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8500000004

第4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吴趼人(1866—1910年)著,计108回。小说以大量典故、笑话、传闻、实录以及短篇故事,折射出晚清社会的面貌。官场上的贪污腐败,世面上的人心叵测、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芸芸众生、千奇百怪,都在他的笔下体现。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讲述了从父亲去世,杭州奔丧,被伯父骗遗产,到后来出外应世,与朋友合作生意及生意失败,最后还乡。以这一条生活主线,穿插进无数的故事,从而写成一部反映晚清社会风貌的长篇小说,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内容概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官场现形记》齐名,是晚清著名的谴责小说之一。书中以“九死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其二十年间在官场、商场、洋场中的所见所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官场、金钱至上的商场、乌烟瘴气的洋场种种之弊端,暴露无遗,反映出晚清社会的腐朽黑暗与没落。因涉及范围广,故影响也大。

作品开篇写九死一生初入社会见到的便是贼扮官、官做贼的怪事,从而隐括了“官场皆强盗”(初刊本评语)的黑暗现实。贯串全书的反面人物苟才,是小说刻意塑造的清末无耻官僚的典型。他出身捐班,无学无识,只是善于谄媚、行贿、不知廉耻,甚至不惜逼迫自己新寡的儿媳嫁给两江总督做五姨太太,以求能够飞黄腾达。他两次丢官,一次被新任总督参革,一次被朝廷钦差大臣查办,但都用巨额贿赂,东山再起。这说明他是清末整个腐朽官僚机构的产物。

相反,书中所写正直的士子官吏则大都无立足之地。如榜下知县陈仲眉虽然颇有才学、精明能干,但不会逢迎,又无钱行贿,结果长期得不到差事,潦倒一生,最后自缢身死,遗下寡妻幼子。爱民如子的蔡侣笙也最终被革职严追。作者愤慨地说:“这个官竟不是人做国人”的“洋行买办”,“甚至于外国人放个屁也是香的”(第二十四回);抨击会审公堂上的华官“外国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连见了外国人用的华人巡捕“也要带三分惧怕”(第十回)。

作品描写商界生活,有意把“经商”与“做官”对立起来。九死一生坚决不愿进入官场,而走“经商”的道路,认为商场虽也有诸多怪现状,但比官场干净。作者一反封建传统的鄙商态度,表现了作者对腐朽政治的激愤,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作品生动地揭露了斗方名士、洋场才子的本相。他们或者故作狂态以买名,的!头一件先要学会了卑污苟贱,才可以求得着差使,又要把良心搁在一边,放出那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才能得着钱。”这是对清末官场的本质的揭露。

这些官僚除了贪黩无厌,就是对内凶残、对外怯懦。第五十八、五十九两回描写广东督抚两院,接到洋文电报说,“有人私从香港运了军火过来,要谋为不轨”,未得证实,就抓杀了二十多人。但这些官僚在帝国主义面前却怯懦异常,奴颜婢膝。中法战争时,驭远号兵舰竟自开水门将舰弄沉,乘舢板逃命(第十四回)。中日开战时,叶军门亲笔写信给日军,请求网开一面,情愿献出平壤(第八十三回)。作者爱国主义热情激昂,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喊出亡国危机:“中国不是亡了,便是强起来;不强起来,便亡了。断不会有神没气的,就这样永远存在那里的”(第二十二回)。同时有力地鞭挞自卑媚外的行径,指斥媚外者“羡慕外如李玉轩(第二十二回);或者胸无点墨而故弄风雅,如洋行买办唐玉生(第三十三、三十五回);或者有点技艺却大话瞒天,如江雪渔(第三十七回)等。官场、洋场、商场的种种怪现状,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在金钱势力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作品对宗族家庭间的骨肉相残、亲朋同事间的尔虞我诈,做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九死一生的伯父子仁,不仅欺骗寡娣孤侄,吞没亡弟财产,还与甥女有暖昧关系。“道学先生”符弥轩平素高谈“仁义道德是立身之基础”,却对待抚养他长大成人的老祖父百般虐待(第七十四回)。黎景翼图谋财物,用计逼死胞弟,又将弟妇卖到妓院(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苟龙光杀死生父苟才,又娶父妾(第一百零一回至一百零五回)。虽然作者站在旧道德立场上,怀着义愤和惋叹心情描写这些怪现状,却也真实地暴露了封建大厦即将倒塌时,人们精神支柱的崩溃。

