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98200000043

第43章 附录 最新验方攻略(原标题为最新中医验方)(9)

【组成】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一。

(三)

【辨证】冲任虚寒,淤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名】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出处】《金贵要略》卷下

(四)

【辨证】脾胃虚损。

【治法】补中健脾。

【方名】归芍二黄汤。

【组成】黄芪4.5克,白术3克,苍术3克,当归3克,白芍3克,陈皮3克,熟地15克,生地9克,炙甘草9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女科旨要》卷四。

(五)

【辨证】胞宫淤血。

【治法】通经活血,益气止痛。

【方名】桃仁散。

【组成】桃仁4.5克,生地4.5克,人参4.5克,甘草4.5克,桂心4.5克,蒲黄4.5克,半夏4.5克,当归4.5克,川芎4.5克,赤芍4.5克,牛膝4.5克,丹收4.5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固摄,止血清热。

【方名】养阴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2克,黄芩12克,玄参12克,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煅牡蛎30克,花蕊石30克,陈棕炭30克,侧柏叶15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妇产科学》

(二)

【辨证】气郁脾虚。

【治法】培土抑木,佐以止血。

【方名】扶脾舒肝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炭6克,焦艾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三)

【辨证】肝气失调。

【治法】养血舒肝,调经止血。

【方名】养血平肝散。

【组成】当归(酒浸)6克,炒白芍6克,香附(炒黑)6克,青皮(醋炒)2.4克,柴胡2.4克,川芎2.4克,生地黄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食前服。

【出处】《济阴纲目》卷二。

(四)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固精补肾,养血止血。

【方名】固肾调经汤。

【组成】黄芪15-20克,巴戟天(或仙茅)10克,川断(或补骨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侧柏叶炭15克,炒艾叶炭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五)

【辨证】肾阴不足,冲任血热。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固冲。

【方名】滋肾固冲汤。

【组成】生地15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9克,黄柏9克,血余炭9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侧柏叶30克,龟板12克,旱莲草12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妇产科学》。

(六)

【辨证】胞宫湿热。

【治法】凉血散瘀,固摄止血。

【方名】乌茜汤。

【组成】煅乌贼骨15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5克,继木15克,蒲黄炭(包)10克,槐花炭50克,荠菜50克,马齿苋5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杂志》。

(七)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固阴,祛瘀止血。

【方名】芪断固崩汤。

【组成】黄芪40克,续断20克,山萸肉10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炒白术10克,炒白芍10克,茜草12克,兑服生三七末6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易修珍方。

月经过多

(一)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平肝解郁,调冲止血。

【方名】平肝开郁止血汤。

【组成】醋炒白芍30克,土炒白术30克,酒洗当归30克,丹皮9克,三七根末9克,酒炒生地9克,甘草6克,黑芥穗6克,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

(二)

【辨证】阴虚血热,瘀滞胞络。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化瘀。

【方名】上海甲方。

【组成】生地12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炒槐花9克,茜草9克,炒蒲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西医结合资料选编》。

闭经

(一)

【辨证】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经脉闭阻。

【治法】舒肝和胃,活血通经。

【方名】舒肝活血通经汤。

【组成】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瞿文楼方。

(二)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调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名】加减八珍汤。

【组成】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朱南荪方。

(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利气调经。

【方名】四物逍遥汤。

【组成】柴胡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青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南荪方。

(四)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理气。

【方名】活血汤。

【组成】桃仁9克,红花9克,归尾9克,泽兰9克,白芍9克,香附9克,陈皮9克,牛膝9克,益母草12克,丹参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一民方。

(五)

【辨证】淤血阻滞。

【治法】活血通络。

【方名】尖花汤。

【组成】两头尖10克,凌霄花6克,茜草根6克,茺蔚子6克,延胡索6克,酒当归6克,酒川芎15克,酒丹参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六)

【辨证】血虚肾亏。

【治法】养血益阴,补肾填精。

【方名】四二五合方。

【组成】当归9克,川芎3克,白芍9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七)

【辨证】肝肾精枯,气血亏甚。

【治法】气血双补,兼滋肝肾。

【方名】益气补冲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当归9克,熟地12克,黄芪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痛经

(一)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

【方名】二香饮。

【组成】广木香3克,当归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壳3.6克,生地3.6克,蓬莪术3.6克。

【用法】加生姜8片,水煎,空腹服。

【出处】《丹台玉案》卷五。

(二)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方名】泽兰汤。

【组成】泽兰14克,香附14克,续断14克,红花2克,当归12克,柏子仁12克,赤芍12克,牛膝6克,延胡索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甜酒为引。

