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81000000008

第8章 保方生存自救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很多国家的企业依靠关闭工厂、裁员,来节约成本。在中国的外企也正面临着“寒冬”的到来。

外企巧妙生存规则

进入外企职场,如何举止言行都有着巧妙精辟的规则,往往举手投足间,就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甚至自己的职场前景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1.让自己有高素质

在外企工作,有四个方面比其他企业职员要求更高。

(1)追求高质量。很多人总是很容易就对自己的工作状况感到满意,觉得工作上“适可而止”,而不会追求精益求精。没有对高品质的追求心理,当然也做不出高质量的工作。

(2)让自己的见解高一筹。这是很多企业白领存在的问题,认为只要开会的时候没有人说,自己也不应该强出头去多嘴什么;或者担心自己的建议听起来很幼稚、没有可执行性,会被别人否决。正是出于类似怕麻烦、没有自信的心理,致使很多优秀的点子一闪而过,根本不为他人所知。

(3)保持高姿态。许多人认为自己有了手头的这些活儿就足够了,不应该再增添麻烦、自寻烦恼。他们往往做好了自己的分内事情就再也不会去思考什么,不会发挥主动性去寻找一些新的事情、发现新的问题。但你与此相反,能够从严要求自己,敢于担当责任,遇事保持高姿态,并做出榜样。

(4)别对共享知识、经验有所保留。很多人往往自己掌握了一些工作业务上的技巧却不肯拿出来和别的同事一起分享。可能存在着一种自私的念头,认为这是自己的东西,哪怕对新的同事,也是很有保留地带教。

通常一名好员工,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直截了当、信息面广量大;性格热情积极;充分了解自己,并有足够的自信。

2.给老板一个“大面子”

虽然很多人都说外企的企业管理模式比传统形式上的国企要开放得多,但是有上司下属关系的地方势必还是有等级的存在。有了上下级的等级制度,做下属的说话行事多少会有所顾忌。但是一个良好的员工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敢于说话、敢于提意见,这里就涉及说话的艺术问题。

对上司做一个演说十分重要,这可以决定你是否能说服你的上司。表达的方式、提问的形式都要在措辞、语气上十分注意。另外一点是对投资和收获要有一个清晰的阐述,好让听者感觉确有道理。在做这些的同时,要适当考虑上司的意思,用巧妙的方式迎合,最终让上司感觉这是建立在他自己的想法上而产生的主意。所以,向上司提意见时,最好的方式是让上司感觉这是他自己的想法。

此外,形式上直接的交流更好,重要的东西不用E-mail传送,或者不单单用E-mail,以免产生阻滞和误解。提建议如若能利用例会的机会则更好,只有当自己十分有把握时才能去面对老板。

3.及时自我反省

很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经验,在某些节骨眼上,工作却出了差错,但这是上司的责任还是自己的责任?其实,这是一个双方面的平衡。有时候上司难免会将责任推给自己,纵使自己万分委屈,可是不好发作,毕竟是自己的上司,还想“活下去”就只能忍气吞声。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每当此时,就应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免以后发生类似的事件。

上司授权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把能够想到的细枝末节都询问清楚,得到过上司的肯定以后再去操作执行,哪怕最后出错也只是决策问题,而不应该单纯怪罪执行人员。因为很多上司推卸责任给下属的情况,都是出自一些模糊不清、没有得到确认和共识的地方。如果能将这些避免,那么类似的矛盾和不合也可以得到避免。

当然,这个时候也不能一味地逃脱责任,应该多思索和反省自己这方面的过失与责任。这是一个员工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一名优秀员工的衡量标准。好的上司看重的是员工犯错后的表现,而能忽略过去的小过失。一个员工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学习往往比多加班、假装忙碌的状态更能博得上司的好感。

职场生存忠告

职场中最不稳定的人群可以说是刚工作一至二年的年轻人。他们心高气盛,但却从未规划过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或者对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具体职业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导致在工作过程中过于清高或眼高手低。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善于规划职业生涯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场人群,特别是刚刚开始求职的毕业生的意义非凡。具体来说,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从而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这也成为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对待工作精益求精

由于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自身等原因,可能会造成职场人群偶尔的怠工情绪。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对自己的工作都应该精益求精。在我们周围,常常有些人总是比较容易对自己的工作状况感到满意,之后就会放弃进一步的努力。然而,没有对高品质工作的追求就不可能做出高品质的工作。尤其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应该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现并创造价值。

