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37000000014

第14章

三合相通訣第六十五

純謹再拜,請問一事。真人所疑者,何等也哉?朝學暮歸,常居靜處,思其要意,不敢有懈也。今天師書辭,常有上皇太平氣且至,今是何謂為上?何謂為皇?何謂為太?何謂為平?何謂為氣?真人今且何睹何疑,一時欲難問微言意哉?所以及天師徧具問書文意者,書上多道上皇氣且至,而不得其大要意。今不及天明師訣問之,恐後遂無從得知之,故敢不具問之也。善哉,子之言,萬世不可易也。夫天至道大德盛仁,時已到,皇靈樂人急行之,故天氣諷子之心,使子旦夕問,天法察察,吾甚怪之。諾。真人安坐,為子具分解其字意,使可傳而無極時。然上為字者,一畫也,中央復畫一直,上行復抱一一而上得三一,上行而不止,不復下行也。故名為上者,迺其字無復上也。反上為下,下者一畫也,亦中央復畫直,下行復抱一,其行遂下,不得復上,故名為下也。夫志常欲下行者,久久最下,無復下也。比若濁者樂下為地,故地最下,無復下也。上為字者常上行,不得復下。比若清者樂上行為天,天乃無上也。是故天之為法,名各各自字各自定,凡天下事皆如此矣。故聖人制法,皆象天之心意也。守一而樂上卜,卜者問也,常樂上行而卜問不止者,大吉,最上之路也。故上字一畫,直上而卜。下為字者,一下而卜,卜問也,常思念問,下行者極無下,故樂下益者,不復得上也。故上常無上字者,迺言其治當日上行,合天心,復無上也。善哉善哉,明師幸哀,為其解上字,願復聞。皇為字者,一日而王,日上一者,天也,天者數一,天得日,昭然大明則王,故為字一與日王並合,成皇字也。一為天,天亦君長也,日亦君長也,王亦君長也,三君長相得成字,名為皇。皇者,乃言其神盛煌煌,故名為皇也。皇天下第一,無復能上者也。善哉善哉,師幸哀,開以皇字,願聞其太平氣之字。太者,大也,迺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復大於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姦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執平也。地之執平也,比若人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人與之善用力,多其物。子好善,人與之鮮,鮮其物惡也。氣者,乃言天氣悅喜下生,地氣順喜上養。氣之法,行於天下地上,陰陽相得,交而為和,與中和氣三合,共養凡物,三氣相愛相通,無復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氣者主養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氣至也。善哉善哉,此者乃獨言天地中和氣,當合相通共治耶?凡事皆當三合共事耶?善哉善哉,子之言也,已得天法,帝王象之以治,比若神矣。然為真人具說之,自隨而記之。唯唯。元氣與自然太和之氣相通,並力同心,時悅悅未有形也。三氣凝,共生天地。天地與中和相通,並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與三光相通,並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剛柔與中和相通,並力同心,共成共萬物。四時氣陰陽與天地中和相通,並力同心,共興生天地之物利。孟仲季相通,並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並力同心,共出養天地之物。蠕動之屬,雄雌合,迺共生和相通。並力同心,以傳其類。男女相通,並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並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相通,並力同心,共成一國。此皆本之元氣,自然天地授命。凡事悉皆三相通,迺道可成也。共生和,三事常相通,並力同心,共治一職,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陽無陰,不能獨生,治亦絕滅,有陰無陽,亦不能獨生,治亦絕滅,有陰有陽而無和,不能傳其類,亦絕滅。故有天而無地,凡物無於止,有地而無天,凡物無於生,有天地相連而無和,物無於相容自養也。故男不能獨生,女不能獨養,男女無可生子,以何而成一家,而名為父與母乎?故天法皆使三合迺成。故古者聖人深知天情,象之以相治。故君為父,象天,臣為母,象地,民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擾擾之屬,悉當三合相通,並力同心,迺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也,迺天使相須而行,不可無一也。一事有冤結,不得其處,便三毀三凶矣。故君者須臣,臣須民,民須臣,臣須君。迺後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無民臣,無以名為君;有臣民而無君,亦不成臣民。臣民無君亦亂,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須而立,相得迺成,故君臣民當應天法,三合相通,並力同心,共為一家也。比若夫婦子共為一家也,不可以相無,是天要道也。此猶若人有頭足腹,迺成一身,無可去者也,去之即不足不成人也。是天地自然之數也。故古者聖人取法於天,故男子須得順善女與為治,然且有善子。男者君也,女者臣也,子者民也。故天命治國之道,以賢明臣為友,善女然後能和其子也,善臣然後能和其民也。善女然後能生善子,善臣然後能生善民,民臣俱好善,然後能長安其上也。真人欲樂知其效,天者君也,地者臣也,天雨周流,雨之善地,生物善,雨之惡地,生物惡,此之謂也。今父母君臣,尚但共持其大綱紀耳。大要實仰衣食於子,人無子,絕無後世,君少民,迺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故治國之道,迺以民為本也。