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6100000043

第43章 关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对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软件服务体系建设

与比较先进、完善的硬件服务体系相比,一方面,我国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孵化功能或孵化服务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孵化服务,增值服务或者价值创造比较薄弱,所提供的服务大部分还集中在一般性服务上,与国外企业孵化器的差异很大;另一方面,我国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培育新创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作为一种为新产品和新创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组织形式,企业孵化器更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拥有具备较高素质的有效的管理团队。这种管理团队需要具备开创和发展企业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熟悉企业运行。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软件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人员素质和能力,提高培育和孵化在孵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改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环境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利用社会支持网络而创造一种有效平台,使不同的企业能力得到合理的组合,从而完成对新创企业的孵化和培育。社会支持网络的广泛性和可利用性是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成功运行的保证。目前,我国企业孵化器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不够,缺乏支持和鼓励新创企业发展的各类社会机构和智力网络、社会中介服务网络、企业网络、企业家网络、信息网络等,缺乏与创业服务机构相配合的社会服务机制,造成有些创业服务机构孤军奋战,孤掌难鸣。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改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环境,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孵化器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使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所形成的对新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局部优化环境”得以有效放大。

3.利用虚拟组织形式,采取资源外取战略,加快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企业孵化器的天然公益属性,欧美国家中非营利性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比营利性企业孵化器的数量还多。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具有比较强大的政府投资与管理背景,一般又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管理、技术、人才、资金比较短缺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用虚拟化运行模式。首先,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加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为这个“虚拟组织”的“核心”。这是责无旁贷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化服务和孵化环境上。其次,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重视外部资源的利用。任何企业或其他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作为按照“虚拟组织”模式运行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所拥有的资源更是非常有限。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借助于“虚拟组织”的形式,通过业务外包或战略联盟,使各种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形成合作竞争优势。最后,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树立合作竞争的新理念,加强与价值链上相关成员组织的合作,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系统,提高价值链系统的整体优势,实现“双赢”、“多赢”的目的。

4.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采用开放式运行模式

开放式运行模式的基本思路就是,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并不需要“直接拥有”各种资源,而只是一个为在孵企业服务的特殊的“中介”组织;通过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中介”作用,各种社会资源就可以满足在孵企业的各种需要。按照这种思路,开放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的关键是具有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但是这种自身能力最主要的是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如果具有了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也就使自己具有了对在孵企业的服务能力,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满足新创企业的各种需要。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相对来说,社会资源却非常丰富。一个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无论怎么建设和发展,其孵化能力都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同时达到在一定区域内都是最优的,在不同方面都会有一些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具有更强的能力和水平。采取开放式运行模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并不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和专业设备,而是需要提高自己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眼睛向外,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这样,就可以解决按照封闭式运行模式运行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所存在的服务水平低、人才与管理团队缺乏、技术设备缺乏和落后等关键问题,对新创企业的服务能力自然就可以提高了。如果还像过去和现在这样,眼睛向内,只盯着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可以说其服务能力永远是有限的,有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

5.进一步完善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明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改善股权结构,培育、引进机构投资者(股东),弱化政府行为,建立以多元大股东为主导的、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在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建立内部职工持股制,使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所有人员拥有自己明确的产权,并依此参与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经营与利润分配。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内部职工持股制需要经营层控股,主要经营者持大股,使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不同类型的人员占有不同数量的股份,具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也便于对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人员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可以通过国有股减持,或者增资扩股等方式实施内部职工持股计划。再次,改进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董事会的工作。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董事会成员必须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必须非常熟悉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性质、特点、运行模式和相关政策、法律;董事会不仅需要分析和评价经理层的工作业绩,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集中讨论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重大决策、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组织结构改革等;董事需要更多、更早地获取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各种信息,而不是仅仅在董事会会议举行前不久才收到有关背景信息。这样,有利于董事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决策;董事必须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中,而不是仅仅每年参加几次董事会会议;改善董事会的构成,减少内部董事的数量,增加外部(独立)董事的数量,并且使外部(独立)董事的数量超过内部董事的数量;改变外部(独立)董事的选聘方法,减少或排除大股东对外部(独立)董事的影响,增强外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公正性;进一步明确外部(独立)董事的责任与权利;完善外部(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包括声誉机制、薪酬机制、风险机制等。通过改革,使董事会成为决策班子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置身事外的裁判。最后,改进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激励与约束方面,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明确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使责权利相结合;严格考核与奖惩,做到奖惩有依据,真正起到奖惩应有的作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所有在职人员都必须持有公司股票,实现劳动者与所有者的紧密结合;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奖励公司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关人员,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加强接触,提高在孵企业的成长绩效

