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49200000010

第10章

至心懺悔

夫懺悔者。是發行之初門。進修之要路。止惡行善。莫先於此。懺是懺謝之名。悔以悔責為義。前心起妄。逐境生情。後意覺知。依真懺洗。克己照事。改志懲非。追變往心。預遏未犯。然我等設便知真悟妄。發菩提心。且未階聖果已還。皆屬不定之聚。若不諦觀罪本尋究妄源。但仛中庸之心。常懷易染之性。則猶如輕毛當路隨風東西。遇善或即超昇。遇惡未免沉溺六塵擾擾知起何心。六道茫茫知落何道。必須細推本末。察獲根源。懺業懺心。如理如事。且生死苦樂之報由有漏善惡之因。善惡之因由貪瞋之念。貪瞋之念由是非之心(痴也)。是非之心。由迷真執妄。迷真執妄即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前已如理懺竟。今當次懺是非之心展轉枝末。展轉枝末即是前門所說煩惱業報三種之障。言展轉者。此是三種障。更相由藉展轉而生。故經云。由煩惱故以起惡業。惡業因緣故得苦果。煩惱即是此貪瞋痴。貪瞋痴心若偏多者。各攝二萬一千煩惱。若等分者。共攝二萬一千煩惱。故成八萬四千煩惱。不離三毒之心。此從根本不覺而起。良由根本迷真執妄。妄認我相。故貪彼順情以潤益我。瞋彼違情恐損惱我。愚癡之情種種計挍。故知三毒必藉迷真。所以經云。無明是種。既有三毒。即受色貪財故。行婬盜妄言綺語。種種追求。復由瞋此恨彼故。有煞生相行相爭兩舌惡罵毀傷百種。損惱多端。皆由不識因緣。不辨邪正。況勞心作偽。愚拙轉增。故言三毒起於惡業(然三毒亦起有漏善業。及不動業。今且舉所應懺者)。夫作業夢報。猶如影響。應於形聲。其體雖空。應無差失。由前惡業成就。感地獄餓鬼畜生。縱罪畢為人。亦有種種餘報之苦。是故經云。十不善業。從三途出。生在人中。各有二種餘報(云云如下所引)。故知三障展轉相由。煩惱為初。今當先懺。然此煩惱。諸佛菩薩入理聖人種種訶責。詺此煩惱。以為冤家。能斷眾生慧命根故。亦名為賊。能劫眾生諸善根故。亦名瀑河。能漂眾生於生死海故。亦名羈鏁。能繫眾生於生死獄。不得出故。所以六道牽連。四生不絕。惡業無窮。苦果不息。當知皆是煩惱過患。是故我等。今時先懺三毒煩惱。就三毒數。貪愛為初。欲去其根。先懺貪愛。然初發業能是無明潤業受生。由貪愛無明理懺。雖達其空。貪愛習成。雖為頓盡。如衣染香去氣存故。須發猛利之心。懺除割捨。然所貪欲境。但誰愚夫。智者審思。都無實味。如犳咬枯骨。骨刺齒傷。血出自霑。謂言骨頭有味。貪不覺痛苦。咬不休。唯自損傷。竟何所益。貪欲亦爾。繫縛不休。見世疲勞。多生受苦(舍利弗問。佛為根繫於境。唯境繫於根)。是故佛言。根亦不繫於境。境亦不繫於根。但由貪愛故。根塵相入境。互相參。意識昏迷。不得解脫。譬如農夫所使黑牛白牛。耕田之時。中有羈鞅。兩皆難脫(然非黑牛繫於白者。亦非白牛繫於黑者。但由羈鞅。故皆相繫)彼此牽連傳不白牛在羈鞅。故皆貪愛。羈鞅不殊。無始已來。牽連難捨。今恐悟後此念還生。要須建志運心。察其過愚。