小说表现了改良社会、重致富强的愿望。但其办法仅仅是“把读书人的路改正”,像外国人那样,“讲究实学”,读有用的书,如《经世文编》《富国策》之类;对付外国也只是“上下齐心协力地认真办起事来,节省了那些不相干的虚糜,认真办起海防、边防”,希望则是寄托在“英年的人,巴巴的学好”(第二十二回),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问题,甚至以为澄清吏治,改革弊病,在于恢复旧道德,所以是软弱无力的。小说的主要成就在暴露方面。

(二)小说的叙事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转变的开始,因为晚清小说已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小说借“我”的眼和耳朵记载了当时社会出现的种种奇闻怪事,展现出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景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在叙事方面的创新,已被历来的研究者所肯定。叙事者,即小说故事的讲述者和观察者。小说中的叙事者通常按照其主要叙事人物分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者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者。这作为“讲述者”和“观察者”的小说叙事者提出的“声口”和“视角”。对叙事者的研究,无疑是小说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贯穿始终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而小说中最能表现叙事者变化轨迹的莫过于小说第一回的楔子。

在开篇中,作者曾这样写道:

上海地方,为商贾麇集之区,中外杂处,人烟稠密,轮舶往来,百货输转。加以苏扬各地之烟花,亦都图上海富商大贾之多,一时买棹而来,环聚于四马路一带,高张艳帜,炫异争奇。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尝鼎一脔。于是乎把六十年前的一片芦苇滩头,变做了中国第一个热闹的所在。唉!繁华到极,便容易沦于虚浮。久而久之,凡在上海来来往往的人,开口便讲应酬,闭口也讲应酬。人生世上,这“应酬”两个字,本来是免不了的;争奈这些人所讲的应酬,与平常的应酬不同。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还有那些本是手头空乏的,虽是空着心儿,也要充作大老官模样,去逐队嬉游,好象除了征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所以那“空心大老官”,居然成为上海的土产物。这还是小事。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稀奇古怪,梦想不到的事,都在上海出现——于是又把六十年前民风淳朴的地方,变了个轻浮险诈的逋逃薮。

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是小说的叙事者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如果抛开“小说”这一体裁背景,这段文字给我们的感受不过是作者的自白。然而,作为小说,作者毕竟不同于叙事者,这样,这段文字便在揭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之外,又暗示了此时小说叙事者为匿名的全知叙事者。接下来小说写道:“这些闲话,也不必提,内中单表一个少年人物。这少年也未详其为何省何府人氏,亦不详其姓名。”则将这一匿名的全知叙事者表现的更为彻底。

通常,在不同的小说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说书人”的形象出场,比如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的另一部小说《老残游记》在第一回写道:“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这里虽说没有直接指明“说书人”,但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中体味到“说书人”的存在。又如《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列为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这里的“看官”以及“在下”都是全知叙事者具体化的表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开篇虽然仍采用全知叙事者自白的模式,但是他在试图摆脱传统的影子,主要表现在他对“虚拟说书场景”的弃用。这为作者开始庞大的叙事建立了基本的框架,为他的叙事提供了便利。

在小说的楔子里面,还有一位拿到了“九死一生”手稿,对手稿进行评点,将之寄往杂志社的“死里逃生”,他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叙事者。死里逃生是匿名的全知叙事者所讲述的故事中的主角,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但相对于一个独立的掩藏叙事者,“九死一生”更可以看做是全知叙事者向限知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过渡的媒介。

当“九死一生”开始以叙事者出现时,小说的序是表现出与传统的小说不同的特色来。小说这样写道:

