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98800000003

第3章

南词叙录

明·徐 渭着

北杂剧有《点鬼簿》[1],院本有《乐府杂录》[2],曲选有《太平乐府》,记载详矣。惟南戏无人选集,亦无表其名目者,予尝惜之。客闽多病,咄咄无可与语,遂录诸戏文名,附以鄙见。岂曰成书,聊以消永日,忘歊蒸而已。嘉靖己未夏六月望,天池道人志。

[1]《点鬼簿》,应指元钟嗣成《录鬼簿》,但今传各本《录鬼簿》,不见有题名《点鬼簿》的。

[2]《乐府杂录》,应指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所载的“院本名目”。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宋词[1]遂绝[2],而南戏亦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猬兴,语多鄙[3]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4]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5]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相传:则成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瑞光楼旌之。我高皇帝即位,闻其名,使使征之,则诚佯狂不出,高皇不复强。亡何,卒。时有以《琵琶记》进呈者,高皇笑曰:“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既而曰:“惜哉,以宫锦而制鞵也!”由是日令优人进演。寻患其不可入弦索,命教坊奉銮史忠计之。色长刘杲者,遂撰腔以献,南曲北调,可于筝琶被之;然终柔缓散戾,不若北之铿锵入耳也。

[1]“宋”字原缺,“词”字原作“辞”,据《今乐考证》引文补改。

[2]原本何焯眉注:“此亦乐也,故感召甚捷。”

[3]“鄙”字原缺,据《今乐考证》引文补。

[4]“社”和“惜伯喈”四字,据同上引补。

[5]“清”字,据同上引补。

今南九宫不知出于何人,意亦国初教坊人所为,最为无稽可笑。夫古之乐府,皆叶宫调;唐之律诗、绝句,悉可弦咏,如“渭城朝雨”演为三叠是也。至唐末,患其间有虚声难寻,遂实之以字,号长短句,如李太白《忆秦娥》、《清平乐》,白乐天《长相思》, 已开其端矣;五代转繁,考之《尊前》[1]、《花间》诸集可见;逮宋,则又引而伸之,至一腔数十百字,而古意颇微。徽宗朝,周、柳诸子,以此贯彼,号曰“侧犯”、“二犯”、“三犯”、“四犯”,转辗波荡,非复唐人之旧。晚宋,而时文、叫吼,尽入宫调,益为可厌。“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间有一二叶音律,终不可以例其余,乌有所谓九宫?必欲穷其宫调,则当自唐、宋词中别出十二律、二十一调,方合古意。是九宫者,亦乌足以尽之?多见其无知妄作也。

[1]原本何焯眉注:“今《尊前集》最难得,余曾见一宋钞本,闻为陆其清所收。”

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很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弦管,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然其间九宫、二十一调,犹唐、宋之遗也,特其止于三声,而四声亡灭耳。至南曲,又出北曲下一等,彼以宫调限之,吾不知其何取也。或以则诚“也不寻宫数调”之句为不知律,非也,此正见高公之识。夫南曲本市里之谈,即如今吴下《山歌》、北方【山坡羊】,何处求取宫调?必欲宫调,则当取宋之《绝妙词选》,逐一按出宫商,乃是高见。彼既不能,盍亦姑安于浅近。大家胡说可也,奚必南九宫为?

南曲固无宫调,然曲之次第,须用声相邻以为一套,其间亦自有类辈,不可乱也。如【黄莺儿】则继之以【簇御林】,【画眉序】则继之以【滴溜子】之类,自有一定之序,作者观于旧曲而遵之可也。

南之不如北有宫调,固也;然南有高处,四声是也。北虽合律,而止于三声,非复中原先代之正,周德清区区详订,不过为胡人传谱,乃曰《中原音韵》,夏虫、井蛙之见耳!

胡部自来高于汉音。在唐,龟兹乐谱已出开元梨园之上。今日北曲,宜其高于南曲。

有人酷信北曲,至以伎女南歌为犯禁,愚哉是子!北曲岂诚唐、宋名家之遗?不过出于边鄙裔夷之伪造耳。夷、狄之音可唱,中国村坊之音独不可唱?原其意,欲强与知音之列,而不探其本,故大言以欺人也。

中原自金、元二虏猾乱之后,胡曲盛行,今惟琴谱仅存古曲。余若琵琶、筝、笛、阮咸、响[角戋]之属,其曲但有【迎仙客】、【朝天子】之类,无一器能存其旧者。至于喇叭、唢吶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乐之不讲至是哉!

