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45700000012

第12章 “靖难之役”:叔侄大血拼

太子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的事迹人们太熟悉了。这个赤脚农民的孩子,幼年起即遭遇饥荒。他放过牛、做过和尚、讨过饭,直到饿得挺不过去了,便去参加了造反的起义队伍。

虽然小时候吃尽了苦,但吉人自有天相。那个自封为元帅的起义军首领名叫郭子兴的,看见他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印象颇深。后来与之交谈,又发现他聪明伶俐,智慧过人,很是喜欢,便把他留在身边做卫士长,还把婉娈多姿、贤明聪颖的养女马姑娘嫁给了他。

这下,朱和尚如虎添翼,官运亨通,扫平群雄,若有神助,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和尚到皇帝的伟大历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朝代——大明王朝。

他活了整整70岁(按虚岁应该是71岁),在皇帝宝座上坐了30年,无论从年寿还是当皇帝的时间上讲,在历代帝王当中都属于比较牛逼的。

但无论多么牛逼,最后还是要去见玉皇大帝,于是,在身前不能不考虑好接班人的问题。

其实这点用不着我们提醒,聪明如朱元璋者在刚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长子立为太子了,而且他很早开始就培养太子的执政能力,让明朝最有名的诗人兼学者宋濂做太子的老师,还派太子执行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

太子在皇帝老子的培养下成长进步很快,眼看着要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新鲜出炉了。

然而,正像一句俗话讲的,老天不会把所有的坏事都加在一个人头上,也不会把所有的好事都堆在一个人头上。

当朱元璋步入老龄化阶段的时候,太子朱标却熬不下去了。

正值壮年的朱标一次出差,路上旅程太过辛苦,回来后竟然病倒,几个月后一命归西。

这可让朱老皇帝伤心欲绝。

朱元璋身体倍儿棒,他一口气生了23个儿子(还不包括女儿),这23个儿子,个个都活蹦乱跳的,偏偏独一无二的老大竟然走在了自己前面。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终于撑不住了,经常当着臣下的面,痛哭流涕,老泪纵横。

主子伤心,仆人当然要替主子解忧。于是众人开导他:“皇上龙体最要紧的,不可为此太悲伤。太子死了,不是还有太孙吗?”

臣下指的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允炆这孩子出生的时候,不知怎的没有继承祖父的容貌,长得挺丑,而且也许是枕头没给睡好,头盖骨长歪了,脸相因此也就不大正。

朱元璋常常摸着他的脑袋瓜子,带着遗憾地问:“你这孩子脑袋怎么长得像半边月亮?”

朱允炆怎么知道自己的脑袋会长成这样?于是他便不回答这个问题。

朱允炆脑袋长得不好看,但心思却很秀密,用民间的话来讲就是“内秀”。他喜欢读书,尊敬长辈,心地仁厚,这也不像祖父。所以朱元璋对待这个孙子,心里是比较矛盾的。

这孩子过目成诵,说明他有极高的智商,很是聪明。他心地仁厚,说明情商也很高。但正是这后一个优点让朱元璋不放心。

当皇帝的千万不能心地仁厚,杀人的时候要是手稍微软一下,就算刀子不被对方夺去也可能会误伤自己,那可是独裁者的大忌呀!

太子死了,朱元璋还有20多个儿子呢。其中他比较看好的是四子朱棣。

朱棣性格豪健雄强,狡诈奸猾,野心勃勃,统驭部下手腕强硬,而且很会打仗,在协助父亲夺取天下的战争中立了不少功劳。朱元璋心里觉得这个儿子才是个当皇帝的料。

他拿不定主意,一次便悄悄与亲信的臣属商量。臣属们问:“老四当了皇帝,那么老二、老三怎么摆?”

这一问,就把立朱棣的想法给问没了。

但朱棣却知道了这个讯息,他的野心膨胀起来。

不过,他沉得住气,不见鬼子不挂弦,不到时机不抛头。

有一则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说明了朱元璋在选择接班人时的两难心理。

一次,他和几个儿孙在一块儿闲聊,忽然出了一副上联(民间流传有许多条署名为朱元璋的对联,不知他这个苦孩子什么时候学到了那么多高雅的文化),“风吹马尾千条线”,指明要皇太孙朱允炆对下联。

朱允炆略一思索,吟出下联:“雨打羊毛一片毡。”

从辞章上看,对得挺工整、挺讲究,不过意境实在太平常,气势太弱,让老头子朱元璋很不满意。

朱棣在一旁看了,猜出父亲心思,于是主动上前,对了一联:“日照龙鳞万点金。”

好,有豪气,有壮怀,真吾子也!

据说朱元璋因此动了改换太子的念头,后来被大臣劝阻。

朱元璋从当上皇帝开始,就一直在认真经营自己的朱家江山。为了能保大明江山万万年,他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将所有儿子一律分封为王,让他们各领精兵驻守封地,以屏卫京师;二是制造一系列冤案,大肆屠杀功臣,将所有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大功的功臣全部杀完。太子朱标对他这一套很不理解,想劝阻他,但他把一根长满刺的棍子扔在地上,叫太子捡起来。太子当然怕刺,朱元璋于是“嘿嘿”一笑,说,我诛杀功臣,正是为你拔刺,你明白吗?

等所有的功臣都杀完了,朱元璋对皇太孙说:“边关有你的叔叔们镇守,朝廷也没有敢炸翅的大臣,我死了以后,你可以放心做一个太平天子了。”

朱允炆反问:“要是叔叔们对我起了异心,又由谁来对付呢?”

这个问题把朱元璋问得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过这个事情呢。

“那你说发生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我先用仁德去感化约束他们,如果不起作用,就要削夺他们的封地和军队,如果还不行,那就征伐他们!”

这番话,一定让老朱皇帝百感交集。

建文帝削藩

公元1398年,朱元璋油干灯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接班人皇太孙朱允炆登上了皇帝宝座。

新皇帝改元建文,后人把他叫做“建文帝”。

建文帝虽已贵为皇帝,但他的老师却把他教成了一个文弱书生(他的老师是前太子朱标老师宋濂的学生、一代大儒方孝孺)。天一般沉重的担子一下子压在他的肩上,他着实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他那些叔叔们,手里握有重兵,在自己的封地上目无王法、为所欲为,似乎并不把他这个至尊放在眼里。

好在他过去在东宫时,身边有几个忠实于自己的属下,而且都已经爬到了重要岗位上,这些人中包括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

这两个人都知道主子所处的困境,都想帮助他摆脱困惑。

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方法:削藩!

