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2300000007

第7章 北安娜战役

危机处理的组织领导力技巧“我不管你怎么做,我只看结果!”“这就是你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吧!”老板宣布后离开了房间。不管你多么努力、愿望多好,你的计划已经偏离轨道了。那怎么办呢?轮值督导、初级销售员或者店长只好让小团队专注于手头的任务。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必须保持组织的有效性,让下属实现生产力最大化。你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让我们运用有效组织领导力的多面性来摆脱困境。

不同层面的领导力要求不同的技巧。有些技巧可能对于直接领导、组织领导和战略领导很平常,但是正如我们在第6章里看到的,每一个层级都有其独特的陷阱和挑战。组织里面的领导者和经理人必须协调团体的努力以及个人努力,必须展现人际、战略、技术和战术的技巧。

5月19~25日期间,格兰特和李都必须运用恰当的组织领导力,才能让部队保持战斗力并且前进。这期间,他们都面临过大量的危机,这些也可能是你随时会遇到的挑战。考虑并发展这些独特的技巧,你就能成为更有效的组织领导者。

组织领导力技巧人际层面·理解下属·沟通·监督战略层面·确定意图·过滤信息·理解意图技术层面·维护关键技巧·寻找资源·预测第二、第三级效果战术层面·同步·配合、协调危机时的领导力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并未使整场战争真正结束,格兰特更加认识到必须采取新一轮的行动。巴特勒没能向里士满或者匹兹堡进军,意味着李可能不会感受到南方的压力,他可能在史波特斯凡尼亚继续停留,除非格兰特把他赶出去。5月12日后发生的陆路战役在整个战争中显得很突出,不同以往。1864年春天以前,持续两周的战斗还不可想象。大规模战役,例如第二次牛奔战役、钱瑟勒斯维尔战役、盖茨堡战役,都只持续了两三天.

双方打完就都撤退了,以安置伤员、计划下一场战斗。

格兰特的新方法就是要挑战以往这一切,在这过程中.

他要求部队以全新的状态投入战斗。

虽然现代读者已经知道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但在当时,直到1864年5月中旬,战争的结局却还是扑朔迷离的。上万人伤亡,两败俱伤,两军的局势和战争初期相差无几。虽然对于联邦军而言,向南过拉皮丹河而非回到华盛顿工事才是正确的方向,将士们对于格兰特作战方式的不满却蔓延开来。5月7日他还受到了士兵的欢迎,凯旋而归,但是到了5月19日,士兵却都累坏了,很沮丧。

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之后,一名联邦士兵就截至此时的战斗有如下评论。

“波托马克军团一直渴望有一位骁勇的将军——一名能够战斗、战斗、战斗的将军——现在已经找到了,”这名伤员说,“但是他(此处指格兰特)不知道,仅仅凭借直接进攻并不能把李的部队赶出巧妙修筑的工事士兵们成了牺牲品。”一名听到过这种评论的士兵还记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抱怨格兰特。在战争结束前我听到过很多。”3格兰特的挑战来自于人际层面。他必须保持5月4日以来获得的积极动力,而不能让士气下滑。

李的战术挑战相对来说,李应该感到满意,因为他连续避开了格兰特的重拳,但是就像轻量级拳手面对重量级拳手,时间和体力消耗都是致命的。简单地说,李只有一个短距离出拳的机会可以攻击格兰特,逼他撤退,那段距离就是从史波特斯凡尼亚向南到北安娜河,大约20英里。

北安娜河是部队攻至里士满外围的最后一道有利的天然屏障。守住北安娜还有一个重要性,那就是它是一条防守线,是铁路终点站汉诺威交叉口的后盾,那条铁路是从谢南多厄山谷通往弗吉尼亚中部。弗吉尼亚中央线是李的生命线,供给和援军都得从这条铁路线从西弗吉尼亚运送过来。正如那个月李对一名将领所说:“我们必须在格兰特到达詹姆斯河之前打败它。如果他到达詹姆斯河,就会对我们形成包围圈,那我们失败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4李面临的领导力挑战是要在短期内把不断升级的劣势扭转为积极形势。

