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24600000002

第2章 内科常见病症(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该病属于中医“感冒”、“伤风感冒”、“时行感冒”之范畴,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治疗”

1.风寒感冒证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方一”荆防败毒散

“来源”《摄生众妙方》

“组成”荆芥5克,防风5克,淡豆豉9克,前胡5克,杏仁5克,桔梗5克,橘红5克,甘草3克,葱白3寸,生姜3片。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用法”葱白、生姜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ml,分早、晚2次服。

“方解”荆芥、防风、淡豆豉、葱白、生姜驱散风寒;前胡、杏仁、桔梗、橘红、甘草宣肺止咳。

“按语”胃气不舒者,加苏叶、陈皮。

“方二”羌活胜湿汤

“来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6克,藁本6克,川芎6克,川萆15克,蔓荆子3克,甘草6克。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药,散周身风湿,舒利关节而通痹;防风、藁本为臣药,祛太阳经风湿,且止痛。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川萆以加强祛湿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成祛风胜湿之功,并微发其汗,使风湿尽去,其痛自止。

“按语”表寒重者,加麻黄、桂枝;表湿重者,加羌活、独活;湿蕴中焦者,加苍术、厚朴、半夏;头痛者,加白芷、川芎;身热较著着,加柴胡、薄荷。

2.风热感冒证

“主症”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涕稠涕,咳嗽痰稠,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一”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荆芥6克,豆豉6克,桔梗6克,芦根15克,竹叶6克,牛子10克,甘草6克。

“功效”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用法”薄荷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薄荷、荆芥、豆豉辛凉解表;银花、连翘、山栀清热解毒;桔梗、芦根、竹叶清热生津。牛子、桔梗、甘草利咽化痰。

“按语”口渴者,加花粉,麦冬。

“方二”桑菊饮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3克,桔梗6克,芦苇根6克,生甘草3克。

“功效”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的桑叶、菊花清透肺络,散上焦风热;薄荷疏散风热,杏仁、桔梗肃肺止咳;连翘清热透邪;芦苇根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应用本方时,重用银花、连翘,芦根鲜者佳,且煎汤候香气大出即可,勿过煮。汤剂每日可服1~2剂,煮散一昼夜服4次,每次煮服6~10克,勿过煮。头胀痛甚:加桑叶、菊花;咳嗽痰多:加贝母、前胡、杏仁;咯痰黄稠:加黄芩、知母、栝蒌皮。身热较著:加石膏、鸭跖草;乳蛾红肿疼痛:加枝黄花、土牛膝、玄参;时行感冒:加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热郁寒遏:加石膏合麻黄。风热化燥伤津:加沙参、花粉、梨皮。

3.感冒夹湿证

“主症”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苔薄黄腻,脉濡数。

“方一”新加香薷饮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香薷6克,扁豆花9克,厚朴6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

“功效”清暑祛湿解表。

“用法”水煎2次,共取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香薷祛暑发汗解表;扁豆花、厚朴和中化湿;金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

“按语”暑热盛者:加黄连、山栀、青蒿、黄芩;湿困卫表:加豆卷、藿香、佩兰。汗出多:去香薷。头痛:加桑叶、菊花、白芷;心烦、小便短赤:加竹叶、赤茯苓、六一散。呕恶:加陈皮、半夏、竹茹;胸闷加厚朴、砂仁;纳呆:加神曲、麦芽、鸡内金。

4.中毒性流感

“主症”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手足抽搐或颈项强直,舌质红绛,脉弦数。

“方一”清宫汤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元参9克,莲子心2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6克,犀角(水牛角代)30克,麦冬9克。

“功效”清心开窍,凉血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犀角(水牛角代)清营凉血,元参、麦冬养阴清热;竹叶心、连翘、莲子心、清心泄热解毒。全方共奏清心解毒,凉血息风之功。

“按语”送服:(1)高热用安宫牛黄丸,1丸,每日2次;(2)昏迷用至宝丹,每日1~2丸;(3)抽搐用紫雪丹,每次1管,每日1~2次。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入液体中静滴。

5.气虚感冒证

“主症”恶寒发热,无汗,或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方一”参苏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6克,茯苓6克,炙甘草4克,苏叶6克,葛根6克,前胡6克,桔梗4克,半夏6克,枳壳4克,木香4克。

“功效”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用法”加生姜七片、枣一个;水煎。微热服,不拘时。

“方解”风寒外袭,则肺气闭郁,故病人恶寒发热,表现为无汗,头痛,鼻塞,咳嗽;气郁痰阻,故胸膈满闷;脉浮表明病人正气不足。治疗应采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法。本方中紫苏叶、葛根解表祛邪;桔梗、前胡、法夏止咳化痰;陈皮、枳壳、木香醒脾行气,宽胸;人参、云苓、甘草健脾补气,有扶正祛邪之功。

