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7100000037

第37章 李燔等道学名流是受史弥远迫害的吗

据《宋史》载:理宗端平元年(1234)五月丙寅,诏“黄干、李燔、李道传、陈宓、楼昉、徐宣、胡梦昱皆阨于权奸,而各行其志,没齿无怨,其赐谥、复官、优赠、存恤,仍各录其子,以旌忠义”。

这则记载把史弥远说成是迫害“忠义”的“权奸”,影响很大。因为黄干是著名的道学家朱熹的女婿,李燔是著名的白鹿书院的堂长,李道传也是个著名的道学家,这些人在士大夫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把这批人抬出来,说他们都是受到“权奸”史弥远的迫害,这就在整个士大夫阶层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黄干、李燔、李道传、陈宓这些著名的道学名流果真是受史弥远的“迫害”吗?请看史实。

黄干,福州闽县人。朱熹在张栻死后,曾对他说:“吾道益孤矣,所望于贤者不轻。”遂以其女妻之。韩侂胄准备北伐时,他任监嘉兴府石门酒库,曾对湖北帅吴猎说:“闻议者谓今天下欲为大举深入之谋,果尔,必败。此何时而可进取哉?”吴猎委任他为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迁。史弥远任相期间他步步高升,先后任临川令、通判安丰军、知汉阳军、知安庆府。

制置李珏征召他为参议官,他再辞不受。知和州,与制置李珏一起到维扬视师。“干知不足与共事,归自维扬,再辞和州之命,仍乞祠,闭阁谢客,宴乐不与。”

黄干对当时宋金战争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告诉李珏说:

向者轻信人言,为泗上之役丧师万人,良将劲卒,精兵利器,不战而沦于泗水,黄团老幼,俘虏杀戮五六千人,盱眙东西数百里,莽为丘墟。安丰、浮光之事,大率类此。

今浮光之报又至矣,金欲以十六县之众,四月攻浮光,侵五关。且以一县五千人为率,则当有八万人攻浮光,以万人刈吾麦,以五万人攻吾关。吾之守关不过五六百人,岂能当万人之众哉?则关之不可守决矣。五关失守,则蕲、黄不可保。蕲、黄不保,则江南危矣。尚书闻此亦已数日,乃不闻有所施行,何耶?

俄再命知安庆,不就。入庐山访其友李燔、陈宓,相与盘旋玉渊、三峡间,俛仰其师旧迹,讲《乾》、《坤》二卦于白鹿书院,山南北之士皆来集。未几,召赴行在所奏事,除大理丞,不拜,为御史李楠所劾。

这就是黄干的真实历史。

黄干这些历史记载能说他是“阨于权奸”,受史弥远迫害吗?朝臣一再提拔他、重用他,希望他能勇挑重担,但他坚决不受。在“两淮阵前战士半死生”的时刻,他规避安庆这样的战略要地,优游于庐山、三峡之间,谈《乾》论《坤》,优哉游哉,亦是个聪明人哪!比起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誓与城堡共存亡的人(像李诚之那样,举家殉难),在人品方面不是亦有高下之分吗?诚然,保护自己的生存,是人的本能。黄干见李珏不足与谋,不愿身处安庆这样的险地,人之常情,不必过多责备。但是把这种为谋己而规避风险的行为,说成是受权奸迫害,岂不大谬!

李燔,南康建昌人。从朱熹学,白鹿书院堂长。史弥远任相期间,除大理司直,辞;江西帅李珏、漕使王补之荐添差江西运司干办公事。当时峒寇作乱,李燔认为是由于贪官污吏激化矛盾所致,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从整治贪官污吏入手。“寇非吾民耶?岂必皆恶。然其如是,诚以吾有司贪刻者激之,及将校之邀功逼成之耳。反是而行之,则皆民矣。”有旨改官通判潭州,辞,不许。真德秀为长沙帅,一府之事咸咨燔。不数月,辞归。“当是时,史弥远当国,废皇子竑,燔以三纲所关,自是不复出矣。”真德秀及右使魏了翁荐之,差权通判隆兴府,江西帅魏大有委任他为参议官,皆辞。绍定五年,“帝(理宗)论及当时高士累召不起者,史臣李心传以燔对。帝问今安在,召,不起。比乞致仕”。

这段历史说明,史弥远任相时,李燔没有受到排挤打击,朝廷屡屡委他重任而他不接受,他对当官没有兴趣。正如他自己说的:“凡人不必待仕宦有位为职事,方为功业。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即功业矣。”又曾说:“仕宦至卿相,不可失寒素体。夫子无入不自得者,正以磨挫骄奢,不至居移气、养移体”,“分之所在,一毫跻攀不上,善处者退一步耳。”

像李燔这样淡泊处世的人,无论是史弥远当权之际还是真德秀得宠之时,他都“累召不起”,怎么能说是“阨于权奸”呢?如果说史弥远当权时他不去当官是为“权奸”所阨,那么真德秀得势时请他出来当官他也不干,是不是也受真德秀这位“权奸”所阨呢?

