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0300000001

第1章 中国历代度量衡的发展(1)

原始计量的萌生

计量这一概念,在国内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计量是指统一准确的测量。即是说,计量是一种测量行为,这种测量不但要求尽可能的准确,而且要符合社会化的要求:对于同一测量对象,不同的测量者进行测量时,应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凡是满足这些条件的测量,都属于计量。

计量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人的思维的进步,首先表现在量的概念的形成。所谓量,是指现象、物体、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量的概念来源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是比较和积累的结果。原始的量的概念,与人类的产生应该是同步的。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当类人猿制造出自己的工具——石砍砸器时,已经实现了向“人”的转化。而即使制作粗糙的石器也需具有量的概念。因此,可以推论:量的概念是在从猿变人的极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亦即量的概念的形成,与人类的产生是同步的。

原始人对于量的概念的理解还比较粗糙,这表现在他们所制造的石器,还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大小。现在发现的旧石器早期的各种砍砸器,制作都十分简单,彼此差异很大,就表明了这一点。虽然如此,原始人在制作这些最简单的石质工具或者利用这些工具去砍伐树枝、制造棍棒时,也必然涉及到对大小、长短这些直觉的量的比较,这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石器时代步入了它的中晚期。这个时期的工具较之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石刀、石斧、石镰等。甚至还出现了复合工具。例如在石斧上钻孔,装上木柄,这就构成了一套复合工具。复合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量的认识的深化。因为复合工具在制作时,涉及到不同部位的相互配合。就拿在石斧上钻孔来说,就要考虑孔的位置和大小,以便使木柄能够顺利装上。这时的人类虽然还没有测量工具,但他们必然能够进行比较相互大小、长短距离之类活动。而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测量。

但是,仅仅有原始的大小、多少等量的概念,还不足以建立起古代的计量。只有在发展到学会了记数,并将数与量的概念结合起来,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开始其原始的计量活动。因为计量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效量表示各种事物及现象的大小、多少等,没有数的概念,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

学会一定的计数并把握这些数之间的关系,这对人类发展而言,是走向文明的一个大飞跃。要实现这一飞跃,并非易事。观察小孩成长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要使小孩建立大小、有无、多少等概念,要比教会他们数数容易得多。这一情况与人类社会初期所经历的情景大致相仿。调查材料表明,1949年以前,中国个别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在计数上最多还只能数到3或10,3或10以上的数就数不清,而统称为“多”了。可见学会计数,对人类而言,确实是一件大事。

从发展角度来说,人类认识数,应先从“有”开始,再到略知一二,以后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知道的数目才逐渐增加。中国古代有“结绳记事”和“契木记时”的传说,这大概就是对最早记数活动的描述。据统计,仰韶文化及年代稍后的马家窑文化等遗址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刻划符号几十种,这些符号据推测可能是某种数字排列,这表明中国先民当时已经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记数了。

有了量的概念,又具备了计算数目能力,这二者的结合,就为萌生古代原始计量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从理论上来说,量的单位可以任意规定,单位规定之后,就可以运用规定的单位进行测量并对同类性质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了。所以,量的概念及计数能力的具备及应用,就标志着古代原始计量的萌生。

社会化生产的促进

古代原始计量萌生之后;还需要有其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才能不断成长,最终枝繁叶茂。而这条件之一就是早期社会化生产的促进。

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随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原始人群也慢慢地向河流沿岸、湖泊周围及草原森林地带迁移,生活相对稳定下来,并开始向氏族转化。氏族社会的出现,使得有关生产活动进一步社会化。社会化的生产活动对测量的精确度和统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古代计量的发展。

就今天我们所知而言,最能反映当时母系氏族公社生活情景的,当属半坡遗址了。半坡遗址位于今西安市东郊,总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反映了距今6000多年前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类生活情形。半坡村落分居住区、制陶区和氏族墓地三大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要构成部分,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已发掘的仅占1/5。居住区中心是一座面积达120平方米的大型圆角方屋,这座方屋是一座半地穴式建筑。房子中央有4个对称的大柱穴,柱穴中的柱子虽然已经无存,但可以想象得出这是4根支撑屋顶的主柱。这4根柱子的长度显然要基本一致,这就离不开测量。大房子周围还密集地排列着几十间结构相似、大小相仿的小房子,这些房屋的面积都很接近。此外,围绕约3万平方米的居住区四周,还挖有深和宽都在6米左右的大围沟,以防御猛兽或外部落的袭击。依照当时的生产水平,这样巨大的工程,只有在周密计划和进行测量的基础上,依靠氏族村民集体协作才能完成。没有统一的测量,就不会有这样的工程。正是由于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活动的促进,古代计量才逐渐得以发展,一步步地脱离了其原始状态。