“按语”若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可用玉屏风散加减。

“方二”玉屏风散

“来源”《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

“功效”益气固表。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解”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因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

“按语”若气虚较甚者,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支气管炎

“概述”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

本病属于中医“咳嗽”及“喘症”之范畴。《素问·咳论》篇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可见咳嗽不仅由肺之病变而致,五脏六腑之功能失调,皆可影响于肺发生咳嗽之症。

“治疗”

1.风寒袭肺证

“主症”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方一”①三拗汤合②止嗽散

“来源”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医学心悟》

“组成”①三拗汤:麻黄5克,杏仁5克,甘草5克。

②止嗽散:桔梗10克,荆芥6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紫菀10克,百部15克,白前10克。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用法”加生姜5片;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三拗汤宣肺散寒,止嗽散润肺止咳。

“按语”两方均能宣肺化痰止咳,但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方二”杏苏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前胡6克,苦桔梗6克,枳壳10克,生姜2克,橘皮10克,大枣去核2个,杏仁10克。

“功效”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苏叶轻宣凉燥,配前胡,一者取其辛散之性,助苏叶发散表邪,二者用其降气消痰,令宣肺化痰之药以为用。配杏仁宣利肺气,桔梗开宣肺气,既利于发散表邪,又能利肺化痰。半夏温燥化痰,茯苓健脾利湿,以祛生痰之源,枳壳,橘皮皆能理气宽胸,合苏叶之芳香行气,共呈畅利胸膈之效。用姜枣者,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用于热燥咳嗽严重者。

2.风热犯肺证

“主症”咳喘,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或浮滑。

“方一”何氏自拟方

“组成”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3克,紫苑5克,白茅根15克,生川军3克。

“来源”《何世英儿科医案》

“功效”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用法”生川军后下,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前胡、桔梗、紫苑和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薄荷疏散风热、利咽止咳;白茅根清热利尿止血;生川军有泻热通便的功效。

“按语”咽痛明显:加玄参、马勃。

“方二”桑菊饮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甘草10克,芦根30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轻透,宣散风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利咽止咳;芦根清热生津。

“按语”津伤者可加麦冬、五味子。

3.风燥伤肺证

“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宜咳出,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方一”桑杏汤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3克,豆豉3克,杏仁5克,象贝3克,山栀3克,沙参6克,梨皮3克。

“功效”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治证是因温燥外袭,肺阴受灼所致身热头痛,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苔燥脉浮数之外感温燥之证候。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苦辛温润、宣利肺气,共为主药;淡豆豉助桑叶轻宣解表,沙参、梨皮生津润肺,同为辅药;栀皮清泄肺热,象贝母止咳化痰,为佐使药。共奏“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之效。

“按语”表证较重:加薄荷、连翘、蝉蜕、荆芥;津伤较甚:加麦冬、玉竹;咽痛明显:加玄参、马勃;鼻衄:加生地、白茅根。

“方二”杏苏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前胡6克,苦桔梗6克,枳壳10克,生姜2克,橘皮10克,大枣去核2个,杏仁10克。

“功效”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苏叶轻宣凉燥,配前胡,一者取其辛散之性,助苏叶发散表邪,二者用其降气消痰,令宣肺化痰之药以为用。配杏仁宣利肺气,桔梗开宣肺气,既利于发散表邪,又能利肺化痰。半夏温燥化痰,茯苓健脾利湿,以祛生痰之源,枳壳,橘皮皆能理气宽胸,合苏叶之芳香行气,共呈畅利胸膈之效。用姜枣者,调和营卫,甘草协和诸药。

“按语”本方适用于燥证与风寒并见的凉燥证。

4.痰湿蕴肺证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咳,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物加重,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苔白腻,脉濡滑。

“方一”①二陈汤合②三子养亲汤

“来源”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韩氏医通》

“组成”二陈汤:半夏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厚朴10克。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6克,苏子9克,莱菔子9克。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半夏、茯苓燥湿化痰;白术、陈皮、甘草理气和中;厚朴、白芥子,温肺祛痰;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则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化痰,使气行则痰行。

“按语”前方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后方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痰湿咳嗽,常易伤及肺脾之气,应配合补脾益肺之品,以免久延导致肺气虚寒,寒饮伏肺的咳喘。痰较重(痰粘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细辛、干姜;脾虚加党参、白术;兼有表寒者加紫苏、荆芥、防风。病情稳定后服香砂六君子汤以资调理。

