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3100000004

第4章 昭明太子传奇一生惊世人(1)

萧统(501—531年)南朝梁代文学家,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衍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后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后梁宣帝即位,追尊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编集成《文选》三十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一)萧统其人

1.聪颖仁孝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姿容修美,天资聪颖,3岁读《孝经》《论语》,5岁遍读“五经”,7岁入国学,过目成诵。且萧统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他16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肉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

另外,关于萧统求学还有一段故事。茅盾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中有这样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这“昭明书室”就在乌镇的市河西岸,它曾经是梁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南朝梁建都于建康(南京),梁代的太子怎么会到乌镇来读书呢?

原来,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天监元年(502年)就被立为太子。萧统刚生下时,右手紧握拳头,东宫娘娘以及宫女都没法掰开,成了“抓手”,梁武帝为此十分担忧。有位大臣说:“皇上何不张榜招名医诊治呢?”梁武帝觉得有理,于是就张榜招贤,说谁能掰开太子的手,太子就拜他为师。

沈约见此榜文后,前去试诊。他捧起太子的手,轻轻一掰就开了。梁武帝十分高兴,就赐封沈约为太子的老师,专门教太子读书。

沈约是乌程县(今湖州市)人。乌镇河西原属乌程县,沈约的祖坟就在乌镇河西十景塘附近。沈约对先人十分孝敬,每年清明,总要从京城返回故乡扫墓,并要守墓数月。梁武帝怕儿子因此荒废学业,就命萧统随沈约到乌镇跟读。为此,就在乌镇市河西面、十景塘北面,建起一座书馆。

萧统来到乌镇,见书馆所在地左有车溪港,前有十景塘,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诱人,便终日游玩,忘记了读书。

沈约治学严谨,教化有方,见太子不思上进,便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我回乌镇过年,轿子经过青镇密印寺时,被寺前一群百姓挡住了去路。我吩咐停轿询问,原来寺里冻死一个十多岁的小叫化子。围观的百姓说,这小叫化,父母早亡,无依无靠,白天沿街乞讨,夜晚蜷宿庙堂,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但他人穷志不短,讨来的钱,除了买吃的,余下的都用来买书,在佛殿琉璃灯下夜读。可是一夜西北风,却夺去了他年幼的生命。我进寺一看,只见这小乞丐虽然面孔瘦削,却眉目清秀,仰面躺在稻草堆里,身体已经冻僵,左手还拿着一本书,他是有志于学,至死还不忘读书呀……”听完沈约的故事,太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他刻苦攻读,终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

星移物换,后来,萧统读书的这个书馆塌毁了,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驻乌镇同知全廷训,在书馆旧址建筑了一座“六朝遗胜”的石坊。里人沈士茂题书“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这座石坊至今仍保存完好。

萧统“性宽和,明庶事”“天下皆称仁”。他极富于同情心,12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听了连连点头微笑,对儿子的宽厚表示嘉许。以至于以后大臣们想从宽处理某人时就故意拉上萧统,让他来判决。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减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正因为萧统太子具有这些高尚的品质,所以赢得了当世和后世人普遍爱戴和尊敬。

2.性爱山水

相传一个日暮时分,一位面容清瘦的年轻人,踱着小步来到了他经常来的一条河流边。流水汤汤,河中丰饶的水草间,游动着一尾尾鱼,多数是这里独有的花鳜鱼,嘴阔,身圆,披满了花纹。年轻人独坐下来,看水,看鱼,看河湾里张罟捕鱼的渔翁……这个传说中的年轻人就是萧统,他“喜食贵口鳜鱼”,盛赞“水好鱼美”,封誉为贵池,秋浦因而得今日之名。也许是这水的浸润吧,日后,年轻人编纂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文选》,至今还透着一股水意。

萧统觉得做皇帝虽然尊荣至极,但是一旦逝世则湮死无踪,只有写出好的文章才是千古之事。他性爱山水,喜欢吟咏左思《招隐诗》中“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名句。他决定离开建康,到京口南郊招隐山读书撰文。那里群山环抱,树木茂密,环境极为幽静,风景十分秀丽。萧统在招隐寺后半山建造了两幢楼房,一幢叫读书台,一幢叫增华阁,两幢楼房之间有天桥相连。楼房修好后,萧统将三万册图书从建康运到京口招隐山,“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

