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8800000029

第29章 师友风采(8)

每当李季议论起文艺界的形势和当前的创作思想动向的时候,就充分表现出他那诗人的直率、爽朗的性格。1979年底,有一次,他告诉我们,已同《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谈过,希望他们从来稿中注意发现表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的作品。他说:十年浩劫的伤痕要继续狠狠揭露,但应当注意引导作家写新时期的工人、农民、干部和新一代的青年。接着,他显然激动、不无感慨地说:既要继续解放思想,贯彻双百方针,又要注意识别当前创作思想上一些不健康的苗头。不要形成谁敢说过头话,调子最高,好像就是最大胆。谁写先进人物、新鲜事物,好像就是说假话,就不受欢迎。讲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要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不要回避矛盾,不要搞浮夸。今天,当我们回顾一下近一两年创作发展的历程,就越发感到李季的一席话是有胆有识、切中时弊的。他虽不是一位理论家,但由于他能把认真读书和深入生活结合起来,因而就能正确地领会、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康庄大道上。

对于反映现实生活、描绘新时期创业者的好作品,李季满腔热情地予以肯定、扶持。四次文代会前后,曾有一些人极力贬低、否定《乔厂长上任记》这篇作品。在一次座谈会上,李季对《乔厂长上任记》作者蒋子龙说:“你的作品具有自己的鲜明风格,深刻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你勇敢地用自己的作品来发言,这势必得到多数人的热烈支持,也会引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文学战线上的很多同志都是尊重、支持你的劳动的。”那时,蒋子龙正因为自己一篇作品的失误,在创作道路上受到一些挫折,表现得有些气馁。李季语重心长地告诫蒋子龙:“对你来说,也是百炼成钢。”热切地期望他以一个战士的姿态,认真地、慎重地总结自己的战斗经验,使今后的战果更大一些。他还鼓励蒋子龙下功夫把《乔厂长上任记》的续篇《乔厂长后传》修改好,使这篇反映现实斗争的新作早日同读者见面。从这些事情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李季爱护青年作者的炽烈感情,而且清楚地看出他对表现我们时代新人形象的作品寄予多么殷切的期望。

李季一刻也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他不止一次地说,文艺队伍中有些思想认识问题,在文艺界内部解决不了,在新侨饭店里开会解决不了,对党对人民有责任感的作家,只要到生活中去看一看,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980年初春时节,他在参观湛江、海南、西双版纳垦区归来的作家座谈会上大声疾呼:当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和人民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犯错误。人民在前进,生活在发展,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个作家都应当有一种迫切感。作家应当经常到生活中去,采取走马看花、下马看花以至飞车看花等各种方式去了解“四化”建设,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

直到李季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心里装着的仍然是作家深入生活这个大题目。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生前同我们的最后一次谈话。那是3月8日上午,在他那陈设朴素的简易办公房里,我和创作联络部另一位同志紧挨着他的写字台坐下,他就滔滔不绝地谈起组织作家参观访问、深入生活的设想。他谈到要组织一些作家到农村去看一看,了解党的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的变化。他具体举出一些年富力强的、善于描写农村题材的中年作家的名字,让我们考虑能否列入参观访问组的名单。他还特别提出,不仅搞创作的要下去,搞评论的也有必要到生活中去看看。在这个参观访问组里,一定要有一位文学评论家参加。将近11点,他看了一下手表,因为要赶回家接待老战友,这次谈话就暂告结束了。谁曾想到,这天下午,他的心脏就突然停止跳动!前些日子,当我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当时记录的李季谈话内容的12个要点重新映入眼帘的时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哀伤,泪水簌簌地流了下来。啊,李季!你真是为作家深入生活、同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流尽了血汗,操碎了心呵!

从三边到玉门,从大庆到大港,李季在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上,拼着自己的全副力气,一直向前奔跑。今天,我们应当接过李季手里的接力棒,在向“四化”英勇进军的道路上继续迅跑,为着写出深刻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地向新的高度登攀!

1981年1月

难忘菡子

我最初知道菡子这个名字,是建国之初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那时星期天稍得空闲,喜欢到福州路逛书店。我囊中羞涩,只能用有限的零花钱选购几本自己心爱而又便宜的书。我记得,当时买回的多种特价书中,就有菡子最早的一本作品集《群像》,那是1948年东北光华书店出版的。从这本集子里我读到她那篇博得好评、荣获解放区文学奖的短篇小说《纠纷》。随后,我又从上海《解放日报》上读到她写的《棕丝事件》等作品。引起我格外注意的是,1951年以冯雪峰为首的中国作家访苏代表团,灿若群星的15位代表团成员中,菡子是唯一的女性。抗美援朝,她又是奔赴前线的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读了她从朝鲜战场归来写下的《和平博物馆》《从上甘岭来》等情真意挚、感人至深的散文,我深切地期盼有朝一日能结识这位从枪林弹雨中闯荡过来的女作家。