“方二”六君子汤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

“功效”健脾益气化痰。

“用法”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为君药;脾喜燥恶湿,故以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参、术相合,健脾之力更宏;茯苓淡渗,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三药合用,理气燥湿化痰,共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按语”病情平稳后,可用该方。

5.痰热壅肺证

“主症”咳喘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方一”麻杏石甘汤加减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芩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每日一剂。

“方解”麻杏石甘汤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加黄芩清热燥湿;双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解毒;桑叶、百部、桔梗和川贝止咳平喘;莱菔子降气化痰,全方共起清热化痰、宣肺定喘之功效。

“按语”此为痰热哮喘,治以麻杏石甘汤宣肺定喘,加桑白皮,桔梗宣肺,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热养阴,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偏高者效果较好。

“方二”清金化痰丸

“来源”《统旨方》

“组成”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知母10克,川贝10克,瓜蒌15克,桔梗10克,麦冬10克,橘红10克,茯苓12克,甘草10克。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茯苓、贝母、栝楼、桔梗、陈皮、甘草化痰止咳;麦冬养阴润肺以宁咳。

“按语”本方用于痰热较轻者。6.肺阴亏耗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嘶哑,手足心热,午后潮热,颧红,形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沙参麦冬汤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9克,麦冬9克,玉竹6克,天花粉4.5克,银柴胡6克,青蒿6克,鳖甲6克,扁豆6克,甘草6克,山药6克,茯苓5克,桑叶4.5克,川贝3克,知母6克,杏仁6克。

“功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解”本方适用于燥热伤阴,导致肺胃津液亏损。方中人参、麦冬、甘寒、滋阴生津、清养肺胃;玉竹、天花粉合用能生津止渴,养阴益胃;白扁豆,甘草二药入脾,补中健脾,以增強生津血之源,佐以桑叶辛涼轻散,宣清凉肺。諸药合用,共成清润肺胃、生津止咳之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本方甘寒养阴,润肺生津,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咳嗽较甚加紫菀、冬花、百部;痰粘难咯加海蛤粉、海浮石、栝楼、黄芩;痰中带血加丹皮、山栀、藕节、白茅根;潮热骨蒸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功劳叶。

“方二”二冬二母汤

“来源”《脉因证治》

“组成”天冬9克,麦冬9克,知母6克,川贝9克,沙参12克,百合9克,生地10克,甘草3克,桔梗6克。

“功效”养阴润肺,宁嗽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天冬、麦冬、沙参滋阴润燥,百合、生地养阴清热,润肺凉血,知母、贝母清润止咳,桔梗、甘草宣肺宁嗽。

“按语”咳嗽较甚加紫菀、冬花、百部;痰粘难咯加海蛤粉、海浮石、栝楼、黄芩。

7.痰饮恋肺证

“主症”咳喘十余年,时发时止,咳出白粘痰,多咳即喘,夜卧难平,容易汗出,纳少神疲,腰背酸楚,舌质淡青,苔薄腻,脉细滑。

“方一”黄氏经验方

“组成”桂枝4.5克,生甘草4.5克,厚朴3克,杏仁9克,苏子9克,炙紫菀15克,陈皮6克,前胡6克,小麦15克。

“来源”《黄文东医案》

“功效”祛痰肃肺,止咳平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桂枝温经通阳;厚朴降逆止呕化痰;杏仁止咳化痰平喘;苏子化痰止咳;紫苑润肺化痰;陈皮健脾化痰;前胡化痰;甘草化痰,调和诸药。

“按语”表虚而阳气不足,方用桂枝宣通阳气,加厚朴、紫苏子、紫菀以顺气止咳,服药后咳喘渐平,汗出渐止,由于阳气舒展,故舌青亦退。

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高。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肺原发性疾病的症状,肺气肿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及肺性脑病等。心电图、X线检查有且诊断。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为主,必要时可应用利尿、扩血管药或慎用小量强心剂。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喘”、“痰饮”、“心悸”、“水肿”等病范畴。本病临床除有肺的咳、痰、喘三大症之外,并有心、脾、肾等其他脏腑的症状,如心悸、气短,紫绀、纳差、腹胀、浮肿、尿少等症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为新感引动外邪,使病情严重发展。

“治疗”

1.外寒内饮证

“主症”咳喘,不能平卧,痰白而粘不易咳出,唇舌青紫,苔黄白,脉细数。

“方一”小青龙汤加减

“来源”《伤寒论》

“组成”党参18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干姜6克,白芍12克,麻黄5克,五味子6克,瓜楼12克,白果10克,桑白皮12克,款冬花10克,紫苑12克,生石膏20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散寒,止咳平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利水平喘,配伍桂枝增强宣散之力;桂枝配伍芍药起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温肺、化痰涤饮;加瓜蒌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款冬花、紫苑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白果化痰、止咳、补肺;生石膏清热;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此咳喘为慢性喘息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而致。痰多重不得平卧、邪实正虚,易外感,生病时兼夹风寒,故益气散寒为本,止咳平喘为标,标本兼治。收到增强体质,平喘止咳之功效。卫气固,外感亦少,再佐以活血和胃之品,调理善后,巩固疗效,配合适当的体力锻炼,使的病人恢复正常工作。