削掉藩王们的权力和封地,使他们没有力量敢于和中央政府抗衡,从理论上讲,是个好建议。

但是,你要削藩王的权和利,等于是变相要他们的命,他们能心甘情愿俯首帖耳吗?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有人看出了这个问题。前军都督府一个叫高巍的官员建议不忙削藩,他建议采取西汉名臣贾谊的办法,“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个办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叫“推恩”,就是说,命令藩王们将他们的封地划出一块,封给他们的儿子,儿子再划出一块封给孙子,这样,藩王的地块便越划越小,最后谁也没有力量起来折腾闹事。

应该说,这个办法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之中便将潜在敌人的力量消解于无形。

但建文帝没有采纳这个主意,他大概觉得这么做太耗费时间,他不愿等。

那就立即削藩。

立即削藩也不可能把22个藩王一次性全部削掉,那样会激起激烈反弹,搞不好会伤着自己,只能采取逐步解决的方案。

方案定了,还有一个从哪里开始下手的问题。

进士出身的齐泰尽管是个文职官员,但好歹主管国防工作,他的主意是单刀直入。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燕王朱棣最危险,野心也最大,应该从燕王下手。

但黄子澄不同意。这位皇帝面前的第一秘书笔杆子思维更缜密,更讲政治。他说:“燕王这个人太厉害,势力最强,号召力大,咱们不容易得手。要是不能一举把他拿下,他联合其他藩王起来造反就麻烦了。而其他一些王,先帝在时,就有许多劣迹暴露,咱们就抓住那些把柄,把他们治罪,一来手到擒来,二来师出有名。”

建文帝这个人胆气不足就体现在这里。他听了黄子澄的建议,觉得还是柿子拣软的捏好,于是下令先剪除周王。

建文帝登基的第二个月,他派遣先帝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以巡视边防的名义来到周王封地,周王懵然不知李景隆的意图,结果被李景隆出其不意逮捕进京,废为庶人。

其后不久,又先后将一贯横行不法的齐王、代王、岷王废掉,湘王受到皇帝责问,畏罪自杀。这样,看起来很顺利地,建文帝一下便除掉了5个藩王。

其余藩王大概劣迹不显,建文帝没有对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现在,该是啃燕王这块硬骨头的时候了。

又一个和尚出场了

皇帝性格软,但实力硬,燕王性格硬,但实力相对较软。他们就像一对走上赛场的相扑选手,互相紧紧盯住对方,谁也不敢贸然动手。

这个时候,燕王身边一个奇人发挥作用了。

没有这个奇人,燕王朱棣再有野心、再有本事,也当不了皇帝。

这个奇人和朱棣老爹朱元璋一样,也是个和尚。

但该和尚与朱元璋不同之处是,他当和尚不是因为饿得没饭吃,才去庙里混的,而是因为得到了上天的启示。

他在十几岁的时候,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他没说,但白天起床,便死活吵着要去当和尚。到了庙里,师傅给他取了个法名叫“道衍”。

道衍和尚长相凶恶,但却聪明绝顶。他兼通儒道之学,懂得天文星象,精通阴阳之术,也熟悉兵法,历史上还留下过他写的诗词。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个绝对的不安定分子。当时,有个叫袁瑛的术士看到他的相貌,对人说,这个和尚将来必有异遇,他一出场,就要血流成河的。

此时,他开始出场了。

15年前,他和燕王见面,便对燕王说:“大王,我要送你一顶白帽子戴。”

送朱棣一顶白帽子,这打的什么哑谜?

可朱棣听懂了他的话。

朱棣是藩王,王的头上加一顶白帽子,那是个什么字?“皇”呀!

从此燕王把他留在了身边。

当五王依次被削藩后,道衍对朱棣说:“是时候了,殿下!”

朱棣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力量,觉得没有多少把握。自己能打仗,但对方手下有许多将领;自己有军队,但对方可以调集全国的军队来对付你;自己辈分是叔叔,但身份却是臣子,而对方虽然年纪轻,但皇帝的号召力却是任何人也比不了的……

他不敢,不敢冒这个险。

道衍要在他的背后猛击一掌。

道衍说,要不我找个高人给你相相面吧。好哇,找谁呢?我认识一个高人,名字叫袁拱,他可厉害了!那就把他请来吧。

燕王朱棣不是不想造反,实在是觉得把握不够,内心胆怯。

道衍和尚把那个相面的道士找来,朱棣为了测试他到底高明不高明,便找来9个和自己长相接近的士兵,自己也化了装,穿上和卫士一样的衣服,大家一起到酒馆里喝酒,让袁拱辨认。

那袁拱进了酒馆,也不多啰嗦,径直走到朱棣面前跪下,一边还说:“殿下怎么能这样轻贱自己,穿起这种不合自己身份的衣装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曹操的故事。曹操也是伪装成卫士,而让卫士装扮成自己,不成想被外来的使者一眼看穿。而袁拱不是普通人,他一个相面大师怎能看不出一个王者和一介士兵的区别?!

燕王知道袁拱非同小可,于是立即将他请进王宫,聆听教诲。

袁拱说:“殿下龙行虎步,日角插天,是十足的太平天子之像。年四十、须过脐时,即登大宝。”

此时燕王已经将近四十岁了,留的长髯也飘飘在胸。大师这番话,让他喜不自禁。

那袁拱既受道衍所托,当然忠实其事。他见燕王已经信服,为了坚定他的信心,又给燕王府中那些将校们一一看过来。看过之后,他大惊道:“奇了怪了,你们府中这干人,个个都有公侯将相之福哇!”

他这话厉害。燕王手下的人听了,也都自我膨胀起来,觉得既然有福,不去争取,岂不辜负天命也?

就这么,燕王府上上下下统一了思想,大家开始摩拳擦掌了。

要起兵造反,就要先训练士兵,打造兵器。公开在操场上干,那等于是向世界人民宣布自己要造反,不成!只能悄悄把士兵和铁匠炉都弄到王府里来,一边训练,一边打铁。

王府地方倒有那么宽敞,骑兵都能转得开圈子,只是打铁之声过于喧闹,隔墙有耳,被人听见不是玩儿的。道衍便指点燕王,在王府里放养了数不清的鸡鸭,整天撵得它们嘎嘎乱叫,好把声音遮住。

不过这一招骗得了北平城里的老百姓,却骗不了南京城里的朱允炆。早有探子将朱棣的所作所为报到金銮殿上,这倒让齐泰和黄子澄两人高兴起来。

正愁不知怎么下手呢,燕王啊燕王,你这不是找死吗!