一般来讲,以个体为劳动单位的手工业的发展,也能促进测量技术的进步。例如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常常有许多装饰性花纹,这些花纹大多是几何图形,如三角纹、波浪纹、花瓣纹、鱼纹等。它们的布局一般都很均匀,多组花纹连续排列,环绕在陶器上。但不管几组,三组、四组还是五组,这些花纹都能表现得对称而且完整。可见在绘制它们时,一定经过了精心的比划测量。测量方法也许并不复杂,例如用绳子量一下陶器的圆周,把圆周按需要分成几等份,再根据所划位置安排纹饰,就能保证每组纹饰的对称和完整。这种比较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活动,当然有助于测量的进步。但这种测量不受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需要有统一的单位和标准,因而对于计量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要真正促进计量的发展,还要依靠社会化的生产活动。

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一次相当大的水灾。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尧派鲧去治水。鲧用“堙”、“障”的方法,用泥土填塞洪水,未能成功。后来舜当了部落联盟首领,选择了鲧的儿子禹,让他继续治理洪水。禹总结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并经过到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采取了修堤坝拦导水流与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成功地解除了水患,使洪水畅通无阻地流入大海。

大禹治水这件事,留给后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后世很多文献都从不同角度追记了这件事情。有些文献还专门提到了测量在其中的作用。例如《管子·轻重戊》提到,大禹“疏三江,凿五湖,道(导)四泾之水,以商九州之高……”商,在这里作计量解。《淮南子·地形训》、《山海经。海外东经》有禹命令他的大臣太章、竖亥步行测量山川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则说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是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以规矩准缉作为测量工具,量度天下。综合许多材料可知,禹治水时进行了实地测量。

可以想见,像禹治水这样的工程,所需要的测量活动必然是大规模的。而要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只靠简单的比较测量是不够的,它要求建立长度单位和统一的长度标准。《史记·夏本纪》说,禹“身为度,称以出”,认为禹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定出长度和重量标准。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为确立计量标准所做的努力。计量基准的确立,是计量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古代计量诞生的标志。对于这件事的意义,古人深有感受,他们甚至把它升华成了神话。东晋王嘉在其所撰志怪小说《拾遗记》中说,禹在开凿龙门时,进入一个数十里深的岩洞,岩洞幽深难行,这时出来一头形状如豕的怪物,口衔明珠,为其引路,将禹领到一个明亮宽敞之处,只见人面蛇身的伏羲神端坐在那里,他交给禹一支长1尺2寸的玉简,禹即持此简量度天地、治理水土。这虽然是则神话,却表现了一个深刻道理:测量需要有权威性的统一的标准。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了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

时间计量单位的确立

传统计量并非仅指古代度量衡而言,对时空进行计量也是它的一项重要内容。

时间计量有别于其他测量。在一般的计量行为中,计量单位大都是人为规定的,而时间计量却存在着一套自然单位,这就是年月日。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寒暑交替,周而复始,逐渐使人们产生了“年”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年,指的是回归年,古人又称其为“岁”。《后汉书·律历志》说:“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谓之岁。”四时,就是指的四季。显然,依据这种定义确定的“岁”,就是一种自然时间单位。

另外,月亮的圆缺变化,也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周期现象。对这种现象的重视,使得古人产生了“月”的概念。正如宋代沈括所说:“月一盈亏谓之一月。”(《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通过月亮的盈亏来确定的时间长度,叫朔望月。朔望月的产生是由于月亮绕地球公转,而地球又绕日公转这样综合运动的结果。由于月亮和地球的运动速度都有周期性的变化,这样,朔望月的长度就不是固定的(作为比较,回归年的长度也有变化,但那变化微乎其微,可以不去计较)。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则仅有29天,6小时多”(唐汉良、舒英法:《历法漫谈》,陕西科技出版社,1984年,第34页)。因此,人们平常说的朔望月长度,都是指的平均朔望月。

