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63000000009

第9章 弘传佛法(3)

净土,又叫“净刹”、“净界”、“净园”,是佛居住的世界,与世俗众生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园”相反。大乘教派认为佛有无数,净土也有无数,着名的有如来佛的灵山净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等。其中西方净土通常叫做“西天”或“极乐世界”,常被信徒们挂在嘴上,经常称道。佛教利用教徒对净土的向往,来巩固他们的信仰。

世俗世界又称为“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层。欲界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怀有种种欲望。色界在欲界之上,这里的人们已经消除了各种欲望,但还不能离开物质。五色界又在色界之上,这里的人们已不需要物质,但仍不能脱离因果轮回与生死。这三界,佛教统称为“迷界”,需要经过对生死诸苦及它的根源“烦恼”的彻底断灭的涅檠境界,才能到达净土。而反对佛教、执迷不悟,或者做了坏事、杀生犯罪的人就要堕入地狱。

地狱,又叫做“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是佛教虚构的惩罚恶人的地方。分为八大地狱:一是等活地狱,在这里罪人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苏,二是黑绳地狱,用黑铁绳绞死罪人,三是众合地狱,用野兽与刑具配合,残害罪人,四是号叫地狱,罪人在这里因受折磨,发出号叫,五是大叫地狱,这里的罪人痛苦更大,大声呼叫,六是炎热地狱,罪人被放在铜锅中烧煎,七是大热地狱,罪人直接被火烧烤,八是阿鼻地狱,这是最黑暗最痛苦的地狱,罪人到了这里,就永远不能超生。俗语说的“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从这里来的。

佛教勾画的这幅世界蓝图,主要是引导人们努力修行,扬善避恶。用天堂来鼓励人们多做好事,用地狱警告人们不可为非作歹。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有劝人从善戒恶的作用。

什么是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廷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只有藏传佛教用“宫”)。

宫,原义是高大的屋宇,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等处所也可称宫。、

庙,朝廷、民间、道教皆用,用来供奉祖宗、神、仙等。

观,是道教所专用。因此,寺庙并说,其意思应包含佛、道教修行之处所。如果单独指佛教僧人居住处所,则不能说寺庙。

什么是落发。染衣和受戒?

俗人出家为僧,按佛门戒律规定,必须剃除须发,换上袈裟,这就叫落发染衣,以示从此脱离尘俗和烦恼业障。更衣之后,再通过隆重仪式接受佛教戒律,就叫受戒。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弥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一般是不满二十岁的人,满二十岁才能受具足戒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受戒的仪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僧人在受戒时还要在头上“烧痂’,即在头顶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灭,以示“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诚心。烧痂后留下的疤点,俗称之为“戒疤”。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疤点的数量也不同。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现已废除此制。

什么是念珠、木鱼、山门?

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

木鱼是佛教法器之一。相传佛教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昼夜思道。木鱼有两种:一为圆状,刻有鱼鳞,诵经礼佛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吊于库堂前,粥饭或集合僧众时用之。

山门是寺庙的大门。因为寺庙的大门多是三门并立(中大旁小),故称“三门殿”。又因寺庙多在山间,所以又称“山门殿”。

什么是舍利?

舍利是印度梵文sarira的音译,汉译佛教典籍中早期译作“设利罗”或“室利罗”,原意是尸体或身体的意思。《实用佛学辞典》:“舍利”为“佛之骨”,“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灭度后,其遗体火化(佛教称“荼毗”)时骨灰未化者称为舍利。释迦牟尼的舍利存在形式包括:舍利子(粒状),传世较多:牙齿(今存中国和斯里兰卡),指骨(今存法门寺),头盖骨,锁骨等等。

除了佛祖的“肉身舍利”外,佛家认为,佛所说的经法也是舍利,叫“法身舍利”:修行佛法笃信佛教的高僧大德们焚身后有骨如珠的,亦名“舍利子”。此外,佛教所言舍利并不拘囿于僧人火葬后的残余骨烬,也允许以米粒或其他对象制作代用晶。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舍利内涵的扩展还不止如此,甚至人们在诵经、雕佛、笔端、剃发等都可得到舍利。在佛教徒看来,舍利之孕育,非有关生理现象,而是长期修习佛经、积诸功德的结果。

