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1100000002

第2章 四至六画(1)

《元史》纪传体史书。明代官修。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先后与修者三十一人。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洪武二年(1369)先撰宁宗以前各朝,三年续撰顺帝一朝,并合前后所编,遂成此书。本书多取材于《元十三朝实录》、《经世大典》及元人文集、碑传、行状、家传等资料;顺帝朝事则据官方采访搜集到的诏令、章疏、公牍、番书译本、文集等资料。《元史》由于成书时间仓促,不免呈现记事讹误、缺漏、重出等较多错失,于诸材料也有欠甄别熔铸。后人遂有纠谬补正、改编、续编之作。但都不能取代《元史》的史学地位,仍是研究元朝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元文类》又名《国朝文类》。元苏天爵(1294—1352)撰。七十卷。所收录诸作,自元初迄于延祐正是元文极盛之时,分为诗歌、赋颂、铭赞、序记,奏议、杂著、书说、议论、志铭、碑传等类。陈旅其书序说:“百年文物之英,尽在是矣。”其中收录碑铭。墓志、行状、家传等有一百一十四篇,可补史传之缺略,与《元朝名臣事略》并著。有《四部丛刊》本,《国学基本丛书》本。

《元曲选》一名《元人百种曲》。明臧懋循(?—1621)编。臧氏精通音律,雅爱杂剧,因广罗善本,细加校订编成。分为十集,每集十卷,每卷一剧,共一百种。观存元杂剧约一百五六十种,大多数赖此得以广泛流传。一向被认为收罗最富、影响最大的元人杂剧选本。今人隋树森所编《元曲选外编》辑录《元曲选》以外元人杂剧六十余种。二者相合,基本上包括了现存元代杂剧。通行为中华书局1958年出版隋树森校勘本。

《元稹集》唐元稹撰。一名《元氏长庆集》。1982年中华书局据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宋本刊校出版。凡六十八卷,包括外集八卷。末附志传、序跋、书录、丛说及索引资料,是目前元稹文集较为完善的本子。

《天工开物》科技著作。明宋应星(1587—?)撰。十八卷。应星字长庚,江西新奉人。万历举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推官,知毫州。崇祯末弃官还乡,后仕南明。平生究心实学,于崇祯七年至十一年任分宜教谕时撰成此书。全书分三编,计有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养蜂)、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食油)、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等十八类。于衣食之物,记述尤详;砖瓦制造、陶瓷烧炼、钢铁器具、舟车、煤炭硫磺、造纸制烛等多有载录;兵器大药、朱墨亦略有涉及。对原料品种、用量产地、工具货色、加工工艺介绍尤详。此书系明代劳动人民生产知识、工艺技术的总结,为中国科技史的代表作,在世界科技史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技术百科全书”。有崇祯十一年(1637)始刻本,清初杨素卿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本,197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注释今译本。有日、英、法、德、俄多种译本。

《天方典礼择要解》清刘智(约1660—1720)撰。二十卷。智字介廉,号一斋,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全书二十八篇。是一部论述伊斯兰教礼法之书。关于日用伦常的教训、婚姻丧葬的仪则、宗教典制、宗教哲学和教徒戒斋等内容均有论及。有《金陵丛书》(丙集)本。

《王右丞集》一名《王摩诘文集》,唐王维撰。六卷。有古诗百五十首、近体诗二百八十二首、其它各种文章七十二篇。其诗文历代均有刻本,《四部丛刊》影印元刻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为通行本。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为注本中之最优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王摩诘文集》。

《王司马集》唐王建撰。十卷。其诗为元白新乐府运动先导。代表作有《水夫谣》、《田家行》、《海人谣》等。此集有明正德刘成德刻本,毛晋汲古阁刻本,清康熙胡介祉谷园刻本,《四库总目》即以此本著录,均为八卷。康熙间席启寓琴川书屋刻《唐百名家集》本,十卷。1959年中华书局印《王建诗集》,以南宋陈解元书籍铺刻本作底本,以汲古、席氏本互校,为王集较完善的本子。

《王文公文集》另称《临川先生文集》。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撰,全书一百卷。本文集包括书、宣诏、制诰、表、启、传、杂著、记、序、古诗、律诗、挽辞、集句诗、集句歌曲、祭文、神道碑、墓表、墓志等,约计六十余万字。平生诗文甚多,其中大量奏议札子尤为著名,其政论文结构严谨,笔力雄健,语言简朴,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执政期间,曾重新注释《周官》、《尚书》、《诗经》,时称《三经新义》,还注释《老子》,又撰《字说》等。其文集今传《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王安石老子注辑本》。本文集以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为最新。另有1962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