李道传,隆州井研人。庆元二年进士。蓬州教授。开禧用兵时,反对吴曦乱蜀,弃官归。曦平,诏以道传抗节不挠,进官二等。嘉定初,召为太学博士,迁太常博士兼沂王府小学教授。迁秘书郎,著作佐郎。见帝言:“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才未能汇进而不乏;而八者之中,复以人才为要……愿下明诏,崇尚正学,取朱熹《论语》《孟子集注》《中庸》《大学章句》《或问》四书,颁之太学……兼权考功郎官、迁著作郎。”求补郡,出知真州、摄宣州守。胡榘为吏部侍郎,荐道传自代。引疾乞去,不许;召令奏事,再辞,又不许。除兵部郎官,辞未就。“监察御使李楠觇当路指意,乞授以节镇蜀,遂出知果州。至九江,得疾卒。年四十八,诏特转一官致仕,谥文节。”

从李道传的历史可见,李道传在仕途上似乎没有什么曲折。他一路顺风,从小学教授到州官,代吏部侍郎(副部级)一直到兵部郎官,不少官职都是他自己推辞不干的,哪里有受史弥远“权奸迫害”的影子呢?

陈宓,丞相陈康伯的儿子。陈康伯和史弥远的父亲史浩同时为相,两人是好友。四明史氏宗谱中史简的像赞就是陈康伯题的。据史载:陈宓少时曾登朱熹之门,与黄干要好,他没有中过进士。知安溪县。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敢直言。曾言:“宫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一人蔬食而嫔御不废于击鲜,边事方殷而桩积反资于妄用,此宫闱仪刑有未正也。大臣所用非亲即故,执政择易制之人,台谏用慎默之士,都司枢椽,无非亲昵,贪吏靡不得志,廉士动招怨尤,此朝廷权柄有所分也。”奏入,丞相弥远不乐,而中宫庆寿、三牙献遗,至是为之罢却。迁军器监簿。嘉定九年时,又上疏直言三事:人主之德贵乎明,大臣之德贵乎公,台谏之言贵乎直。“擢太府丞,不拜,出知南康军。诣史弥远别,弥远曰:‘子言甚切当,第愚昧不能行,殊有愧耳。’”宓至官,造白鹿洞,与诸生讨论。改知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创延平书院。知漳州,未行。宝庆二年,提点广东刑狱,章复三上,迄不就。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宓拜祠命而辞职名。卒,进职一等致仕。“三学诸生以起宓为请,而没已阅月矣。”

从《宋史·陈宓传》看,陈宓在官场上并没有被排挤打击。在史弥远任相期间,虽然他不是“进士”,但还是从知县到知州直到“副省级”提点广东刑狱。史弥远与陈宓的私人关系还不错。陈宓出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时还要去看看史弥远,史弥远也能与他坦言官场的难处。既如此,说陈宓是“阨于权奸”似乎于理不通。至少我们可以看到,陈宓在直言犯上之后,他不但没有受到打击,反而予以晋升,死后还给他再进职一等,怎能说是受史弥远迫害呢?

这就是黄干、李燔、李道传、陈宓四大道学名流的真实历史。

真德秀们把黄干、李燔、李道传、陈宓等人和胡梦昱放在一起,说他们都受“权奸”的迫害,用心十分蹊跷。谁都知道,胡梦昱是因为在“湖州事变”后把宁宗比作听信谗言的晋献公与汉武帝,把杨后比作杀害太子申生的骊姬,把史弥远比作诬陷戾太子的江充而被送去象州“羁管”的,也就是说是被“处分”的。这是政治斗争。同情胡梦昱的人自然会认为这是受到朝廷的“迫害”。但像黄干、李燔、李道传、陈宓这样一些根本没有受到过什么“处分”的人,怎么能与受政治处分的胡梦昱相提并论呢?

同类推荐
  • 雁无归

    雁无归

    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一段繁华落尽的盛世余晖,一场兵戈扰攘的乱世风云,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争霸,终于走向了尾声。凉山一别,枭雄出世,冲冠一怒,血染山河,缠绵不尽的恩怨情仇,波谲云诡的权力之争,在这重重的迷雾背后,又会是怎样的惊世阴谋?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无数的热血男儿,用自己的鲜血,在古老的澜川大地上谱写出了一段黄金时代的英雄赞歌!
  • 霸者征途

    霸者征途

    面对家变,易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踏上这条不归路开始,哪怕是刀山火海,血色漫天易扬都是义无反顾。走上这条路,易扬只能越走越远,迎着看不见方向的远方。看着远处城墙上方飘扬的旗帜,易扬挥刀呐喊:“谁今日与我生死与共,谁就是我的袍泽。共患难,同富贵。
  • 冒牌大奸雄

    冒牌大奸雄

    一个男性妇科医生穿越到了三国年间,误打误撞成了曹操,并且得到了一个所谓的“三国人生娱乐系统”,于是,牛逼的生活开始了……
  • 历代状元(上)

