了解”,则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附会之恶习。……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薰习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2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此种“同情”态度对历史著述尤为不利,应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3.历史研究与撰述重在“示来者以轨则”,美学断代史在美学通史中的位置及其与前后历史的联系,应当在研究中给后继者以开示(吴功正先生之《六朝美学史》作了可贵的尝试,见其第一章和第七章),否则就会成为一种完全孤立的研究。

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研究,特别是通史的建构,在新中国成立前尚少有人问津,新时期以来,“史”的研究开始成为一块“高产田”,各种形式的美学通史、断代史、专题史等著作络绎而出,在研究态势上也开始出现从“浅、小、窄”向“深、大、全”的发展态势,这块“高产田”中的种种垦殖试验所留下的话语“标本”为我们展开对美学史书写活动中更深层次问题的进一步反思提供了契机。我们的问题是:

我们是否有着明晰的美学史本体观念?美学史到底是什么?是在实证主义的宁静的自足性中来进行美学史实的累加?还是将美学史视为一种对开放的、未完结的、常变的审美发展过程的描述?美学史这一学科的诸种原则(相关的概念、方法以及研究倾向)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评判与反思?

美学史书写需不需要理论?在那些已将美学史“学科化”“体制化”的人们看来,理论的介入往往导致一种对宏大体系的奢望,他们宁可将美学史书写看做是一种与理论无涉的自足的学术行为,在思想的深度与历史的深度之间,他们更愿意选择后者。考证学、编年体、纪传体、时间维度以及进化论的历史连续观为他们的选择提供了保证。而在他们的反对者看来,“实际情况远非是说,有关历史可理解性的研究似乎已告终结;其实正是历史才被用作任何一种对可理解性进行探索的出发点”。[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3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因此,理论的介入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在这些反对者看来,美学史话语主体很少去阐明他们借以展开其研究却又确信无疑的那些理论(诸如历史变迁的理论、形式作用的理论、相关性理论及其检验理论等),只是因为这些话语主体局限于自己的“学科”土壤中并将其美学史研究体制化的结果。这二者之间,对立起来,折中起来,还是协调起来?如何协调?

美学史话语活动的主体及其受众主要集中在大学或高等研究机构,知识场域的自足性及其话语的学院化已使得美学史话语活动有着严格的对象域、学术规则、范式信仰或术语壁垒,这些学术水泥似乎总在浇铸着美学史话语自我防卫的碉堡,对此,我们不妨质疑:美学史这种内在的自我保护姿态是否具备一种学术通兑性,亦即具备一种以其现有的专业手段与学术操作方法去融通异类学科的内在可能性?美学史研究如何与当代的文化变迁有所呼应?

如果我们还承认审美批评(本身)是感性经验的触角,并将之看做是一种与探索感性经验有关同时又表现艺术理想和乐趣的活动,那么,美学史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编年史或者罗列美学家及其经典著作与言论的“光荣榜”,而应当还是一种融通了文化的、审美的、社会的等多种眼光与趣味的心灵史。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发此一问:美学史的互诱性(即它对异类学科如文化史、人性史等的启示程度)是否可以看做是美学史书写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指标?

美学史书写中历史解释的绝对客观性是否可能?不少美学史话语主体期待其美学史书写能够免除任何个人主观意见的随意曲解而保持一种绝对客观的姿态。实际上,这一期待与努力潜伏着一种难以克服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历史的客观性建立在超越或克服了任何个人主体意识的假定上;另一方面,历史解释又必须通过个人的主体意识来实现,结果,个人的主体意识又成为衡量历史客观性的尺度。为解决这一二律背反,不少美学史话语主体把历史本体理解问题置换成方法论运用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历史本身实际上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于是,美学史越写越多,越写越大,手法与角度也越来越新。这一迷恋于方法论运用而漠视历史本体理解的学术操作是否有利于美学史的进一步拓展呢?

最后,值得我们反思的还有,历史维度中展开的美学史书写往往以一种进化论式的单向的、不可逆转的线性时间观,以及目的论、意志论的史观模式,呈现出某种总体性渴求。其结果是因果性思维、历史决定论与目的论以及总体化的乌托邦构想,往往褫夺了美学历史的真实发展过程,而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的断裂、差异、矛盾、分化、非连续性、偶然性或独特性等往往被遮蔽,因此,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当代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所说的一段话:

只要人们在人类历史的叙述的层面上构想进化理论的基本假设,那么,统一性的外表前提,即连续性的和限定叙述的历史范围的外表前提,就会获得一种实体的,因而使人导致错误的内涵和意义。这样就产生一种假象,似乎历史的总体性就是叙述性东西的进化理论的对象,似乎进化是在类的主体身上,即连续发展的类历史的承担者身上完成的。因为我们作为行动者的主体面对未来总是处在一种闭塞状态中(因为历史“尚未结束”),所以一种作为历史理论出现的发展理论就提出了预言历史进程的无法兑现的要求(扮演“预言者”的角色)。[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24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同类推荐
  • 蒋凡讲世说新语

