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1900000009

第9章 葵花向太阳(二)(3)

这时张旗反而不哭了。她看看祁建国,就转身走进屋去。

当时是在知青集体户的院子里,而且刚刚吃过午饭。祁建国这样吼过之后,就转身下田去了。但在那个下午,他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要发生什么事情,于是,他扔下锄头就又返回集体户来。当他推开院门,突然就发现了那只滚落在当院的玻璃瓶子,那是一只用来装“1605”的瓶子。“1605”是一种剧毒农药,在当时,其毒性令人谈之色变。祁建国立刻有了种不祥的预感,他连忙闯进屋来,闻到一股刺鼻的农药气味,跟着就看到了正窝身倒在地上的张旗。张旗面色惨白,两眼微睁,嘴角已淌出一摊黏液。祁建国扑过来扶起她问,你……喝了什么,你究竟喝了什么呀?

张旗已无力说话,只是用手指指外面。

祁建国说你等一等,你先等一等,我这就送你去医院。

他这样说着,就起身跑去村里套车。

但在那个下午,村里的所有牲畜都被牵到田里干活去了。祁建国风一样地在村里转了一圈,最后只好又绝望地跑回来。他不顾一切地背起张旗就朝公社卫生院的方向跑去。张旗像一只松松垮垮的口袋,在祁建国的背上软弱无力地一颠一颠。祁建国已感到她嘴里溢出的黏液正顺着自己胸膛流淌下来,他流着泪说,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这时,就听张旗喃喃地说,我想回家,我想……回家……

祁建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停住脚,将张旗慢慢放下来。

这时才发现,她已断了气。

十一

张旗死后,来为她处理后事的竟是张旌。

这时的张旌与过去相比已判若两人。她穿一身细瘦合体的民航制服,留着罕见的高束发型,皮肤白皙,略施淡妆,一眼看去几乎不敢认。县“知青办”的人原想做一做家属工作,将尸体就地处理。但张旌坚持说,既然她妹妹直到临死前还说想回家,那就满足她的遗愿,让她回去吧。县“知青办”见事已至此,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安排了一辆“130汽车”,将张旗的遗体和行李等一应物品都拉回城去。

张旗走的那天,我们所有同学都去公社送行。

张旌并没流泪,显得很平静。

她对我们说,没想到,我妹妹……最后竟是这样走的。

她又说,这样也好,她总算是回家了。

送走张旗的那天晚上,刘一兵和祁建国回到张村,两人喝酒一直喝到深夜,后来都喝醉了,还相互抱在一起哭成一团。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又和好如初了。

后来据刘一兵说,祁建国在那天夜里曾对他说过一句话。祁建国说,过去有张旗在,他回不回城倒也无所谓,可现在,既然没了张旗,他就一定要回去了。

当时刘一兵说,要想选调,哪那么容易?

刘一兵还想对他说,别人选调都没指望,像你这样的条件,就更不要想了。祁建国似乎看出他要说什么,于是点点头说,是啊,像我这样的条件,就更不要想了。

但他又说,想办法吧,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据刘一兵说,祁建国在那天夜里说的这些话,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但后来没过多久,祁建国突然又告诉他,说他准备办“病退”回去。“病退”在那时是知青的一种特殊待遇,特指如果谁生病,经医生诊断确实不适宜再参加农业劳动,就可由当地将其退回原户口所在地,或继续治疗,或安排适当工作,简称“病退”。但祁建国的身体一向很强壮,刘一兵怎么也想不出,他会以什么理由办“病退”。

祁建国这才告诉刘一兵,说自己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

刘一兵确实在祁建国的床头发现过一种小玻璃管,他认出是注射器,那时还没有吸食毒品,更不讲注射吗啡,刘一兵就问祁建国,用这种注射器干什么。当时祁建国只是说,这是他去公社卫生院看病,随便要来拿着玩的。刘一兵也就并没在意。

但没过多久,还是被刘一兵发现了。

一天夜里,刘一兵一觉醒来,正要起身去小解,突然发现祁建国正用那只注射器在自己胳膊上注射什么。他一愣,问他在干什么。祁建国连忙慌乱地将东西藏起来。这时,刘一兵就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他立刻向祁建国追问,你……到底在干什么?

祁建国就不说话了。

刘一兵走过去,从祁建国的手里拿过那只针管,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立刻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油气味。他吃惊地说,你,这是在干什么?

祁建国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他说没办法,我……真的没办法了,要等选调得等到哪一年,况且像我这样的条件,就是报上去也不会批准,恐怕一辈子都没希望了。

祁建国说,我……只有这一条路了。

刘一兵没好气地问,你往身上注射煤油,就可以回去吗?