【出处】周黎民方。

(三)

【辨证】冲任虚寒,营血不足。

【治法】温经脉,调冲任,止疼痛。

【方名】石英汤。

【组成】紫石英9克,全当归9克,桑寄生9克,炒杜仲9克,丝瓜络9克,麦冬9克,肉桂1.5克,吴茱萸2.4克,川椒2.4克,乌药3克,橘叶4.5克,橘核12克,白芍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门雪方。

(四)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破瘀活血,调经止痛。

【方名】红花当归汤。

【组成】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用法】水煎,临卧服。

【出处】《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五)

【辨证】寒湿凝滞。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方名】吴茱萸汤。

【组成】当归6克,肉桂6克,丹皮6克,吴茱萸6克,麦冬6克,防风3克,细辛3克,制半夏6克,藁本3克,干姜3克,茯苓3克,木香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六)

【辨证】湿热瘀结。

【治法】清热祛瘀,行气定痛。

【方名】涤热逐瘀汤。

【组成】丹参15克,丹皮9克,生地9克,三棱6克,莪术6克,延胡索6克,通草6克,香附6克,通草6克,槟榔6克,大黄3克。

【用法】水煎温服。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七)

【辨证】气血虚弱,虚中有滞。

【治法】健脾养血,行气解郁。

【方名】加减八物汤。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当归身3克,茯苓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地3克,炙甘草1.5克,木香1.5克,青皮2.1克,醋炒香附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万氏女科》卷一

白带过多

(一)

【辨证】脾肾虚损,湿浊下流。

【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方名】岗稔止带汤。

【组成】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岗稔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3次。

【出处】罗元恺方。

(二)

【辨证】湿热蕴结下焦。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名】银甲汤。

【组成】金银花24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陈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渭川方。

(三)

【辨证】湿蕴化热,阻滞气机,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

【方名】止带汤。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使君子12克,乌梅6克,胡黄连6克,枣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四)

【辨证】肾气虚弱,固摄无权。

【治法】补肾固气养血。

【方名】白果汤。

【组成】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施今墨方。

(五)

【辨证】痰湿下注。

【治法】疏风祛湿。

【方名】升阳胜湿汤。

【组成】柴胡3克,羌活6克,苍术6克,黄芪6克,防风4.5克,升麻4.5克,独活4.5克,当归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要决》卷上。

(六)

【辨证】肾气虚弱。

【治法】补养肝肾,利湿固涩。

【方名】首乌枸杞汤。

【组成】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简明中医妇科学》。

慢性盆腔炎

(一)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气定痛汤。

【组成】制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当归9克,乌药9克,枳壳4.5克,木香4.5克,没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二)

【辨证】下焦寒湿,气血凝结。

【治法】暖宫散寒,行气活血。

【方名】暖宫定痛汤。

【组成】橘核9克,荔枝核9克,小茴香9克,葫芦巴9克,延胡索9克,五灵指9克,制香附9克,乌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三)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方名】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每日3次。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妊娠便秘

(一)

【辨证】大肠实热。

【治法】导滞通幽,清热行气。

【方名】通闭方。

【组成】大黄90克,槟榔45克,赤苓60克,炒枳壳45克,炒诃子90克,大腹绒45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6-9克,葱白汤煎,去滓温服。

【出处】《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二)

【辨证】大肠燥热。

【治法】和血润燥。

【方名】当归贝母苦参丸。

【组成】当归60克,贝母60克,苦参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丸,米饮下,渐加至10丸。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炎

同类推荐
  • 中医药治疗疑难血液病:医案论文集

    中医药治疗疑难血液病:医案论文集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所长郝其军用其主持研制的复方皂矾丸和升血小板胶囊及系列中药为主导药治疗成功病例的医案展示,下篇是郝其军医师总结的临床经验和确定成功的治疗模式。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本书分为新生宝宝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营养失衡性疾病、婴幼儿常见心理性疾病四个章节,讲述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宝宝常见病,如何观察症状、了解病因,并进行家庭护理和饮食调养。宝宝常见病的种类介绍全面,而且大部分饮食调养都列出了相应的调养菜谱,让妈妈们全面了解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 杨东中医男科论

    杨东中医男科论

    中医男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中医男科学是男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男科疾病的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宁夏中医男科名医,杨东勤奋刻苦,勇于探索,对中医男科生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颇多心得。对宁夏中医男科学的发展,贡献卓越。
热门推荐
  • 天之无爱传