“方二”射干麻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射干10克,麻黄8克,干姜10克,细辛3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冬花10克,五味子6克,大枣10克。

“功效”温肺散寒,豁痰平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苏子、沉香,直折逆气;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蝉蜕、僵蚕开肺闭、降逆气;紫菀、冬花化痰止咳;五味子、大枣敛肺补肺。

“按语”气虚者可加党参、白术。

2.痰热阻肺证

“主症”素有痰饮,近加外感,咳嗽气急口渴,自觉内热,四末欠温,二足浮肿,苔薄白腻,脉小数促。

“方一”张氏经验方

“来源”《张伯臾医案》

“组成”麻黄4.5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炙甘草3克,党参9克,熟附子9克,炙苏子9克,开金锁30克,鱼腥草30克,防己12克,泽泻18克。

“功效”益心气清化痰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麻杏石甘清热化痰;加党参、附子补益心气;防己、泽泻利水化饮;鱼腥草清热解毒;炙苏子除气平喘、止咳化痰。

“按语”此为外感引动宿痰、肺病及心的重症。凡痰饮皆津液所化,而所以成痰饮者,责之于肺、心、脾、肾。患者素有咳痰,乃肺气虚而痰饮内停,病久则必及心,心气亦弱。虚人复加外感,则实其实,虚其虚,遂致咳喘脉促,饮溢经络而肿,本虚而标实也;口渴、自觉内热,四末欠温等症,为寒热错杂之象。据张老经验,凡治痰饮久疾,必探其本而标本兼治之,方能获救,若一味治标,必伤其正,非其治也。方用麻杏石甘等味清化痰热之时,又用参、附等品补益心之气,标本兼顾,药效卓著。

“方二”麻杏石甘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12克,杏仁10克,甘草6克,石膏30克。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重用辛寒之生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

“按语”可加薏苡仁、冬瓜仁、苇茎、地龙清热化痰定喘。

3.痰瘀心肺证

“主症”咳嗽,气喘,痰多,胸闷,心悸,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大便四日末行,唇舌黯紫少苔,脉弦滑。

“方一”化痰祛瘀汤

“组成”桃仁12克,杏仁12克,广地龙15克,昆布15克,全瓜蒌15克,白术15克,琥珀3克,檀香6克,海浮石18克。

“来源”(朱良春,新中医;1983;(11):18)

“功效”消痰行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杏仁祛痰止咳,平喘;广地龙清热通络,平喘利尿;瓜蒌润肺化痰;白术健脾化痰;琥珀镇静安神;檀香理气和胃;海浮石清肺火,化老痰。

“按语”唇舌黯紫,辨证属瘀血无疑。痰热瘀血阻于肺,气道壅塞,故咳喘;肺失通调水道,则见水肿,心悸。大便闭结主因在肺,盖肺与大肠相表里,治以宣肺化瘀,消痰利水。

“方二”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为王清任治疗瘀血积于胸中,气机受阻所致,配伍得当,疗效确切。也可选用桃红四物汤。

4.阳虚水泛证

“主症”心悸,喘咳不能平卧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尽肿,腹部胀满有水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

“方一”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附子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生姜3片。

“功效”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气化失常,故小便不利;水气溢于肌肤,故肢体浮肿;湿邪下注,故腹痛不利;筋脉失养,故身体震动。水停三焦是本方证的主要病机,治宜温壮肾阳,兼以健脾利湿。方中熟附子温肾助阳;云苓、白术健脾燥湿制水;生姜宣散水气;白芍敛阴护阴,缓急止痛,利小便。

“按语”赵锡武名老中医经验方:生石膏12克,麻黄3克,甘草9克,云苓12克,白术9克,白芍9克,附子6克,生姜9克,车前子15克,白茅根30克,杏仁9克,大枣9克;水肿势剧,心悸,喘满,依息不得卧:加沉香、黑白丑、椒目、葶苈子。

“方二”苓桂术甘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茯苓30克,桂枝12克,猪苓16克,泽泻16克,白术10克。

“功效”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为君,取其健脾利水,渗湿化饮,非但消已聚之饮,且可祛饮邪之源。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故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降冲,与茯苓合用,既可温阳以助化饮,又可化气以资利水,尤能平冲降逆。苓桂相伍,一利一温,通阳化气,利湿化饮,对于水饮留滞而偏寒者,实有温化渗利之卓功。湿源于脾,脾阳不足,则湿从中生,故又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脾气健运,水湿自除;佐使以甘草,一者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一者以复脾胃升降转输之权。药仅四味,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

