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7700000011

第11章 明礼与诚信(1)

一、程门立雪

宋代的杨时(1053-1135),四十岁那年到了洛阳。这城里住着个程颐,是当时著名的学问家。虽然杨时已到中年,学问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还是好学不倦。他为了继续深造,便拜程颐为师。

有一天,天气很冷,杨时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便和同学游酢一道去求教老师。当他们到达程颐家时,看到程颐正在午睡。他们为了不影响老师的休息,就不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这天下着鹅毛大雪,程颐一觉醒来,看见杨时和游酢静悄悄地、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连忙说道:“你们二位有什么事?快进来吧!”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杨时和游酢站立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对深深的脚印。从此,“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就被人们作为尊师敬长的典故流传下来。

二、冒雨访师

著名漫画家张乐平(1901-1992)是人们熟知的《三毛流浪记》的作者。他原名叫张升,早年学画曾得到一位名叫陆寅生老师的指导,此后师生分散,断了联系。五十四年后,张乐平得知自己的启蒙老师在上海的详细地址。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张乐平格外兴奋,他一手撑伞,一手拎蛋糕,去看望几十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老师。

到了老师家,叩了门,师母应声而出;“你是谁呀?”“我是张升,来看陆寅生老师。”师母一听,乐呵呵地嚷进去:“张升来了,张升来了!”八十岁的陆寅生先生把七十二岁的张乐平打量了一下,连说:“像的,像的。”师生叙谈了久别之情后,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你教给我的。我一直没有忘记你。原来不知你在哪里,听说你每天到复兴公园吃茶。我到复兴公园茶室找了你三次。现在有了地址,当然要来拜望老师。”张乐平的尊师之情使陆寅生热泪盈眶。

三、回到母校

1982年4月,厦门大学60周年校庆的时候,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33-1996)风尘仆仆从北京乘车回母校来了。他走下车厢,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到我的母校来。”

陈景润非常怀念教过他的老师。校庆大会那天上午,他和大家一起前往会场。当人们匆匆走过数学馆的时候,忽然间,陈景润在一大群人中发现了李文清教授。“是他!”陈景润冲过人群,三步并作两步向李教授奔去,紧紧握住李教授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半分钟左右,才说:“先生,我一定来看您!”两天之后,陈景润果然出现在李教授家中。李教授曾经是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启蒙老师,陈景润非常敬重和感激他。陈景润推心置腹地说:“我到北京后,一直想着老师的培养教育。现在搞科研工作,总觉得以前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是老师帮我打下的。”他还把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拿出来请李教授审阅,并在论文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非常感谢我师的长期指导和培养——您的学生陈景润。”

四、尊敬师长

上个世纪40年代,江泽民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严睃、沈尚贤、钟光琳、赵富鑫、蒋大宗、顾毓等教授,曾做过江泽民的老师。之后,江泽民一直眷念着哺育过自己的母校和敬爱的老师。

1989年9月13日,江泽民在西安考察工作,专程到西安交大看望在家养病的严睃教授。严教授十分兴奋,拄着拐杖,来到了校行政办公楼。此时,江泽民刚好到达。在三楼楼梯口,他一眼就认出了前边拄着拐杖走路的就是多年未见面的严老师。他立即抢上几步,紧紧握住严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吗?”严教授看到站在面前的就是自己当年的学生江泽民时,心情非常激动,忙答道:“我好我好,您也好吗!”江泽民边答话边搀扶严老师上楼。

在西安交大办公楼会议室,江泽民和师生们亲切交谈,他充满感情地说,严教授是我的老师,他教我“电机设计”,沈尚贤教授教我“照明学”,蒋大宗教授当时是助教,辅导我的无线电学的试验,也是我的老师。我应该来看望母校,看望我的老师。

江泽民回忆起以前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总工程师的时候,严睃、沈尚贤、蒋大宗三位老师曾去找过他。当江泽民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师时,非常高兴,请他们到长春饭店吃饭,还合影留念,这些照片一直珍藏着。

对于旅居海外的顾毓教授,江泽民也非常惦念和敬重。

1997年10月30日访问美国期间,专程从华盛顿到费城,登门看望95岁高龄的顾毓教授。他一看到顾教授就紧紧握住他的手,以学生的身份首先问候老师健康。这次会见师生叙谈了40分钟,最后才依依惜别,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五、谦逊待人

孙中山(1866-1925)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武昌起义后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举行盛大的就任典礼后,孙中山亲自目送代表们到大堂阶沿,代表们请孙先生留步。孙中山说:

“我是人民的公仆,诸位是人民的代表,所以就是主人,我应当送你们到大堂阶下。”

