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1200000011

第11章 大人物的胸襟 (2)

晚清人常说,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岑春煊不学无术。其实,张之洞有学也有术,其术道还挺深。同光之际,清流是朝廷的一景,人称“青牛”(时人以清流谐音喻此辈),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抨击权要,尤其好跟那些办洋务的地方督抚为难。张之洞在京城做清流的时候,一向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影响可见一斑。可是,这个“牛角”,并没有因此丢了乌纱。

1875年,四川东乡县知县孙定扬违例暴敛,激起众怒,乡民进城申辩,孙定扬反诬乡民造反,四川提督不分青红皂白,率兵进剿,烧屋毁寨,残杀无辜四百余人,酿成特大冤案。由于事情牵连西太后尤为宠信的吴棠,任凭言官怎样弹章交加,朝野上下闹翻了天,连外国人都知道了,就是不予平反。张之洞出面,绕开吴棠,将直接责任人孙定扬定罪,结果,立竿见影,按张之洞的建议,冤案得以昭雪。

1880年,宫里出了一件让朝野大哗的事件,事情不大,却关乎西太后的脸面。一天,西太后让太监给她妹妹——醇亲王的福晋送几盒食物,可是,送东西的太监没按规矩携带腰牌,宫里也没有事先跟守门的护军打招呼,结果,护军不放行,太监恃宠,跟护军吵起来,愤激之下,摔了食盒,回去报告老佛爷,说是护军无礼,不仅不让他出去,还砸了东西。西太后闻言大怒,立即下令罢免护军都统,并将当值护军交刑部审问。由于事关有点跋扈的太监,所以,朝廷自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以下,反响强烈,一致认为西太后处置不当,西太后对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坚持要那几个可怜护军的脑袋。

最后,还是由张之洞出面。他不像众多谏官,一上来就把矛头指向太监的跋扈,暗示西太后宠信宦官,而是以嘉庆时林清事件为前鉴,说明宫门护卫制度严格的必要性,说得入情入理,西太后不由得动了心,最后,护军得以保全性命,涉案的太监受到惩罚。从这两个例子看,这个“青牛”的“牛角”,不但没有把人抵痛,有时,正好搔到痒处,无怪乎人家一直官运亨通。

对于张之洞来说,进入翰林之列,为官第一阶段的目标,自然而然是要博取名声。博取名声在于敢说话,所以,必须挤进清流中。

博取名声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事功,否则,博的就是空名。像吴可读那种为了阻止西太后立光绪为帝,以死犯谏的傻事,张之洞是绝对不会做的。当然,敢说话自然有风险,但后面的利益也大,关键在于怎么操作。

张之洞做清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不仅了解西太后的秉性,而且洞悉每件事情的要害,进谏时,不仅能以情理动人,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而不像别人那样,喜欢说教,用大帽子压人。

外放之后,张之洞做官的目标从博取名声,切换成博取事功。历史上,作为清廷的封疆大吏,张之洞的表现,应该说是不错的,属于想有作为,且有作为的官员,很快,他就成为后期洋务派的领军人物。在为国家着想的同时,他一样看重身家利益,事事精于计算,即使天塌下来,他也不会被埋进去。

在著名的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张之洞实际上是支持变法的。梁启超以一介小小的举人之身来见,他恨不得打开总督衙门的大门,鸣礼炮迎接。他倡导“中体西用”,“西用”的范围,本来就是一个可以自如伸缩的大筐,所有的变法内容都可以装进去,实际上,维新派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没有办法反对。这种提法,却让西太后听了很受用,为自己留了后路。

显然,他不像康有为和梁启超那样天真,非要捧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闹变法,在太后和皇帝之间,他的态度总是平衡的。

大概他是最早看出变法的真正症结,在于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权力纠葛。因此,他不仅把自己的得意弟子杨锐送到北京的四小军机,力图维护太后和皇帝之间的平衡,也没有像比他低一级的同僚、湖南巡抚陈宝箴那样,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实心实意地投入变法,搞得动静特别大。西太后一怒之下,发动政变,桃子、杏子一起数,将杨锐一并杀掉,张之洞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依旧好官照做。

接下来,张之洞亲手扑灭自立军起义,将自己的另一个学生唐才常的性命送掉,毫不手软。不久,又在武昌识破导致官民恐慌的“假光绪案”,将长得很像、演得也很像的假光绪押回北京,避免了西太后的一次统治危机。

就在西太后和其他人以为张之洞已经变成死心塌地的保后派的时候,北方闹起义和团,杀洋灭教,西太后认为西方列强支持光绪,信了义和团的“神术”,愤而支持义和团,公开对列强宣战。

在这种关键时刻,张之洞公然抗命,拉上刘坤一、李鸿意和袁世凯,跟各国的领事搞起东南互保,跟老佛爷唱起了对台戏。

有野史说,抗命之时,幕僚草拟的奏章上有这样的话:“臣职守东南,不敢奉诏。”张之洞言道:“这老寡妇,得吓她一下,改为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不管这事真假,反正是张之洞带头不理会老佛爷的“乱命”,一任“老寡妇”被八国联军蹂躏,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老佛爷和光绪皇帝没有逃出来,或者逃出来后,死在乱军和义和团之手,只好让其听天由命。

在张之洞看来,站队选择西太后,是因为当时的朝廷姓叶赫那拉,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只能站在优势者一边。如果朝廷当政者真的昏了头,跟列强作对,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多半跟领兵出征的李秉衡一样,死在洋人的马蹄下。这种事情,对于一世精明的张之洞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干的,到了这个地步,名节又是第二位的。

张之洞的精明,还体现在谨慎小心上,为官多年,他从来不肯弄险。有一则轶事,很能说明问题。那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张之洞被调往京城,明摆着是入军机,但在任命诏书没有下来前,他到了军机处的台阶前,任凭里面的张百熙百般呼唤,就是不肯踏上那一块豆腐高的台阶半步。