我是好好的一个人,生平并未遭过大风波、大险阻,又没有人出十万两银子的赏格来捉我,何以将自己好好的姓名来隐了,另外叫个甚么九死一生呢?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二十年之久,在此种过来,未曾被第一种所蚀,未曾被第二种所啖,未曾被第三种所攫,居然被我逗避了过去,还不算是九死一生么?所以我这个名字,也是我自豪的纪念。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但是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第一,虽然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但在很大程度上“我”只是故事的配角,小说主要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并非是通过“我”自身的事情来反映问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主要叙事者是“我”,但是在讲述故事的却并非“我”一人,金子安等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因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者呈现出“狂欢化”色彩。全民性是“狂欢性”特征之一,即大众性、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出平等和民主的精神。第二,通过前后文的对照,小说中“我”是从听客逐渐向讲述者转变的,小说内容的这种变化与主人公性格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是亦步亦趋的。

另外,小说的叙事者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叙事者的相对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匿名的全知叙事者讲述的关于“死里逃生”和“九死一生”的故事,“死里逃生”和“九死一生”均是故事中的人物。而后文则更明确表现出“九死一生”是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而存在的。但即便“九死一生”——“我”是公认的讲述者,但他的角色仍在旁观者、参与者之间反复的摆动。

(三)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采用章回小说的结构。小说共108回,从1903年开始在《新小说》上连载。从1903—1905年,先发表45回,直到1910年,才出齐8册,共108回。因为是定期连载,所以常常来不及考虑结构,并将许多写实的短篇小说任意地塞进去凑数。从整本小说看,共有约200个故事穿插其中。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从奔父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为止所耳闻目睹的近200个小故事,勾画出中法战争后至20世纪初的二十多年间晚清社会出现的种种怪现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范围比《官场现形记》更为广阔,除官场外,还涉及商场、洋场、科场,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都颇为深刻,具有较高的认识,可以帮助读者透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结构全篇,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在中国小说史上开了先河。结构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书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全书结构的主干,同时又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将它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全书繁简适宜,浑然一体。

以叙事为主,或者说完全是叙事,没有任何景色的描写,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传统写法。这一点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九死一生”在大江南北往来奔波做生意,经常乘船顺水逆水出行,却没有一次写沿江的景色,如果路途遥远,乘船的时间长,也只用一句“在路几天”来一笔代过。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几乎从来不单独对社会环境或自然景观进行孤立的描写,这是与外国小说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写景也总要有情,用情写景。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到情,自然离不开人。大至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小至一景一物,一厅一室,都不能离开人物,这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写环境的最大特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具有同样的特色。

而小说最大的成就在于其用自叙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晚清封建社会行将瓦解前的社会景象。虽然在小说中有一些叙事上的夸张,在作品中也有夸大事实的现象出现,可以说是作品中的一些瑕疵。但这并不影响小说本身的讽刺效果。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其评价甚为精当:“作者经历较多,故所叙之族类亦较夥,官师士商,皆著于录……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的谈笔之资而已。”小说流畅的文笔、诙谐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犹如世态人情的万花筒,令人目不暇接。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的强烈讽刺色彩,对晚清社会的丑恶现象给予了无情的鞭挞。

同类推荐
  • 耕余遗穗

    耕余遗穗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千百年眼”、“海外生活”、“专题研究”、“校园走笔”等栏目刊载的文化小品、域外见闻、生活杂感等。这些随笔既包括王日根教授个人的治学从教之道,还包括他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评论。随笔以悠闲的心态,轻松的笔调漫谈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域外风情。文如心,这种静谧、恬淡的文风大致反映出王日根教授淡定的心境,淡泊的心志,淡雅的心智。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葬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葬我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热门推荐
  • 天突

    天突

    天地伊始,乾坤不动,阴阳不分。大能盘古,蓄势而发,开天地,转乾坤,分阴阳。最终,以至高神魂镇上九重天,辅天威常在,以束九天众神,保三界太平;以血肉圣体筑下十八层地狱,佐三界之根基,禁魑魅魍魉,妖魔邪祟于狱中,以摄三界邪恶;以不灭意念游荡于天地之间,扶疾苦,救苍生,树德行。然而,万年过后,天神势起,盘古之魂虚幻,诸天众神欲掌乾坤,变阴阳,开始屠苍生,炼地狱。生灵万物,怨声四起。终于,一场与天的较量,缓缓拉开了序幕……
  • 天哑图