3.表现自己,但要注重团队协作

常常有人误会,在职场中表现自己会引人反感,以至于常常压抑自己,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是很多职场人都存在的问题。殊不知,正是因为此种心理,错失很多被领导注视、同事了解的时机,自然,升迁加薪的好事也远离自己。

但是表现自己并不等于凡事争先、个人英雄主义。任何成功的事业都是一个团队的行为。别忘了和别人共享你的经验、你的知识,你得到的将远远大于你付出的。

4.适当“跳槽”,但不要成为职场“跳蚤”

如今的职场人群,“跳槽”之声,不绝于耳。是的,人往高处走,固然没错,然而,说来容易实践难。“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之所以说适当“跳槽”,是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一个基本的规划,对“跳槽”也有一个目标和计划,而不要做那只在职场中没有准确职场定位的“跳蚤”。不少的求职者,常常是盲目求职、错误就业、再而起跳。跳来跳去,职业积累断层,缺乏连续性,除了“跳槽”经验,什么职业资本都没有,导致最后连跳的实力都没了。

适当的“跳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征服新的领域,拓宽自己的能力,每一个新的领域对个体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只有把握好准则,薪水才会越跳越高,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5.注重人际关系、注重小节

不管工作能力多么强,人际关系对于你的职场前景的作用都不可小觑。无须多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觉心情愉悦,工作自然顺利开展。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并不复杂,这需要奉献你的耳朵和管住你的嘴。永远不要做办公室里的小喇叭、传声筒,流言止于我处。同时,不要让小节影响了你良好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职场精英,都会对职场生存法则有着自己的想法。在职场生存,如何言谈举止都有着巧妙精辟的规则。举手投足间,你给别人的印象可能都会关乎你的职场前景。职场前景光明与否,生存法则至关重要。

金融海啸下的生存之道

伴随着企业招聘需求疲软,证券、银行、保险、期货、房地产等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大幅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有非常多的求职者已经明显感觉到应聘难度在加大,一些人甚至在临近签合同时被企业“放鸽子”。有近四成职场人士打算利用“金九银十”的有利时机进行“跳槽”、转型或争取加薪的准备,但在当前金融海啸背景下他们还能得偿所愿吗?

有一位裘小姐,一次,她去一家基金公司面试,当时部门经理相当满意,连公司一年能享受几次旅游都聊到了,还告诉她马上就能上班了,没料到后来公司却没了动静。事实上,裘小姐的情况还并不算太糟糕,有相当一部分求职者甚至连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在房地产行业从事行政管理的赵小姐说自己近期通过各种渠道投出了200多份简历,只有三家公司给予了面试机会。她感慨道:“算了一下,发出简历和得到反馈的比率连2%都不到,现在找工作真的是太难了!”

对于应聘者突然被“放鸽子”和求职难的情况,大部分人认为是2008年就业行情不好而导致的结果。由于业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多数企业都取消了招人计划,甚至还有很多公司对外宣称,以减产、降薪、裁员等方式来化解金融海啸带来的经营风险。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失业人数日益增多,在职的朋友是否还有请求加薪或转型、“跳槽”的打算呢?可曾想过应该如何保住自己当下的工作机会、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更好的发展呢?即便失业,你想了解怎样可以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工作吗?在企业减产、工作量缩减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还能再做一点什么,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化解就业危机和失业风险呢?

诸多迹象表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正从虚拟经济逐步涉及经济实体,并将导致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甚至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预计一定时期内就业市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职场人士要想安全度过,必须采取稳妥的职业策略,审慎做好应对,处理得当,我们才可以化危机为转机。

1.把握当前机会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局下,作为职场中人,如何把握住现有的工作机会可谓是迫在眉睫之举。因此,如何保住工作,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加顺利,已经成为所有职场人士皆要面对的事情。专家认为,一个成熟的职业人,走进职场的第一天,就应该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不仅是来自与职场内同事和职场外同等资质人群的竞争,还包括站在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不断引导自己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金融海啸背景下,职场竞争压力也进一步加剧,“加倍珍惜工作机会、全力以赴对待工作”已经成为了职场人士捍卫工作机会的一种必然趋势。