于是,他们建议:以北部边境告急,需要用兵的名义,将燕王手下的精兵全部调出,又派张昺为北平左布政使,以谢贵、张信二人为都指挥使,形式上是加强北平的军政领导力量,实际上是监控燕王的动向。

兵也没了,自由也没了,燕王朱棣这边还没开张,就被建文帝的部署打乱,他不得不乖乖听话,把一颗几乎蹦出来的野心又放回肚里。

朱棣生病

建文帝元年,也就是朱元璋去世的第二年,按照规矩,春节前后,燕王必须到京城去觐见皇上,一是向皇上问安,二是进行述职。

他是否会来?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都没有把握。

他们猜想朱棣不敢来,他要是不来,等于是公开和侄儿也就是和朝廷对抗,那就有理由去讨伐他了。

偏偏朱棣来了。

从这件事和以后的一系列事情看来,朱棣不仅是个军事家、政治家,他还是一个心理学家,他揣摩和把握人的心理极其准确到位,正是这一点,让他敢于冒险,而且进退从容。

除了正常的几个护卫,燕王朱棣一个多余的人也没带,等于只身闯虎穴——这一定是朱棣进京前的心情。

但建文帝却没看出这一层来,他的政治经验毕竟太少、太嫩,他认为这位人人谈虎色变的四叔原来城府也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深嘛,你看,他这不是挺懂规矩的嘛。他要是有野心,打算造反,他敢一个人大老远的跑到这儿来吗?退一步说,也许他曾经有过当皇帝的野心,可眼下皇帝已经有了呀,而且是他的亲侄子,一家人争个什么?他便因此放弃了篡位的打算也未可知呢。

于是,他和颜悦色地接待四叔,尽量让他感到安心和舒适。

户部侍郎卓敬是个老奸巨猾的人,比起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书生,看问题要强多了。他向皇上建言:“燕王智虑过人,性格、脾气和才干与太祖最为相像,一旦发起飙来可是控制不了。况且,北平那地方不是一般的风水之地,那儿乃金元故都,形胜之地,出天子不是没有可能的。不如把他改封南昌,就好控制得多了。”

应当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建议,如果采纳,则削藩的主要目的就等于实现了。后来,朱棣当皇帝后就采取了这个办法,把自认为威胁最大的宁王从北方边境改封南昌,这样,纵是一条虬龙,在浅浅的池水里也无所作为。

然而,建文帝已被教育成一个君子,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认为四叔不像臣属们说的不可救药,他还是可以感化的。

他说:“燕王是骨肉至亲,我怎么能这么对待他呢?”

卓敬说:“那隋文帝和杨广还是父子呢,杨广竟然弑父篡位,何况燕王与陛下不过叔侄而已。”

建文帝一愣,沉默半晌,说:“四叔从小就带着我玩,现在我当了皇帝,怎么能忍心和他骨肉相残?这些话,你不用再说了。”

民间有句俗语:“慈不带兵,义不掌财。”太讲仁慈了,会被手下的骄兵悍将欺负,太讲义气了,钱财会让人骗得精光。玩政治的,不够厚黑、太君子了,其后果如何,看看建文帝就知道了。

如坐针毡般,朱棣在南京待了一个月,三月份回到自己的老巢北平。回去后,他挺后怕的,一下就病倒了。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进一步迷惑侄儿,他是在装病。

他病得可不轻,病得连床都起不来了。我们猜测,他这场病是为五月份而生的。

五月份,有一个重大的日子,各路藩王必须再度进京,去祭奠去世的先王、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朱元璋是在五月份死的。

这次朱棣不敢再冒险了。他已经探知情报:朝廷有大臣建议皇上对自己下手。但是,如果不去,又容易引起猜疑。怎么办?

只好自己生病,让儿子顶杠。

当时,燕王朱棣有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为了向皇上表示最大的忠诚,让他对自己彻底放心,他对三个儿子说:“爷爷的忌日,你们哥仨一块儿进京祭拜吧。”

老二朱高煦和朱棣一样,是个够狠够厉害的角色,他说:“这样不行啊,老爸!你就不怕人家把咱们哥仨一勺烩了?”

“不会的。你们哥仨去一个两个,说不定就给人家扣住了。只有三兄弟一起去,皇上才会放心,你们也才能一起回来。”

果然,到了南京,祭拜了爷爷之后,藩王们一个个都要回国了,这哥仨怎么处理,也曾提上了建文帝智囊团的议事日程。

齐泰的意见是把他们留在南京,当一回变相的人质。但建文帝的首席笔杆子兼高参黄子澄却担心扣押他们会激起事变,把他们放回去,那燕王便会充分感受到皇恩浩荡、如沐春风的温暖。

于是建文帝再一次扮演了“农夫与蛇”中的农夫角色。

燕王会感恩吗?当然不会。他何尝不知道皇帝对他无一日不警惕,何尝会忘记和尚道衍给他许的愿(送他一顶白帽子)?

三个儿子一回来,他长舒了一口气。

装疯成功

朱棣下达了加紧叛乱步伐的命令。

当然,有关叛乱的命令目前还属于小范围传达的口头文件,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六月份,燕王的一名护卫军官叫倪谅的,他的真实身份是建文帝的间谍,他终于侦察到燕王的阴谋,便将此紧急情报报送到都指挥使谢贵那里。

谢贵当机立断,把燕王的几名心腹部下逮捕进京,经过审讯,这些人将燕王的部署供认不讳,建文帝立刻下旨批评朱棣,并指使张昺、谢贵等人调集部队,对燕王府进行戒备,以防不测。

应该说,直到这个时候,局势的主动权还完全在建文帝的手里。你看:

调集部队,戒备燕王府,说明张、谢可以掌控的军队不少,足以压制燕王府的兵力。

下旨批评燕王,有违出其不意的兵家战略,如此做法只能有一条解释,即建文帝对制服这个不听话的叔叔胸有成竹。

然而他(包括他的谋士黄子澄和齐泰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他们在玩阴谋耍手段搞欺诈上远远不如朱棣,他们的智力低于对手。不过他们不会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是一群孔孟的弟子,以为仁德可以服天下,道德和正义的力量无往而不胜!

他们不懂得,玩政治和玩军事,从来都是不讲道德,只讲权谋的。

燕王朱棣和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根本没有什么道德底线和处事原则,正因为没有原则和底线的束缚,所以他们在采取行动时,方式和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目前,朝廷采取的步骤咄咄逼人。面对朝廷的高压态势,燕王又走了一着险棋,他开始装疯。

装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舞台上的演员装疯,观众经常可以看出他们的破绽,但朱棣装疯,竟让所有的人都信以为真。

他把自己身上的王袍扯碎,把王冠扔掉,披头散发跑到大街上大喊大叫。北平城里的老百姓都感到好玩儿:堂堂一个藩王,竟然疯子一样满街跑,像乞丐一样到处讨饭吃,如果别人不给,他居然伸手去抢。这个王爷说话也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也不知是醉了还是累了,他竟然栽倒在路边的沟渠里,昏昏沉沉睡去,一睡就是一整天,也不知道回去。

这一下,满城争说疯王爷,让张昺和谢贵等感到好奇:究竟怎么回事呢,难道说燕王被吓傻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亲自去看一看为好。

阴历六月天,正是三伏的日子,张昺和谢贵来到燕王府拜见朱棣,却见他正把棉袄严严实实穿在身上,蹲在火炉前烤火。别人单衣单褂还汗流浃背,可是他竟然瑟瑟发抖,嘴里还嚷嚷:“冻死我了!”