第二、第三级效应——行动中的配合组织领导力的关键之一在于整个行动计划有时候分为很多部分,要同时调动各部分配合协调、同步进行。

例如,作为地区经理,你可能要负责几个州的办事处分支机构,甚至几个不同国家的办事处。保持这些部分朝同一个方向前进是很困难的。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后,格兰特决定用换防策略取代消耗战,利用李多次在其他战场上取胜的得意忘形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所需要的同步配合程度超乎他开战以来尝试过的其他计划。

李5月19日进攻了联邦军在哈里斯农场的右翼,此后,格兰特告诉他的助手波特:“我现在考虑的是怎样把李从他的防御工事里揪出来,然后在开阔地带揍他,而不是在他挖好的战壕后面攻击他。昨天尤厄尔(在哈里斯农场)的调兵给了我一线希望,看来李有时候也会进攻,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格兰特计划派遣汉考克的第二军从史波特斯凡尼亚法院东边到波托马克铁路线上弗雷德里克斯堡的米尔福德车站、马托波尼河、汉诺威交叉口附近,形成往东往南的侧翼圈。

这一优势地形给格兰特很多调遣其他部队的选择,这些方案都基于一个假设,即他能够使用这一地区的主要南北公路——电报路——以直接把部队余力运送到北安娜河。格兰特选择汉考克的第二军是因为该军团在前两周里表现很好。当然,汉考克赢得了“超人汉考克”的绰号,但是他的腹股沟在盖茨堡战役中受了重伤,正在恢复中,他的部队在荒原战役和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中伤亡惨重。5第二军及其将领是格兰特“寻求”的选择,这个计划中的调遣将在李的部队前方来回干扰其视线,诱导李偶尔地反击。一旦李冲出战壕扑向汉考克,格兰特就可以把剩余的三支部队投向联盟军,乘势打击。这显然是格兰特制定的自从开战以来最野心勃勃、最复杂也最具进攻性的一个计划。

格兰特的冒险计划提醒我们,组织领导者必须考虑他们制定计划的第二、第三级效应。计划一旦开始实施,很难再撤回人力,如果计划不够精细,很可能出现意外。

格兰特认为这个冒险计划值得拼一拼,可能带来战果,这当然也是他整个作战计划的思考特点。如果李上了钩、攻击南移的汉考克,格兰特就可以在联盟军南移时出击。

如果李留在史波特斯凡尼亚附近的工事里,格兰特就要调整位置靠近里士满,再次逼迫李出击联邦军。

在第二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第二、第三级效应是第二军的毁灭和联邦军的溃败,因为他们的战线太长。

波特在回忆录中驳斥了这些批评,把格兰特的计划称做“毋庸置疑的英明统帅”,因为他“知道李从自己能够移动的范围来判断,不会攻打汉考克”,用仅有的兵力去摧毁敌人。格兰特将要与“几个军团保持密切联系”,以便他能快速去拦截李的援军。乐天派说:“毫无疑问,他(格兰特)脑子里想的是要抽打对手,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靠近对手。”6攻击计划当然是格兰特抓获李的正确方法,还没有开火的战役却再次显示,好战和乐观导致格兰特低估了他所选择的方案的难度。这一点对于同步沟通和协调配合尤其如此。积极进取不是坏事,但是考虑欠佳的好斗可能导致灾难。

5月21~23日格兰特试尝调遣部队的时候,灾难轻易地就让他倒下了。经过了5月4日以来的艰苦作战之后,如果再把战线拉得太长,大规模进军,那联邦军真的不成形了。格兰特和他的高级将领都感到很疲惫。汉考克到达了目的地米尔福德站,但是到了5月21日,他已经与格兰特、米德失去了联系。司令部选择沿着汉考克进军的路线前进,但这样一来,既不能和汉考克联系,也无法及时联系到沃伦。军长们的信息通常要花五六个小时才能传给格兰特。进军途中,格兰特的四个军长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前进——在格兰特仅仅对四个军长中的汉考克一人有信心的情况下,这种安排并不妥当。

沟通不及时导致分散的部队不堪一击,也阻碍了格兰特按照预想的计划行动:在李行动时准确进攻。到了5月20日很晚的时候,李发现联邦军的第二团在行进,但是他直到确信对方另外三个团也离开了史波特斯凡尼亚工事才全部调动自己的部队。同时,他却也派出了自己的第二团,还是在尤厄尔的率领下,向东把守住电报路的要道,保证李能抵挡任何进攻,并且导致格兰特的一个关键假设失效(即可以通过这条公路快速向南移动到北安娜)。