祁建国告诉刘一兵,说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只要定时定量往身上注射煤油,血压就可以升上来,而依照有关规定,插队知青如果确实患有高血压症,就可以无条件办“病退”。但是,祁建国又苦恼地告诉刘一兵,说不知是因为不得要领,还是用的剂量不够,他的血压总出问题,常常是自己量得好好的,一到医院那里却就恢复了正常,所以总是拿不到患有高血压症的诊断证明。祁建国说,如果他的血压再升不上去,就不能用这种办法了,最近一段时间,他身上已开始出了问题。

他这样说着,就从手臂上挤出一滴血。

那血珠晶莹地滴落到桌子上,在灯下闪动着殷红的光泽。

祁建国说,你看。

他说着划着一根火柴,这滴血竟像油脂一样被点燃起来。祁建国苦恼地说,你没发现吗,我现在,已经不敢吸烟了。

他说,我真怕哪天不小心,把自己也点着了。

十二

祁建国终于还是回城了。

他回城,是因为在挖河工地上险些把林大林给杀了。林大林没想到,他们那个集体户的人都没想到,祁建国这一次竟然出手这样狠。

这次挖河是县里的工程,每个公社都要派劳力参加。但那时当地贫下中农已不愿再挖这种毫无意义的河,不仅吃苦受累,每天补贴的一点粮食还不够付出的体力,而且一干起来就遥遥无期,所以,那时再有这种工程,各公社派出的河工就多是知青。

当时临近初春,祁建国和刘一兵都被派到工地上来。

那一次也是合当有事。开工第二天的上午,刘一兵和祁建国正在工地上干活,就又碰到了林大林。当时林大林的肩上挑着一副空桶,看样子是去为他们村的河工挑水。他一见刘一兵,就走过来不阴不阳地说,听说这批选调有你,怎么还来干这种活?当时刘一兵也已得到这个消息,到了这种时候,也就不想再跟林大林一般见识。

于是,他心平气和地说,还没接到正式通知。

林大林又回头看看祁建国,嘿嘿一笑说,你是完了。

祁建国慢慢直起腰,问他,我怎么完了?

林大林说,你已经彻底完蛋了,你还想选调吗?

祁建国说,我怎么就不能选调?

林大林用手指着他说,你把张旗都逼死了,你还想选调?

林大林这样说着,把头一仰就哈哈大笑起来,肩上的两只水桶也随着来回乱晃。但这一次,林大林显然忽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的身边没有其他人,也就是说,他是在单独面对祁建国。祁建国盯视着他,突然转身抄起插在地上的铁锹。他的这个动作出人意料,而且娴熟连贯非常之快,以至当林大林反应过来时,那把铁锹就已来到他的眼前。事后据目击的贫下中农说,当时祁建国抄的幸好是刘一兵的铁锹,刘一兵手懒,铁锹并不太快,倘若他抄了自己的铁锹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祁建国有个习惯,平时总喜欢在井台上或石头边磨他的铁锹,因此他那把锹也就薄而飞快。但是,即使祁建国抄起来的是刘一兵的铁锹,即使这把铁锹并不太快,铲过去的这一下也相当严重。当时林大林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铁锹,显得有些惊讶,他张开嘴,刚啊地叫出一声,那铁锹也就到了,就那样咔嚓一下,他的半边嘴就一下被铲到了耳边。

人的头颅其实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如果将嘴这样铲开,整个脑袋也就似乎被铲开了一半,那样子不仅吓人,而且非常的难看。

林大林就那样发出一声很奇怪的惨叫,然后就滚到地上。

祁建国当即被弄到了县里。

那时对知青的管理工作已抓得日紧。为狠煞知青斗殴歪风,县“****指挥部”和“知青办”正想抓个典型整一整,于是就将祁建国又押回工地,宣布对其拘留之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他手铐脚镣地押走了。当时祁建国走得挺胸昂头,大义凛然毫无惧色。

但是,祁建国并没在县里羁押几天。县“知青办”的人经研究认为,像祁建国这种情况,应交还原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处理。于是,他竟被押解回城了。

祁建国被押送回城的那天,汽车先开到我们公社,为他办理一些相关手续。与此同时,刘一兵也已接到正式通知,刚好来公社办理选调手续。刘一兵从公社革委会的办公室里兴冲冲地走出来时,迎面正好碰到戴着手铐的祁建国。

祁建国已被剃成了秃头,他冲刘一兵笑笑问,你也回去?

