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19400000027

第27章 君臣下

【原文】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名物处,违是非之分。则赏罚行矣。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是故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君之所以为君者。赏罚以为君。

致赏则匮①。致罚则虐。财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民可使居治、战胜、守固者也。夫赏重。则上不给也:罚虐。则下不信也。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而物属之者也。是故厉之以八政。旌之以衣服。富之以国裹。贵之以王禁。则民亲君可用也。民用,则天下可致也。天下道其道则至。不道其道则不至也。夫,卜波而上。尽其摇而复下,其势固然者也。故德之以怀也,威之以畏也,则天下归之矣。有道之国,发号出令,而夫妇尽归亲于上矣;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功能于上矣。千里之内,束布之罚,一亩之赋,尽可知也。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坟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实。义礼明也。

为人君者,倍②道弃法。而好行私,谓之乱。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言以谄上,谓之腾。乱至则虐,腾至则北。四者有一至,败敌人谋之。则故施舍优游以济乱。则百姓悦。选贤遂材。而礼孝弟。则奸伪止。要淫佚,别男女。则通乱隔。贵贱有义,伦等不逾,则有功者劝。国有常式,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此五者。兴德匡过、存国定民之道也。

【注释】

①匮:匮竭,穷尽。

②倍:通“背”。违反,违背。

【译文】

古时没有君臣上下之分,也没有夫妻配偶的婚姻,人们像野兽一样共处而群居,以强力互相争夺,于是智者诈骗愚者,强者欺凌弱者,老、幼、孤、独的人们都是不得其所的。因此,智者就依靠众人力量出来禁止强暴,强暴的人们就这样被制止了。由于替人民兴利除害,并规正人民的德性,人民便把这智者当作导师。所以道术和德行是从贤人那里产生的。道术和德行的义理开始形成在人民心里,人民就都归正道了。辨别了名物,分清了是非,赏罚便开始实行。上下有了排定,民生有了根本,国家的都城也便建立起来。因此,国家之所以成其为国家,是由于有人民这个根本才成为国家;君主之所以成为君主,是由于掌握赏罚,才能成其为君主。

行赏过多则导致国贫,行罚过重则导致暴虐。财力贫乏和法令暴虐,都是会丧失民心的。所以,明君总是注意对于人民平时的教导,这样可以使人民平时得治,出战取胜,防守也牢不可破。行赏过多了,上面就不能供应;刑罚太暴了,人民就不会信服。所以,明君就要讲饮宴、吊丧的礼节,对人们分别等级给予不同的礼遇。所以,明君还用八种官职来勉励他们,用不同品秩的衣服来表彰他们,用国家俸禄来满足他们的生活,用国家法度来抬高他们的地位。这样,人们就都会亲附君主,可以为君主所用。人民可用,那么天下就会归心了。人君行道,天下就来归附;不行其道,天下就不归附。这好比浪头涌起,到了顶头又会落下来,乃是必然的趋势。所以,用恩德来安抚人们,用威势来震慑人们,天下就会归心了。一个有道的国家,通过发号施令,国内男女都会亲附于君主;通过宣布法律和宪章,贤人列士都会尽心竭力于君主。千里之内的地方,哪怕是一束布的惩罚,一亩地的赋税,君主都可以完全了解。主管刑杀的不敢私窃刑杀的权限,主管赏赐的不敢偷窃行赏的权限,人们服贴得像一个父亲的儿子,像一个家庭的情况一样,这是由于义礼分明的缘故。

做人君的,违背君道抛弃法制而专好行私,这叫做“乱”。做人臣的,改变旧制,更易常法,而用花言巧语来谄媚君主,这叫做“腾”。“乱”的行为发展到极点就会“暴虐”,“腾”的行为发展到极点就会“背叛”。这四种现象出现一种,就会失改,敌人就会来图谋这个国家。所以,国君多行施舍,宽容大度以防止祸乱,则人民喜悦;选拔贤者,进用人才而礼敬孝悌的人,则奸伪之徒敛迹;禁止淫荡懒惰,分清男女界限,则淫乱私通者隔绝;贵贱区分合理,等级不乱,则立功者受到鼓励;国家有确定规范,常法向人民公开,则人民没有怨心。

【故事】

嵇绍卫帝

晋朝的嵇绍,字延祖,是嵇康的儿子。嵇康是晋朝的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所写的《养生篇》等佳作,流传于后世。嵇康才华横溢,以丝竹音乐闻名于世,像著名的《广陵散》,就是他的代表作。当时他和六位朋友,经常聚集在竹林底下吟诗、喝酒、作乐,非常的悠闲,他们都是四方的贤达之人,对时局有清醒的认知,对人生有着不同流俗的志节与追求,被后人尊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由于遭受陷害,而被司马昭所杀害。他在就义的时候,十分从容,并将年幼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好友山涛,希望他能够用心培养这个孩子。“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苦无依,就好像父亲还在你的身边一样。”这是嵇康临别前留给儿子的话,当时的嵇绍才十岁。嵇康临刑的时候,抚着手中的琴,沉痛而又感慨地说:“《广陵散》在世间就要从此绝响了。”在场的人都感到万分地悲恸。