    天之无爱传

    上古魔眼,破幻之瞳,拥有着破尽一切虚幻,直视万物本源的威能。无神世纪2987年,天语国二公主,天寒无爱,携带着一双碧绿色的眼眸降临世间。被认定没有任何修炼天赋的她度过了备受保护的童年。随着自己亲人的死亡,她终于确立起了自己的强者之心。在拜入隐世宗门,南岭天路宗后,破幻之瞳觉醒,她也确立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道——阵法。在神秘强者留下的记忆之石的指引下,天寒无爱迅速地成长着。只是,阻挡在她面前的,却是千万年前便布置下的一个阴谋!
  • 宇宙最后一个仙纪

    宇宙最后一个仙纪

    灵气复苏,是宇宙上的最后一个仙纪,却也是地球第一个仙纪,地球,迎来的是毁灭还是辉煌……沌,一个自开天就存在的创世神;陈泽,一个现代都市之中的凡人……
  • 荷塘趣事

    荷塘趣事

    人生道路犹如山势陡峭见崎岖,峰回路转,颇具“山路十八弯”的意味。只有意志坚强、不辞劳苦的人才能来去自如,宛如来到神奇的仙境。
  • 神奇宝贝龙系大师

    神奇宝贝龙系大师

    一个口袋妖怪高手,无意中进入了口袋妖怪世界,与他的龙系口袋妖怪一起平步青云,得取掌门之位。
  • 落羽的天台

    落羽的天台

    王大林,某知名财团的继承者。大学毕业后,正要接任总裁之际,父母忽然暴毙家中,财团也被三大姑八大姨给架空,随即破产。为了继承遗产,找寻真相,大林开始了一段神奇的冒险之旅。只是没想到,复仇之路竟然变成了,攻略各种萌妹子的日常!
  • 玉笛横空

    玉笛横空

    月高风混,一代词人,因直言犯忌,屡遭斥贬,大风过后,可天色己变。
  • 重生复仇:腹黑小姐太刁蛮

    重生复仇:腹黑小姐太刁蛮

    前世,她兢兢业业辅助夫君三皇子登上帝位,最终却被奸险的妹妹和伪善的丈夫虐杀致死。带着满腔恨意重生归来,孟元蓓誓要亲手将那些害过她的人一个一个送进地狱!“如果善良,是纵容恶人戕害自己,那我宁愿一辈子恶毒下去。”乱世之中,她利用西陵世子复仇,却发现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棋子。命运展开,越想逃离却越是泥足深陷,她说,“乾康,我们合作就好,别玩感情,伤不起。”“如果我不是玩呢?”她轻蔑一笑,她说过再不让感情误事,她的命运由自己主宰,谁都别想掌控她的人生。后来,她发现,她掌控不了感情这个东西,更掌控不了她的心。
  •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引人遐思的神话故事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引人遐思的神话故事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精选了中国民间的两百余个对联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展现了智者的高尚情怀和名人、雅士的精神世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纯朴感情和创新精神,有的描写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有的抨击了恶人的丑恶言行,有的蕴涵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语言神奇的魅力,受到启迪。
  • 祸国·归程

    祸国·归程

    唯方大地,燕璧程宜四分天下。暗黑组织“如意门”长年掠拐孩童,将其训练为杀手细作,输至各国世家派用,以此敛取大量机密,并逐渐将邪恶之手伸向朝堂。燕王宠臣风小雅身患融骨之症,“病美”无双,因故抛弃十一夫人秋姜,将她软禁山中。忘却前尘的秋姜于一个风雨夜孤身出逃,几经辗转,在踏上回程之路的同时,结识了落难异乡的程三皇子颐非。一个欲重拾记忆,一个欲夺回王位,水火不容的二人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并肩向程而去……却发现,毒蛇般盘踞程境百年之久的如意门,似乎发生了未知惊变。四国风云再起,目标只有一个——铲除邪恶组织如意门!
  • 倾倾子衿,悠悠我心

    倾倾子衿,悠悠我心

    高长恭倒在冰冷的地面上的时候,突然想起许多年以前,那个倒在血泊里的女孩望着他露出的那一丝笑容,那是他终其一生也想要守护的笑容。“倾倾”子衿,悠悠我心。望着白纸上的字,少年指着说,“你写错了,应该是青草的青。”女孩小脸一红,用有些霸道的且傲娇的语气说,“我就喜欢用倾国倾城的倾,不行吗,从今天开始,我的名字就改为倾倾。”“好的,倾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