刘一兵点点头,嗯了一声。

祁建国自豪地说,我也回去。

十三

那以后,就到了1977年。

1977年的冬季,大约12月中旬,在中国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这件事至今想来仍令人激动,而且记忆犹新,它不知改变了多少知青一生的命运,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改变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是的,就在那一年冬季,又恢复了高考制度,也就是说,上大学已不再由工作单位或村里的贫下中农推荐,而是又要考试了。

也就在那一年,我考取大学,终于离开了陈村。

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已临近春节,去公社办理一应手续时,竟又碰到刘一兵。这时的刘一兵蓬头垢面,穿一身满是油渍的再生布工作服,似乎刚从什么遥远的地方回来。他告诉我,他上一次被选调,竟分到石油勘探单位,然后去了一个远得难以想象的地方,那里整天风沙弥漫,荒无人迹,连野生的动、植物都极为罕见。他只呆了几天就意识到,倘若在这里,还不如回去继续插队。于是,他重新经过一番努力,好不容易才又办回来。他自豪地告诉我,现在,他已重新获准插队,来公社是报到的。

我没忍心告诉他我的事。

我只是跟他握了握手,想安慰他几句,却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话来。

那以后,直到大学毕业,我就再也没见过刘一兵。

很多年后,我在街上偶然遇到祁建国。这时的祁建国已油头粉面,而且是从一辆咖啡色的“林肯牌”轿车里钻出来的。他告诉我,当年他从公安局里放出来,一直没有正式工作,所以,到后来他也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我没问他做的什么生意,不过看得出来,他的生意一定做得很大。我向他问起刘一兵。他的神色一下有些黯然。

他告诉我,刘一兵已经不在了。

刘一兵第二次去农村,又呆了很多年,耗到后来已没了选调,想办“病退”又办不回来,就那样窝在了农村里。再后来他就四处想办法,还经常跑来市里乱撞,像疯了一样逢人就打听为知青落实政策的事。但这时已没了“知青办”,各种专门负责知青工作的机构也早已撤消,就这样,他又跑了几年,终于彻底绝望了。于是,在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来到县城的街头,先将一桶汽油浇到自己身上,然后轰地把自己点燃,就在街上拼命地狂奔起来,直到最后,他跑到一根木制的电线杆前,就那样抱着那根电线杆被活活烧死了,到后来,连那根电线杆也被引燃起来。

我含着泪想,那根在风中燃烧的电线杆,一定像一株向日葵。

注:若干年后,我又听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有一个政策下来,该政策规定,举凡知青,无论在当地招工与否,一律可返城。于是,我那些遗留在当地的同学就都像一阵风似地被刮回来。据说,连林大林也携妻带子地回来了。

2003年10月6日写毕天津木华榭

同类推荐
  • 侦察兵

    侦察兵

    老子是英雄,儿子又怎么能是狗熊?为了能引起大校父亲的关注,李卫国从小就非常叛逆,终于在十八岁这年到军队锻造。为证明自己,李卫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终于,李卫国在引领者的带领下进入了“影子”部队,只有这个部队里面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人……
  • 完美对手

    完美对手

    惊心动魄的三方角逐演绎一场完美的商战对手戏,上升态势强劲的IT企业锦盛天成,在互联网、网游、教育PC、无线RP、手机阅读等领域全面出击、疯狂收购,不出意外,将在2010年敲响纳斯达克上市的钟声。
  • 地火

    地火

    本书故事情结波澜跌宕,险象环生,壮怀激烈,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歌颂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公安干警、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精神风貌,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 今夜无电话

    今夜无电话

    本书介绍了潘集区的发展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该区的英雄事迹,以及该区的风土人情等概况。书中分为历史钩沉、名人轶事、抗战烽火、水文地质等栏目。
  • 乌盆记

    乌盆记

    990年前,渔阳县发生了一起凶残的谋杀,见财起意的夫妻毒杀路人并碎尸,将尸骨混进泥土并烧制成了乌色的瓦盆,令其永不见天日。而惨遭荼毒的冤魂最终化身为厉鬼,将复仇的匕首插入凶手的心脏。990年后的渔阳县,大雨倾盆的夜,窑厂附近的一间平房里突然又响起了《乌盆记》的调子,仿佛是一幕恐怖大剧的序曲,凄恻的唱腔宛如鬼魂一般萦绕在谁的耳际?一个带有暗红色痕迹的乌盆赫然出现在世人眼前,乌盆内还嵌有一颗烧焦的成人臼齿。就此,一系列杀人奇案在渔阳县接连发生。利刃下毙命的受害人,没有半点脚印的密室……
热门推荐
  • 恰逢娱乐圈

    恰逢娱乐圈

    一个土匪窝子冲出来的“大家闺秀”奈何穿越到51世纪平行世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在精神病院!还有了个一言不合就要自爆的系统......竟然还要当明星?说什么来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这是小目标吗喂?
  • 捡来的儿子不太乖