《王昌龄诗集》唐王昌龄撰。四卷,附补遗。原集已佚,此集为明人所辑。存诗一百八十余首。其绝句占一半,而七绝又占绝句十之八九。其中边塞诗最为有名,例如《从军行》、《塞下曲》、《塞上曲》等篇。此集有明嘉靖黄氏浮玉山房刊本。198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据《全唐诗》校补刊行。

《王船山诗文集》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撰。是书为后人从《船山遗书》中搜集其诗、文、词而编成的,1962年中华书局刊印,共2册,是王夫之文学批评理论著作。

《王安石老子注辑本》此书为近人容肇祖据宋人李霖编辑《道德真经取善集》、彭耜集《道德真经集注》、刘惟永编集《道德真经集义》三书编辑而成。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而且也是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也充分体现在《老子》注中。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有批判、有继承,是中国思想文库中的宝贵篇章。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

《太平经》东汉于吉撰。原书一百七十卷,分甲乙丙了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十七卷。内容庞杂,上承老子遗教,下采当代图谶、神仙方术、巫觋杂语,宣扬有神论和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也有反对封建剥削,主张自食其力和救苦扶难的进步思想。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和道教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原书缺佚,今本残存五十七卷。后人据唐《太平经钞》等书辑补,基本恢复原貌,收入《正统道藏》。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明《太平经合校》,足资参考。

《历代诗话》清吴景旭撰。八十卷。是书以天干名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论《诗经》,乙集六卷论《楚辞》,丙集九卷论赋,丁集六卷论古乐府,戊集六卷论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论杜甫诗并考订其年谱,庚集九卷论唐诗,辛集七卷论宋诗,壬集十卷论金元诗,癸集九卷论明诗。《四库全书》收录是书。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校点本。

《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黄淮等编。三百五十卷。明永乐十四年(1416)奉敕集此编。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治道、法祖、储嗣、内治、宗室、经国、守成、都邑、封建、仁民、务农、田制、学校、风俗、礼乐、用人,求贤、知人、建官、选举、考课、去邪、赏罚、勤政、节俭、戒佚欲、慎微、谨名器、求言、听言、法令、慎刑、赦宥、兵制、宿卫、征伐、任将、马政、荒政、水利、赋役、屯田、漕运、理财、崇儒、经籍图谶、国史、律历、谥号、褒赠、礼臣、巡幸、外戚、宠幸、近习、封禅、灾祥、营缮、弭盗、御边、夷狄六十六门,收商周迄元代历代奏议。自汉以来,收罗略具规模,足与《资治通鉴》、《三通》诸书相参证;南宋迄元诸篇,多为史书失载,尤有参考价值。唯分类过繁,以春秋前人物言语为奏议,亦嫌勉强。间有搜集草率,载记失实之处。有永乐内府本、明经厂本等。

《内经知要》明李中梓(1588—1655)撰,二卷。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合《素问》、《灵枢》两书,择要分类,上卷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下卷为经络、治则、病能,结合内科基础和临床理论加以精辟的论述。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薛雪重校加按。是攻读《内经》的入门书。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清周济(1781—1831)撰。一卷。该书发扬常州词派理论,认为词应有“由衷之言”,强调寄托。时有精辟之见,较有影响。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校点本,与常州词派谭猷《复堂词话》、冯煦《蒿庵词话》合订一册,收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公羊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十一卷。初仅口头流传,至汉景帝时,才由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母生写定成书。起迄年代与《春秋》相同,从不同角度说明《春秋》的书法,即所谓“微言大义”,对当时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极为有利,因而受到重视,立于学官,对史事增补不多。清人陈立撰《公羊义疏》收入《四部备要》。另有《十三经注疏》本。

《公孙龙子》战国公孙龙(约前325—约前250)撰。原书十四篇,现存六篇。着重从逻辑学上研究名实关系问题,其思想宗旨在于“正名实而化天下”。其中《迹府》一篇为后人杂纂而成。《指物论》论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指出共相并非具体事物,但可概括许多特殊事物;《白马论》论证白马非马,白马非白,严格区别事物的差别性;《名实论》要求名实相符,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固定性,立辞不得自相矛盾,牵涉到逻辑学的同一律和矛盾律。对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但其诡辩和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不可取。最早通行本为宋谢希深注本。近人谭戒甫《公孙龙子发微》,1957年北京科学出版社排印本;庞朴《公孙龙子译注》,1974年上海出版社铅印发行。