今昆山以笛、管、笙、琵按节而唱南曲者,字虽不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亦吴俗敏妙之事。或者非之,以为妄作,请问【点绛唇】、【新水令】,是何圣人著作?

今唱家称“弋阳腔”[1],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妓女尤妙此,如宋之嘌唱,即旧声而加以泛艳[2]者也。(今宿倡曰“嘌”,宜用此字。)隋、唐正雅乐,诏取吴人充弟子习之,则知吴之善讴,其来久矣。

[1]原本何焯眉注:“弋阳”即出于“海盐”,乃谭总制携海盐子弟以归,变其乡俗耳。见汤若士文集。

[2]原本何焯眉注:“加以泛艳”四字,好,乃觉昆腔饶古意。

词调两半篇乃合一阕,今南曲健便,多用前半篇,故曰一只,犹物之双者,止其一半,不全举也。如【梁州序】,四字起乃上篇也,第三只七字起是后半篇,虽曰四只,实为两阕。如【八声甘州】亦然,故头只四字,次只七字起也。南九宫全不解此意,两只不同处,便下“过篇”二字,或妄加一“么”字,可鄙。“么”字,非“么”字也。大抵古人作事不苟,唱前篇了,恐人不知,联牵唱去,故加一“空”字别之。“么”乃“空”字之省文,如今点书,“E”乃“非”字之省,“又”乃更书一字之省。《汉书》“元二之民”,本“元元”也,后世不知,囗作“元二之民”,亦是此类。

南易制,罕妙曲;北难制,乃有佳者。何也?宋时,名家未肯留心;入元又尚北,如马、贯、王、白、虞、宋诸公,皆北词手;国朝虽尚南,而学者方陋——是以南不逮北。然南戏要是国初得体。南曲固是末技,然作者未易臻其妙。《琵琶》尚矣,其次则《翫江楼》、《江流儿》、《莺燕争春》、《荆钗》、《拜月》数种,稍有可观,其余皆俚俗语也;然有一高处:句句是本色语,无今人时文气。

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香囊》乃宜兴老生员邵文明作,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二书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夫曲本取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经、子之谈,以之为诗且不可,况此等耶?直以才情欠少,未免辏补成篇。吾意:与其文而晦,曷若俗而鄙之易晓也?

《香囊》如教坊雷大使舞,终非本色,然有一二套可取者,以其人博记,又得钱西清、杭道卿诸子帮贴,未至澜倒。至于效颦《香囊》而作者,一味孜孜汲汲,无一句非前场语,无一处无故事,无复毛发宋、元之旧[1]。三吴俗子,以为文雅,翕然以教其奴婢,遂至盛行。南戏之厄,莫甚于今。

[1] 原本何焯眉注:恐为梁伯龙,非诋汤若士。

填词如作唐诗,文既不可俗,又不可[1]自有一种妙处,要在人领解妙悟,未可言传。名士中有作者,为予诵之,予曰:“齐、梁长短句诗[2],非曲子何也?”其词丽而晦。

[1]此处似脱落一“不”字,似应为“又不可不自有一种妙处”,文意才通顺。

[2]原本何焯眉注:齐、梁诗有杂言,唐宋曲子乃名长短句,此误始于元人。

或言:“《琵琶记》高处在《庆寿》、《成婚》、《弹琴》、《赏月》诸大套。”此犹有规模可寻。惟《食糠》、《尝药》、《筑坟》、《写真》诸作,从人心流出,严沧浪言“水中之月,空中之影”,最不可到。如“十八答”,句句是常言俗言,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

本朝北曲,推周宪王、谷子敬、刘东生,近有王检讨、康状元,余如史痴翁、陈大声辈,皆可观。惟南曲绝少名家。枝山先生颇留意于此,其《新机锦》亦冠绝一时,流丽处不如则诚,而森整过之,殆劲敌也。