没想到,时隔不久,机缘来了。1956年早春二月,菡子调来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我当时是创委会秘书,她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在她麾下整整当了一年助手。这一年,菡子对我的激励、教诲,在我的人生之旅中留下了难忘的印痕。

菡子对散文情有独钟,她是富有艺术个性的散文家,也是散文小品的富于激情和识见的吹鼓手。1956年春天,陆定一同志在怀仁堂做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给沉寂的文艺界带来了几分暖意。散文小品这条小溪也开始欢腾、喧闹起来。《人民日报》八版差不多每天都在头条位置发一篇加上花边的千字文。各报刊所发散文小品的长短得失,成了我们创委会同事饶有兴味的热门话题。菡子也不时参加到我们的自由讨论中来。她喜不自禁地向我们推荐新发现的散文佳作,特别赞赏何为的《第二次考试》、万全的《搪瓷茶缸》、筱石的《入学》等短小随笔式散文。她说,这些散文好就好在它们都是记述作者蕴蓄已久、感触最深的人和事,文中表达的真情是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她强调散文的基本特色是“由小见大”。在短短的一两千字中往往蕴含着耐人咀嚼、回味的思想内涵。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精巧别致、清新流畅,是她所推崇,也是她所追求的散文的极致。她的这些艺术主张、见解,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启迪我鉴赏作品时更好地把握“以情感人”的艺术特征,更细致地揣摩、品味诸多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在她的点拨下,当年我写过一篇题为《打开了生活的窗子》的短文,评介何为的散文《两姊妹》《第二次考试》。稍晚一些时候,还写了一篇较长的题为《情趣从何而来——谈谈柯岩的儿童诗》的评论文章。从我这些稚拙的文字所赞扬的“沁人心脾的诗意和美感”、“富有情趣的构思和想象”之中,不难找寻到菡子那些艺术识见的蛛丝马迹。这里,还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到:50年代中期,中国作协编选年度创作选集,最初是把散文、特写合为一卷的。进入1956年,由于散文小品创作的活跃、兴旺,在菡子的鼓吹、推动下,决定把散文小品与特写分开,各自成为一卷。如今翻开这本素雅的浅绿色封面,由著名编辑家、翻译家林淡秋(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终审并作序的《1956散文小品选》,面对那些久违了的,而又十分熟悉的作品篇目和作者名字,不禁回想起当年在菡子主持下披沙拣金、精心编选的情景。这个至今仍不失为上品的散文选本,浸透着菡子多少深情和心血啊!

菡子本是个一身戎装的“三八式”女兵,坎坷的经历,困难的磨炼,战斗的洗礼,铸就了她顽强、坚毅的品格和气质。然而,童年的不幸,江南的山水,文学的熏陶,又赋予她心地善良、感情细致、极富同情心的女性特征。1955冬去春来,初次接触菡子时,我正处于受组织审查,静候处理的困难境地。那时还没有做出我“与胡风反革命集团没有组织上的联系”的结论。我背着思想包袱,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带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情绪应付着日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菡子没有疏远我,歧视我,而是以一种又是师长又是老大姐的亲切态度接近我、关心我、鼓励我。她一再诚恳地叮嘱我:“千万不要因为碰了钉子、栽了跟头而消沉下去,你还年轻,要朝前看,振作起来,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吃一堑,长一智,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坚强一些。”她在同我的倾心长谈中,动情地讲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英雄母亲留芭夫·柯斯莫提绵斯卡亚所写《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把一切献给党》中的“保尔”式英雄吴运铎,用她由衷崇敬的这些英雄形象来激励、鞭策我,希望我自觉地接受严峻的考验,从困难和挫折中勇敢地闯过去。

在创委会的日常工作中,菡子仍然把我当作业务骨干使用,一次又一次地给我压担子:让我参与组织100多位作家采访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协同《人民日报》编辑部组织一批作家到全国各地旅行访问,创作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写;她还让我负责一两种年度创作选集的初选工作;并提名我作为列席代表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按作协当时的环境、氛围和我那种特殊的处境,菡子对我这样安排、使用,自然难免招致一些非议。第二年反右整风时,就有人批评菡子让我充当“独当一面的角色”,是“重才轻德”、“****”。好心的菡子,为了扶我重新站起来,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啊!