上來雖已懺謝。猶恐未表虔誠。今更至心重說偈曰。

貪愛無明發潤業  無明已懺未除貪  衣中香氣猶難出  欲境凡情豈免體  情體弊色心虗悅  犳咬枯骸血自甘  生死無窮緣此愛  牽纏不脫類地蠶  白黑二牛常互縛  根塵兩法鎮相參  若不懺除貪愛罪  縱修萬行亦無堪  我今誓志常判割  藏識之中莫不含  五根六塵如幻影  身心清淨似澄潭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本尊毗盧舍那佛。

已懺貪愛罪竟。次懺瞋恚。瞋恚之毒。傷害尤多。貪愛紐徵尚客勒剋。瞋心卒暴。誰敢與言心似火湯口。如刀劒。故知瞋恚難卒制除。須於未起之前。觀察所瞋之境。且聲如谷響色。如空華。空華好惡不殊。谷響高低無異。即如愛惡之境讚毀之聲。無不是空。何瞋何喜。從來迷倒。遂境情生。今日悟之。寧客更執誓修忍辱。以塞瞋源。擔習慈悲。轉除恚本。

上來雖已懺謝。猶恐未表虔誠。今更至心重說偈言。

無邊煩惱雖皆惡  惱害偏多最是瞋  一念能生八萬障  一言能殺百千人  暴風卒雨渾難進  努氣膖腮不易親  刀遂語生如斬竹  火從心發欲燒身  谷響已知讚毀等  空華又覺順違均  從今懺却瞋心罪  修習慈悲作佛因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本尊毗盧遮那佛。

已懺悔瞋恚罪竟。次懺愚癡。愚痴者亦是邪見之類。但約利鈍故說二殊。觸事生情。是境皆執所解僻謬。總名為癡。不必如牛羊之徒。方名癡毒。此癡行相比於無明。總別意殊。本末義殊。無明但迷真。我真空都執內身外境癡。則隨於一事種種生情。行相已知。必須改悔。歸於善友。習學大乘(二乘未免)。但親近佛法僧三寶。同深必自得聞思修三慧。其定慧光既發。癡想何存。決運此心悔前下劣。

上來雖以懺謝猶恐未表虔誠。今更至心重說偈曰。

三毒已除前二毒  還須相次懺愚痴  愚痴不必如禽獸  情現良由帶是非  互執有空頻闘諍  僻論因果妄情疑  棄背正緣輕正法  尊來邪教事邪師  速訪其宗相稟學  勤尋善友早歸依  滅劫多生邪見種  入佛知見正思惟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本尊毗盧遮那佛。

(無明貪等兩重。已如上來懺滅。業報兩事尚未懺除。但時眾疲厭。留待別時。今且修畢其餘法事)。

至心發願

願弟子等。從此懺悔三毒之後。生生世世。安住菩提之心。常修悲智行願。速入菩薩離垢之地。性不含欲。於他財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又願永離瞋恚。於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愛心。永捨貪恨怨害熱惱。常思須順行仁慈霑益。又願永離邪見。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真。無誑無謟。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乃至意業。隨智慧行。慈悲喜捨。救攝一切。

上來雖已發願。未表虔誠。今更至心重說偈言。

願我懺餘三毒後  飜作菩提三種心  大悲智願不虧危  貪愛瞋痴無起作(准華嚴宗受菩提心戒文。以大悲大智大願三心。為菩提心體也)  貪念全成大願樂  樂修一切諸善因(起信論云。樂修一切諸善行。華嚴疏。配為菩提心中大願心也。文與願樂義不異也)  瞋心變作大慈悲  悲愍有情相度脫  癡毒翻為大智慧  了達無邊妙法門  此三念念在心時  即是菩提心顯發  但得發斯三種念  自然引起六波羅  六波羅蜜藉三心  六道因緣在三毒  三毒已息三心具  六道因亡六度圓  從今乃至證菩提  世生世生無間斷  且願此生無障難  免令來世乏資糧  臨終了了不昏迷  自在隨心寄生處

發願已。至心歸命禮本尊毗盧遮那佛。

○白眾等聽說經中無常偈

凡聖本同常住性  凡夫執相遂無常  六道三途逼迫身  世生世生老病死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客貌暫時間  不久咸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遂  恒與眾生作無利  應當親近善知識  念念勒修常住因  捨無常色獲常色  受想行識亦如是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法事卷第四