“按语”气虚可加人参、党参。

5.阳脱证

“主症”面色黯滞,唇及四肢紫绀,咳嗽气急,心悸,坐卧不宁,肢冷,脉伏,舌紫暗,苔白而灰糙。

“方一”回阳汤

“来源”(魏长春,浙江中医学院,1989;(10):422)

“组成”茯苓9克,党参9克,淡附子6克,炙甘草6克,干姜3克,黑锡丹3克。

“功效”回阳救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黑锡丹温壮下元,镇纳浮阳;茯苓利水消肿;党参补气健脾;附子回阳救逆,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按语”可加益气之人参、回阳之肉桂。严重可用西药治疗。

“方二”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熟附片15克,干姜9克,炙甘草8克。

“功效”回阳救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少阴阳衰,必然是阴寒内盛,病情深重,正气衰减。病人缺乏阳气来温养肌体,而且脾土也不能温暖,心神不能温养,血脉也不能鼓动。故要用大辛大热而又可以归少阴经的附子,来回阳救逆。本方中熟附片回阳救逆,驱散阴寒;干姜温中祛寒;炙甘草温中益气,也能制附、姜两药的燥性。

“按语”本案肺心病有喘脱之险,魏老认为证虽属于外邪引发,但体温不升,外无表症可见,亦无痰热交阻之象,属久病精气内虚,阳脱于外之侯,故无需宣肺,急予益气、温里、回阳。

支气管哮喘

“概述”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AAI)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喘促”、“上气”、“喘息”等范畴。《素问·尺奇论》有:“肺之壅,喘而两胁满。”哮喘病理主要在肺、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素体肾虚,或病久肺肾两虚,则肾不纳气而发哮喘。

“治疗”

1.风寒外感证

“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痰色白、稀薄而有泡沫,或呈粘沫状,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方一”射干麻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射干9克,麻黄9克,生姜6克,细辛6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大枣(3枚),半夏9克,五味子3克。

“功效”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用法”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解”本方适用于寒饮袭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之喘咳。方中射干开痰結;麻黃宣肺散寒;紫菀,款冬花、半夏以助射干降氣化痰;生姜、细辛助麻黃以散寒化飲,以防耗散太过,有伤正气,故以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安中,調和諸藥,使散中有收,邪去而不伤正,為寒饮咳喘常用有效之方剂。

“按语”本方用于寒饮症。

“方二”小青龙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五味子10克,半夏15克。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利水平喘,配伍桂枝增强宣散之力;桂枝配伍芍药起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温肺、化痰涤饮;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痰壅喘逆不得卧:加合三子养亲汤、皂荚。表寒里饮,寒象明显:小青龙汤加苏子、杏仁、白芥子、橘皮等。咽干口燥,痰涎稠粘,咯吐困难:加服祛痰灵。

2.痰热壅肺证

“主症”咳喘不能平卧,心悸,头晕,咳嗽,吐白粘痰,量不多,纳差,腹满,小便短赤,大便稀,舌质微红,舌苔白腻,脉细稍微。

“方一”厚朴麻黄汤

“来源”(郭士奎:《杂病证治·郭士奎临床选集》)

“组成”厚朴10克,麻黄6克,细辛5克,生姜10克,半夏12克,生石膏30克,瓜蒌皮12克,葶苈子6克,黄芩10克,杏仁12克,五味子10克,生桑白皮12克。

“功效”宣肺定喘,清热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厚朴温中下气,燥湿;麻黄利水平喘;细辛、生姜、杏仁止咳平喘;生石膏清热化痰;瓜蒌润肺化痰,清热;葶苈子、生桑白皮利水平喘;黄芩清热燥湿;五味子滋肾益肺。

“按语”该方为郭老治喘经验方。

“方二”①二陈汤合②三子养亲汤

“来源”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韩氏医通》

“组成”二陈汤: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6克,苏子9克,莱菔子9克。

“功效”宣肺定喘,清热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厚朴、白芥子温肺祛痰;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则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化痰,使气行则痰行。

“按语”哮喘治法为“发时治肺,平时治肾”,张景岳谓“实喘者有邪”,故先治标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石膏、杏仁、五味子宣肺定喘,瓜蒌、桑白皮、黄芩清热祛痰、葶苈子清热,生姜、半夏和胃化痰、加细辛反佐以防清热太过。