有一次,孙中山去国民党党部演讲,门口的卫兵拦住不让进去,说是“今天孙大总统来,别人不让进去。”孙中山说:“孙大总统不也是个普通的人吗?他不过是百姓的公仆,”然后,孙中山把名片拿出来,那个卫兵看后,不胜惊慌,但孙中山微笑着走了进去。

有一次孙中山患病住院,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每当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孙中山总是面带笑容,说一声:“谢谢您。”敬诚之情,溢于言表。1925年孙中山患肝癌在北京治疗,在弥留之际,当一位护理人员为他搬炕桌时,孙中山先生安详地望着她,慈爱地说:“谢谢你,你的工作太辛苦了,今后你应当好好休息,这一阵子你太辛苦了!”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六、毛泽东延安请客

1941年秋天,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交流生产经验,促进大生产运动,在延安南关举办了一个农业展览会。会上,毛泽东主席结识了边区劳动模范郝光华。临分别时,毛主席还请郝光华有空到他那里去。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郝光华收到毛主席一封从延安寄来的信,信中说,我很想见见你,有些情况想问问你,请你来我家一次。并在信里特意写了他几时办公几时休息。

第二天一早,郝光华换了一件新衣服,挑着自己早已准备的几样礼物上路了。他一口气走了20多里路,兴冲冲地来到杨家岭。

毛主席听说郝光华来了,迎出来好远,他伸手要接郝光华肩上的担子,郝光华说什么也不肯。毛主席只好拉着郝光华,一手扶着担子,和他并肩走进院子。郝光华放下担子,主席说:“人来了就好了,我可不喜欢你送东西!”“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青菜是自家种的,请主席尝尝么。”

两人说说笑笑地走进窑洞,毛主席请郝光华坐下,并递上一杯热茶,然后坐在他的身旁,亲热地拉起家常来。两人谈着谈着,不觉得就到了吃饭时间,郝光华站起来就要走。毛主席说什么也不同意,一定要留他吃了饭再走。

一会儿,饭端上来了,毛主席请郝光华坐上位。郝光华不肯坐,他随便找了个地方说:“主席,我就坐这里吃吧!”“你是客人嘛,还是坐在那里,不要客气!”毛主席坚持把郝光华请到上位坐下。郝光华刚拿起筷子,毛主席就给他夹菜,碗里饭还没有吃完,就又给添满了。

黄昏的时候,毛主席把郝光华送出了杨家岭,一直陪他走了一里多路。

七、排队就医

一天,徐特立到北京医院看病,候诊室里的人很多,都坐在长靠背椅上等着叫号。徐特立的警卫员一看这么多人,有点急了,心想:徐老是最爱惜时间的,这么等着,得空耗多少时间啊。他走过去,悄声问道:“徐老,人太多,我去跟医院张主任讲一声,给您先看,好不好?”徐老连忙说:“不行,不要告诉他,按次序看好,稍等一下没关系。”警卫员抬头望了望墙上的钟,说:“那够等的了。”

徐老看警卫员有点不高兴,便招呼他坐下,拍着他的肩膀耐心地对他说:“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我们要是不按次序看病,别人就要多等。无论做什么事,总要多替别人想想,不能光图自己的方便。再说,你去找张主任,咱们和他熟,可以特殊照顾,如果熟人都不遵守制度,他这里的秩序怎么维持呢?”警卫员听了,觉得徐老说得有理,也就耐着性子和徐老一起等着叫号了。

八、依次照相

1956年12月的一天,是个星期天,周恩来总理因工作的需要,去北京王府井一家照相馆照相。当他来到照相馆里时,已经有好些人等候在那里,摄影师正准备给一位解放军战士拍照。周总理进门后,大家赶忙迎上前去问好。当知道周总理的来意后,那位战士马上向总理敬了礼,要让总理先照。周总理谦虚地说:“你先照,我等一会儿没关系!”周总理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坐下来,坚持按先后顺序照相,使在场的人深受感动。

等那位战士照完了相,走出了照相馆。接着,周总理才去照相。照相结束后,周总理亲切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

照相馆的同志特意精心放大了四张照片,赠送给周总理。

周总理非常满意,他派人付了钱,还送给照相馆每人一张照片做纪念。

九、倡导语言美

邓小平(1904-1997)是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家。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1938年12月,部队驻在冀南地区。就在党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结束后的一天,一个叫孙继增的干部,突然接到师部通知,带领一个骑兵排去邢台以北的铁路沿线,接护刚刚参加六中全会归来的邓小平政委。在路经小邢家湾,孙继增命令一个排长去请向导,这位排长是四川南江人,说话总爱带上四川很平常的口头语“二妈的。”他遇到一位老乡就说:“二妈的,你帮我找个向导好不好?”那位老乡很不高兴,以为排长是在骂他。事后,老乡找到邓政委的警卫员,告了排长的状。