    蒋凡讲世说新语

    本书是一本经典品读类通俗读物。作者从继承发扬传统经典文化的视角,将《世说新语》娓娓道来,全书分绪论、人物篇、专题篇三部分,讲述了《世说新语》表达的魏晋时代社会风情和士人轶事。较全面的讲述了世说的精神内涵,语言通俗易懂,讲说与实例结合,内容富有可读性和趣味性,质量较好。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时间的剪刀

    时间的剪刀

    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有人拿起笔来追逐文学,就已经值得欣慰了。如果还有人成为文学的'殉道者',那更值得敬佩。《时间的剪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收录了记忆的永恒;地下图书馆最后一个见证人的自述;神经病;探病;十年;广陵散等作品。
  • 谜语的左边

    谜语的左边

    随着全区文学群体不断壮大,鄞州区文联将把发展的目光更多地投到中青年作家身上,搭建平台出新人,出新作,为鄞州文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我们也将把编选《鄞州作家文丛》视为一项制度化、常规化的工作来抓,以期待更多的精品佳作纷至沓来,带给鄞州这块土地以持续的惊讶。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文学新锐执笔走天涯,以个人记忆的方式聆听历史的心跳,触摸人性的温度,为鄞州文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 解密中国大案叁

    解密中国大案叁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说好了不再联系

    说好了不再联系

    她们是很好的闺蜜,但是却遇到了同样性格的男人,正所谓同病相怜。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她们相约逃脱,互相为对方打掩护,可是她们却小看了他们的实力...........一个霸道同桌,一个霸道兄长!且看她们如何离开他们的魔掌,他们如何计划将各自的小丫头吃干抹净!让她们心甘情愿留在他们的身边!两个小丫头真的会心甘情愿吗?还是说她们早已喜欢上了他们?
  • 冥神之吻

    冥神之吻

    人生若只如初见,对你的思念,怎会依然这样远?当时的离别,又为了下一次的相遇。杀手莫冰羽,“冥神”背后的指导者,表面无害,天真,实际则脑子里有很多办法。做任务心狠手辣,与他有着一纸婚约,十年后,她变成了性情多变的女人,而他,则变成了“冥神”的首领。寒卿退隐,和莫冰羽生活在一起,他也在默默地守护着她,“你的微笑不过是你的伪装,守护着不断腐烂抽泣的心。”新的事情仍然还是从最开始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游戏即将开始从最初的时候开始游戏。
  • 玩转皇家学院:公主校花很调皮

    玩转皇家学院:公主校花很调皮

    她曾一度渴望逃离皇宫,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她隐瞒身份来到皇家学院,遇见了属于自己的王子。她不花痴,王子不知道为什么爱上了她。爱情总有坎坷,也必定有些看不起她的人。待她公布身份,光芒外露,他们又会怎样?【公主有超能力!】
  • 我看过的你

    我看过的你

    她自小听话,家人眼中的乖乖女,从不会为了谁彻夜不睡,可偏偏在那个七月遇见了让她心动的他,自此努力跟着他的脚步,最后只看到他远去的背影
  • 人间告白

    人间告白

    “哪怕只有一天,我也要推着轮椅上的小忽去海边看一次日出,陪小忽吃一顿午餐,也要带花生来抱一抱小忽……哪怕只有一天,我也要创造机会,和他多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如此,每多出来的一天,就是我们赚到的幸福。这样想想,生活又充满期待和念想了。”小忽正当壮年罹患癌症,留下儿子花生和妻子金鱼酱独自行走在人间。金鱼酱一笔一划记录下抗癌路上的真实故事,温暖而刺痛,绝望又坚强。等花生长大,就拿给他看。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贾仁禄外号“路人甲”,一个小公司的网管,痴迷于网游。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重生在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成了曹操手下一个普通普通的曹兵甲,而三国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绝色大美女貂婵竟是他的老婆。手里捧着这个超级烫手的大山竽,在三国乱世中挣扎求存,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决定竭尽全力的保护这个身世可怜的美女,但以他那微薄的力量,他能做到吗?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我有一张真神钞

    我有一张真神钞

    他,原本只不过是社会底层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普通人。他,身背大仇却无力去报!他,受尽屈辱和嘲讽却无法改变现状!一张从天而降的神钞,改变了他的命运。购买好运气,让他变身富豪!用神钞改命,让他变成修仙者!从此他打脸富二代,脚踩高富帅,逆袭白富美!纵横都市无敌手!若有谁不服,看我用神钞压死你!
  • 王俊凯的小柠檬

    王俊凯的小柠檬

    作者第一次尝试去写,如果不好看,勿喷,如果名字有相同,或相似,是巧合。
  • 我居然喜欢上了游戏世界里的Ai

    我居然喜欢上了游戏世界里的Ai

    震惊!我居然来到了一个叫梦世界的类游戏世界中!震惊!我的随身助手居然是曾经是世界BOSS!她还是个萌妹子!震惊!梦世界中练级的数据居然可以带回到现实中!哈哈!我要无敌了!震惊!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一群超自然力量者组成的组织!我还被强迫加入了!震惊!我居然喜欢上了游戏世界里的AI!喂喂喂,她是人工智能唉,你们之间是没有未来的!emmm,没关系!我不下贱!我不馋她身子!只要长得可爱,即使是人工智能我也喜欢!……完了,主角没救了!切了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