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9100000032

第32章 学习动机的辅导(1)

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在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有人甚至做过这样的概括:学习成绩=F(动机,IQ,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之一。事实上,学习动机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努力程度,而且也是各种内在因素中最活跃、最集中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心理成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既是学校教师借以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及功能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某一行为,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动机。因此,动机(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例如,交往动机会导致一个人的交往行为,娱乐动机会导致一个人的娱乐行为。当一个人出现学习行为时,他背后便存在着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motivation to learn),就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成就归因四个方面。

学习动机的功能主要有:

(一)激发功能

学习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一学习行为。在这里,学习动机是引起某种学习行为的原动力,对学习行为起着始动作用。例如,一位学生知道自己的外语听力比较差,产生要训练听力的动机,他便会在这一动机的驱动下,出现相应的行为——收看电视中播放的国外原版片。

(二)指向功能

学习动机能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在这里,学习动机是引导某种学习行为的指示器,对学习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在上例中,那位学生会在要训练听力的动机引导下,将激起的收看原版片的行为明确指向训练听力这一目标,把注意力集中于原版片中人物的对话上。

(三)调节功能

学习动机能调节个体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在这里,学习动机是调节某种学习行为的控制器,对学习行为起着调控作用。在上例中,那位学生在收看原版片时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物对话这一行为的强度、维持时间的长短,都受到该学习动机的制约。如果这一行为活动未达到训练听力的预定目标,该学习动机还会驱使他转换行为活动方向,或改换收看的原版片、或收听外语录音训练磁带,以达到既定目标。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基本上有以下六种分类:

(一)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

相反,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学习所带来的结果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等。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影响学生们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另一方面,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是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

(二)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划分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运机关系划分,可把学习动机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所谓远景性动机(distant motivation),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所谓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例如,学生在确定选修课程时,有的是考虑今后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需要,有的只是考虑眼下是否容易通过考试,他们的择课动机便属于远景性和近景性动机范畴。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辩证关系的生动描述。

(三)根据动机行为的对象的广泛性

根据动机行为的广泛性,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普遍型学习动机和特殊型学习动机。

在学校教学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类学生对所有学习活动都有学习计划,也不懈怠;另一类学生则只对某种(或某几种)学科有学习动机,对其他学科均不注意。教育心理学家把这两类学生的学习归结为两种学习动机:第一类学生的学习行为背后的学习动机,可以称为普遍型学习动机(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第二类学生的学习行为背后的学习动机,可以称为特殊型学习动机(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

(四)根据动机的意义

根据动机的意义,可把动机区分为合理动机和不合理动机。

所谓合理动机(rational motivation),是指与我们的社会利益相一致的、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它包括高尚的、正确的和在一定时期里有较多积极因素的动机。所谓不合理动机(irrational motivation),则是指不符合我们的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它包括低劣的、错误的和有较多消极因素的动机。

(五)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把学习动机区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动机称为主导性动机(dominant motivation);对行为起辅助作用的动机称为辅助性动机(assistant motivation)。当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之间的关系比较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如果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一般来说,在同一时间内,在一个学生身上,主导性学习动机只有一个,而辅助性学习动机则可能会有一个以上,并且这些辅助性学习动机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都不会是一样的。

(六)奥苏贝尔的分类

奥苏贝尔的分类,主要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奥苏贝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以及附属内驱力(affiliated drive)。”他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当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三种成分在个体身上的比重会有改变。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但个体的这些好奇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它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因此,学生对于某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远不是天生的,主要是获得的,也有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了。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重要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从另一个方面说,失败对自尊是一种威胁,因而也能促使学生在学业上作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具有这样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

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如被长者视为可爱的、聪明的、有发展前途的人,而且受到种种优惠的待遇)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所谓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自居和效仿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

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包括对学业成就方面的一些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在成就动机中表现出来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这三个组成部分的不同比重,通常由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的成员地位、种族起源以及人格结构等因素而定。

三、学习动机理论

主要有以下七种理论:

(一)驱力说

早期对动机的大量研究为刺激一反应论心理学家所作,他们在实验中以饥饿的白鼠、鸽子、猫、狗为被试,从这些研究中得出的最早的动机理论之一,就是所谓的驱力说。

这一学说认为,有机体为了降低某种内驱力状态,即降低一种不愉快的激起或唤起感,就会以某种方式作出特定的反应。例如,食物的剥夺可以引起极为饥饿的动物在笼内来回走动或到处乱跑。然后,实验者便可激起这些被唤起的动物解决各种问题,如走迷津、操纵门闩,以及“发现”各种不同的诀窍以便能够获取食物。这里食物作为一种强化刺激,能降低饥饿的痛苦,即降低一种不愉快的激起状态或驱力状态。根据这类研究,研究者们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强化论