第一,孵化器经理及管理团队在培育和孵化在孵企业过程中需要加强接触,增加接触时间与频率,促进在孵企业成长绩效提高。具体地说,需要同时增加孵化器经理及管理团队在培育和孵化在孵企业过程中投入的人力和时间,增加孵化器经理及管理团队与在孵企业的接触强度,可以帮助提高企业孵化器服务效果及其在孵企业的成长绩效。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不能仅仅有联系、有接触,还必须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加强协调,增加接触强度,提高接触效果,把工作做实、做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运行效果,提高企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的绩效。

第二,企业孵化器需要进一步改进对在孵企业的直接服务方式。企业孵化器从诞生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对在孵企业的直接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但是,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方式大多是被动和指导式的,对在孵企业解决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和协助。然而,由于自身资源和能力方面的限制,在孵企业很难通过一般性的“指导”有效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更难以借此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绩效。我们认为,孵化器经理及管理团队提高孵化器经理及管理团队与在孵企业的直接服务介入程度,采用干预式服务等方式,可以帮助有效提高在孵企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在孵企业的成长绩效。

第三,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应该重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更应该重视所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利用问题,根据在孵企业的需求及其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进行调整和提升,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在培育和孵化在孵企业中的作用,促进在孵企业的发展和成长绩效的提高。同时,我们建议在孵企业主动、积极地利用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最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注重外部网络关系建设,在孵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孵化器外部网络关系。企业孵化器比在孵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但仍然不能满足在孵企业发展的全部需要,需要发挥中介作用,整合外部资源,促进在孵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的合作;在孵企业既要利用企业孵化器自身的资源,又需要利用企业孵化器外部网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等不同形式,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交流与沟通,加强各种外部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一、英文部分

[1]Garry D Bruton,“Incubators as a Small Business Support in Russia”,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8,Vol。36:pp。91-94.

[2]Costa David,Malan,Lalkaka,“Improving Business Incubator Performance through Benchmarking and Evalu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Europe”,paper presented at the NB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Conference,Toronto,April,2002.

[3]Tiffany Meyer Haugen,“Getting a Head Start:The Rise of Business Incuba-tors”,Business Forum,Winter1999:pp。25-27.

[4]Rhonda P。Culp,Guidelines for Incubator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Fall,1999:pp。19-23.

[5]Mihalis Halkides,“Dot-coms and Business Incubators:Jumping on and of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ndwagon”,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Winter2001:28.

[6]Mohd Ghazali,Mohd Yunos,“Builing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The Malaysian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Experience”,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Dec2002:pp。177-188.

[7]SIRIM Berhad for APCTT(2001),“Technology Incubation—Concepts and Prospects”,Asia Pacific Tech Monitor Journal。

[8]Rustam Lalkaka&;Jack Bishop,“Business Incubat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itial Assessment in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UNDP,New York,1996,Ⅷ。

[9]Debenham Tewson&;Chinnocks,“science parks and innovation centers-prop-erty,the unconsided element,science parks and innovation centers: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held in Berlin”,13-15 February 1985,Elsevier,Amsterdam-Oxford-New York-Tokyo,1985,pp。162-163.

[10]Jurgen Allesch,“innovation centers and science park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held in Berlin”,13-15 February 1985,Elsevier,Amsterdam-Oxford-New York-Tokyo,1985,P。59.