我们要针对现有岗位的职责需求尽量做得好一点,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更可以兼任其他岗位的工作,成为节约型人才,这样被别人取代的可能性就会小一点。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做个职场有心人也很重要,不要只是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比如关注一些行业的发展动态,因为有些行业确实是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有时候要有政策性的减产或裁员,所以要及时关注各种新闻及资讯。总之,在平时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事,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凸显出你的竞争优势,努力获得你的职场最高分,那么当裁员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帮你化解危机。

2.找准职业定位

在金融海啸的巨浪面前,能够成功化解失业风险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人,有相当一部分职场人士仍将面对残酷的失业现实。失业是令人沮丧的,但是如果你提前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清楚自己能够胜任什么工作,这样就可以快速融入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新的发展平台,如果做到了未雨绸缪,就很可能不会被金融危机下的失业浪潮所淹没,甚至可以通过危机事件,让自己重新找到职业定位和目标。

对于有明确职业规划的人来说,失业意味着遭受到外界的强力干扰而形成职业生涯发展中断。那么此时应该整合过往的资历,按照自己既定的规划,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与职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工作,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走,保持职业生涯的延续性。而对于那些每天混日子、对自己没有定位也没有过高要求的人来说,失业后急需解决的是求职问题。这类人首先要调整心态,正确看待企业的裁员问题,不怨天尤人,及时充实自己,加强学习,增强自信;其次是要疏理过往的职业经历,提炼自己的竞争优势,为找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最后是要做明确的职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去找工作,求职目标明确,才能快速找到适合的工作。总之,要把“危机”变成“转机”,为争取新的工作积极地出谋划策,以尽快度过这段非常时期,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更好的工作。

3.提升核心能力

受金融风暴影响,大多数产业都提前入冬,伴随着整体经济的下滑,企业的产品销量受到一定打压,许多企业面临减产,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大幅裁员,导致社会失业人口骤增。在企业减产的情况下,员工的工作量将随之减少,原来一天8小时的工作量可能缩减为6小时甚至更少,许多企业出现人员轮班制,即在保留原有工作人数的前提下将人员分成两至三批,每周轮班上岗作业,等待产量回升后再恢复正常工作量。在这种形势下,员工们就有必要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等待冬天过去后的新生活。

面对这场扑面而来的职场危机,我们在处于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为自己进行规划的同时,还需要时刻保持职业危机感,除了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专业技能,还要积累一些基础技能,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这些是许多岗位/职业所必备的技能。在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在不断认知自己的过程中正确地做出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发展平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做好危机预案,加强防范意识,让职业生涯发展得顺畅通达。

4.未雨绸缪

面对金融危机,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确保做到未雨绸缪。金融海啸来袭,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危机预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一个有着清晰职业规划的人来说,危机往往可以转换为一次转机,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发展轨迹,在更好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而对于没有规划的人来说,任何一种外界带来的风险都很可能将是一次灭顶之灾,因为没有规划和目标,在哪里都将是一事无成。因此,做好职业规划,能够胸有成竹地面对危机,这才是金融海啸背景下最重要的职场生存之道。

御寒自救

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或许可达2年之久,其后的经济形势会到达探底走稳的阶段,在此期间,就算职场人当前还没有遇到外在小环境影响到职业生涯,但也很有必要做好预防。对于职场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穿好“棉衣”,储好“粮食”,让自己安安全全地渡过这个金融“寒冬”。

有一位王小姐,一直在心里盘算小九九———现在这份大型国企的秘书工作,事情不多,工资不太高但够花,省着点还能小有积蓄,但是,王小姐一直存着辞职的念头,秘书的工作没有成就感,继续做下去前途渺茫。

就在她打定主意年底辞职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看看电视新闻,王小姐刚开始还觉得这是发生在人家美国华尔街的事,可渐渐地,消息一拨一拨传来,毕业后去上海发展的同学“下岗”了,台州老家亲戚开的厂接不到订单了,一夜之间,这风暴似乎就刮到了身边的人,成了身边的事。

王小姐一提辞职的念头,好友就跳出来,戳着她额头说,工薪阶层应对金融危机注意事项第一条就是“不辞职,不换工作,不转行,不创业”,简称“四不原则”。

父母更是操心,“声色俱厉”地呵斥:“这种时候,绝不能辞职,不然喝西北风去啊!”