最喜用事当家,最忌用事重沓及不着题。枝山【燕曲】云:“苏小道:‘伊不管流年,把春色衔将去了,却飞入昭阳姓赵’。”两事相联,殊不觉其重复,此岂寻常所及?末“赵”字,非灵丹在握,末易镕液。予窃爱而效之, 【宫词】云:“罗浮少个人儿赵”,恨不及也。

晚唐、五代,填词最高,宋人不及,何也?词须浅近,晚唐诗文最浅,邻于词调,故臻上品;宋人开口便学杜诗,格高气粗,出语便自生硬,终是不合格,其间若淮海、耆卿、叔原辈,一二语入唐者有之,通篇则无有。元人学唐诗,亦浅近婉媚,去词不甚远,故曲子绝妙。【四朝元】、【祝英台】之在《琵琶》者,唐人语也,使杜子撰一句曲,不可用,况用其语乎?

散套中佳者尤少,如“燕翅南飞”、(此一套相传为铁布政作)“为人莫作”、“弓弓凤鞋”之类,俗而可厌。惟“窥青眼”、“箫声唤起”、“群芳绽锦”四五套可观,然大歇占尾,用事重沓,亦太滞。

凡唱,最忌乡音。吴人不辨清、亲、侵三韵,松江支、朱、知,金陵街、该,生、僧,扬州百、卜,常州卓、作,中、宗,皆先正之而后唱可也。

曲有本平韵者亦可作入韵,【高阳台】、【黄莺儿】、【画眉序】、【虾蟆序】之类是也;有本入韵不可作平者,【四边静】是也;其它平韵不可作入者甚多。

今曲用宋词者,【尾犯序】、【满庭芳】、【满江红】、【鹧鸪天】、【谒金门】、【风入松】、【卜算子】、【一剪梅】、【贺新郎】、【高阳台】、【忆秦娥】,余皆与古人异矣。

凡曲引子,皆自有腔,今世失其传授,往往作一腔直唱,非也。若【昼锦堂】与【好事近】,引子同,何以为清、浊,高、下?然不复可考,惜哉!

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南曲则纡徐绵眇,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媚也,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已。夫二音鄙俚之极,尚足感人如此,不知正音之感[1]何如也。

[1]此处显然脱落一“人”字。

生 即男子之称。史有董生、鲁生,乐府有刘生之属。

旦 宋伎上场,皆以乐器之类置篮中,担之以出,号曰“花担”。今陜西犹然。后省文为“旦”。或曰:“小兽能杀虎,如伎以小物害人也。”未必然。

外 生之外又一生也,或谓之小生。外旦、小外,后人益之。

贴 旦之外贴一旦也。

丑 以墨粉涂面,其形甚丑。今省文作“丑”。

净 此字不可解。或曰:“其面不净,故反言之。”予意:即古“参军”二字,合而讹之耳。优中最尊。其手皮帽,有两手形,因明皇奉黄旛绰首而起。

末 优中之少者为之,故居其末。手执搕爪。起于后唐庄宗。古谓之苍鹘,言能击物也[1]。北剧不然:生曰末泥,亦曰正末;外曰孛老;末曰外;净曰倈(律蛇切,小儿也),亦曰净,亦曰邦老;老旦曰卜儿(外儿也。省文作卜);其它或直称名。

[1]原本何焯眉注:家奴多用末扮,亦有参军、苍鹘之意。

傅奇 裴铏乃吕用之客。用之以道术愚弄高骈,铏作傅奇,多言仙鬼事謟之,词多对偶。借以为戏文之号,非唐之旧矣。

题目 开场下白诗四句,以总一故事之大纲。今人内房念诵以应副末,非也。

宾白 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科 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今人不知,以诨为科,非也。

介 今戏文于科处皆作“介”,盖书坊省文,以科字作介字,非科、介有异也。

诨 于唱白之际,出一可笑之语以诱坐客,如水之浑浑也。切忌乡音。

打箱 以别技求赏也。

开场 宋人凡句栏未出,一老者先出,夸说大意,以求赏,谓之“开呵”。今戏文首一出,谓之“开场”,亦遗意也。[1]