到5月21日,李确信格兰特的整个部队都在移动,考虑了可能采取的方案并决定集中兵力进攻汉考克把守的交叉口,这样既可以阻挡汉考克的进攻,还可以继续关注联邦军其余部队的动向。李的第一、第二团于是在21日晚撤出了这条公路,恰好拦在了联邦军第五团的前方。格兰特已经和沃伦失去了联系,而且沃伦也不想在晚上开战。因此,这对格兰特来说错过了一个黄金时机,计划的这一部分出乎意料地成为了第二、第三效应的牺牲品。结果,格兰特的进攻计划被粉碎了,葬送在疲惫、压力、无法联系沟通以及李准确回击的合力之下。到5月21日午夜,北弗吉尼亚军团像赢得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那样赢得了这场向北安娜进军的比赛。’

一旦部队到达了相对安全的北安娜防线,李也没能预料到关键的第二、第三级效应。他的部队没能在弗吉尼亚中央铁路旁边的河流上搭桥渡河,李本人也还没弄清楚格兰特的真正意图。格兰特与李以前的对手不同,他坚持到底的做法让李很难预见敌人的真实意图。李的副手沃特·泰勒以崇拜的口吻写信给未婚妻说,格兰特“当然比任何人都能坚持。他自己似乎可以留在拉帕汉诺克河的这一边”直到战斗结束。。

和以往一样,李调遣部队是根据他所受到的教育猜想的。5月23日,他猜测格兰特会继续向东南移动到帕芒基河,因为那样就能获得附近白宫方面提供的供给。

这种调兵能够避开李的战壕工事,置身于左右逢源的位置,既可以威胁到里士满,也可以与在百慕大韩垂的巴特勒配合。沃特·泰勒5月23日写给李的信里也说出了李的预感:“我们发现敌人离开了前线并且在向博林格林前进我们宁愿他能进攻,但是他却不敢在史波特斯凡尼亚再次攻击我们我认为他可能会再次向右翼行进。”5月23日向杰斐逊·戴维斯汇报进展时,李提出,“我获得的全:部信息都表明,格兰特部正朝[东方]米尔福德站进军”,在他看来,联邦军被上周的事件“动摇得厉害”。他继续陈述说,他相信敌人的全部兵力都留在了帕芒基河东边,正在进行重组和等待援兵。。基于此,李让部队23日休息一天,而不是向南继续往北安娜河挖战壕。他认为应该让士兵保持备战状态,迅速到达东边,格兰特不会赶到这里进攻他,所以只留了一小支分遣队防守北安娜路口。

李的假设极大地出错了,这导致了战术错误,这种估算错误可能毁灭他的部队。5月22日夜里,格兰特命令部队凌晨5:00行动:第五军挺进杰里科浅滩,第二军进军切斯特菲尔德桥,第六军和第九军随后行军。5月23日上午10:00左右,格兰特的大部分部队到了帕芒基河西岸,准备进攻北安娜。他要求部队,只要在北安娜南边一发现李的部队就立即开火,打他个措手不及,让他没时间修筑牢固的防线。加人际技巧和组织领导力你也许知道下属的名字、他们的配偶及孩子的名字,可是你真的了解他们吗?他们在压力下如何反应?他们更喜欢在压力下受到多一些督导吗?还是更加喜欢独立地处理问题?他们一贯需要你指导吗?或者你确信他们通常能正确处理问题,这样你就能够专注其他事情?不论李预测任务时有多么不足,在陆路战役期间的北安娜阶段,李再次展现了他对组织领导力的人际层面的掌握。

在可能是最难的逆境中,他展现了这种能力。为了应对内部指挥链上的问题,李很好地做到了理解不同的下属,和他们沟通,在他认为必要时督导他们的行动。

为了迎击格兰特,李把部队重新开向南方,督导的同时也明白,他缺乏经验的军团指挥官理查德·安德森的能力有限。希尔和迪克·维尔是很有能力的军指挥官(尽管他们在过去两周内让李很失望)。安德森却要求不同的处理方式。他在荒原战役和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表现相当好,北弗吉尼亚军团在前进和攻打时战线相当集中。可是进军北安娜就不一样了,这次更像李将军指挥的其他战斗,比如在弗吉尼亚北部、马里兰、宾夕法尼亚等地,要求部队以分散的路线前进。