“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在嵇康被杀害之后,对嵇绍一直都有着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用他们慈父般的关怀和教导去照顾嵇绍,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虽然失去了父亲,却没有感到无依无靠,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了千古传扬的佳话。

嵇绍非常孝顺,他在父亲过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的重责,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用倍于常人的孝思与孝行,抚平母亲内心至深的悲伤和痛苦。

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的父亲一样,富有音乐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艺术气质,这些特质在嵇绍的身上也能够见到。嵇康的从容就义,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秉承着父亲的风范,嵇绍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荡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眼见兵败如山倒,随驾惠帝的官员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茫茫,极为紧急。就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只留下了侍中嵇绍一人,独自护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全。这时,无数森森冷冷的飞箭,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身体挡住了雨一般的流箭。一时间,鲜红的血液,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片片殷红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他用最为壮烈的牺牲,呈现着对父亲精神的延续与诠解,如此地从容而又忠烈。

动乱平定之后,左右侍从看到皇上的衣服溅满了无数的血迹,就准备拿去洗,但是被惠帝拒绝了。他无限感伤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语不成声,至为悲切。战场上的那一幕还恍若昨日,而节烈的忠臣,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惠帝要永远保存这件血衣,这是国家的柱石与忠臣,用生命的代价所诠释的,对“忠”至诚的理解与实践,这铭记着皇上对他永志不忘的追思。因此汉元帝即位后,赐嵇绍谥日“忠穆”。

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不惜生命,坦然就义,独自护卫保驾,如此忠烈的壮举,其深厚的根源,正是源于内心至诚的孝顺之心,所谓“移孝作忠”,这正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药师经》的讲记。作者联系人生经历和世间万象,对佛教历来倡导的济世利民思想做了深入细微的阐述。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热门推荐
  • 我的姐姐是扶弟魔

    我的姐姐是扶弟魔

    做人不要太攀比,踏踏实实做自己。这是白七一直秉承的生活理念,但事与愿违。他实在没想到,父亲的二婚,会让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多了四个宠弟狂魔的姐姐.....
  • 最终证道

    最终证道

    这不是废材逆袭记,也不是后宫种马文。这书文笔很烂,题材很老!这书讲述的只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历程,他不心狠手辣,也不滥杀无辜,更不会到处留情。一个孤立无援的天才少年和一把受损严重的绝世神剑相依为命的故事就此展开!!!不求成绩,多多提意见,多多评论。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沫沁尘

    月沫沁尘

    江山败尽英雄,红尘笑问几人,一生碌碌何从,但看,月沫沁尘
  • 这一世待你如初

    这一世待你如初

    “我是上官婉儿。”女孩子道。“我清楚你不会记得我,没关系,能找到你就行。”男孩子目不转睛看着眼前女孩,上官婉儿高洁如虚无,只能臆想,何谈得到。
  • 穿梭时空只为遇见你

    穿梭时空只为遇见你

    2017的一夜,惜缘穿着一身警服在黑夜走着,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使惜缘来到了一个与她同名的咖啡馆,惜缘与一名男子发生争执,争执中惜缘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 斗罗之七彩吞金兽

    斗罗之七彩吞金兽

    重生在斗罗大陆,猎杀魂兽获取魂环?不需要!老子自带魂环,还特么会吃土。滚老子远点儿,你才是魂兽,老子人畜无害!想去天斗闯,谁知迷路了,来到星罗,遇到种种奇怪的不符合剧情事,白浩沉默了,这,这关我屁事啊?又不是因为我,某个金色的少年深沉的看着他。
  • 画骨情

    画骨情

    自盘古开天地,女娲是第一个神,女娲造人,女娲不紧造了人,还教会人们如何繁衍,自己充当媒人,女娲死后,女娲后人就传承媒人的业务。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是用黄河边的五种颜色的石头炼制成的五色石,因补天掉下来了,一颗石头(女娲石),女娲将女娲石化成了,女娲之女,女娲之女一共有七生,每一生尾巴都会成不同的颜色,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分别带表七世的颜色。接下来,就从开始讲起。
  • 末世之宇宙深渊

    末世之宇宙深渊

    浩瀚的宇宙,万年的蓝星,外星的阴谋!时空混乱:恐龙、巨蟒、剑齿虎、复合体、巨大虫出现。惨烈的生存竞赛拉开序幕、激烈的爱恨情仇上演!作者不写多余的后宫,用心写科幻的奇景。动人的生死故事,脑洞大开的情节。当外星生物降临,谜底会是什么?当蓝星生命尽头,结局会在何方?后续更多的故事,等着朋友们一起阅读……
  • 英语PARTY——时尚之国·美国

    英语PARTY——时尚之国·美国

    本套书籍带你领略英语世界风景,感悟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