张、谢二人相视一笑:这王爷确实病得不轻。于是安慰一番,回去给皇上写密报去了。

他们一走出院子,燕王便站了起来,将捂在怀里的冰块扔了,笑道:“可不冻死我了吗!”

皇帝险些就要被骗过去了,燕王府中又出了“内奸”。府中一个叫葛诚的官员向张、谢汇报:“燕王根本没什么病,他糊弄你们呢,你们俩千万别让他给骗了!”正好这时燕王的又一名护卫军官到南京出差,兵部尚书齐泰本来就怀疑燕王诈病,于是把这名军官抓来,一顿大刑伺候,这家伙挺不住,乖乖把燕王的诡计一五一十都吐露了出来。

建文帝一听这个情报,这才感觉事情严重了。他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老这么迟疑着,煮熟的鸭子都会飞掉,于是下令采取最后的行动。

行动方案是这样的:张昺、谢贵与燕王府官员葛诚配合,逮捕王府所有人员,张信则带人拘捕燕王全家。

张信虽然新任北平都指挥使,但他本来是燕王的旧部。建文帝让他执行如此重大的任务,不知是没有调查清楚该人的履历呢还是显示自己用人不疑的襟怀,总之,大事最后就坏在了这个人身上。

张信对皇帝如此看重自己并没有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他心里清楚得很。是听皇上的,还是站在燕王一边,他拿不定主意。

他决定不下来,又不敢不做决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的老娘见他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便问他了:“你一个堂堂男子汉,什么事情把你憋成这样?这还能有出息吗?”

对于母亲,他只好如实吐露情况。那个母亲也不知是怎么当的,竟然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我听说呀,燕王命里注定要当天子,你可千万不能去捉他。”

这个细节的真实性很让我怀疑,我猜这是张信后来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随手找来的一块挡箭牌。他之所以没听皇上的命令,是因为母亲不让我听!

见张信这边一直没有行动,皇上的密令又来了。这下张信无法再拖延了,他立马跑到燕王府去告密。

燕王老奸巨猾得很。尽管你张信过去曾是老子的部下,但此时你受了朝廷的委任,和张昺他们当然是一伙的。于是,他让人回话:我生着病呢,不能接见阁下。

连续去了三次,三次碰壁,张信急了,他必须赶紧和燕王接上才头才行。于是,他换了一身衣服,乘坐一辆妇人乘坐的小车,趁守卫不备,悄悄混进王府。

王府的人发现张信张大人竟然进宫来了,赶紧向燕王禀报。张信是朝廷命官,不见是不行了,燕王只好躺在床上接见他。

张信看见燕王口角流出涎水,眼睛发直,一副疯样,便说:“殿下,您这会儿在我面前就别装了。现在您的麻烦大了。”

燕王说:“我可是生着病,你看我这病是装出来的吗?”

张信说:“是不是装的,我不管。您要是真有病,正好皇上要抓您,您就跟我进京。您要是没病,那您就得尽早拿主意,到底是起兵造反呢,还是躲到哪儿去。”

燕王听到这里,知道张信是来给自己通风报信的,他的病马上好了。他一下跳到地上,向张信拜了下去:“哥儿们,我一家生死,全凭你一句话了。”

就这么,建文帝的如意算盘彻底泡汤。

扯旗造反

燕王朱棣被逼到了墙角,他无路可退,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铤而走险,破釜沉舟!

不过,此时的他依然有些信心不足,这从随即发生的一个细节上可以看出来。

道衍和尚利用张信提供的情报催促燕王赶紧起兵,燕王便召集这帮狐朋狗党进行密商。

正商议间,忽然狂风大作,把高高的屋檐上一片片瓦都吹落下来。燕王见状,神色大变,以为这是天象在发出警告:不得作孽!

道衍看出燕王神色不对,立刻进言道:“恭喜殿下!大王将起事,上天降吉兆。古人云,飞龙在天,风雨应之。檐瓦坠落,说明江山要易主了,嘿嘿!”

燕王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坚定了造反的信心。

于是,他开始调兵遣将。先让护卫指挥张玉和朱能二人带领800名精锐勇士来王府,以免遭到突袭。

他这边刚部署好,皇帝的诏书果然到了。这封诏书明白宣布:废燕王朱棣为庶人,立即逮捕燕王府所有官员。接到诏书的张昺、谢贵出动手下全部人马,将燕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燕王已经跑不出去了,王府中尽管已经藏了八百士兵,但远远不足以对付张昺们,他有些犯愁。

要说燕王手下的人还真不含糊,遇事能够拿出主意,不像建文帝的高参,思虑总是不够周全。

朱能向燕王献计:别看他们人多,根本不用怕。大王只要能把那两个领头的抓来,其余便都作鸟兽散了。

这给慌乱之中的燕王提了醒。燕王便请张昺、谢贵二人进府,说是有话好商量,有话好商量。

张、谢二人当然不会轻易上当。玩儿这个,我们也会,你以为我们傻呀。我们进去,你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我们,还商量个屁。

燕王又想计谋了。

建文帝的诏书里面,只讲了逮捕燕王府的官员,并没有讲连燕王一并逮捕,这就是个漏洞,燕王决定利用这个漏洞。

他又派人出来传话,说皇帝陛下的旨意我完全遵从,我手下的官儿统统已经绑起来了,这就交给二位。他还弄了本被逮捕官员的花名册,说是一定要请二位进府来验收,看看还有没有疏漏的。

这下张、谢二人无法推脱了,只好硬着头皮往里进。他们心里存有一丝侥幸,认为燕王在皇帝陛下的威严底下,终于害怕了、觉悟了,他还是懂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主动缴枪了。

带着一拨护卫,他们进了大门。可是走到内门的时候,燕王的卫兵将他们二人的护卫给拦住了。卫兵说:“王府重地,除了燕王的贵宾,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入。”

这也符合一般规矩,张、谢二人不敢坏了这个规矩,只好随他。

两个人有些紧张和忐忑地进到正殿,那燕王正一脸笑容迎接他们呢。他们稍稍放了点心,还是不敢大意。

燕王命人向他们献酒,他们哪里敢喝,推说公务在身,不敢造次。燕王又请他们吃西瓜,并带头吃了一块,二人这才一人拿了一块西瓜,慢慢啃起来。

可是,一块瓜还没啃完,燕王忽然变了脸:“平民百姓,兄弟亲族之间还知道相互爱护,我身为皇上的亲叔叔,竟然要为性命担忧。皇上既然做得初一,那我又为何做不得十五?”说完,把手中西瓜狠狠往地上一摔。

张、谢二人知道,完了完了,末日到了。

躲在两边厢房里的卫士一拥而出,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将二人捆了个结结实实。

燕王对着他们一阵狞笑:“哈哈,我生个什么病哟,完全是耍你们的。今天要除掉你们这些个奸臣!”