3.笃信佛教

萧统毕生笃信佛教,躬奉孝行。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是昭明太子所作。原本长篇大论的经文,经过他整理后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并为各段补充了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萧统乐于与名僧一起探究佛理,因此特在宫内设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广泛招引名僧,讲经说法。当时佛学界流行有关“二谛义”的辩论,太子也参与其中,并撰写了《解二谛义》(载《广弘明集》卷第二十一),该文对“二谛义”谈得扼要系统,代表了梁代关于“二谛义”的基本观点。萧统在文中首先强调对“二谛义”宗旨能否领会,是困于生死苦海还是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的关键。他说:“若速其方,三有不绝;若达其致,于累斯遣。”接着他阐述了自己对二谛义的理解,他认为真、俗二谛是就两种不同的理体、境界上立义的,真、俗二谛相互独立、高下有别,“真既不因俗有,俗亦不由真而生”。真谛代表的是出世间、真理界,俗谛代表的是“浮伪”世间。这实际上是把世界看成了两个真、俗相对的双重世界。

萧统还把真谛说成是“中道”,说真谛“离有离无,此为中道”,俗谛“即有即无,斯是假名”“真是中道,以不生为体;俗是假名,以生法为体”。把真谛说成中道,而中道又以不生为体,这实际上是把真谛归结到虚无上去,在思想渊源上倾向于玄学“贵无论”,这是梁代诸家理解“二谛义”的普遍倾向。说明了他们所代表的梁代上层统治者在生活作风上尽管表现得洒脱超然,而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空虚和惶恐。

知归子评价太子说:“予观昭明太子之论,可谓了了见佛法者,非梁君臣之所及也。”(《居士传·昭明太子传》)汪大绅也称赞说:“昭明真佛种也,吾不重其佛法,重其仁孝宽明,是为佛种。”(同上)萧统之所以仁孝宽明,与他在佛法上的修养和造诣是分不开的。

(二)萧统死亡之迷

有关萧统之死流传有几种说法:

一是因母丁贵嫔薨,哀伤过度,长期减食与偏食,导致营养失调。《梁书》和《南史》二书均说萧统丧母之后,哀伤过度,初时全断饮食,及后奉父皇敕令强进饮食,于下葬日以前,日进麦粥一升,葬后不过每日一溢(通“镒”,二十两),且不尝菜果之味,一直到丧期终了。母丧期间为三年,三年不尝菜果,也许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营养不良。

二是因丁贵嫔墓厌祷事件,惭愧以终。这一说法《梁书》并未记载,而独见于《南史》。据说丁贵嫔死后,萧统先求得一处好风水,准备就绪,即将下葬前,有个名叫俞三副的太监,受他人贿赂,偷偷禀告梁武帝,说萧统所得之墓地于帝不吉,武帝信之,便改换墓地。葬后,一个道士又说,新坟对太子不利,便为太子做厌伏法。厌伏法指魇伏法或魇制法,也叫做制煞之术。而道士施用魇伏法,会对武帝不利,因此武帝知悉之后,很不高兴,原本想要追究到底,要真是这样,恐怕萧统也难逃干系,或者重演汉武帝时代的巫蛊之祸亦未可知。幸好事端并未扩大,道士被杀之后,并未影响武帝与萧统父子之间的情感,然而萧统自己,却终身感到惭愧与感慨。

同类推荐
  • 嘎丽娅传奇

    嘎丽娅传奇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美丽的中俄混血姑娘嘎丽娅利用天长山开拓团日军副司令大泽一郎对她的爱慕,在韩国慰安妇朴巧巧、母亲冯俊妮的帮助下,顺利取得两份日军天长山地下要塞入口及地形图。并在队长战大辛的带领下,使得东北抗日联军攻克了要塞,打败日军,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但嘎丽娅却在炸毁日军武器库时壮烈牺牲。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欧阳修传