3.气阴两虚证

“主症”突发性阵咳,咳则喘,咯粘液样白沫痰,至痰咯出而气道无阻始渐平息,不能平卧,面浮,舌苔白腻,脉虚弱无力,左关浮细而弦。

“方一”延年半夏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

“组成”清半夏9克,炙鳖甲12克,前胡6克,苦桔梗4.5克,人参6克,炒枳实3克,吴茱萸9克,槟榔4.5克,生姜9克。

“功效”益气育阴祛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半夏降逆止呕;鳖甲滋阴;前胡、桔梗止咳化痰;人参补气健脾;枳实理气化痰;吴茱萸温肾暧脾,固肠止泻;槟榔消积化痰;生姜止呕。

“按语”该方为岳老治喘经验方。

“方二”生脉散

“来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人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按语”药理研究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4.肺脾气虚证

“主症”平时自汗怕风,易于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喉中常有哮鸣音,面色恍白,舌苔淡白,脉象虚细。

“方一”六君子汤

“来源”《医学正传》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

“功效”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用法”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为君药;脾喜燥恶湿,故以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参、术相合,健脾之力更宏;茯苓淡渗,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三药合用,理气燥湿化痰,共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按语”表虚自汗:加炙黄芪、浮小麦、大枣;畏风、怕冷、易于感冒:加桂枝、白芍、附子;痰多:加前胡、杏仁。

“方二”补中益气汤

“来源”《东垣十书》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柴胡9克,升麻9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黄芪用量最多,甘温质轻,入脾肺二经,补中气,升清阳,益肺气,实皮毛,故重用以为君药。辅以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补中健脾,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则正气自充。人参、白术、炙甘草三药益气健脾,助黄芪共建补中益气之功,是方中主要部份。脾胃气虚则营血亦不足,补气自能生血,更以当归养血调营以和之。清浊相干,气乱于胸中,故用橘皮理气醒脾,中焦气机畅通,既能助清阳之气上升,又使诸甘药补而不滞。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引导升提,扭转中气下陷之势。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腾,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俾下陷之清阳上升而复其本位,又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益气升阳,补卫气而固表,使卫外固摄,则恶寒、自汗可除。张元素谓升麻“补脾胃之药,非此为引,不能取效”,升麻、柴胡既然作引经之用,其量当小。

“按语”本方补脾化痰,用于脾虚食少,痰多脘痞,倦怠乏力,大便不实等症。表虚自汗:加炙黄芪、浮小麦、大枣;畏风、怕冷、易于感冒:加桂枝、白芍、附子;痰多:加前胡、杏仁。

5.肺肾两虚证

“主症”平素短气喘息,动则为甚,吸气不利,痰吐起沫,或痰少质粘,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劳累后易发,心悸,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劳累后易发,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五心烦热,汗出粘手,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生脉地黄汤

“来源”《张茂祥,中华医药杂志,2003,(3)2》

“组成”熟地9克,山萸肉6克,胡桃肉6克,人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半夏6克,陈皮10克。

“功效”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脉汤益气养阴;熟地、山茱萸、胡桃肉滋阴补肺,纳气;茯苓利水健脾;半夏、陈皮止咳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肾阳虚:金贵肾气丸加减;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加麦冬、当归、龟板胶、参蛤散。肺气阴两虚:加黄芪、沙参、百合;肾阳虚为主、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制附子、肉桂;肾阴虚为主:加生地黄、冬虫夏草,并常服紫河车粉。

6.瘀血阻肺证

“主症”喘不得卧欲呕吐,气短心悸,腹疼腹张,咳痰满闷,肋胁刺痛,面色黧黑,呼吸气促,动则喘甚,舌淡红,边有瘀点,苔白腻,脉弦细涩。

“方一”桃红四物汤加减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2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贝15克。

“功效”宣肺化痰平喘,佐以活血通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四物汤养血活血。

“按语”可辨证加丹参、赤芍。

“方二”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通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唐宗海在《血证论》中云:“盖人身气道,不可赛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痰饮为瘀血所阻,则益冲犯肺经”。久病致瘀,颜面黧黑,痰带瘀血,舌见瘀斑,脉细涩等,故宣肺化痰,平喘通瘀。

肺结核

“概述”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部感染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本病大致可分四种类型:原发性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是指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80~90%是通过呼吸道感染肺部的。原发性肺结核常无明显体征,有的伴有轻度全身症状如倦怠、低热、食欲减退等,如能及时彻底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粟粒性肺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的血液散播引起的,病情严重。浸润性肺结核一般认为是原发结核的发展,多见于受过结核感染的成年人。空洞性肺结核是由于诊断延误,治疗不彻底的所致。