随着尤厄尔5月21日朝着第二军进军,李对安德森的指导非常有针对性,要求他的分遣队不要输给有经验的将领。李在一封急件里提醒安德森,“行军时要派一些前哨,以免敌人突然出现”。第二封急件两个小时后发出,显示了一位忧心忡忡的老板更加指令性的命令。

李在这次信里通知安德森,说自己已经直接给安德森的一名分队指挥官查尔斯·菲尔德下达了命令,让他“扫清前方障碍,如果发现敌人不见了,就可以继续前进,同时向你报告结果”。命令还说:“我希望,如果查尔斯报告说敌人消失了,你就按照我指定给你的路线把兵力部署好。”第三封急件仅仅相隔了一个小时,非常温柔地提醒安德森:“除非我们能把这些人[联邦散兵]赶出去,或者发现他们已经消失了,否则我们就得留在这里,那么我们就处于劣势了。”李亲自写了急件里的两封,让他的副手查尔斯.维纳布尔写了另外一封,可能是认为安德森需要直接感受他的作战意图。在这种密切的督导下,安德森在向北安娜进军时表现非常好。在这种特别情况下,指导式领导力很有效果,李也避免了经验不足的下属独立发挥最大作用。115月24日的战斗正如格兰特所愿。李的骑兵没有了詹姆斯·斯图尔特的统帅,误导了李对联邦部队行动的判断。沃伦的部队穿过了北安娜河,扑向希尔的第三军,而李这时候却外出侦察军队的右翼了。希尔的反应很糟糕,仅仅派了一支小分队对付沃伦。卡德默斯·威尔科克斯的四个旅在杰里科磨坊南边攻打沃伦,暂时击退了对方,但是这次进攻组织得很差,几乎没有给对手造成任何损失。威尔科克斯尽管在兵力上占优势,但还是撤退了。夜晚降临时,联邦全部第五军都攻到了弗吉尼亚中央铁路旁边,准备向东攻击。当李第二天遇到希尔时,他难以掩饰住怒火,5月4日以来他连续工作,只睡了不到两个小时,现在真是火上浇油。“希尔将军,你为什么让那些人过了你这道防线?”李责问道,“为何你不动用全部兵力阻击他们,像杰克逊可能做到的那样把他们打回去?”这一天,希尔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汉考克第二军分散了守卫切斯特菲尔德桥的小股联盟部队,这座桥是电报路和北安娜河交汇处,也是进入到联盟军工事中心的关键点。喜气洋洋的北方佬们把自己的大炮架在联盟工事里,准备在河的北岸攻击李的防线,因为北岸明显比南岸高出很多。夜里,格兰特派出一个军过河,另外五个军把守主要路口。“每件事都对我们极为有利。”格兰特给林肯发电报说。12危急时刻的参与式领导这晚李的营地里气氛更加紧张,北弗吉尼亚军团正处于危险的境地。在这个生死关:头,李对这种危机形势的回应表现了他的人际技巧和理念技巧。如果面对同样的危险,你是否会运用指导式领导力,亲自作出危急时刻的决定?特别是如果你的团队非常能干,那样做可能不是最好的反应。

李在这时选择了参与式领导力,征询下属的看法,让他们开会讨论,最终亲自作决定。他在炮兵波特·亚历山大所说的“一棵高大的橡树下召开了一次小规模委员会”。李没有独自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并立即宣布他的决定,相反,他召集下属将领们开会,首先收集他们有关战况的最新信息,然后询问大家的意见,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波特·亚历山大写道,李“坐在一个树桩上”,背靠一棵大树,让将领们各抒己见。李“倾听了大家简短而又到位的辩论”。不管近来主要下属们犯过哪些犹豫不决的错误,当面对威胁时,李都压制了领导者收回授权直接领导的倾向。13李的将领们倾向于沿着弗吉尼亚中央铁路挖战壕,但是沃伦占据的位置意味着联盟军怎么走直线都会被包抄。有一名军官说出了一个想法,他是李的首席工程师马丁。史密斯。史密斯1842年毕业于西点军校,起初在西部剧院工作,他在那里设计了维克斯堡工事。1863年格兰特占领当地后被俘虏,同一年他被假释,加入了李的队伍。