[1]原书何焯眉注:定远诗:“牛口定场先”。遵王云:“‘鬼门’谓之‘牛口’”。惜未征其出何书。

曲中常用方言字义,今解于此,庶作者不误用。

员外 宋富翁皆买郎外散官,如朝散、朝议、将仕之类。

谢娘 本谓文女,如谢道蕴是也。今以指妓。

勤儿 言其勤于悦色,不惮烦也。亦曰“刷子”,言其乱也。

行首 妓之贵称。居班行之首也。

小玉 霍小玉,妓女也。今以指女妓。

薄暮 母也。“薄”音“博”,磨上声。[1]薄民绵母,以切脚言。

[1]疑原作:“母”,“磨”上声。

九百 风魔也。宋人云:“九百尚在,六十犹痴”。

相公 唐、宋谓执政曰“相公”。最古。今人改曰“大人”,已俗矣。

下官 六朝以来,仕者见上,皆称“下官”,或曰“小官”。最古。

奴家 妇人自称。今闽人犹然。

使长 金、元谓主曰“使长”,今世已呼公侯子、王姬。

包弹 包拯为中丞,善弹劾,故世谓物有可议者曰“包弹”。

虚脾 虚情也。五脏为脾最虚。

挜襬 把持也。今人云“挜襬不下”,即此二字。

动使 什物器皿也。见《东京梦华录》。

嗹嗻 能而大也。或作“ ”“ ”,皆俗字。

儍角 上温假切,下急了切。痴人也,吴谓“呆子”。

评跋 以言论人曰“评”,以文论人曰“跋”。

波查 犹言口舌。北音凡语毕必以“波查”助词,故云。

入跋 入门也。倡家谓门曰“跋限”。

妆幺 犹做模样也。古云“作态”。

妆局 宋有吉庆事,则聚人治之,谓之“结局”。诓人者,亦“骗局”。

忐忑 上卯囗切[1],下呑勒切。心不定貌。俗字也。

[1]据“忐”字字音,当作“吞卵切”。

遮莫 尽教也。亦曰“折莫”。杜诗:“遮莫邻鸡下五更。”

行径 门墙也。犹言家风也。

搂罗 矫绝也。唐人语曰:“欺客打客当搂罗。”今以目绿林之从卒。

魐魀 难进难退也。一作“间架。”

端相 细看也。唐人曰:“端相良久。”作“端详”者,非。

若为 怎么也。李太白:“桃李今若为。”

打脊 古人打背,故詈人曰“打脊”。唐之遗言也。

恁的 犹言“如此”也。吴人曰“更个”。

交加 纷乱也。唐人云:“交交加加,谁能得会?”

饆饠 唐人以面为汤饼之名,今谓整治酒肴。

胡柴 乱说也。今人云:“被我柴倒”,即此字。

毕竟 到底也。唐人云:“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争得 怎得也。唐无“怎”字,借“争”为“怎”。

支吾 一作“枝梧”,犹言遮栏也。或云:“鼯鼠五枝。技之浅也。”

恁 “你每”二字,合呼为“恁”。

掌事 今之主管。

顶老 伎之诨名。

俌俏 美俊也。

辣浪 风流爽快也。

入马 进步也。倡家语。

僝僽 忧怀也。

世不 誓不也。

咱 “咱们”二字,合呼为“咱”。

解库 今之典铺。

庞儿 貌也。

乔才 狙诈也,狡狯也。

奚落 遗弃也。当作遗。[1]

[1]此处似脱一“落”字。原本何焯眉注:此恐非遗弃解。

唧溜 精细也。[1]