现代的刺激——反应论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事实上,在某些刺激——反应论心理学家看来,无需将动机同学习区分开来。这些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

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刺激——反应论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例如,受表扬的学生,成绩上升。事实上,教师表扬所起的强化作用,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好好干!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对那些感到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番话是种鼓励或强化;而对那些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这实际上类似于惩罚,因为教师这番话意味着,他们必须经过特别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三)需要层次论

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广泛的影响。他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

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比如,小王迫切需要一辆新的自行车,于是他便在课余时间去拼命挣钱,攒钱买车,一旦他买到了车,满足了需要,他便不去挣钱了,也就失去了挣钱的动机。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1)基本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自尊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这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们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也就是说,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例如:同时在一个非常饥饿的孩子面前摆一堆书和一堆食物,让其选择其一,孩子肯定先选食物,吃饱以后再去选书读。可以说,物质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人的动机往往是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它;如果物质需要得到充分地满足后,精神需要就应运而生。

但一般说来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那些吃不准自己是否惹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作出较为“安全”的选择,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能够使学生感到很自在、被人所理解并受到尊重的教师,有可能使学生渴望学习,并愿意为创造性的和开放性的新观点承担些风险。所以,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

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四)认知失调论

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的需要,是一个强有力的动力。人们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准则。例如,如果学生相信自己是诚实的好学生,他可能会表现出诚实的品质,即便在没人看到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以便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如果学生相信自己是有才能的,他就会试图达到较高的成绩水平。

同类推荐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本书分宇宙、地球趣谈,历法气象趣谈,山石岩窟趣闻,河、湖、泉、瀑布趣闻,国家、城市趣闻等六部分对地理常识进行了介绍。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笙笙家的小孩

    笙笙家的小孩

    【这是一本小甜文,也是我第一写书,注明:一见钟情,非卿不可。】这就是一位腹黑的魔王大人暗戳戳的将清冷(单纯)仙尊拐回狼窝的小甜文。不虐,很甜。白无笙带回来了个小孩,没养过小孩的白无笙小心的养着他,照顾他穿衣,帮他教训别人……把他养大成人,白无笙骄傲的看着小孩很骄傲。直到有一天,小孩将白无笙困在怀里,摸着白无笙的头发,威胁又宠溺的开口:“一日为师,终身为妻。”白无笙在他怀里疯狂点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马斯洛论管理

    马斯洛论管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祖师,他再造了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中力图把全部的性回归到科学中去。他最著名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峰值体验等,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成为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是马斯洛挑战美国60年代的管理大师之作。当时的管理大师,如杜拉克、麦格莱高等都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的工作场地,而很少有人关注人的因素。马斯洛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工业领域也许能够当作心理动力学研究、高级人类发展研究和人类思想生态学研究的新实验室。”本书中马斯洛阐述了他的著名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他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心理学思考。
  • 小说选刊(2012年第11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11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叶兆言的《美女指南》和韩振远的《炭河》等,以飨读者。
  • 天庭由我来拯救

    天庭由我来拯救

    一介凡人叶鸥,却因为五年前的一张意外来到了天庭,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五年后,魔界大举进攻天庭,天庭沦陷!叶鸥从新回到了凡界,开始了拯救天庭的历练。魔界被攻退,叶鸥的身份却在一点一点被揭开……
  • 飘渺的空间

    飘渺的空间

    浩瀚宇宙中,有这五个实力极为强大的星球,哈格雷斯星球和托迪尼斯星球就在其中,可这两个星球又会发生何种趣事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我能召唤自走棋

    我能召唤自走棋

    巨灵大陆,以武为尊。一日。路人甲:我灵脉四境,镶有元石三阶地犬、四阶黑蟒,战力222W。路人乙:我灵脉五境,镶有元石四阶魂蝶、四阶幽女,战力333W。路人丙:我灵脉六境,镶有元石五阶龙城、六阶黑皇,战力555W。这时,苏晨路过:我灵脉三境,镶有满星张角,满星典韦,满星哈迪斯,战力十个亿!众人惊叹:为什么你这么强!苏晨笑道:因为我能召唤自走棋!不仅满星升级,还能凑出羁绊!战力飙升,镇压诸天。
  • 鼎煮江山

    鼎煮江山

    仙朝万物,昭昭而昏。登仙化虚,唯我独尊。寒空儿,一个爱赌,爱混,爱美人,把炼丹当作熬粥的市井小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