[11]Rogers M。and Cote M。,1987,Growing the next silicon valley,D。C。Heath and Company Lexington,Massachusetts,Toronto。

[12]D。J。Dekker,“industrial re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centers in community regional policy,science parks and innovation centers: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held in Berlin”,13-15 February 1985,Elsevier,Amsterdam-Oxford-New York-Tokyo,1985,pp。74-75.

[13]H。Krist,“innovation centers as an element of strategies for 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science parks and innovation centers: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held in Berlin”,13-15 February 1985,Elsevier,Amsterdam-Oxford-New York-Tokyo,1985,pp。178-182.

[14]Rustam Lalkaka,“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to help build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Journal Change Management,Dec。2002.Vol。3,P。172.

[15]Mihalis Halkides,“Dot-coms and Business Incubators:Jumping on and of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ndwagon”,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Winter2001:28.

[16]Candace Campbell,“Change agents in the new economic:business incuba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spring,1999:pp。56-59.

[17]Mihalis Halkides,“Dot-Coms and Business Incubators:Jumping on and of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ndwagon”,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Winter2001:28.

[18]Rustam Lalkaka,“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to help build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London,Dec。2002.Vol。3:pp。170-171.

[19]Mihalis Halkides,“Dot-coms and Business Incubators:Jumping on and of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ndwagon”,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Winter2001:29.

[20]Rustam Lalkaka,“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to help build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London,Dec。2002.Vol。3:pp。172-173.

[21]Gordon IR and McCann P。,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Urban Studies,2000,37(3),pp。513-532.

[22]Saxenian A。and Hsu J。Y。,“The Silicon Valley-Hsinchu Connection:Tech-nical Communitie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1999.

[23]Saxenian A。,“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1998.

[24]Hwang J。and Hoo S。,“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case of software clusters in Seoul”,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sidential confer-ence on“Knowledge,Industry and Environment”,IGU Commission 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Dongguan,China,8-11August,2000.

[25]Sternberg R。,“Innovation linkage and the region,Theoretical assumption vs。empirical evidence”,Paper presented to the residential conference of the IGU Commission 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Goteborg,1998.P。8.

[26]Wang JC and Wang JX,“An 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0,1998:pp。681-701.

[27]Rustam Lalkaka,“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cubators for Promoting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donesia Program,Workshops for Sponsors,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Jakarta,April 1993.

[28]Candace Campbell,“Change agents in the new economic:business incuba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spring,1999:pp。56-59.

[29]Candidate,“The Dynamics within High-technology Incubators:The impact of Incubator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Resident Start-ups”,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Jonkop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Jonkoping,Sweden,June pp。14-17,2001.

[30]Raymond W。Smilor,Michael Doud Gill,Jr。,“The New Business Incuba-tion”,D。C。Heath and Company,1986:pp。23-74.

[31]Rustam Lalkaka&;Jack Bishop,“Business Incubat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itial assessment in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UNDP,New York,1996:62.

[32]Candace Campbell,“Change Agents in the New Economy:Business Incuba-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spring 1989.7:pp。56-57.[33]Lee,Miller,Hancock and Rowen,“The Silicon Valley Edg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4]Paul Gompers,Josh Lerner,“What Drives Venture Capital Fundraising”,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6909,1999.

[35]Braczyk H。,Cook。P。and Heidenreich M。,“From Silicon Valley to Holly-wood”,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1998:pp。136-150.

[36]“Charles Edquist and Policy for the Demand Side”。Technology in Society,1999.21:pp。63-79.

[37]Philip Cook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Research Policy,1997.26:pp。475-491.

[38]Marian Beise,“Publ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s in Germany”,Re-search Policy,1999.28:pp。397-422.

[39]N。Young and Woo A。,“The Nonprofit Sector in China”,Charities Aid Foun-dation,2000.

[40]Russy D。Sumariwalla,“Charities and Nonprofits in the U。S。”,The Asia Foundation,Working Paper,1998.

[41]Jed Emerson and Fay Twersky,“New Social Entrepreneurs:The Success,Challenge,and Lessons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Creation”,San Francisco,CA:Roberts Foundation,1996.