说完,让卫士将这两个人连同告密的葛诚一起砍头,然后把他们的首级用竹竿挑了,挂到外面。

眼见着两位头领大活人进去,出来却成了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外面的士兵们吓得不轻,正不知如何是好,燕王府里一声呐喊,张玉、朱能带着八百名士兵冲了出来,见人就砍。这边没了指挥,果然一哄而散。北平城一共九座城门,原先都被张昺和谢贵控制住了的,张玉、朱能带着手下人去攻打,没费多少力气,就把九座城门统统夺了过来。

第二天,燕王举行誓师大会,他暂时不打出反对皇帝的旗号,而是以诛杀奸臣齐泰和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亲率大军,南下夺取政权。

此时,燕王手下兵马只有几万,而朝廷在附近的兵力也有三四万。可惜朝廷的将领不是朱棣的对手,很快被打得落花流水,朱棣首战告捷,连克多座城市,占领了大半个河山。

叔侄之间争、保皇位的大血拼正式拉开帷幕。

宋襄公第二

朱棣以疯狂的心态做孤注一掷的困兽之斗,而朱允炆却企图为自己打造一副仁君形象。对于这位难以掌控的叔叔,他仍然没有意识到朱棣究竟有多么厉害。

为了平定朱棣的叛乱,朝廷决定派遣以耿炳文为大将的讨伐大军北上迎敌,领军三十万,分数路出击。建文帝自认为胜券在握,他反复叮嘱各位将领:“作战之时,务必小心,千万不要误伤了燕王,不能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恶名呀。”

建文帝这句话,无形中成为束缚将士们的一道绳索,朱棣多次在无比险恶的战场上得以全身逃脱,全都因为有这么一道紧箍咒一般的圣旨在上。

建文帝的情绪自然也影响到主将的情绪。主将耿炳文也骄傲轻敌,结果数战数败,连副将军李坚也被俘虏。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一个月之后,建文帝又组织了第二次北伐,这次调集了五十万人马,由李景隆为主帅,直捣燕王老巢。

朱棣用兵,可谓诡异。得知李景隆大军一路浩荡而来,他决定率军离开北平,留下世子朱高炽固守。诸将不解其意,他说:“我在北平,李景隆怕我,不敢贸然前来。听说我不在城里,他一定会来攻城。到时候我回师杀他个回马枪,里外夹击,他就玩儿完——只是,你们在城里,千万不要外出接战就行。”

他这话果然是料敌如神。李景隆听说朱棣带兵出城,赶紧催促大军来到北平,将北平城围得铁桶一般。但北平城城高墙厚,硬攻很不容易,朱高炽每天躲在里面,不肯出来,尽管外面攻势很猛,却没法攻破城门,李景隆只有望门兴叹。

这时,他手下一员猛将名叫瞿能的,杀红了眼。这天,他带领两个儿子和千余名精兵攻打张掖门,居然意外将张掖门给攻破了,本来,一鼓作气攻将进去,可以扫平守城的叛军,朱棣失去了老巢,将成落荒之犬,不可能再兴风作浪了。但那李景隆却命令瞿能不得擅自进攻,留在原地待命。原来,他是怕瞿能夺了头功,有意要压一压他的势头。他以为朱棣不在,那朱高炽是个吃素的呢。没想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朱高炽拼命组织反扑,将立足未稳、后援不足的瞿能赶了出去,张掖门对官军重新紧闭了起来,再也没有了逾越的机会。

晚上,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天气酷寒。朱高炽让全城军民从井里挑水运到城楼上,将城墙全部浇湿。城墙上的水经老北风一吹,冻得跟铁一样,又硬又滑,不用说人,就是壁虎也爬不上去了。

李景隆根本没想到北平城这么难攻。他没带那么多粮草,更没想到要带棉衣,士兵们此刻缺衣少食,一个个已经提不起精神了。

就在这时,朱棣回来了。

朱棣的兵与官军比,大约1比15的比例。他生怕力量不够,在李景隆包围北平的时候,跑到大宁(内蒙古宁城)去了。他去那儿干什么呢?借兵。他的弟弟朱权封宁王,手下有一支骑兵,叫做朵颜三卫。听名字就猜得出来,这支骑兵不是汉族军队,全由蒙古人组成,英勇善战,剽悍无比。它是明王朝军队里最为精锐的一支。

当然,借兵给你去造反,这样犯上作乱的事情没人敢答应,朱棣与其说是借兵,不如说是劫兵。

他找了个借口,说是来看望看望老弟。朱权已经知道他起兵作乱,本不想跟他沾包的,又不好得罪他。当然,朱权心里对建文帝削藩也挺有意见,便想探探四哥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下面的事也只有朱棣能做得出来,他那当皇帝的侄子是想都想不到这个手段。

兄弟两人见面,朱棣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让老弟去给皇上说情,就说自己不打算这么闹下去,要缴枪了。

宁王一听是这么回事,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为了彻底解除宁王的戒心,朱棣在大宁住了些日子,这个期间,他派手下人用重金将朵颜三卫的指挥官收买,宁王却被蒙在鼓里。

老弟答应替自己去说情,朱棣千恩万谢。他离开大宁,朱权便去郊外给哥哥送行。没想到到了郊外,朱棣埋下的伏兵突然冲出来,将宁王扣住,宁王的家人包括老婆孩子也统统被朱棣扣押。朱棣说:“哥哥我今天没别的要求,不过想借用一下你的朵颜三卫。如果你肯跟我一起干,以后夺下了江山,咱哥俩一人一半!”

