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6500000007

第7章

如律广解具列其相。可寻注戒(旧约僧尼别制释。或引母论犯报四句释于义似疏)。四摄趣优劣者律明。趣有三种。人及非畜。非人一种通含四趣天修鬼狱。又非畜中各有男女黄形。并如戒本所列。人趣为优畜则为劣。非人通优劣且约四重以示其相。初人趣四戒俱重。二非人淫重余兰。畜生淫重盗吉。杀有智兰无智提(余篇自寻)。五起情虚实者此有多释。一如谤妄等戒。情虚故重情实皆开(诸戒不犯文中并标实尔无心等是也)。又诸戒境想初句情虚故重。疑想情实俱轻(除淫酒戒)。又诸戒中或标知故字者。即显情虚(如故断畜命知水有虫等)。非故不知即是情实。即如本律。犯必问心无心不犯。制教重轻寻之可见。六开制互立者。一切诸戒若止若作有制未始不开。有开未尝不制。二教相待义无独立。且如淫戒。乃至畜生毛头即犯。仍开怨逼此即制中开也。虽许境合三时无乐开中制也。又如本制三衣次开百一。复制加持后开畜长。仍制说净时缘不暇。复开十日不说则犯。又如本制安居缘开受日。复制限内须还。又开难缘不返等。但制即是重开并为轻。如是类求方体教意。七中喧即聚落中下两根。静即兰若头陀上行。四依教重四开教轻(此明如来制教重轻。又云在文自显。须就本律详而求之。故今所释颇与昔异)。结示中上句属佛。下句属钞主。据本制怀临事处断则轻重合教。万无一失料简七种。初受随简一是背于受体。余六制于随行。二就行中上作简。二三四五是止。第七是作。六通止作。三就止中。能所简。第二是所犯罪。三四即所对境。五即能犯心如是知之

第三标中言对事者。一约判罪。二据行法。三谓亡物(二衣篇云。随本受体何律受戒。即以此律而定轻重)。应须问曰。教门轻重圣意可知。然现翻四律互有乖违。重轻不定。今之学者依何为准。此门所立其意在兹。叙古中初科佛灭千年。至后汉明帝时腾兰初至。人虽剃染未有归戒。跨及曹魏将二百年。昙摩柯罗(或作迦罗。此云法时)依四分羯磨立十人受戒为始。出僧祇戒本令众诵习(第一差也)。至姚秦时。十诵广律初翻。人即依用(此二差也)。其次四分僧祇五分三部广文并传此地。人谓僧祇与先戒本文理相合。乃舍十诵多演僧祇(此三义也)。唯四分五分曾未弘通。至于元魏法聪律师。方悟前非于即罢讲僧祇。首传四分然以人情执旧多未伏从。及乎隋朝智首律师作五部区分钞。往往未能尽理尚有纷纭。故今钞中特须提示。历年既久执诤仍繁。不能备陈故但通斥云诸师等。东流者标其所至。或云西来言其所从。几字平呼近也。自汉至唐撰钞之时。凡五百五十九年故云近耳(若取曹魏得戒已来近四百年)。穿凿者学无师禀。肆意攻求不从正理。故以比焉(孟子云。所恶于智者其为凿也。注云悉人用智而妄穿凿)。推所由中上句明迷教。下句示迷行。宗旨谓假实不同。本趣即色非色别。劝学中初句劝久学。学师谓禀学于师。次句劝凭正教。何下明离过。二句语别义同。但上约破斥下取轻诮。沦犹堕也。嗤即是笑。正判中初文上二句即晓其本趣。体下谓识其宗旨。业疏云。如戒一受愿行须同。焉有受依假宗随行实教。神州一统约受并诵四分之文。及论随行皆依有部行学。非唯体相乖各。亦乃缓急随情等(有将体既等语。为总师语非也)。更示中据上所明于理已显。所以重示者一恐疑云。俱是圣教。纵令互判亦有何过。二又恐云四分。可尔余宗不然。故复释之。初文上二句标。谓下释。如已学四分。即依四分判彼十诵受戒之者。余互亦尔。同则不言乖则有过。故云脱罹等。脱忽也。罹遭也。愆即是罪。上句明判断之失。下句示违犯之罪。愚痴即无知也。次科上二句正示诸宗判处。并同此列故云通立等。格式也。较音觉正也。后二句结告。条领即今所立才览此门疑滞即遣。如冰之泮故云释然。大观谓所见通远也