[42]Jeremy Quittner,“Nonprofit Business Incubators:Development Panacea or Pork?”Business week November 24,1999.

[43]Heinrich C。J。,“Organizational Form 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Nonprofit and For-profit Job Training Service Providers”,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Vol。19,No。2 pp。233-261.

[44]Powell Walter W。and Paul J。DiMaggio,“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8,1983.4:pp。147-160.

[45]Rustam Lalkaka&;Jack Bishop,“Business Incubat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itial assessment in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UNDP,New York,1996:38.

[46]Mohd Ghazali Mohd Yunos,“Builing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The Ma-laysian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Experience”,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Dec。2002:pp。177-188.

[47]Candace Campbell,“Change agents in the new economic:business incuba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spring,1999:P。57.

[48]Bleeke,J。and Ernst,D。,“Collaborating to Compete:Using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New York,John Wiley 1993.

[49]John F。,Rockart,“Towards Surviv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Intensive New Or-ganization Form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5,4,July 1998.

[50]Larry E。,Grine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1998.

[51]Mihalis Halkides,“Dot-coms and Business Incubators:Jumping on and of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ndwagon”,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Winter2001:pp。30-31.

[52]Thiruvenkatam Ravichandran,“Redefin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Towards Theoretical Advancement”,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1999.

[53]Saul Estrin,Adam Rosevear,“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Ownership:The Case of Ukrain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1999.

二、中文部分

[1]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2月8日。

[2]徐冠华:《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载于《科技日报》,2002年1月9日。

[3]科学技术部:《关于同意组建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的函》,国科发高字[2001]88号。

[4]吴寿仁:《企业孵化器市场化运行探讨》,载于《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2期。

[5]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态势》,载于《中国科技产业》,2002年第1期,第34~35页。

[6]李志能:《企业新创———孵化的理论与组织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李楠林、吕文勋、邵琳琳:《孵化器的体制分析》,载于《高新技术产业化》,2001年第10期。

[8]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孵育未来:孵化器发展与创新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8页。

[9]张景安:《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0]颜振军:《中国企业孵化器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袁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概论》,天津市科委教科课题项目1995年。[12]李布:《高技术企业孵化器的绩效分析》,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3]孙业利:《企业孵化器的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4]欧庭高:《创业的家园———中国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吴寿仁:《法国的企业孵化器》,载于《企业管理》,2002年第3期,第57~59页。

[16]陈自芳:《德国的技术中心及其借鉴意义》,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1期,第28~32页。

[17]齐振宏、蔡根女:《企业孵化器的组织变革》,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2期,第84~85页。

[18]袁春燕、仇向洋:《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模式探讨》,载于《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2期,第65~67页。

[19]张圣恩、孙俊科、梁泽人:《风险投资型企业孵化器模式研究》,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8年第4期,第8~11页。

[20]李平:《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比较》,载于《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第12期,第90~95页。

[21]Rustam Lalkaka,Jack Bishop,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组织编译,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的初步评估,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

[22]朱炎:《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报告》1999年第60页。

[23]朱炎:《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报告》2002年第63页。

[24]景俊海:《科技企业成长与企业孵化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韦纯清:《企业孵化器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载于《中国科技信息》,1998年第23~24页。

[26]颜振军:《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创业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7年10月22日。

[27]李志能、张洁、郁义鸿:《美国孵化器的发展沿革》,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第38~44页。

[28]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3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

[29]吴寿仁:《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研究》,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4期,第75~76页。

[30]钱平凡、李志能:《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对策》,载于《高新技术产业》,2001年第3期。

[31]颜振军:《中国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发展之路》,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7年7月23日。

[32]张超英:《迈入辉煌》,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7年12月24日。

[33]马艳、王宏伟、朱晓:《知识经济中的风险利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34]马艳:《风险活动的内在激励与动力是追求风险增益》,载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第40~46页。

[35]马艳、王宏伟、朱晓:《知识经济中的风险利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期,第24~40页。