朱棣说得相当豪爽,朱权则苦笑不已。说实在的,分一半江山,朱权对这个没有奢望,他只想能够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大宁这个地方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子子孙孙将来都靠这个吃饭呢。

然而,即使这个愿望,朱棣后来都没有让他满足。夺得天下后,朱棣生怕朱权将来成为自己的对手(或者他的子孙成为自己子孙的对手),将宁王朱权改封南昌。

卓敬用来对付朱棣的建议,被朱棣用来对付朱权。所以说,看一条建议有没有价值,不光要看这条建议本身,还要看听取建议的人是否识货——当然,这是后话,此处不提。

有了朵颜三卫,朱棣如虎添翼。他快马赶回北平,连破李景隆七座营寨。朱高炽见父亲回师,也乘机从城里杀了出来。李景隆里外受敌,抵挡不住,连士兵们一概不管了,连夜逃跑,可怜他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如雪崩一般溃散。朱允炆的第二次北伐再度挫败。

燕王起兵半年,连续击破朝廷的两次进剿,而且还挟持了宁王,获得了精锐骑兵朵颜三卫,他的信心大增。而朝廷方面却开始显露出慌乱的气象来。

李景隆大败的消息传到南京,但这么重要的消息并没有报到皇上那儿,而被皇帝首席秘书黄子澄给扣住了。

黄子澄为什么要扣住这份报告?原来,两次北征不胜,他怕皇帝怪罪,况且,李景隆挂帅是他推荐的,他更是怕承担不起责任。

于是他向皇上禀报:目前北方天寒地冻,不适合作战,部队暂时撤回休整,等到明年春后再战。

皇上信以为真,于是准奏——如果黄子澄把二度北伐惨败的消息报告上去,说不定皇上会取消“不得伤害叔叔”的谕旨,剿灭朱棣也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建文帝的失败,很重要的一点是败在了用人上。

建文二年四月,朝廷再度发大军北征,这次再不敢轻敌,而是要较真了。李景隆带领六十万人马,号称一百万,大有将朱棣一口吞下的意思。

朱棣率军到白沟河一带与官军作战,鏖战一整天,叛军寡不敌众,几乎崩溃。

朱棣看这阵势,非要玩老命不可了。他亲自带了七名勇士,骑着马闯进官兵阵营,左冲右突,来回冲杀,不下百余次。官军不敢靠前拼杀,只有用弓箭射他。但又投鼠忌器,生怕射中朱棣,只敢射他的马。朱棣的马一会儿这被射伤,一会儿那又被射伤,他不得不多次更换坐骑,他手中的宝剑因为砍人太多,已经卷刃,携带的几百支箭也射光了,可见他杀了多少官军。

这样打仗,真是窝囊。

朱棣发飙发得差不多了,于是回营。就在返回的途中,座下的马大概困乏已极,一下失了前蹄,摔倒在地。朱棣从地上爬起来,不得不徒步而逃。

勇将瞿能眼看又有了一次立大功的机会,他亲自率领士兵飞步前来捉拿,谁知李景隆传令:恐前面堤坝下面有伏兵,不得继续追击!

吐血,真的让人吐血。要不是为了博个名利光宗耀祖给子孙后代挣一份家产,还不如干脆回家种地去,他妈的这叫什么事儿呀!

燕王的老二,那个同样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朱高煦见父亲面临危机,带着数千骑兵赶来,将老爹解救回去。

两边战况自此陷入僵持。

瞿能相信,燕王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从大清早打到现在,就是铁人也该喘口气了。他向手下发出号令:对敌人发起最后的攻击!士兵们也齐声高呼,响应他的号召。

可就在这个时候,天上忽然刮起一阵旋风,将李景隆的帅旗“咔嚓”一声给拦腰刮断——这可是不祥之兆。

朱棣大喜,立即指使手下就着风势放起火来,大火将官军营垒烧成一片火海。朱棣以骑兵为突击队,再度鼓足干劲,朝这边杀来,官军士气崩溃,丢盔弃甲连滚带爬相互践踏朝南边逃跑,一路上留下的尸体摆放了一百多里,河里的浮尸成片相连,死者十多万,逃者大半,剩余的仅十多万人。

瞿能父子不肯逃跑,英勇奋战,最后都死于军中。

这次败讯,黄子澄再不敢隐瞒,他放声大哭,将报告呈送给建文帝,要求诛杀李景隆。李景隆也大哭流涕,恳请皇上放他一马。

建文帝恻隐之心大发,竟然不治李景隆之罪。赏罚如此不明,不说比被骂为“蠢猪”的宋襄公更胜一筹,至少和他能比个平手。所以,说建文帝是“宋襄公第二”一点也不夸张。

这次战役成为南京与北平军事实力对比的转折点:朱棣由劣势转为均势。双方犹可一战。

还有不怕死的

朱棣连战皆捷,南京方面许多人已为之胆寒,但也有不怕死的,决意要给朱棣一点颜色看。

燕王大举南下,从游击战和运动战转入到攻坚战。他将济南府团团围困,以为不出数日,即可破城。没想到坚守济南的山东参政铁铉是条硬汉,他闭门固守,坚决不投降,而且防守有方,燕王攻打三个月,济南城毫发未动。

朱棣有些急了,他不得不采用下三滥的手法,将城外所有河道统统堵起来,企图用水灌城,管你是百姓还是军人,让你们统统喂鱼去吧!

铁铉见状,知道硬抗不行了,于是来了个诈降。铁铉先是让士兵们昼夜啼哭,假装一天也熬不下去了的模样,然后又将城门洞开,对朱棣进城表示出热烈欢迎的姿态。

那朱棣向来骗人骗惯了的,自以为是个中老大,没想到竟被耍了一把。他骑着马洋洋得意地朝城门走去,就在进入门洞的时候,头顶上方传来一声“呼啦啦”的巨响,一块重达千钧的铁板坠落下来,将朱棣的马头砸得粉碎。

险些丧命的朱棣狗急跳墙,连堵河道的耐心也没有了。他调来重炮,对着城墙一阵猛轰,将城墙轰塌了一块,正要麾兵前进,没想到铁铉会来绝的,他弄了块大木牌,牌子上写着:太祖高皇帝之位,把这块木牌立在城墙的缺口那儿。

朱棣见状,只好退兵,他不敢在舆论上处于下风,他知道这玩意儿的厉害。

这番出师不利,将老兵疲,他只好退回北平。

建文帝第一次听到对叛军作战的喜讯,心情之愉快可想而知,当即下旨:升铁铉为兵部尚书。

五个月之后,建文帝再度组织北伐,这是朝廷的第四次北伐。这次战役的指挥官叫盛庸,这个人多次和朱棣交手,几乎每战皆败。朝廷选他为主将,大约实在是没有可供挑选的人了。

但盛庸其人并非不会打仗,只是他先前一直是副将,不能作主。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他的常败将军的名号,是因为服从主将号令而被迫扣到头上的。