王小姐开始打退堂鼓,但又担心,如果金融危机要持续5年,难道真的就5年不辞职?!

不辞职,不换工作,不转行,不创业!这“四不原则”真的是非常时期的金科玉律吗?

这里,有几条金融危机下白领们的职业经,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看到现在工作的好处

赵先生虽然已经是杭州某公司的策划部副经理,但是,他现在却一直在想换个工作。

由于杭州当地的广告空间并不是很大,不像一些大都市,所以2008年8月份,赵先生联系了上海的一家外资公司,几次接触下来,对方说赵先生随时可以过去。

赵先生坚持把手上的工作做完再走。然而没想到的是,10月份,金融危机风急云涌地来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危机,彻底改变了自己原先的职业规划。

一次假期之后,赵先生结束了手头所有的工作,本想休息两天后到上海去报到,可他打电话到上海,对方却给了赵先生这么一句话:“总公司要求我们开始裁员,所以,不好意思。”

赵先生心头一凉:“平时我们也都在聊金融危机给华尔街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可万万没想到,这麻烦找到我头上了!”

后来,赵先生辗转了解到,上海那家4A公司的总公司,由于投资的项目在金融危机中出现问题,导致资金上面出现了连带性问题,因而不得不进行裁员。

赵先生很无奈,既然不是对方不要自己,而是大环境的问题,那自己也不能埋怨什么。即使去了,也会面临裁员的危险,这样看来,倒还是现在的工作比较稳当。这个机会,也让他看到了在杭州工作的好处,稳定中同样有发展的机会。另外,环境优美如画,生活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有一堆朋友谈天说地,这些都是上海没有的附加值。

现在,赵先生又重新开始斗志昂扬地约客户吃饭喝茶谈项目,辞职的念头当是一道闪光,让他更有干劲。“不能做得比上海差,市场虽不大,机会总还有,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做了。”

2.自己当老板,有方向就不怕失业

潘先生大学毕业,学编程的他一走出校园就进入一家大型的通信企业。3个多月前,他辞职,紧接着金融危机来临,尚无着落,他就租了一个铺面,做起了小老板。

人都说毕业等于失业,但是潘先生毕业时找的工作的确很好!潘先生辞职的举动,在他身边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尤其是他的母亲,可以说是气得半死。当时潘先生事先征求了老爸的意见,跟他说,现在社会上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如果你既懂技术又懂市场,那么你就会是一个难以取代的角色,所以自己希望可以趁年轻,多历练历练,当时老爸马上就点头了,老人家还是很开明的。

这次金融危机来袭,潘先生有个在外企的朋友就因为裁员被辞退了。

金融危机对生意多少也总会有影响的,但是潘先生不担心。潘先生现在不怕老板“炒鱿鱼”,除非自己放弃,没人能炒他。压力就是动力。除了做生意,潘先生更关心在市场风险里能学到多少。有目标就不怕辞职,有方向就不怕走错路,最危险的时候就有最大的机会。

金融危机的突如其来,的确让“跳槽”和辞职镀金的风险成本大大增加了,由此也打乱了很多年轻人的职业规划。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辞职和创业风险的启示:

(1)现在你的生存是否有问题,如果离职了生存都有问题的话,那么还是得慎重,毕竟人在外生存最重要。

(2)你所属的行业是否遭受金融海啸影响比较大,如果是的话你可以选择换一个新的行业。

(3)你的能力与职位是否属于离职了也能够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如果是的话,你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离开。

(4)如果你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能够留在现在公司最好还是先留下,毕竟在任何的工作岗位和任何的公司都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的。

(5)你离职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工资不高、没发展前景、看不到希望等,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不能意气用事。

还有就是你是安于平稳现状的人还是希望有所作为的人,当然作为男人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

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究竟是像赵先生那样在现状中等待新机会,还是像潘先生这样主动出击、在变化中寻找机遇,每个人的年龄、行业、职位、职业理想都不同,这些参数都是决定职业规划的关键。但勇气和梦想,永远是年轻人最珍贵的财富。

用警觉性释怀你的危机感

有一个故事说,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由于天气太冷,小鸟冻僵了,从空中掉在一片农田里。一头母牛走了过来,在它身上拉了一堆牛粪。冻僵的小鸟躲在牛粪堆里,觉得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它蜷在牛粪里,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这时,正巧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可怜的小鸟于是成了猫的口中美食。