[36]马艳:《论知识经济的风险利益特征》,载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第23~28页。

[37]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载于《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2期,第71~75页。

[38]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01年第8期,第41~46页。

[39]李子和、陈省平、郭汝丽:《高新区高新技术群落的优化效应》,载于《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第9期,第80~84页。

[40]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第33~37页。

[4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孙茜:《增长极理论与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载于《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3期,第108~110页。

[43]吴林海、顾焕章、张景顺:《增长极理论简析》,载于《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第31~33页。

[44]颜鹏飞、邵秋芬:《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载于《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第2~6页。

[45]谢国忠、杨松华:《高科技园区发展理论探讨》,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00年第16期,第56~60页。

[46]刘友金:《技术创新集群效应》,载于《湘潭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3页。

[47]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企业孵化器2002年发展状况》。

[48]葛劲松:《企业孵化器和政府行为》,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4期,第82~83页。

[49]杨启智、陈义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研究》,载于《高新技术产业》,2001年第4期。

[50]李刚、张玉臣、陈德棉:《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第18~19页。

[51]李正风、朱付元、曾国屏:《欧盟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问题》,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第4期,第214页。

[52]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127页。

[53]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53页。

[54]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期,第43页。

[55]周亚庆、张方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2期,第44~45页。

[56]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载于《中国软科学》,2002年版,第95~98页。

[57]黄燕:《地方创新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及地方政府的作用》,载于《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第38页。

[58]李志能:《关于创新系统和新创企业孵化的关系》,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58页。

[59]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架构分析》,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60]邵俊岗、常林朝:《我国封闭式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模式研究》,载于《经济经纬》,2003年第5期。

[61]陈晓春:《非营利组织初论》,载于《湖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第27~30页。

[62]郑国安、赵路、吴波尔:《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5页。

[63]郑国安、赵路、吴波尔:《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战略及相关财务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64]林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40页。

[65]谢蕾:《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89~91页。

[66]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非营利机构———机构改革的必然选择》,载于《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998年第3期,第20页。

[67]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4页。

[68]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指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

[69]郑国安、赵路、吴波尔:《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58~72页。

[70]世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研究组:《世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概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71]杜文中、陈耀刚:《网络经济时代中介存在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分析》,载于《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第80~84页。

[72]杜文中、陈耀刚:《网络经济的中介存在性及其变动趋势》,载于《石油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83~86页。

[73]里贾纳·E·赫兹琳杰、威廉·G·鲍恩:《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85页。

[74]王永年:《“外包”与“外包”战略的应用》,载于《技术经济》,2003年第5期,第16~17页。

[75]戴向平:《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主流模式———虚拟企业》,载于《技术经济》,2003年第8期,第5~7页。

[76]陈子鸣:《虚拟企业建立及运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77]龙勇:《不平等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及其动态机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78]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216页。

[79]Regina E。Herzlinger,William G。Bowen:《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80]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81]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62~65.

[8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438页。

[83]王愚、达庆利:《基于企业成长函数的激励机制》,载于《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版第7期,第117~120页。

[84]李孔岳、罗必良:《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一个综述》,载于《当代财经》,2002年第8期,第61~64页。

[85]张迎春:《现有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载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第27~29页。

[86]高树林、张文哲、姜彦福:《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载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25~27页。

[87]包国宪、王永纲:《论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载于《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96~99页。

[88]李维安:《公司治理》,载于《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期,第168~236页。

[89]胡艳曦:《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国际发展趋势》,载于《暨南学报》,2002年第3期,第34~37页。

[90]苏晓红:《略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发展》,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20~22页。

[91]吴树畅:《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与选择》,载于《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85~88页。

[92]郑长德:《全球化与公司治理模式的收敛》,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1~9页。

[93]武巧珍、贺晓春:《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载于《经济问题》,2002年第4期,第17~19页。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格林童话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