多次与朱棣交手,他掌握了朱棣的用兵方法,于是采取相应的对策。

起初,他以一连串的小败麻痹朱棣,将朱棣的大军引到东昌。在东昌,他准备与朱棣决一死战。

朱棣对面前这个常败将军实在是瞧不起,他还是用惯常的战术,以骑兵冲击对方侧翼,以图一战取胜。

谁知盛庸布下的是天罗地网,骑兵侧翼突击的方式没有奏效,朱棣改由正面突击,并亲自率部冲锋。结果,一下子被盛庸包饺子似的包到阵中。

本来,他应该死了,可是却没死。没死的原因还是建文帝的那道紧箍咒,无数叛军被飞箭和火枪杀死,但没人敢朝他射击。

那就把你困死。等你的部下死光光了,你的力气也消耗完了,再把你捉拿归案不迟。

盛庸们会产生这么天真的想法,实在是出于无奈,出于不得已。

就在这时,朱棣的两员部将张玉和朱能连连闯入阵中,拼死拼活将他救出,张玉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后来,燕王朱棣又遭到两次险情。一次是来年(也即建文三年)三月,朱棣出兵进攻真定,盛庸率部救援,两军在夹河决战,本来盛庸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没想到天上又刮起大风,这次,沙尘漫天,对面不见人影。朱棣利用这个时机以鼓声和喊杀声助威,激励士气;而南方的军队没见过这种沙尘暴天气,一齐哭爹喊娘向后逃跑,朝廷的数十万大军又一次被葬送了。

不怕死的盛庸却奈何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皇上的紧箍咒,二是老天爷不给面子。

江山易主

尽管如此,双方均势仍没打破。但建文帝已经明白,朱棣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自己包括自己手下的那些高参们要想战胜他,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只有请自己的老师、连奇人道衍都非常佩服的著名大儒方孝孺出山。

方孝孺给他出了一系列主意,这些主意看似精明,却一一被朱棣破解。

第一个主意是与燕王朱棣谈判。亲不亲,一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咱们叔侄,什么话不好说?过去我听错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话,四叔你说他们是奸臣,看来你的意见挺对,今儿个我听你的,把他俩罢免了,赶出京城(他果然免去二人职务,但实际上是让他们出城去招兵买马)。朱棣说,这就对了,早这么做,我当叔叔的也就不会起兵了。不过,你现在还有几个人领着大军在我这儿,你把他们一齐撤回去,我就回老家北平。建文帝本想听四叔这一回,但方老师方大儒不同意。方孝孺坚持一天没有二日、一山不容二虎的正统思维,一定要把反贼朱棣给拿下。

他让皇帝一边与朱棣谈判,一边调兵遣将突袭北平。此事被朱棣侦知,他一不做二不休,派遣人马潜行数百公里,跑到江苏这边,将官军准备好的数万艘运送粮草军械的船只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方孝孺的计划还没开张就毁于一旦。

方孝孺不甘心,他又实施反间计,让皇帝下达密诏,册立朱棣长子朱高炽为燕王,以离间燕王父子。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得到情报,正想乘此机会干掉哥哥,将来好给自己腾出位子,于是派人到朱棣那儿汇报。证据确凿,朱棣大怒,正要拿老大是问,谁知朱高炽是个极有头脑的人,皇上送来的密诏他拆都不拆,连信件带信使一起送到老爹那儿,老爹一看,这才醒悟:“险些误杀了我儿子呀!”

此时,建文帝已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对付朱棣了,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而朱棣虽然能征善战,面对朝廷源源不竭的兵力同样感到难办。

和尚道衍给他支了一招,这招在历代叛乱史上称得上最有创意,也最为经典。他说:“既然一座城一座城地打来打去,占不了太大便宜,不如放弃一城一地的争夺,干脆您率大军直奔京师。京师军力单薄,可一举而破!”

这可是见血封喉的奇招。燕王听罢大喜,立即选直道朝京师奔去,这么一来,将朝廷大军大部甩在身后,很快进兵淮河之畔。

要说朱棣这个人有运气,那可真的不假。说实在话,道衍和尚出的这条计策其实并不一定能成功,其侥幸的成分太大了。燕王采纳这条计策也属不得已,毕竟他起兵造反,名不正言不顺,时间拖久了,夜长梦多,对自己不利。他采纳此计,怎么也有些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意思。

淮河一战,官军勇猛顽强,其统帅平安不像李景隆之流是个草包,他打起仗来既凶又狠,燕王手下几名大将都被斩于马下,一次,平安与朱棣正面相交,朱棣不敌对手,拍马而逃,平安挺槊追赶,不防马失前蹄,被燕王逃脱。就在这时,朝廷大臣徐辉祖率领大军杀到,燕王被三面围困,眼看着支撑不住了。

燕王的部下们都丧失了信心,说咱们回去吧,别在这儿把老本都给折完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燕王性格倔起来,是100头牛也拉不回头。他反正破罐子破摔了,于是偏不肯回去。或许,他想等待老天开眼,再来一场沙尘暴,把对方的帅旗刮断;或许,他破釜沉舟了,反正不成功便成仁,死活全凭天意了。

冥冥之中,自有神助。燕王真要感谢这句成语。

就在这时,徐辉祖接到一条莫名其妙的命令,让他回去保卫京师。军令如山,他不得不执行,只好怏怏撤军。

他这一走,朱棣来劲了,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续作战的精神,一鼓作气,把官军打得大败,连猛将平安都被他俘虏。

形势彻底逆转了。大家已经感到皇帝的龙椅在摇摇欲坠,都想着自己该怎么逃命。一些人主动提出到外面去镇守县城,其实是为投降或逃跑打提前量。

建文帝这位君子绝望了。方孝孺这位大儒也绝望了。他们师徒二人终于低头认输,提出与朱棣求和。但这回轮到朱棣牛气了,建文帝两次派来使者,他都不理不睬,对方甚至提出划江而治,实行南北朝政府,也被朱棣一口拒绝。

老子这么玩命,为的什么,不正是为的整座江山吗?你想只拿一半来糊弄老子,我怎么会干?玩心眼玩算计,朱允炆,你还是太嫩了点,嘿嘿。

尽管朱允炆处处以君子、明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部下仁爱宽厚,但在这泰山将崩的时刻,依然是众叛亲离。南京城外各地守将望风而降,朱棣不用大动刀兵,就取得了南京外围的一座又一座城市,很快,南京成为一座孤城。

此时的建文帝已万般无奈,只有对着没有离去的群臣放声恸哭。

六月十二日,李景隆私自打开金川门,迎接燕王入城。这个功臣名将之后、饱受建文帝信任且被免除杀头之罪的家伙,在最后的关头还想立功,但他不是为建文帝立功,而是为建文帝的敌人立功,他企图保住自己的爵禄,不惜出卖自己的主人。

南京城里还有二十万军人,他们在将领的命令下,放下武器,竖起降旗。

金川门大开,朱棣的大军一无阻挡、浩浩荡荡开进城里。朱棣喜不自禁,坐上轿子就要进城。翰林院编修杨荣拦住他问:“殿下是该先进城呢还是先去拜谒孝陵?”