    历代状元(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我跟皇帝做连襟

    我跟皇帝做连襟

    一个中学老师魂穿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面对纷乱的时势,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没有仓库。这还怎么玩?只有靠着前世的记忆和对大势的把握,且看他如何发家致富,迎娶娇娘,做李煜的连襟,封侯拜相,挽救南唐危局……
热门推荐
  • 阴阳鬼妻

    阴阳鬼妻

    一本阴阳笔录,一块护身玉佩,一把邪与正的阴阳剑,游走于阴阳两界。一段三生三世的有缘无份的姻缘!这一世的我又该如何才能逆天而行改变这命运的安排。一部真情流露感天动地的人鬼情未了《阴阳鬼妻》期待你的翻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倾城之阿房传奇

    乱世倾城之阿房传奇

    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只是为她复仇,残害百姓只为逼她现身,侵地万里只为建一座让她居住的宫殿,甚至不惜为她养别人的孩子,一个雄才伟略一统天下的帝王,一个让人敬仰又害怕的帝王,最后却死在她手里。卫太子子南宸,一个强过嬴政的男人,一个万民期待的新王,放弃了王位,只求能平安陪她一世,实现对她许下的白首之约,他是最懂她的人,也是他最爱的人,只可惜命运弄人,在这乱世之中又岂能真正平安。她貌美胜过西施,她才华横溢精通歌舞,她看似懦弱,实则刚强如男子,她被奉为神女,天下百姓寄望于她,她却只想陪着一人,她让一个帝王,为了她不惜接受别人的儿子,甚至想要将天下交付其手中,她这一世拥有太多,也失去太多,她是阿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鹰猎1979

    鹰猎1979

    鹰猎活动大致由捕鹰、熬鹰、放鹰、斗鹰、飘鹰和笼鹰等环节组成,鹰把式对每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任何人都是代替不了的,否则鹰和人建立不起相互信任的契约关系。因此简单地说斗狗玩鹰是八旗子弟追求享乐,不求上进的败家子行为,是有失偏颇的的。鹰把式在鹰猎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常人是难以想象的。与其说是熬鹰不如说是人鹰相互煎熬,鹰把式的那种投入程度、那种坚韧的毅力,并不亚于任何一项现代体育运动的训练过程。特别是飘鹰环节又不是每个平常人能够承受的离别之苦。现代社会很多人养宠物,都不知不觉中把这些宠物当成了家庭成员,这些人能够体验飘鹰后给鹰把式带来的心理伤害,而且每年一次,越对鹰感情精力投入的多,飘鹰后的痛苦就越大,所以鹰猎绝对不是普通心理素质的人能够从事的行当。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给自然界生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鹰被国家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更使得鹰猎行当断崖式消失。但鹰猎文化中体现的可持续特征,应该被现在人类生活所吸取所借鉴,更应该反思我们当前不惠及后世子孙的发展思路。我试图通过《鹰猎》一书以偏概全地体现出,中华文明特有的遵循天人合一,敬畏大自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精髓。
  • 我和我的筑梦师

    我和我的筑梦师

    这是一个乱码的故事。噩梦缠身的我因缘际会进入梦境世界。此后夜夜YY,穿梭于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经历梦境奇遇,内容精彩纷呈。过程艰辛,结果美好。 只梦境中款式多样的筑梦师~ 选哪个拖进现实好呢?
  • 凤吟九界

    凤吟九界

    据说就在同一日,传出了几位神秘的少主居然会和煞星顾九倾同一天要到达凉苍国。还有更劲爆的消息,神秘的凌公子,凌千夜,连皇帝看到了都要礼让三分,据说,居然要娶煞星顾九倾……凤星不娶,娶煞星……
  • 残酷总裁的穿越娇妻

    残酷总裁的穿越娇妻

    他是风靡全球的南氏集团总裁,他帅气多金,他是万众名媛心仪的对象,她是南越国穿越而来的美女,她前世命运坎坷,爹不宠,姐妹陷害死于非命,她和他因为仇恨而在一起,经过重重的误会和折磨,他们相遇会有……
  • 点燃一支烟

    点燃一支烟

    “天上人间”繁华了15年,也罪恶了15年。里面生活着一批光怪陆离的人群,钱、权、色让这个社会怪现状的缩影更显得污浊不堪。就在“天上人间”最鼎盛的时候,我被公司总部派往北京,于是,接触到了这个圈子,从而让我遇见了她,我生命中最不堪负重的女子。“天上人间”是我们开始的地方,无休止的欲望,靠不了岸的爱情,彼此间都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真心。经历了肉欲和血泪的交融,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渴求。它被查封之前,我们相爱了,而在它被查封之后,她离开了我。
  • 中国锡伯族

    中国锡伯族

    自汉代至明末,锡伯族先祖带着东胡系鲜卑文化,自大兴安岭北段一路南徙,先后接触契丹文化、女真文化和蒙古文化。明末清初,他们逐步放弃自元朝以来其固有文化与蒙古文化结合的文化形态,融入通古斯文化系统。19世纪后期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同时,在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交往中,又部分地吸收了其文化营养。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与锡伯族社会封闭局面的结束,汉文化传入锡伯族社会,锡伯族开始了本民族社会及文化发生重要变化的阶段,其文化选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功利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