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4600000028

第28章 参考文献(1)

书目

钱杭、承载:《十七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邬沧萍等:《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邬沧萍、杜鹏:《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邬沧萍:《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

周伟文:《社区、家庭、老人互动式养老模式选择》,学习出版社,2000年。

理查德·杰克逊等,《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长征——<银发中国>再探》,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09年发布。

李兵、张恺悌:《中国老龄政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杨中新:《中国老龄化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台恩普、陶立群:《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科学出版社,2009年。

詹姆斯·舒尔茨著,熊必俊译:《老年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

樊明:《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邓大松、李珍:《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于洪:《外国养老保障制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中国老龄协会译)》,华龄出版社,2003年。

吴玉韶主编:《“科技助老”继续行动》,中国老龄工作年鉴(2010年)。

邹平:《中国人口法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范明林、张钟汝:《老年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广利:《社会保障理论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年。

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罗伯特·霍尔茨曼、理查德·欣茨:《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陈功:《中国的老龄政策体系》,华龄出版社,2003年。

丁建定:《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老年社会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周永新,齐铱:《余辉晚照:香港老人的乐与忧》,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周弘:《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邓大松:《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高庆波:《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樊明:《退休行为及退休年龄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英轺私记》,岳麓书社,1986年。

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

《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100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陈云中:《保险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

薛伯康:《中美人事行政比较》,商务印书馆,1934年。

虞和平:《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上海市年鉴(民国廿四年)》(下册),中华书局,1936年。

费成康:《中国的家法家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欧洲家庭史》,华夏出版社,1987年。

陈子夏:《澳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研究》,中山大学,2006年。

林万亿:《福利国家:历史比较的分析》,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4年。

国民政府新闻局:《铨叙制度》,194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国老年工作年鉴(1982-2002)》,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7年。

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2007年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书》,2008年。

首届全国中青年老龄问题学术讨论会主题报告:《老龄化的中国》,1990年。

文献

格扎维埃·范登·布朗德:《欧洲老龄化问题对策述评——迈向积极的老年人口就业政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

杨溢:《世界各国应对老龄社会策略简述》,《中国名城》2001年第3期。

王树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

陈晓敏、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长白学刊》2003年第6期。

风笑天:《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何时开始?会有多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邵凯、李楠:《城市老龄化的地域差异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5期。

易勇、风少杭:《老年歧视与老年社会工作》,《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第4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五:人口总量适度增长结构明显改善》,2009年。

张车伟:《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后果及其战略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第6期。

苏保忠、张正河、林万龙:《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其对农村养老的启示》,《当代经济》2008年第1期。

于云瀚:《中国古代城市的社会保障》,《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5期。

李玉洁:《“三老五更”与先秦时期的养老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张艳玲、李锋敏:《两汉时期官吏的致仕制度》,《温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孙聚友:《论传统尊老敬老思想的内容及其现代意义》,《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岩:《周代的尊老尚齿礼俗》,《兰台世界》2006年第22期。

刘松林:《古代的养老制度》,《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

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社会工作》2007年第2期。

萧安富:《略论先秦两汉养老敬老的政策和风尚》,《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3期。

孙聚友:《论传统尊老敬老思想的内容及其现代意义》,《济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王志芬:《浅析中国古代的尊老养老体制》,《学术探索》2003年第7期。

王先进:《试论唐代的家庭养老》,《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杨琪:《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晋阳学刊》2009年第4期。

张礼恒:《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地方史志》1996年第3期。

钱端升:《论官等官俸》,《行政研究》1937年2卷2期。

王来华、约瑟夫·耐德:《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系》,《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陈始发:《发展老年文化,丰富老年生活》,《求是杂志》2000年第10期。

陈志国:《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缺陷及对策》,《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4期。

陈茗、林志婉:《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04年第3期。

陈文亮:《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法学杂志》2002年第4期。

高美红:《新时期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制定的依据研究》,《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第2期。

高丽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从医疗保障视角》,《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第3期。

胡小武:《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政策的理念变革》,《城市问题》2008年第7期。

黄永盛:《关于“积极老龄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

郝向东:《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的思考》,《特区经济》2006年第1期。

黄晓玲:《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何筠:《构建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西北人口》1999年第4期。

黄朝形:《对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几点思考》,《海南人大》2003年第11期。

韩青松:《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姜向群、杜鹏:《中国老年人的就业状况及其政策研究》,《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孔丹:《山东省养老服务机构调查研究》,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本强:《我国养老机构供求状况分析》,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吕珊:《我国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探索》,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罗懿:《城市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以湖北省S县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颂:《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亚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刘颂:《老年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探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刘颂:《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对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刘同昌:《论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体系》,《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第12期。