本病属于中医“肺痨”范畴。因病位在肺,治疗着重在肺。本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或仅乏力,其病情的轻重进退,与肾、脾、肝三者密切相关,而肾阴虚损又是肺阴不足,肝火偏胜,脾胃受克而致正不胜邪的总机枢。《明医杂著·痨瘵》:“色欲过度,损伤精血,必生阴虚火动之病,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哈哈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痰涎带血,咯吐出血,或咳血、吐血、身热脉沉数,肌肉消瘦,此名痨瘵,最重难治。”

“治疗”

1.肺阴亏损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白痰,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色鲜红,胸部隐痛,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干咽燥,或轻微盗汗,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方一”九仙散

“来源”《医学正传》

“组成”人参(另炖)2克,款冬花2克,桔梗2克,桑百皮2克,五味子2克,阿胶2克,贝母2克,乌梅6克,罂粟壳6克。

“功效”滋阴润肺。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罂粟壳功专敛肺止咳,人参补气益肺,并为君药;阿胶养阴益肺,五味子,乌梅敛肺止咳,五味子并助人参益肺气,合为臣药;款冬花、贝母止咳化痰,并能降气平喘,桑白皮止咳平喘,并能清肺;桔梗止咳化痰,并能载诸药上行入肺,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功专敛肺止咳,兼能补益气阴,则诸症自除。

“按语”肺痨要以肺脾肾三脏治疗为本,由以补脾为根本。

“方二”月华丸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生地15克,熟地10克,百部15克,川贝10克,阿胶10克,三七10克,茯苓12克,山药15克,玉竹10克,百合15克,白及10克。

“功效”滋阴润肺。

“方解”沙参、麦冬、天冬养肺阴;阿胶、生、熟地黄滋肾阴;三七化瘀止血(无痰血胸痛不用);桑叶、菊花、百部、川贝母清肺润肺止咳;茯苓、山药健脾燥湿,补益脾肺;白及收敛止血;玉竹、百合滋阴润肺。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滋阴为本病基础治法,有滋肺阴与滋肾阴之别,由于金水相生,故早期应滋养肺阴,也滋养肾阴;中晚期滋养肾阴为主,也兼养肺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痨是一消耗性疾病,故无论哪一阶段,均须重视脾的功能。历代治疗肺痨名方,无不以调补肺、脾、肾三脏为重点。

2.虚火灼肺证

“主症”咳呛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心烦失眠,性急易怒,胸胁掣痛,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

“方一”百合固金汤

“来源”《医方集解》

“组成”百合12克,熟地9克,生地9克,当归9克,白芍6克,甘草3克,桔梗6克,玄参3克,贝母6克,麦冬9克。

“功效”滋阴降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二地为君,滋阴补肾,生地黄又能凉血止血;以麦冬、百合、贝母为臣,润肺养阴,且能化痰止咳;佐以玄参滋阴凉血清虚火,当归养血润燥,白芍养血宜阴,桔梗宣利肺气而止咳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合用,更利咽喉,合而用之,虚火自清,肺肾得养,诸症自消。

“按语”咯血严重者应用本方。

3.气阴耗伤证

“主症”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质淡红,脉细数,怕风、畏冷、神倦、自汗、纳少、腹胀、便溏、面色恍白,舌边有齿痕。

同类推荐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本书全面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特殊性意外伤害共150余种。就每一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条理分明,突出干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是家长、教师、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儿童安全宣教、防范和救治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参考读物。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妇科良方

    妇科良方

    本书介绍了妇科常见的八种病症,并对这些病症进行了剖析,让你知道疾病病因,中医的治疗机理,并在药方中详细说明了药物组成、治疗方法、功效主治、临床运用以及经验体会等让你全方面理解每味药方,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让你远离妇科疾病,生活幸福安康。
  • (便携式)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

    (便携式)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

    《伤寒论》中的112方代表了112个汤方证,这些汤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亦是学习掌握的关键之处。本书即以《伤寒论》112个汤方证为主线编写。由于各汤方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联系,具有主从、组合、相关等关系,包含着临床辨证思维、汤方加减灵活运用等内容,故将112方划归为17大类阐述,以便学习领会。每一个汤方证下,一般设[原文]、[名词解释]、[辨证提要]、[论治归纳]、[相关证析]、[背诵要诀]等6个栏目。
热门推荐
  • 绝色妖妃太逆天

