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7200000040

第40章 繁荣与萧条(2)

1969年,当美国轮船公司正准备为其美国-日本的业务增加8艘快速集装箱船时,日本政府把航运摆在了其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位置。日本新一轮的五年计划要求日本的商船队扩大50%,同时增加油轮、矿砂船以及集装箱船的数量。政府拿出了4.4亿美元资助日本的轮船公司,让他们用日本造的轮船启动了通往纽约、太平洋西北区以及东南亚的集装箱业务。这些补贴划算得令人难以置信—一家轮船公司只需要承担新轮船建造成本的5%,其余的绝大部分资金由政府的开发银行提供。在头三年里,轮船公司不用还一分钱;三年后,轮船公司将在10年内按5.5%的利率还清这笔贷款—这个利率要低于日本政府从其开放银行借贷的利率。建造成本的其余资金来自于商业银行,政府还为这部分借贷承担2个百分点的利率。由于有这样的优惠条件,到了1970年年底,日本的轮船公司在日本的造船厂中订购或在建的轮船已经不少于158艘。

纯集装箱船第一次到访中国香港是在1969年7月,当时香港的集装箱站场甚至还没有竣工。 第二年,随着海陆联运公司开通了到韩国的集装箱业务,麦特森公司也开始每隔两周到访一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菲律宾,跨太平洋航线上运载集装箱的轮船达到了73艘,运载能力将近25万只标准箱。其他的新增业务把澳大利亚与欧洲、北美和日本连接了起来。欧洲与远东之间的纯集装箱船定期航行开始于1971年。

新的订单让全世界的造船厂都应接不暇。当这些新轮船在1971年和1972年下水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东亚的港口已经做好了接纳它们的准备。当日本的故事在环太平洋地区重演时,这里的贸易额迅速飙升。韩国的海上出口量在1969年是290万吨,在1973年则达到了600万吨。在这三年里,由于更低的航运成本,让韩国的服装在美国的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所以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两倍。中国香港的发展过程大致相同,在通过填海造出一座集装箱港口之前,这里的航运非常原始,以至于远洋轮船都要在港口外很远的海面上抛锚停泊,然后再由一些小船往返于这些轮船和陆地之间搬运进出口的货物。在新的站场建成以后,集装箱船就可以直接从码头上装货了,这让中国香港的服装、塑料制品以及小型电子产品等货物的年出口量,从1970年的300万吨增长到了1972年的380万吨,对外贸易额增长了35%。

中国台湾的出口额在1970年是14亿美元,在1973年就增长到了43亿美元,同时其进口额也增长了一倍多。新加坡的发展模式也大体相同。在澳大利亚,集装箱航运的开始带动了制造产品出口的猛增,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肉类、矿石以及羊毛等传统出口货物。从1966~1967年度到1969~1970年度,除矿石和农产品之外的其他货物的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了16%。在1968年之前,澳大利亚的工业出口额通常不到谷物和肉类出口额的一半。到了1970年,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普通商品贸易已经用集装箱运输了,其工业出口也几乎与农产品出口持平了。在这个过程中,澳大利亚抛弃了过去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开始建立更加平衡的经济结构。

我们不能把这次国际贸易的激增完全归功于集装箱,但集装箱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1972年完成了一项调查,列出了集装箱运输对欧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产生促进作用的一些方式。在欧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航线上,使用混装船运载集装箱开始于1967年,而使用纯集装箱船的业务开始于1969年。以前,开往澳大利亚的轮船在开始向南航行之前,都要先在欧洲的某个港口中停留好几个星期;现在,集装箱船只在蒂尔伯里、汉堡和鹿特丹等大型的集装箱港装货,这些港口的庞大规模让每一只集装箱的处理成本都很低。以前,货物从汉堡运抵悉尼最少要花70天;现在,集装箱船让运输时间缩短到了34天,消除了至少36天的运输成本。在使用了集装箱船之后,欧洲与澳大利亚之间航运业务的保险索赔比散件货运时代减少了85%。另外,包装成本也降低了很多,海运费率本身也直线下降了。集装箱航运所带来的总体节约非常显著,以至于传统轮船几乎立刻就舍弃了澳大利亚航线。

新集装箱船的大量建造改变了全球的商船队。1967年,除了美国拥有的50艘集装箱船,全球就没有多少在运营的纯集装箱船了;而且,美国的这50艘船还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产物,在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才改造成了集装箱船。1968~1975年,有不下406艘集装箱船投入了使用(见图11-1)。这些新轮船大多数都比1967年使用的集装箱船至少大一倍。除了这些纯集装箱船,轮船公司还添置了200多艘半集装箱船(有些船舱安了集装箱格槽,有些则没安)以及大约300艘滚装船(服务于货物量不够满足集装箱船的航线)。随着这近千艘新轮船的加入,集装箱航运渐渐进入了全盛期。