黎文普:《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的相关政策思考及政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林宝、张妍:《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10年第9期。

陆杰华:《快速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挑战与对策》,《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刘晓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焦绪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落实中的几个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李雪:《人口趋势下的中国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岁丰、蹇在金、贺达仁:《我国老龄化与老年医疗保障》,《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1期。

梁宏:《北京市老年人健康与医疗状况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9期。

李洪喜、周仕平:《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0期。

林子利:《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于意识的思考》,《发展研究》2002年第12期。

李宗华、高功敬:《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12期。

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反思》,《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1期。

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思考》,《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穆光宗:《中国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3期。

穆光宗:《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马全祥:《老人再就业是否和年轻人“抢饭碗”?》,《北京社会报》2007年第1期。

牟洋:《浅析老年人权利法律保障及其完善》,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彭湘红:《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供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裴建珏:《人口老龄化与公共卫生事业的政策分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仇雨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005年第2期。

孙斌:《我国城镇“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宋丹丹:《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看社区老年文化建设》,《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汤啸天:《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的深化与细化》,《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文强:《我国城市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西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洪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本书分人才知识、教育与成才、天才儿童、中外名人成功启示录四部分,介绍了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成才培养中应具有的基本知识。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理想、理念是人生的信念和希望。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对这个工作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图书馆人是知识供应的后勤。图书馆人是探索科学的尖兵。本套丛书可做为图书馆人工作手册,包括:馆藏文献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选书指南、知识信息检索等。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热门推荐
  • 伤逝

    伤逝

    十八岁,他说爱她。十九岁,被他送进监狱五年。二十五岁,却被迫嫁他。有的人,第一最好不相见。
  • 新课程百科知识-动物掠影

    新课程百科知识-动物掠影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昆虫,陆地动物以及飞禽,详细的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相关知识。
  • 修成佛

    修成佛

    明尊来问我,何为佛?何谓佛?我言,所谓佛,不过教化世人,心灵宁静,弃恶从善之道理,仅此而已。世人问我,如何修成佛?我言,既为人,何来成佛?
  • 王者莫笑

    王者莫笑

    暴风雨肆虐,只有心智强大到可以和暴雨对抗,就有了胜算。云雾盘绕的战争顶峰,众神伫立,虚无缥缈的迷雾遮掩不了狂野的笑容。风起云涌的战场,笑容的后面,没有生存的希望,只有永不中断的危险!也许,在无意中坠落,也可以在怒吼声中站起!攥紧手中的利剑,继续你的步伐,战场上,从来没有笑容。尘封的意念,没有任何枷锁可以永久禁锢。沸腾的热血,没有任何人可以使它停止涌动。披上盔甲,带上武器,成为钢铁王者,在战争大陆上穿梭。没有任何钢铁栅栏,可以阻挡从不笑的王者踏上冲击极限的道路。生存还是毁灭,扫荡还是退缩,低头还是站起?
  • 麒麟一梦万念

    麒麟一梦万念

    我叫做王麒麟,一个没有初恋的男孩。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奶奶不久去世。后因父母接回在贵族中学学习,一系列故事展开.....后来..........
  • 游之主

    游之主

    江雪月是一位全能游戏之王,因为某中原因被所有战队的人排斥,无奈之下只能回到大学,偶然一次机会,qq飞车手游在大学进行选拔,江雪月见机会来临,连忙参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关卡,江雪月很快成为QQ飞车手游的大神一名,努力让江雪月更加有名气,慢慢的加入了kfm宇宙电竞总赛,成为全地球唯一一名女选手,开始了游戏人生。
  • 允你安辰

    允你安辰

    你闯入我的十七岁,在我的世界里嚣张跋扈,你张扬轻狂,我猝不及防。
  • 重生之抄袭歌星

    重生之抄袭歌星

    那一年,夏天,身穿病服的张天,从医院跑了出来。流落在广场上。二天,无人管,无人敢管。要饿死的张天,开始嗷嚎哭泣,在众人围观中,要清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歌声感人,潸然泪下,从此...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人生,开始了。东风吹破少年梦,生活磨灭少年心。当你轻易得到常人付出一生才能得到东西时,张天迷茫了......
  • 青春不负今夏

    青春不负今夏

    每一个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生的岔路口,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 EXO之恋

    EXO之恋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但在她十二岁那年搬离了韩国,在这一年,她又回到了韩国,当上了SM公司练习生,在那里她遇到了和青梅竹马拥有相同名字的男生,那个男生到底是不是她的青梅竹马呢?,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