[1]原本何焯眉注:是便利之意。孟郊有“不唧溜钝汉”之语。

技掚 本事也。

筹儿 根株也。

同类推荐
  • 严复集

    严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含中集

    含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南家业

    终南家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星际弥漫

    星际弥漫

    江洛回忆起高中和同桌很甜的的片段,自己傻乎乎的问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你能不能假装喜欢我啊?”心里暗搓搓的想:在微博上看的,听说问这个问题,要是喜欢的人回答“好啊”,基本就成了。眼睛眨巴着,忐忑的望着他清冷的面容。“不好。”浅淡的声音好一会才回答。“……”江洛不甘心,平生的勇气似乎都用在这个上面,“为什么?”他终于正眼看着她,明明墨黑的眸子,江洛居然看出一点害羞???他红着耳朵,呐呐道:“因为我本来就喜欢你,不用假装。”江洛傻了,心里的卧槽已经抑制不住了,脑袋晕乎乎的,不会吧,第一次告白就成功了,对方还是个传说的异性绝缘体呢。江洛大着舌头,脑子里的疑惑砸下来,“你说真的?”他抿着嘴,冰冷的指尖轻轻握住了江洛暖和的手,行动代表一切,他这样想。回忆至此,江洛摇摇头,“好像就这个听起来甜一点。”身后他的声音幽幽传来,“明明和我在一起每天都很甜。”我本喜甜,但只要抱着你就很甜。
  • 夏天的南风

    夏天的南风

    他不可一世,学校的风云人物,完全没有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她平凡无奇的外衣下,有着倾城的容貌。却生来一副傲骨,绝不屈服于任何人。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却因为祖辈们莫名其妙的婚约绑在了一起,从此见面只有尴尬,然而久而久之,奇妙的情愫在两人之间蔓延,尽管懵懂,但是心是不会骗人的。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我爱你,悲剧悄然而来。。。多年以后,她是法庭上能言善辩的律师,他是叱咤商场的总裁。再次聚首,她却忘了他。。。
  • 两世情缘:三界寻夫君

    两世情缘:三界寻夫君

    满目的红,不是她的喜服,不是新婚红烛,而是冲天的火光,遍地的鲜血是谁贯穿她胸膛,让她辞别与世五年后再次醒来,人间?妖界?还是魔域?你在哪?我的夫君。――她什么都不知道,却被一场权利之争所伤。她无依无靠,小心翼翼的寻求衙门的庇护,有时候他想变颗树,好给她疲惫的身心支起一片阴凉。她守着爱慕痴痴的寻找,藏起心意只为了留在他身边,他不忍心伤她,不得不隐瞒真相。我不想变成现在这副模样,我不想伤害任何人,我只是想安心等待他,可现在我却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
  • 勇者小姐可是很忙的

    勇者小姐可是很忙的

    新上任的魔王看着自己身下的宝座,还有孤单一人的勇者,不禁振臂呐喊:“我已经天下无敌了!”然而勇者却打了个呵欠:“我打过你祖宗。”魔王不由暴怒:“我座下有百万大军,横扫无敌!”“我打过你祖宗的祖宗。”“我统治了一百七十七亿生灵!”“我打过你祖上十八代的每一个祖宗!”“……我们能不谈你打过我祖宗的事情么?”“那好,我现在打完你,我还能赶上回家和小玉一起吃晚饭。”说完,勇者使用了直拳(魔法),魔王被击败了,世界被拯救了。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曾经身为救世主的勇者大人,忙碌地奔波在多元宇宙收拾各种烂摊子的故事,千万不要被书名骗了。
  • 这个花奴太顽皮

    这个花奴太顽皮

    单凭一面镜子她才不会就这样傻傻地栽下去不过,看在他还有那么一点用处的地方暂时地将就好了只是,怎么这样啊她被骗了!不知道,可不可以换一个来这个小小花奴太大胆居然来一招看得着,摸不着这样,他就没法子了吗哼,就等着接招吧看谁更胜一筹结果……不得不承认他——输了
  • 幸运天骄

    幸运天骄

    他犹如上天宠儿一样,仿佛脚下走的路都能金光闪闪!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阴边阳缘

    阴边阳缘

    名为“罪孽”的鲜血染红了我的身躯,我一度被认为是一切罪与恶的本体。我独自吞咽着最腥臭的仇恨,只是为了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最后,一切的错误都被指认为我的原因……
  • 年我是洛

    年我是洛

    年是洛初中的好朋友,毕业后,两人约好一起在高中见,暑假年回了老家,洛偏年去了另一个城市……
  • 神隐之逍遥游

    神隐之逍遥游

    凌肖,一个玩世不恭的少爷公子,在伙伴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代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