    天哑图

    你知道菩萨为何总是低眉垂目吗?因为它怕与世人的目光对上,对上了,事情就太多了……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分别是天魂,地魂和命魂。而七魄指的是: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寄生在人体三个丹田内的是三个尸虫,上尸虫吸食人脑中精气,令人昏沉欲睡,神不由己;中尸虫则盗取人体的五脏之气,使人脏器衰竭,食欲不振;下尸虫由会阴出入人体,使人产生淫欲。......另外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为本作品提供封面
  • 错爱:独宠小丫头

    错爱:独宠小丫头

    转了学校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正在懊悔自己是否该转学,却不知爱情已经悄然来到……
  • 幸好幸好你来了

    幸好幸好你来了

    什么总有那么些人,外表看起来像个大灰狼,内心却跟个憨憨一样?“顾同学,请问你是憨批吗?”“也只有你会这么想了。”“这不应该是个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吗?”“你以为我在别人面前都跟在你面前一样吗?”
  • 握手言和夏悠悠

    握手言和夏悠悠

    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会突然之间默默关注起你身边的一个人?似乎Ta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你的情绪。但是你们之间并没有这种让你过度关心Ta得关系。我们把这种感觉叫做“暗恋”。也许你们只是普通的朋友,也许只是同学。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遇见一个人,心里总念念不忘对Ta真诚的祝福,就像夜夜不忘升起的星星。Ta不知,只有你知。这是一个只能倾诉与那边际繁星的秘密。
  • 鸿尘剑君

    鸿尘剑君

    大道残余莫登天,鸿尘遗世不成仙。少年自愿放弃先天道体,却得剑神传承。他自东方负剑而来,以剑问道,纵横茫茫星海。横压一世天才,斩碎世间枷锁,成就剑君风采。
  •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之所以将女人造得曲线玲珑、娇柔细嫩、兰心慧质、妖媚风情,是来自于上帝造人时突发的灵感。毫无疑问,女人是上帝的得意之作。女人是尤物,必须要有人来呵护和宠爱,因此,男人的使命自然就是服务于女人。宠爱她、爱护她,让她快乐幸福成了每个男人的天职。上帝这样的定位,自然让男人既羡慕又嫉妒得发狂,但女人就是如此,既然上帝刻意如此安排,为什么我们要违抗上帝的旨意,不去享受人生,不去享受男人的服务?所以,作为女人,如果不骄傲就是拂逆上帝的旨意!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就要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家庭中的女皇。假使稍显霸道也无妨,因为上帝都会为我们的行为让路。
  • 民国异事

    民国异事

    这篇小说主要是以民国时期为背景,描写当时的那些灵异传说,不过更多想要传达得是一些比较正能量或称励志的东西。
  • 爱上冷艳小皇叔

    爱上冷艳小皇叔

    穿越时空居然变成了太子妃?本以为可以开开心心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这名太子居然是个智障!!!扮猪吃老虎……白天傻乎乎,晚上居然……面对全新人生的洛若若居然第二次被绿了,手撕小三的太子妃既然选择爱上夫君的死对头小皇叔。这场谎缪无稽之谈的皇宫大战从此拉下序幕……
  • 盖桠民间艺术团

    盖桠民间艺术团

    被称为“神之脊柱”的金属基柱穿透云层,构成了空中大陆---盖桠。即使在这座钢铁大陆当中,人们还是向往着水蒸气和香料。热气腾腾的油屋是所有活着的生物们的乐园。匹克族野猪人和泰格族白虎人在一间温泉里面浸泡着,瘦弱的少年林仓正在卖力着用砂纸给蛤蟆莱爷搓背。隔壁基盘上的少年陈菩,正趴在桌子上面,将从垃圾堆里面捡回来的报废电器,拆分、组装、改造成一件件巧妙且危险的装备。云层之下是地面,是传说中的禁地。而现在盖桠人将要违反祖训,重回地面,只为了惩治那些从地底爬出来的肮脏叛徒们。高傲的盖桠人拒绝和他们共同享有蓝天,只有地底和死亡属于这些叛徒们。林仓和陈菩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被卷进了跨时代的变革之中,将见证、参与甚至影响这历史性转折点。欢迎加入盖桠民间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