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9100000053

第53章 学生考试心理障碍

作为中学教师,或许大家都发现过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作业能独立完成,且很少出错;课堂上能较好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却难以考出较理想的成绩;有些学习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平时学习也很努力刻苦,从考试中,却看不出他们有明显的进步;有些中等偏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也很刻苦,但其成绩总难跨入到优秀学生的行列中去;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出现成绩波动,甚至在关键时刻出现严重失误;成绩较差的学生,几乎每次考试,他的成绩仍然很差。

一、造成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

通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发现除了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太牢以外,更多的是与学生的考试心理状态有关。也就是说,很多中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着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影响了学生的临场发挥。

二、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一)很多学生患有“考试结果恐惧症”

对考试结果的恐惧,是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考前往往会想,这次能考第几名?能不能保住第几名?考差了怎么办?假若真考失败了老师会怎样批评我?父母会怎样责骂我?同学会怎样议论我,甚至嘲讽我?结果是非常恐惧失败,因而顾虑重重地走进考场,这必然会影响考试,甚至导致失败。

中等、中等偏下、下等生一般情况下,在老师、父母和同学的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这些学生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努力使自己的成绩出色些,因此特别恐惧失败,结果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考场,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平时不被重视,努力又改变不了这种现状,时间一长,就导致厌学,接下去对于他们就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

造成学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

首先,陈旧的人才观给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今天,人们仍然还在坚持“学而优”的人才观。对于学生来说,你只有学习好,只有上大学和更高一级的学校,才算人才(这是一类人才,但太片面),这就在无形中向中学生施加了压力。

社会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也是看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这就导致学校拼命追求升学率,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可以放弃一切。这样学校又将来自社会的压力转嫁到学生的身上。

父母们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由于受陈旧的人才观的影响,也极力向孩子们施加压力。

其次,就业问题也极大的困扰着家庭、学生。就业难,是中国突出的问题。在中国能较顺利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只有上高一级的学校。学生为了今后工作,中学时代必须刻苦;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顺利地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又向学生施加压力;中学生之间也过早的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这样中学生又不得不向自己施加压力。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学校、家庭、中学生自己都在向中学生施加压力,中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沉重压力下去进行艰辛的学习,他们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越是到考试关头越发变得沉重。因此不难想像一些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种种反常现象。

(二)缺乏自信心

这种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带着失败的心理进考场。

通过研究就会发现,一些中下等生在考试前常常会出现这种思维状态:“完了!这次考试肯定很难;完了,我还没有复习好;完了,这次肯定又考不好!……”人还没有走进考场,就在心理上、意志上彻底失败了,其结果可能导致考试的彻底失败。

第二,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通过研究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考试时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我这题做得大概不对?”做一题,这念头闪现一次,题目做得越多,这种念头越强烈,因而越发心中没底,便产生紧张的情绪,导致考试的失败。有些同学也因这个念头,便在一或几道题目上左思又考,绞尽脑汁,依然得不出自信的结果,给自己造成紧张感,同时因为在这些题目上所花的时间太多,造成考试时间紧张,导致考试失败。

第三,过分夸大考试中的失败因素。

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当碰到一道题做不出或可能做错时,哪怕这道题只有二三分,他也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完了!这门课又考砸了!完了!后面的题可能更难!”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自己给自己制造恐慌,结果考试真的失败了。

有些学生在考完一门功课后,迫不及待的同别人对答案,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一点或错得较厉害时,便产生这次考试全考砸了的想法,于是带上失败的心理进行下面的考试,结果造成这次考试的彻底失败。

第四,成绩优异学生在考试中异常举动的影响。

在平时的监考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在考试中发出感叹或露出惊讶的神态,这些举动传递出一个信息他认为这题很难,这样他周围的一些成绩比他差的、同时又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便会惊慌失措。

第五,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一进考场就会紧张,甚至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这对考试十分不利。

造成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能是因为这个学生长期以来学习成绩不好,造成他在老师、父母、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低下。老师经常批评他(有时甚至是毫无理由的批评);父母也经常批评甚至责骂他;同学又不太尊重他,甚至瞧不起他。时间一长,使他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同时他也想改变自己的形象,而改变形象的唯一办法只有考试,结果因为心理负担过重,导致考试失败。这样对他来说一次次的考试便是一次次的失败,于是一种可怕的观念便深植于他的脑海中,考试就等于失败。从此他就恐惧考试,面对考试信心全无。

第二,一些成绩较好、智力较好的同学,因为某一次考试成绩不错,便在那次考试后沾沾自喜,放松自己,直到又一次考试来临才仓促复习,由于平时努力不够,面对考试自然就信心不足。

第三,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平时做作业非得要去先问问成绩比自己好的学生,做完后非得要与成绩好的学生或三五个人一起对对答案。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便会一天天地消失,一到考试其弱点便暴露无遗。

第四,有些学生平时把学习根本不当回事,课懒得听,书懒得看,作业懒得做,这样的学生当然没有自信心。

(三)轻视考试

具体表现有:

第一,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在考试中存在骄傲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于是下笔草草,匆匆完卷,甚至有的学生为炫耀自己的能耐:“怎么样?我第一个交卷!”这样导致很多学生考试失败。

第二,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考试时会产生“无所谓,考得不好又会怎样?再说,即使我努力也不一定能考好!”的心态便应付一下了事,结果当然考不好。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第一,有些学生成绩平时比较好,也常受到老师表扬,使这个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因而他考试时也很难重视起来。

第二,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考试时当然重视不起来。

三、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我们向社会、学校、家庭呼吁不要向中学施加太多、太重的压力。

