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8200000002

第2章

唐朝封禅仪注由颜师古最先创编撰定。颜师古是唐朝一代名儒,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爷爷,唐代研究《汉书》的权威,对汉朝历史和礼仪了如指掌,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春,撰定了《封禅仪注书》。唐太宗诏房玄龄、魏征等一起商讨,“定其可否,多从师古之说,然而事竞不行”。(10)后唐高宗封禅泰山,主要是参照颜师古的仪注进行的,但由于皇后武则天的干预,禅于社首时,竟让宫闹接神,以皇后武则天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率六宫以登,群臣瞻望,不免令人感到“窃笑”。宰相张说与著名文士、右散骑常侍徐坚等人与礼官们反复商议,编制礼式。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张说将初定的仪注献上。玄宗十分高兴,与宰相、札官欢晏于集仙殿。酒过数巡,酣犹未尽,玄宗提议将集仙殿更名为“集贤殿”;并宣布张说为集贤书院主管,徐坚副之。随后不断讨论,继续修订、完善封禅仪注,于当年秋天最后定稿。

玄宗原来说“未能使四海-安,此礼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也是故作谦虚。他内心里潜藏着忧虑,如果满朝文武去东封泰山,类似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乘隙侵犯怎么办呢?封禅就成为不是宣告太平盛世,恰恰引起了战祸狼烟。为了防止“突厥乘间人寇”,兵部郎中裴光庭建议,邀请四夷君长及各国使臣“从封泰山”,当即被玄宗下诏行之。这样,邀请突厥、契丹、奚、昆仑、——以及大食(阿拉伯)、日本、高丽、新罗、百济、日南等,使封禅成为各族和各国使者共同参加的盛大典礼。

同时,为了在政治上清除武后、韦后的弊政,革政斯礼,不让宫闱接神,以免令人“窃笑”,改为祭拜吴天上帝,以唐高祖配享,玄宗首献,-王亚献,宁王终献,祀社首之坛以睿宗配祀。这无疑突出了开元政局的特色,显示出李唐王朝正统的皇氏地位。在讨论仪注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同意见发生。

封掸时,按礼仪要焚烧一座柴禾堆,有些人主张先燔柴而祭祀,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先祭祀而后焚柴。彼此引经据典,死搬教条,相持不下,截然对立。

张说则向玄宗奏曰:“凡祭者,本以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天地,达于神抵。

既有先燔、后燔,自可断于圣意。至意所至,则通于神。燔之先后,臣等不可裁定。”(11)”既有先燔、后燔,自可断于圣意“,你还罗嗦什么呢!

但张说有令人折服的思辨能力,祭祀“本以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大地,达于神抵”,心诚则灵嘛!一个“断于圣意”使玄宗可以放开手脚,充分表达东封泰山的政治意图;一个“凡祭者,本以心为主”将大大减弱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也大大增强昭告天地,庆贺“开元盛世”的喜庆现实的欢乐气氛。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天地神祗,而是为了自己。

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玄宗一路辛苦,晓行晚宿,整整东行二十五天,于十一月丙戌来到泰山脚下。第二天在行宫略作休息,即静心致斋于帐殿。第四天,玄宗御马登山。

他认为灵山清静,不宜喧哗,便将众多随从官员留在谷口,独与宰相、诸王及柯祭礼官步登山头。巍巍泰山,苍松多姿,奇石耸峙,烟云飘渺,恍若仙境。身置此境,自己也仿佛飘飘欲仙了!玄宗毕竟不是昏君,他封禅泰山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即便此时此刻,也没有忘记。他突然发问:“过去帝王封禅的玉牒文,为什么都是秘而不宣呢?”礼部侍郎贺知章回答说:“密求神仙,故不想让人看见。”玄宗过去就说过:“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

他是立足于现实的。宣称“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断于圣意”,一下子就把“礼”应秘而不宣的祭文公布于众:“有唐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吴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夏,继体丕定。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指睿宗)。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告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12)祭文列数了李唐王朝的功绩,也概括了唐玄宗的经历和事业。恐怕不是如玄宗自己所宣称的那样“皆为苍生祈福”。即使祈祷“苍生受福”,也是为了“子孙百禄”。当然,哪一个封建帝王不是为了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呢!

据史料记载,这一天仪仗卫队环列山下百余里。泰山上下行道布置卫兵,传呼辰刻(报时)以及送递诏书须臾而达。当夜,忽然风起雨落,雨中夹雪,飘飘而下,宿斋山上的君臣们顿时感到寒气彻骨。泰山,五岳之尊,真不知是降祸降福,带有几分神秘,带着几分忧思而令人心中打鼓。所幸瞬间即变,不一会就“息风收雨”,山气渐暖,给人带来吉祥的欢欣。”夜中燃火相属,山下望之,有如连星自地属天。”东岳夜景,美不胜收!几多神秘,又几多喜庆!