美国的商船队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1968年,悬挂美国旗的普通货轮仍然还有615艘。在接下来的六年里,这些轮船有一半以上离开了悬挂美国旗的业务:要么被丢给了一些落后国家弱小的轮船公司,要么被当作废品卖掉了。取代它们的是数量更少,但更大、更快的新轮船。美国的海员公会习惯于把船队的缩小看成航运业衰退的标志,但事实上这几十艘新集装箱船能够运载的货物量,要远远多于那几百艘被取代的老轮船。尽管美国的商船数量几乎减少了一半,但运载量超过15 000吨的轮船却从1968年的49艘增加到了1974年的119艘。新的蒸汽轮机引擎让悬挂美国旗的大型货轮的平均航速从1968年的17节提高到了1974年的21节,而这足以让一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缩短整整一天的时间。

这么多新轮船的下水带来了运载能力的飞跃。这正是集装箱运输的基本经济规律所要求的。一旦一家轮船公司决定在一条特定的航线上引入集装箱船,其他的竞争对手通常会迅速跟进,以免被甩在后面。集装箱航运的资本密集特性鼓励经营者增大规模;在散件航运中,轮船的航线和航期都不确定的经营者可以到各处去找货物,从而维持一定的利润,而在集装箱航运中,为了定期地在各主要港口间提供高频率的服务,一家轮船公司需要有足够多的轮船、集装箱以及底盘。当一家轮船公司决定进入某一航线时,他们大体上也必须扩大规模,这意味着在每一条主要航线上,都是各有几艘船的几个竞争对手在争夺。在那些货运量最大的国际航线上,运载能力从1968~1974年增长了14倍。在美国与北欧之间,1966年之前只有少量的小集装箱在流通,而到了1974年,这条航线上新增加的轮船每年可以运载将近100万只集装箱。日本与美国东海岸之间的集装箱船航线在1970年才开通,而到了1973年,服务于这条航线的船只已经达到了30艘。

尽管需求一直很强劲,但也不可能跟得上供给的这种爆炸性增长。结果,航运业就有了一次痛苦的新经历价格战。

在远洋航运中,运载能力过剩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受经济增长、关税和贸易限制的变化以及战争和禁运等政治因素的影响,货物流一向是波动易变的。尽管如此,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散件货轮的容量与普通货物的数量之间的不平衡往往不会成为一个致命的问题。战后剩余船只满足了大多数商船队的需求,而获得这些船只几乎不用花多少钱,所以船主不用负担巨额的抵押还款。他们的主要支出是运营成本,即货物处理费、码头使用费、船员的工资、燃料费等。如果生意不好,船主可以让船暂时停泊在港口里,这样大多数的成本就消失了。

集装箱航运的经济规律完全不同。借来购买船只、集装箱以及底盘的巨额资金,要求经营者定期地偿还利息和本金。先进的集装箱站场要么意味着偿还债务(如果是借钱建的),要么意味着支付租金(如果是向港口租的)。这些固定成本占到了集装箱业务经营总成本的3/4,而不管有多少货物可运,轮船公司都必须支付这些成本。仅仅因为货物太少就把一艘集装箱船停在港口里不用,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负担不起的。只要每次航行运载货物的收入足以支付运营成本,轮船就必须出海。与散件航运完全不同的是,在集装箱航运中,当船主暂时让船停航时,运载能力过剩不会因此而减轻。相反,当运输业者为了赢得每一只集装箱而竞争时,运价会降低,运载能力过剩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对运力的需求终于赶上了供给。

运载能力过剩引起了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每一个人的注意。英国政府在1967年的一项调查中警告说:“既然集装箱的标准已经确定,‘赶时髦’的热潮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度扩张。”根据一项早期的估计,以25节的速度航行、各运载1 200只集装箱的5艘轮船,就能够运送英美贸易中所有能用集装箱装运的货物。根据另一项估计,只要25艘集装箱船就能够承担欧洲和北美之间的整个贸易。还有一项估计预测说,美国的法雷尔轮船公司(Farrell Line)订购的5艘轮船将足以承运澳大利亚对美国的所有出口货物。考虑到已订购但尚未交货的集装箱船还有数百艘,专家预计到了1974年,横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集装箱船将有一半的集装箱格槽空着。美国政府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在1968年预言:“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北大西洋将出现集装箱运载能力的过剩。”