对此,邓政委十分重视,当晚顾不上休息,就把孙继增找到他那里,批评孙继增没有教育好干部、战士,问他为什么让排长骂人。孙继增讲明了事情的经过,解释说:“那是四川的一句口头语。”邓政委十分严肃地告诫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即使口头语也要文明礼貌。同时,他还让孙继增找来了那位排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子弟兵,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注意军民关系。从南方到北方,要了解北方群众的风俗习惯,不能不分时间地滥用口头语,那样会影响军民关系的。”

十、恭迎众乡邻

董必武(1885-1975)是伟大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参加过万里长征,在延安时大家称他为董老。解放后任国家代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他身居高位,谦虚谨慎,以礼待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1956年3月,年逾七旬的董必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湖北省红安县。他对生他养他的故乡充满无限深情。回乡的第二天,董老在县委机关会议室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准备了一些茶水来招待大家。被邀请的有老红军、老赤卫队员、红色地下交通员、烈军属及董老的同学,邻居,亲属等。

大家陆续到来,董老一直迎候在楼梯口,先到的见董老没入座,也都不愿就坐。董老笑着说:“今天你们是客人,我是主人,快坐!快坐!”后来,董必武同志和大家一块儿入座,开了个热情洋溢的座谈会。

十一、敬礼老船工

老上辈革命家彭德怀元帅(1898-1974),很讲究文明礼貌,不论对同志、对部下,还是老乡,都是以礼相待。

1965年,彭总奉毛主席指示,去西南领导三线建设。一次外出途中,正好打听到当年为红军摆渡的老船工,还有一人健在。于是,在一位老乡的带领下,来到老船工的住处。

彭总见到这位老人时高兴极了,竟然还能记得当年和他一道摆渡的是三个人,另外还有一老一少。老船工听着听着,仔细打量起彭总来,问他怎么知道得这样清楚。彭总说:“我是当年的红军战士。今天是代表那些乘你们的渡船过河去的所有红军战士来看望你,感谢你!”老船工激动地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把它记在心里。”彭总捧着老船工的手,向他行了鞠躬礼。临别,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作为对老船工的报答。

十二、给老农让路

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陈毅为人谦和,很讲究礼貌。1937年,他在开辟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时,在一次外出途中,和一位肩挑重担的老农在田坎相遇了。由于旁边都是水田,两相不便通过。这时,陈毅抢先跳下水田给老农让路,让他先行。见此情况,那位老人感动得不知说啥才好。心里一直在嘀咕着:“自古以来,都是名贵者高高在上,视自己为民众之父母,哪有为民礼让之理。可是如今世道变了,真没有见过,带兵的司令员给挑担的百姓让路哩!”

以后,那位老农逢人就讲,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多么好,陈司令员为民礼让的品德多么高尚。

十三、坐车想着走路的

1949年的一天,贺龙乘坐着一辆吉普车,在山西省榆次与平遥的公路上奔驰。路上,常常遇到三五成群的驮着瓦缸的马帮。骡马看到汽车,往往惊得乱跑乱撞,牲口多,驭手照管不过来。这样,受惊的骡子就弄翻驮子,碰坏了瓦缸。每当遇到牲口受惊的情况,贺龙就招呼司机远一点停车,然后叫身边的同志下车帮助老乡牵住笼头,让车缓缓开过,保证了瓦缸的安全。贺龙教育身边的同志说:“坐车的要想着走路的,可不能乱冲乱闯!”那天在几十公里的路上,接连碰到好几起马帮,每次都按贺龙的吩咐,圆满地处理了。贺老总文明行车,讲究礼让,至今被人们称颂。

十四、称呼应该讲文明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开始的第一天,供应部送来一些缴获的罐头,首长分给勤杂人员。当时任八路军129师卫生所长的赖玉明就在院中大叫:“伙夫!马夫!卫兵!号兵!大家快来呀,有好吃的。”……第二天,刘伯承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说:“我们的伙夫、马夫应该取个什么名,”“你们不要笑,这是革命家庭的大事,我们革命的军队……官兵平等,都是革命大家庭的一员。今后,伙夫就叫炊事员,马夫就叫饲养员,挑夫就叫运输员,卫兵就叫警卫员,号兵就叫司号员,勤务兵就叫公务员,卫生兵就叫卫生员,理发师傅就叫理发员。……我们人民军队是礼仪之师,文明之师,称呼应该讲文明。”