第四门上明考体专用一宗。然或被事不周须通他部故此明之。欲晓此门文相大意。须以三问前以激之。问受体既从四分。秖合专依本宗。何以今钞备引诸部。约体明随其义安在。问三藏所诠事理两异。既宗律藏。何以下引阿含等经及余小论。岂非化制不分耶。问律是小乘。教限须别。安得辄用华严涅槃地持智论。岂非大小滥耶。若不明示学者俱疑。故此决之寻文可见。问今钞通用三藏。何以但标诸部。答诸律体相既殊。须明引用分齐。是故此门正明诸律。至后六师方通经论(有云诸部通收经论非也)。叙分宗中。初文言统明者总括诸部也。如来灭后迦叶结集为八十诵律。五师相继一百来年并无支派。后因诤计遂分五宗流。既出于一源枝必归于一本。故云实一文也。但下示分所以。上句明如来赴机设教不等(有以机悟属五师者非也)。下句明诸师各执不同岳立喻其所执如山之固。注戒序云。云飞二部五部之殊。山张十八五百之异(有谓五岳对五部非也。况诸计之言不唯五部。请以注戒质之)。次料上二句叙分宗。义钞云。鞠多受法既少不能均融故分五部。然既大圣悬记。盖是时机所宜。执诤虽殊无非证道。即大集云。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是也。下二句明各集。竞谓争驰。言大众者此滥窟外部。高僧传论云。上座大众创分结集之场。彼言大众乃是窟外。此云大众定是窟内。即今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以五百人亦大众故(智论则云千人)。是则大众名通二部。上座唯局窟内。学者须细辨之。一家者且据五部。各自为言。三中初轻重异者一约罪释。本宗初篇重犯。余部但吉。本宗犯罪方便随灭。余律仍存。四分女触比丘兰。十诵结残。十诵身根互坏触者兰。四分捉发亦残(且略遣文余寻释相)。二约亡物释。下云。然此亡物诸部未融等。锡杖澡罐针锥等物四分归重。余律并轻(如二衣中)。三约事释。如四分受戒缘具方成故重。余宗缘阙并开(如无和尚无衣钵等)。本宗转欲则轻。余宗不开故重。本宗悔残微乖法式。悔罪不出故重。十诵不行别住六夜。直得出罪故轻。二持犯分途者即如上引境想不同。又四分淫戒并据毛头。十诵论犯过皮过齿。四分随处盗五成犯。十诵取本古钱方结。僧祇通夜护衣。四分限在明相。三有无递出者递亦互也。即如上引众学有无及盗非畜物。四分无文并准十诵。四分二宝蚕绵并无悔法。十诵出之。又四分衣界通有势分。余部皆无等。四废兴互显者。四分歌声说戒用废。五分直说取兴。四分开结净地用废。十诵制断取兴。又如僧祇牒事说欲用废。四分不牒取兴之类。次明取用。初科标示中。立四分为本者顺本受体。离前互判过也。须用诸部老行事有据。离后执隅过也。引论中欲明取舍有所准。故此论五百罗汉造释四分律。初牒释淫戒缘起。已将入戒本。即变为宗论。其中一罗汉曰。于戒句中(即下随本)。于戒本中(即下本也)。于问难中(即法师语)。若欲知者有四毗尼。诸大德等如钞所引。然诸罗汉并具神通不无胜劣。故选召能者耳。抄出者传于贝叶也。上是告众之词。一本下出四法之相。初本中云一切律藏。即指当部诸戒。非谓通诸律也。二随本下略其释文。论云。四大处名为随本(论文难解诸释不同。且依古记约通别二缘注之)。佛告诸比丘我说不净(性恶遮恶俱是不善。故不清净)而不制(痴狂心乱并通开故)。然此随入不净(一念心忆是比丘便入犯位)。

于净不入是名不净(不顺开教故净不入。即是犯罪故名不净)。第二佛告诸比丘。我说不净(如上)而不制(如上)。然此随入净是名净(心不忆知顺开入净。由不成犯故得名净)。第三佛告诸比丘。我说听净(如淫怨逼俭开八事)。然此随入不净(三时有乐时礼不止。二并归犯)。于净不入于汝辈不净(乘于开教故净不入。并结正犯故言不净)。第四佛告诸比丘。我说听净(如上)。然此随入净。于汝辈净(顺于开教并无犯故)。一切诸戒并具通别二缘。通如持犯别在随相。今此四句前二通缘后二别缘。又前后二句中。并初句是犯后句不犯。一一戒下皆有二缘故名随本。是一切戒大要之处名四大处。三法师语先说本者即上二本。广分别者即论中解释之文。一一并云法师曰是也。即论主一句祖师助显非本论文。四意用论作自意。彼云何谓自意答置本置随本。置法师语(如评一戒则涉三法。且置此三待加意度。及对三藏方可取舍)。以意度(筹量可否)。用方便度(详其理趣)。及三藏者上是意详。下以教勘。彼云。以修多罗广说。以阿毗昙广说。以毗尼广说。以法师语。文略下句故云等也(此谓三藏中法师语也)。先观下正示意用次第之法。根本即本句义即随本。文句等不等者。谓以上三对考三藏。等即同也注中指广今略引之。彼云。律师者有三法然后成就。一于本讽诵通利。句义辨习文字不忘。二于律中坚持不杂。三从师次第受持不令忘失(在文难晓故详引之。广更如彼)。正下一句结示。取意中初文。行藏者约行事之废立。取舍者谓考古之是非。实难非易文之互耳。大诠亦即总意(前云远诠本全并同)程示也。下列科条取舍有据。故云无惑。举例中初明本圆不取示有所宗。如重轻篇聚众法羯磨受忏治摈结说安恣等。用人用法多出本宗。又下标云部别不同不取外部。皆此意也。余下二列示四例。初不了有二。一不明了。如十五种略说戒及东方有山称山之类。二不了足。如四人法不除忏舍等。下文一一别标。用此二意寻之可见。二废前者如歌声说戒。钞云。此是五分废教(如试外道鱼肉正食。虽同废教至下六师。方可言之。此中且据诸律。古记一混学者须知)。三有义无文者如颠狂人前舍戒不成。是有不足之义。故引十诵等证之(如定由旬。准律十四说戒十三先往。准强百里遂用智论下品为定。又十三难不问坏比丘。准尼受反问引善生明文。此皆属后六师中)。四无文有事如云三衣应受持。及非时残宿不受皆明三药加法。而无受文。或云。结界集僧无自然六相文等。如下结示。取用法相关中初文为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三国乱舞