关于中国的佛真身舍利,据《法苑珠林》、《宋书》等记载:在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年后,当时统治今印度大部的阿育王发愿广布佛法,“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将佛骨分为八万四千份,遍布世界各地,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一座。据邵博《闻见后录》记载,法门寺塔下瘗埋佛指骨一节。这反映了阿育王派出大批高僧进行弘法以及佛教渐入东土的历史脉络。对于1987年法门寺塔出土的唐代地宫佛指舍利,唐代八位帝王在唐代二百九十年间曾六次迎奉。

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原为大乘佛教出现后,对以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着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成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大开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辑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檠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瑜伽师地论》等等。

佛教约在东汉初传人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着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人。然而,就其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oJ陛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人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念佛是佛教徒思念佛的形象和功德,或念诵佛名号的一种修行方法。据说一心念佛可以不生情欲,有助于达到解脱或死后往生佛国。小乘佛教念佛专指思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因认为有无数佛,故所念之佛也有许多。最盛行的念阿弥陀佛,如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也是梵文的意译,读为“那谟”(namo),是致敬归命、皈依礼敬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或经典名称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与虔诚。阿弥陀佛简称弥陀佛,是大乘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佛经上说,西方有个极乐净土,所居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弥陀佛就是这片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该处。

人死了为什么又称为“往生”?

广义而言:受生三界六道及往生净土者,都可称为“往生”。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以后,则称:“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净土七宝莲花中,谓之生。’所以佛教徒称人死为“往生”,是含有祝福亡者往生善处的意味。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心灵的健康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给心灵放假并放下“包袱”至关重要。本书带领读者共同悟证人生真谛。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能收集万物

    我能收集万物

    宋长陵很无奈,喜提系统,挨打就能变强?不不不,让他没想到的是,挨打只是开始。跑步能加速度,练拳能加力量,吃药能加抗药性。等等……为什么吃饭还要增加抗饭性?
  • 良辰莫泪

    良辰莫泪

    门当户对的小姐少爷,一见钟情;皇帝的猜忌,权势的诱惑……命运悄然交错,结局…会好吗?
  • 生命裁决

    生命裁决

    纯真少年,惨遭灭族之难。孱弱之心,又该何去何从。家族秘宝、惊天身世。为变强、他浴血重生。为报仇、他踏破仙途。
  • 爱财王妃的狐妖殿下

    爱财王妃的狐妖殿下

    全网首推,爆笑甜宠除了厨艺好,爱银子外唯一的优点就是厨艺好。一个只爱银子,一个修为归零的狐族继承人,负负得正,携手走向人生巅峰。
  • 吸血鬼的报恩

    吸血鬼的报恩

    “有人说:上帝会善待每一份善良。”莫璃,现代三流杀手,幼年父母去世,靠接各种各样的暗杀维持生活,她杀了太多的人,她不信此话。她的过往里只有过一次善良,这次善良给她带来了“一世一诺,不离不弃,叫莫璃。”
  • 红顶商人胡雪岩2:信誉即生意

    红顶商人胡雪岩2:信誉即生意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 快穿之星海

    快穿之星海

    苏星洐(微笑):团子,你说我是不是被坑了?某团子(淡定):不,怎么可能,你赚了。苏星洐微笑加深,手里的砖头抛上抛下的。某团子(方的一匹)咽了咽口水:那啥,我......想她一个黄花大闺女,连问都不问她一句,就把抓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免费打工,还特喵穷的叮当响,她容易吗她!某团子:大哥冷静!!![小白文笔,嘤嘤嘤~]
  • 耽而美之:捡只萌猫养成夫

    耽而美之:捡只萌猫养成夫

    某个吃货男,一不小心穿越了,饿着肚子穿越什么的,真心要不得啊!不过还好,对于毛绒控的梅硕而言,躲个雨捡到只小猫咪什么的,望个天带回只小鸟儿什么的,散个步救回只小血鸦什么的,不要太美好!嗯,小猫咪他就不客气收了。至于某对冤家鸟?梅硕表示他什么都~不知道~~腐女群:298605781
  •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

    我欲破苍穹,奈何天意弄。待我成道时,谁可与争锋!
  • 幸与不幸总有尽头

    幸与不幸总有尽头

    “他”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异常俊美,仿佛无可挑剔。外表看起来冷酷无情,让人不敢靠近,“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刻。宝石般晶莹剔透的眼睛,俏皮的马尾随意扎起,带着几分随意个休闲,使她更加迷人。她的出现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一步步融化了他敏感,脆弱的心,他放下一层层盔甲。但天有不测风云……被骗,一次次伤害。她们是否能走到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