从此,129师机关再也没有喊“伙夫,马夫”的了。这个文明称呼很快就传遍了解放区。直到今天,我军还沿用这个文明称呼。

十五、应给客人先上菜

周恩来总理在接待外宾时,对待外宾,不论国家大小,身份高低,都是平等相待,彬彬有礼。一次,在招待外宾的宴会上,一位做服务工作的同志,出于对周总理的崇敬心情,上菜的时候,先上给了总理。事后,周总理对那位同志做了耐心地说服教育工作。

总理说,外宾到我们国家是客人,对客人应该讲礼貌。因此,上菜应该先给客人上。总理的话,使这位同志深受教育,同时,也给其他同志上了一堂文明礼貌课。

同类推荐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阿列克斯·卡瑞尔博士曾经说:“不知道如何消除忧虑的商人,他的寿命将不会长久。”这是一本通过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调适自我、展示自我来战胜忧虑、激活潜能,从而开启新生的心灵教本。去善待自己,做到既成功又幸福。
  •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就是这样的一种游戏,反对在那种害死人的封闭场景下把孩子弄成呆板的人以后再去给他们忽悠创业,主张所有的人都要呼吁与创造让青少年闯荡的机会:实践、实习、沟通、尝试,然后我们就能得到一种新品种的创业素养,真的适合创造的人才。创业从闯荡开始,闯荡从现在开始。
  • 哈佛剑桥学得到系列:人性掌控与处世智慧

    哈佛剑桥学得到系列:人性掌控与处世智慧

    不仅在动物世界中,在人的世界里,了不乏激烈的竞争。不同的是,优胜劣汰并不是这些竞争的唯一规则。你要学会并精通生存之道,必须了解人性的真相。老练与练达会让你识别各式各样的陷阱和危险,为你赢得无数的机会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本书中,你可以通过大量的事例了解到人性的复杂性及其根源,你会从中学到如何平衡处世的方与圆,如何以自己的本色获得他人的认同,怎样把握表现与收敛的度,如何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如何表扬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同时,你将通晓如何成为处世高手的精髓。研究人性、了解人性、把握人性、利用人性,将使你立于不败地。读懂哈佛和剑桥,让我们从这里出发!
热门推荐
  • 倒霉女神经的爱恨情仇

    倒霉女神经的爱恨情仇

    一个天生就仿佛自带倒霉光环的倒霉小姐与生来就是天之骄子的伪傲娇真腹黑的太子以及一众不靠谱王爷的爱恨情仇
  • 梦帝疆

    梦帝疆

    疆域,不过是帝王手中一张图!云国末年,北方北洛国大军南下,骚扰云国边境;蛮族、巫族、草原游牧部族……大军陈兵关外,威胁边境!帝王为了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术,不顾百姓死活,只为寻找那传说之中的仙岛!星术师,五行师,武道师,神术师,巫毒师……拥有强大力量的人行走于世间,善恶难料,却间接影响着一国之运!
  • 做一个女菌子

    做一个女菌子

    一个研究生物菌的大佬,在旅游多地后,因一些事情的触动,又回到研究所工作,开启大佬之路…
  • 梃击

    梃击

    一个刑部主事,小小的六品官,梦想着匡扶朝堂正义。一个久不上朝的皇帝,在深宫内掌控着朝廷全局。一个远在东南的书院,试图操控国家的命运。国本之争终何去,疑云重重是梃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列国群英传

    列国群英传

    一个将门遗孤,带领一群边塞游侠,起于蛮荒,建国封王,力鼎中原。一位王侯长公子,被迫质于敌国,在新老传承之际遭兄弟反目,在帝国崩盘之后励精图治,终成天下第一强国。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英雄辈出,不知谁又会是最后的赢家呢?本故事以五千多年历史为魂,一历代先贤事迹为骨,谱写不一样的列国群英们·········
  • 寻道地球

    寻道地球

    被迫背井离乡的张子辰,迫切想要找到回家的方法。只是,这个地方,怎么和原住民口中不太一样呢? 地下情报贩子,疯狂科学家,超能力者,恐怖组织......这是一个一边解决问题一边想办法回家的故事。
  • 大理寺之天衣有缝

    大理寺之天衣有缝

    大理寺听女皇调派,动全国之力,辑拿四个意图颠覆历史的穿越者。
  • 逆乱三千界

    逆乱三千界

    我恨这天,夺我一臂,恨这地,断情绝义,恨这人,灭绝无道。我要这天,这地,这人,这世间万物,亘古不存,永绝后患。
  • 青春那年小别离

    青春那年小别离

    青春的励志文书,围绕着九年级的朵儿来写,描写了一系列校园已经家长教育的作品,以结局别离的方式的结尾。(本小说一周更新一次,周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