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6500000018

第18章

戒体四门。初二论体。二中兼行。三四属法。四中有相。一往粗分。委如下说。初料五章。初立二戒。乃至第四并明二种。第五独论无作。又前四局戒。义通善恶。后科通杂。正为显戒。明多少中初文为三。初究受多识少。太唐之世释门兴振。英俊如林。尚云三五。况今衰末焉可言哉。皆下二显不识所以。上二句明专愚不学。致下明无知妄受。盲喻无知梦喻不实。及下明成否不决。河汉喻其茫然不知涯际。故下三总示来意。据此一篇止释戒相。今就其初广法体行。意见于此。诸门者通指前三总别科目。二中初问几种者。通论诸教所说不定。约境从制就位(五八十具)克体(作及无作)。或对七支。或总三业。或分遮性。或据受随。有斯多异。通而问之。答中初约境示量。今下举要统收。今正明体。此二为要。故偏举之。通收尽者由此二戒悬防总发体中含摄。故此收法体。而言境者欲明偏境之法皆归二戒故。第二科中前但通立。次申所以。理趣既显。引据复明。所立已定。即须显示二种名义。故以解名。寄之于后。初科问中。言不一者欲显相须。故约互废以问。及以三者业疏作何不三合。谓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直应更立一合次前为三。初答为二。先明作须无作。作休不防者以作短故。不可常作者心。或余用故。次若单下明无作须作。二下结示。次答中作无作别者动静异故。心非心别者体相违故。业疏三句。一作是色心。无作非色心。二作者初缘。无作后业。三作是运动。无作非故(钞无第二。余二比对大同)。若下释疑。以不许立三恐谓戒法唯局此二。故持释之。显上且据能防。故唯二也。引证中多论。初二句明从因感发。初下明成就分齐。注中示名。初句会同。下句释义。业疏云。此明业体。一发续现不假缘辨。无由教示方有成用。即体任运能酬来世故云无教。今时经论多云无作。义例同也(准此注中他字乃指业体。非属人也)。俱舍名无表。亦同此释。二中初示二戒。是下明缘具因阙。下复指论以显经意。三中彼明化教十不善道然。二色义同故可为证。业疏作是十种法。则通善恶。颇应下喻。由心重轻有发不发。故云或有无等。如下喻显极喻重心。香臭喻善恶。瓦木喻轻尔无记。手执喻作除去物。已余气有无用配三心可见(旧云。此经与俱舍同宗非也。安有佛经与论同宗耶。宜云俱舍等宗此经可也)。结中问曰。今宗二戒名体并异。那引多论善生而为证者。答今此不论名体。但证二数是同。请观结文。幸无迟虑。次解名义。问中结前生后。总问三名。答中作即方便构造为义。陶家谓土作家。轮即范土为坏器之车。运之则转。故以喻焉。四大质体名报色。从缘动作名方便。报起方便。方便依报。二法相假不一不异。但言报未必是方便。言方便其必具报。今以轮水喻报质。轮动作喻方便。即名其动以为作耳。故下引证身及动身。对喻可解(心论即有部计作戒。是方便色故但云身)。无作中一发者一犹始也。此句明业体初成。即第三羯磨竟。第一刹那与作俱圆。是体发也。作戒既谢。无作独存。相继不绝。故云续现(旧云。一发者作戒落谢无作续起。此解非也)。始即上句一发之时。末即终。谓命终舍也。虽通四舍且约常途。故余三不举。此句明业体久长也。四心者通举四阴。三性者别示行阴。三阴唯无记。行阴通三性。故此句显非心也。下句正示无作义也。若翻对作解初句反前即谢也。次句反一念也。第三句反善行心也。第四句反缘构也。故下引证有二。杂心中初句蹑前作谢生起无作(本论与上释作戒文相连故)。余识即四心后心望前作心。故云余也。俱即同时是法即无作。随生谓任运起也。成论中通明业理非局戒也。因心者示现从作发也。因是相假之义。心即简别有宗。生罪福生即是发罪福即善恶无作。文举无记等取余心。通名中初二句直示正义。由此二戒俱断恶故。故下引证涅槃。遮制即禁断义。直是者一言尽理更无余论。故善生如前。即戒法第三门。制等五字即括五义。对前可见。三出体中法体幽微颇涉言论。但钞为新学直申正理。文义简略致多谬妄。此既律教之源复是修行之本。事须广释少资心用。标云体状。谓体之相状无别所以。示宗中初句通示异计。今下别示本宗。二论即指多成。言不同者统括部计。不出四门。所谓空有双非两亦。双非入空两亦归有。故此四计还即二门。此土翻传虽有四律。十诵四分时所盛弘。故今但对多宗辨异。一者四分。昙无德部名为空宗。亦号假名宗。即成实所宗也。二者十诵萨婆多部名为有宗。亦曰实法宗。今婆沙俱舍多论杂心并同彼计。略知如此。委辨异相具如疏中。多见讲解不辨教宗。名相交参何由识体。寄言学者。最宜留意。然今钞中依宗。明体指略多宗。然恐后学至文壅滞妄致穿凿。故须略示。业疏广列六位分别。今但撮要引而示之。初明二戒并是有为。非三无为。由假缘构造四相所为故(此有为无为分别三无为者。虚空择灭非择灭也。四相即生住异灭)。二诸有为法总为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二戒并色非余二聚(此有为中三聚分别)。三色有十一。总括为三。一可见有对色(即色尘也)。二不可见有对色(五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色(即法尘少分。法尘有二。一心法谓诸心数法。二非心法过未色法无作。即此色所收)。今作戒者身作。即初色。口作即第二色中声尘。身口无作并******(此色聚中三色分别)。四色中又有二。一本报色谓四大也。二方便色谓运动造作也。作戒非本报是方便。无作非二色(此身口色中二色分别)。五作戒是善色声非恶无记。无作戒体是善可知(此方便中三性分别)。六作业始终皆得为戒。不同余善。无作当体是戒。非此所论(此就善中唯约作戒始终分别)。已上六位显示彼宗。二戒俱色。作色即是色声两尘。无作色者法入中摄。名为假色。问无作既非见对。那名色耶。答此有多义。一从能造名色。疏云。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辨业通判为色是也。二损益名色。又云。彼宗七业皆是色中有损益故。三碍故名色。又云。无作虽非见对。然为四大造更相障碍。据所可分故名为色。问既相障碍应同根尘。既是法入为意所对。即非无对。答五根五尘能所俱碍皆是色。故能所俱对互不通。故假色不虽尔与意对。意根通缘一切尘。故即非对义。又假色是色意根非色。故非碍义。余广如疏。作戒中初科言作者。始于坛场终白四竟。第一刹那已前三业营为。方便构造者是。初引论。又二上句出正体。身口业思者谓。行来跪礼是身作也。陈词乞戒即口作也。立志要期希法缘境。心彻始终统于身口。故名身口业思。即此业思是作之体。论其下示兼缘义。言造具者显示身口自无功用推归心。故如世造物百工之器自不能成必由人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每天都沉迷于江教授