这个故事告诉那些已经进入企业工作的新人,在试用期里,他们同样面对类似的境遇和危机。要知道,“恶劣”的环境充满危机,固然是坏事,但“温暖”的环境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它同样也暗藏着危机。你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么迟早会像那只被牛粪温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鸟,后又成为猫的一顿美餐。我们常说危机与机遇并存,可一旦到现实生活中,这句话似乎就不那么“灵验”了。比如,有很多带着满腔热忱、满腹雄心、满心希望的试用期新人,分明周围危机林立,却自我感觉良好,一点警觉心都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全没有。结果呢,碰上一个小小的钉子,或是工作中出了点差错,或是受点委屈,就怨声载道,不是自认倒霉,就是产生消极情绪,长时间的跌进失败的阴影中,至于什么“进取”,什么“目标”,背烂了,也扔光了。这种毫无危机感的新人,“安度”试用期谈何容易!

黎小姐历史专业本科毕业后,和她的同学阿芸同时被一家跨国公司录用。处在决定命运的3个月试用期里,黎小姐和阿芸在公司里天天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试用期将满,正逢圣诞节前夜,公司里安排活动,总经理却抓了黎小姐和阿芸差:“今晚美国总部要来一份重要的电子邮件,你们俩值班,并将对方意见随时向我汇报。”

黎小姐心里想,试用期还剩两天,眼看就要签约了,千万别出什么情况。尽管前面的工作都没让公司领导挑出什么毛病来,但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这两天稍稍不经意,犯点什么小事,被辞退的危机随时都会出现。

“万万不可晚节不保啊!”黎小姐把自己的想法和她的好友说了,好友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也太杞人忧天了,公司这么多人,就咱这两个美女加才女,谁舍得炒咱们呀!”黎小姐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踏实。

在空荡荡的写字间里,黎小姐和好友耐心地守候在电脑边,不停地接收邮件,但直到深夜,还是没有收到总部的邮件。这时好友的手机响了,是她男友来的,说他特地来和她一起吃消夜。好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对黎小姐说她下楼吃完消夜就上来。黎小姐劝她别去,说不定在这一瞬间就会发生什么。好友听不进黎小姐的忠告,自顾自冲向了电梯……

平安夜的钟声刚刚敲过,写字间的电话骤然响起。拿起电话,总经理的声音清晰可辨:“MISS黎,圣诞节快乐!我很高兴地通知你,由于你忠于职守,你将成为本公司的一员;至于MISS李,请你向她转告我的遗憾,刚才人事部经理已看见她离开大楼了。”

黎小姐和好友同毕业同进一家公司工作,最后却命运迥异,原因就在于前者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保持着高度的危机感和警觉性,而后者却自视甚高,在关键时刻麻痹大意。

我们暂且不论公司老板故意给两个试用期新人设置这样一个“鱿鱼陷阱”是否地道,但从中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新人要为危机付出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付得也太惨重了。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教训难道不值得职场新人们引以为戒吗?

黎小姐的确是个“老辣”的新手,更是一个有理性的忍者。她对公司老总节日“抓差”的做法虽有怨气,但她似乎从中警觉到了什么,她预感到一种莫名的危机。危机在哪儿?她说不上来,反正“说不定在这一瞬间就会发生什么”,反正“眼看就要‘转正’了,万万不可晚节不保”。

相比起来,缺乏职业危机感的好友就比较“冤”了。仅剩两天,为了一顿夜宵,丢了一份工作,似乎有那么一点“冤”,这能怨得了谁呢?好友的“冤”似乎有点偶然,但其实又很必然:有时,机遇或倒霉是在瞬间发生的,但根子却不在这瞬间,她那自我陶醉的感觉早就注定了她必然的结局。我们也为她的落选感到惋惜,但是,这个事例却给试用期新人们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作为一个新人,应在充满着众多未知数的试用期,时时保持着职业危机感,这样才不会成为被炒“鱿鱼”的“冤大头”,因为,“冤”字在大多数的时候,总是爱钻缺乏危机感新人的空子。

