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8100000014

第14章 地藏道场--安徽九华山(1)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东南,面积120平方千米,保护范围174平方千米,与山西省五台山、浙江省普陀山、四川省峨眉山并称为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保留着乾隆御赐笔的金匾东南第一山。

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有着莲花佛国的美誉。

九华山气候温和,土地湿润,生态环境佳,四时之景不同。春天,满山吐芳,百鸟和鸣。夏天,佳木繁荫,谷风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别富情趣。冬天,琼楼玉宇,超然空灵。四时美景不同,让人叹为观止。

地藏道场的形成和发展

在安徽池州东南部,有一山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名为九子山。

约在1世纪,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公元67年,东汉明帝刘庄遣使去西域大月氏迎请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用白马驮载佛像、经论,并在洛阳城雍门外建造了佛寺,便是洛阳白马寺。

他们在寺内翻译佛经42章为汉文,这是我国建立佛寺、译出佛经的开始。

但是当时的法律规定不许人们出家,即使个别人出家也要经特别许可。官府建造的少量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自西域的僧人在宗教信仰上的需要。

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刚出现上升趋势,至三国东吴建国时才有所发展。西晋末年,北方战争频仍,大量的汉族人由黄河流域南迁,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

但因地势卑湿,至东晋时期人口仍很稀少,许多山林水泽尚未开发。两晋时期的佛教传播,较前虽有所发展,但江南梵刹除东林寺外寥寥无几。

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大力提倡佛教,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是佛教的虔诚教徒,曾经下令封闭包括九华山在内的宣城、临城、定陵的数百里山林水泽,严禁百姓垦荒、樵采和渔猎。

梁武帝萧衍在天监年间宣布佛教为国教,僧尼人数剧增,大造佛寺,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情景。但当时的九子山还是一片原始的荒莽山林,尚无佛教寺院出现。

隋统一我国之后,结束了南北纷争、封建割据的局面。文帝杨坚极力促使南北方佛教合流,并加以推广。安徽境内也出现了大量的名僧、大寺,佛教开始在九子山发展起来。

唐代时,九子山的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也因此开始兴盛起来,僧人相继进山开辟道场。据唐代费冠卿的《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僧人檀号居化城峰,诵经说法,广度信徒。

据《安徽通志·佛门龙象传》、《神僧传》、《九华山志》等书记载,九子山佛教的开创者释地藏,俗姓金,名乔觉,是新罗国人,出生于新罗国王近属的王室贵族家庭。他身高7尺,头顶有奇骨耸出,貌恶而心慈,聪颖过人,才力可匹敌10人,24岁祝发为僧。

后来,金乔觉从新罗航海来华,携白犬一只,卓锡九子山。他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劲进,披榛援葛,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于是居住在东崖峰的岩洞里,岩栖涧汲,过着清苦的禅修生活。

757年,山下的长老诸葛节等人结伴登山,一路只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寂静无人。到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释地藏孑然一身,闭目端坐,旁边放着一个折足鼎,里面盛着白米掺杂白土煮的剩饭。

诸葛节等人见到这般光景,大吃一惊,说和尚如此苦行,是我们往日未有供养和尚的过错。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并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

此后,地藏具备了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他的大弟子、首座僧胜瑜,身体力行,斩荆披棘,率众垦荒,凿渠开沟,造水田,种谷物。同时挖山塘为放生池,也用以蓄水灌田。他们劳动自给,坚持苦修。

化城寺是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开山祖寺,位于九华山的中心谷地,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云山,东为东崖,西为神光岭,四山环围,俨如城池。

化城寺始建于757年,寺庙建成之后,金地藏应请自石室迁来居住。不久后,上首僧胜谕进一步扩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门、放生池、供经台等。

唐德宗特敕赐寺额名为化城寺。明宣宗、神宗、清圣祖、高宗都曾颁藏经,或御书匾额,并赐金修葺。

后来,化城寺除藏经楼外,寺宇皆毁于兵火。经过修葺过后的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递进,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十分壮观。

化城寺分四进院,除藏经楼外,其他均是后来的清代增建的。以前,藏经楼不仅收藏有经书、诏书、宸翰真本,而且有据说还有地藏穿过的袈裟、高约5尺的毗卢佛铜像、定光佛铁像、数枚铜质方印、重约数百千克的铜质独角兽、刻有地藏菩萨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贵文物。

后来,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毁坏,只存有古钟一口,重约1000多千克,藏经楼内又有白玉佛像、明版《涅盘经》、血写《华严经》等。

化城寺寺前的广场上有一个千年古塘,应该是《九华山化成寺记》中所说的相水攸涿者,为放生池的放生池。

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且奏请朝廷准许建造佛寺,被赐名为化城。郡内的官吏和地方一些豪绅士族,纷纷以师礼皈依地藏,向化城寺献予大量财帛。