从1955年5月到1956年9月,历时一年多,对我的审查总算有了结论:不是胡风集团在作协的“坐探”,“所犯泄密错误属于严重的自由主义”。我虽在审查结论上签了字,但对将要接受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内心不免感到沮丧、痛苦,总希望能适当减轻处分,使我仍然可以履行一个正式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这时,菡子洞察我的心态,也考虑到我对错误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平时工作又积极努力,建议我向组织写个报告,请求适当减轻处分。她仔细看了我写好的“报告”,并动笔做了多处修改。如今我手边还保存着这份用作协信笺写的,颜色已经发黄的“报告”底稿,从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菡子用钢笔修改的秀丽洒脱的字迹。她不仅给我加了“在沉痛中,也感到与党接近的轻松和愉快”这样表达心情、富于感情色彩的话;而且还增写了一句:“现在离揭发我错误的时间已将近一年零四个月,离我比较彻底地承认错误的时间也已有一年多。”以更充分地申述请求从轻处理的理由。一个上级如此设身处地、无微不至地为部下分忧操心,是多么珍贵的同志情谊啊!尽管我那最终被减轻为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随着胡风集团一案的平反,已在80年代初正式撤销了。但当年菡子帮我改“报告”的良苦用心,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不会磨灭。在人生道路上,遇到这么一位古道热肠、善解人意的领导同志,也是够幸运的了。

菡子帮我闯过了反胡风、肃反这一关后,我那被“运动”延搁了许久的终身大事提到日程上来。当菡子了解到,我和我的女友相识已达十载,确定恋爱关系也已有四年之久。我们的婚姻通过漫长的恋爱季节,又经受了斗争风雨的洗礼,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菡子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热情支持我们尽快地办喜事。寒冬时节,我们简朴的婚礼在朝阳门外芳草地作协宿舍里举行了。由于我还背着刚受处分的包袱,我和我爱人达成了婚事“低调、低规格”办理的共识。除了我俩所在部门的同事外,连我们中学、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也都没有邀约。新房是一间不足14平方米的简易平房,没有玻璃窗,只有一层可卷上卷下用以挡风的窗户纸。所有的家具都是从机关借用的,没有添置多少新的生活用品,只买了一台红星牌的收音机。那天,薄暮时分,陆陆续续来了40多位宾客。菡子也冒着寒风来了。一间房挤不下,住隔壁的王景山兄又打开通向他家那套间的门。菡子带来一件古朴典雅的、白底黑花的陶瓷花瓶,上面贴着她亲手剪的大红的双喜字,表达她对我们的深情祝福。在一块粉红色的,印有喜鹊登枝、龙凤呈祥图案的签名绸上,菡子饱蘸酣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束鲜花,一杯清茶,几把喜糖,欢声笑语,热热闹闹,两间小房里顿时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那情景,那场面,使原本强颜欢笑的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42年过去了,菡子那亲切的“祝你们喜结良缘,白头偕老”的江南口音,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

1998年11月25日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本书选取民国初年(1912—1919)的“骈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类研究的典范性研究范式,注重骈体小说作为文言小说一个子类的文体特征,界定并论述了骈体小说的概念、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从题材类型、叙事模式、创作和接受环境等方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民国初年小说与骈体的结合带来的形式变革,以及这变革蕴涵的社会及思想史内涵,展示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完美结合。
  • 心潮集

    心潮集

    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诗与词是非常难以驾驭的两种体裁。本书作者军人出身,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诚恳、正直、豁达的品性。在戎马倥偬的岁月当中,他却对诗词情有独钟。
  • 爱情这件事(套装共3册)

    爱情这件事(套装共3册)

    《遇见你,我原谅了生活所有的刁难》本书的主人公诺拉是一个无法走出房间的女孩,过着孤独而焦虑的生活,直到那一天,她遇到了邻居男孩卢克……诺拉有旷野恐惧症及强迫症,焦虑几乎是她的代名词。新来的邻居卢克在了解了诺拉的一切后,温柔体贴地顾虑着她的情绪,用她能够接受的方式一点点靠近她,在经过无数次挣扎与各种意外后,诺拉渐渐接受了卢克的靠近,也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两个年轻人在相互扶持中完成了心灵的共同成长。《我的孤独,只剩爱你》一生之中,一辈子之内,只有这个人,这个时刻与众不同。“我要是喜欢一个女孩,我会试图了解她,也让她了解我,我不会隐瞒我的缺陷,也不会无视她的缺点,我不会放大她的优势,也不会夸大我的长处……”“我会当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来看待,她性格中的天真和单纯我会花力气去维持,她不擅长应对的环境我会想办法替她改善……”“只要是我喜欢。”那时候的张旭冉根本没有听懂,后来却享受了半生这种“喜欢”。《愿所有的姑娘都能嫁给爱情》18个姑娘,18份让人悸动的爱情。有人鼓起勇气去赌命中注定,有人拒绝妥协选择理想和爱情;有人从青涩懵懂走过匆匆那年,有人约定来世再要相伴到终点,好的爱情就是懂你如我。它可以独一无二、轰轰烈烈,它也可以如田园般简单而美好。亲爱的姑娘,愿有人能陪你颠沛流离,相偎相依。谨以此书献给不愿将就的你。
  • 北方的相思