史密斯在陆路战役有几次机会向李展示他的能力。

在5月6日的荒原战役里,他定位出废弃的铁路捷径,让朗斯特里特的队伍作为隐藏的进攻线路,几乎摧毁了联邦第二军。在史波特斯凡尼亚战役中,史密斯监督修筑了李将军攻不可破的工事。他写信给妻子说,他似乎已经“赢得了李将军的信任,他愿意把战斗的希望寄托在我选择的行军路线上面”。这并非李敷衍地表扬他,李自己就是一名西点军校训练出来的工程师。

史密斯在5月23日察看联盟军路线时发现,在北安娜与一条往南流的小河流之间有一连串的山脊。山脊垂直于铁路的西线,从小河流延伸到北安娜。史密斯提议的线路在一处无路可走的悬崖上,从那里可以看到,北安娜就在一英里半以外。然后这条线往东南折回,重新穿过小河、截断电报路,直到汉诺威交叉口东北。如提议所示,这是一条反转的V字形,两侧交汇在一个无路可走的地带。

李立即想到这个位置的可能性。这条路给了他“内线”,这是一个军事名词,指处于被包围形势下的战线,可以比外围的敌人移动更加迅速。这条反转的V字形路线以弗吉尼亚中央铁路为底,部队可以迅速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

这个防卫地点结合格兰特军队的位置,给了李此次战役最伟大的机会去破坏波托马克军团。这条河隔断了沃伦军与其他部队的联系,使赖特的第六军不可能赶来援救。一旦汉考克5月23日过河后乘胜追击,他的部队也很可能与联邦军的其他兵力分隔。任何一个军团要支援其他军团都得先过河,从恶劣地形穿过,然后再过一次。

李可以留下骨干力量守卫这条线的一端,集中兵力攻打暴露的那支联邦军。沿河的全线缺乏坚固的防守也会误导格兰特,让他误以为李正在撤退。

真的,这个防守点很显著,形状如同骡蹄,同时也尽可能地接近敌人。14李之所以获得这个黄金机会,是因为他一贯授权给有能力的下属去作艰难的决定,并提出创新方案。

如果北弗吉尼亚军团离开史波特斯凡尼亚,李就出色地完成了工作,获得来自联盟军队其他地区的资源。

如果格兰特对弗吉尼亚的进攻再度失败,杰斐逊·戴维斯及其顾问布拉克斯顿·布拉格将军就会很放心地把部队增派给李。李一向是他们组织的忠心拥护者,一贯巧妙地提醒戴维斯自己需要援军。结果,联盟军的几名优秀旅长率领三万人加入了李在北安娜的防线。作为组织领导者,你可以获得职责范围以外的资源。如果作好计划、深谋远虑,你就能够把这些外部资源纳入到你的计划里面。

5月24日,李召开会议的第二天,格兰特直接掉进了李布好的陷阱。汉考克的第二军从汉诺威交叉口方向过河,赖特紧随沃伦之后过河。伯恩赛德尝试在牛津过河,面对翻转的V形线路的顶点,这正好形成了陷阱。

六英里的距离和这条河把波托马克军团分割成为两截,格兰特和他的指挥官们仍然以为联盟军在撤退。汉考克的军团是格兰特最信任的一支部队,却处于最危险的境地,而且他要回渡北安娜河的话,就得依赖于摇摇晃晃的两座浮桥,而且他即将面对的联盟军兵力大大超过他的兵力。

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李的神来之笔却不灵了。相反,他感染了蔓延在联盟军内的痢疾,加上他长期作战,身体每况愈下。

1863年,他轻度中风;盖茨堡战役期间,他经受了心脏病的折磨,这也是1870年他去世的主因。5月24日,陆路战役击倒了积劳成疾的“主人”罗伯特,他一整天只能待在帐篷里,疲于腹泻的困扰。