圓覺道場禪觀法事禮懺文卷第五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 宗密 述

第六上

(普賢章。九唱二十二偈。懺身三三四)。

歎佛

(華嚴經第五十。讚述如來出見法門)。

如來應正等覺。以無量法而得出現。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總相標也)。所謂與大法雲。雨大法雨。能滅一切眾生煩惱(一也)。能起一切眾生善根(二也)。能止一切眾生見惑。能成一切智慧法寶(四也)。分別一切眾生心樂(五也)。雨大悲一味法水。隨其說法無量差別(六也)。先起菩薩諸行智慧次起緣覺諸行智慧。次起聲聞諸行智慧。次起其餘眾生有為善根諸行智慧。一味法雨。隨器差別(七也)。

普賢章

九唱二十二偈。徵釋用心(菩薩疑頓悟漸修。相一違故。佛為通之也)。

至心歸命禮  問悟修方便(云云)(後有一禮。同此餘。毗盧遮那佛准常)

於是普賢菩薩白佛言。大悲世寶末世眾生修大乘者(有正因性。能發心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過正緣聞了義)。云何修行。(指上正因正緣具者。用心之門。若未知覺性本圓。妄本如幻。即無此疑。只緣已知法空。却疑修行之義)世尊若彼眾生(指聞前段經之人也。為作四重門)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一幻幻何修問也)。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二斷滅誰修問)。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三遮不修之失)。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四請修之方便)。

此一段經有兩偈讚。

第一 三 正述經文

開示前章已頓悟  從斯已下漸修治  普賢諮問如來者  漸修頓悟似相違  既知生死皆如幻  能知之智亦如斯  云何以幻還修幻(一述幻幻何修問也)  幻滅修行復是誰(二述斷滅。誰修問)  若總不修何解脫  悟來何異昔迷時(二遮不修之下修)  願起慈悲哀末世  由開方便普令知(四請修之方便)

第二 三 別釋幻義

(幻者。謂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須臾法謝。還成草木。然諸經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術頗眾。見聞既審。法理易明。及博此方翻成難曉。今依古師。解華嚴如幻之文。法喻各開五法。喻中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所依巾。二幻師術法。三所幻馬。四馬有即無。五痴執為馬。法中五者。一真性。二心識。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執我法。下諸幻喻。皆倣此知)。

普賢舉幻彰於法  學者須知幻術功(上說幻義有五。今具配之)  幻術(第一義如心識)能將巾作馬(第二義如本性)  宛然馳驟眼珍瓏(三如依他起法)  幻馬是空看似有(四也如本理事)  真巾是有隱成空(五也計執執)  本惟如巾難可信  諸緣似馬易相從  幻智若修幻妄體  前馬應尋後馬跡  舉此因由將白佛  真緣理例稍難通

次下如來讚問許說。及正說四段之中。初二段也。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讚問)。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許說也。此後正說有四段之文。今此中有兩段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一標。幻從覺生。以為義本)。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盡不動(二幻盡覺滿已釋前疑)。

此段經有四唱禮讚。

第三 二 且略銷文

佛言汝等能徵問  今說當須審諦聽  無始無明(偈云。無始幻無明)諸幻化(洞了幻化故)  皆依圓覺妙心生(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幻智對治幻妄想(眾生幻心。還依幻滅)  二幻皆除覺轉明(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譬彼空華空裏滅(猶妙幻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  虗空豈可亦相傾(空性不壞)

此後徵釋。初幻從覺生之疑難。

第四 二 疑幻化雜穢

無明從淨覺中起(二句)。故總相略通(六句)。

妄染如何起淨中  此言難曉更通囗  推尋方法惟心義  展轉相資有八重(一小乘段說一心。二相見俱存為一心。三攝相歸見為一心。四攝所埽王為一心。五攝七埽八為一心。六攝藏識歸如來藏為一心。七泥染淨唯是一心。八總該萬有為一心)  真心常住常清淨  無始元來凡聖同  為具隨緣不變德  靈明不礙見樊籠(釋展轉八重之意也)