一个企业向一个新人开启了“走进来”的大门,说明这个企业看好你,愿意接纳你。但大门里边还有各种各样的道道门槛,倚在门槛边的是一双双审视着你的眼睛,和一颗颗考察着你的脑袋。你能征服这些人吗?你耐得住委屈吗?你经得住挫折吗?你吃得了苦吗?你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吗?你还有在危机中勇敢地“向前冲”的勇气吗?凡此种种,都是试用期新人必须正视的敏感问题,如果你想顺利地度过试用期,你就必须树立起自己的职业危机感,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经得住委屈,不能因区区的委屈而动摇自己的信心,迷失自己的目标,放弃进取的努力。只要你不放弃努力,机会总会有的。如果你不求长进,那么一旦危机和机遇同时与你不期而遇,你很可能就会因此迷失目标方向,你很可能就会成为危机的牺牲品。在委屈面前,新人要调整心态,要委曲求全,要顾全大局,要卧薪尝胆,要把委屈当作进取的动力。如果你在委屈中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就能变坏事为好事,化危机为机遇。如果用心地去观察那些成功的人所走过的路,你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牢牢瞄准目标,在危机中将事业进行到底。

二是学会把危机感当作前进的驱动力。人有点危机感好,可以随时提醒自己该想什么,不至于忘记自己的处境需要坚守什么。在理性把握的前提下,危机感会使你把潜在的思维能量发挥到极致,为你扫除前进中的各种阴霾,为你安全度过试用期添上一块重要的筹码!

打好你的“保位战”

危机之时,作为职场人,当前,都需要打好自己的“保位战”,而且要积极出手。

有一位杨女士,不久前,销售总监对她说:“小杨啊,你现在怀孕了,身体越来越不方便,经常出去跑客户太辛苦!这样吧,你手头上的业务尽量分给其他同事,让下属多帮帮你嘛。”她认为,看起来上司是在照顾自己,实际上,对于业绩就是本钱的销售人员来说,客户更是赖以生存的根本。“现在把客户分出去,等我生完孩子休产假归来,想要再拿回来就难了!”

33岁的杨女士,是一家中型民营企业的销售经理。进公司6年来,她一直是销售部门的排头兵,每年年终业绩评定都稳坐前两名。自两年前升到销售经理的职位后,杨女士就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结婚5年一直没要小孩的杨女士,随着工作走上正轨,加上年纪渐长,在今年年初与丈夫商量后,计划年内要个孩子。然而,杨女士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生子计划却让上司格外关注。尽管现在怀孕未满4个月,但上司在谈话中暗示,让孕妇和客户谈生意,会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遂让杨女士把手头重要客户分给属下,她坐镇后方指点。

杨女士知道,前任销售经理就是因为怀孕而突然离职。如今上司这样的做法令她寒心之余,也担心起自己不在岗位的时候,公司是否会另找他人代替?

职场“保位战”,每个人面临的任务,你准备好了吗?

“保位战”的打法

在守住岗位的“保位战”中,你可以采用以下具体作战方法。

1.把握时运契机,海阔天空

每到岁末年初,往往一些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如期展露了。你要留意上司和你的谈话,要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因此,一定更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别让机会轻易溜走,机遇与挑战随时都有可能降临。

2.不要等待,争取主动

无论你的工作成绩是否出色,到了年底千万不要等待上司的“召唤”,首先把握决定的主动权。

3.态度决定一切,峰回路转

即使你的工作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或自暴自弃,要诚恳地找上司谈话,认真分析找出不足的根本所在。

主动分析自己不足的原因是“保位”的关键。理由一,如果是自己的主观原因,让领导看到了好态度,从而赢得一个改过或奋起的机会;理由二,如果是客观原因造成你的工作不好,那么让领导了解情况,你将得到更适合自己的“角色”。

4.提高印象分,及时免“替”

要让公司知道你的能力,通过平日工作中的苦干证明你的能力,至少要给上司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

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和提高知名度,能避免“优先”被列为裁员对象,要知道老板对要炒掉一个自己从来不知道的职员是没有任何感觉的。

5.提早考虑“下家”,平稳过渡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实在不景气或“下课”几乎已成定局,那么,职位保卫也只是你单方面的想法了,这个时候,你也不能“坐以待毙”,考虑适时择机“跳槽”也是很有必要的。