李将军不能像以往那样组织有力的进攻,失去了朗斯特里特、杰克逊、斯图尔特这班两年来并肩作战的指挥官,也只能“除了必须知道和必须去做的事情什么都不能参与了”。这一天,他多次喃喃低语:“我们必须狠狠揍他们,我们必须永远不让他们过河我们必须狠狠揍他们。”15然而,他没能揍任何人。希尔的身体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他的部队待在原地没动。安德森太年轻,没有李的督导不能指挥士兵冲出工事去大胆进攻。

尤厄尔也没动,显然也在拉痢疾。的确,在这个时候,北弗吉尼亚军团不能有任何反应了。李下令将军们进攻,但是另一个援军维纳布尔恰当地指出:“李留在帐篷里,已不再是战场上的李了。”格兰特谨慎地进攻了几次,意识到李的工事固若金汤,于是掉头便走或是把士兵及时藏进了战壕,避免灾难的发生。5月24日过去了,联盟军没有发动任何反攻。16联盟军的失败对任何领导者都是一个警示。如果你病了或者没有行动能力,你的团队是否可以在你缺席的情况下行动?对任何组织的很好检验就是看老板不在时组织如何表现。李在5月晚些时候发现,如果他不直接领导,他的部队就不会组织任何他期望的行动。

让指挥链过长是一项生死攸关的任务。李的不幸在于,分歧以及糟糕的身体剥夺了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替补统帅。不要让这种事发生在你的团队里面!

北安娜战役的组织领导力陆路战役中的北安娜战役于5月26日结束,格兰特把自己的军队从桥头堡解救出来后再一次对李的右翼发动了进攻。格兰特和李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了混合风格,有时候的表现也提供了反面教材,如同他们提供了正面教材时候一样有价值。由于过分乐观加上计划及沟通方面的疏忽大意,格兰特在组织领导力的战术技巧方面大部分失败了,没能让部队与他的部署按照计划那样同步进行。

他与米德的关系彻底完了,米德因此在5月25日降为了普通将领,如果说他做了点事情的话,那就是把格兰特的命令传达给了军长。格兰特在面对计划外变故时,尽管灵活处理,但是他一贯忽视执行野心日益膨胀的计划的难度。最终,波托马克军团再一次朝着里士满进军了,但那只是因为格兰特的倔劲和牛劲,同时也因为对手失误了。

李再一次展示了他作为赢家的人际技巧以及理念技巧的模式。他对下属因材施教,采取了不同级别的督导,继续监督尤厄尔和希尔。然而,当他到了北安娜河时,却忽略了对手侵略性的倾向。在他如此松懈的状况下,部队只有第三军遭受重创,这无疑是幸运的。在战斗结束时,李的中层领导在他缺席时不能发挥作用,这意味着李的部队在之后的战役中潜伏着很大隐患。

领导力教程·不要让乐观思想或者“能行”精神遮盖了第二级、第三级效应。5月19日以后的事情,李和格兰特都给我们阐释了在“能行”和“没做”之间有很清楚的界限。格兰特的大胆进军奏效了,但是如果失败,历史可能就要让他反省自己的无能了。最后,你处于领导力的关键位置是因为你表现出具备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当作选择时,先休息一会儿,思考一下,想想格兰特的经历。

这方面李做得也并非最好。无论是否因为他一直不重视格兰特的能力,还是因为他的健康问题,抑或因为他只是一直能赢,李没能考虑第二级、第三级效应。他也把部队置于危险之中。

·要一直注意你的人际关系。组织领导者必须不仅了解他自己,还要了解任何一个下属的倾向、能力和不足。他必须能在不同的形势下采用不同的领导力风格。在北安娜,李表现了这个能力。结果,军队至少达到了他期望的最低水平,只有一个例外:希尔一直没能达到李的期望。李应该都能预见到这些问题,但是他仍然没有行动。

·真正的危急关头考虑参与式领导力风格。有时候,危急情况下就能看出谁是优秀的人才。如果你估计下属能做到这一点,在危机时听听他们的看法,让他们用智慧给你惊喜吧。危机中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采用指导式领导风格,毕竟,你是要负责任的,谁能比你更加清楚什么是对的呢?如果之前你信任下属,为什么这时候不信任了呢?在北安娜,李允许一名级别相对较低的下属帮他,结果成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这个关键时刻来自于一次参与式的会议,而非罗伯特·李拍脑袋想出来的指令。

