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1600000017

第17章 尽心尽力的教师,学生才会感动——做个富有亲和力的教师(1)

爱学生的教师更有威信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使学生将教师要求自觉转化为自身行为的催化剂,也是教师建立威信不可或缺的前提。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出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了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来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曾经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后来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通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

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不知道。”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其实,师爱既造福学生,也造福教师自己。一个人在“爱着”的时候,是身心状况最健康的时候。此时,其情绪体验是舒适的,生理反应是松弛的,免疫的功能也会增强。常言道,送人鲜花,手有余香;你努力使别人快乐,也能使你自己快乐。因为当你帮助别人时,就很少想到自己,能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使自己得到更大的精神满足,而且帮助别人,不仅使别人解决困难、减少烦恼,还可以结交更多的知心朋友,得到更大的快乐。所以,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爱学生的老师最轻松、最快乐,而师爱与生爱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共振”,让教师生活在无比幸福的境地。

霍懋征,1921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一个教师家庭,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这位大学高材生放弃留校机会,毅然选择了小学教师的岗位,一教就是60年。1956年,35岁的她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总理称为“国宝”。她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全国各地推广,人们把她和南京的斯霞并称为“南斯北霍”。

85岁的霍懋征,身材高大,腰板挺直,精神健旺。大概是因为一辈子教小孩儿吧,率直的性格和天真的童心始终没有离开这位老人。

霍懋征很有感触地说,这一辈子自己真的很幸福;1949年作为教师代表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亲耳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时解放军列队通过天安门,骑兵连好威风啊,有红马连、白马连……我那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当一个新中国的好老师。”五六十年代她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周总理在接见时称她为“我们的国宝”。

1943年,作为北师大数学系的高材生,霍懋征面临毕业的抉择。学校让她留校教书,她说不。她要求到小学任教。有人问她为什么大学毕业非要到小学?她说:“一个原因是我爱孩子。看到妈妈的学生跟妈妈之间那种情谊,他们给妈妈带来的快乐,我就想过,长大我也要当老师。另一个理由,我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是打基础的,是启蒙教育,我觉得当小学老师最光荣。”

1999年春节,霍懋征从1954年教到1960年——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那个班的同学,把她请去参加他们的联欢会。30几名50出头的中年人齐聚一堂,有的已经退休了。霍懋征给他们带去了自己78岁时在海拔4000米的长河边骑着牦牛挥手扬鞭的照片。一位教育家为照片题诗:“人生七十古来稀,骑上牦牛变十七。挥手扬鞭千重意,晚辈我等要牢记。”学生们高兴地像小时那样排成两队,伸出两只大手恭恭敬敬来接老师的照片。霍懋征激动地说:“45年前,你们每个人每天伸着两只小手让我检查卫生。转眼间,今天你们每人伸着两只大手,来接我的照片。你们用这两只大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党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我是你们的小学老师,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上世纪60年代,霍懋征接连遭受了两次人生重大打击。1962年的一天,她正在上课时,学校通知她22岁的二女儿病危。她不忍心把一个班的孩子丢下,继续把课讲完了。等下了课赶到医院时,女儿已经断了气。女儿临终前没能等到妈妈,只给她留下了一张字条:“亲爱的妈妈,我要活啊!”40多年过去了,孩子的身影至今时常在她眼前闪现。

1966年“文革”中,霍懋征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被关押、被监督劳动,一年零九个月不许回家。有一天,工宣队通知她可以回家看看,她还挺高兴,心想终于能看到孩子们了。那时15岁的女儿和13岁的儿子自己在家,没有大人照管。可一到家门口她就惊呆了:13岁的儿子躺在血泊中,已经死去。15岁的女儿在旁边吓傻了,屋子里被抄家者翻得乱七八槽。她听说儿子是在外面被红卫兵用三棱刮刀扎死的。“我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为什么下这个毒手,难道是因为我保护老一辈革命家的孩子,得罪了什么人?当时有几个领袖、老帅的孩子是我的学生。‘文革’中他们的家长受到冲击,我总是尽可能地保护这些孩子。”她不顾一切地扑到儿子身上,号啕大哭:“赵鸣,妈妈对不起你啊!”没容她料理后事,工宣队的人又把她押回了被专政的地方。