    北方的相思

    与“下半身”写作不同,与晦涩、冷冽不同,女诗人桑小燕这本诗集充满情意——对万物有情,对亲人有情,对岁月有情,对一切生命有情……这一切温暖、深情,充盈着满满的爱。《北方的相思》一书,作者选择了近年来诗歌创作中的精华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心旷神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忠善的理解和追求。诗集分五辑,共195首诗歌。诗歌内容丰富,上天入地,表外里内,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思想情感,物质精神,几乎无所不包,饱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作者简介桑小燕,山西黎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爱你的那个男生

    最爱你的那个男生

    要么报恩,要么还钱?荀欢不知道,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爱情也变得这么折磨人。有什么办法呢,八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跟着六十多岁的爸爸一起生活,因为爸爸就像爷爷这特殊的身份,遭遇了很多非人待遇。然而,有一个人,却偶然地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守护她。因为这份守护,她变得自信乐观,人生像突然开了挂,又一个莫名其妙的人,闯进了她的生命……
  • 山民

    山民

    《山民》叙述了武陵山区黄荆村林业改革中,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山民荆疏远承包8000亩荒坡后,荆、冉、黄家族因利益驱动,冉、黄两家与他产生了种种矛盾,迫其不得不挖掘天麻、卖掉家具和妻子银饰筹资,甚至独自进深山老林采种,终于在县乡帮助和干涉下,与其他山民公证了承包合同,迈出了林业改革的步。
  • 大梦三生之仙鸣

    大梦三生之仙鸣

    若无三俩红粉知己,怎知此恨何时休尽;若非生死莫逆同享,怎得肝胆患难情义;若不历经金戈铁马,怎敢谓我热血儿郎;若可仗剑行走天涯,怎会江湖忘我草莽。前世浑浑噩噩过了半生,今生自当要轰轰烈烈,否则岂不辜负老天的好意?
  • 拳拳心动

    拳拳心动

    王牌女拳击手春宵KO顶级游戏设计师陆栖迟,一段花花公子到黏人小狼狗的甜蜜进化史。沈春宵是AJ俱乐部的王牌拳击手。第一次和陆栖迟见面是在医院,为了拿到弟弟的和解书,沈春宵找到了他。然而调解不成反被撩,沈春宵反手拿出一个空花瓶放在他面前——沈春宵:来吧,想怎么打,都随你。陆栖迟:???后来,她“英雄救美”,从狂躁病患者手下救下了他。前一秒刁难的人,一下子变成了救命恩人。陆栖迟感觉自己的心似乎被“砰”了一下。救命之恩,无以回报,看来只能,以身相报。春宵突然笑起来:“你就这么笃定我会嫁给你?”“也不是。” 陆栖迟将她抱得更紧,“我唯一笃定的,只有一件事——”“不论你走多远,我都会把你追回来。”
  • 有你的青春才疯狂

    有你的青春才疯狂

    抓不住记忆的流沙,梦思中苦等的未来。最美的刹那,是遇见你的那一瞬间。我总是盼望与你再次相遇,再次凝望你的眼眸;最美的时光,是与你相知相伴,相濡以沫的那些日子。那些日子,我不曾有过勇气去捏自己的脸颊,闭上自己的双眸,深怕这只是一帘幽梦,幻影泡沫;最美的事情,是当你和我成为了我们。渴望与盼望早已在我的内心深处扎稳了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你一直伴随着我的青春,同我青春存在,是否亦同我的青春逝去。曾经的我,曾经的你,永不悔。
  • 百步一剑

    百步一剑

    黑暗笼罩着的村庄,如深仇似的街坊,不知安静了多久。直到一次猝不及防的灾难,一位神秘身份的男子来到了这村庄,自那以后,一切都已变化,不再平静...
  • 我浪迹在职场

    我浪迹在职场

    为何有的人能够平步青云、纵横职场,而有的人却屡屡受挫,趋于平庸。想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职场命运吗?答案就在《我浪迹在职场》中一一为你揭晓。《我浪迹在职场》的作者是马银春。
  • 天童姥姥

    天童姥姥

    “定城坡,飞飞扬,花喇枝儿丁丁糖;定城坡,丁丁糖,花喇枝儿飞飞扬。”没有知道这是一首失传多年的童谣,还是仙童姥姥让两个鸡脚仙念出来的魔咒。但所有老百姓都知道,只要听到这首魔谣从漆黑夜空里悠悠扬扬地传过来,就知道仙童姥姥从他们村子附近,从他们城镇上空经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