从此,地裁道场名播四方,连新罗国的僧人也慕名而,这是九华山佛教初创的兴盛时期。

九华山佛寺始终保持着中国式佛教的传统。但地藏本人及其弟子们究竟属那一宗派,无法考证。

有的认为地藏拜诵《华严经》,应属华严宗;有的佛教徒认为地藏本身就是菩萨,超越了宗派范围,不应属任何宗派。以后的历代名僧,据其传记,他们多数属于禅宗或净土宗。

再据建筑存在的情况来看,各寺院、茅庵都属于禅宗,而又多数是临济宗,少数为曹洞宗。僧尼修持有坐禅,有念佛名号,有研究戒律,或讲授经论,也都是禅宗和净土法门,可称为禅净兼修。

785年,僧地藏圆寂,跏趺石函,3年后体貌如生,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示嘲又因其俗姓金,尊称金地藏。九子山从此辟为地藏道场,香火不绝。

金地藏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们建立了肉身塔供养。肉身塔殿位于神光岭上,也称南台。肉身塔的原塔为三级小浮图,后人复以木塔笼护,外建高殿以挡风雨、壮观瞻。千余年来,塔殿兴废相替,屡有修葺。

肉身殿成方形,宽长各16米多,高约20米。殿顶用铁瓦覆盖,并由回廊内外20多根石柱支撑。重檐斗拱、画栋雕梁,风铎叮当,十分壮美。殿前廊下高悬东南第一山的金字匾,前后门的门楣上方竖挂有肉身宝殿青花古瓷匾。

殿内中央肉身塔,笼护木塔为七层八角形,高17米,内壁用赤金贴写《地藏本原页经》,外壁涂以朱漆,每层每面均设佛龛,龛龛供奉地藏和尚金色坐像。木塔内是石砌的三级肉身塔,殿内两侧分列十王金色立像。

殿内地面、塔基、神座皆用汉白玉或铺或砌,浑然一体,既给人圣洁之感,又用极强的反差衬托出木塔、金像的辉煌庄严,塔前悬挂的镂空八角琉璃灯长明不灭。

肉身殿是九子山的开山祖坟所在地,与化城寺同为地藏菩萨道场的法事重地和中心建筑,是进山僧尼和信士的必到之处。每逢地藏和尚的生日和成道日,僧尼、信士便蜂拥至此上供,不舍昼夜守塔、绕塔诵经礼拜。

紧接着,九子山周围陆续兴建了天台寺等20余座寺院。唐代继新罗僧地藏之后,有影响的僧人有胜瑜、道明、智英、道济、卓庵、悟化等。

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多次游览九子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说道: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因此,九子山改为了九华山。

化城寺建成之后,人们在金地藏苦修的地方修建了天台寺。后来,絜瓶僧经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并留有金仙洞。

至宋代时,高僧宗呆笔下的天台寺已经是踏遍天台不做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后寺废毁,明洪武年间的居士陈履泰捐资,由住持僧昭莲主持重修,但十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

明代嘉靖年间,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110岁,其事迹流传甚广。

清代康熙年间,僧尘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叶,天台峰周围的48座寺庙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

在到达天台寺前,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

龙头峰下为青龙痛,在门旁骈立如屏,又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网,上有一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口。

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

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10余米,即进入寺门,拱形桥上的横梁上镌刻有中天世界4个大字。

天台寺全寺由3组居民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

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卸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下洞,进深4.2米。

进寺门,过弥勒像后,一目了然,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也叫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似铁铸佛像。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

亭建在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于清乾隆年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列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

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记其胜。称在台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

在栏杆下一尺多处的悬崖下有猕猴石,假猕猴爬山。从寺后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两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

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两个字,左边岩石横琢三线天3个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形成了九华山天台晓日的胜景。

每逢晴天,伫立在云峰之上,于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踏出山巅,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

至唐代末年,新罗僧人净藏在双峰下建双峰庵,后人又称新罗庵。观音岩住有卓庵和尚,传说他神通广大,被视为神僧。

天佑年间,南阳里有一卧龙和尚,原官居常侍,隐其名,只知姓李,见唐室危亡,遂入九华山,削发改装,自称卧龙和尚,于山麓南阳里筑茅庵数间,命名为卧龙庵。

五代时,有居士甘赞舍庄园建造龙门寺,又在拾宝岩的住宅建寺,给一位曾经降伏猛虎的伏虎禅师居住,名为伏虎寺,后改名为圆寂寺。

南唐时,有圆证禅师居住卧云庵。此时山上的名僧并不多,九华山的佛教出现了衰微的迹象。

两宋时期,九华山的佛教略有发展。除先后修复唐代建造的佛寺庵院外,新建了净居寺、圣泉寺等6座,使九华山的寺庙增至25座。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日渐增多,香火日趋兴旺。

爱慕九华山风光的文人雅士、达官显宦也接踵而至。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游览九华山时,寄宿在主刹化城寺内,题《宿化城寺》诗:

白云如驱羊,满谷不可量。

散作兜罗棉,中藏宝月光。

山窗夜闲静,时闻叶鸣廊。

僧房杳清寐,佛炉篆余香。

南宋名臣、学者周必大,遍游九华山之后也撰写了《九华山录》。他游化城寺,称赞殿宇宽敞。登神光岭谒地藏塔,徐步阶前,至塔后远眺大江,并和守塔和尚品茗论茶,盛赞九华山茶色味俱佳,品得皇室所赐的名茶。