第五天,“天清日暖”。真是天遂人意,吉祥如意!玄宗站在泰山之颠,遥望山下,旌旗如龙,随风徐摆;丝竹声声,飘彻天外;祭奠唐乐,悠扬而起。玄宗按照自定的“先奠后燔”之仪,步上封台前坛,祭拜皇天上帝,以高祖配享,玄宗首献,王亚献,宁王终献。献毕,将盛有玉册及玉牒的两个玉柜,藏于祭坛石室。这时,位于东南方向的一座燎坛,点燃了堆积燔柴,火势腾腾而上,庆云纷布,遍满天际。”皇帝就望燎位,火发,群臣称万岁,传呼山下,声动天地”。与此同时,山下祭坛,群臣百官祭祀五帝百神也已结束。山上山下,皆呼“万岁”;声涛阵阵,不绝于耳!玄宗心潮澎湃,情不自禁他说:“今封祀初建,云物体佑,皆是卿等辅粥之力,君臣相保,勉副天心,长如今日,不敢矜怠。”这位能工诗文,且通音律,又善书法的皇帝立即吟诗一首《登封喜雪》: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13)

宰相张说跪拜地上说:“昨夜则息风收雨,今朝则天晴日暖,复有祥风助乐,卿云引燎,灵迹盛事,千古未闻。陛下又思慎终如初,长福百姓,天下幸甚。”(14)拍马屁可谓拍到点子上了!皇帝希望“君臣相保”,“长如今日”;宰相美词陛下“思慎如初”,“长福百姓”,可谓一唱一和演双簧。其实,玄宗自此就迷醉在“长如今日”的“告成功”中了,不是“不敢矜怠”,而是“上(玄宗皇帝)心益侈”;(15)不是“君臣相保”,而是君臣共为荒落了。哪里有什么“思慎如初”,“长福百姓”!

封祀完毕,玄宗、诸王、宰相及众礼官由南向山下走去,午前抵达社首山帷宫。迎候的百官及四夷君长纷纷向前争向祝贺,仿佛玄宗从昊天上帝那里带来了天命福音。玄宗不辞劳苦,又于次日举行了“禅社首”的大典。社首山是泰山下的西南方的一座小山,据《汉书》记载,“周成王封泰山,禅于社首”。但年代久远,均是“禅云云”而已,仅是传说。而秦王和汉光武帝,都是禅于梁父。梁父山,亦称梁甫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南。唐高祖恢复封禅大典,禅于社首,玄宗故而相袭。这一天,设地神享皇抵于社首祀坛,睿宗配祀。藏玉册于石室,篆德于社首。至此,“封泰山,禅社首”的祭祀天地大典才告结束。

祭典结束,照例一番庆贺。第七天,唐玄宗在帐殿受朝觐。正如玄宗所说:“四方诸侯,莫不来庆”。(16)文武百官、二王之后、孔子后代,文士儒生,无不上书赋颂。还有突厥、契丹、奚等王;大食、谢、五天十姓、昆仑、日本、新罗、囗囗等侍子及使臣;以及高丽朝鲜王、百济带方王、十姓摩阿史那兴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贤王和日南、西竺、凿齿、-柯、乌浒酋长等,俱来庆贺,不亚于今天的国际性大型盛会。玄宗在帐殿接受朝贺,随即宣布天下大赦,封泰山为天齐王。就在这一片赞贺赋颂中,礼官兴冲冲走进帐殿上奏:“有一八岁童子刘晏,欲向陛下敬献《东封书》。”

从初唐到盛唐,是非常重视搜访奇伟贤能、英杰人才的。唐太宗在《荐举贤能诏》中说,“朕遇想千载,旁览九流,详求布政之方,莫若荐贤之典”。

充分认识到治国布政的重要就在于举贤任能,多次下达诏旨,搜访贤达能人,文生武勇。强调“明略可以佐时”,“伟才堪以干国”(17);主张“奇伟必收,浮华勿采”,达到治国布政的目的。高宗也是如此。在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和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颁布《河南河北江淮采访人杰诏》、《采访武勇诏》,广揽人才,巩固大业。在初唐到盛唐,举国上下为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准备了丰沃的土壤,使得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举贤任能可谓蔚然成风,皇帝都是一付求贤若渴的样子。玄宗带着几分惊讶和喜悦,下诏:“命刘晏上殿!”