    欧阳修传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学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他还是北宋文学辉煌起点的1057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同时他还是政坛上三起三落、卷入波诡云谲的朝堂纷争的高层官员。本书就是从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为经,诗文作品为纬,以诗词文入传,不仅全面展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更显现出他的文心可贵。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他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30年代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奥斯特洛夫斯基,H·(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混沌之堑

    混沌之堑

    踏上通天之路位列仙班无数修士耗尽一生直到生命终结千百位面无尽虚空留下天地同寿的传奇路断了我们没有放弃梦想仙路已断我们能够改变这个末法时代追寻仙古传说
  • 娇妻金主:我的老公是明星

    娇妻金主:我的老公是明星

    她是立鸿影视新上任的总经理,旗下艺人无数。他是任性霸道的娱乐圈小天王,人见人怕肆意妄为的季大牌。他是一战成名的娱乐圈新人,来势汹汹的天才艺人。女金主和大明星欢喜冤家虐恋情深HE
  • 逃妻侦探

    逃妻侦探

    她,高级情感顾问,也就是私家侦探,专门负责情感纠纷,也就是帮人捉奸。一头短发,衬衫牛仔裤不修边幅,会开锁、飙车等多种下三滥的技能。他,一半天使一半恶魔,是天生的王者,如同神一般的男人。一次走错房间,他便像厉鬼一般缠上了她,怎么也摆脱不了。“喂,我们好像不熟耶,拜托不要缠着我好不好?”“都生过孩子了,你说熟不熟?”
  • 龙女抢亲

    龙女抢亲

    像泡在温热的洗澡水中,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柔软,温暖,通体舒泰,懒洋洋的,几乎不想睁开眼睛。醒了半天了,闹铃怎么还没响呀?手机是不是没电了?上班该迟到了吧!我一个激灵,坐起身来。。。。。。。这是哪儿?白日做梦?又不像。脑子里自动自发的蹦出一个词:“穿越?”我立刻兴奋起来,把手指放进嘴里咬了一下,好痛,这不是梦,天哪,爽翻了!穿越耶!不知是杨贵妃,还是赵飞燕呀!兴奋呀,兴奋,我一定要惑乱后宫,搅翻朝政,青史留名,让所有人都知道,最拽的女人不是武则天,而是我肖嫣然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晚川

    晚川

    京华一梦,岁月风尘里;余世残身,香魂半犹在。虞家大小姐虞晚川在一次偶然机会下,遇见亡故大将军沈崇元的儿子沈梦京,奈何沈梦京是个一心向佛之人,晚川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感情融化了沈梦京心中的冰山。晚川和沈梦京的爱情注定不会如此顺利,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等待着他们。佛曰:不可说。于是他将生命中美好的爱情尘封心间:化信仰为最慈悲的力量。而她,将所有失望,伤心挽作指尖蝴蝶,飞过俗世的眉宇。路途长长长长至故里,是世人走不完的诗句。相思常常常常入梦中,谁是谁放回苦海中的鱼?回首初见的情绪,他愿再为她取出这把桐木琴;若为此曲寄入一段情,让爱化作苦灯伴君至故里。最终,他们的归宿会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之录

    圣之录

    原风叶殿少殿主,因意外来到了地球,得知自己本为阴阳大道之化身,体内蕴含着“第二人格”而“第二人格”正是杀戮的化身。并且还在体内潜藏着阴之主、阳之皇,两位奇妙的分身。被时空道·晓日月风强行带到各个世界中,却没有说明原因。在不觉间,叶晓成为了真正的阴阳道……他,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
  • 绝代剑仙

    绝代剑仙

    无尽岁月,无数天骄踏上修仙路,前赴后继只为追求那至高的境界——仙。然仙路飘渺,有多少人杰倒在了求仙路上,化为岁月长河中的一粒尘埃……洪荒末年,绝世大能李榛在蜀山剑阁以大法力刻下“敢问世间,是否有仙”八字之后,飘然离去,不知所踪……一位少年,自西北荒漠中走出,执仙剑,踏仙路,征仙途,与命运相斗,与天地争雄,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修仙问道之路!
  • 十清门

    十清门

    在清朝时期,有一群人,他们为了生存,在民间自发组织了一个团体,几百年时间,这个团体越发的成熟与庞大,他们不为世人所知,但却又无时无刻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统称为“十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