    三国乱舞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赤壁之战后曹魏、蜀汉、东吴三方势力逐一形成,自此,三国鼎立。谁为了谁,在国家大业和儿女情长之间难以取决?谁为了谁,不顾两国之争,只愿地久天长?谁又为了谁,决心终结三国乱世?若然换了你,在这样的乱世,你的愿望又会是什么……
  • 聊斋神官

    聊斋神官

    宋飞重生了。只不过,他重生的世界是聊斋世界,而这个聊斋世界不是妖魔当道的世界,而是神官煌煌的世界。上一世,宋飞穿越而来,不明天庭的恐怖,在这聊斋世界中胡作非为,最终成为一方魔头而被斩首。今生,宋飞要洗心革面,登顶神官。
  • 玉妃

    玉妃

    无历史可追溯的朝代,无典籍可查的人物。在平行于某个时代的另外一个空间的国度里,命运多舛,受尽痛苦折磨,但是无情的命运将她一次又一次玩弄于股掌之间,让她为了自己的爱人受尽重重磨难,慢慢的她学会了反抗命运,但是却抵抗不了爱情的煎熬,她一个人在崎岖的道路上苦苦挣扎。一代帝王,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君王的枷锁使他不能让常人那样追寻真爱,他不会背叛,但是却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他抓住爱人的双手,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失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天道觉醒了

    世界天道觉醒了

    世界意识孕育了它最喜爱的——人类。它好不容易把天机传输给了它们的巫,就进入了沉睡。谁知,它不过睡了几千年,它就被迫觉醒了。同时,另一个世界也被迫觉醒,两个世界意识开启了合作,来重新清洗这破损的世界!虚空——破碎!ps:简介无力。整体来说,就是作者想写的一个梦。把自己的梦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加以润色。有兴趣可以看看~
  • 霸道酷公主的明星校草

    霸道酷公主的明星校草

    她,黑道中的顶尖杀手,演艺圈中的闪亮女王。他们,演艺圈中的顶尖天才小天王。两个天王,同时爱上了不同的她。谁也不知道,演艺圈中的天才是她,黑道中令人闻风丧胆的也是她!当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又会引起怎么样的风波?她的仇恨将以什么结局而落幕?她,究竟是选择温柔善良的他,还是火爆妖娆的他?当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她,将会有怎样的故事?一切,从日本展开了序幕……故事正在继续,真相一点点揭开……
  • 学长要走了吗

    学长要走了吗

    那年秋天,她遇见了此生中最重要的人,一眼便难以相忘。默默被守护着的陌清,并不知道,她也成为了被默默守护着的那个。
  • 仙侠彼岸

    仙侠彼岸

    全书描写修真界的少年传送到剑与魔法的魔幻世界以后发生的故事……
  • 我带系统上万界

    我带系统上万界

    (此书前名:你才是个蛇经病)一位“懵懂无知”“乖(中)巧(二)可(少)爱(年)”的美貌少年(基本不沾边),被奇怪的系统选中,跨越诸天世界,改变主角们的命运……
  • 夫君是重生大佬

    夫君是重生大佬

    有人愿做柔嫩的娇花,自然就有人愿做坚毅的磐石,娇花柔嫩易折,苏和要做,便做天地不可摧折的磐石!怨气缠身不能动情?寿命飘忽受人掌控?苏和执起手中笔,绘别人的梦,改自己的命。旷世浩劫卷土重来,他提剑护在前,说出令人心安的承诺:“我会护你周全。”苏和淡淡一笑,一支落梦笔调动天地力量,睥睨天下,傲骨铮铮。“巧了,我也想说这句话。”我的第一本长文,虽然名字很小言,但我想尝试写一个大气磅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