無民,君與臣無可治,無可理也。是故古者大聖賢共治事,但旦夕專以民為大急,憂其民也。若家人父母憂無子,無子以何自名為父母,無民以何自名為君也。故天之法,常使君臣民都同,命同,吉凶同,一職一事失正,即為大凶矣。中古以來,多失治之綱紀,遂相承負,後生者遂得其流灾尤劇,實由君臣民失計,不知深思念善,相愛相通,並力同心,反更相愁苦。夫君乃一人耳,又可處深隱,四遠冤結,實閉不通,治不得天心,灾變怪異。委積而不除。天地所欲言,人君不得知之,大咎在此,不三並力,聰明絕,邪氣結不理,上為皇天大仇,下為地大咎,為帝王大憂,灾紛紛不解,為民大害,為凡物大疾病,為是獨積久矣,非獨今下古人過所致也。真人亦知之乎?知如此久矣,實不知其所由致,故問之誠冤,今當奈何之乎?然天太平氣方到,治當得天心,乃此惡悉自除去,故天使吾具言之。欲使吾救其失,為出正文,故使真人來悉問之也,此所由生凶也。不象天地元氣自然法,不三相通,並力同心,故致此也。若三相通,並力同心,今立平大樂,立無災。願聞治之當云何乎哉?急象天法,如此上為也。天法,凡事三並力同心。故天以三光為文,三光常相通共照,無復絕時也。天券出以來,人以書為文以治,象天三光,故天時時使河洛書出,重動之文書人文也。欲樂象天洞極神治之法度,使善日興,惡日絕滅。書者,但通文書三道行書也,君宜善開導其下,為作明令示勅,教使民各居其處而上書,悉道其所聞善惡。因卻行,亦可但寄便足,亦可寄商車載來,亦可善自明姓字到,為法如此,則天下善惡畢見矣。君導天氣而下通,臣導地氣而上通,民導中和氣而上通。真人傳書,付有德之君,審而聆吾文言,立平立樂,灾異除,不失銖分也。吾書敬受於天法,不但空陳偽言也。天誅殺吾子,亦知是讁重耶?唯唯。欲得吾書信,得即效司之,與天地立響相應,是吾文信也。以此大明效證,可毋懷狐疑。夫治國之道,樂得天心自安者,但行此效,與天響相應,即天與人談之明券也。吾但見真人,常樂助有德之君,欲報天重功,故一二言之耳。吾知其失在此,閉不通口口得書,君為制作明教善令。言從今以往,吏民宜各居其處,力上書,悉道善惡,以明帝王治,以通天氣,勿得相止,止者坐其事三年。獨上書盡信,無欺文者,言且召而仕之。其仕之云何,各問其才能所長,以筋力所及署其職。何必署其筋力所能及乎?天之事人,各因其能,不因其才能,名為故冤人,則復為結氣增灾。所以然者,人所不及,雖生之死,猶不能為也。今人所樂,極樂得善物金玉也。今使明君有教,言人有能,撫手盡得天下縣官金銀奇偽之物,不以過汝,盡以與汝,其人極樂得之也,力而不及物,繫其兩手弊盡之,猶不能致也。今為人父母君,將署臣子之職,不以其所長,正交殺之,猶不能理其職事,但空亂其官職,愁苦其民耳。官職亂,民臣愁,則復仰呼天,自言冤上動天,復增灾怪。故古聖賢欲得天心,重慎署置,皆得人心,故能稱天心也。其稱天心云何?行之得應,其民吏日善且信忠,是其效也。則遷之以時,是助國得天心之人也。或但有樂,一旦貪名得官,其行無效,不稱天心無應者。夫帝王迺承天心而治,一當稱天心,不稱天心為過。故其治無善放應,當退使思過,如此則天已喜,而天下莫不盡忠信,盡其能力者也。幽隱遠方聞之,無藏其能者也。其上書急者,人命至重,不可須臾。人且復啼呼冤,今復結增怪變,疾解報之。其事可忍者須秋冬,何必須秋冬乎?然秋者物畢成,冬者物畢藏,天氣定也。物以仲秋八月成熟,其實核可分別,故當順天地之法,始以八月分別視之。九月者,天氣之究竟也,物到九月盡欲死,故當九月究竟讀視之,觀其善惡多少。十者,數之終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天正以八月為十月,故物畢成。地正以九月為十月,故物畢老人正以亥為十月,故物畢死。三正竟也,物當復生。故乾在西北,凡物始核於亥,天法以八月而分別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實核之,故天地人三統俱終,實核於亥。故十月而實核,下付歸之。所以然者,此八月、九月、十月三月也,天地人正俱畢竟,當復反始。不實不核,不得其意,天地且不悅喜,其灾不除,復害來年。故八月而分別視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而實核,下付歸之。令使吏民悉得更思過失,不敢復為也。來年吏民更謹,凡物悉善矣,不歸使思過固固,民臣居下失政令,不自知有過,其心不易。天道固固,惡不易矣。故當付歸之也。真人欲知其效,今年所付歸,因書一通自置之,亦教吏民自記一通置之,視善惡多少,名為天券。來年付歸,復置一通,視善惡多少。來年復付歸,置一通,視善惡多少。下疏與上所記置,當繇相應,名為天徵合符。令吏民更易心為善,得天意,所上當多善,若令大易,當大善。若令固固,無變不易,所上固固,如今為惡不止,所上當益惡,吏民大欺忿天,所上當大惡增劇,故是天洞明照心之鏡也。不失銖分,以明吏民治行。夫天地比若影響,隨人可為不脫也。真人幸有善意,努力卒之慎之。子雖來問此,若無事無益,天內默視,子口可言,以何明之以言也。夫人言事,辭詳善,人即報之以善,響亦應之以善。其言凶惡不祥,人亦報之以惡,響亦應之以惡也。凡事相應和者,悉天使之也。子寧解耶?唯唯。夫天迺高且遠尊嚴,安可事事自下,與人言語乎?故其法皆以自然應和之也。子心今開不?唯唯,已解,願及天師復假一言。行道之。中古皇無文,不三相通,以何能安之乎?善哉,子之言也。天運使其時人直質樸,其人皆懷道,而信又專一,但流言相通,人人各欲至誠信,思稱天心,迺無一相欺者也。故君臣民三,並力同心相通,故能相洽也。如使不同心為一家,即亂矣。今者承負,而文書眾多,更文相欺,尚為浮華,賢儒俱迷,共失天心,天既生文,不可復流言也。但當實核得其實,三相通即天氣平矣。天法者,或億或萬,時時不同,治各自異,術各不同也。今者太平氣且至,當實文本元正字,迺且得天心意也。子不能分別,天地立事以來,其治億端,行其事,悉得天應者是也,不得天應者非也,是即其大明天券徵驗效也。寧解耶?唯唯。行去,勿得復問。今非不能為子悉記,天地事立以來,事事分別,解天下文字也,但益文難勝記,不可為才用,無益於王治,故但悉指授要道而言。夫治不理,本由天文耳,是天地大病所疾也,古時賢聖所共憎惡也。故道為有德君出,不敢作文,皆使還守實,求其根,保其元,迺天道可理,國自安。真人雖好問,勿復令益文也。去思之。唯唯。