第五 三 別相依流具通

眾生心是真如佛  與佛常同法界家  迷之故號如來藏  雜妄便名阿賴識  法爾能生分別性  見諸根境轉芬葩  不知此等從心變  執為我法展群邪  我身即起貪痴恚  心心造業覓奢華  業熟受身如影響  循環生死永無渥

上二唱皆釋幻化生覺心了。

第六 三 別釋依幻智滅幻心

心智滅已。而覺心不動。

已說依真生妄染(結幻從覺生也)  次論友妄却歸真(標幻盡覺滿也。次下釋文有四重。皆是幻法。一根。二本無明貪瞋痴。三切業。四所受報也)  了悟本心翻不覺(一也)  發起菩提妙覺因  因是三心悲智願  用翻三毒愛痴瞋(二也)  勤修六度除諸業  六度圓成業自論(三也)  業已倫亡不受報  盡超鬼畜獄天人(四也。故云諸幻盡滅也。諸謂四也)  始覺其符於本覺  是為無上法王身(覺心不動也)

此下第三展轉離幻。正示用心。於中二。一法二喻。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此下密顯真覺)。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第七 二 法說

上答悟修違妨難  從慈委示用心門  應當遠離諸塵境  能離之心亦勿存  展轉妄情離細念  心無寄託絕塵痕  得無所離除諸幻  念盡方能合本源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第八 二 喻說

除幻重重文義隱  更將鑽火喻彰明  諸木本來含火性  功力鑽研火即生  火從木出還燒木  知因情顯却除情  燒木盡時火自滅  破情空處智還其

同类推荐
  • 蜀王本纪

    蜀王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地义记

    十地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寥子游

    冥寥子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顾仙乐词

    顾仙乐词

    以诗歌为题材,讲述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故事与感情思考。
  • 僵尸之猎人

    僵尸之猎人

    僵尸,对于这两个字,想来大多数人得知来原于林正英林老师的电影作品,其中,都是四支僵硬,以血为食,恐怖之中还有丝丝搞笑之味。而关于僵尸的由来,众说分云,得信之为“人死为尸,动为僵”,后得一电视,其中更是说“僵尸,为将巨之后,以怒为力,以血为食,游荡在三界六道众生之外”。这是现代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传说,可是,真正的僵尸,它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也许,每日和你说笑之人,他以活了不下百年之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传奇1997

    传奇1997

    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1997,从这一年开始,隋波的传奇开始了……
  • 拓天纪元

    拓天纪元

    宇宙浩瀚,星海无垠。亘古匆匆,唯有时光之河永流不滞。古往今来,多少人杰英豪绝代天骄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又有多少奇物异志,珠玉蒙尘,永埋历史的黄沙之下!纪元更迭,时光枯竭,世间的真相被打开了......
  • 了无星痕

    了无星痕

    公元2500年,一场莫大的灾难降临银河系,紧急关头,人类能否觉出逢生?他们危机时刻冲出地球,漂泊在宇宙中。在这里没有绚丽的魔法,没有肆意的斗气,没有修炼者,面对一个个的谜团,最终能否解开?
  • 他的爱已来晚

    他的爱已来晚

    “顾少,叶小姐当年是清白的”。“......什么”顾北易握着手中的纸,满眼布满了血丝。“不,不可能。我不可能冤枉她”“顾少......”顾北易双眼呆滞,空洞的望着前方。当他后悔时,叶笙笙却不见了。他拼命的找,她拼命的躲。“顾北易,我恨你,我最大的错就是爱上你。”
  • 何曾到谢桥

    何曾到谢桥

    有些话不一定说得出口;有些人不一定能等得到;有些感情可能不是爱情却比爱情更珍贵;有些人你可能不爱却是为你做的最多的;有些人你可能爱着却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真不真心;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索未知-湛蓝浩瀚四大洋

    探索未知-湛蓝浩瀚四大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