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9100000012

第12章 精神分析辅导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创立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人文背景,产生后经过众多的心理学家的努力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众多派别。当代心理学界一般把以S弗洛伊德、A阿德勒和CG荣格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称为弗洛伊德主义,而把以E.H.艾里克森、HS沙利文、E佛洛姆和K霍妮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称为新精神分析理论或新弗洛伊德主义。

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是19世纪末奥地利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及社会生活的产物。当时的奥地利,在经济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在政治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广大人民遭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三重压迫,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在社会文化上,当时的奥地利仍处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宗教气氛浓厚,两性禁忌甚严,人们正常的性欲望、性生活等得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部紧张的冲突状态。社会外部恶劣的政治条件和压抑的文化环境与个人内部的紧张冲突交织在一起,致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应运而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还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论述来源于莱布尼茨的微觉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阈,和费希纳意识运动的学说。他的心理观则受布伦塔诺的影响较大。在哲学思想上,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他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都能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找到影子。与此同时,18—19世纪哲学中盛行的享乐主义动机学说的影响更是体现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当中。在科学思想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与赫尔姆霍茨的能量守恒观点有密切关系;而他的本能论的依据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促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更直接的原因是心理病理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在19世纪,精神病的病因说中生理病因观占优势,但同时心理病因观也很快形成了。弗洛伊德接受了心理病因说和精神催眠术,并更改了心理病因观的一些术语,如“心理组织”为“情结”,“意识”缩小为“压抑”,“心理分裂”为“精神宣泄”。

二、早期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这些欲望和冲动因受到禁忌和法律等的控制而压抑到意识之下,虽然不被意识但未被泯灭,仍在不断活动,随时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之中,这可召回的部分就是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前意识。人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是人的本能能量,是人作出一切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源动力,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与性欲有密切关系,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冲动而非理性的,以寻求快乐为原则;超我则按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按至善的原则活动,遵循伦理原则;自我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又要按超我的客观要求行事,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人格这三个系统在人格发展的各阶段——从口唇期一直到生殖器期的五阶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外,梦的解释,生本能和死本能,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等也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点内容。

弗洛伊德之后,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国心理学家荣格等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了修改和补充。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有一种自卑感,他们为克服缺陷以达到优越目标,所以人是不断地超越自卑。人们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不断加以总结和归纳,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即“生活风格”。他还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及所处地位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例如,他认为最后出生的儿童常受到娇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发展起异乎寻常的性格。他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荣格则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观点做了修正,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增殖,也表现为其他活动。荣格在分析个体的人格时把个体结构看作是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统一体。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具特点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即遗传的先天倾向。他认为人们的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原型在起作用。荣格的精神分析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三、精神分析的几种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则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口欲期;(2)肛门期;(3)性蕾欲期;(4)潜伏期;(5)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触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同类推荐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热门推荐
  • 契约者名单

    契约者名单

    伊帆梦中出现一个紫黑色礼服的女孩儿,他看不见她的脸,她究竟是何身份?伊帆与苏酒儿今生相遇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伊帆作为一个普通人,自身体里的龙心之力爆发那天,卷入了这场纷争中。苏酒儿为何暴走。妖梦与人类签订的契约被毁约,妖梦?狐妖?精灵?与人类的冲突不断发生,面对妖梦的讨伐,他又该何去何从。
  • 遇玖成欢

    遇玖成欢

    黎玖突然发现谈的男朋友出轨出轨对象竟然是三年的室友黎玖表示自己不和渣男女计较可是谁来告诉她刚进大学校门便被学长告白是怎么回事!!还有闺蜜在身后呐喊助威:学长加油收了我家小玖玖!某学长笑笑:当然
  • 无限之次元幻想

    无限之次元幻想

    无限的世界,平衡世界的救世者,和破坏世界的灭世者,周而复始的在各个次元世界循环着他们的因果,林潇,在被敌人击杀之后,因为神秘的碎片的力量将他复活,再一次开启了他的新的旅途。
  • 绝代七骄

    绝代七骄

    在遥远的上古神时期有七把天地间自然孕育的神剑威能无限,而两千年前一位持有七把神剑的大能在当时守护世界源兽的旷世战役中力挽狂澜,击退了当时的灭世魔头,但他也因为那场大战中陨落。而在他陨落前他将七把神剑赐予了他的七名弟子,说灭世魔头还会回来,让他们守护好世界源兽。就这样过了两千年灭世魔头一直没有出现,人们似乎已经忘了那场差点让世界毁灭的魔头。而千年时间沧海桑田,那位大能的七名弟子早已作古,他们的后代都有了不同的发展,直到危险再一次降临这片大陆。
  • 傲艳惊鸿

    傲艳惊鸿

    两个人,两柄剑,一段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本书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以通俗的文笔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
  • 累了人生

    累了人生

    曾经许多遗憾,现实许多尴尬,未来许多迷幻,道路始终不畅,心中还是昏暗。
  • 我是王小怨

    我是王小怨

    一个万物平等,五行掌事的世界,且看王小怨怎么破解身世之谜,平定乱世
  • 寻找那一路的青春

    寻找那一路的青春

    八个人的青春,承载了这一生最美时光的记忆“顾言,我喜欢你”“嗯”“喂!你什么态度?”“赶紧学习!”顾言对米伊来说是最重要的人,米伊对顾言来说也是如此,米伊对顾言表白N次,顾言都无动于衷,懵懂多年,吵过闹过,也分开过,最后他一身西服单膝跪地来求婚,六个人连忙赶到机场给顾言加油助威米伊却一脸傲娇的说:“不嫁,我追了你这么多年你都无动于衷凭什么你一来求婚我就嫁!”顾言拥她入怀,将戒指戴在他的手上“那这次换我来追你……”4v4宠文+微虐虐恋只有一点点放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