注释:

(1)《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掸》玄宗《封禅诏》。

(2)《全唐文》卷221,张说《大唐封祀坛颁》。

(3)《李太白全集》卷1《古赋八首·大猎赋》。

(4)《李太白全集》卷1见〔清〕王琦注。

(5)《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答请封禅诏》。

(6)《贞观政要》卷2《改纳谏第五·直谏》。

(7)《旧唐书·崔日用传》。

(8)《旧唐书·礼志三》。

(9)《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

(10)《旧唐书·颜师古传》。

(11)《旧唐书·礼志三》。

(12)《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开元玉牒文》。

(13)《全唐诗津华鉴赏集成。山水部》。

(14)《旧唐书·礼志三》。

(15)《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七年八月条。

(16)《旧唐书·礼志三》。

(17)《唐大诏令》卷66《搜访才能诏》。

同类推荐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论书

    论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伪装成学渣

    伪装成学渣

    第一次写文。加上我的学业繁忙,可能这本文,我会潦草结文,后来发育好了,我会好好写的。这是一个从小学直到初中在终点培训班始终稳坐于年级第一宝座的她,却在进入高中时,隐藏了她的学霸“气息”,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渣...
  • 精灵宝可梦之血色的未来

    精灵宝可梦之血色的未来

    一个普通的未白镇男孩,原本应该踏上所有训练家应该踏上的大师之路。突然出现的世界力量,匪夷所思的能力,将其卷入另一个世界的纷乱中。本书继续纯洁向,不开水晶宫,不保证更新,尽可能保证质量。
  • 末世之危机初临

    末世之危机初临

    末世和丧尸是很玄妙的东西,有人信有人不信。这是一个有关挣扎的故事。有学生、诡秘专栏主播、手握实权的大人物、残酷冷血的雇佣兵等等人,要知道当末世来临时他们很有可能还在职位上,所以他们应该要怎么做?本文没有男女主,没有情情爱爱,只有无穷无尽挣扎想要活下去的人,大概三四章结束一个视角。我知道无关情爱的题材很冷,但我只是想将我的嘲讽表达出来,欢迎各位向我提建议。
  • 超神学院之堕天使

    超神学院之堕天使

    (本人及其喜欢银河之力,所以突发奇想的写了这本小说)猪脚名曰天星,女主为天使彦,猪脚的武器和盖伦的大剑一样,不过比盖伦的要重
  • 霍格沃茨的隐藏之书

    霍格沃茨的隐藏之书

    这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在这新的历史中也许已经不是主角,随着一个婴儿的诞生,原本定格的历史被重新书写。蝴蝶的翅膀已经扇动,未来也许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历史。个人是原著党,细节很多,大部分都是原著或电影的细节彩蛋,主角的背景,名字一系列与秘密宝藏一样,我已经征求原作者的同意,到后面结局会和不一样,绝对的创新,打破了黑暗童话的结局
  • 涅槃千金的归来之帝少追妻

    涅槃千金的归来之帝少追妻

    年仅五岁的她看着自己的母亲被自己的父亲羞辱,而自己的亲二哥明明知道一切真相,却没有将真相公布。十八岁那一年她瞒着所有人偷偷来到华夏遇上了他,本为了他而放下复仇的人,却因为不信任而伤透了心,离开。再次回归,她将所有欠她的百倍千倍的讨回来。看到心上人的回归让他激动不已。宴会上“痛吗?”她冷若冰霜的语气传入众人的耳中。面前的男子,脸色惨白,整个人都在发抖。“痛吗?我告诉你,你这点痛跟我母亲当年所承受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这点痛比起你当年对我和我母亲做的可是万分之一都比不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神手造型师

    极品神手造型师

    一场失恋大火后,向一明的眼睛和大脑突然就跟以前不一样了……从来也不懂审美是个什么东西他,只要看女人一眼就知道对方的身材,还有穿在身上的衣服是否合身……指点女人的衣服穿错了,妆化的不够,这是找死的节奏啊百变旋风,冰山美人,萌新萝莉……这么多美女围着他,要怎么办?嗯嗯,好的造型师才不去撩妹呢,要直接上……
  • 无心情魔

    无心情魔

    无奈是怎样的,痛苦又是怎样的,大悲到大喜,大喜再大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争名夺利,称霸一方,这都不是我辰影想要的,我只想守护着自己在意的人,安安心心的过一辈子。但万事万物岂能那般知心意、顺人心意?
  • 待妖茶社

    待妖茶社

    人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但是,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深,到头来只不过鹿踏雾而来,鲸随浪而起,你没有回头,又怎知我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