·建立指挥链中的替补。李布置好了他伟大的防御计划后就病倒了。结果,他的部队没能把握住大好机会。我们已经在全书阐述,李的人事变动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他在北安娜时的疾病应该提醒你,你不可能永远为组织在危急时刻作决定。在北安娜,李没有了他最得意的干将朗斯特里特,又没有任何人能弥补这个空缺,去进攻格兰特分散的部队。

同类推荐
  • 管人语录

    管人语录

    对人的管理,如果不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那么也肯定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既然说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那么,是什么人将这种结合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呢?毫无疑问,正是那些在管理实践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过来人。
  • 小会计成长记:财务经理是怎样炼成的

    小会计成长记:财务经理是怎样炼成的

    《小会计成长记2:账务经理是怎样炼成的》生动写实、语言诙谐,从管理视角讲述职场故事,并通过财务分析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实为不可多得的财务管理入门书籍。让我们跟随小会计刘苏的成长轨迹,看看一个年轻的财务经理是怎样炼成的。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
  • 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做社会组织和做商业企业,道理和规律其实是一样的。本书向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学习,如何管理好社会组织。
  • 以快吃慢26招

    以快吃慢26招

    本书介绍了跟踪机遇与市场环境,吃透对手,准确定位,刷新理论,全盘考虑与准备,网络营销等26招,分别从不同方面诠释在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方案。
热门推荐
  • 春风十里入酒曲

    春风十里入酒曲

    作为一个失败的女配,小酒娘赵爰清重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上一世她以贵人的身份离开,而这一世成了他朝的掌酝女官,富甲一方的酒商。她决定这一生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渣男,好好过她的日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〇一室无一人Vol.04(轻小说系列)

    三〇一室无一人Vol.04(轻小说系列)

    司思仪,十六岁,高中一年级生,一个满脑子骚操作的功利主义青年,现阶段目标是在学生会招新中谋得一官半职,为将来升学的履历增光添彩——却即将发现自己拿错了剧本。面试的会室居然全员迟到,给自己放了个大大的鸽子。会长迟到,是因为追查外联员有没有摸鱼。副会长缺席,是因为帮会长整理证据。……喂等等、等等!凭什么我也要跟着他们一起缺席啊!审理案件,有学长疑似夜不归宿,上网酗酒?学生会为什么要审理案件,案件又有啥可“疑似”的……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 最后的浮幽之灵

    最后的浮幽之灵

    浮幽之灵是浮幽人自己求来的神灵当这个神灵不能再庇护子民时,便会被抛弃,被遗忘在浮幽最悲惨的时候,幽九罗莫暗戳戳背上了有名无实的神名等着她的,是无数的神对手,还有莫名出现的神队友……
  • 《护林女的奇迹人生》

    《护林女的奇迹人生》

    她是备受瞩目的千金大小姐,一场婚约,一场阴谋,让她心如死灰。被爱人欺骗,被亲人背叛,悲催的人生走到终点。再次醒来,她成为绿色森林的守护者,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她这样想。可现实却偏偏不让她如意,前世的爱人再次来袭,展开了一场平静但杀伤力不减的争夺。看她如何破解一个个阴谋,走上人生的巅峰!虾米?精灵?鸟人?她眼冒金星,这个世界玄幻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e Iron Puddler

    The Iron Pudd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世纪之魔法传奇

    上古世纪之魔法传奇

    天堑大陆,在这个部落,种族,魔兽,斗气纵横的时代。看萧何怎样走上大陆巅峰!
  • 怪仙一颗石

    怪仙一颗石

    “我只是一颗自私的石头,如果你要灭世,我便陪你;你要造反,我也陪你;你要打上天庭,我陪你;上穷碧落下黄泉,你在哪,我在哪。”“我也是一株自私的花,如果你要疯,我陪你;你想当皇后,我造反;你想当天后,我便打上天庭;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在哪,你便在哪。”
  • 擦肩而过从此是路人

    擦肩而过从此是路人

    在一样的地点,一样的对象,我们不经意间闯进彼此的心里,却又匆匆离去。在一样的地点,做着一样的事情,却擦肩而过成为路人。“对不起,对不起,小凯,忘了我……”“求求你,回来好不好,再待在我的身边,好不好,不要离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