孝陵是父亲朱元璋的坟墓,作为儿子,以“靖难”之名攻入南京,当然必须先到父亲那儿报道,以遮掩自己造反叛乱的罪名。

朱棣知道自己过于猴急了,有些不好意思。他掉转马头,先到孝陵祭告一番,以糊弄一下天下人的耳目,这才雄赳赳气昂昂地登上金銮宝殿。

七月一日,朱棣正式祭拜天地,登基做了皇帝。此前与此后,他大开杀戒,将朱允炆宫中的数千宫女宦官一律杀尽(除了战争期间与之通风报信者),又将齐泰、黄子澄等50多人列为奸党,搜捕杀戮。兵部尚书铁铉、礼部尚书陈迪、刑部尚书暴昭均用残酷的刑罚处死。他想把自己的继位诏书写成千古名篇,问谁堪承担?大家都说唯有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有此才学,于是宣方孝孺进宫。谁知方孝孺真是个孔孟学说浸淫出来的圣徒,无论如何威胁引诱就是不肯屈从,反而当面将朱棣顶撞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朱棣大怒,创纪录地灭了方孝孺十族(过去最残忍的刑罚只有灭九族之说),方家被屠者达837人,被牵连入狱和充军流放者不计其数。

整个清理朱允炆余党计杀人逾万,还不包括充军流放者。而且,所采用的杀人手段惨绝人寰,举世罕见,让人闻不忍闻。

后代有人这样评价朱棣的行为,说其残虐甚至超过了暴秦与强汉!

最后一个谜

那么,建文帝呢?

是啊,对于朱棣来说,建文帝的下落是一个最大的谜。

朱棣进城前,朱允炆在皇宫放起大火,皇后抱着7岁的太子跳入火中自焚而死。明代官方虽然一直坚持朱允炆也自焚而死,但民间却流传着他沿着地道逃出南京的说法,后世的官修史书对此也很是认可。

其实,从朱棣开始,明朝历代皇帝并不认为朱允炆死了,而是认为他逃脱出去。至于逃向何方,也是传说纷纭。有的说他逃到西部地方做了和尚,有的干脆说他逃到海外去了。

民间还说,建文帝没死,朱棣始终不得安心。他派遣大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其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下落。海外寻找的同时,他还专门派了一位心腹化装到各地寻找建文帝下落,一直找了16年,终于有了眉目。原来,建文帝逃出南京后,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江苏吴县的普洛寺里,安安心心地当了和尚。又有人说,明英宗后来发现了已入衰朽之年的建文帝,把他接到宫里度过晚年——当然,此说过于荒诞,采信的人不多。

在《神宗实录》里记载,一次,明神宗在臣子们陪他读书时忽然问首辅张居正:“闻建文逃逸,果否?”你看,都过了一百七八十年了,朱棣的后代还在疑神疑鬼,可见建文帝的下落确实渺不可测。

不过,无论建文下落如何,他这位君子皇帝的宝座硬是被流氓叔叔抢了过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演了数千年的厚黑戏。其中所包含的道理,足够让人琢磨的了。

同类推荐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曾彦修访谈录

    曾彦修访谈录

    这是一部口述实录。曾彦修讲述了大半个世纪以来自己的经历:三十年代初在延安马列学院所受的教育,跟随张闻天到晋西北调查,亲历延安整风;解放后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社长,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文革结束后调回人民社等等,极具史料价值。在个人经历之外,对重要问题有理性的背景分析和独特见解,对相关领导人物有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能引发人思考的有分量书。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智者为王

    智者为王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追求“大智”的价值取向。自以为聪明的人或许实际上很愚蠢,貌似精明的人却是十足的傻瓜。聪明和精明不等于智慧。这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世上“小智”的人多,“大智”的人少。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再聪明也是小智,能看到长远利益的人是大智;只看到个人得失,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小智,能够顾及大家利益的是大智;只看到狭隘的圈子的人是小智,能从小圈子看到整个群体的人是大智;只看到局部的人是小智,能从局部看到整体的人是大智。
  •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本书记录了这个时代一些领先的人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领域...
热门推荐
  • 兄弟时间

    兄弟时间

    厕所后面喝过水,火车道上压过腿!这难道就是兄弟吗?
  • 行舟逆水

    行舟逆水

    生来无知,却与你相遇,从此难相忘;得修大道,竟逆水行舟,无你易往回;证道长生,欲执剑天下,愿你我不分离;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 因为爱情,我愿陪你听风起

    因为爱情,我愿陪你听风起

    洛云瑶只是误闯了一个房间,结果却招惹一只腹黑大总裁。他是兰城高贵冷傲的陆家长子,富可敌国权势滔天,却白天不出门,晚上不离家,独独粘着她,宠着她。“老公,我想要辆车。”下一秒,B国所有的顶级豪车全部被收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女配逆袭,感谢相遇

    EXO之女配逆袭,感谢相遇

    “暮雪啊,我啊,再也不会让你离开了,上一世如此,这一世也如此。”——叶凌杰“若这一生不能护你周全,不能和你一起,下一世也要穿越人海找到你。”——EXO“你知道吗?当得知暮雪安全的消息,恨不得立马去看她,她是否毫发未伤,朋友亦是如此,只要她过的好好的,那我们便安心了。”——刘美莹,叶曦“捧在手心怕摔碎,放在心里怕孤独,我们宠着她,因为她是我们这一生最亲的人。”——沐子轩,沐子墨上一世,这一世,人亦是没变,可身边的人却渐渐多了起来。谢谢你,我亲爱的朋友——莫文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隐秘机关

    隐秘机关

    平静的生活要远去了。世界在遭受入侵,未知的灾难污染大地,祂来自宇宙吗?亦或者来自其他维度?少年啊,你要成为祂们,还是选择死亡?
  • 帝少逼婚

    帝少逼婚

    云小木作为南京大学这一届的校花,可谓是风头无两,周围的追求者数都数不过来,但是,她只想专心学业,毕业之后,找到一个好工作,一次意外的事故,她被带进了上流社会的漩涡之中,脱不了身。
  • 天下无仙之寻仙记

    天下无仙之寻仙记

    仙死了魔灭了神陨了,所有永生的生命都消失了,一切都只存在于传说的故事中。叶尘,夜尘,一夜之间,天地化为一粒尘埃,也许这就是永生的禁忌吧。只是一切的背后,好像有双隐藏在黑暗中的手,在推动着一切。仙魔神大时代陨落在一场阴谋中,所有那个时代的东西都掩埋在了时间长河中,叶尘一个有着那个时代最巅峰的知识——《道书》的人是否能在又一次的阴谋中,开创一个大时代。
  • 花落谁言殇

    花落谁言殇

    什么?堂堂帝君被人诈了,还魂飞魄散?莫急莫急,还有小白生命女神来搭救,可要经多少磨难,方得帝君一回眸,可谁能解释醒来的腹黑青年是谁,那个温润如玉的帝君呢,好吧有些时候这小子还挺萌的,什么?这才是帝君的真面目?呵呵,晚啦,逃不开啦。
  • 竹水国

    竹水国

    很多年前写的片段,好像一个失忆的人,尝试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