同类推荐
  • 35岁前,让钱生钱的理财圣经

    35岁前,让钱生钱的理财圣经

    本书主要针对具有理财需求、遇到理财困惑以及对财经、理财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的大众,以最接近现代年轻人生活的省钱方式和最新的理财理理念为主要内容,从具体的理财故事切入,小切口、大背景,为读者带来及时、深入、贴心的理财技巧,风格轻松愉悦,并且在每一小节里都可以看到理财专家为读者的理财问题出谋划策,真正让读者玩“赚”理财,实现家庭财务的平稳发展,增加生活幸福感。
  • 我们老了花什么

    我们老了花什么

    养老金领取年龄如果推后,对于个人来说,面临的有可能就是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可能已经没有工作能力了但你还没有养老金可领。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充足的钱为未来预存,那老了怎么办呢?而且现在即使生活小康,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承受不起。夫妻双方一人失业,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住院,再或者经济主力出现意外……年收入低于十万、家庭资产如何配置、要储备多少钱才够养老?孩子的教育投资多少合适、保险是理财手段吗、投资要投什么怎么投、信用卡如何利用……少壮不算计,养老心头慌,财富时代,钱袋也得规划把积累财富和财富规划提前开始吧!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有一种创富叫理财

    有一种创富叫理财

    自从形成了这个家庭理财金字塔,一段时间下来还有一笔可观的财富,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真正的贵族。看来真的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希望大家能够从我身上得到一些启发,理财要趁早!
  • 炒股宜忌

    炒股宜忌

    内容简介本书是“天下理财丛书”系列之一的“炒股宜忌”专册,全书主要围绕:心理宜忌、选股宜忌、看盘宜忌、分析宜忌、交易宜忌、牛市宜忌、熊市宜忌七部分内容,尽可能精辟地阐述股市宜忌的精髓,即用最简单的方法使读者掌握在股市中取胜的要点。
热门推荐
  • 穿书之金手指统统消失吧

    穿书之金手指统统消失吧

    上天对总裁于琳琳开了一次玩笑,于琳琳成为了一篇大女主金手指文里的智障女配,老天爷开玩笑我于琳琳是会认输得人吗?样貌普通,资质平平,雷劫加身?看玩笑,本总裁历尽的艰辛是可以这么白白浪费的嘛!看我如何笑看风云吧!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你是我的漫天星晨

    你是我的漫天星晨

    你是我的前半生欢喜,是我的回首过往,却不是我的余生良人。我半生的欢喜皆是你,而我的余生苦难也来自你,后来呀我余生的风华你却再也不曾见过,余生不见你……
  • 暗黑破坏神之守护者

    暗黑破坏神之守护者

    地狱、天堂在这方世界进行了无数岁月的争斗。双方都在寻找打破无尽平衡的契机。人类的出现让双方看到彻底击败对方的希望。这是一个天堂和地狱在人间博弈的世界。这是一个这个弱小就会成为罪人的世界。这是一个从不缺乏作死精神和人奸搅屎棍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这是一个新的暗黑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听弦断,只恨别离难,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 帝王红颜之不做你的妃

    帝王红颜之不做你的妃

    她带着满身伤痛穿越而来,却身不由己的要嫁为帝妃,初入皇宫,险恶难料,巧遇美男,却遭误解,她与他的隔阂越来越深,却又听闻这具身体深爱的男人突然去世,伤痛欲绝,两个人渐行渐远……
  • 你怎么这么甜呐

    你怎么这么甜呐

    “哥哥哥哥,你给我吃的是什么啊,怎么这么甜啊,好好次啊”小可爱问道“这是糖????啊,糖当然是甜的啦,喜欢吃嘛”小可爱的哥哥回答道“喜欢喜欢”“虽然你喜欢吃,但是糖吃多了,牙齿会痛的哦,牙齿会坏掉的,要少吃知道嘛”“我知道了,哥哥,窝不要牙齿痛痛,不要牙齿坏掉”………………“宝贝糖糖,看看爸爸带什么给你啦,这个是爸爸托人给你带的巧克力????,还有还有…”“你去一边,糖果,这是爷爷给你带的,比你爸爸的好…”
  • 曾也想过与你

    曾也想过与你

    也许很多人在青春活力之时,都曾有一位自己喜欢的人,这篇短文大概就是讲述了我的大半青春吧,因为还有一小部分,我也未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