儿子死了,霍懋征悲痛之余,想的却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那些思想畸形、行为扭曲的学生们。被批斗、被专政时,她没少挨学生的打骂。“好好的学生,运动一来完全变了样,张嘴就骂、抬手就打,这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怎样教好这迷失的一代?这位数学系的高材生,此时暗暗做出一个决定:“如果有朝一日还能重返讲台,我一定改教语文。”“因为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重在育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恢复教课后她被分到丁字小学教语文,1978年又回到实验二小。当时组织上的意思是让她当校长,但她坚决不当,要回到一线站讲台教书。后来实在推不过当了个副校长,但仍兼一个班的语文课。

对“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这个问题,霍懋征回答,首先就是要爱教育这个事业,爱你的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很多教师只是把教师当作职业,觉得把课教好就行了,这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想得多一点儿,要想到不管多调皮的孩子,他都会长大成才,会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60年来我没丢下一个学生,全部成才了。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有个叫何永山的学生,母亲是街道工厂的工人,家里没人照顾他,孩子从小顽皮。他根本无心学习,留了两次级,哪个老师都不愿要他,外宾参观时老师把他藏起来,怕他胡闹。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决定把他送工读学校。霍懋征听说了,立即去找校长,说:“把这孩子交给我吧!”校长说不行,你那是优秀班集体,他去了会影响全班荣誉。霍老师一次不成二次又来,说:“这孩子虽然现在表现不好,但他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您就相信我,把他交给我吧!”她硬是从校长那儿把他要来了。

把何永山领进班里之前,霍懋征先统一全班的认识,并“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不提他过去的事,不揭他的短。她自己呢,冥思苦索,该从哪儿突破对他的教育。她先观察小永有什么优点。噢,这个男孩比别的学生大两岁,有劲。于是她说:“小永啊,我想请你帮我做件事:从学校校门到东楼这一片,是咱们班的责任地段。我想成立个清扫小组,你带着我,再找三个同学来负责咱们班责任地段的卫生,你来当组长好吗?”小永一听高兴得跳起来,他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当个官呢!于是每天他早早地来和老师一块儿扫地,扫得很认真。师生关系就这样拉近了。“他看我腰不好,有一天悄悄给我找来个长把扫帚,轻轻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发现您腰有毛病,拿这个扫吧,可以不弯腰。’我心里不禁感叹:这个看上去挺粗的孩子,不仅能细心地发现老师的腰病,还能热心地关心人、帮助人呢!多少年后我才知道,那把扫帚是他自己攒钱给我买来的。”

一天小永没来上学,午饭后霍懋征立即到他家去,发现他正感冒发烧,还没吃饭。霍懋征赶快回学校给他买了份饭,又带着校医给他打针、吃药。安排他吃完饭,霍懋征就到工厂跟他妈妈商量,中午能不能让他跟别的同学一样,在食堂包饭。他妈妈说:“霍老师,不瞒您说,我们家没有这个条件。”霍懋征说:“钱的事你甭管了。”第二天她就掏钱给小永在学校包了饭,还让他当“饭长”,负责给大家领饭、分饭。霍懋征又找食堂炊事员说:“跟你商量点事:我们班里来了个男孩子饭量大,你们每天多给我们班一点。”通过为大家服务,小永和同学的关系不那么僵了,他也不再胡闹了,大家慢慢接受了他。很快“文化大革伞”来了,因为出身好,小永当了红卫兵。外地红卫兵来学校打砸抢、打老师时,他挺身而出,保护学校、保护老师,霍懋征也因此少挨了不少打。

2004年春节后的一天,霍懋征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娘啊,娘,我的亲娘啊,您答应我一声!我找了您十几年了。”霍懋征吓了一跳,说:“请问你贵姓啊?”“我姓何。”“噢,是小永吧?”“是啊,我可找到您了!”原来何永山的工厂早年迁到外地,他回北京后因为霍老师搬了家,很久没有找到她。他说:“您是我的亲娘,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50多岁的何永山,已是个即将退休的技术员。第二天他就带着爱人孩子来看望霍懋征。“所以说,别以为学生才一年级你就不在意,转眼间他们就会长大成人。”