文人吴梦祈,在春树连村,早莺唤人,绿水浮云,紫烟绕谷的景色中,寻访李白的游踪。他和游伴在太白书堂前,横琴花间,吟诗作歌,又举杯畅饮。

酒醉后到溪边俯视清流,枕石而卧,说自己坐与李白同石,卧与李白同梦。

傍晚,凉风起天,落日照耀云海,群峰如海上岛屿。山云薄暮,江色映秋。他们又酌白酒,顾影起舞,浩歌以待明月。

后来,宋代朝廷给佛教以适当的保护,以加强国内的统治力量。宋南迁后,由于江南地区的佛教基础比较雄厚,朝廷财政又有利于度牒征费及免除税役等收入以作为补充,因而佛教还能保持一定的盛况,这个情况一直持续至宋代末年。

由于地处江南的九华山区处于宋代的保护措施之下,故九华山地区的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统计,宋代九华山的寺院在晚唐和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至40多座。

其中前山和后山新建着名寺院有净居寺、圣泉寺、广胜寺、广福寺、天台寺、翠峰寺、曹溪寺、龙安院、五台院、永福寺、兴教寺等,先后被朝廷赐额的有12座。以化城寺为中心开始出现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的兴盛局面。

天台高处也陆续建成一批寺院,一些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禅师来山传法,如临济宗杨歧派高僧宗杲,曾来山传临济宗法。宗杲圆寂后,九华山僧徒尊其为定光佛,历代《九华山志》均收录有宗杲的游山诗。

此外,宋代九华山僧人中有影响者还有玉田、寂祖、云泽、宏济等人。而这一时期活跃于九华山诗坛上的名僧清宿,受五代僧人圆证的委托,主持九华诗社,另一诗僧希坦则着有《九华诗集》传世。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凝固的水:冰

    探究式科普丛书-凝固的水:冰

    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都是冰的美称,然而,对冰的结构、形成、特性、功能等您是否了解?不错,冰就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一种物质。不过它也有我们不甚熟知的一面,寒冷地区的冰雕艺术、爱斯基摩人的冰屋以及战争中对冰的利用你是否听说过呢?本书将为你开启一扇知识的大门,让你全面了解晶莹剔透的冰的方方面面。
  • 海洋知识小百科——工程篇

    海洋知识小百科——工程篇

    本套书共分10个分册,分别从海洋、地理、水文、气象、探险、航运、生物、工程、文化、军事、渔业10个不同的角度对海洋做出了诠释,力图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现,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海洋世纪。
  •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考工记

    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原未注明作者及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经齐人之手完成的,内容遍及百工技艺,堪称百工之源。
  • 探索未知丛书-植物之谜02

    探索未知丛书-植物之谜02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热门推荐
  • 独立

    独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路回头

    半路回头

    会来的,慢慢等。她等来救赎,他获得爱。哪怕岁月漫长。
  • 混沌至尊凌天

    混沌至尊凌天

    潇潇暮雨,微风吹拂,就是这样反常,凌天……一个镇天地伏妖邪的传奇似得少年,有(走不完的大千世界,需要去探索,他究竟会走向人生巅峰)
  • 北城未至开到荼蘼

    北城未至开到荼蘼

    (北城未至,开到荼蘼)又名《三生神女》1000年前荼蘼学庄的出现,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亦或是一段纠葛不断的虐恋?不得而知,但却知道:他寻了她三生三世,懊悔不已她恨了他三生三世,撕心裂肺今世的相遇,又将会衍生出什么故事……
  • 时光真的很美好

    时光真的很美好

    唐悦以前是一个活泼开朗点女孩自从……这是唐悦的校园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NPC玩家

    半NPC玩家

    新书已发《我真不是魔导师》一个职业代打的网游青年,登录了一款现象级别网游《星途》,本以为自己的巅峰人生将要开始,却不料开服前惨遭暗杀,一枚神秘的棋子保住了他的性命,并让他失去肉身成为一名半NPC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玩家身份和NPC身份自由切换的半NPC玩家就问你怕不怕!惹了我,是你今生最大的不幸!热血的战斗,玄幻的传奇,历史的名将,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从倡导湖南维新到领导自立军起义,他的一生也是轰轰烈烈,可赞可叹的。唐才常与谭嗣同都是湖南浏阳人,两人以推动湖南维新而名重一时,被人尊称为“浏阳二杰”,唐比谭小2岁,两人不仅志趣相投,就连脾气都差不多,都是铁打的硬汉。谭嗣同在北京就义时高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令人回肠荡气。唐才常死于武昌,临死留下绝命诗:“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洒荒丘。”追随谭嗣同亡魂西去,实现了两人生前“生同志,死同烈”的誓言。他们都是为了挽救中国免遭帝国主义亡国灭种而英勇牺牲的爱国志士,是无数先烈中的一员,他们不屈不挠追求救国真理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