    每天都沉迷于江教授

    自从遇见江教授,容与每天都沉迷于他的美色。 自从遇见江教授,容与每天都想黏着他这个人。 自从遇见江教授,容与每天都想成为他的人。无数次的偶遇,容与终于将江教授拐回了家。 某一天江教授把容与推倒在床,故意压低了嗓音,问道:“喜欢我吗?” 容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喜欢!喜欢!喜欢!”
  • 我有个很皮的金手指

    我有个很皮的金手指

    别人的金手指都是吊的不行,或者嚣张的不行。可为毛我的金手指却是那么皮呢?谁能告诉我答案呢!
  • 二十岁那年

    二十岁那年

    人生变幻无常,社会的残酷。只是更加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且看主人公如何备受社会压力,收入就是工作,努力就胜利!
  • 梦话荒年

    梦话荒年

    他与三界新君传说本是同根的一株双生花,饮了女娲燃骨补天的血,百转轮回,一人成了妖君,一人扶摇上了九天,做了人神共尊的天帝。许是不甘神殿寂寞,许是双生结下了不解仇,帝君散了他的神魂,将其打入人间永世轮回,日日借着三界镜看他人生百态,折磨了彼此九万年整。直至妖君遇见人间南祁国的妙音郡主,慢慢忆起前尘总总,这场天上人间故事才回到了开始的地方。原来那日饮下女娲焚骨血,共有三人许了诺。只是,满满九万年整,妖君才知世上心里少了一个养花人。(我就一个意思,因为作者本人是个文艺逼,小白文爽文爱好者点开前请慎重三思。故事很棒,你可以慢慢读,有砖轻拍。)
  • 上一个灵魂

    上一个灵魂

    不断的死亡轮回当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不断的死亡,复生。直到揭开最后的帷幕。少年姬殇先入无尽的死亡轮回,每一次的死亡,都会使他多出一个灵魂。无尽的恐惧之下,到底是谁在暗中观察这一切,是神是魔。还是来自他自己,心底深埋的一个秘密。
  • 婚从天降:总裁夫人要爬墙

    婚从天降:总裁夫人要爬墙

    七年前,她是被未婚夫为了利益抛弃的公主,为了生存走投无路的她不得不进入演艺圈。她以为江离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当她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骗局的时候,她崩溃了。一场事故她带着肚子里的孩子跑路,再也不愿意回到这个伤心的地方。七年后,再相见已物是人非“做我的女人,我让你在娱乐圈平步青云。”江离看着面前浑身湿透,狼狈不堪的女孩说。“抱歉,本姑娘卖笑不卖身。”“卖笑我也买。”“抱歉本姑娘不想卖给你。”容颜笑的很是甜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大陆之六个愿望

    斗罗大陆之六个愿望

    创世神不小心把唐天弄死,给他六个愿望。唐天穿越到斗罗大陆,帮助唐三成神。
  • 重生之一梦承情

    重生之一梦承情

    前世她是风华绝代的皇后,一心只为皇帝巩固帝位而周旋前朝后宫,不料一世倾心相待却换来满门抄斩,心如死灰下一把火将前尘烧了个干净。再次睁眼回到及笄年华,一切正好,也终于明白前世因缘交错之人原来一直都在,此生得与你执手,天涯尽头不生忧!
  • 心城变

    心城变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就掀起了一场轰轰轰烈烈变法运动。这场运动得以开始,就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推崇,这个人就是吕惠卿......在王安石变法第九年,也就是熙宁九年,宋神宗安插在数总的眼线伍玉明来报,说蜀中出现了·.....在这时,澹台玄立即派人前往蜀中调查,发现蜀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和尚、极具杀伤力的战弩、能让人成为战斗机器的秘书......一切都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