有一年,霍懋征接手了一个“差班”。第一堂上课铃声响过,只见教室的门半开半掩,学生们一个个侧身而入。霍老师走到门口,抬起头,伸手从门上取下了一把笤帚。她走上讲台,微笑着说:“这是谁的主意?这个同学很聪明。如果他以后能把这种聪明用在学习上,一定是个好学生。”然后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发现门上有‘鬼’的吗?我是从大家进门的姿势里发现的,这就叫善于观察。”在学生的啧啧叹服声中,霍老师又说:“其实,现在我已经观察出来是谁干的了,他现在正后悔呢。”

当天下午,那个同学找到霍老师,承认了错误。霍懋征说:“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蒙师。要让蒙童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逐渐学会不犯错误。”

有个学生爱下象棋,经常旷课去找人下棋,一争高下。一天,霍懋征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咱俩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您行吗,老师?”霍老师说:“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呀。”第一盘她故意输给他,孩子挺高兴。第二盘他输了,但是不服气。等到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服气了:“老师,您可真棒啊!”霍老师趁机教育他:“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

霍懋征说:“我们实验二小的老书记褚连山说过,一个教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一是当初为什么当老师,二是你是怎么当老师的,三是将来你走后,能留下什么。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深刻。前两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因为我爱这个事业,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我爱我的学生,从教60多年兢兢业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60年没有丢掉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发过脾气,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也没有向一个家长告过状。我的结论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现在该是我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时候了。”

案例中的霍懋征老师是一个爱学生的优秀教师的典型,也是一个享有崇高威信的成功教师。

爱学生的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1)他们在生活中本身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们爱家人,爱邻里,爱同事,爱每一个人。

(2)他们对教育的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执着的信念。

(3)他们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

(4)他们坚信人本善良,人皆有发展的动机和潜力,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不学好的学生。

(5)他们把学生的错误视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学生的错不是错,教师的错误对待才是错。

(6)他们的爱是付出,并没有指望回报。而恰恰是这种不指望回报的爱令学生刻骨铭心,感激无限。

(7)他们能从教育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淡然对待名和利。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自爱,才能做到爱别人;也只有懂得爱学生的老师,他才是最轻松和最快乐的,也才是最有威信的。

宽容是通往威信殿堂的必经途径

有威信的教师一定是胸怀宽容之心的人。

宽容本身就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一般来说,我谅解犯错误、做蠢事的孩子。这种谅解能触动孩子自尊心的最为敏感的一角,使孩子心灵中产生一种促使他纠正错误的、积极向上的意志力。孩子不仅深深悔恨过去所犯的错误,而且以积极的行动将功补过……常有这种情况:比起那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惩罚行动来,谅解所产生的道德感召力要强烈得多。”宽容要求教师坚信每一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每一个正常孩子都具有完成基础教育所要求的基本学习能力,孩子的问题不过是镜子上沾染的灰尘,拭去了灰尘,镜子依然光彩照人。宽容要求教师接纳孩子的弱点,视学生犯错误为必然,正如美国一位教师在教室的黑板上方张贴的一句话:“教室: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坚信,孩子的许多错误常常是大人从自己的角度认定的,而就孩子本身来说,都有其内在逻辑和合理性。宽容,要求教师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天性施教,搞人性化教育。有些教师连孩子的天性都不能容忍,上课要学生坐得纹丝不动,课间休息也不许孩子跑动(这可能有安全方面的考虑),孩子忍受不了就说这些孩子有“多动症”,要家长带他们去看心理门诊。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恕包容。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高尚品质,又是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同类推荐
  • 全脑超能考试力

    全脑超能考试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在1949年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一度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民间报人,如果不愿意离开“父母之邦”,就必须在国共之间作出抉择:要么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新政权,要么追随国民党退居台湾。《新民报》主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带着对新时代的憧憬选择了前者,《世界日报》老板成舍我选择了后者。
  • 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