很多人在喊“狼来了”,而“狼”来得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快。1967年早期,也就是纯格槽式集装箱船进入航线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北大西洋航运公会就把集装箱的运价降低了10%,这一动作被美国航运界一位颇有影响力的高管称为“灾难”。但这才仅仅是开始。由于有太多的轮船公司在追逐太少的货物,存在了很长时间的海运运价体系开始崩溃。

与国内航运不同,国际航运的运价通常不是由政府的管制机构确定的,而是由各航线上的经营者自发成立的航运公会来制定的。在往返于美国的各条航线上,制定运价的不同航运公会不下110个,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航运公会在控制着各条航线。公会的成员们会坐在一起商议出一个运价表,而且往往会给各成员公司分配一定比例的货运量。从名义上说,只要是使用了公会成员的航运服务,发货人就应该按照规定的运价支付费用,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但实际上,作弊的现象很常见:轮船公司往往会给发货人“回扣”,也就是暗地里把一部分运费退还给发货人;这种做法虽然是违规的,但却很普遍。服务于美国的航运公会被要求公布他们的运价,并且得保持“开放”,也就是说,要接受愿意加入公会的新成员。但是在全球的很多其他航线上,公会拒绝接受新成员,并且其运价也是保密的。在大多数的航线上,政府并不要求轮船公司成为公会的成员,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开始“独立”经营,那么它就很可能会发现公会指使其成员大幅度地降价和增加运力,以消灭入侵者。在那一时期的大多数时候,所有的运输业者都愿意维持这个系统。

就像铁路公司一样,公会把运价定得非常细。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单独的运价,有时候甚至是两个:一个按重量计算,另一个按体积计算。对散件航运来说,这样定价是有道理的:有的商品更难装卸,有的更占地方,而不同的运价是体现不同处理成本的方式。但是,如果应用到集装箱上,基于商品的定价系统就毫无道理可言了:对轮船公司来说,两只40英尺的集装箱,一只里面装着自行车轮胎,另一只里面装着台灯,运送其中一只的成本与运送另一只的成本完全相同。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扼要地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在香港《信报》经评版陆续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最后集结出版形成本书。本书不仅填补了钱穆先生缺乏经济专门史著作的遗憾,更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加深对钱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体悟钱穆先生强调要在文化传统一体性中做研究的教诲。
  • 超常增长:中国驾驭资本的奇迹

    超常增长:中国驾驭资本的奇迹

    1978—2016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24%,同发达国家一般年均增长3%—5%相比,约有4%—5%的超常增长,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超常增长在驾驭资本上有五个因素:一是国有经济管控重要的国民经济领域,保证了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神州飞船空间技术、军工核电等战略产业的发展;二是改革了国有企业体制,把一大批企业集团力推股份制改造与公司上市;三是抓大放小,国退民进,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50%;四是城市政府掌控城市资本和基础设施资本,在招商引资上引导外来资本,发展了城市经济;五是中国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资本化”机制,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本。
  •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从宏观经济到金融世界,从股票市场到房地产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打下了市场化发轫初期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胶着的深刻印迹。数百年来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数千年形成的民族性格成为制约中国人更加富有的阻碍。突破它,需要强大的中产阶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产之前先要树立中产意识。这是物质上富有之前先必须做好的精神准备。
  •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本书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该研究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异质性是否存在?集群知识分布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有何影响?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哪些因素?通过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案例研究,作者有三点发现:第一,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在技术知识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而在市场知识上则具备较高的异质性;第二,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特征,在认知共同体过滤效应和封闭效应的作用下,深刻影响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传播表现出高度活跃和均匀的特征,而让市场知识传播呈现出较高的非均匀性。
  • 软财富

    软财富

    “软财富”指的是不消耗地球资源,满足的是现代人的安全感受、虚荣心、社会地位、交际媒介、各种其他复杂心理感受、甚至对过去的时间打捞和对未来的时间贴现等等价值,无论是制造买卖知识、创造并买卖信息、创造并买卖文化产品、创造并提供服务、创造并提供金融产品及相关交易和经济活动的人,他们都不是骗子,而是未来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创造着社会财富的主流形态。该书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阐明什么是软财富,在当今这个时代为什么要具有“软富”观念。
热门推荐
  • 蝶舞枫飞:少主的新娘