(二)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第一,要使学生明白考试心理障碍的存在、心理障碍的表现,以及心理障碍是如何形成的。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把这些问题详细地分析给学生听,使他们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在每一次考试前要对那些明显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做些针对性的工作。

第二,班主任要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工作。教育并非只是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的,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想消除学生的考试心理障碍,家庭就必须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何做好这个工作呢?可以通过开家长会,通过家访,通过学生的观察日记与家长交流,努力使家长们明白学生们存在着考试心理障碍、考试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以及形成原因。

同时再向家长们提出要求:

第一,父母要正确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硬给子女制定过高或太高的目标。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只有优点。

第三,要求父母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我们应该非常重视,从学生进入初一时就要重视这项工作。

第一,培养学生学会自立、自尊、自重。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对于批评与失败的承受能力;荣誉与成绩的承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学生极其重要。

第一,努力让他们养成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第二,努力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

第三,努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

第四,努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五)调节班级的考试气氛

考试前夕班主任要调节班级的考试气氛,使学生不至于有过重的压力。建议班主任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努力建设班集体的自信心。这主要是通过表扬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及把其他教师对班级的积极评价反馈给学生。

第二,不在考试前过分地渲染这次考试如何重要,更不去吓唬学生说题目如何如何难,使他们相信,只要认真复习就会考好。

(六)要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一,在考试前要给学生分析:考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跟平时作业差不多,只不过是“作业”的分量重了,“作业”的时间延长了,根本不值得怕。要做到“眼中无考试”;同时要明白考试是检查自己所学,心里要重视它,做到“胸中有考试”。

第二,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超脱。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如果有一道二三分的题目做不出或可能做错时,就该这样想,扣掉二三分还有九十几分,依然是高分,然后抛开它做后面的。如果是一道十几分的题目,扣去这十几分仍有八十几分,分数也还不低,同时可以想别人也跟我差不多。假如感觉某一门考得不太好,那就退一步想想,在别的科目上得考好一点,总成绩也还不差。这样就会轻松愉快地进行下面的考试。

第三,告诫学生不要一考完试就马上对答案。每考完一门,都要坚信自己考得很好,千万不要对答案,以免在对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小问题而影响自己的考试心理状态。

第四,考试过程中要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即使在考试过程中,发现成绩好的同学发出感慨,这时千万不要想得过多,应该坚信那是因为他没有复习到罢了,自己复习得很全面,这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考试心理状态。

总之,要想彻底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更需要深入工作,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对班级工作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对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利的。

同类推荐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时尚至死

    时尚至死

    本书从时装潮流、大牌内幕、时装秀、中国时装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度的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历史学的分析,引导读者从瞬息万变的时尚现象中去享受时尚、思考潮流、判断品牌,有助于读者在挑选品牌、跟随风尚时建立自己的风格与思想,是时尚人士、都市男女必不可少的时尚参考手册。
  • 平民历史

    平民历史

    本书记录的故事,都发生在60-70年代动荡无序的中国。如果你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如果你曾度过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如果你曾是77年艰难而又幸运的大学生,那么,40年前在时代磨难中经历过的一切苦乐与血泪,真正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本书试图给你的记忆一条清晰的线索,以个人“心灵史”的视角,呈现给你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
  • 我的非诚勿扰

    我的非诚勿扰

    作者从个人视角讲述了《非诚勿扰》台前幕后为人所不知的一些节目内幕、受观众关注的女嘉宾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对《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作客嘉宾老师乐嘉、黄菡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人生建议的评价与解读。她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很多源自心灵深处的关于爱和生活的感悟,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处于新恋爱时代中的人们。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热门推荐
  • 这个NPC想出来

    这个NPC想出来

    每一个新纪元的开启,就代表有一个新的故事发生。----作为一个NPC,时音书表示,他想出去怎么就这么难啊!
  • 七柒四十玖

    七柒四十玖

    这是一本沙雕治愈文,我也是第一次写书,请多担待!!
  • 全民机甲

    全民机甲

    每个人的出生都伴随着一部机甲,究竟是人为机甲而生,还是机甲为人而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逆袭第五世

    逆袭第五世

    第一世她是杀手界的全能杀手女王却被最亲的闺蜜推下悬崖~第二世她是魔法大陆中等家族的嫡女却因家族被灭走上复仇之路却被所爱之人联合亲妹杀于新婚之夜~第三世她是末世时代无人能敌的丧尸女王却因处于生长期时被属下吞噬而亡~第四世我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只想好好活完这辈子却在看完一本修真小说时莫名穿越书中总是针对白莲花女主的与之同名同姓的第一恶毒女配,且看女主百里离落如何演绎她的浩瀚人生!
  • 我们开始倒数

    我们开始倒数

    悦诗做了一个很错的决定,让他们很错的在一起。本就看不到未来的单恋,默默开始倒数……【主角:悦诗,苏念,明杰】【配角:淳明月,新晚,晨宇】
  • 小人物狂谈

    小人物狂谈

    只是借一个平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欢迎讨论,请勿骂人……
  •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本书以李开复多年的创业实践经验为依据,全面解读一个社会精英所必需的创业思想,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创业话题,对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均大有裨益。在《李开复创业心经》里,之所以讲了李开复的传奇人生,是因为他成功了。成功虽说不能复制,但是他的经验、方法、思想则是可以借鉴的,也必然是应该借鉴的。所以.我们有理由希望,《李开复创业心经》能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获得创业成功的秘诀。
  • 情感的故事

    情感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读本。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人的情感是以其生物存在为基础的,但又是超生物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表现。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和归宿。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