除了年、月以外,人们接触最多的自然时间单位是日。太阳的东升西落,造成了大地上的昼夜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起居。所谓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都是太阳的周日运动对人生活影响的真实写照。日升日没,周而复始,自然会使人们产生“日”这一时间概念。宋代沈括把它形象地称为“凡日一出没谓之一日”(《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这就是说,日这一时间单位,是建立在太阳的周日运动基础上的。

回归年、朔望月均以日为单位,可见日是古代最基本的计时单位。而传统历法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设法调整年月日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历法上规定的时间单位在长度上与大自然提供的时间单位尽量一致,并且在具体安排上与规定这些自然单位的天象尽可能相符,这是古代时间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则。

但是,就时间计量而言,仅仅有自然时间单位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以日为基本计时单位,对于表示小于一日的短时间间隔,当然不方便,而这种情形又普遍存在,为此,古人又制订了一些人为的时间单位。例如《淮南子·天文训》就依据太阳的行程而记述了展明、拙明、旦明、蚤食、晏食、隅中、正中、小还、铺时、大还、高春、下春、县(悬)车、黄昏、定昏等15个时称。类似的时称在《史记》、《汉书》、《素问》等着作中亦可见到。但这些时称在后世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古代普遍采用的是分1日为12时的计时制度。

12时制,又叫12辰制、12时辰制。这种时制的产生与古人对太阳运动的认识有关。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太阳在天上依附天壳环绕北天极做圆周运动,一日一夜转过一周。这种认识启发古人想到,既然时间的流逝取决于太阳的运动,那么太阳在空中的方位就可以用来标志时间的早晚。出于这种考虑,他们把太阳在空中运行轨道均匀分为12份,每1份对应1个方位,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太阳位于不同的方位,就表示不同的时间,这就导致了12时制的产生。

12时制产生时间相当早。《周礼》当中即有“十有二辰”之语,《周髀算经》卷下则提到:“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意思是说,一年之内,冬至前后,白天最短,太阳在辰位升起,申位落下;夏至前后,白天最长,太阳在寅位升起,戌位落下。这种说法,把12方位与太阳运动相联系,昭示着12时制的由来。西汉以后,天在上、地在下的说法逐渐被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包着地、天大地小的浑天说所取代。于是,人们又把12方位改为沿着天赤道附近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继承了12时制的做法。此后,12时制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唐代以后,每个时辰又被进一步分为时初、时正两部分,这就与现在的24时制一致了。这种分法一直影响到今天,现代汉语把一昼夜叫做24小时,就是该分法的流风余韵。

用12时制作为时间计量单位,在需要对时间进行精细计量情况下,仍然显得太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古代中国还存在另一种计时制度——百刻制。百刻制是与12时制相平行的另一种计时制度,它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一刻合现代14.4分钟。百刻制完全不考虑太阳的运动,是一种纯粹的人为时间单位,它分划较细,体现了中国古代计时制度向精密化方向的发展。百刻制与天象无关,所以它不便于在天文学上的使用,而12时制比较符合天文学上的习惯,但分划较粗。这样,这两种制度就难以彼此取代,只好同时并存,互相补充。因此,可以用百刻制准正12时制,也可以用12时制提携百刻制。

既然百刻制与12时制并存,二者之间就有一个相互配合问题。可是100不是12的整数倍,它们的配合存在着困难,这让古人煞费苦心。

一种解决办法是改革百刻制。例如汉哀帝时和王莽时,都曾行用过120刻时制,但都行用时间不长,又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重新恢复成了百刻制。梁武帝先后短暂推行过一种96刻制和108刻制,但也都只是行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一直到了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人中国,人们才又提出96刻制的改革。清初以后,96刻制才成为正式的时制。依据96刻制,1个时辰合8刻,每刻15分钟。我们现代生活中所用的刻这一时间概念,就是从这里来的。

同类推荐
  •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一书通过对开阳传统菜、地方菜、风味小吃、地域特产、富硒食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娓娓道来,以地方饮食为切入点,深挖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结合开阳县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聚集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开阳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的政策举措,构建开阳地域文化谱系,提升开阳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热门推荐
  • 血城之恋

    血城之恋

    她们本是富豪家的千金,但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出国深造。国外让他们知道了很多,知道遇到他,让她们的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不再平凡。。
  • 凌霜梅缘