    《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为同学们介绍了1008个科技小常识,内容包括神奇的数学殿堂、美妙的物理世界、魔幻的化学王国、微妙的医学世界、浩瀚的军事天地、飞翔的航天科技、新锐的信息科技、探索科技新发现八个部分,内容丰富有趣,以浅显易懂的讲解、生动灵活的体例、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直观准确的原理图,对各种科学技术知识进行讲解,使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取各种养料和信息,开扩知识视野。本书既不是讲述科技的发展史,也不是罗列繁杂的发明创造,而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以丰富有趣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愉悦中感受知识。书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民用航空法概论

    民用航空法概论

    本书主要涉及了与民用航空法有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既包含了公法的内容,又包含了私法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性民用航空组织和公约、民用航空器、航空人员、民用机场、国际航空运输、我国航空运输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等,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案例,同时还附有现行的公约和航空法。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物理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物理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化学发展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化学发展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热门推荐
  • 弈心情难断

    弈心情难断

    前世今生,是否是真?两个相爱的人是否可以再续前缘?还是,那只是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少爷养成记

    豪门少爷养成记

    方晨是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他从小到大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顶级厨师,可以创造出让人幸福的料理来。一次意外他忽然变成了食品大亨的孙子,不仅要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还要处理复杂的感情,等到一切渐渐上了轨迹以后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看外卖小哥如何逆袭成为一个商业巨子的传奇故事。
  • 快穿反派boss太难搞

    快穿反派boss太难搞

    【本文1v1甜宠文,女主成长型,不小白,男主暮微阳。】死宅余笙一朝舍己为人被系统绑定。为了活下去,她穿越一个又一个的位面收集反派boss“善良值”。可是!为什么这些反派boss一个比一个变态?偏执boss:“我喜欢的都被我‘藏’起来了,可是我爱的你……该怎么对待才好呢?”病娇boss:“你爱的人都已经死了,现在你可以爱我了吗?”黑化boss:“要么你去死,要么一起死,你选吧!”精分boss:“面具戴久了,已经摘不下来了呢~”“……”?余笙表示:我不要做任务,我要回家。?某boss古怪一笑:笙笙,你逃不掉的!余笙冷漠脸:“boss,我劝你善良。”
  • 我家青梅超级奶

    我家青梅超级奶

    她是公认的物理天才,他是人们眼中的化学天才,两个天才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摩擦出来的自然是爱的火花!就在人们都以为这对青梅竹马能幸福快乐的过一辈子时,节外生枝出现了,她捡了一个失忆的人,从此安稳生活被打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婷姐妹花

    四婷姐妹花

    简单的书名,不简单的故事。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可人就是人,不是佛。看不开放不下,喜怒哀乐爱恶欲不可避之。四个女孩名字中拥有共同的一个"婷"字。她们有缘千里来相会,虽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四姐妹是否会遇到属于她们的幸福……潘玉婷说:复仇之后,她就可以周游世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架钢琴,一台电脑,人生足以。可当她回到蒂城,踏上复仇之路开始,就注定无法独善其身,必会伤其身痛其骨。父女之间相互伤害,已经让她伤心伤肺。在经历各种考验后,她以为她拥有了完美的爱情。却发现那不过是上天和她开的玩笑……身心俱疲的她,要如何面对,如何抉择……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妖冶玫瑰:重生少女血之恋

    妖冶玫瑰:重生少女血之恋

    她们,上一世是距离银河系几亿万光年的魔法之心的统治者这一世,她们是地球上闻名的樱花公主他们,上一世也是魔法之心的统治者这一世,他们是世界上闻名的tfboys在失去记忆后的他们竟迷迷糊糊的走到了同一所高中最后,看他们如何玩转学院......
  • 一目卿烟

    一目卿烟

    她一穿越就被追杀!好在继承了一身好武艺,她反杀杀手,又获取高薪工作,她原想挣个小钱钱,过过小日子…可人生岂能一帆风顺,她还是不得已地被卷入了争斗,算计,阴谋,时时都有人想要她的命。可她又岂能将性命轻易奉上?她的人生格言是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什么?还真来了一个总想犯她的俊郎少年?要不看在他哪哪儿都好的份上,让他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