当年,雍正设立这个机构的时候,曾有规定,非军机处的人,不论官衔多大,只要非请踏上军机处的台阶,一律杀头。到了晚清,这个规矩早就没有人理了,人家张之洞依旧如此较真,其谨慎非同一般。

后世史家将张之洞划归洋务派,或者地方实力派之列,但是,他跟自曾、左、李以来的一班跋扈的督抚大不相同。虽然他坐拥东南,兵马、人事、钱粮大权在握,办工厂、练新军都是大手笔,却很少将他办的事业,看成自己的夹袋中物。编练完全洋式的新军,其实,他跟小站练兵一道起步,调离两江总督任后,就将辛辛苦苦练成的自强军留给刘坤一;回到湖广任上,又练成湖北常备军,1906年,调京人军机,再次将军队交给别人统领。里面的缘故,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谨慎小心,他不想在朝廷或者历史面前,留下任何一点可能危及名节的把柄。这跟扑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遣散湘军是一样的用心。忠于清朝是他精心维护的名节之重心,对于这一点,他实在不想令其染上任何污点。

【感悟】

明哲保身,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回避原则斗争。只求没有过错。在某些情况下,明明知道别人说的不对,最好不要去指出来。《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说的就是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艮宫 天泽履

启程举步要留神

量力前行虎尾跟

柔悦对刚知应对

方能猛虎不伤人

同类推荐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本书将中国哲学经典《庄子》与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流派作比较,挑战性地重读《庄子》,阐明了《庄子》中的讽刺批判性、身心治疗、幽默的哲学意义,以及庄子对儒家主流价值观的批判。从个人层面看,如何理解真诚,如何扮演社会角色,如何寻求真我,庄子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反主流的游心之路。从社会层面看,在新媒体时代重读庄子,也有助我们辨明真相、寻求理性。
  •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93-1999年在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著作,是解释《春秋》最重要的一部书。毓老师认为董子治事之道,超过先秦诸子,并强调要懂《春秋》必读《繁露》,由此可知公羊学思想,可启发人的智慧,使人过上理智的生活。《大易》与《春秋》,是中国最难懂的两部书;这两部书没有读,就难以懂中国文化。古人思想,不能片面读,必要融会贯通。想重建文化,必下深的功夫,立说才不失其本。成就大事业必有德望,言行不一致的,没办法立说。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接新枝,发新芽。每个人都有时代的使命,运气好,就有发展的机会。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终其一生的灵性思考,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也是对自我甚至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全书十二卷,剖析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阐释了人的德行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等,表达了奥勒留身居宫廷与面对乱世的独特感悟。《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该派里程碑式的作品。古代斯多葛派的哲学精神能流传至今,并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之中,可谓都仰赖于奥勒留的《沉思录》。本书为梁实秋译本的最新修订版,同时加入了英文,是中英对照的全新典藏读本。
  •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夏雨秋言

    夏雨秋言

    随心之文,莫问悲喜……回忆是青春的足迹,而爱情是我生命的温暖,暖暖如春,我的爱情似水如风,生如夏花。等待是我许你的承诺,爱情是我给你的蛊。因为爱,才会一生牵绊,无休无止。——夏筱筱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谋妃乱君心

    谋妃乱君心

    她一世俏颜惹天下仰慕,幕府独女金枝玉叶;他逃命多年失权皇子;这个妃子了不得,五花八门机关上尽;多谋妃子为君掌拿天下,此红颜非祸水也。
  • 若虚之下

    若虚之下

    五人因为突然而至的暴雨引发的山洪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洞穴,顺着那幽深而唯一能前进的通道,他们被传送到了一片未知的空间。衰败的文明,岌岌可危的保护层……预言中的勇者能否拯救这片处于毁灭边缘的空间……
  • 剑碎空狱

    剑碎空狱

    在未来世界中,仙御潇等人原是觉索氏的四个孩子,在他们小时候,仙御潇等人与父母分离了十年。十年之后,他们父母却从此神秘失踪了。后来,一支军队闯入了他们的家,击杀了他们的爷爷和管家,他们逃出去之后,遵从管家的话,将自己的姓氏改掉。之后被卷入平行虚拟游戏超游战域中,为了解开父母失踪和爷爷被杀之谜而战斗,当他们与第一层守层戾弑武布战斗的时候,却被突然出现的虫洞吸走,当他们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所看的到的景象使他们感觉到,人类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而他们就是解开现在局势的唯一钥匙------谜刃,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们正一步步走出这个谜境,罪恶之首也越来越清晰,所有的事物都指向一个人·····
  • 你都不曾拥有过

    你都不曾拥有过

    你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总是有太多的不舍,当失去的时候,你都会异常的难过。可是后来你仔细的想想,其实自己也没有必要那么难过,那些你所失去的,你都并非曾真正的拥有过。莫孜聆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可命运却总爱和她开玩笑。经历过亲人的遗弃,陌生人的怜爱,短暂的婚姻,选择性的失忆……还好,还有好多人都不曾把她遗忘。她选择了一个人陪她终老,却负了另一个人的一生,但也救赎了另一个人的一生。时间会冲淡一切。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只专属于一个人的。
  • 黑糖秘恋学园

    黑糖秘恋学园

    当她们遇到了他们,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可是当爱情面临破裂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
  • 鸳鸯琉璃梦之宁王追亲记

    鸳鸯琉璃梦之宁王追亲记

    宁王知道了琉璃的真实身份是吟雪后,立刻动身去寻琉璃,可是琉璃却不待见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路龙皇

    天路龙皇

    辽辽大陆,天山之上。灵天大殿,天子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