《毛诗郑笺》汉郑玄(127—200)撰。二十卷。玄为东汉著名经学家,汉毛亨、毛长作《诗训诂传》,与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解诗之作并称“四家诗”。毛氏说诗,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郑玄为毛诗作笺,惟毛诗传世。他三家皆废。郑注宗毛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标识附其旁,如今人之签记,故为之笺。郑氏所笺毛诗现存三百零五篇,按音乐特点而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百六十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四十篇,雅(分大雅、小雅)百零五篇。有《十三经注疏》本,四库全书本。

《六一诗话》原称诗话。宋欧阳修撰。一卷。本书是一部闲谈录,辑录二十多则,谈宋初诗歌创作,兼及唐代名家。如与梅尧臣论诗的几条中,提出写诗不仅要炼词,也要炼意。“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解精辟,且从理论上提出反对西昆体片面追求形式华美的正确观点。叶梦得《石林诗话》称之“力矫西昆体”,为北宋诗歌发展做出贡献。本书开创诗话之体,为文学批评提出一种新形式。有《历代诗话》本。另有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合订本。

《六十种曲》一名《汲古阁六十种曲》。传奇总集。明毛晋(1599—1659)编。百二十卷。分十二集,每集五剧,每剧二卷,凡六十剧。除王实甫《西厢记》为元代杂剧,其余大多为明代传奇,基本囊括一代优秀作品,如元末明初“四大传奇”,即施惠《幽闺记》、柯丹丘《荆钗记》、无名氏《白兔记》、徐田臣《杀狗记》,以及高明《琵琶记》、汤显祖《玉茗堂四梦》、梁辰鱼《浣沙记》等。流传颇广,与臧懋循编《元曲选》同为古典戏曲最佳选本。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开明书店1935年旧版重印本。

《六家词抄》一名《诗余偶抄六家》。词总集。清王先谦(1842—1918)辑。六卷。成书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收湘籍人孙鼎臣《苍筤词抄》二十三首、周寿昌《思盆堂词抄》二十七首、李治《捣尘集词抄》二十四首,王闿运《湘绮楼词抄》十六首,张祖同《湘雨楼词抄》六十七首、杜贵墀《桐花阁词抄》二十六首。总一百九十三首。六人均为清代并世大家。光绪十六年有长沙王氏刻本,1984年岳麓书社有云告点校本。

《六朝文絜》文集。清许梿(1787—1862)评选。四卷。此编所选,仅七十余篇,皆为风格优美之抒情小品,要求语言富有情感,内容写切身感受。评语穷源究委,启发颇多,圈点精当,为六朝文读本之最佳者。本书卷一为赋,卷二为诏敕令教策问表书启牋,卷三为书,卷四为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有《四部备要》本,1959年古籍刊行社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光绪间黎经洁作《六朝文絮笺注》。

《文忠集》元王结(1274—1336)撰。六卷。《元史》本传说:“有诗文十五卷行于世”。王圻《续文献通考》所载与此相同,但不见流传。现存六卷是从《永乐大典》采掇辑出,得诗一百三十四首,诗余十三首,编为三卷,杂文九首为一卷,问答五首为一卷,《善俗要义》三十三条为一卷。其诗多古体,明白畅达,问答或阐儒理,或明经义。《善俗要义》乃结为顺德路总管时所作,以化导闾里。凡教养之法,纤悉必备,虽琐事常谈,而委曲剀切,谋划周密,为慈父之训子弟,循吏仁爱之意,蔼然见于言表。有《四库全书珍本》。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约465—532)撰。十卷。前五卷以《原道》、《宗经》、《征圣》、《正纬》四篇为导引而论文体流变,继而就各种体制作品做系统的批评。从《辨骚》至《皆隐》十一篇,评有韵之文,从《史传》至《书记》十篇,评无韵之笔。后五卷论文学创作规律与方法、作家的修养与作品的风格,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等。《序志》为作者的自序。为沈约所推崇,“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后世文人亦皆受其影响。现代研究该书思想内涵的学者遍及海内外,《文心雕龙》研究已成专门之学。本书历代刻本繁多,《四部丛刊》本通行。黄叔琳、范文澜注释本最为精善。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1738—1801)撰。八卷,为著名的文史理论著作。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章氏撰此书,历时三十年。内篇多泛论文史,阐明“六经皆史”之旨,探讨学术源流,讨论文学流变及其文章得失。外篇论修志条例,阐述甚详。其论学主旨,以“考索”与“义理”并重,但反对无目的考索和空谈义理。认为史书有“比类”和“著述”之分,“比类”是编辑史料,“著述”则应“别识心裁”,自成一家之言。章氏作《文史通义》,欲挽救当时学风,开辟出一条新的治学道路。故敢于冲破前人窠臼,自树一帜。该书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其版本颇多,如嘉业堂《章氏遗书》本、浙江书局本、《粤雅堂丛书》本、志古堂刻本、庐江何氏钞本等。解放后排印本据嘉业堂《章氏遗书》本增“内篇”一卷、“补遗”八篇,又新增“补遗续”五篇,较为完备。1935年,福建闽侯县叶长清完成《文史通义注》,叶注有注无校。1948年,叶瑛完成《文史通义校注》,校注比叶注更为详密。