    凌霜梅缘

    凌霜,从小没有父亲的她,长大知道自己父亲的身份后,为了找他问一件事,在与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安王小世子的帮助下,终于进宫了,却不想第一天就被太子刁难,没过几天又被父亲的侧夫人打了屁股,她还会认他父亲吗……
  • 旧好

    旧好

    这是一段悲痛缱绻的豪门虐恋,这是一场爱情角逐,无论谁输谁赢,都没有最后的胜者。年少相识,情根深种。时隔经年,再次重逢,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孟家大小姐,他们之间已如云泥。
  • 火影之冥瞳佐助

    火影之冥瞳佐助

    十多年前一只拥有巨大威力的妖兽“九尾妖狐”袭击了木叶忍者村,当时的第四代火影拼尽全力,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九尾妖狐”封印在了刚出生的鸣人身上。木叶村终于恢复了平静,但村民们却把鸣人当成像“九尾妖狐”那样的怪物看待,所有人都疏远他。鸣人自小就孤苦无依,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少年鸣人考入了木叶村的忍者学校,结识了好朋友佐助和小樱。佐助是宇智波家族的传人之一,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他的哥哥——一个已经拥有高超忍术的忍者将他们家族的人都杀死了,然后投靠了一直想将木叶村毁灭的大蛇丸,佐助自小就发誓要超越哥哥,为家族报仇。鸣人他们在忍者学校得到了教官卡卡西的精心指点,在他的帮助下去迎接成长中的一次又一次挑战!
  • 爱豆要对赌

    爱豆要对赌

    你披着月色而来,在我的窗口上留下了一束玫瑰和我遥不可及的梦。
  •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蒋星星,姜林海、单寒飞、牛杂四人在一所云腾大学毕业了,四人回到家后,蒋星星的心爱的女人被村里村子的儿子给强暴了。蒋星星把村子的儿子给打残废,应事逃走到城里。四人开始一起创业,创建了装修公司,后来公司来了个女员工,蒋星星应为她的到来,他开始变了,应钱财而变,变得自私无情。后来听信罗菜花的谗言,把给他一起创业的兄弟,给赶了出来。最后,蒋星星应听了罗菜花的话,上了当,罗菜花拿着所有的钱卷铺盖走人了。最后,梅梅公司,应没有流转资金,无奈宣布破产。最后兄弟三人看见蒋星星在街上乞讨,纷纷落泪,蒋星星看到这一幕,不由悔恨,痛恨自己。最后四人又一起努力打拼,创建了新公司,辉煌公司,成功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
  • 秋千落

    秋千落

    懵懂温柔的将军之女李棠因一次迷路邂逅敌国质子孟辞,两人相识相恋,三年之后,孟辞归国,李棠亦另有姻缘,本以为再无交集的两人却再次相见,不过是因为有一人不肯放手。他机关算尽将人留在身边,只是有些事一旦开始时选错了,便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一盏聚魂灯聚不起她早已飘散的魂魄,也弥补不了他的遗憾
  • 奥特曼之迪迦传奇

    奥特曼之迪迦传奇

    大古说过:“人类也可以变成光”丽娜说过:“我也想变成光,变成光飞的更高”萧天说过:“我既是迪迦奥特曼,也是一个人类,一个保护世界的人类,迪迦!!!”——这是一部男主穿越奥特曼世界的故事,女主不知道有没有
  • 大学生末日求生手册

    大学生末日求生手册

    如果末日来了,你会干什么?阿远的运气有点背,被丧尸室友扑倒,逃跑的时候被撕破裤子,还被美少女缠上。阿远说“生活就像强x,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反过来操他。”阿远说“姑娘不要害怕,叔叔带你去看花。”你问我阿远是谁?嘿嘿,他就是正义的男人啊。啥?你叫郑毅?找打!
  • 中二吃鸡系统

    中二吃鸡系统

    通宵一晚都没能吃鸡的陈川很郁闷。他打开二次元世界,想让众多老婆的笑脸来安慰他受伤的心灵,结果获得中二吃鸡系统。系统:燃烧你的中二之魂,在无数人面前喊出你的中二口号!陈川:啊?系统:请宿主喊出《叛逆的鲁鲁修》里的经典台词“错的不是我,是世界!”陈川:等等,为什么要这样?我不要面子的啊?!我没有羞耻心的吗?!……当局对战欧皇附体,所有对手出现各种奇葩死法。天雷洗头,火车王撞脸,摩托升天,几何角度自雷。陈川:……诶嘿嘿,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