右包裹元氣自然天地几事三合相通

並力同心天明券和皇平治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神魔鼎主

    神魔鼎主

    当世大学生,意外获得神魔鼎,开启系统世界,最终成为了一位英雄少年的故事。
  • 妖生孤独

    妖生孤独

    本书又名《男配和主角才是真爱》,《论直男是如何被掰弯的》,《主角和基友的日常》……这是一本作者无聊的时候写的,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 师妹你要信我啊

    师妹你要信我啊

    关于穿越到修真世界但资质奇差的我得到了被相信就能做到的金手指的事。本书不可避免地包含以下内容:沙雕、装逼、战斗、狗血。----------得到了金手指,白川以为他要翻身了。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白川:“其实我很强的,你们要信我啊!”众人:“切,你说这个谁信啊,一边去。”无奈之下,白川只好苦练装逼技术。然而万万没想到,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白川:“等等,我之前都是在装逼啊,我其实一点都不强,你们要信我啊!”众人:“切,你说这个谁信啊,盖世魔君过来了,快把白川派上去!”面对魔君,白川强装镇定。魔君:“听说此人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深不可测,必须万分小心。”由于魔君太过谨慎,白川只好一掌拍死魔君。众人:“白川,还说你不会武功!组织已经决定了,抗魔先锋大将就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归

    如归

    根据许嵩歌曲《惊鸿一面》改编的小小说,大家喜欢的话以后会有其他的歌曲改编,不一定是小小说,也可以是长篇故事
  • 启发青少年的财富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财富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补充青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名人成功的故事。
  • 吉安千雪

    吉安千雪

    当你发现自己身边有个不随大流的人时,你会怎样?即便她不曾伤害过任何人,甚至为朋友、亲人两肋插刀过。你是否能坦然接受她的存在?这是人性的考验!想象中,你觉得你不会歧视她,可真的面对时,你犹豫不安了吗?你彷徨不定了吗?吉安千雪,一个原本应该生活在安静的乡野,平静了却一生的人,却因为命运的驱使,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大都市。在城市里她竭尽全力的隐藏自己,寻找至亲和生命的意义。可挥之不去的身份渐渐地为她揭示身边一幕幕鲜为人知的真想,在征途中她迷失了自己,最终可否归来,且听作者的细述。
  • 葬礼与婚礼

    葬礼与婚礼

    沈千星参加了‘自己’的葬礼,车祸让他失去了记忆,家人误以为死去的是自己。高智商侦探沈千阳从葬礼上返回到普通生活,阔别一年多的女朋友察觉他不同的习惯和性格,能否撕破这个谎言?千恩事务所承接范围很广,从刑事案件到鬼怪案件,每时每刻阴谋都在上演。故事开始是一场葬礼,它将带我们到什么地方呢?
  • 豪门姻缘之重转

    豪门姻缘之重转

    辰风帮她夺回了家产和公司。就在他们准备结婚时,沐允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苏醒的几率微乎其微,所有人都劝辰风放弃,而辰风却带着沐允来去了别的城市。三年后终于终于黄天不负有情人,沐允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