《文山先生全集》又称《文山集》、《文文山文集》。二十卷。南宋文天祥的诗文集。文天祥生平有文山随笔数十大册,常以自随,遭难后尽失之。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搜访编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后散佚。明人重为搜集,编为诗文十七卷,附以指南前录一卷、后录二卷和纪年录一卷等。后人又多所编排,今有《四库全书》二十一卷本,《四部丛刊》二十卷本,《丛书集成初编》二卷本等版本。1985年北京市中国书店据1936年世界书局版影印出版,名为《文天祥全集》。

同类推荐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色空书

    色空书

    《色空书》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书,它从新的角度谈论性文化,但不仅局限于性文化,它深入到对生命、对心灵自由的思考。同时还从中医和身心修行的角度破除一些西医对性的误解,回归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上。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什么是文化?宏观层面它是指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变迁之间和谐关系的衡动系统,微观层面则是指平衡人类生命个体生存与发展之间价值关系的衡动元素。什么是文化管理?宏观意义上它是指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为依托,使人类社会不同的组织形态能够匹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事物,保持供求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方式;在微观意义上则是指以人类生命自我存在的价值成长为依托,使人类个体潜能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系统有效地激发和运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突破并创造出和谐可持续价值的管理实践方法。
热门推荐
  • 觅仙残缘

    觅仙残缘

    一个喜好读书作画的凡人,完全不懂武功。却因五行属于纯炎纯火,机缘巧合下,被收入修仙门下。又因为事故变迁,无奈之下,踏上觅仙之路,情仇相合,红尘残缘,身不由己!是江湖兄弟情义让自己难舍,还是心中儿女私情让自己难分?一路追寻真相,一直手持信念!若天要亡我!我岂能这般坐以待毙?还有太多让我眷念的人!还有太多让我憎恨的人!不论是团圆,还是抱憾!我都要亲手将命运的面具撕下!看清楚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听见她的心声

    风听见她的心声

    无人能理解,无人能诉说,无人能倾听,无人能接触
  • 掏心魔

    掏心魔

    一个温柔的师父和一个腹黑徒儿的故事,一向率真活泼的徒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潜在师父身边的目的是什么?师父为什么会中了一种致命的毒,他经历了什么?
  • 最美国

    最美国

    本书以对美国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的近距离观察为基础,深入生活的细节,还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
  • 诸葛大力正牌男友

    诸葛大力正牌男友

    穿越到爱情公寓的世界里,得到一个系统,颁布任务:成为诸葛大力的实习男友。赵居亦:“大力,我来了!”看赵居亦如何融入爱情公寓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单女主:大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护者傲战天下

    守护者傲战天下

    一名普通的初二学生天海,因加入一所名牌中学而被发现是上古神兽的继承者,这所中学竟变成了初级守护者的训练中学,以天海为首的一批幻兽守护者正式诞生,回到上古寻找传说中的十大超神器,十大超神器与十大魔神器之间一对一的碰撞!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命中注定的守护之战。那之后、、、、、
  •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试图解剖拉美的病体,探讨大陆的前途。他用难以辩驳的丰富资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笔法,铺陈出这片大陆自哥伦布开启航海新纪元之后的崎岖命运,写下一页页拉美受难史:金银、可可、棉花、橡胶、咖啡、水果、石油、铁、镍、锰、铜、锡……这些“血管”贯穿了整个拉美大陆,延伸到开阔的尽头,在那里它们流入欧洲和美国的宝库。曾经的殖民主义野蛮掠夺这片土地;而自由贸易、经济援助、合资企业、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体制同样以不文明的手段参与古老的掠夺战。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本书试图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也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声音:那些追求拉美独立富强的英雄和他们失败的革命。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被官方掩盖和篡改一样,本书在出版之后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却以几十种语言的译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长久地当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征。它的论断带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命运却已经融入历史。
  • 云月照铁衣

    云月照铁衣

    随着上古遗迹的出现,平衡被打破,战争一触即发。国破家亡,如何扶大厦于将倾。仙人凡人,气宗械宗,南疆东海。且看我如何用这银枪将世界拨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