    捡来的儿子不太乖

    她只是想体验一下言情小说里面的那些萌小孩叫妈咪的感觉而已,不能够体验完了以后就游戏结束么?好吧好吧,谁让自己年少无知呢。破小孩,我才是生你养你的妈,你跟那个坏男人有什么阴谋?吓?你知道他是你老爸了?不行,梁夏雨缩了缩脖子,终于决定翘家,笑话,她才不要被两个男人一起奴役呢……
  • 商界40年:先行者(1978—1988)

    商界40年:先行者(1978—1988)

    先行者(1978—1988)历史从来都是由关键性时刻构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大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成为指引中国经济前进的战略方针。一大批民营经济先行者们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利用自己的勇气和魄力,开始走出一条致富之路。比如,摸索个体经济的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推出中国头号私营企业的刘永好,带领乡镇企业突围的浙江萧山的鲁冠球、中国果蔬加工大王宫学斌,以及践行国企改革的中国灯王钟信才、上海滩上的“扭亏大王”万德明。他们在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新经济管理模式的指引下,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中,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中突围,前景已经依稀可见。
  • 八重天门

    八重天门

    大二的叶枫坐在那条他专属的位子上,全然不知自己即将卷入一场关乎自己和世界命运的大战中。僵尸与吸血鬼谁能跳出轮回?龙与天使谁将君临天下?人与妖终需一战?仙与魔是传说还是现实?道术对魔法,异能战血统。看似混乱的世界却又保持着平衡,但现在这个平衡正遭受着巨大威胁。当天缝再次打开的时候,人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来自异界的全新种族——门神。每周日更新!
  • 穿越之女神嫁到

    穿越之女神嫁到

    她,21世纪美女总裁,因一次意外沉睡不醒,蛰伏在肉体上的灵魂冲破身体的禁锢穿越到千年之前……他,云汐国最尊贵的太子殿下,玉树临风,腹黑英俊,心有丘壑,是国民眼中最璀璨的明星……当有趣的灵魂遇到腹黑的灵魂时会发出怎样的碰撞呢?
  • 一只女猪的美好爱情

    一只女猪的美好爱情

    跟这个傻小子,17岁喜欢,18岁相恋,25岁结婚,30岁离婚,双方都有时不时跑冒滴漏,却号称因彼此深路爱而互相折磨,就这样一路走到45岁,却发现原来以为的深爱并不是真的,现在却是真真地爱上了他。1988-2016,我们的路容易也不容易。70后、80后、90后,无论哪一代,其实所有人的青春都相似,只是结局大相径庭,因为结局是在走出校园之后才开始酝酿。
  • 我有一百零八个姐姐

    我有一百零八个姐姐

    古时,梁山一百单八将,齐心协力征战天下。今天,穷困潦倒的我,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百零八个姐姐!
  • 极品英雄

    极品英雄

    在那年夏天,蔚蓝色的天空下,炙热的阳光,不住的蝉声;有你,有青春,有英雄联盟。还记得我们毕业的照片么?在我青春的天空,永远挂着你脸上的笑容。闭上眼睛感觉,似水般的流年和我们的英雄梦;虽然有一天我们终会老去,但不要难过;也许以后我们在不同的角落,也许会是不同的时空;一定会做着同样的英雄梦。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的梦想也许很渺小;但对我们来说,它就是全世界。直到有一天,我们老到再也玩不动游戏了;但我们会永远记得,那个夏天,那个英雄梦!
  • 余烬之国

    余烬之国

    “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义正言辞一点,这样的话小姑娘就不会再缠着我了?”带着一名自称女仆的女孩在王都圣学院刻苦进修魔法的三阶神职者天才新生,西泽·瑞安在午夜望着平静的北海,一边喝酒一边自我感慨道。————新纪39年。被世人誉为神明之下最强者的漆泽皇帝伦瑟在哀叹中病逝。次年,年幼的皇子消失在一场动乱中,人们将荆棘之冠献于公主,自此女皇即位,万民于王都齐呼,寂静的颂唱携着无尽的回音响彻此世。十一年后,一个名叫西泽的孩子从边域海城来到王都,身边还跟了一个自称女仆的小姑娘。西泽本以为自己来到王都是刻苦修习的,但事情的进展却总是出乎意料的顺利。隐藏在幸运之下的,到底是成神之路,还是某人手中一张偌大的棋盘?想知道一切的话,就用自己的手一点点探求吧。————通俗版:带着女仆在王都学院进修是什么体验?西泽:谢邀,真的很烦。
  • 一梦江湖行

    一梦江湖行

    世家门阀,陆地神仙,亡国余孽,关外狼烟。难得春秋大一统,太平盛世不太平。少年挎剑出京都,万里河山江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