    蝶舞枫飞:少主的新娘

    他是血族少主穆枫,一直以来他都在等待着迎娶他的新娘。她是血族圣女金蝶,一直以来她都在寻找睡梦中的那个他。他,九翼天龙,本是那睥睨天下的东海龙神,却只因渡劫时的那一幕闪神而遭受重创,堕为残忍暴虐凶兽。她,出生伊始,便被指将为炎帝神农氏之妻,却因不甘臣服命运而选择远远逃离。他为她血枯而亡,临去时仍倚在她怀中笑言“你能活着,真好!”她为他眼泪流干,临去时轻抚着他的遗物道“等着,我来找你!”等了十几年的女人,终将成为他的妻子。奈何世间之事往往阴差阳错......为救母亲,为娶她,终踏上寻药之路......
  • 我想和你从日出走到日落

    我想和你从日出走到日落

    一次意外,夏雨和楚离走到了一起。可夏铭,夏雨的继母姐姐,却百般阻挠,处处设计陷害。而他们终于突破了层层困难要走上顺道时,记忆中的她出现了。
  • 云渊

    云渊

    在知道自己有个未婚妻前,他的人生应该是顺遂如意,并且会一直顺遂如意下去。可是,那个人的出现,将他的生活搞的一团糟。那女子对这世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冷漠视之,所以她可以待在她的小院落里不出来。那正好,算她识相,不来打扰他和心爱的表妹。该死的,那女人在做什么?竟敢将表妹推下水?害死他和表妹的孩子?不仅如此,居然更是身怀野种?不可原谅!他发誓要让她付出代价,发誓要将她囚禁,发誓让她一辈子都无法离开,一辈子只能……只能待在他的身边……别走,怜儿,别离开……身为水家人究竟是幸亦或是不幸?她不知道,但她想回家……很深恨深的寂寞呢,这种寂寞无人能排遣掉么?那么,她欢迎死亡。如果她的回家之路只剩下死亡一途的话,那就不用活着了。呵呵,在这幢房子里,果然能耗损她的生命呢。能回家了呢,她毫不畏惧地迎接死亡,却发现了个意外……微醺,娘对不起你,将你生了下来,却无法带你回家……因了这意外,她真正活在了当下。可是,孩子的爹,为什么还要出现?
  • 末世重生之外挂

    末世重生之外挂

    穿越到魔法世界的徐瞳,再次死亡后,又重生回到了现代,正当她享受生活时,一个坏消息传来,末世似乎要来了。不怕,拥有外挂的她,无论在哪里都能让自己生活的很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妖道

    至尊妖道

    带着灭族之恨,他重生六界。可笑命运弄人让他再度成僧。为了复仇,他弑神杀佛;为了自己女人,他甘入轮回。他是妖族最强传承者;楚原。这一世,他爱恨分明,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且看楚原如何纵横六界。(本故事纯属虚构)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叫王笑,不是开玩笑的玩笑。”——“让我尚配公主?别开玩笑了,我是个痴呆儿啊。”一朝重生成痴呆儿,才打算好要扮猪吃老虎、吓大家一跳,没想到第一天出门便被人摁在榻上……不对,板案上。京华烟云的琐碎日常里,一桩桩稀奇古怪事的背后,一环环针对他的阴谋铺下来,揭开一层层的人心算计。庙堂之上,老狐狸们转头看来,古井不波的目光中暗含杀机。他以纯良为面具,辗转腾挪间一步步走进权力深渊。社稷倾覆,危亡之际,三万铁骑入辽东。山河破碎,天下五分,肯使神州竟陆沉?……最开始,他只是个看起来纯真善良的痴呆儿而已……
  • 冰山总裁的双面娇娃

    冰山总裁的双面娇娃

    人前,她是温顺的小绵羊,可爱无害的小兔。人后,她是泼辣的母老虎,狡猾奸诈的狐狸。双重身份她转换自如,玩的滴水不漏,笑看世人糊涂入局。却不料,顶着张万年冰山脸的他早已看穿这一切,却不揭破,只静静的看她装逼,看她扮猪,看她演技爆表……直到玩到他头上,才从容淡定的压轴出场:老婆,该谢幕了!
  • 灵城霸主

    灵城霸主

    在你身边,不只是人!你可能遇到过妖,但是却看不穿他们的面目!也许你身边有神,只是你不了解他们的故事!在你身边,有一群守护者!在你被妖魔侵害的那一刻,他们挡在你面前!
  • 末日幽灵之废墟

    末日幽灵之废墟

    一杯牛奶引起的幽灵风波,幽灵侵入人们的梦里,让美梦变成噩梦,让人类迅速变老,地球变得虚弱。少年刘宇,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查清这起风波的真相,一人来到实验区,可是这里早就空无一人,他该怎么办?幽灵侵入地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杯牛奶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