    本书之对历史谣言做一番研究,分析了谣言从古到今其威力和破坏力将是多么巨大,无论是对谣言者自己还是对别人。
  • 错别字过关手册

    错别字过关手册

    本书无论从创意、结构,还是从内容、语言等方面都具有首创性。本书共分三部分,设三关:第一关为“错别字速查速记”,简略快捷,查找、记忆皆可;第二关为“错别字辨析”,深入浅出,对比、分析进一步巩固;第三关为“错别字过关自测”,简单明了,查漏补缺轻松过关。本书可供学生、教师、记者、编辑、公务员等作为案头必备参考书。查找方便,利于记忆,效果奇佳!
热门推荐
  • 四绝医尊

    四绝医尊

    前世风华绝代的四绝公子医术无双,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只是他却并不如何耀眼!因为他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这一世他重生于一个乞丐的身上,凭借前世的才华他将渡过一段怎样美妙的旅程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世他可以修行……
  • 大佬从探索开始

    大佬从探索开始

    【系统助手:您对一颗过期的六味地黄丸进行了探索……】【系统助手:很遗憾,您什么都没有获得!】【系统助手:您第二次对同一颗过期的六味地黄丸进行了探索……】【系统助手:很遗憾,您还是什么都没有获得!】【系统助手:您第三次对同一颗过期的六味地黄丸进行了探索……】【系统助手:恭喜您获得了一瓶过期的六位地黄丸!】林向东:“…还能好好耍吗?”
  • 张居正

    张居正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赛尔号小米的进化

    赛尔号小米的进化

    书接上回,自从小米进化后并加入战神联盟后,开启了新的征途。光耀之芒,哈迪斯逐渐觉醒。继承战神风云决,全新故事!
  • 带着系统混无限

    带着系统混无限

    来一起去看看哈利波特世界的神奇魔法一起去感受灵魂摆渡的惊悚离奇还有西游世界的仙魔鬼怪,,,,
  • 恶魔圣使

    恶魔圣使

    过去的神与恶魔犯下罪孽,神与恶魔主张和平的一派造出恶魔圣使,以神与恶魔的恢复和破坏能力制造出恶魔之血,再以人类为载体,制造出神与恶魔共同的使者---恶魔圣使。恶魔圣使的使命是审判神与恶魔的罪,将犯下罪孽的神与恶魔斩尽杀绝,在经过三代恶魔圣使的血腥战争下,神与恶魔的联军最终全部葬身于过去,这段历史最终化为传说沉没于历史长河。在偶然的机会下,陈杨的父亲杨宁博士发现了遗迹中残留的恶魔之血,伴随而来的是新一轮的世界危机!这一次,新诞生的恶魔圣使将会审判人类自己的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雪镜城

    雪镜城

    是谁在凝视这苍茫情荒寂寞愁苦永临帝王?是谁在操控这万物苍生冰劲火术又降民间?是谁颠覆了这轮回境盘错乱了世间所有恩仇......我心固本,无奈何故?天道苍苍,谁主沉浮。
  • 组织行为学概论

    组织行为学概论

    本书力求突出中国特色,融入中国特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以求对提高中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水平有所帮助。本书共分7章,分别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个体心理与行为、激励理论、群体心理与行为、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综合案例。本书在每章开头说明了该章的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提出了学习方法建议,每章后面还附有课后思考题。并在最后一章编写了相关的综合案例。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的教材。
  • 洪荒之门

    洪荒之门

    希冀大陆,历经岁月锤炼,诞生无数名垂千古的强者。历史的洪流,淹没数不胜数,有名无名强者的尸骸。洪荒,上古,近古。三大时期的羁绊阐述一代又一代令天地变色,令鬼神退避的故事。时间犹如一只恶魔的手臂,将一切的一切推往死亡的深渊。洪荒已无人知晓,淡忘在历史潮流之中,没有残留片点遗迹;一座座矮小浅薄的坟墓为上古留下神秘消失的揣测;近古却在历史之中依然艰难的挣扎着,世人皆为近古争夺最后一丝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