    绝色妖妃太逆天

    十年前中央大陆,夜家家主一心独大,为修炼毁丹,拿众亲试验。毁丹横出,沾者修为全无,各世家子弟都未能逃脱,众生了苦不堪。丹鬼王夜浅以一己之力,练出丹心,以丹制丹,平息暴乱,手刃夜家家主,还天下安稳。夜浅为救双亲,炼制还魂丹,以生魂为祭,众生皆俱,声名大盛的丹鬼王终究不为世人所容,葬身施谷。—大陆分割线—辰宇大陆,夜家夜浅,自小无爹无娘,身世成谜。一朝受欺,异魂归来,她究竟是谁,又是为何而来?片段1:凌千阳翻着白眼,对面前的人颇为无语,“你以为炼丹这么容易啊,想练就练,那全天下的人就都是丹师了,何至于要到处求人......”话没说完,就看见夜浅一脸无辜的接住刚练好的幻灵丹,“这很难?”凌千阳“......”凌千阳神色严肃,面不改色道:“对,是挺简单的。”片段2:施谷众人围攻之下,君莫离抬头,凤眸只轻轻撇了她一眼,旁若无人道:“丹鬼王?”夜浅抬剑,面色冷冽,“想动手吗?”君莫离侧身,将她护住。夜浅皱眉,还没说话,就听他道:“嗯,那是挺想的。”当腥风血雨再起,异陆相互连通,双亲突然现身,这一世的夜浅却已经不畏选择。
  • 汉末大君子

    汉末大君子

    穿越成程咬金,回到……Σ(⊙▽⊙”a汉末……(ΩДΩ)还有系统获取能量的办法竟然当着别人面说‘君子’两个字o(>﹏<)o大哥是刘备,是个君子!二哥是关羽,是个君子!三哥是张飞,是┌(。Д。)┐四弟!你先把那三十六斧学全了,咱俩比试比试!╮(╯▽╰)╭找后续小弟赵云去吧!程咬金!别自以为是个十分幽默王者!其实在群雄眼里,你就是二傻子加nc!呸!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嫉妒!
  • 对不起忘了回头

    对不起忘了回头

    有一种情叫:默默守护着你;有一种傻叫:从来不知道回头看看。守护你是我一生的使命;对不起,从此我只想为你回头。
  • 徐忆流年

    徐忆流年

    徐年年死了,死于四月海棠花开之时。那样一个生性纯良,善良美好之人,被时光埋葬在了美好的十九岁。张孑惑身着黑西服,撑着一把黑伞。忆起徐年年的生前,思绪逐渐飘远,在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夏天渐渐凝结,妍丽的女孩子身着素白色的长裙,笑盈盈地朝他招手,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可笑的是,他从未爱过她。却她的那抹身影却在他的脑海中,经久难以忘怀……霍渐厌童年时备受凌虐,青春时狂傲不羁,长大后不得所爱。可能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卑贱而又令人厌恶。可在他这样不堪的人生中曾出现了一个美丽而又孤傲的女子,从此,他的人生万劫不复……
  • 我的男人是大佬

    我的男人是大佬

    在唐墨遇上纪小萌之前根本不知道女孩子这种生物究竟有多可爱,然后咱们的唐大佬就暗搓搓的一步一步图谋,各种撒娇卖萌,终于有一天赢得了美人芳心,可是一不小心马甲掉了,把小萌惹炸毛了二话不说提起箱子就回乡下老家,找自家老爸和爷爷求安慰,哟,这还得了,我老纪可得看看是哪头猪拱了咱家上好的大白菜。。。超甜不虐,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超级牧场物语

    异界超级牧场物语

    农场主?不,我可不是普通的农场主,我为帝国培养高阶魔兽战马,我为大陆顶级强者专门培育神兽坐骑,我……等等,说我是弼马温的那个,你别跑,有种下马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阳光和你都想要

    阳光和你都想要

    1.某年某月某日,一黑衣男子把一小姑娘堵在墙角,“我不是说过,让你离我远一点,你忘了,嗯?”怀里小姑娘娇滴滴抬起头望着他被血沾染的半边脸,“可是我担心你啊,你要是死了我就无依无靠了。”那黑衣男子嘴角忽然疯狂抽搐,但随即平定下来,“这样啊,那如果有一天我真死了你怎么办?”“那我就把你的所有身家财产都抢走,然后远走高飞。”小姑娘那眼睛在着黑夜里都发散着光。“这么狠心啊。”“嗯,而且我还要一口气谈5个男朋友!!”“…………”2.在暗夜的古堡里一神秘男子手里拿着一个古朴的相册,相册上面是一个年纪大约8岁左右的小女孩,而小女孩身边的男孩露出了他这辈子最澄澈的笑容。他轻轻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脸颊,”生生啊,你怎么不乖了呢?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了?”3.“顾夜,你放了我们吧,我求你了!!”女孩的脸上布满了血痕,白皙的手死死地拽住男人的衣角。“把她带下去,没有我的指令任何人都不许见!”说完便转过了身,放了你?那我怎么办……“顾夜你不能这样,我会恨你的,真的……”“恨吧,恨总比你永远离开我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